第四十一章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296
颗粒名称: 第四十一章 教育
分类号: D631.15
页数: 39
页码: 181-219
摘要: 汉代,县境内乡有 “庠 ”。隋,设县学和私学。金、元时,设学校。明、清两代,乡里、百户设社学和义学。
关键词: 教育工作 教育管理

内容

汉代,县境内乡有 “庠 ”。魏、晋时期,设地方学校。隋,设县学和私学。唐,设学,乡有校。宋,县有学。金、元时,设学校。明、清两代,乡里、百户设社学和义学。清同治到民国初期,由于战乱,经济凋敝,教育落后。民国29年(1940),正宁县籍仅有专科以上毕业生4人;36年(1947),正宁县现住人口中,仅有高中毕业者26人,高中肄业者40人,初中毕业者206人,初中肄业者209人。新中国成立后,本县教育发展迅速,“大跃进 ”时期,掀起全党全民大办教育的热潮,由于盲目发展,基础教育有所削弱,教育质量有所降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工农业余教育、成人教育得到稳步发展,教学设施逐步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0年,“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达到省颁标准,实验教学达到普及标准。在积极实施 “科教兴县 ”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素质教育全面启动,现代远程教育被省政府列为试点县,全县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第一节机构县级教育行政机构元、明、清时,县设儒学,有教谕、训导各1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劝学所,置总董1人。
  民国14年(1925),改劝学所为教育局,设局长1人,督学2人,干事6人。25年(1936)7月,撤销教育局,由县政府第三科兼管教育。27年(1938),恢复教育局。29年(1940)裁局置教育科,设科长、督学各1人、工作人员9人。
  革命根据地时期,民国24年(1935)8月,新正县下设文教部。26年(1937),改称教育科,科长1人,科员2人~3人。次年,改称县政府三科。28年(1939),由县长管理教育工作。1950年,县人民政府设三科,主管文教,科长1人,干事2人。1953年5月改称文教科。1955年2月改称教育科。1962年置县文卫局,局长1人,干事2人。1966年6月至次年3月,改称 “县夺权总部文卫办公室 ”。1968年3月,改称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文教组,组长1人,干事3人。1970年7月改称县革命委员会文卫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2人、干事6人;11月,改称县文教卫生局革命领导小组。1974年3月改称县文教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2人、干事7人。1983年12月,改称县教育局。1997年8月,改称县教育体育局。2002年4月,改称县文化教育体育局。2006年,内设督导室、教研室、电教馆、工农办、招生办、自考办、项目办、职教办、体校9个科级事业单位和人秘、财务、教育、审计4个股。共有职工40人,其中设局长1人、副局长4人。
  基层教育行政机构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学区,每学区设劝学员1人。
  民国14年(1925),各乡设学区,学区设教育委员1人。21年(1932),各区设专职教育委员。28年(1939),各乡(镇)公所设文化干事1人。革命根据地初期,新正县区、乡、村均设教育管理机构。28年(1939),区配备教育科长,乡、村各配备文化主任和委员。1950年11月,在区乡设文教助理员各1人。按乡镇划分学区,各设教育委员1人。1956年,改区、乡文教助理员为文教干事。1958年,各公社设文教专干。1968年,各大队建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1972年,县文教局向各公社委派文教干事,协助公社管理农村中小学。1980年,各公社设教育专干1人。1986年后,实行 “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至1990年4月,乡镇均建立独立的教育管理委员会,为副科级单位。2002年,撤销乡镇教育管理委员会,成立乡镇辅导区,主任多由中心小学校长兼任,个别的由初中校长兼任。
  第二节旧学儒学也称县学。因设于文庙,又称庙学,为生员研习和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处所。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本县始设县学,详情无考。元至正(1341—1368)初年,于县治罗川城东设真宁儒学。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郭钧、县丞黄翼之重建,正统年间(1436—1449),知县王真增修,成化年间(1465—1487),同知李著增修。弘治年间(1488—1505),教谕强晟修葺,嘉靖年间(1522—1566),知县马存仁、张国政、刘恩,教谕王正相继修葺。嘉靖三十四年(1556),知县樊克正督修儒学,装治正殿,并建东西庑各7楹,戟门3楹,东西南门各1座,棂星门3间。重修明伦堂5楹,于正殿后,东西斋共6楹,神厨、神库及学之仓库各4楹。其时,刑部给事中傅学礼撰《重修学宫记》。万历年间(1573—1619),知县李汝让重修,举人张纪置棂星坊和石栏,知县薛国民重修乡贤、名宦二祠。县人巩焴撰《重修文庙记》。清顺治十六年(1659),知县王士麟捐资修明伦堂。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县俞作霖继修。雍正三年(1725)知县萧天华重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诸为霖捐俸重修大成殿5间,左右庑各7间,戟门3间,棂星门3间,泮池1区,崇圣、名宦、乡贤祠各3间,明伦堂5间,“博文 ”“约礼 ”斋各3间,敬一亭1座,训导公廨1处。备有礼器761件,乐器59件,舞器77件,弓矢羽旌等94件。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额设廪生、增生各20人。学生3年两贡。岁试入学文生12人、武生8人,科试入学文生12人。
  隋代创科举制度,县域科举人才无考。唐代,于家庄人于休烈开元(713—741)初中进士。宋代,据阳周县永宁乡王祖庆墓碑载,王翌中进士。元代,据明嘉靖《庆阳府志》卷十四载,郭文英中进士。明、清两代,全县中进士者8人、中举47人(文举37人,武举10人);贡生220人。
  义学起于宋、元两代,明、清吸收乡村贫家子弟进行免费教育。主要为官办,经费源于田租和商税。清乾隆五年(1740),知县茹玺于罗川西门外创建正宁义学,又称罗川书院,正屋3间,左右各3间,大门1间。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折遇兰重建罗川书院,维修旧房9间、大门1间及墙垣,并增建讲堂3间、学舍4间。设立膏火,考录生童,延师讲课。并撰有《重建罗川书院碑记》。书院有祭器16种,乐器16类,及《四书大全》等书籍多种。同治九年(1870),宁州知州杨大年建立宫河义学。光绪年间,义学停办。
  社学萌芽于宋,开办于元。元代50家为1社,设社学1所,置社长、社师各1人。要求农家子弟读《孝经》、《大学》、《论语》等书。明洪武七年(1374),真宁县立社学,每社学配社师1人,招收童子入学。学习内容承袭元代外,还包括 “御制大诰 ”、“本朝律令 ”及婚、冠、丧、祭等礼节。弘治十七年(1504),朝廷令县立社学,民间子弟15岁以下者入学不收学费。清代因袭明代做法,通令各县于每乡、镇设立社学1所。
  私塾为明朝以后主要办学形式。明、清至民国,县域各村均有私塾。由塾师租赁几间房屋招收学生。大户集中同族子弟,户摊学费聘请塾师。民国时,乡绅、富户邀当地学识高的秀才任塾师,宫河南庄堡王宝珊家就设有家塾。私塾教学内容因时代、教师、学童等情况随时变更,学生年龄、文化程度不受限制。初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为教材,后学《四书》、《五经》、《明贤集》等。私塾以识字为主,倡行背诵,也注重书法,教习写作信笺、对联、契约之类应用文。后习写旧体诗,作文章。塾师备有戒尺、竹板,常体罚学生。清光绪三十年(1904)后,增加算术、图画、音乐等课,为 “改良私塾 ”,与兴办的各种小学堂并存,但改良之举并未真正引起重视。1950年,私塾方消失。
  第三节学前教育发展概况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组织农忙托儿所或托管所。1958年 “大跃进 ”时期,为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妇女,县域城乡办起民办幼儿园237个,入园幼儿4111人。有教师244人,多系农村妇女,未受专业训练,识字者极少。1959至1961年 “三年困难时期 ”幼儿园停办。1974年,山河小学附设幼儿班1个,有幼儿13人。1980年,农村办起红幼,班137所,入园3068人,入园率31.1%,配备保教人员430人。次年,幼教事业归各级妇联管理。山河小学幼儿班有2间小教室,幼儿70人。1982年,全县12个公社办起托幼所122个,入托2045人,校舍均为窑洞。1985年6月,各级拨款4.6万元,在县妇联主任高桂仙倡议下,县直单位79个、职工41人捐资45621元,购县电影公司地基建起县城幼儿园,隶属县教育局。1991年底,有县城1所幼儿园,各完全小学附设幼儿班。次年,全县121所小学中有112所附设学前班。1995年,乡镇建起中心幼儿园,隶属乡镇教委。113所小学附设学前班。次年8月,建成县城西关幼儿园。2001年,提倡私人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12个乡镇中心幼儿园面向社会租赁或承包。是年,苏芳玲投资13万元,在宫河镇南堡子村办起 “世纪星幼儿园 ”,为县内第一家私立幼儿园。2006年底,全县有幼儿园39所(1类幼儿园1所,2类幼儿园5所,3类幼儿园11所,4类幼儿园22所),其中公办5所(县城、西关、东关小学、宫河中心、宫河王录幼儿园),教师94人,入园972人;民办34所,教师127人,入园2593人。表41-3-11985—2006年正宁县幼儿园基本情况统计表(单位:个、人)课程设置1958年,城镇幼儿园大、中班开设体操、认识环境与语言、图画、手工(泥工、纸工)、音乐、计算、识字课,小班无体操;农村幼儿园主要开展游戏活动,学唱幼儿歌曲,认识汉字,并组织集体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1962年,开设语言、体操、图画、音乐、计算5门课。“文革 ”中,开设革命歌曲、念毛主席(毛泽东)语录、手工实践、说练写字、拼音认读等课程。教学分大、小班进行,小班每天1次作业,每次20分钟;大班每天2次作业,每次30分钟。1981年,全县幼儿园(班)统一执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实行草案)》。
  第四节小学教育学校设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县单元亨在罗川东街创立县高等小学堂,有教习1人、学生12人。当年,全县建起初等小学堂6所,各设教习1人,有学生60余人。民国元年(1912),改县高等小学堂为县立第一完全小学。3年(1914)1月,雷苟村(时属宁县,今为宫河镇雷村)成立初级小学校。5年(1916),初级小学校改称国民学校。8年(1919)3月,成立区立福陀村(时称宁县宫河镇福陀村)国民学校。10年(1921),成立大璋村(时称宁县第二区大璋村)初级小学校。12年(1923),国民学校改称初级小学校,在山河镇设县立第二完全小学。次年1月,宫河镇(时属宁县)成立初级小学校,在永和寺村设县立第三完全小学。16年(1927),县长杨楚才创办罗川女子小学,动员女子13人入学,由其夫人任教,18年(1929)因饥荒停办。20年(1931),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有学生23人。21年(1932),县有完小3所、初小25所、学生688人。次年,成立南庄村(时称宁县第二区南庄村)、聚贤村(时称宁县第二区核桃峪村)初级小学校,开办短期义务小学12所。23年(1934),山河镇办起女子小学,在校学生13人。次年,恢复罗川女子小学。26年(1937),有高小、女子初小各2所,初小36所,有教职工44人、学生909人。同时,设短期小学12处,有教职工12人、学生414人。28年(1939)4月,在永和乡堡巷村办起中山民众学校,次年,校址迁于家庄,改称于庄中山小学。次年初,改县完全小学为中心学校;改初级小学、短期小学及简易小学为国民学校。时有小学56所,教员90人,学生1786人。30年(1941),在平子镇(时属正宁县)、永正乡岭上关帝庙各设完全小学1所,县第一高等小学被省教育厅定为中山中心国民实验小学。次年,建起纪纲乡(姚园五家祠堂)中山中心小学。32年(1943),有小学校65所,教员119人,学生2974人。次年6月,经整编保甲,全县共有52所小学校。当年罗川女小升为完小,山河镇中山中心国民实验小学毕业学生19人。35年(1946)罗川女小毕业第一届学生3人。次年,全县有高小毕业生837人、初小毕业生20人。37年(1948),山河镇中心国民学校毕业学生12人,山河女子小学升为女子完小。次年7月,共有中心国民学校8所(山河、罗川、永正、永和、平子、纪纲、山河女小、罗川女小),教师64人,学生1175人,设28个教学班;保国民学校47所,教师52人,学生2396人,设94个教学班。
  革命根据地时期,民国21年(1932)2月,陕甘游击队在五顷塬、两顷塬创办回民小学。26年(1937)春以前,因战争影响,新正县未设新型学校,仅改造利用11所保立小学、12所私塾,共有学生857人。同年秋,办起龙咀子、杨家台2所伊斯兰小学,动员回族儿童入学,选派回族教师2人任教。27年(1938),成立公办完全小学1所,有高级生20人。次年,创办女子学校4所,招收女生375人,占全县在校学生的20%。同年秋,新正县民办初级小学增至77所,学生增至2291人;公办完小3所,共有学生265人,其中高小部学生126人。29年(1940)初,民办初级小学由77所并为70所。是年夏,由于国民党军队进攻,新正县有56所初级小学被摧毁,仅留14所,学生由原来的2318人减为1127人;完小由新正县第一完小证章3所并为1所(校址设后掌村),高小学生减到36人。同年秋,在收复地区恢复初级小学14所。后又因战争,学校时有增减。30年(1941)春,有民办初小24所、公办完小1所,学生512人;秋,新正县裁并学校45%以上,教师和在校学生数均下降。次年,有民办初小44所、公办完小1所,学生2291人。32年(1943),有公办、民办初小6所,公办完小1所,学生300人。34年(1945),有公办完小1所、初小8所,民办初小10所,学生612人(其中民办学校学生176人)。次年,有公办、民办初小22所,公办完小1所,学生520人。36年(1947)前季,国民党军胡宗南、马步芳部合围新正县,学校尽被破坏。是年秋,在收复区恢复公办、民办初小5所。次年,共恢复公办、民办初小14所,公办完小1所,共有学生175人。至解放时,新正县有民办初小18所、学生603人。
  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接收国统区8处完小(含2处女校)、83处初小。1949年11月,全县有完小8所、民小87所(含老区18所),有教员156人,其中完小65人(女教师5人)、民小91人(含老区18人),有完小生592人(男449人,女143人)、民小生2594人(新区1991人,老区603人;男2241人,女353人)。同年12月,庆阳专署在龙咀子成立回民小学。1952年,全县有小学94所(完小7所,初小87所),235个班,入学5403人,毕业80人。1957年,小学增加为136所(含民办初小14所),学生达到8596人,完小毕业455人,招收新生2624人。1959至1962年困难时期,因学生大量流失,部分民办小学相继停办。1963年,有公办小学96所(完小12所,初小84所),学生5030人。1965年,有小学97所、村办三年制小学213所,学生21080人,占学龄儿童的70%。1966至1967年,全县小学师生全部停课参加 “文革 ”,1968年10月复课。1975年,新增五年制学校22所、三年制88所,入学儿童27539人,占学龄儿童的98.4%,基本普及小学五年教育。1986年,有五年制小学119所,村级三年制小学234所,学生33277人,占学龄儿童91%。1991年,有五年制小学119所,村学205所,学生25145人。1995年,创办五顷塬寄宿制小学。2006年,有完全小学104所,村学23所,教学班864个(复式班31个),学生27188人。当年招生7665人,毕业5696人。
  表41-4-12006年正宁县小学情况一览表(单位:个、人、平方米)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学制清末,初等小学堂修业5年,高等小学堂修业4年。
  民国初年,小学修业7年(初等4年,高等3年)。12年(1923)后,改为6年(初小4年,高小2年)。24年(1935),全县实施短期小学教育,学制1年;28年(1939)改为2年。革命根据地时期,新正县学制初小4年,高小2年。抗战爆发后,改小学学制为5年,前3年为初小,后2年为高小。27年(1938),规定初小修业3年、完小6年,均秋季始业。
  新中国建立初,小学学制实行初小4年、高小2年。1951年起改为春季始业。次年11月,城镇小学试行5年一贯制,改革原四、二分段制,收7岁儿童入学。1953年停止实行,又恢复初小4年、高小2年,改为秋季始业。1969年2月,全面推行5年一贯制,再改为春季始业。1978年9月,恢复秋季始业。1982年秋起,山河小学实行6年学制,其他小学实行5年学制。2002年秋,全县52所农村小学实行6年学制。翌年秋,全县小学均实行6年学制。
  课程设置清末,初等小学堂开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高等小学堂增设图画,改中国文字为中国文学。经学占总课时的2/5民国初年,初小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高小增设中国历史、地理、理科。男生加授农业,女生加授缝纫。乡村私塾,仍以读经为基本课程。12年(1923)后,初小开设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高小增设外国语。16年(1927),小学增加国民党党义(三民主义)和童子军训练。22年(1933),又将党义教材渗入各科教材中。小学开设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25年(1936),初小开设国语、算术、常识、劳作、美术、体育、音乐。32年(1943),高小增设国民常识,改常识为历史、地理、自然。
  革命根据地时期,新正县小学初设国语、唱歌、体育课,教材有《七言杂字》、《三字经》、《百家姓》。龙咀子、杨家台2所伊斯兰小学的教材采取自愿原则,主要是阿文(念经)汉字是副课。27年(1938)秋,取缔私塾、保小使用的经书和国民党政府编印的教材,始,用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编印的新教材,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的文化教育。设国语、政治常识、自然常识、算术、体育、历史(初小无,高小有)、地理(初小无,高小有)、美术、音乐、周会、劳作。33年(1944)后季,新正县初小设国语、算术、读报、艺术;完小高年级设国语、算术、政治、常识、艺术、史地。
  新中国建立初,一、二年级设国语、算术、美术、唱游;三、四年级增设常识,改唱游为音乐、体育;五、六年级增设政治,改常识为史地、自然。1950至1951年,不设政治课,贯穿其内容于其他各科之中,历史、地理分科设置。1952年,改国文为语文,美术为美工。1953年,改美工为图画,设国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图画。1955年,增设劳动课。1957年10月,五、六年级每周增设政治课1节。次年3月,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秋季在各年级增设周会。1959年,初小设语文、算术、手工劳动、体育、周会、图画、唱歌;高小增设历史、地理、自然,改手工为农业常识,改周会为政治。1963年,改政治为周会,农业常识为生产知识,加强珠算教学,周课时各级均有增加,重语文、算术课教学。1965年,六年制小学设周会、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生产常识、体育、图画、音乐、珠算、手工劳动。农村初级小学设周会、语文、算术、体育、图画、音乐、珠算、手工劳动。简易小学、耕读小学只设语文、算术,高小增设常识。次年 “文革 ”开始,以学习、背诵毛泽东著作和语录为主,忽视文化课学习。1969年,设毛泽东思想、语文、算术、科学常识、军事体育、革命文艺。1973年,设政治、语文、算术、科学常识、体育、音乐、图画。1978年,始在山河小学设政治、语文、数学、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其他各校设课不变。1981年,增设思想品德、劳动、历史、地理。1983年后,允许以复式教学为主的全日制小学、条件较差的乡村小学,只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常识;农村简易小学只设语文、数学。1985年,思想品德课增加法律常识内容。2002年,改革新课程,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科学、自然、写字、社会。一、二年级增设说话、活动;三、四、五、六年级增设信息技术、英语、作文。
  第五节中学教育学校设置民国36年(1947),国统区仅有高中毕业者26人、肄业者40人,初中毕业者206人、肄业者209人。次年7月,正宁中学在县城创办,为县域第一所中学。校长赵璠。专兼职教员9人。招收男学生107人,编为甲、乙两班。38年(1949)8月,迁罗川,招生70人,在校学生123人,有教职工6人。1949年11月,全县有正宁中学1所、教员14人(职员5人)、中学生136人。1957年秋,正宁中学分为山河、罗川两个分校,宫河小学附设初中班,全县毕业初中生81人,新招222人,在校512人。次年9月,正宁中学山河分校改称县第一中学,始招高中生,罗川分校改称县第二中学,在宫河新设县第三中学;12月,正宁一中、二中、三中分别改称宁县第四、第五、第七中学。1959年,成立湫头中学。1962年3月,恢复正宁县一中、二中、三中。次年,湫头中学改称县四中。1965年,一中、二中设高、初中部,三中、四中仅设初中部。次年,成立周家、纪村、榆林子、永正、永和、三嘉6所七年制学校;当年末,全县中学10所(高中2所,初中8所),在校学生1340人(高中360人、初中980人)。1966年 “文革 ”开始后,各中学 “停课闹革命 ”学校失去正常的教学秩序。1968年秋,“复课闹革命 ”;10月,各完小附设初中班,初中招,收高中班。1969至1973年,先后成立山河、南邑、罗沟圈、宫河、彭家川、南庄、佛堂、南邑、月明、长乐、苟仁11所七年制学校。改牛家沟圈七年制学校为县五中,设高中部。在三中、四中设高中部。此间,本县中学增至25所,造成师资、校舍及设备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下降。后经调整,保留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5所完中,永正、榆林子、长乐、向阳川、月明、永和、苟仁、三嘉、西坡9所七年制学校。1975至1977年,先后成立解家川、下南、冯柳、桌子头、下沟5所七年制学校,榆林子、永和、三嘉3所九年制学校。1978年,撤销永和、三嘉2所九年制学校高中部。1981年底,全县有6所完全中学、18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8680人(高中1714人、初中6966人)。1991年,全县有完中4所,初中13所,在校学生8424人(高中1693人、初中6731人),169个教学班。2002年4月,县电力局职工安柏林办起庆安中学,招收高中生108人,聘教职工16人。2004年6月,原西峰电机厂职工周维斌建成育林中学。2006年底,全县有中学19所(完中4所,私立中学2所,初中13所),在校学生18687人(高中4552人,初中14135人),教学班340个(初中244个、高中96个),当年招生5847人,毕业4117人。
  表41-5-12006年全县完全中学情况一览表(单位:人、个、平方米)表41-5-22006年全县初级中学情况一览表(单位:人、个、平方米)备注:山河初中前身为冯柳初中。
  表41-5-32006年全县私立中学情况一览表(单位:人、平方米)中学教学学制民国37年(1948),正宁中学学制3年,秋季始业。1950年4月,学制改为6年,分初、高中各3年,春季始业。1960年1月,实验5年新学制,因无正规教材和切实计划而失败。1969年2月,学制缩为4年,初、高中各2年,春季始业。1978年1月,改为5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秋季始业。1981年后季,在一中、四中高中部始行3年制。次年,二中、三中高中改为3年制。此后,学制统一为6年,分初、高中各3年。
  课程设置民国时,正宁中学设国文、算术、英语、历史、地理、公民、体育、音乐、图画、卫生、化学、物理、博物、劳作、童子军训等课程。
  新中国建立后,初中设国文、数学、政治、常识、中外历史、动植物、理化、生理卫生、音乐、美术、体育科目。高中必修国文、数学、政治常识、中外历史、生物、理化、体育、艺术,选修英语。1954年秋起,初中不设外语。1956年,语文分设文学和汉语,初中停授外语、卫生常识,增设工农业知识。次年8月,中学设政治。1958年,动植物合并为生物,汉语和文学改称语文,并停授制图。1962年,六年制中学设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产常识、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图画等。1966年 “文革 ”开始,取消外语,合并数学、物理为工业基础,合并生物、化学、农业基础知识为农业基础,合并语文、音乐、美术为革命文艺。1969年,设毛泽东思想、革命文艺、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军事体育。1973年,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1978年,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1981年,高中试行文、理分科。1988年起,外语专设英语。高中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劳动技术。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1999年,增设信息技术、艺术。2001年秋,高中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高三无)、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和健康、艺术及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设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信息技术。
  招生与考试初、高中招生考试民国37年(1948),正宁中学考试录取新生。日常考试有期中、期末、学年3种,评卷为百分制,学年考试不及格,经补考仍未通过者不准升级。
  新中国建立后至 “文革 ”前,每年初、高中招生均严格升学考试,统一出题,集体评卷,择优录取。1966年 “文革 ”开始,废除新生入学和毕业考试制度,小学毕业直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由学校推荐,公社批准,学校录取。1977年,初、高中招生采取推荐结合选拔的办法,初中生录取由各公社招生领导小组或完全中学党支部、革委会审定,由招生学校录取;高中生报县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后录取。次年,初、高中招生由县文教局统一命题,各学校组织考试,确定最低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县招生委员会最后审定。高中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初中考语文、数学。当年高中、初中招生分别应考1929人、2984人,分别录取873人、2528人。2000至2001年,初中招生仅对小学毕业生进行质量检测摸底考试,高中招生实行区域划片考试录取。秋季开学,4000多名小学生全部升入初中。2000至2003年,全县分别录取高中生607人、1100人、1890人、1650人,录取率分别为20%、31.8%、48.7%、44%。2005年起,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子女,省内学校(包括初中升高中,初中、高中升中专)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日常考试以中期、期末考试为主,辅以临时测验。1956年始用苏联 “五级记分法 ”评判成绩,5分优等,4分良好,3分及格,2分差等。1960年,恢复百分制。1990年前,初、高中毕业组织命题考试,决定学生是否毕业。1991年3月,始行初中毕业会考制度,考试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体育考试由学校按教学大纲要求组织考查、记分,不及格不能毕业。同年秋,始行高中毕业会考,考生物、地理、历史、物理、化学、政治、语文、数学、英语。1993年起,初中升高一级学校,除文化课考试外加试体育。1999年起,小学、初中毕业会考由县教育局组织。2005年起,初中毕业会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政治与历史合卷)。
  大、中专招生考试县域考生参加高考,1956年前,在省城兰州。1956年起,在平凉专署所在地。1961年,始在庆阳专署所在地。1965年,全县接受大专院校教育者56人。“文革”开始后,大学停止招生。1972至1977年,推荐输送 “工农兵大学生 ”125人。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确定分文理科于每年7月统考,统一命题、统一评卷;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应届高、初中毕业生,全省统一命题评卷。县域始设考场。当年全县829人参加高考,大专录取12人,中专录取38人;196人参加中专考试,录取36人。1980年4月起,实行大学、中专招生预选制。1986年,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81人,高考外语、文科历史(理科生物)、文科政治(理科语文)成绩分别名列全区第一、第二、第三。1978至1987年,全县考入大专以上院校282人,中等专业与职业中学452人。1988年,全县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229人(大专123人,中专106人),大中专录取人数创最高记录,高校年录取人数首次超过百人。1993、1999年,分别停止高考、中专预选制。小中专招生考试和初中毕业会考为同一套试题,同时开考。2001年,全县高考录取率由1999年的29%上升到59.97%,名列全区第四,小中专录取739人,名列全区第一。2003年起,高考日期提前到每年6月。2000至2006年,全县共有5929人被高等院校录取,2121人被小中专录取。
  表41-5-4正宁县若干年份大、中专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续表表41-5-51999—2006年正宁县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基本情况一览表第六节师范教育革命根据地时期,新正县境内创办有鲁迅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关中师范)。新中国建立后,成立县教师进修学校。先后培养出大批教育人才。
  鲁迅师范学校民国27年(1938)4月,从陕北延长迁至新正县长舌头区马家堡乡,校长林迪生。设教务、训育、总务3处。有教师10人、学生130人。设师范班和预备班,学制不定。科目有国文、算术、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社会科学、政治、游击战、军事、自然常识。8月,开设高级师范班,培训高小教师和县、区教育行政干部。当年共有学员300名。次年5月,部分学生迁雷庄,7月,该校撤销。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民国28年(1939)10月,筹办于新正县马家堡,翌年3月开学。习仲勋、刘端棻分任校长、副校长。设教务、生活、事务3处。32年(1943)初,改称关中师范,迁新正县马栏。35年(1946)11月,因胡宗南部侵犯边区,撤离马栏。次年10月复迁马栏。开设国文、政治、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科学、教学法、美术、三嘉乡索罗村关中师范旧址音乐、军事等课程。29至38年(1940至1949),共入学学生899人。
  县教师进修学校初名县红专学校,建于1973年,校址在山河公社秦家店大队,隶属县文教卫生局。1975年8月扩建。1981年10月改称县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全县中小学教师业务进修与培训任务。1984年8月迁县城东关。1985至2005年,培训小学校长、教师2192人。2006年,有教职工24人、兼职教师18人,建有 KU波段卫星接收小站和 VI卫星接收装置,有联网计算机11台、传真机和打字印各1台,设直播课堂3个、实践基地6处。第七节成人教育军事教育民国20年(1931)冬,西北工农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后,由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队委会发起,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三嘉塬创办军政训练队,队长为留学苏联的张从。军政训练队分高级班、普通班两个班次。高级班训练排长以上干部;普通班训练班长与优秀战士。课程有游击队怎样活动等,还开展讨论。21年(1932)春结束。
  农民教育扫盲教育民国23年(1934),国统区始办民众学校,设识字、三民主义、珠算、笔算、音乐等课。27年(1938),以16至35岁的文盲民众为对象,采用部颁乙种民众课本,设公民、国语、习字、唱歌,进行识字教育,时间为2个月。次年,全县中山民众学校设成人班4个,学生178人。29年(1940),民众学校发展到8所,并在各中心学校和国民学校设民教部,置成人、妇女班,设国语、常识、算术、音乐,分别施以半年、1年的初等文化补习教育。35年(1946)后,各校的民教部社会教育停止。
  革命根据地时期,民国26年(1937)秋,新正县各级政府配备社教专干,领导扫盲工作。10月,第一次开办冬学。次年,以小学为中心建立半日学校和夜校,组织不脱离生产的成年男女进行识字教育。当年办冬学24所。28年(1939)春,设立民教馆和社会教育工作团,指导扫盲工作;9月,全县办夜校63处,学员1769人,妇女半日班19处、识字组27个,参学妇女655人;年终给最少能识300字,会写便条、会记简单账目者发脱盲证。31年(1942),全县办冬学126处、半日班98处,学员分别有2450人、1730人。33年(1944)6月后,冬学以识字为主,也传授珠算、农业、手工业技术或简单的医药卫生知识。教材除《边区民众读本》外,还编选补充农谚、春联、歌词等。同年7月,马栏区四乡榆树湾村劳动英雄惠海山办起榆树湾夜校,辐射带动全乡新办起6所夜校,被新正县、关中分区树为文教典型;8月,长舌头区雷庄村张清益办起 “一揽子民办学校 ”,学习的有学前儿童、放羊娃和妇女;9月,湫头区三乡蒲岔沟中心小学组织本村24个青年妇女办起半日班,女教员王林彬带上报纸和国语课本为妇女们念报纸,教识字、写字,并附带宣传讲卫生、放脚等好处。巩清香认会300个汉字,还能打收条。当年,《解放日报》报道介绍了三嘉区一乡包柯图读报组、九乡南庄子拦羊娃识字组等先进经验。1950年2月,成立县冬学委员会,以乡村为单位,办起冬学夜校、半日班、识字组、读报组,使用省编《冬学文化课本》,聘请在乡有文化的人任教,开展扫盲教育。1952年,全县青壮年文盲总计27307人,有2125人参加扫盲班学习,扫盲221人,占文盲总数的0.81%,有教师13人。长乐区高桂仙、宫河区西水社办初小教员王行五,分别被省文教厅授予 “学习模范 ”、“工农教育模范教师 ”。1956年,成立县扫盲协会。至1960年,全县脱盲9673人,占文盲总数29413人的32.18%。1966年 “文革 ”开始后,扫盲停止。1971年大办政治夜校,恢复扫盲。1978至1980年,扫盲的重点对象是12岁以上的青少年和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女性青少年。全县在村级小学附设扫盲班213个,统一使用县教研室编印的《农民识字课本》。1984年冬至1986年春,全县办扫盲班336个,参学16308人(次)3677人脱盲。1990年,各乡镇都成立扫盲领导小组。1992年,全县办起438个扫盲班,参学11,981人,占文盲总数的85.95%。1997年10月,省政府授予正宁县 “实现教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县 ”。
  技术教育1981年,成立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广校),以面授为主,学制3年。1984年8月,成立县农村应用技术广播学校(农应校),学制长短不一,最长1年,不脱产学习。两校主要招收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农民技术员。每年由省、地学校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1991年11月,县农广校被确定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列为全省 “绿色证书 ”培训试点,1999年农业部授予 “绿色证书 ”工程先进集体,2000年列为农业部第一批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试点县,2004、2005年承担35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先后培训各类技术人员4.8万人(次)。2006年2月,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成立,同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村应用技术广播电视学校合署办公,地址设在县农牧局。至2006年底,建立以烟、果、畜、菜、菌为主的培训实习基地20个,有专、兼职办学人员24人,共培养各类大、中专毕业生1346人。校舍建筑500平方米,有电教设备16台(件),教学录音、录像带和 VCD光碟300多盘。1985年,全县成立11所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聘请有技术专长的乡干部、农技员、学校教师、科技能手任教。开设农作物带状种植、玉米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种菜、果树栽培、青贮饲料、养鱼、烤烟等专业。学习时间以短为主,长短结合。1992年,12个乡镇都建立健全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996年,各行政村均建起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教学班(点)乡镇、村农技校培训期数分别达到214期(次)、527期(次),有22033人接受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001至2006年,全县城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46期,全县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训农民18.5万人(次)。
  干部教育民国27年(1938)7月至次年6月,陕北公学在新正县看花宫办学,培训干部。30年(1942),新正县成立在职干部教育指导委员会,聘请指导员1人。形式有半日制、夜校、补习班、讨论会等。县级干部按文化程度和工作任务,分若干小组进行,文化程度低的,着重提高文化水平;乡级干部着重识字、扫盲。新正县二区四乡乡长董永科、三区一乡乡长郭振英,原系文盲,当年通过学习文化,不仅能读书看报,而且经常为《解放日报》写稿。33年(1944)7月,新正县二区区长郭生金、三区一乡乡长郭振英被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树立为工农干部文化学习模范。1950年,全县17人参加陇东分区第5期干部培训班,毕业后分配担任各项工作。1951至1953年,干部教育转入以业余文化教育为主。1956年,干部教育纳入正规,补习普通学校课程。1958年上半年,县上举办干部业余大学1所,并新成立干部业余大学6所,连同原有干部业余学校7所,共培训干部581人,干部教育向初、中、高三级发展。1960年后,干部教育处于停顿状态。1978年后恢复,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干部进行多种形式的短训和业务进修,县委党校主要承担短期轮训任务。1982年,干部教育由短期培训转向正规化培训,培训重点是中青年干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及后备人员优先培训。1986年,省、地、县三级签订干部岗位职务培训责任书,干部正规化的培训转向中等专业教育。1990年后,干部教育以自学为主,轮训为辅,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干部轮训以党校为主要阵地,县级、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轮流参加省、市委党校学习,县级中层领导和乡镇副职及村级主要干部,分期分批参加县委党校培训。1999年12月,县行政干部学校成立,与县委党校合署办公,共同负责干部培训。
  附:陕北公学民国27年(1938)7月,陕北公学分校在新正县湫坡头区看花宫乡创办,申力生、罗迈(李维汉)分任党委书记、校长。下设教务、政治、总务3部。10月,有学员170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年龄大多为18至45周岁。次年3月,陕北公学总校迁来与分校合并,申力生、成仿吾分任党委书记、校长。学校提倡 “忠诚团结,紧张活泼 ”,融政治、文化、军事生活于一体。教员多是革命前辈或从国统区来延安的有威望的革命教授、学者。学员分高级研究班(大学部)和普通班两种。高级研究班学制1年,培养行政、民运及文化教育方面的高级干部。普通班学习4个月,培养不能进大学部的学员。学习内容以文化和政治为主,军事次之,设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哲学、社会科学概论、军事知识等课。该校在新正县办学1年,毕业学员2期3000人。28年(1939)6月,陕北公学迁出县境。
  职工教育1950年,组织开展职工业余学习。1952年4月,县政府成立工农干部业余教育5人领导小组,由县委宣传部、县教育科具体管理、指导实施工农干部业余教育工作。由县委党校承担乡级短期培训,内容以时事政策、社会发展史、党史、党建为主,时间半月至1月。1954年,职工教育由扫盲向高小、初中及中级层次发展,全县抽调半文盲、文盲干部68人,分别到庆阳地委党校、银川地委党校参加补习班,学制2至3年。1959至1961年 “三年困难时期 ”,职工教育停止。1963年,恢复职工教育。次年,开办职工高小、初中班,学制分别为2年、3年,高小班设政治、语文、数学课,初中班增设物理或化学等课(有的还设历史、地理课)。“文革 ”开始后,职工教育停顿。1978年后,恢复职工教育。1981年,全县建立职工教育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举办职工业余学习班。次年,始对1968至1980年初中、高中毕业,学历不达标的职工和未经专业技术培训的3级工以下者,进行文化、技术补课。考核合格者,由教育、劳动部门颁发证书。1983年,全县有11人在甘肃省教育学院进修学习。次年举办文化技术、业余培训班20期,参学554人,其中文化补课1期56人,技术补课6期142人,业余学习13期356人。1985年,全县先后举办培训班30多期,参学1154人(次),参加电大业余自学的职工160人。次年,全县派出22名教师外出进修,有715名教师取得教材教法合格证书。1987年,全面开展中级技术业务培训,培训对象为取得文化、技术合格证的青壮年工人和尚未受过系统理论培训的中级技工。次年,在县财政局成立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正宁函授站,2002年撤销,共办11期,毕业在职中专学员146人。2002年后,职工教育主要采取在县委党校(县行政干部学校)分期办培训班的办法进行。
  成人高等教育广播电视教育1984年,成立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正宁工作站,初设县委党校院内,隶属县教育局。次年始招生。1989年8月,迁县进修学校院内。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兼站长,设副站长2人,电教教师、管理人员、工人各1人,聘请教师4人。先后开设汉语言文学、党政、政史等专业大专班。1996年9月,与县进修学校合署办公。次年始设中师班,脱产学习,学制两年半。1998年起,设在职学习注册视听生大专班和小教文史、法律、财会专业,学制3年,在职学习。2000年春,设园艺、教育管理、小学教育、法学、会计学专业,学制2年,在职学习。至2006年底,共毕业大专学员963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84年10月,县域首次推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当年报考35人。从次年起,每年考试2次,学员不受年龄、学历、民族及职业限制。1986年10月,毕业首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生4人。1999年,成立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隶属县教育局,承办报名、办理毕业证等工作。2003年6月,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10月,在县一中设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当年开设专业36个,办理毕业证书64份,累计报名1998人5478科(次)。2006年10月,县一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撤销。同年底,县自考办有职工3人,其中副主任2人,工作人员1人。全县在籍考生1387人,报考专业23个,累计有396人获得大专以上学历(专科214人,本科182人)。
  函授教育1998年8月,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正宁辅导站成立,为副科级事业单位,与中共正宁县委党校合署办公。当年设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专业大专班。2003年设本科班。1998至2006年,先后有294人、64人分别获得大专、本科学历。2006年底,正宁辅导站设站长1人,副站长1人,工作人员3人。
  第八节职业教育县职业技术中学初名榆林子农业中学,位于榆林子镇中街,1982年3月动工兴建,1984年9月建成并招收第一批学生。1986年9月改称县榆林子职业技术中学。1989年10月被甘肃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全省职业技术中学合格学校。1996年10月,甘肃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全省示范职业技术中学,改称正宁县职业技术中学。建校至2006年,毕业学生2637人,举办各类培训班86期,短期培训人数达6386人,先后为高校和社会输送人才2637人(考入高等院校112人)。2006年底,学校占地1.7万平方米,建筑2620平方米,总资产260万元。有教学班级11个、教师39人、学生656人。
  县农业、职业中学1966年1月,成立榆林子、周家农业中学;10月,又成立永正、宫河、罗川、永和、湫头、三嘉、西坡7所农业中学。不长时间均停办。1980年代,短期办有1所农业中学,设教学班1个。
  湫头农业中学1983年由县第四中学改办。1985年有教职工5人,其中专任教师3人。专业为农作,学制3年,招生2届88人。1990年停办。正宁三中林果班1984年,县第三中学增设职业班,配备教职工7人,其中专任教师3人。专业为林果,学制3年,招生2届98人。1990年停办。
  县中医职业技术学校1984年8月,在县城东街成立县卫生学校,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卫生局。次年,开办学制2年的中西医士专业职业高中班。1988年,更名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1989年8月,改称甘肃省正宁中医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正宁职业技术中学和西峰职业技术中学联合办学,设立教学点,设中西医士专业,学制3年,学习期满考试合格者,发给甘肃省教育厅验印的职业中专毕业证书。至2006年8月,共培养职业高中毕业生700多人,职业中专毕业生178人,短期培训医药、护理实用人才413人。2006年2月,有教职工9人;11月,学校撤销。
  县农业机械化学校1977年,县农业机械化学校由县农机、文教系统合办于山河秦家店。1980年迁县城,改称县农机人员长训班。1980至1982年,培训农机人员16期1660人(次)。1983年改称县农机学校,迁县城西关。1992年9月,改称县农业机械化学校,事业单位,隶属县农业机械管理局。2006年底,有职工6人,其中正副校长、教练员各1人,理论教员3人。校舍150平方米,办公用房45平方米,教练场地(租)1800平方米。教学设备齐全。是年,举办农机驾驶、农具操作人员培训班9期,共培训各类学员1043人(次)。
  第九节教师队伍教师任用民国初年,教师沿用聘任制,以当地前清举人、贡生、生员为主要对象。21年(1932)后,公办完小校长由县教育行政部门任命,教师由校长聘请。公办初小(国民学校)、民办小学教师及塾师由村长、学董聘请。28年(1939),国统区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分配各类学校毕业生到境内小学任教。
  表41-9-1民国时期若干年份正宁县小学教职员工人数统计表(单位:人)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学校长由陕甘宁边区政府任命、委派,完小校长由新正县政府任命,教师由校长提名并经县政府批准后聘请。初小、民小教师由校董、群众协商选择,经区政府同意后聘请。对于旧职教师,大都继续留用。30年(1941)后,边区政府教育厅分配部分师范、中学毕业生到本县任教。38年(1949)7月后,对旧教职人员进行政治审查和教育,除清洗7名特务分子外,其余保留使用。1949至1951年,沿用教师聘任制。1952年起,公办教师纳入国家干部编制,实行任用制。1956年7月,庆阳地区分配22人(内有女性10人)天津毕业生来县任教。1958年 “大跃进 ”时,小学教师中中等师范、高中毕业者不足8%,社队聘请的民办教师约占总人数的80%;中学教师中中等师范、高中、初中毕业生占主要成分,大学专科、本科毕业生不足20%。1961年,整顿精简教师队伍。1963年,公办小学、初中教师缺额,吸收高中毕业生充任;民办教师缺额,由社队聘请高、初中毕业生及下放干部补充。至1964年6月,全县有高等学校毕业的教师71人。次年9月,庆阳师范分配本县教师6人。1966至1971年,师范院校停止招生,教师来源中断,中小学公办教师缺额由民办教师补充。1967至1977年,师范院校分配大、中专毕业生156人,录用及转正社请教师100人,从外地调入教师21人。1977至1978年,中小学教师由县文教局任用。1979至1983年,县域分配大、中专毕业生211人。1984年4月,规定师范院校毕业生的派遣工作一律由地、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其他部门不得截留、干预。次年,因教师人数不足,公办教师采用任用制,民办教师仍沿用聘任制。1991年,录用公办教师39人,分配大、中专毕业生、自费生58人任教。1994年8月,全县分配大、中专生60人任教。1997年,实行教师资格任用制度,1993年前任教的中小学正式教师1676人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证书》。之后,非师范专业的教师欲取得教师资格,需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合格后方可申请教师资格。1997年8月,分配大、中专毕业生79人任教。2000年12月,分配大、中专毕业生157人任教。2006年底,全县教师3507人中,取得高中、职中、初中、小学、幼儿教师资格的分别为141人、17人、794人、1860人、53人。2002至2006年,全县通过4次公开招考,从历年大、中专毕业生中招录中、小学正式教师434人。2006年,全县教职工3507人(公办教师2625人、民办教师882人),本科以上、专科、中专、高中、初中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率分别为6、42.6、33.1、15.6、2.7;35岁以下、36至54岁、55岁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47.7、42.4、9.9;男女性别比6∶4。
  表41-9-2正宁县若干年份各类学校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单位:人)续表教师管理公办教师管理1950年代,小学教师调动,须经县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报送县政府批准。“文革 ”早期,中小学教师由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管理调配,1972年起交由县委组织部管理调配。1978年后,由县文教局管理调配。次年4月,改归地、县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1984年4月,规定凡中教五级、小教三级以上教师调离中小学或调离本省的,须经省教育厅审批;其他教师(包括各级学校领导)调离教育部门或调出本地区,须经地区教育处审批。县中学中共党支部归县委宣传部领导。次年9月,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实行地、县(市)、乡(镇)3级管理,地、县(市)、乡(镇)、村4级办学和校长责任制、教师聘任制。教师的管理以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为主,教师改行须经地区教育处审批。乡(镇)范围内教师调动由乡(镇)教育委员会报经县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确定。1993年后,县直各学校教师分配、调动由县文教局管理,乡镇教师内部调动由乡镇管理。2002年后,教师分配、调动由县文教体局、人事劳动局共同负责管理。
  民办教师管理民国33年(1944),陕甘宁边区实行 “民办公助 ”办学形式,首次出现民办教师。新中国建立后,本县仍沿用民办教师聘任制度。1968年改称社请教师,1976年后恢复原称。1977年前,民办教师由各公社或办学单位管理。1977年,全县录用社请教师239名。次年,民办教师的管理权限收交县文教局,各社、队吸收、调换民办教师,须经社、队提出意见,由县文教局批准。1978至1981年,全县录用119名民办教师为公办教师。1981年11月至1982年2月底,全县先后对1223名民办教师进行全面考核,择优选留973人,辞退250人。并选用14名有专长的社会青年,担任音、体、美教师,另吸收40名社会青年充实民办教师队伍。至1982年3月,全县共留用民办教师1027人,领取任用证书的413人,占民办教师总数的40%。是年9月,又录用8名音、体、美、外语民办教师。1983年5月,经统一考核,为295名民办教师发放任用证书。1987年5月,全县录用1979年前参加工作、45岁以下的民办教师48人。1989年5月,录用58名民办教师为集体工。1994至1995年,录用民办教师108人。1998年11月,录用1984年底前任教、省地县已备案在册的现任民办教师104人为公办教师。1996至2002年,全县录用民办教师777人为公办教师。2004年,全县录用1984年底前任教的、教龄未中断的民办教师21人为公办教师。2001年,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师范类毕业生停止分配,教师队伍进人按照退一进一的原则,在空编情况下通过考试录用。同年8月,全县录用大、中专毕业生280人为县聘教师。2003年6月,全县清退临时代课教师637人。2002至2005年,招录县聘教师646人。2005至2006年,清退临时代课教师301人。
  师资培训民国16年(1927)夏,中共栒邑特支举办暑期教师学习班,正宁县进步教师、学生数十人参加,除学习英语、数学外,还学习《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马列主义浅读》等。革命根据地时期,新正县每年有计划地选送部分教师到关中分区师训班学习,逐步淘汰一些不适应新教育工作的私塾先生、保小教师。
  新中国建立后,对现有师资主要采取学习会、短期培训班、在职自学、离职进修4种方式进行培训。学习会多在假期进行,时间为10至20天。1999年后,全县教师每年假期均参加继续教育。至2006年底,全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教师学历达标率(百分比率)分别达到100、96、87、38、29。2006年,有小学校长166人、教师2988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有离职进修教师16人、参加函授教育教师36人,另有在岗自修教师417人取得自考大专文凭。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1987年,首次评审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中学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分别评出14人、50人、174人、49人;小学高级、一级教师分别为27人、30人。此后,每年评审1次。教育系统工人、民办教师也可参与评定。2006年底,全县高级、中级、初级教师分别有111人、1105人、1101人。
  教师待遇政治待遇民国时期,国统区教师地位低下,官方视教师为受雇佣的 “教书匠 ”,可随意随时解雇。1952年,公办教师纳入国家干部编制,其服务教育工作的年限算作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新中国建立前从事教育工作的年限算教龄。1956年始,吸收优秀教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绝大多数教师参加教育工会。1973年1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历次政治运动中受迫害的教师,恢复其工作。1984年8月,甘肃省政府决定,每年新学年开始第一周为 “尊师重教周 ”。次年1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将每年9月10日定为 “教师节 ”。之后,每年9月,县委、县政府开会表彰奖励本年度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经济待遇民国时期,公办小学教师薪金由官方拨给,数额由办学者与教师商定;私学教师薪金由学生家庭分担,数额由学董、村民与教师商定。革命根据地时期,教师生活待遇分供给制和薪金制两种。实行供给制的,津贴标准与一般干部相同或略高;实行薪金制的,与国统区教师薪金标准相同或略高。27年(1938)新正县政府规定,教师待遇除当地群众筹粮负担外,政府每年给每人补助边币20至50元。,1952年,教师始享受病假、公费医疗待遇。次年,女职工始享受产假待遇,与父母、配偶分居两地的教师始享受探亲假。1956年1月,全县实行公办教师退休、退职制度;6月,公办小学教师开始执行国家统一工资标准。同年,民办教师记工分,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收益分配,1963年,始记中上劳力工分,并由县财政补助少量现金。1963年2月,中小学教职工公费医疗一律实行凭证在当地指定医院、卫生院、公社卫生所就医。1970年,民办教师除参加生产队收益分配外,国家为每人每月补助现金5元,1974年增至15元。从1971年7月起,公办教师口粮转入国库供应,不再参加生产队分配。1979年11月,中小学开始实行班主任津贴制度,小学4至6元,中学5至7元。同时,经县以上教育部门正式录用的民办教师,实行工资制,本人不参加社队分配收益的,每人每月增加5元,实行其他待遇或虽实行工资制而本人参加社队分配收益的,每人每月增加2.5元。1984年5月起,凡中专毕业工作年满10年,专科年满7年,本科年满5年的教职工上浮1级工资,每人每月享受知识分子补助20元;分配至乡村中、小学工作的教师自报到之日起享受转正定级工资待遇。次年起,实行教龄津贴:教龄满5年不满10年,每月3元;满10年不满15年,每月5元;满15年不满20年,每月7元;满20年的,每月10元。当年6月起,教师每人每月享受书报费5元;9月起,每人每月享受洗理费4元。1988年后,凡工作满5年的教师,落实兑现教龄津贴;对研究生、大学本科生、专科生、中专毕业生工作分别满3、5、7、10年的,兑现知识分子老区补贴20元;对在县城外工作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每人浮动1级工资。1994年6月,全县聘录20名民办教师,每人每月增资50元;9月,凡1984年底前在册的现任民办教师每人每月增加补助费35元。2001年起,全县中学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管理,每月县财政根据核定编制和中央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及标准,直接将工资拨入教师在银行开设的个人账户。2002年4月,全县所有中小学教师工资统一收归到县,由县财政统一发放。
  第十节教育经费县域教育经费始载于清代。乾隆五年(1740),知县茹玺置学田七顷二十亩,以田租作为经费;二十六年(1761),县域年教育经费银385两5钱;二十八年(1763),知县折遇兰新设学田三顷五十九亩,共计十顷七十九亩。同治九年(1870),宁州知州杨大年创设宫河义学,配绝户田500亩作学田。
  民国14年(1925),县教育局经费300元。当年全县普通小学教育经费最多不超过总教育经费的15%。20年(1931),全县28所小学计民国时期正宁县学田有经费1904元。21至24年(1932至1935),全县小学经费计11568拨充学校校产一览表元。26年(1937),国统区教育经费来源有六:学捐按每顷地随粮附征1元标准,年征收教育经费2283.1元;畜税附加按每元征收4分标准,年征收864元,充教育经费;斗秤行捐按斗佣5分、秤佣3%标准,年征收922.8元,充文武庙春秋祭祀费;学田96亩,年征收租金1645元;800元教育基金利息,年2分利率,年生息162.8元;甘肃省教育厅补助义务小学经费720元,共计6597.7元,占当年全县总收入47012.848元的14.03%。当年2所完小支出1280元,5所初小支出860元,8所义务短期小学支出1440元,其他支出1884元,旅外地学生奖学金1280元,短期小学开办费1560元,共计8304元,占当年全县总支出47281.2元的17.56%。私塾多实行民办公助。次年,全县教育经费6247元。28年(1939),小学经费70%开支教师、工勤人员薪金,30%开支办公费,当年经费7454元。次年,经费12606元。30年(1941),经费21380元。次年,经费64714元。32年(1943),经费124202元。次年,经费155519元。34年(1945),有学田2679.7亩、教育基金17.18万元。37年(1948),正宁县中学创立,驻西峰镇国民党八十二军军长马继援资助白洋1000元作为经费。
  革命根据地时期,民国24至25年(1935至1936),新正县教育经费由县政府管理。26年(1937)后,教育经费及教产(土地、房屋、森林、营业、牲畜等)改由县政府第二科(财政科)管理,第三科(教育科)编造计划并申请使用。至27年(1938)的4年中,小学全部实行免费教育。28年(1939)7月前,初小教育经费由各地统筹解决,完小由县政府统筹统支。28年(1939)后,县自筹教育经费。自筹经费以群众自愿捐款、教产收益、教育基金利息等为主要来源。29年(1940)后,新正县初小经费、教师津贴粮由县政府统筹解决。28至30年(1939至1941),新正县政府发动群众募捐边币6436.8元,作为教育经费。31年(1942)后,新正县教育经费以教育款产收益、税收或税收附加为主要来源。32年(1943),新正县教育经费计支粮食155石。34年(1945),新正县教育经费计支粮食340石。翌年,新正县教育经费计支粮食112石。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9月,以地方附加粮的50%~60%作为教育经费。1955年,中学经费改由省、地两级拨款。1959年,民办中小学经费来自举办单位自筹款、学生学费、学校生产收入,不足部分由县从地方教育附加粮中抽出25%~40%给予补助;公办学校以地方教育附加粮的50%~60%作为经费。此后,国家、省财政专项拨款,省财政补助,地、县财政拨款,教育费附加,学生学费,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企事业单位集资及群众捐资等成为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支出用于教职工工资、学校公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基本建设投资及中学生助学金等。
  财政拨款新中国建立初期,教育经费由边区教育厅管理,经费主要为县财政拨款。1952年,中学经费列入省财政预算,由省财政厅直接批拨。次年,公办小学经费由国家包干,列入县财政预算。1966至1978年,教育事业费支出总计650.972万元。1979至1980年,教育事业费支出202万元,用于基本建设6万元。1981年4月,庆阳地区划拨县老区建设投资款13万元;12月,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地委统战部分配县少数民族补助费1万元,均用于教育事业。1983年,省教育厅、财政厅下拨五顷塬乡回民小学老区建设补助费5万元,中小学校舍维修费30万元。是年,省上给教育系统投资207万元,比上年增加30万元。1985至1992年,全县共划拨教育经费2635.1万元。1990至1992年,中央补助县教育专款25.5万元,省级配套48.15万元,县级配套71.3万元。1992年,省拨县中小学校舍维修费8万元,划拨1.96万元专款。1997年,省拨中小学校舍维修项目补助费8万元,湫头张村小学校舍修建费、五顷塬乡南邑初中校舍维修费各4万元。是年,全县共划拨教育经费1527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30.63%。1999至2001年,全县教育事业费支出总计7880万元。2003年,全县教育系统共争取项目资金342万元,省慈善总会资助18万元,省市划拨灾后重建资金53万元。当年11月,省教育厅拨给县2002年度省级城市教育费附加第二批专项资金17万元;12月,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给县域下达省级中小学校舍维修经费39万元。2005年春,国家为贫困家庭学生实行 “两免一补 ”(免学费、书费,补贴寄宿生生活费),共下达该项资金77.1万元,其中中央补助免课本费71.5万元,省级补助寄宿生生活费5.6万元,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16703人,其中小学生12978人、初中生3725人,享受补助生活费的寄宿生560人。2003至2006年,全县教育事业费支出总计20547万元,分别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3.8%、37.4%、33.2%、30%。
  教育费附加1986年7月起,按全县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的1%征收教育费附加。至1988年共征收42684.68元。1990年,全县征收57.075万元。同年8月起,教育费附加率改为2%,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由税务部门征收。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上的均按1%计征(人均200元以下的免征),由财政部门征收。1990至1993年,全县共征收289万元。1996至1997年,全县共征收31.8万元。2000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教育附加费取消。
  学生学杂费1956年,小学始收学费,免收或减收家庭困难的中小学学生学费,优先照顾军属子女。次年,每生每学期学费高中6元、初中4元、高小2.5元、初小2元。1962年,每生每学期学杂费提高为高中8元、初中6元、高小4元、初小3元;民办学校每生每学期学杂费高小3元、初小2元。1970年,4个完全中学学生每人每学期学费高中1.5元、初中1元;七年制、五年制学校中的四、五、六、七年级学生每人每学期学费0.5元,一、二、三年级学生每人0.3元;三年制学校免收。次年,每人每学期学费高中生1.50元,初中生(包括小学附设初中班)1元,小学生0.5元。1974年,每生每学期学费城镇中学2元、小学1元;农村中学1元、小学0.5元。1989年秋,每生每学期学杂费城镇高中10元、初中8元、小学5元、幼儿园20元、小学附设学前班10元;职中10元;农村高中8元、初中6元、小学3元、幼儿园10元、小学附设学前班3元。每学期复读费县城高中不超过100元,农村高中不超过50元。2003年秋,每生每学年学费小学阶段最高不超过120元,初中阶段最高不超过230元。农村初中按每生每学期不超过30元收取住宿费。次年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生免收借读费(县城中小学除外)。2005年春始,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子女免书本费、杂费,补助寄宿生住宿费。次年春始,农村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住宿费。
  表41-10-11966—2006年正宁县教育经费情况一览表(单位:万元)第十一节基础建设民国时,校舍多为窑洞。32年(1943)11月,张振襄捐给山河镇中山中心学校房基地3亩,价值3.15万元。37年(1948),县工商界、农村富户捐助银元900块,办起正宁县中学。
  新中国建立初期,学校多为旧庙、窑洞,公办少,民办多,各级政府投资,群众重视,校舍不断得到改善。1964年,全县捐款11540元,群众献工献料共计18700元,新修和维修完小、初小96处。1968年,公办小学全部下放到大队,校舍建设、维修经费均由所在大队承担。1979至1982年,全县先后支出411190.72元,维修中小学校舍129所。1984年,县财政划拨6万元,用于建校和修缮校舍。当年起,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每年从福利基金中提取20%资助办学,年终由县财政局从财经经费中一次扣回;收入好的企业,从盈利中提取一部分支持办学。1980至1988年,全县投资374.23万元,改造危房2598间49268平方米,占全县校舍总面积98690平方米的49.92%。1984至1986年,全县校舍建设总投资268.56万元。1985至1993年,全县干部群众为教育事业集资捐款537万元。1987年10月,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援助5万元维修校舍。1988至1992年,全县新建校舍545间,教学楼8幢。1990年,全县告别窑洞小学。1995年,全县投入669万元,新建校舍489间,改建221间,维修201间,搬迁合并校舍20余所,筹建教学楼9幢,建成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同年,高进焕为榆林子高家村村学搬迁捐资5000元。1996年11月,李飞时捐资1.2万元办学,省政府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同年,庞红印、袁春贤捐资4万元,帮助刘家堡村建楼房小学;杜鸿礼资助3.5万元,在西坡乡建起全区第一所扶贫光彩小学。1997年,全县筹措561.9万元,新建扩建校舍9126平方米,维修改造危房702平方米,添置更新课桌凳2976双人套。同年,赵长勤捐款1.5万元,为永和乡教委打水井1眼;农民张自强为永和初中捐资3000元,并捐图书300多册;县烟草公司捐资21万元兴学。1998年,正宁县列为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项目县,至2000年,实施项目学校40所,总投资1737.731万元,其中内配设施投资310.011万元,占总投资的18%。1999年,县烟草公司为永和下南小学捐资4000元;农民王德成为西坡小学教学楼捐款2000元;宁波华茂集团为榆林子镇习仵小学捐款3万元。2001年,全县中小学1/3以上实现楼房化,校舍面积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次年3月,共青团中央《我们爱科学》杂志社、湖北电视台《阳光行动》栏目组为五顷塬回族小学捐赠图书4万册、电脑6台、校服50套。5月,武汉光大银行王亚玉投资16.5万元修建三嘉于西村盼盼阳光小学。同年,张俊彪为县第二中学捐赠图书价值4.6万元。2003年11月,庆阳市政协促成长庆石油勘探局采油二处为西渠小学捐款捐物8.6万元。2005年,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捐助40万元,资助修建苟仁村 “明德小学 ”教学楼;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捐资20万元,用于改建燕家小学。2006年,长庆采油二处为西渠小学捐资21万元,同时市政协捐资10万元,资助新建总投资24.7万元的教学楼1幢。至当年底,全县共有楼房学校69所,面积94523平方米,有21所学校建成计算机教室或语音室,126所学校建起卫星地面接收小站,183所学校配备 DVD教学光盘系统。
  附:教育科技成果著作类成果:详见第四十四章《艺文》第七节《著述》。
  获奖论文主要有:1997年5月,邱景明的《基本数量关系与基本应用题》获 “中国当代教育教学教研论文 ”竞赛特等奖;7月,苏永平的《五环节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获第三届全国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一等奖,次年10月获甘肃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年6月,邱景明的《循环小数加减法法则》一文解决了中外学者尚未解决的 “循环小数直接进行加、减运算的法则”问题,并以此文成为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会员;7月,苏永平的《化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获甘肃省化学教研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三等奖。次年1月,苏永平的《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索》获1998年度全国中学化学教师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2000年6月,苏永平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与培养》获甘肃省化学教研会论文一等奖,次年4月获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同年,邱景明的《分数应用题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类型》,获1998至1999年度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2003年8月,苏永平的《“硬水及其软化 ”研究性学习课例教学设计》获 “创新杯 ”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竞赛二等奖。次年,雷菊叶(女)的《论班主任工作中的个性与激情》、赵全印等人的《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报告分获甘肃省第五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同年,李金妮(女)的《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获全国教师论文评选一等奖。2006年7月,巩勃的《英语 “外语教材和教学手段”实践探索》获甘肃省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