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成立县革命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23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成立县革命委员会
分类号: D033.4
页数: 2
页码: 63-64
摘要: 1968年2月15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正宁县革委会,是为庆阳地区首个县级革委会。县人民委员会即取消,县长改称县革委会主任。
关键词: 革命委员会 政治制度

内容

1968年2月15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简称 “省革委会 ”)批准成立正宁县革委会,是为庆阳地区首个县级革委会。县人民委员会即取消,县长改称县革委会主任。同日,撤销县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成立县公法检军事管制委员会。3月15日,召开成立正宁县革委会庆祝大会。参加大会的有除 “红三司 ”外的各 “革命群众 ”组织、人民团体和 “革命群众 ”数千人,主任:罗福生;副主任:杨廷寿、赵文卿(县一中教师)、党积益(县商业局政治干事);委员:军方代表罗福生、马光远、王玉玺(县中队队长);革命领导干部代表杨廷寿、孙富德、崔汝斌、王麟阁(原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清廉(原县财贸办公室主任)、郭掌权(原县水保林业局副局长)、任保传(原县粮食局指导员);革命群众代表赵文卿、姚立涛(县建筑社工人)、郑满生(陕西省汉中人,县兽医站兽医)、张志良(县二中学生)、于芳秀(女,县医院医生)、党积益、赵东锋(县一中学生)、吕世林(华池县人,县二中教师)、刘志明(县邮电局工人)、彭俊贤(原县委组织部干事)、颉宏儒(山河公社社员)、石生莲(女,回族,湫头公社社员)。会后向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致敬电,并举行 “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3月21日,《甘肃日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以《陇东高塬风雷激,子午岭前尽朝晖 ——正宁县革命委员会迎着东方的红太阳胜利诞生了》为题报道。同月,何致元(榆林子公社人,宁县平子公社副书记兼武装部部长)、石生莲作为革命群众代表,被省革委会批复为庆阳地区革委会委员。县革委会设 “三部一室 ”(政治部、保卫部、生产指挥部,办公室)9个组,编制40人。4月下旬,全县各公社均成立起革委会。5月,增补苏录(宫河公社佐城大队党支部书记)、刘全义(西坡公社石洼大队社员)、杨宪儒(永和公社革委会主任)为县革委会委员。9月3日,县革委会撤销 “三部一室 ”,设政治工作组、保卫组、“抓革命促生产 ”指挥组、办事组,人员减至30人。至10月5日,原县委、县人民委员会8名中级干部中,杨廷寿、崔汝斌、孙富德被 “结合 ”;牛维汉被 “解放待结合 ”;张世杰被 “暂挂 ”;李安滋、张培信、杨宗万被 “打倒 ”。至1969年2月底,全县81个生产大队、617个生产队,县直各机关、单位、工厂、学校均成立革委会和革命领导小组,称实现 “县、社一片红 ”。
  由于县革委会成员来自两派,意见分歧,故成立后40多天未能全面行使职权。5月10日至16日、7月24日至8月7日,县革委会先后两次召开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开展两条路线斗争 ”,揭发批判县革委会常委党清廉,后又将其交由群众批斗。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