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商品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13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商品购销
分类号: F713
页数: 8
页码: 528-535
摘要: 正宁县商品收购、商品销售、外贸出口发展历程介绍。
关键词: 商品收购 商品销售

内容

第三节商品购销
  收购农副产品收购新中国建立后,农副产品统一由国营商业及供销社遵循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按照各种农副产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分别实行派购和议购。为鼓励生产者的积极性,根据上级规定,对生猪、活羊、鲜蛋、羊毛、皮张等产品实行奖励及加价奖售政策。1952年,国营商业与供销社采用合同收购和市场收购等方式收购,并实行突击收购与经常收购相结合,固定收购与流动收购相结合,专业队伍收购和发动群众交售相结合。同年后,农副产品收购品种逐年增加。1955年收购46种。次年,增至61种。1966年农副产品收购158.2吨。1987年,农副产品收购109.8万元。次年,收购182万元。1990年,收购145.9万元。1994年,开展以小杂粮为主的农副产品收购工作,完成351万元。1996年,农产品收购总值完成282.6万元。2001年,农副产品收购107万元,同比下降49.8%。后,农副产品市场进一步放开。麻类子午岭山川及河谷地带大麻种植广泛。1949年,全县收获大麻5万千克。1953年,开始收购。1956年,实行合同定购。次年收购0.5万千克。1958年实行派购。1961年列为二类物资,实行奖励收购。1966年收购0.3万千克。1969年取消奖售。1970年后,实行专项化肥补助,每交售大麻50千克,供应化肥20千克。1975年收购0.8万千克。1984年起列为三类物资后,购销市场开放,采取自由购销。1989年,收购0.5万千克。1991年,收购3万千克。
  烟叶详见第七章《农业》第六节《烟草》。
  黄花菜新中国建立前,黄花菜产量很低,多自产自食,少量上市销售。1952年,县供销社开始收购。1956年,收购2393千克。1959年,列为二类商品,实行统一收购,计划调拨。1965年,黄花菜在县内普遍裁植,收购量逐年上升。1963至1967年,共收购9000千克。1981年开始以紧俏商品换购。1983年后,市场开放,实行自由议价购销。1987年,收购10900千克。1990年,收购3000千克。2002年,收购5300千克。
  黑木耳俗称 “北木耳 ”,主产于子午岭林缘地带。1953年起开始收购。1979年收购401千克。1982年收购267千克。次年收购565千克。1985年收购450千克。次年收购320千克。1987年收购3374千克。1990年收购230千克。此后,市场开放,收购量统计不详。
  花椒新中国建立初,以自产自销和私营店铺经营为主。1953年,县供销社开始收购,当年收购7500千克。次年收购2.5万千克。1957年后,实行计划购销。1961年,花椒被列为系统内计划管理的二类商品,实行奖励政策,1976年取消。1980年,改为三类商品,退出计划管理,实行议购议销,收购量稳定上升。1985年,收购8000千克。1987年,收购9503千克。1990年代后,花椒市场开放,采取自由购销。
  小茴香品种有麦茴、小茴两种。1952年,全县收购4.5万千克。此后,收购量逐年增长,1956年,收购7.4972万千克。1961年,国家实行奖励收购政策。1966年,收购8.35万千克。次年收购15万千克。1974年,收购达25万千克。1980年代初,收购量下降,1983年开始回升。1985年,收购8.2万千克。1990年,收购0.1万千克。
  苹果1965年,县供销社开始收购。1965至1969年,收购0.5万千克,主要品种有红黄元帅、国光、红玉、青香蕉等。1970年代,苹果生产开始发展,收购量上升。1979年,全县收购27万千克。1980年代后,农村果园迅速发展,苹果商品量大幅度增长,渠道畅通,市场购销活跃,供销社收购量降低。1987年收购苹果3.3万千克。1990年代后,苹果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转由个体果品公司收购,供销社不再经营。
  生猪1954年,生猪由国家统一收购,停止私营经营。同年,全县收购生猪253口。1956年,收购生猪1265口。1961年,肉食品列为二类管理商品。1964年,食品部门逐步在农村主要集镇收购点直接收购。1966年,收购生猪13896头。1969年,采取 “上门看猪,合格发证,按时定点,预约收购 ”的办法收购。
  鲜蛋是国营食品公司主要商品,基层供销社长期为其代购。1952年起,基层供销社普遍开展鲜蛋自营收购业务。1956年收购3801.5千克。1960年代后,鲜蛋列为国家统一管理商品,供销社为食品公司代购。1966年,收购鲜蛋7.155万千克。1978年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商品量增多,取消鲜蛋派购。1983年起,鲜蛋迅速发展,社会商品增多,市场自由购销活跃,供销社收购下降。1985年市场开放。
  中药材详见第四十五章《医药卫生》第四节《医药》。
  工业品调购1952年,国营商业购进工业品总值44万元。1960年,商业、供销部门省内调入工业品总值542.4万元。1970年,省内调入工业品总值554.3万元。1980年,商业、供销部门从省内外调入工业商品总值554万元,物资部门购进总值215万元。1990年,商业供销部门从省内外购进工业品总值568万元,物资部门购进总值446.5万元。
  废品收购新中国建立前,县内废旧物资资源贫乏,除少量废旧金属被小贩串乡流动收购外,其余很少开发利用,多被遗弃。1952年,供销社开始经营废旧物资业务。1955年本县收购杂骨122000千克。次年收购杂铜1万多千克,价值2.5万元;收购杂骨1.5万多千克,价值0.07万元。1957年收购杂铜5675.5千克、废铁11501.5千克、废橡胶5千克、杂骨12191千克、牙膏管325根。1970年代后,废橡胶资源增加,回收额逐年上升。同时开始收购废塑料。1973年,收购破布鞋14吨。次年,收购废橡胶2000千克。1987年,收购废钢铁12226千克、废旧有色金属2286千克。1990年后,废旧物资收购市场放开,供销社退出收购业务。
  销售农业生产资料县内组建供销合作社后,从杈把、扫帚到耕畜、农具、化肥、农药,凡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都设法组织供应。1950年,全县始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点1个,年零售额1万多元。1954年网点增加到7个,零售额12万元。1957年,零售额48万元。1962至1964年,年销售额降至20万元左右。1965年起,供应逐步好转。1970年代,随着化肥等大宗商品的销量增多,零售额大幅度增长。1980年代初,零售额200万元左右。1985年,为315.625万元。1989年,销售总值657.7万元。1995年,销售总值1512.9元。2001年,销售总值1542.4万元。2002年,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值1539万元。
  耕畜1950年代,县内交通不便,耕畜购销较困难。1953年,县供销社从外地购进耕牛00多头供给当地群众。1956年,开始建立牲畜交易服务部。1958年,庆阳购销站购进良种公马,分配正宁县3匹。1962年,庆阳地区合作办事处从甘南购回马匹,正宁购回其中8匹。次年,县供销社从内蒙、陕西等地购进耕牛和毛驴350头供应给各生产队。1965年9月,县供销社组织人员,赴内蒙古购买耕畜供应生产队。1968年后,牲畜市场关闭。1978年,牲畜交易市场恢复,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到1980年,全县调运供应各类耕畜2850多头,有耕牛、良种公马、毛驴等。1980年后,牲畜市场放开,供销合作社停止经营。
  农具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供销社就开始经营犁铧、犁壁及其他农具。货源除当地组织加工外,多从外地采购、换购。新中国建立后,供销社实行分级管理,县农副公司负责采购、调运、储备和批发业务,农村基层社组织供应,其经营品种包括农具、车马挽具、园艺工具等共计160多种。1953年,县供销社担负农具的调运和供应业务,先后经营的品种有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双轮半铧犁、丁字耙、圆盘耙、收割机、播种机、水车、人力车等。1958年 “大跃进 ”时,县供销社组织供应大批钢钎、磅锤、撬扛、铁镐、深翻锨、深翻犁等工具。1960年代初,铁锨、镢头、锄头、镰刃等农具供应紧缺,供销社积极疏通渠道,保证市场需求。1966年销售人力车700辆、外胎400条、内胎1140条。1970年代,“农业学大寨 ”期间,铁制农具如铁锨、板镢、洋镐、磅锤等,木制农具如人力车棚、各种把杖等销量较大。1980年代后,农具市场开放,参与经营的个体户逐渐增多。1980年,县供销社销售小农具14.2万件。1988年,县农副公司购回人力车550辆,购回架子车2070辆(销售1822辆)。同年,全县供销社组织回各种生产资料10万件,其中丰收麦刃1万个、铁钗头1500个、扫帚34800把。
  化肥新中国建立初期,化肥由县供销社和基层社经营。经营品种主要有尿素、硝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氮磷复合肥、氮磷钾复合肥、磷酸二氢钾等。1960年代,社队对化肥的接受能力逐渐提高,销量逐年增加。1962年,化肥由基层供销社供应。1969年,供销社并入国营商业,化肥由基层商店组织经营。1970年代后,经营品种陆续增加氮磷钾复合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酸二铵等。使用范围相应扩大,出现争购。1981年后,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化肥销售紧俏,供应量不足。1983年后,计划外的大小化肥,县农副公司和基层社直接采购。同时一部分大化肥开放,由厂方直接销售。1987年,销售各类化肥7601吨。1990年为10657吨。1995年为13364吨。2000年为10987吨。
  农药1952年始,供销社经营 “六六六 ”、滴滴涕、赛力散、硝酸铜4个品种。1954年开始推广赛力散拌种,1957年首次供应 “1605”、“1059”等新品种,农药年供应量有所增加,县公司基层社都有适当库存。1963年,县公司首次购进供应白砒、砒酸铅、乐果、鱼藤青、马拉松等。1970年,县内首次购进供应 “3911”、乐果乳剂等新农药。1985年,县公司和基层供销社都建有农药专库,经营品种有5大类40多个品种。1990年,购进农药15吨,供应农药18.4吨。1995年,销售农药3吨。2000年,供应农药15.2吨。2002年,销售农药13吨。
  农膜1980年代初,供销社开始经营农用塑料薄膜。县农副公司组织采购,基层社供应给群众。1982年,购进22.5吨,销售13.46吨。1985年,购进19.71吨,销售22.18吨。此后,销售紧俏,购销量逐年增加。1990年,销售161吨。1992年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供销社农膜经营量逐步下降。是年销售农膜200吨。1998年,供应农膜790吨。2000年,供应农膜152吨。
  日用工业品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合作社供应的日常用品有布匹、毛巾、袜子、火柴、食盐、酒、烟、糖及日杂小百货。民国33年(1944),新正县重要市镇设立盐酒专卖营业部,村设代卖营业部。1955年,县内开展批零兼营业务。次年,供销社基本承担市场的工业零售业务。1980年代,工业品日渐充裕。1983年,县供销社成立贸易货栈,开展工业品批发业务。1987年,全县生活资料完成697.5万元。次年,全县生活资料销售完成839.4万元。1989年,生活资料销售完成832.3万元。次年,全系统经营的工业品有棉纺织品、百货、文化用品、五金交电、化工、糖酒、卷烟、副食、食盐、煤油等10个种类近1万多个规格品种。1995年,生活资料销售完成768.4万元。
  棉纺织品1954年,国家对棉布实行计划供应。次年,实行计划凭证供应,发放第1期棉布票。同年本县开始经营丝绸、土绸,1959年起,实行凭票供应,1965年取消奖售供应办法,商品增加,供应好转。1960年代中期,棉纺织品供应紧缺。1966年销售棉布71.2万米。1970年代,棉纺织品花色品种增多,供应量增大。1980年代,棉纺织品购销两旺。1983年,取消棉纺织品凭票供应政策,敞开供应,供销社销量继续下降。1985年,县供销社供应各种棉布4.587万米。1990年,县供销社棉布销量为12万米。
  百货新中国建立后,县供销社主营火柴、肥皂、香皂、衣针、鞋帽、钟表、搪瓷器皿等1000多种。1960年代,缝纫机投放市场,货源不足,销售紧俏,各种百货用品实行定量供应或用于奖售换购。1965年,敞开供应。次年,销售胶鞋5734双、火柴1854件、搪瓷脸盆2357个、暖水瓶3906个。1970年代,经营品种2000多种。1980年代,新产品投放市场,经营品种达2500多种。1985年,市场开放,社会经营百货门店、摊贩增加,供销社销售量降低。是年,全县销售手表1424只。1989年,全县共组织火柴1077件。次年,经营百货品种3000多种。
  文化用品新中国建立后,供销社经营的文化用品有毛笔、铅笔、笔记本、墨水、墨汁、纸张、珠算盘等10多种。1953年始,代新华书店发行图书(1958年停止代销)。1960年代,开始经营各种高级金笔、圆珠笔、彩笔、排笔、有光纸、彩色纸、精制笔记本、誊写钢板(纸、笔)、油墨、打字机、中学生圆规、量角器等文化用品和适应农村活动的体育用品。1962至1970年,还发行《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毛泽东纪念章、毛泽东画像等。1966年,销售土纸3吨。1980年代,文化用品不断更新换代,计算器等高档文化用品上市销售,到1985年经营1000多个品种,销售额成倍增加。1988年,罗川供销社为新华书店代售图书2300册,价值3200元,收取手续费480元。
  五金交电用品1950年代中期,基层供销社在农村市场开展五金交电、化工产品经商业务。按计划向国营专业公司进货,逐步开展销售业务。改革开放后,开辟向省外厂家、公司进货渠道。1980年代末,全县有15个经营网点经营缝纫机、自行车及其配件、家用电器、五金、化工染料、油漆等类500多个品种。1966年,销售缝纫机28台。1988年,各社组织回缝纫机408台。1990年,全县销售缝纫机491台。
  自行车摩托车1950年代始,经营自行车,品种逐年增加。1960年代初,自行车开始畅销。1962年列为主要高档商品之一,“飞鸽 ”、“永久 ”、“双喜 ”等一部分名牌车高价销售。1963年恢复平价。1966年销售自行车140辆。是年后,“飞鸽 ”、“永久 ”成为紧俏商品,供不应求。1970年代,农村自行车供应量不断增加,除农产品奖励销售部分外,一般采取分配到社队的办法供应,销售成倍增长,以飞鸽、永久牌最为畅销。1981年,国营商业将掌握批发的货源80%分配农村。次年,省政府奖售自行车。1983年,货源充足,购销渠道畅通,除 “凤凰 ”、“永久 ”等名牌紧俏外,市场满足供应。1988年,各社司组织回自行车1615辆。1990年,本县销售1177辆。1987年始,经营摩托车,但销量不大。进入21世纪后,摩托车销量激增。
  家用电器1958年,少数基层供销社购进电子管收音机,销量很小。1960年代,供销社增加电灯泡、灯头、皮包线、花线等器材的经营。1970年代,供销社扩大家用电器购销业务设专柜供应。家用电器品种增加更新,晶体管收音机、扩音机等一批新产品投放市场。1980年代,家用电器工业迅速发展,黑白、彩色电视机、大中型收录机、音箱、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等高档家用电器投放农村市场,供应量稳定增长。1985年,销售收音机752台、电视机56台、录音机78台、洗衣机3台。1988年,各社组织回电视机489台、收音机1110台、录音机309台。1990年代后,家用电器畅销供应,品种日益增多。
  五金化工品1950年代中期,供销社开始经营五金化工品,主要有圆钉、铁丝、插销、合页、锯条、锯片、包刃、斧子等各种木工用具及油漆、染料等。这些商品均在生产门市部设柜兼营,以圆钉、铁丝销量较大。1960至70年代,机关、学校、社队集体单位购买较多,群众家用购买量较小。1980年代,农村乡镇和民间建筑业大发展,供应量上升。但由于供销社经营规模不大,品种单一,门类不全,时有断档脱销现象。1990年代,市场经营渠道增多,供销社销售量下降。
  烟酒糖副食品1950年代初,基层供销社开始经营烟、酒、糖和副食品等。设专(兼)营门店零售。全县有零售网点12个。随着购销业务的不断扩大,网点逐步增加。1990年,全县供销社系统有零售门店10多个。
  食盐民国时期,县内民众长期食用定边、盐池的浪盐,一直由民众用车推、肩挑和牲畜驮运供应。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运销食盐始于27年(1938)合作社成立后。30年(1941)9月起,边区政府实行食盐统销。33年(1944),合作社运回食盐,除供应当地军民外,多数还销往县外市场。新中国建立初期,食盐仍由合作社和群众从定边、盐池运销县内市场,由私营摊贩销售给群众。1950年,县供销社开展零售业务。1950年代末,供销社承担全部农村市场的供应任务,停止私盐收购,由盐务局供货。1960年代初,食盐实行凭证定量保证供应。1965年后,取消限量,敞开供应。1966年,销售食盐60.35万千克。1975至1978年,全县人均消费食盐3.5千克。1989年,全县组织食盐541吨,次年,全县购进食盐646吨。1998至2000年,盐业经营由县糖业烟酒公司专营管理,各供销社代销。2001年4月后,由县盐务管理局专营。
  煤油1953年开始经营。1955年,全县供销社销售50吨。1960年代初,凭票限量供应。1965年后,供销社承担全部市场零售业务。1966年,取消限量供应,销售159吨。1970年代,货源充足,供应上升。1980年代后,农村电力事业发展,县内部分群众采用电灯照明,煤油用量减少。1985年,又开始实行凭证定量供应,每户核定年供应量6千克,由所在地供销社核发供应证。1987年,购进煤油5吨、柴油27.7吨。1989年,购进煤油115.6吨。1999年,购进煤油117吨。后,基本不使用煤油。
  日用杂品新中国建立前,日用杂品分散经营。经营品种有山货、窑货、铁货、杂货等。1950年代初期,日用杂品多渠道流通。供销社和国营商店、私营商店及手工业、家庭生产者同时经营,市场商品充裕,供求大体平衡。1955年起,日用杂品划归供销合作社主管经营。1960年代初期,生产原料困难,货源锐减,严重脱销。1962年,逐步恢复集市贸易和物资交流会等传统采购渠道,使经营品种数量逐渐增多。1970年代,供销经营机构再次撤并,流通受到限制,购销量下降。1980年代后,形成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日用杂品流通体制,集市贸易活跃,商品充裕。
  外贸出口1960年始,县域出口商品生猪963只、活羊906只、鲜蛋7550千克、小茴24575千克,货值183248元。1981年起,向日本和欧洲出口冻兔肉,当年出口冻兔肉31吨;次年出口45.26吨;1984年出口43吨;次年出口4吨;1986年获产品出口合格证,出口150吨;次年出口560吨,先后创汇100余万美元。1992年,出口韩国紫苏920吨,价格每千克3.6元。2000年,出口越南胡志明市烤烟叶9800担,创汇23.7万美元。2005年,奥神洲果品出口贸易公司出口苹果4821135.48元,创汇59.45万美元;次年,出口苹果16396027.11元,创汇214.9万美元。2006年底,全县有对外出口创汇企业6户,分别是:县金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设,占地2.16万平方米,注册资金340万元。公司是集食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主营农产品有紫苏、南瓜、葵花籽、苹果等8大系列36个品种。2006年,公司有职工47人,并有紫苏种植基地1处。
  县西龙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5月设,注册资金42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10万元。是以食用菌生产加工为主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有专业技术人员2人、技术员20人,设备360余件(台)。2006年,有职工54人,并有香菇种植基地1处。
  陇东宏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4月设,占地4.5万平方米,有库房及加工车间6280平方米,晒场12000平方米,各种机械设备90多件(台),全自动流水包衣生产线2套,标准化检验室1间。注册资金1758.2万元。2006年,有职工23人,并有种植基地。
  县绣金匾香包公司2005年7月设,注册资金50万元。专门从事香包、刺绣等民间工艺品的生产、销售及研制开发。2006年,有职工10人,并自有香包基地。县果品公司2005年8月设,注册资金5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40万元,流动资产380万元,年产值20万元,年创汇10万美元。2006年,有职工6人,并有苹果基地1处。县奥神洲果品出口贸易公司2005年9月,陕西礼泉奥神洲公司设于正宁。注册资金100万元。2006年,下设7个部门,有职工60人。果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