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商业供销物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127
颗粒名称: 第十七章 商业供销物资
分类号: F713
页数: 23
页码: 519-541
摘要: 正宁县域商业自古就有。明朝前,各民族间的手工业品、土特产品、生产工具等交流贸易甚为广泛。明清后,县内商业以私营业为主。民国时期,县内商业由私商字号发展为独立行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商业资本在1000银元以上者21家,从业126人。新中国成立后,国营商业、集体所有制商业建立,随后,县供销合作社、贸易公司、物资供应站等相继成立,实行统一经营,计划物资管理,国营商业与供销社实行派购和议购。此间国营商业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市场和消费方向。改革开放后,改革国营商业体制,个体商业应时而起,在市场中逐渐发展壮大。到1990年,国营商业、供销、物资部门逐年亏损,直至破产改制。随后,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饮食服务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正宁县商业 供销物资

内容

第十七章商业供销物资
  县域商业自古就有。明朝前,各民族间的手工业品、土特产品、生产工具等交流贸易甚为广泛。明清后,县内商业以私营业为主。民国时期,县内商业由私商字号发展为独立行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商业资本在1000银元以上者21家,从业126人。新中国成立后,国营商业、集体所有制商业建立,随后,县供销合作社、贸易公司、物资供应站等相继成立,实行统一经营,计划物资管理,国营商业与供销社实行派购和议购。此间国营商业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市场和消费方向。改革开放后,改革国营商业体制,个体商业应时而起,在市场中逐渐发展壮大。到1990年,国营商业、供销、物资部门逐年亏损,直至破产改制。随后,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饮食服务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节机构县商会详见第三十二章《社会团体》第一节《民国时期的社团组织》。
  县商务局民国38年(1949)8月,县人民政府设工商科,职工3人。1956年,改工商科为商业局。1958年12月,并入宁县商业局,设山河购销站。1962年恢复正宁县商业局。1965年9月,县商业局并入县供销社。1970年3月,恢复县商业局。1980年,县商业系统有职工307人。2002年7月,撤销县商业局,成立县商管中心。2005年4月,撤销县商管中心,改称县商务局。2006年,有职工18人。
  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1950年成立。1954年改称县供销合作社。1958年5月并入宁县商业局。1962年恢复。1965年9月,与县商业局合并,称县供销社。1969年4月,改称县商业管理站。1976年7月恢复,有职工306人。1990年,设人秘、职教、多种经营、纪律检查、计财、审计、业务7个股,职工12人。2006年,下设人秘股、办公室、业务股,有职工12人。
  县物资公司1963年,成立甘肃省物资局庆阳地区木材公司正宁县木材经销处,有职工4人。1966年后,物资管理、调拨及供应由县计划委员会管理。1968年12月,撤销县木材经销处木材收购供应组。次年12月,成立县物资供应站,系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11人。设在县城东关(今县电力局新建家属院内)。1971年,改称县物资局。次年,另设农业机械销售公司。1976年,在县城附设零售门市部1处。次年,在湫头、宫河各设供应点。1979年,增加废金属回收业务。次年末,县物资局有职工23人。1983年6月,改称县物资公司。1988年,有职工34人。下设机电、木材、化轻建材、金属、废旧金属库类5个,零售门市2个及榆林子物资供应站。1997年4月停业。1999年12月,公司破产,时有职工121人。
  县招商局2002年7月成立,隶属县经贸局。2005年6月,从经贸局分离出来,独立办公,归口县发展改革局管理。2006年,有职工14人。内设人秘、招商引资、项目信息3个股。
  第二节经营体制国营商业封建时代,国家设盐、铁专营专管机构。
  新中国建立后,在公营商业的基础上建立国营商业,并发展壮大。国家自上而下建立各专业公司,掌握市场命脉,其中一些机构延至县级。1954年,成立西北贸易公司庆阳地区分公司正宁贸易小组。次年春,成立县贸易公司、花纱布公司、食品公司和油脂公司。1970年,设县物资供应站,统一经营钢材、木材、水泥、机电设备等计划物资。1980年,国营商业系统有专业公司6个,门市部30处,从业307人,销售总额1048.5万元,完成利润21.6万元。1980年代始,改革国营企业,到2001年,7户企业基本完成资产评估、产权出售、安置职工等,总资产折合605.5万元,安置职工212人。
  国营商业的专业公司是全国性的有关专业公司下伸至县的业务管理机构。主要有:县食品公司1953年成立,设计财、业务股,有职工14人,自有流动资金1.5万元,固定资金4.8万元,建筑面积318平方米。1956年,并入县供销经理部。1962年撤销,改称食品商店,并入县农副公司。1973年3月由农副公司分出,设县食品公司,职工53人。下设山河、宫河、湫头、永和、榆林子收购站,西坡、三嘉、周家、永正、罗川收购组。经营肉、禽、蛋类。1976年设永正猪、鸡良种场。1979年,改称甘肃省食品公司正宁县公司。次年底,职工85人。下设山河、宫河、湫头、永和、榆林子食品购销站,西坡、三嘉、周家、永正、罗川、长乐、月明食品购销组。在县城设肉禽蛋门市部1处,在永正有猪、鸡良种场1处。年内纯销售额19.90万元,收购总值306.51万元,利润6.765万元。1985年,设人秘、计财、业务3股和肉蛋门市部14个,有职工108人,自有流动资金20.4万元,固定资金36.6万元,建筑面积4418平方米,营业额197.9万元,当年亏损6000元。1990年,食品公司下设5处零售、批发门市部,职工8人,销售总额152.7万元,上缴利税9570元。1993年,停止运营,除离退人员外,只留管理人员6人,其他职工全部下岗。1995年,有职工75人,销售总额188.6万元,实现利润3000元,上缴利税600元。2001年,企业改制,资产进行评估,固定资产出售,食品公司总资产138.3万元,安置职工52人。
  县花纱布公司1955年初成立,辖棉布批发门市部1个、百杂货及零售门市部2个、土产收购货栈1个;职工28人,其中公司11人,门市部17人;总资金36.82万元,其中储存商品价值36.68万元,流动资金346.61元。当年8月,并入县供销社。
  县百货公司1956年5月,甘肃省百货公司正宁县百货公司由原来中国贸易公司甘肃省庆阳分公司正宁贸易小组组建而成。设秘书、计财、业务、物价股,辖批发、零售门市部4处,职工29人,经营百货、针棉织品、文具、糖、茶、烟、酒和五金交电等2000余种商品,年销售额约40万元,利润2万元。1958年撤销,改设为县商业局工业品采购供应部。1962年,恢复公司,辖批、零门市部5处,职工44人,销售额60万元,利润3万元。1969年,并入政企合一的商业管理站。1973年恢复公司,这时辖批、零门市部8处,职工48人,年销售额90万元,利润4.5万元。1979年,改称甘肃省百货公司正宁县公司。1985年,设人秘、计财、业务股和门市部4个,职工63人;自有流动资金36万元,固定资产26万元,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营业额310万元,利润15.5万元。1990年,商品销售额217万元,上缴利税5500元。1995年,销售总额508.6万元,利润总额1.1万元,当年亏损100万元。1998年,宣布破产,重组为正宁县民生百货有限责任公司。
  县药材公司详见第四十五章《卫生医药》第一节《机构》。
  县饮食服务公司1956年,成立集体性质的县合作食堂,职工3人,次年转为国营。1962年,成立县饮食服务商店,设照相、理发门市部和食堂、旅社各1处,职工12人,收入4万元,利润5300元。1973年3月,成立县饮食业服务公司,设食堂、旅社和照相、理发门市部各1处,职工38人,收入10万元,利润8000元。1980年,有职工45人,辖东风旅社和曙光照相、理发、蔬菜门市部各1处,总收入12万元,利润6000元。1985年,设人秘、计财、业务股和东风食堂、东风旅社、曙光照相门市部、理发门市部、蔬菜门市部,职工39人。固定资产14.6万元,建筑面积1925平方米,营业额22.7万元,利润0.69万元。1990年,有职工37人,商品销售总额33.6万元,实现利润5.04万元,上缴利税2016元。1995年,商品销售总额112.2万元,实现利润25.95万元。2000年,有职工27人,商品销售总额170万元,实现利润9700元,上缴利税6700元。次年,企业改制,进行资产评估,固定资产出售,饮食服务公司总资产78.3万元,安置职工37人。
  县石油公司1972年,在县百货公司设燃料组,经营少量煤油、煤炭等。次年3月,从百货公司分出,设县石油煤炭公司,职工7人。1978年改称县燃料公司。次年,改称甘肃省燃料公司正宁县公司,设湫头石油供应站,职工28人。1985年改称甘肃省石油公司正宁县公司,下设县煤炭公司。县石油公司设人秘、计财、业务股和湫头、山河等基层供油点,职工40人。有流动资金16.43万元,固定资产38.03万元,建筑面积1351平方米,油库油池1360立方米。商品纯销售54.96万元,实现利润1.59万元。1989年,析设县煤炭公司,隶属县商业局;县石油公司上挂隶属庆阳地区石油公司管理。2000年,撤并县石油公司,划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改称甘肃省石油公司庆阳销售分公司正宁销售部,当年销售石油近3000吨。2005年,县销售部有职工26人,销售石油8675吨。2006年底,有职工24人,加油站7个,年销售石油13112吨,上缴利税70多万元。
  县五金交电化工公司1980年1月,由县百货公司分设,有批发、零售门市部各1处。职工6人。经营交电、五金、化工类商品,销售额68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1985年,设人秘、计财、业务股及批发、零售门市部各1个,职工21人。自有流动资金9.8万元,固定资产8.2万元,建筑面积314平方米。营业额130万元,实现利润2.3万元。1990年,有职工32人,零售网点4个,销售总额152.7万元,上缴利税9.57万元。1995年,商品零售网点11处,从业44人,商品销售总额89.2万元,利润2.32万元,上缴利税10.5万元,当年亏损。1998年,宣布破产,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组建新的法人实体,改称正宁县新飞五金交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县糖酒副食公司1980年1月,由县百货公司分设,职工18人,经营糖、茶、烟、酒、食盐、糕点等120多种商品的购进批发与县城的零售业务,下设门市部2处、副食加工厂1个,销售总额116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1985年,设人秘、计财、业务股和批发、零售门市部3处、副食加工厂1个,职工34人。自有流动资金9万元,固定资产12万元,建筑面积490平方米,营业额190万元,实现利润4.1万元。1990年,有职工30人,自有流动资金11万元,固定资产15万元,建筑面积510平方米,营业额183万元,实现利润17.412万元,上缴利税8305元。1995年有职工78人,营业额12.4万元,累计亏损200多万元。1998年,以剥离分立的形式进行产权改制,新组建正宁县康乐副食有限责任公司。
  县煤炭公司1985年成立,隶属县石油公司。1989年分设,隶属县商业局。有职工10人,下设门市部1处,销售总额2.075万元,实现利润2075元。次年有职工11人,销售总额23.8万元,实现利润3000元,上缴利税300元。2001年,企业改制,进行资产评估,固定资产出售,煤炭公司总资产15万元,安置职工15人。
  县烟草专卖局(烟草公司)1986年5月成立;7月起,交庆阳烟草专卖分局(庆阳烟草分公司)领导。负责本县烤烟叶的收购、管理、销售、调运及成品烟的批发。2006年底,有职工56人。
  县盐业公司2001年4月,在原县糖酒副食公司分设后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基础上,改制改组成立,为有限责任公司,隶属甘肃省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设财务股、业务股、综合办公室。2006年底,有职工23人,年销售食盐800多吨,销售金额130多万元。
  集体商业民国29年(1940),国统区正宁县在第一区(罗川)、第三区(永和)发展合作社49个,社员1927人,贷款总数58216元。翌年,县设合作指导室,受县政府和省合作指导委员会双重领导,并实行分区指导制。32年(1943),县合作指导室向农民摊派股金41万元,在各乡镇办起合作社。34年(1945),在山河镇成立县合作联社,设理事会、监事会。36年(1947),有各级合作社37个、社员13641人,认购股金24235810元。38年(1949)有县合作联社1所、乡镇合作社6所、保合作社30所、社员6276名。解放后这些合作社,均被人民政府接收改造。革命根据地时期,民国27年(1938),由新正县政府投资、群众集股成立湫头、三嘉、长舌头、湫坡头4个区消费合作社,共有社员2321名、股金400万元(边币)。29年(1940),由群众集股、政府资助,成立新正县合作联社,设门市部、信用社、纺织厂、运输队。次年,县联社成立生产合作社,有股金21万元(县政府、群众投股金分别为5万元、16万元)。32年(1943),县社股金和公积金分别增至3700万元、240万元,运输牲口增至25头。36年(1947)4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关中分区,新正县联社及3个区社损失资金1880万元,仅存921万元,相当于1头骡子的价格。1950年,县供销合作联社成立,有职工8人。设零售门市部1处,辖湫头、三嘉2个区合作社;有社员680人、股金1401元。次年11月,按合作商业形式集资人民币12.2万元,建起集体所有制商业。1953年,全县新建合作社6个,分销店5个。1956年,全县基层供销社健全,有分销店8个、代购代销店18个。当时供销社供应人民的生活品由原来的800多种增至1300多种。收购农副产品由原来的20余种增至60多种。1958年5月,县供销合作社撤销,人员、财产、业务并入县商业局,经理部并入县农副土特产购销站。农村基层社改为基层商店,供销合作社由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是年,全县农村生产大队均设代购代销点。1965年9月,县供销社下设供销经理部、采购经理部、饮食服务商店、药材公司、山河零售综合商店,辖8个基层供销社、6个分销店、42个服务部。1968年,供销社并入国营商业,各基层社均改为基层商店,实行军管,成立供销社革命委员会。次年1月,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体制;4月,改供销社为商业管理站,在供销经理部的基础上成立县农副公司,有职工50人。1976年7月,恢复县供销合作社,有干部12人,辖县农副公司和10个基层供销社、6个分销店、80个代购代销店,共有职工306人。1985年,县供销社辖农副公司和9个基层供销社、5个分销店、65个代购供销店,职工269人。1988年,采取承包租赁、兼并出售等措施进行企业改制。1990年,县供销社辖县农副公司、9个基层社和5个分销店,有零售网点58个、批发部4个、饮食业点3个,并设农村代购代销店65个,全系统职工292人。1993年后,全县供销系统连续6年亏损。至1998年底,亏损累计1731.1万元。2002年6月,县供销社下辖的12户企业全部改制,全部职工与县供销社解除劳动关系。只保留县供销社机构。
  县农副产品公司1954年成立,时称县供销采购供应经理部,职工10人。1958年12月,改称山河农副土特产购销站,隶属宁县商业局。1962年1月,恢复经理部,隶属县供销社。1969年,扩建为县农副公司,归属县商业局,有职工50人。1976年9月,归属县供销社。1988年,有职工43名,下设生产日杂副食及百货、针织、棉布大库4个;生产、日杂、综合、农副产品收购门市部6个,固定资产总值215388元。1990年,设业务股、计财股、批发部、零售门市部、收购组,有职工64人,全部流动资金147万元,年商品销售总额397万元。1992年5月,企业改制分为农业生产资料、工业品购销、农副产品3个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属县供销社管理。1998年,县农副产品公司以剥离分立的形式彻底改制,改称正宁县兴隆土特产产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县工业品购销公司1992年5月,从县农副产品公司析设,有职工18人,资产57.81万元,占地5123平方米。下设批发部1个,日用杂品及化肥零售门市部4个,供销饭庄1个。主营化肥及日用工业品。1998年4月,以剥离重组的形式进行产权结构改制,改称正宁县昌盛工业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底,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
  县生产资料公司1992年5月,从县农副产品公司析设,有职工18人,资产61.4万元,占地4656平方米,设业务、计财股及批发库、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农膜零售门市部5个、供销店4个。1998年7月,公司以剥离重组的形式进行企业改制,改称正宁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时有股东19人,下设农药库、生产库及村级服务站4个、承包经营门店13个。2001年底,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
  私营商业封建社会县内商品除盐、铁外,其他均由坐商、摊贩、行商货郎经营。近代后,本县为平凉、庆阳、固原等地货物运往陕西、山西、河南的集散地。清同治初(1862年前后),县内大小集镇市场10多处,商贩100多人。道光年间(1821—1850),商业活动较兴盛,资本在2000银元以上的商号约70余家,从业约400人,经营货物品种繁多。
  民国时期,县内商业经营机构主要是私商字号,逐渐发展为独立行业,分布于罗川、宫河、山河等集镇。到38年(1949),县内商业以绸布、药材、百货、日杂业为主,资本在1000银元以上者21家,从业126人。主要商号有:广胜堂药铺。清同治二年(1863),陕西华阴人潘养贵设于山河,资本9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7人。民国7年(1918)由陕西郃阳人黄光镜接管,改名彭龄堂,资本扩大到2700多银元,从业11人;38年(1949)交于赵维潘经营,资本1200银元,从业5人。1956年公私合营。
  新兴和小百货兼营药材。清同治二年(1863),山河人王善荣设于山河,资本500银元,从业3人,自营。光绪五年(1879)王善荣死后,由陕西郃阳人赵毓树接管,资本6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5人。民国5年(1916),资本3600银元,从业20人,增设油坊、香坊、染坊,在宁县九岘分设油坊;38年(1949),资本2000多银元,从业8人。1956年1月公私合营。
  茂盛魁百货业。清光绪五年(1879),山西人王虎设于山河,资本300银元,雇人经营,从业4人;十六年(1890)王虎死后由子王丕兰继承。民国5年(1916),资本3000多银元,从业18人,分设茂盛积、油坊兼百杂货;38年(1949),资本400银元,从业5人,自营。1952年停业。
  德顺店酿酒兼食盐过载。清光绪七年(1881),山西人丁永年设于山河,资本10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23人。民国6年(1917)换为杨德润经理,资本3000多银元,从业30人;18年(1929),改名福盛仁,以酿酒为主,兼营运输;37年(1948)倒闭。
  正顺堂日用杂货兼营药材。清光绪十九年(1893),陕西郃阳人罗儒生设于山河,资本2000银元,自营,从业7人。民国18年(1929),资本4000银元,从业12人;38年(1949),资本3100银元,从业8人。1956年公私合营。
  聚兴和百货业。清光绪二十年(1894),析新兴和,由陕西郃阳人赵树玉设于宫河,资本5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5人;二十六年(1900)迁山河。民国5年(1916),资本2100银元,从业11人;19年(1930)由黄荣轩接管;38年(1949)倒闭。
  天顺成日用杂货兼营酿酒。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本县柴桥子人赵天儒设于山河,资本6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4人。民国2年(1913),由张赞臣接管;13年(1924),资本3800银元,兼营钱庄,从业18人;26年(1937)改名大顺通,专营酿酒;38年(1949),资本2000银元,从业9人。1950年停业。
  光裕东百货业。清光绪二十八年(1920),陕西郃阳人李务善设于山河,资本20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9人。民国6年(1917),资本3000多银元,从业18人;19年(1930)倒闭。
  树盛和杂货业。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山河人李树森设于山河,资本1000银元,自营,从业3人。民国5年(1916),资本扩大到3000银元,从业4人;20年(1931),李树森死后由其子李兴义继承;38年(1949),资本800银元,从业3人,自营。1956年公私合营。
  光裕和百货业兼营药材。民国3年(1914),罗川人高光耀设于罗川,资本2000银元,自营,从业4人;38年(1949),资本1700银元,从业5人。1956年公私合营。
  隆盛衣估衣铺兼营日用杂货。民国7年(1918),陕西三原人黄世臣设于山河,资本3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4人;20年(1931),资本4000多银元,从业20人;30年(1941)倒闭。
  自立和杂货业。民国18年(1929),山西人王天策设于山河,资本2000银元,自营,从业13人;35年(1946),资本5000多银元,在陕西三原县城分设晋盛德,从业40多人;38年(1949)停业。
  福泰昌杂货业。民国4年(1915),宫河人设于宫河,资本10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3人;16年(1927),资本2800银元,从业10人;30年(1941)倒闭。万寿永杂货业。民国6年(1917),宫河焦家川人焦文恒设于宫河,资本10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6人;25年(1936),资本2400银元,从业7人;38年(1949)倒闭。
  祥意福药铺兼营小百货。民国10年(1921),周家燕家堡人燕致敬设于宫河,资本12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8人,经营药材400多味;38年(1949),资本1300银元,从业3人。1955年停业。
  荣盛德杂货业。民国11年(1922),陕西郃阳人邢振荣设于宫河,资本700银元,自营,从业3人;38年(1949),资本1100银元,从业3人。1953年停业。
  积顺魁药铺兼营杂货。民国20年(1931),周家吴家人焦荣设于宫河,资本10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4人;35年(1946),资本1500银元,从业5人;36年(1947)3月,因被人纵火烧毁,店铺倒闭。
  德寿堂药铺兼小百货及估衣。民国20年(1931),宫河纪村人姚秉珍设于宫河,资本10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5人;38年(1949),资本1300银元,从业4人。1956年公私合营。
  德厚堂药铺兼营小百货。民国23年(1934),宫河纪村人姚焕文设于宫河,资本900银元,雇人经理,从业4人;38年(1949),资本1200银元,从业5人。1956年公私合营。
  蔚藻堂药铺兼营日用杂货。民国30年(1941),宫河南庄人曹鳌设于宫河,资本1200银元,自营,从业4人;38年(1949),资本扩大到1500银元,从业5人。1951年停业。
  春生堂药铺兼营日用杂货。民国37年(1948),宫河王录人王培设于宫河,资本800银元,自营,从业3人。1953年,资本扩大到1200银元。1956年公私合营。
  此外,各集镇开设有小店铺70余家,散居农村小商贩有100余户,从业400多人。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采取保护私营业合法权益的措施,使私营企业不断发展。1950年春,平抑物价,打击投机倒把后,一度出现市场呆滞,不少私营商业停业,但人民政府除限定粮食、纱布、食油、食盐、煤油等5种人民生活必需品不得在市场自由流通外,其余商品都放开让私商经营,并实行批发、零售差价和地区差价,私营商业又得到发展。当年有规模较大的商号18家,从业126人,各集镇的小店铺70余家,散居农村的小商贩400多人。1956年,全县有246户私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或组成合作商店,有94户商业户转入农业。1979年后,个体商业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全县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商业户142户,从业229人。1985年,全县个体商业户715户,从业913人,资金额72.60万元。2001年1月,县内开始兴建新世纪商城、百汇商城、兴旺商城等商业工程。同年,国有、集体商业企业全面改制。2004年末,全县有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2个,产业活动单位4个,从业79人,销售总额7477.1万元,其中批发6864.9万元、零售612.2万元;有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16个,产业活动单位16个,从业236人,销售总额4673.1万元,其中批发538.3万元、零售4134.8万元。2006年,全县有从事商业的个体户1269户。
  县昌盛工业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4月,原县工业品购销公司以剥离重组的形式进行产权结构改制而成。接收职工21人,接收负债额189万元,接收资产额243万元,有3名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2001年底,按照企业改革有关的政策改制。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改制剩余资产交县供销社管理。
  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7月,原县生产资料公司以剥离重组的形式进行企业改制而成。接收职工22人,资产额1243.005万元,负债额656.70万元。2001年底,按照企业改革有关的政策改制。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改制剩余资产交县供销社管理。
  县康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10月,由县医药公司改制而成。主营中西药品,有职工65人,占地4391.69平方米。2006年,销售总额300万元。
  县民生百货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原县百货公司破产重组。2000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88万元、利润2.4万元,上缴利税2.9万元。2001年,企业改制,资产进行评估,固定资产出售,百货公司总资产212.6万元,安置职工57人。
  县新飞五金交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原县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破产重组。2000年,商品零售网点18处,从业78人,商品销售总额80.5万元,其中企业5万元、民营75.5万元。次年,企业改制,资产进行评估,固定资产出售,公司总资产57万元,安置职工38人。
  县康乐副食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原县糖酒副食公司破产重组。2000年,从业25人,营业额108万元,实现利润5000元。次年,企业改制,资产进行评估,固定资产出售,公司总资产43万元,安置职工25人;副食厂总资产61万元,安置职工31人。
  县兴隆土特产产品贸易责任有限公司1998年,原县农副公司以剥离分立的形式进行一次性改制而成。接收职工18人(在册15人)、资产170万元、负债总额116.1万元。2001年底,因严重亏损,按照企业改革有关政策改制。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改制剩余资产交县供销社管理。
  县百汇商城2001年建成,有商户30多家。
  县新世纪商城200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2100万元。包括大型超市2个、百货店130个、专业店面8个、购物中心1个。
  县亚东家具城2003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630平方米,主要经营各类家具,总资产210万元,员工17人。
  宫河镇 “好日子 ”超市2003年11月创办,使用面积新世纪商城100平方米,总资产36万元。主营百货食品。县兴旺商城2005年建成,2006年投入使用,主营各类家具,有商户60多家。
  第三节商品购销收购农副产品收购新中国建立后,农副产品统一由国营商业及供销社遵循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按照各种农副产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分别实行派购和议购。为鼓励生产者的积极性,根据上级规定,对生猪、活羊、鲜蛋、羊毛、皮张等产品实行奖励及加价奖售政策。1952年,国营商业与供销社采用合同收购和市场收购等方式收购,并实行突击收购与经常收购相结合,固定收购与流动收购相结合,专业队伍收购和发动群众交售相结合。同年后,农副产品收购品种逐年增加。1955年收购46种。次年,增至61种。1966年农副产品收购158.2吨。1987年,农副产品收购109.8万元。次年,收购182万元。1990年,收购145.9万元。1994年,开展以小杂粮为主的农副产品收购工作,完成351万元。1996年,农产品收购总值完成282.6万元。2001年,农副产品收购107万元,同比下降49.8%。后,农副产品市场进一步放开。麻类子午岭山川及河谷地带大麻种植广泛。1949年,全县收获大麻5万千克。1953年,开始收购。1956年,实行合同定购。次年收购0.5万千克。1958年实行派购。1961年列为二类物资,实行奖励收购。1966年收购0.3万千克。1969年取消奖售。1970年后,实行专项化肥补助,每交售大麻50千克,供应化肥20千克。1975年收购0.8万千克。1984年起列为三类物资后,购销市场开放,采取自由购销。1989年,收购0.5万千克。1991年,收购3万千克。
  烟叶详见第七章《农业》第六节《烟草》。
  黄花菜新中国建立前,黄花菜产量很低,多自产自食,少量上市销售。1952年,县供销社开始收购。1956年,收购2393千克。1959年,列为二类商品,实行统一收购,计划调拨。1965年,黄花菜在县内普遍裁植,收购量逐年上升。1963至1967年,共收购9000千克。1981年开始以紧俏商品换购。1983年后,市场开放,实行自由议价购销。1987年,收购10900千克。1990年,收购3000千克。2002年,收购5300千克。
  黑木耳俗称 “北木耳 ”,主产于子午岭林缘地带。1953年起开始收购。1979年收购401千克。1982年收购267千克。次年收购565千克。1985年收购450千克。次年收购320千克。1987年收购3374千克。1990年收购230千克。此后,市场开放,收购量统计不详。
  花椒新中国建立初,以自产自销和私营店铺经营为主。1953年,县供销社开始收购,当年收购7500千克。次年收购2.5万千克。1957年后,实行计划购销。1961年,花椒被列为系统内计划管理的二类商品,实行奖励政策,1976年取消。1980年,改为三类商品,退出计划管理,实行议购议销,收购量稳定上升。1985年,收购8000千克。1987年,收购9503千克。1990年代后,花椒市场开放,采取自由购销。
  小茴香品种有麦茴、小茴两种。1952年,全县收购4.5万千克。此后,收购量逐年增长,1956年,收购7.4972万千克。1961年,国家实行奖励收购政策。1966年,收购8.35万千克。次年收购15万千克。1974年,收购达25万千克。1980年代初,收购量下降,1983年开始回升。1985年,收购8.2万千克。1990年,收购0.1万千克。
  苹果1965年,县供销社开始收购。1965至1969年,收购0.5万千克,主要品种有红黄元帅、国光、红玉、青香蕉等。1970年代,苹果生产开始发展,收购量上升。1979年,全县收购27万千克。1980年代后,农村果园迅速发展,苹果商品量大幅度增长,渠道畅通,市场购销活跃,供销社收购量降低。1987年收购苹果3.3万千克。1990年代后,苹果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转由个体果品公司收购,供销社不再经营。
  生猪1954年,生猪由国家统一收购,停止私营经营。同年,全县收购生猪253口。1956年,收购生猪1265口。1961年,肉食品列为二类管理商品。1964年,食品部门逐步在农村主要集镇收购点直接收购。1966年,收购生猪13896头。1969年,采取 “上门看猪,合格发证,按时定点,预约收购 ”的办法收购。
  鲜蛋是国营食品公司主要商品,基层供销社长期为其代购。1952年起,基层供销社普遍开展鲜蛋自营收购业务。1956年收购3801.5千克。1960年代后,鲜蛋列为国家统一管理商品,供销社为食品公司代购。1966年,收购鲜蛋7.155万千克。1978年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商品量增多,取消鲜蛋派购。1983年起,鲜蛋迅速发展,社会商品增多,市场自由购销活跃,供销社收购下降。1985年市场开放。
  中药材详见第四十五章《医药卫生》第四节《医药》。
  工业品调购1952年,国营商业购进工业品总值44万元。1960年,商业、供销部门省内调入工业品总值542.4万元。1970年,省内调入工业品总值554.3万元。1980年,商业、供销部门从省内外调入工业商品总值554万元,物资部门购进总值215万元。1990年,商业供销部门从省内外购进工业品总值568万元,物资部门购进总值446.5万元。
  废品收购新中国建立前,县内废旧物资资源贫乏,除少量废旧金属被小贩串乡流动收购外,其余很少开发利用,多被遗弃。1952年,供销社开始经营废旧物资业务。1955年本县收购杂骨122000千克。次年收购杂铜1万多千克,价值2.5万元;收购杂骨1.5万多千克,价值0.07万元。1957年收购杂铜5675.5千克、废铁11501.5千克、废橡胶5千克、杂骨12191千克、牙膏管325根。1970年代后,废橡胶资源增加,回收额逐年上升。同时开始收购废塑料。1973年,收购破布鞋14吨。次年,收购废橡胶2000千克。1987年,收购废钢铁12226千克、废旧有色金属2286千克。1990年后,废旧物资收购市场放开,供销社退出收购业务。
  销售农业生产资料县内组建供销合作社后,从杈把、扫帚到耕畜、农具、化肥、农药,凡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都设法组织供应。1950年,全县始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点1个,年零售额1万多元。1954年网点增加到7个,零售额12万元。1957年,零售额48万元。1962至1964年,年销售额降至20万元左右。1965年起,供应逐步好转。1970年代,随着化肥等大宗商品的销量增多,零售额大幅度增长。1980年代初,零售额200万元左右。1985年,为315.625万元。1989年,销售总值657.7万元。1995年,销售总值1512.9元。2001年,销售总值1542.4万元。2002年,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值1539万元。
  耕畜1950年代,县内交通不便,耕畜购销较困难。1953年,县供销社从外地购进耕牛00多头供给当地群众。1956年,开始建立牲畜交易服务部。1958年,庆阳购销站购进良种公马,分配正宁县3匹。1962年,庆阳地区合作办事处从甘南购回马匹,正宁购回其中8匹。次年,县供销社从内蒙、陕西等地购进耕牛和毛驴350头供应给各生产队。1965年9月,县供销社组织人员,赴内蒙古购买耕畜供应生产队。1968年后,牲畜市场关闭。1978年,牲畜交易市场恢复,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到1980年,全县调运供应各类耕畜2850多头,有耕牛、良种公马、毛驴等。1980年后,牲畜市场放开,供销合作社停止经营。
  农具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供销社就开始经营犁铧、犁壁及其他农具。货源除当地组织加工外,多从外地采购、换购。新中国建立后,供销社实行分级管理,县农副公司负责采购、调运、储备和批发业务,农村基层社组织供应,其经营品种包括农具、车马挽具、园艺工具等共计160多种。1953年,县供销社担负农具的调运和供应业务,先后经营的品种有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双轮半铧犁、丁字耙、圆盘耙、收割机、播种机、水车、人力车等。1958年 “大跃进 ”时,县供销社组织供应大批钢钎、磅锤、撬扛、铁镐、深翻锨、深翻犁等工具。1960年代初,铁锨、镢头、锄头、镰刃等农具供应紧缺,供销社积极疏通渠道,保证市场需求。1966年销售人力车700辆、外胎400条、内胎1140条。1970年代,“农业学大寨 ”期间,铁制农具如铁锨、板镢、洋镐、磅锤等,木制农具如人力车棚、各种把杖等销量较大。1980年代后,农具市场开放,参与经营的个体户逐渐增多。1980年,县供销社销售小农具14.2万件。1988年,县农副公司购回人力车550辆,购回架子车2070辆(销售1822辆)。同年,全县供销社组织回各种生产资料10万件,其中丰收麦刃1万个、铁钗头1500个、扫帚34800把。
  化肥新中国建立初期,化肥由县供销社和基层社经营。经营品种主要有尿素、硝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氮磷复合肥、氮磷钾复合肥、磷酸二氢钾等。1960年代,社队对化肥的接受能力逐渐提高,销量逐年增加。1962年,化肥由基层供销社供应。1969年,供销社并入国营商业,化肥由基层商店组织经营。1970年代后,经营品种陆续增加氮磷钾复合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酸二铵等。使用范围相应扩大,出现争购。1981年后,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化肥销售紧俏,供应量不足。1983年后,计划外的大小化肥,县农副公司和基层社直接采购。同时一部分大化肥开放,由厂方直接销售。1987年,销售各类化肥7601吨。1990年为10657吨。1995年为13364吨。2000年为10987吨。
  农药1952年始,供销社经营 “六六六 ”、滴滴涕、赛力散、硝酸铜4个品种。1954年开始推广赛力散拌种,1957年首次供应 “1605”、“1059”等新品种,农药年供应量有所增加,县公司基层社都有适当库存。1963年,县公司首次购进供应白砒、砒酸铅、乐果、鱼藤青、马拉松等。1970年,县内首次购进供应 “3911”、乐果乳剂等新农药。1985年,县公司和基层供销社都建有农药专库,经营品种有5大类40多个品种。1990年,购进农药15吨,供应农药18.4吨。1995年,销售农药3吨。2000年,供应农药15.2吨。2002年,销售农药13吨。
  农膜1980年代初,供销社开始经营农用塑料薄膜。县农副公司组织采购,基层社供应给群众。1982年,购进22.5吨,销售13.46吨。1985年,购进19.71吨,销售22.18吨。此后,销售紧俏,购销量逐年增加。1990年,销售161吨。1992年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供销社农膜经营量逐步下降。是年销售农膜200吨。1998年,供应农膜790吨。2000年,供应农膜152吨。
  日用工业品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合作社供应的日常用品有布匹、毛巾、袜子、火柴、食盐、酒、烟、糖及日杂小百货。民国33年(1944),新正县重要市镇设立盐酒专卖营业部,村设代卖营业部。1955年,县内开展批零兼营业务。次年,供销社基本承担市场的工业零售业务。1980年代,工业品日渐充裕。1983年,县供销社成立贸易货栈,开展工业品批发业务。1987年,全县生活资料完成697.5万元。次年,全县生活资料销售完成839.4万元。1989年,生活资料销售完成832.3万元。次年,全系统经营的工业品有棉纺织品、百货、文化用品、五金交电、化工、糖酒、卷烟、副食、食盐、煤油等10个种类近1万多个规格品种。1995年,生活资料销售完成768.4万元。
  棉纺织品1954年,国家对棉布实行计划供应。次年,实行计划凭证供应,发放第1期棉布票。同年本县开始经营丝绸、土绸,1959年起,实行凭票供应,1965年取消奖售供应办法,商品增加,供应好转。1960年代中期,棉纺织品供应紧缺。1966年销售棉布71.2万米。1970年代,棉纺织品花色品种增多,供应量增大。1980年代,棉纺织品购销两旺。1983年,取消棉纺织品凭票供应政策,敞开供应,供销社销量继续下降。1985年,县供销社供应各种棉布4.587万米。1990年,县供销社棉布销量为12万米。
  百货新中国建立后,县供销社主营火柴、肥皂、香皂、衣针、鞋帽、钟表、搪瓷器皿等1000多种。1960年代,缝纫机投放市场,货源不足,销售紧俏,各种百货用品实行定量供应或用于奖售换购。1965年,敞开供应。次年,销售胶鞋5734双、火柴1854件、搪瓷脸盆2357个、暖水瓶3906个。1970年代,经营品种2000多种。1980年代,新产品投放市场,经营品种达2500多种。1985年,市场开放,社会经营百货门店、摊贩增加,供销社销售量降低。是年,全县销售手表1424只。1989年,全县共组织火柴1077件。次年,经营百货品种3000多种。
  文化用品新中国建立后,供销社经营的文化用品有毛笔、铅笔、笔记本、墨水、墨汁、纸张、珠算盘等10多种。1953年始,代新华书店发行图书(1958年停止代销)。1960年代,开始经营各种高级金笔、圆珠笔、彩笔、排笔、有光纸、彩色纸、精制笔记本、誊写钢板(纸、笔)、油墨、打字机、中学生圆规、量角器等文化用品和适应农村活动的体育用品。1962至1970年,还发行《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毛泽东纪念章、毛泽东画像等。1966年,销售土纸3吨。1980年代,文化用品不断更新换代,计算器等高档文化用品上市销售,到1985年经营1000多个品种,销售额成倍增加。1988年,罗川供销社为新华书店代售图书2300册,价值3200元,收取手续费480元。
  五金交电用品1950年代中期,基层供销社在农村市场开展五金交电、化工产品经商业务。按计划向国营专业公司进货,逐步开展销售业务。改革开放后,开辟向省外厂家、公司进货渠道。1980年代末,全县有15个经营网点经营缝纫机、自行车及其配件、家用电器、五金、化工染料、油漆等类500多个品种。1966年,销售缝纫机28台。1988年,各社组织回缝纫机408台。1990年,全县销售缝纫机491台。
  自行车摩托车1950年代始,经营自行车,品种逐年增加。1960年代初,自行车开始畅销。1962年列为主要高档商品之一,“飞鸽 ”、“永久 ”、“双喜 ”等一部分名牌车高价销售。1963年恢复平价。1966年销售自行车140辆。是年后,“飞鸽 ”、“永久 ”成为紧俏商品,供不应求。1970年代,农村自行车供应量不断增加,除农产品奖励销售部分外,一般采取分配到社队的办法供应,销售成倍增长,以飞鸽、永久牌最为畅销。1981年,国营商业将掌握批发的货源80%分配农村。次年,省政府奖售自行车。1983年,货源充足,购销渠道畅通,除 “凤凰 ”、“永久 ”等名牌紧俏外,市场满足供应。1988年,各社司组织回自行车1615辆。1990年,本县销售1177辆。1987年始,经营摩托车,但销量不大。进入21世纪后,摩托车销量激增。
  家用电器1958年,少数基层供销社购进电子管收音机,销量很小。1960年代,供销社增加电灯泡、灯头、皮包线、花线等器材的经营。1970年代,供销社扩大家用电器购销业务设专柜供应。家用电器品种增加更新,晶体管收音机、扩音机等一批新产品投放市场。1980年代,家用电器工业迅速发展,黑白、彩色电视机、大中型收录机、音箱、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等高档家用电器投放农村市场,供应量稳定增长。1985年,销售收音机752台、电视机56台、录音机78台、洗衣机3台。1988年,各社组织回电视机489台、收音机1110台、录音机309台。1990年代后,家用电器畅销供应,品种日益增多。
  五金化工品1950年代中期,供销社开始经营五金化工品,主要有圆钉、铁丝、插销、合页、锯条、锯片、包刃、斧子等各种木工用具及油漆、染料等。这些商品均在生产门市部设柜兼营,以圆钉、铁丝销量较大。1960至70年代,机关、学校、社队集体单位购买较多,群众家用购买量较小。1980年代,农村乡镇和民间建筑业大发展,供应量上升。但由于供销社经营规模不大,品种单一,门类不全,时有断档脱销现象。1990年代,市场经营渠道增多,供销社销售量下降。
  烟酒糖副食品1950年代初,基层供销社开始经营烟、酒、糖和副食品等。设专(兼)营门店零售。全县有零售网点12个。随着购销业务的不断扩大,网点逐步增加。1990年,全县供销社系统有零售门店10多个。
  食盐民国时期,县内民众长期食用定边、盐池的浪盐,一直由民众用车推、肩挑和牲畜驮运供应。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运销食盐始于27年(1938)合作社成立后。30年(1941)9月起,边区政府实行食盐统销。33年(1944),合作社运回食盐,除供应当地军民外,多数还销往县外市场。新中国建立初期,食盐仍由合作社和群众从定边、盐池运销县内市场,由私营摊贩销售给群众。1950年,县供销社开展零售业务。1950年代末,供销社承担全部农村市场的供应任务,停止私盐收购,由盐务局供货。1960年代初,食盐实行凭证定量保证供应。1965年后,取消限量,敞开供应。1966年,销售食盐60.35万千克。1975至1978年,全县人均消费食盐3.5千克。1989年,全县组织食盐541吨,次年,全县购进食盐646吨。1998至2000年,盐业经营由县糖业烟酒公司专营管理,各供销社代销。2001年4月后,由县盐务管理局专营。
  煤油1953年开始经营。1955年,全县供销社销售50吨。1960年代初,凭票限量供应。1965年后,供销社承担全部市场零售业务。1966年,取消限量供应,销售159吨。1970年代,货源充足,供应上升。1980年代后,农村电力事业发展,县内部分群众采用电灯照明,煤油用量减少。1985年,又开始实行凭证定量供应,每户核定年供应量6千克,由所在地供销社核发供应证。1987年,购进煤油5吨、柴油27.7吨。1989年,购进煤油115.6吨。1999年,购进煤油117吨。后,基本不使用煤油。
  日用杂品新中国建立前,日用杂品分散经营。经营品种有山货、窑货、铁货、杂货等。1950年代初期,日用杂品多渠道流通。供销社和国营商店、私营商店及手工业、家庭生产者同时经营,市场商品充裕,供求大体平衡。1955年起,日用杂品划归供销合作社主管经营。1960年代初期,生产原料困难,货源锐减,严重脱销。1962年,逐步恢复集市贸易和物资交流会等传统采购渠道,使经营品种数量逐渐增多。1970年代,供销经营机构再次撤并,流通受到限制,购销量下降。1980年代后,形成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日用杂品流通体制,集市贸易活跃,商品充裕。
  外贸出口1960年始,县域出口商品生猪963只、活羊906只、鲜蛋7550千克、小茴24575千克,货值183248元。1981年起,向日本和欧洲出口冻兔肉,当年出口冻兔肉31吨;次年出口45.26吨;1984年出口43吨;次年出口4吨;1986年获产品出口合格证,出口150吨;次年出口560吨,先后创汇100余万美元。1992年,出口韩国紫苏920吨,价格每千克3.6元。2000年,出口越南胡志明市烤烟叶9800担,创汇23.7万美元。2005年,奥神洲果品出口贸易公司出口苹果4821135.48元,创汇59.45万美元;次年,出口苹果16396027.11元,创汇214.9万美元。2006年底,全县有对外出口创汇企业6户,分别是:县金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设,占地2.16万平方米,注册资金340万元。公司是集食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主营农产品有紫苏、南瓜、葵花籽、苹果等8大系列36个品种。2006年,公司有职工47人,并有紫苏种植基地1处。
  县西龙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5月设,注册资金42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10万元。是以食用菌生产加工为主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有专业技术人员2人、技术员20人,设备360余件(台)。2006年,有职工54人,并有香菇种植基地1处。
  陇东宏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4月设,占地4.5万平方米,有库房及加工车间6280平方米,晒场12000平方米,各种机械设备90多件(台),全自动流水包衣生产线2套,标准化检验室1间。注册资金1758.2万元。2006年,有职工23人,并有种植基地。
  县绣金匾香包公司2005年7月设,注册资金50万元。专门从事香包、刺绣等民间工艺品的生产、销售及研制开发。2006年,有职工10人,并自有香包基地。县果品公司2005年8月设,注册资金5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40万元,流动资产380万元,年产值20万元,年创汇10万美元。2006年,有职工6人,并有苹果基地1处。县奥神洲果品出口贸易公司2005年9月,陕西礼泉奥神洲公司设于正宁。注册资金100万元。2006年,下设7个部门,有职工60人。果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
  第四节商业管理计划管理新中国建立后,国营商业对商品购销开始逐步实行计划管理。1954年9月,对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凭票供应。1956年后,烟、酒、副食品纳入计划商品范围。1960年代,石油、煤炭开始按计划分配供应。此后,棉布、针锦织品、棉絮、鞋、肉、鱼、火柴、食糖、糕点等18类商品凭票定量供应。1964年后,木材、钢材等重要物资实行 “集中统一,统筹统支,分级管理,地区平衡 ”。1981年后,棉纱、棉布、棉花、化纤混纺布、针锦织品、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11类商品继续实行统购统销,化纤布、呢绒、绸缎、毛巾、毛线、胶鞋、火柴、肥皂、香皂、洗衣粉、保温瓶、缝纫机、手表、机制薄纸、铅笔、煤炭、铁钉、铁丝、自行车、普通灯泡、硫磺块、松香、卷烟、食糖24种商品列为计划购销商品。1983年12月,布票、棉票废止。1989年,食糖、食盐、棉布、呢绒、毛绒、肥皂、洗衣粉、火柴、圆钉、铁丝、纯碱等11类商品实行指令性计划,生猪、名酒、涤棉布、中长纤维布、胶鞋、普通灯泡、彩电等8类商品实行指导性计划。次年后,放开商品购销。
  价格管理1960年后,商品奇缺,物价猛涨,集市贸易价格高出国家牌价几倍到几十倍。对人民生活必需品,扩大凭票定量供应平价商品范围;对高档消费品,实行议购议销。1963年起,开展商品价格审核。1964年,调整工业品城乡差价。1970年12月,半导体收音机、无线电元件实行城乡批发、零售同价,降价21%。1978年12月后,改革物价体制,形成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格等并存的价格管理格局。1979年4月,提高生猪收购价格,由每50千克49元提高到62元;11月,调整猪肉等8类副食品销售价。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烟、酒、纺织品销售价格的同时,调整服务行业收费标准。次年10月,对经营食盐的基层供销社,给予城乡差价补贴。1981年5月起,实行企业定价、市场调节的办法,分4批放开1615种小商品价格。为支援农业,减轻农民负担,对农用生产资料实行低价薄利政策,多次降低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并实行补贴供应价,柴油每吨补贴145元。次年11月,取消农用柴油每吨补贴145元的规定,按市场牌价每吨410元供应。1964年前,木材、钢材执行全国统一价格标准,1975年后执行全省统一价格,1977年执行统一供应价,1981年起实行浮动价。1985年,计划内物资参照全国市场物价,随行就市,每周挂牌1次;协作物资按进货价加运杂费、定额损耗、银行利息、管理费、仓储费,制订县内供应价。
  财务管理资金管理流动资金县内国营商业企业的流动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两大部分。1953年前,在贸易金库制度下,国营企业流动资金依赖上级公司拨给。1959至1961年,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实行金额信贷。1962年,恢复流动资金的双轨供应制,金额信贷又变为国拨资金和银行信贷两个渠道。1984年实行利改税后,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增加。1990年,国营商业企业有流动资金1209万元,比1962年增加1.76倍,其中自由流动资金197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16.29%,比1962年增加3.94倍;银行借款1012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83.17%,比1962年增加614.2万元,增加64.76%。进货结算方式,1988年为托收承付,次年后改为汇算结算。1957至1979年,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分合多次,会计报表分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4种。2004年末,全县2个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有流动资产4617.2万元。
  固定资金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贸易公司系统的固定资产,主要是自建、租赁和收买私人房产等产值很低的平房。1967年,停止利润留成制度,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留给企业,抵作固定资产更新及零星修建购置费开支。2004年末,全县2个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有固定资产1262.9万元(原价),16个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有固定资产1430.5万元(原价)。
  利润管理1958年,利润制度由 “一五 ”计划时期(1953—1957)的企业奖励基金制度发展为利润留成制度,留成比例一年一定。1967年后,停止国营商业企业的利润留成制度,利润分配变为统收统支。国营商业的利润交主管部门,主管部门统一上交,利润以条条为主,垂直上交,奖金返还。1978年后,县国营商业又开始实行利润留成制度,留利按实现利润计算,而且扩大留成比例和范围。留成项目包括简易仓库、各项简易建筑、简易设施、金属小油罐的建造资金、企业奖金和基金等。
  表17-4-11960—2000年正宁县商业系统经营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第五节饮食服务业宋至明代,县内罗川、宫河、山河、永正等较大镇点,位居盐路要冲,盐车、驮队、过往商旅频繁,沿途城镇人口日益集中,酒馆、饭馆、旅店饮食服务业的发展颇为可观。清道光、咸丰年间,一些外地客商、流民相互牵引,徙入境内,“先客栈,继货民宅 ”,从事商业、饮食业。同治兵变后,商业萧条,饮食服务业随之衰落。
  清末至民国时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底,县内私人开设的饭馆、旅店、照相等行业10多户,从业40人,资产在500银元以下者有5户,从业15人。饮食服务业多是资金微薄、设备简陋的小店小馆。1950年,全县私营饮食服务业有16户,从业97人。1957年公私合营后,以私营服务业为基础,共组织起公私合营12户。同年,县饮食服务公司成立。次年,饮食服务业的公私合营和合租店组全部升级过渡为国营企业,归县商业局管理。1963年,将12户饮食服务业合作企业,先后从国营饮食服务业中分出,恢复为集体所有制。1978年,饮食服务业门店已发展到30户,从业90人,共有资金81.2万元,年营业额124万元。1985年,全县有城乡饮食服务网点44户(国营4户从业12人,集体4户从业8人,个体36户从业172人)。1992年,从事理发、烫发的77户87人;经营旅店业的22户27人;从事摄影业的18户32人;刻字等6户。饮食业,经营小吃、饭菜居多,计171户293人。修理业,主要有从事自行车、架子车修理的54户57人;从事家电、钟表修理的67户84人;从事补鞋的39户46人。2004年末,全县有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3个,产业活动单位3个,从业81人,营业额280.1万元,其中客房收入37.4万元、餐费收入242.7万元。2005年,全县有餐馆89户,理发美容店42户,馍店、麻花店23户,洗车、洗浴中心11户。2006年,全县从事饮食业、服务业的个体户分别有259户、287户。表17-5-11956-1995年正宁县饮食业经营情况统计表(单位:户、个、人、万元).17-5-21965-2000年正宁县住宿业经营情况统计表(单位:个、人、张、间、万元)表17-5-31965—2000年正宁县其他服务业经营情况统计表(单位:个、万元)第六节物资1963年,县木材经销处以收购地产木材并组织供应为主。1963至1985年,供应销售木材8289立方米;同期,省上按计划分配水泥16679吨。1970年,物资经营商品有机电、化工、轻工、金属建筑材料、木材、农机具等2000多种,销售总额622674.4元,利润22675.65元。1974年,供应水泥350吨、钢材34吨、木材41立方米;对省、地分配工业、手工业生产的产品直接供应到厂,计脱谷机8台、试制三联水泵53台。1976年上半年,分配纯碱490吨,购进生铁112吨、焦炭44吨、钢材302吨、水泥2067吨、木材482立方米、地方木材(含矿柱)400立方米。次年,庆阳地区物资局、社队企业办公室分配县社队企业补助材料,县物资局分配钢材5吨、木材4立方米、水泥25吨。同年,工业用纯碱分配县农机厂300吨,铸造厂300吨,砖瓦厂、打井队、面粉厂、广播站、公路段、县医院、各公社拖拉机站各50吨。1977年,购进生铁54.5吨、焦炭11吨、钢材148吨、水泥2269吨、木材456立方米。同时,县物资部门每年回收废铝导线、铝末、杂铜、铜末、废漆包线、废铝板、旧轴承、漆包线、紫黄杂铜、各种电线、电磁线、扁铜线、电缆线等。1978年,购进生铁48吨、焦炭18吨、钢材191吨、水泥2848吨、木材1009立方米,物资供应货值962362元,实现利润16562元。1980年,庆阳地区分配县平板玻璃25箱、农用轮胎261套。同年,县物资局销售庆阳地区物资局建材化轻公司物资314种,其中销售纯碱18吨、硫酸2吨、电石5吨、轮胎97套、麻袋3186条、传动带4642米、三角带1152条、棉纱259吨、油毡85卷、各种输水胶管980米、玻璃541标箱、水泥874吨。1980年7月,落实甘肃省《关于扩大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物资购进由企业自行安排,销售执行市场价格,随行就市。次年,零售门市部经营品种主要有机电、建材、化工、轻工产品,还有零星的金属材料及胶合板等。1975至1985年,县物资局累计销售物资979.5万元(含钢材2380吨),实现利润17.2万元,上缴利税13.9万元。1989年后,企业效益逐年下滑。1997年4月,县物资公司停业。1999年12月,公司宣布破产。次年12月,公司资产评估为212.74万元。2003年,县物资公司被拍卖,土地由县政府划拨使用,职工被安置。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