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98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工业
分类号: F403
页数: 37
页码: 425-461
摘要: 秦代,修筑直道,促进了县域石料的生产。随后至民国时期,县域工业落后,没有现代工业,主要是石匠、木匠、铁匠、银匠、小炉匠、裁缝等所从事的传统手工业。民国《甘肃通志稿 ·民族志 ·实业》载:“正宁县年产毛毡八九百片。”民国38年(1949),有手工业者619户,从业794人。新中国建立后,1958年起,全民建办地方国营工业。1994年,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总数最多,达47家,工业总产值2935.0万元。后国营、集体企业相继濒临困境。21世纪后,变革经营体制,国营、集体企业绝大多数成为私营企业。2006年底,县域有中央所属国有企业县电力局,资产总计2529.4万元,职工251人,工业总产值160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136.0万元;有县属国家控股企业县供水总公司1户,资产总计1672.57万元,职工49人,供水产值39.1万元。有私营制造企业40户,从业1289人,注册资金4473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正宁县金牛实业有限公司、甘肃真粮液酒业有限公司2户,资产总计1308.1万元,有职工347人,产品销售收入828.9万元。有私营建筑业4户,从业111人,注册资金1363万元。个体工商户中,有采矿(砂石)业2户,从业9人,注册资金18万元;有制造业176户,从业349人,注册资金418万元。
关键词: 正宁县工业 工业发展

内容

第十二章工业
  距今6000年左右,居住宫家川的先民已能烧制陶器,并织布为衣。秦代,修筑直道,促进了县域石料的生产。随后至民国时期,县域工业落后,没有现代工业,主要是石匠、木匠、铁匠、银匠、小炉匠、裁缝等所从事的传统手工业。民国《甘肃通志稿 ·民族志 ·实业》载:“正宁县年产毛毡八九百片。”民国38年(1949),有手工业者619户,从业794人。新中国建立后,1958年起,全民建办地方国营工业。1994年,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总数最多,达47家,工业总产值2935.0万元。后国营、集体企业相继濒临困境。21世纪后,变革经营体制,国营、集体企业绝大多数成为私营企业。2006年底,县域有中央所属国有企业县电力局,资产总计2529.4万元,职工251人,工业总产值160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136.0万元;有县属国家控股企业县供水总公司1户,资产总计1672.57万元,职工49人,供水产值39.1万元。有私营制造企业40户,从业1289人,注册资金4473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正宁县金牛实业有限公司、甘肃真粮液酒业有限公司2户,资产总计1308.1万元,有职工347人,产品销售收入828.9万元。有私营建筑业4户,从业111人,注册资金1363万元。个体工商户中,有采矿(砂石)业2户,从业9人,注册资金18万元;有制造业176户,从业349人,注册资金418万元。
  第一节机构县工商科民国38年(1949)8月设,管理手工业生产。1956年,改称县商业局。
  县供销社详见第十七章《商业供销物资》第一节《机构》。
  县工商业联合会1953年8月设,管理手工业生产。后撤销。
  县工业交通科1957年6月设,管理全县工业生产。1963年5月,改称县工业交通建设局。次年7月,析为工业局、交通科;10月,与县交通科、手工业联社合署办公。1965年5月,撤销工业交通局,分设工业局。“文革 ”中,职能划归县 “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 ”。1974年3月,恢复县工业交通局。1981年9月,撤销县工业交通局、手工业管理局,职能并入新设的县经济委员会。1983年12月,复设县工业交通局、县经济计划委员会。1986年9月,设县经济委员会,改县经济计划委员会、县工业交通局分别为县计划委员会、县交通局。2002年7月,撤销县经济委员会,成立县经济贸易局。
  县手工业联社1963年8月设,管理全县手工业生产。次年10月,与县工业局、交通科合署办公。1966年12月,职能划归县 “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 ”。次年8月,职能划归县 “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办公室 ”。1968年3月,职能划归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10月,新设县手工业联社,后改称县手工业联社革命委员会。1973年5月,复设县手工业联社,8月,改称县手工业管理局。1981年9月,撤销县手工业管理局、县工业交通局,职能并入县经济委员会。
  县 “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 ”1966年12月设,管理全县工业生产及其他日常工作。1967年8月,改称县 “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办公室 ”。次年3月,改称县革命委员会 “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 ”。1974年3月撤销。
  县商业局详见第十七章《商业供销物资》第六节《管理机构》。
  县卫生局详见第四十五章《卫生医药》第一节《机构》。
  县电力局1974年3月设县水利电力局。次年3月,设县农电建设办公室,隶属县水利电力局。1976年10月,设县农电管理所,隶属县水利电力局。1991年8月,析县水利电力局,设县电力局,属行政单位。1993年8月,设县电力总公司,属企业性质,与县财政脱钩,自负盈亏。1998年9月,县电力局成为庆阳地区电力工业局直属企业。2006年底,有职工222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6人、工人技师3人、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人。下设办公室、生技安监股、营业用电股、财务供应股、用电监察股、物业管理股、调度通讯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网改办公室。基层设送变电工区、计量所和供电所7个、变电站6个。
  县乡镇企业管理局1976年11月设,初称县社队企业办公室,有职工3人。1978年2月,改称县社队企业管理局,有职工7人。1983年12月,和县多种经营办公室(1981年2月成立县多种经营生产工作站,次年1月改称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合并,设县乡镇企业管理局,有职工13人。1997年8月,定编10人,内设人秘、计划、企业3个股。2002年2月,行政职能并入县经贸局,保留县乡镇企业管理局牌子,核定事业编制12人。2006年底,有职工23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3人。
  县经济贸易局1981年9月设,初称县经济委员会,管理全县工业生产。1983年12月改称县经济计划委员会。1986年9月,改称县经济委员会。1997年8月,改称县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8月,改为现称。2006年底,有职工19人、临时工4人。设局长1人、副局长4人,下设文秘、经济运行、工业发展、市场监督、贸易发展5个股。
  县非公有制经济管理局1998年3月成立,设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全县非公有制企业,有局长1人。次年12月设在县经济贸易委员会。2004年3月撤销。
  县中小企业局2006年4月设,与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合署办公。负责管理、服务县非公有制企业。
  乡(镇)经济委员会1983年12月设,副科级,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干事1~2人,职能为发展经济,搞横向联合。1988年3月升格为正科级。2002年,改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由副乡(镇)长任主任,设副主任1~2人,有干事10余人。2005年4月,小乡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编制为8人,大镇为27人。
  第二节主要门类建筑材料制造业县域建筑材料制造业历史悠久。建筑材料主要有砖、瓦、水泥预制件、石料等。
  砖瓦及水泥预制件秦时修筑直道,促进了当地石料、砖瓦的制造、使用。从秦直道 “秦一号兵站 ”遗址中出土的秦砖瓦中,推知县域秦代已生产砖瓦。唐代,在今永正刘家堡建有佛塔,证明砖瓦应用趋于广泛。随后,县域逐渐扩展生产屋顶脊兽艺术造型砖瓦。清及民国时期,少数富户用砖瓦营造房屋。新中国建立后,砖瓦生产较为普遍。1954年调查统计,全县有烧砖瓦户4家、石匠71家,当年产砖14.4万块、小瓦27.4万页。次年有烧砖瓦户6家、从业31人,产砖38.75万块、瓦93万页、石条1230丈。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砖瓦生产由公社、大队经营,工艺仍为手工制作,自然干燥,罐窑燃烧。1970年代,引进机械制造工艺,生产效率提高。1975年,设县砖瓦厂(后称第一砖瓦厂),次年建成机砖生产线,1980年后,改为轮窑烧制砖瓦,并生产挤压机瓦。1980年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有县砖瓦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有县建筑公司,社队工业企业有宫河公社南堡子大队砖瓦厂、榆林子公社冢巷大队砖瓦厂。1982年初,榆林子大队20多家困难户联合办起制砖厂,3至7月,烧制机砖60万块,纯收入1.5万余元,户均720元。同年,宫河公社南堡子大队社员姚凤韶联合7户贫困户,办起扶贫砖瓦厂,安置贫困户17人,1984年制销砖40万块,毛收入1.7万元,纯收入1万元。王阁大队社员冯正积、冯正元办起砖瓦厂,3至7月纯收入2800多元。1984年2月,王阁村农民冯正儒、杨秉义办起砖瓦厂,4月投产,雇请帮工63个。次年5月,山河镇西关村农民姚奎善办起全县首家水泥预制厂。1985年后,县砖瓦厂添置制砖机组,各乡镇也相继大办砖瓦厂,最多时有山河镇王阁砖瓦厂、榆林子镇砖瓦厂等28家,而湫头乡就有6家;全县年总产2亿块(页)。1985年,县第二砖瓦厂在秦家店建成,1991年7月,引进挤压平瓦(机瓦)生产线,首次生产机瓦。2000年,县金牛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永和安兴缸瓦厂建成,以页岩、陶土为原料,当年生产缸瓦300万页。随后,挤压平瓦逐渐退出市场。1980年代后期,生产水泥预制构件、石膏天花板和涂料。1988年,县建筑公司办起水泥预制厂,生产预压楼板。次年,县恒力房屋构件厂生产水泥屋架。2004年经济普查时,全县有砖瓦和水泥预制厂企业36户,水泥预制、石材业个体户35户,从业1516人,固定资产2052万元,年产机砖1.6亿块,缸瓦600万页,水泥制品10万立方米,营业收入2412万元,占全县工业的35.58%,其中砖瓦生产企业24户,从业1206人,营业收入1653万元,占全部工业的24.38%。
  石料产品主要有石条、石槽、石柱、石碑、石磨、石杵、石臼、石碾等。明代,在罗川建赵氏石坊,所用红砂岩取材县境。
  主要企业县第一砖瓦厂1975年建于山河公社甘木沟,1979年迁建蔡峪村。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县工业交通局。1980年投资15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购置380型制砖机,建造18门轮窑,实现机械化生产。同年生产压制机瓦,因损耗高、效率低,于1983年停产。至1985年,累计投资35.2万元,占地4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35.2万元,有职工143人,当年产机制砖1000万块。1984至1990年,质量、消耗、效益均居先进水平,利润总额占全县全民所有制企业的60%。1988年,被甘肃省政府命名为省级二级企业。1991年,增加挤压平瓦生产线。当年8月,该厂生产的机砖获 “甘肃省优质产品 ”。1998年,改制为县宏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1月破产,企业资产被拍卖,用于安置职工、清偿债务。
  县第二砖瓦厂1985年建于山河镇秦家店村,投资37.1万元,为县办集体企业,隶属县工业交通局。1987年,因土质差及运输难等原因,一度停产。次年迁永正乡王沟圈村,占地25087平方米,建筑面积385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均为37.1万元,年产机制砖475万块。有职工23人。1990年,新建挤出平瓦生产线;同年,该厂生产的机砖获 “甘肃省优质产品 。2001年初,企业积蓄达130万元;同年10月改制,企业出售给永正乡王沟圈村村民王秉乾等人经营,职工身份被置换。
  电力供应业1956年,全县首台柴油发电机发电,仅供县收音站收音、播音和照明。1963年,始建造水电站。次年,县农业机械修理厂建成发电车间,有三相四线线路800米,供该厂及县医院生产、工作、照明。1969年,扩建县农机厂发电车间,供县委、县政府机关和沿线机关单位照明及山河公社东关二队1台面粉机、西关八队1台面粉机用电。到1976年6月大电网开通前,电力供应主要是民用照明和粮油加工,农田灌溉、工商业用电数量较少。1976年,全县总用电94万度(发电49万度、大电网输送45万度)。次年,用电120万度。1980年,用电250万度。此后,用电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工商业用电量急剧上升。但由于西北电网严重缺电、农电负荷较分散,电力供应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1995年,对已有的4座变电站实行电网调度自动化改造后,供需矛盾有所缓解。1999年7月始,改造农村电网,电力供应趋于正常。2006年9月起,改造县城电网,电力供应稳步发展。
  发电柴油机发电1956年3月,县收音站安装2千瓦柴油发电机1台。1961年,山河水利工具制造厂安装48千瓦柴油发电机1台。1964年,县农业机械修理制造厂购置1台75型30千瓦柴油机,建成发电车间。1969年秋,从西峰购回300马力150千瓦的德国产柴油发电机组1台,扩建发电车间。安装200KVA变压器1台,升低压为高压。并在县农机厂门前、印刷厂门前各安装变压器1台,降高压为低压,向用户输送,用电范围扩大。1969至1973年,相继建成罗川、宫河、山河、永正、永和、周家、湫头、三嘉、西坡、彭家川、榆林子、东方红(佛堂大队)、樊家湾、南堡子14处柴油机发电站,容量1116千瓦,向公社机关、附近群众照明及部分高原机井、面粉机供电。1976年6月后,随着刘家峡大电网输电县域,柴油机发电逐渐退出。1990年代后,仅县电信局、县医院及金融部门购有新式柴油发电机,作为电网检修停电、短期停电时的用电补充。
  水电站发电1963至1978年,县域大办小水电,先后在四郎河和支党河上建成庵里水库50千瓦、罗川城关24千瓦、石家湾子24千瓦、秦家店12千瓦、关家川响台20千瓦、彭家川10千瓦、宫家川12千瓦、贾家河滩12千瓦、吴家坡40千瓦、刘家川20千瓦、姚家川12千瓦11处小水电站,花费国家投资81万元、自筹资金35.6万元,其中除庵里水库、罗川城关、吴家坡3处水电站短期投运发电外,其余均未发电。至1981年底,仅吴家坡1处保存时而发电外,其余均拆毁。1980年代中期,全部毁坏。
  汽油机发电1960年代后,县、社电影队配属小型汽油发电机,在不通电的乡间放映电影时使用。进入21世纪,各专业银行营业室、个别商业门店自购小型汽油发电机,作为电网检修停电、短期停电时的用电补充。
  电网建设线路330千伏线路:1981年动工,1985年4月建成,为经过县境的金西(陕西金锁关至甘肃西峰)330千伏线路,在县境长约40多千米。110千伏线路:2002年1月25日建成早胜至山河全长33.43千米线路,总投资680万元。35千伏线路:①13511早永(早胜至永正)线,1976年建成,长23.3千米。为正宁接通甘肃电网线路。2005年4月,因运行时间长、线路设备严重老化、安全运行水平低而拆除。②3512永湫(永正至湫头)线,1985年7月建成,长19.6千米。③3512西永(湫西至永和)线,2000年1月建成投运。从3512永湫线84号杆接线至永和变电站。长9.7千米。工程投资64.8万元。④3513宫永(宫河至永和)线,1998年12月建成,总投资71万元。长20千米。⑤3514正永(正宁至永正)线,1987年6月建成,长11.43千米。⑥3515正山(正宁至山河)线,长3.82千米。1987年6月建成3.01千米(属原正永线一部分),2002年5月正宁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后,改造3514正永线,从原3514线66号杆分断,直接从110千伏正宁变电站的3514、3515间隔出线至山河开关站。总投资34.61万元。⑦
  73516早宫(早胜至宫河)线,1990年1月建成投运,长12千米,总投资61.38万元。10千伏线路:1976年末,有线路119.8千米,当年建成永正至周家街、永正至西坡街线路55千米,使县城和宫河塬所在公社农村的生产、生活用电得到解决。次年末,有输电线路176.7千米。1978年,建成永正至罗川、罗川东到樊湾子、罗川西到焦川主干线路24千米、分支线路17千米,使罗川沿川群众用上甘肃电网的电力。1980年,国家投资7万元,群众自筹0.6万元,架设10千伏配套线路10千米,通电18个小队。年末有10千伏线路230.5千米。次年,国家投资24万元,架设罗川朱家川至五顷塬线路27.3千米,通电永和、湫头、五顷塬3个公社及6个大队。1982年,架设西坡至月明、湫头至三嘉、五顷塬至西渠、孟河和龙咀子线路80多千米,使山后地区群众用上电。1984年底,全县12个乡镇全部通电。1986年,架设线路32千米,新增通电行政村4个,村小组21个。1990年,投资21万元,建成线路14.8千米。次年,架设线路30.7千米。1992年,架设三嘉、刘家店林场等13处线路30.7千米。1994年,国家投资38万元,架设线路14处8.5千米。次年,国家投资37万元,建成线路22.6千米。1996年,共架设线路27处、21.97千米。次年,架设线路8.16千米。1998年,架设线路6.86千米。次年,建成线路25.28千米。2000年,新建线路156千米。次年,架设线路57.48千米。2005年,架设线路56.6千米。次年,新建线路45.758千米。至2006年底,共有10千伏线路25条890千米。
  低压线路:1976年末,有线路96.8千米。次年,建线路198.1千米。1990年,有线路578千米。1992年,架设线路55千米。1996年新建5.1千米。1998年底,有低压线路753.4千米。2000年,新建线路199千米。2001年,架设218.689千米。2006年,架设55.638千米。2006年底,低压线路达到4816千米。
  变电站1976年6月14日,建成永正35千伏变电站,投资56万元,为县域使用甘肃电网之始。1985年8月建成湫头35千伏变电站,投资50.99万元。1987年6月建成山河35千伏变电站,投资80万元,2004年10月改为开关站。1990年10月,建成宫河35千伏变电站,投资93.63万元。
  2000年12月,建成榆林子、永和35干伏变电站,投资额分别为160万元、260万元。2002年1月,建成县城西110千伏变电站1处,投资1038.18万元。2006年底,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开关站1个,35千伏变电站5座,总容量15200千伏安。
  变压器1976年拥有变压器43台,容量2098千伏安。1978年投运配电变压器24台,容量7920千伏安。1980年投运变压器19台,容量650千伏安。1985年新投运变压器20台,容量750千伏安。1990年投运变压器390台,容量13930千伏安。1992年安装配电变压器13台,容量310千伏安。1995年安装配电变压器9台,容量380千伏安。1998年安装配电变压器16台,容量196.6千伏安。2000年安装配电变压器146台,容量7351千伏安。至2006年底,有配电变压器900台,容量40785千伏安。其中城区供电所管辖范围有64台,山河供电所有160台,榆林子供电所有135台,永正供电所有106台,宫河供电所有205台,永和供电所有69台,湫头供电所有159台。
  电力经营与管理1956年,柴油机发电由县收音站管理。1964年,县农业机械修理制造厂所建发电车间由该厂经营管理。1966至1973年,建成的水电站和柴油机发电站,由所属公社与大队经营管理,按政府核准的电价向用户收取电费。1976年6月14日,开通刘家峡电网后,电力由县农电管理所管理。由发电变为购电,电价执行省上统一标准。1980年代后,用电量逐年增加,电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1991年,成立县电力局,经营管理电力。1996年,县电力局在全省率先实现开票、收费计算机管理。1998年,农村台区管理到户,电费结算进入微机管理,且在全省优先采用省国税局监制的微机电费发票收据。次年,撤并合建全县12个乡镇电管站,成立基层6个供电所和1个城区供电所,实现县乡电力一体化管理。2000年5月,制定《正宁县电力局网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次年,制定《正宁县电力局农网建设与改造安全管理办法》。2002年起,与用电户实行供用电合同管理。用电合同期限分4类:动力用电1年,低压用电2年,商业用电3年,居民生活用电5年。次年1月起,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同价水平0.47元/千瓦时,农村居民照明电价从0.61元/千瓦时降为0.47元/千瓦时,县城居民照明电价从0.39元/千瓦时上升为0.47元/千瓦时。2006年,县电力局资产总额2529.4万元(固定资产1639.5万元,流动资产875.2万元),完成购电量3457.14万千瓦时,售电量3333.42万千瓦时,实现利润1.8万元。
  表12-2-12006年正宁县供电所管理情况一览表电网改造工程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主要将架空电缆改为地埋电缆,埋设沟宽0.8米,沟深1.2米~1.5米。1998年10月,在榆林子镇马家村开工试点地埋线工程。1999年7月,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开工,2002年8月竣工。2002年12月,第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开工,2006年5月竣工。两期工程共计完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处,投资1718.18万元。完成建设10千伏线路310.022千米,0.4千伏线路694.646千米,配变台区12390千伏安 /302台,低压电容补偿2700千乏;改造10千伏线路234.435千米,低压线路781.872千米,配变台区18890千伏安 /455台,结算审定资金5949.9525万元。第一、二期农网110千伏及以下工程共计完成投资8467.6425万元。工程实施后,县境内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16000千伏安 /1台,110千伏输电线路1条,33.43千米;35千伏变电站5座,主变13600千伏安 /7台,35千伏输电线路5条,76.56千米,低压线路1560千米,配变40785千伏安 /900台。
  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2003年12月,县城电网 “户表 ”改造工程启动。2006年9月,城网改造工程正式开工。至2006年底,完成35千伏城东输变电工程的材料计划,验收户表改造57处1092户,户表改造2102户。验收表点下杆137处608户,其中照明460户、动力148户。纺织缝纫业养蚕抽丝,在县域有悠久的历史。距今6千年左右的宫家川遗址出土有1件泥质红陶敛口钵,外底部托印着清晰的布纹,其经纬密度每厘米7×7,可见当时正宁的先民已能纺织。成书于春秋中期的《诗经》、《豳风 ·九罭》中说:“我觏之于,衮衣绣裳。”《豳风 ·七月》中说:“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鰃,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均反映出3000年前县域养蚕不是野外放饲而是室内饲养,说明县域古代蚕丝业的兴盛。当地居民利用房前屋后栽种桑树,养蚕抽丝,织巾绣花,渐成习惯,并代代相承。《魏书 ·食货志》载豳州以麻布充税。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宁州以麻布充赋。唐宣宗时(847—859),郑处晦《邠州节度使厅记》载:“邠之土实,妇人无桑绩不能自衣。”《唐六典 ·太府寺》载:宁州的绢、布为供调品,属 “第七等 ”。宋《新唐书 ·地理志》载:宁州土贡为五色覆鞍毡。庄绰《鸡肋编 ·卷上》载:宁州以产绵绸闻名于世。《太平寰宇记》载:宁州土产布。均反映出县域纺织业自周末至宋代,在全国是相当有名的,元至清代,仍然存有。
  清宣统元年(1909),山河镇办起染坊,以土靛作染料,染出4种蓝色布。民国时期,随着手摇纺车、脚踏织布机的传入,纺织业作坊兴起。民国《甘肃通志稿 ·民族志 ·实业》载:“正宁县年产毛毡八九百片。”19年(1930),罗川、山河等大集镇出现毛纺织作坊。民间制作毡物、口袋的毛织工匠串乡行艺,亦常见到。随后,出现缝纫店铺,以来料加工为主,缝制衣物。
  革命根据地时期。28年(1939)9月,“荣誉军人学校 ”在新正县关家川办起有3台洋织布机(脚踏铁机)的织布厂,专供学员穿衣。当年,新正县以合作社形式,用190元的资本开办纺织工厂1处。农村的纺线织布(含毛纺、毛织),成为手工业生产的支柱产业。30年(1941),新正县三区四乡(长舌头区长舌头乡)共纺纱227千克,织布3050米,解决了全乡三分之一人的穿衣问题。31年(1942)8纺线车、织布机月,关中军分区留守兵团司令部纺织厂有5台手拉机,年产布最高500匹(布长4丈~4.5丈,宽1.4尺~1.6尺,称 “1匹布 ”或 “1个布 ”),最低420匹。同年,新正县公营织布工厂23天织布99匹,提早完成全月100匹的任务,劳动英雄郭维儒每天织布20米。新正县政府生产科在西渠成立染坊,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土法上马,能染青、灰、蓝等色布。不仅解决了干部、战士和当地群众穿衣染色问题,而且为县政府增加了经济收入;33年(1944)上半年,收入87.75万元,仅为全县200多名干部染衣料节省开支232万多元。染坊工人王福存被群众誉为染布能手,当年出席县群英会,被评为劳动英雄。31至33年(1942至1944),一区湫头村赵老婆纺纱46.5千克,织布40匹,除保证全家穿用外,大部分出售,成为当地富裕户,被一区树为纺织模范。32年(1943)新正县种植棉花1400亩,解决了纺织用棉问题。同年春,新正县公营纺织厂工人每天织布,5至6丈,并发动妇女群众为纺织厂纺线780千克,至33年(1944)7月,有工人6名,资金7595683元。同年,新正县三区一乡模范抗属张荏英,纺线13千克,织布10个;34年(1945),纺线22.5千克,织布13个,家里自用3个,出卖10个,净赚边币68850元,籴小麦1石,年终又用小麦换牛1头。33年(1944)3月,马栏区一乡第二行政村,在张文起倡导下,39户群众投股11.6万余元、包谷5.8斗、棉花0.5千克,办起纺织合作社,购置拉梭织布机1架,社员用变工的方式,聘请织布工人1名。棉花由合作社统一购买,交本村妇女纺线,付给其适当工钱,再由合作社织成布,卖给本村群众,解决了村民的穿衣问题。同年上半年,新正县纺线0.85万余千克,织布1.4万余丈,较上年增加三四倍。次年,新正县有集资入股形式的纺织合作社4个。1954年10月,县城山河有染布户4家,纺织户3家,弹花(棉花加工)户3家,缝纫户3家,95%以上系专业生产,职业固定,定点经营;分散在农村的有染坊42家,缝纫户4家,织布户50家,织口袋户7家,弹花户10家,95%以上属农家副业。次年12月,由5个裁缝户联合办起被服生产合作社,为县内首家集体所有制企业。1956年,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办起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个、合作小组2个,有的兼营缝纫业务。1958年,被服生产合作社转为国营县办被服厂。1961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转为县办集体所有制被服厂。1958年后,各公社综合厂均设缝纫组,从事服装来料加工。后来机器织布虽广泛输入,但民间利用木制纺线织布机进行的纺织活动,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1985年,建成榆林子东风鞋厂。1990年6月,宫河南堡子姚培林创办织袜厂,生产单丝男袜、长筒女袜。1990年代后,个体服装加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国有、集体服装加工企业,规模较大的有陕西省客商曾庆弟创办的 “华康制衣 ”。1992年,全县工商登记服装加工户198户,从业280人,补鞋户39户,从业46人。2001年,外地客商在县城建办马尾纱厂,利用马尾和棉纱纺织西服衬料,2002年迁离。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时,全县设备、布料俱全的服装加工个体户有30户,从业48人,年营业收入107万元。主要企业县被服厂1955年12月,县被服生产合作社在山河东关成立,1958年12月转为国营宁县山河被服厂,隶属宁县工业局。1962年,改称山河缝纫业生产合作社,隶属正宁县手工业联社。1968年并入县综合生产合作社。1976年分设后改称县被服厂,隶属县手工业管理局,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要承接来料加工。1970年代,批量生产中山装、军便服、衬衣、布帽等,最高年份加工服装2万件。1985年,企业占地面积698平方米,建筑面积41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7万元、净值2.5万元,有设备21台件、职工9人,零星来料加工,年加工1411件,当年产值1.8万元,亏损0.4万元。1991年,随着个体服装加工业的增多,企业难以竞争,随之停业。1994年7月1日晚,库房自燃引发火灾,烧毁所有资产。2006年10月,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后解散。
  县棉毛纺织厂1958年4月,招请技术人员2人建立,为国营工业企业,隶属县工业局。有职工30人、织布机6台、地毯栽织架4副,固定资产约值2600元。当年织白布1000丈、毛床单80条、地毯50条,总产值9500元。同年12月并入宁县纺织厂。1962年1月分县,迁回正宁,更名正宁县毛织厂,隶属县手工业联合生产合作社。有职工14人、毛衣架2个、织袜机1台、地毯架4个。当年产成品地毯214.18平方米、毛衣175件、毛裤30条、毛背心35件、围巾7条、白毛毡56条、袜子12双,总产值11367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12元。产品除销售县域,还销往陕西彬县、长武一带。1964年,并入县综合生产合作社,因缺少原料,销售慢,织毯停产。
  榆林子镇东风制鞋厂1985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塑料鞋底12万双,产值26万元。占地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99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圆盘注塑机、25千瓦箱式炉、30千瓦电热烘箱、裁剪机、包缝机、汽车等6台(件),固定资产总值15.77万元,流动资金8.74万元,职工53人。至1987年生产布鞋17.8万双,产值50.25万元。后因产品质量不过关、销路不畅而停产。
  造纸及印刷业县域历史上曾有民间造纸作坊,手工生产草纸。民国32年(1943),关中分区纸厂有工人、学徒10名,池子2个,年产纸60令。1958年,在罗川曾建立造纸厂,生产草纸,1961年关闭。1988年10月,罗川造纸厂投产,生产箱板纸(黄板纸)。1996年,县电力局在县城东关办起造纸厂,生产箱板纸。两厂年产量均在1000吨以内,因规模小,存在污染,时办时停,生产不正常。
  县域最早出现的是木刻印刷。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罗川书院附设在文庙后儒学的 “罗川书社 ”有木刻印板1套,占房3间,其他附属设施占房3间,是当时庆阳府各县中最好的印刷设备。日常刻印书院教学所需之书籍及各类书画,还曾刻印乾隆《正宁县志》、《镇原县志》等。同期,民间也有用木版印刷门神、灶神、冥币等用品者。民国17年(1928),土匪范老二为泄私愤,夜袭罗川,罗川书院印刷设施毁于大火。24年(1935),山河人张鹤年同宁县早胜人王经合股购置石板印刷机(用油和酸写在石板上,经化学处理后,再用纸拓印)1台,创办石印局,聘用郑中笃等3名工人经办,承印各类表册及账本、学生练习本。翌年,正宁县政府在山河城创设《正宁周刊》社,设印刷厂,购油印机1架,彭升都(宫河人)、郑中笃为印刷工人,印刷报纸《正宁周刊》。26年(1937),《罗人骥巡视报告书》载:“印刷事业仅县党部有油印机1架,此外别无处所。”此间,石印局也代印《正宁周刊》,还受县教育局委托印过一二次小学课本,因成本高,后未续印。约在同期,集贤村(今周家核桃峪村)杨某因信奉瑶池道,购石印机1台,印行瑶池道经文。26年(1937),驻扎于王录村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用此印刷报纸、宣传单等。29年(1940)王经回宁县,张鹤年复与湫头北武村人秦善发合股续办石印局,至31年(1942)停业。同,年,正宁县政府接办石印局,承印《正宁周刊》、各类表册、账本、发票等,年产值1200元(法币)。34年(1945)5月,《正宁周刊》易名《正宁简报》,简报社购置石印机1台,聘彭升都、郑中笃为石印工人,印刷《正宁简报》。38年(1949)5月,产值15000万元(货币贬值,1万元相当1元)。5月下旬,国民党正宁县自卫队起义,正宁县人民政府接管《正宁简报》社印刷设施。1955年,县内有石印作坊1户,从业3人。1958年底,成立山河印刷厂,主要从事书写本册、账簿、单据印刷。1983年后,成立宫河王录印刷厂。1985年,县劳动就业局建成县纸箱厂,生产瓦楞纸,兼营印刷业务。1989年,建成县造纸厂(罗川黄板纸厂),年设计产黄板纸1500吨。1992年,正宁一中建成印刷厂。1995年,正宁三中建成印刷厂。次年7月,县电力局租赁原县皮毛厂旧厂址建办县第二造纸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2006年转包陕西省客商宋秉葵经营。1997年,湫头乡办起纸箱厂;1999年,县印刷厂建成纸箱生产线,二厂均因市场规模小、产品质量较差,于2004年停产。2001年,陕西省客商尚进与县印刷厂合资办起尚文印务公司。次年,三嘉乡农民任高印办起植保材料厂,生产 “金猴牌 ”专利产品纸质水果抗雹防晒罩。2003、2004年,三嘉乡、宫河镇分别建办小型苹果套袋厂,生产纸箱、苹果套袋。2004年全县第一次经济普查时,县域有印刷企业3户,从业32人,资产总额205万元,固定资产154万元,工业总产值272万元,营业收入156万元。后相继办有多家印刷厂,规模较大的可印刷书籍、挂历、台历、彩色画张,规模小的仅可轻印公文、宣传单。主要企业县印刷厂1958年12月建立,时称山河印刷厂,隶属宁县工业机械局。有职工8人,7间破旧房子,1台石印机,两把菜刀(作裁刀)。当年印刷账本1100册,及各种表册、单据等若干,产值2.58万元,上交利润1000多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225元。1962年,改称正宁县委秘书室印刷组。次年改为地方国营正宁县印刷厂,隶属县工业交通局。有6开圆盘机1台,4开石印机1台,铅字5副。房屋面积305平方米,固定资产5900元。1967年改建,次年建成。1970年主要产品产量:①硬皮账本0.5万本;②生产队账本0.5万本;③各种单据8万本;④各种表格14万份。主要产品生产能力:①各种账簿;②各种报表单据;③学习资料。主要设备:裁纸机、订书机、缝纫机各1台,4开机2台,圆盘机4台。1970年底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18万元、净值45693元。1970年占地2000平方米(1973年3333平方米),有职工24人,其中工人21人,年总产值52320元。1977年有职工31人(男21人,女10人),其中工人21人,有厂房、职工宿舍49间,有订书机、手摇铸字炉各1台,切纸机2台,4开印刷机3台,圆盘印刷机4台。1971至1977年,连续7年提前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被地、县多次树为先进单位。1977年,操作圆盘机的工人日定额任务最高可完成印刷1万多张;操作4开印刷机的工人日定额任务最高可完成印刷1.3万张。次年8月被中共甘肃省委授予 “全省大庆式企业 ”。1980年末,隶属县工业交通局。有职工34人,磨刀机、打孔机、钡条机、浇条机、底角刨床、打信封机、万年铸字炉、手摇铸字机、方箱圆盘机、煤气炉、砂轮机、缝纫机各1台,配电盘1个,切纸机、钉书机各2台,4开印刷机3台,铸字模3副,圆盘印刷机4台,铅字6副,铸字盒7副,电动机20台(总功率36.86千瓦)。房屋面积1329.3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2172.27元。当年,印制学生作业本40万本、账本3万本、单据55万本、表册12万本,总产值20.3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988元。历年上缴利润430334元。至1985年,累计投资26.7万元,占地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38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6.6万元、净值17.6万元,有职工38人,设备29台。产普通铅字印刷品1880万印次,完成产值17.3万元,税金0.4万元,利润1.5万元。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95年,有职工261人,固定资产45.65万元,营业收入33.3万元,利润0.8万元。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改称华星印刷有限公司。2001年底,因资不抵债,破产拍卖。
  县纸箱厂1985年筹建,次年投产,为县办集体企业,隶属县劳动就业服务局,主要生产瓦楞纸箱,兼营印刷业务。企业占地1800平方米,固定资产45.6万元。年产纸箱3万平方米。198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改称县复兴纸箱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因所产纸箱档次较低、成本较高,于1999年停止纸箱生产,专营印刷业务。2001年,整体出售,成为私营企业,改称华美彩印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有人员10人,年产值约20万元,纯收入约8万元。
  罗川造纸厂1987年8月筹建,次年10月建成投产。位于罗川村,为罗川乡乡办集体企业。占地15180平方米,建筑面积2435平方米。主要设备23台,有切草机、25立方米蒸球、刮板运输机、5立方米打浆机、0.9平方米筛浆机、100粗浆机、四缸三网1092型造纸机、1092型切纸机、1092×787型打包机、100型罗茨真空泵、风机、搅拌机、2吨锅炉各1台,机修设备7台。固定资产投资177万元,设计年产180克~260克黄板纸1500吨,产值90万元,税金5万元,利润10万元。职工20名。因设备性能差、流动资产缺等原因,于1993年关闭停产,移交县乡镇企业管理局管理。2002年,由陕西省客商穆日葵投资改造,恢复生产,但因治理污染不力等原因时产时停。至2005年底,拖欠银行贷款本金71.65万元、利息175.6万元。
  机械修理制造业枪械修理制造详见第三十一章《军事》第二节《设施》。
  农机具、农业机械修理制造民国前,本县生产的传统民用家具把杖在区内较弛名。1955年,县域办起山河铁业合作社和修配业合作社,及宫河、湫头铁业生产组。1958年,在县城组织修表、刻字、照相、理发等5户个体手工业者办起山河供销站工艺门市部,从业职工21人,修理汽灯、留声机、锁子、钟表、钢笔、手电筒等30余种金属日用品。当年承修日用品2800件,刻制图章2300枚,加工银首饰1500件,完成工业总产值1.1万元。同年,成立山河机械厂,从事农机具维修,并生产小型农具。此后各公社均建起农机站,从事农机维修和小型农具改造。1970年,县农机厂生产出饲料粉碎机、水锤泵、小型水轮机。次年,县农机厂参加庆阳地区 “东方红 —75拖拉机 ”生产,协作生产4种配件。1974年,县农机厂从山西绛县南凡机械厂引进三联柱塞水泵生产技术,试制成功3SB—5/20型三联水泵,用于山区扬程250米左右的 “小高抽 ”上水,产量最多时年产500台,畅销区内及长庆油田、天水、平凉等地。同期还生产脱粒机、铡草机、饲料粉碎机、电动机等。1980年代后,机械制造从农业机械逐渐扩大到农产品加工机械、电力器材等。1990年代后,县农机厂开发出深松机、覆膜机、玉米播种机、薯类播种机、沟播机、覆膜穴播机、白瓜子加工成套设备等,并试制微耕机。1992年,全县有工商登记的铁制小农具生产户34户,有修理自行车、架子车户54户、57人,有修理家用电器、钟表的67户、84人。2001年,本县周家乡宫家川村农民宫印宝发明双缸喷雾器,获国家专利,2005年,在县城工业园区投资新建印宝喷雾器厂。
  汽车修理1976年,成立县汽车修理厂,专事汽车修理。1985年10月,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支援工程技术人员7人,有偿投资12万元,和县农机修造厂联合建成汽车、拖拉机大修厂,开业两个月,收入3万元。1990年代,出现私营汽车修理厂。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时,全县有私营汽车修理企业3户,从业29人,拥有固定资产54.4万元,年营业收入823万元。
  主要企业县农机修理制造厂1958年12月,在原铁业、木业两个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又从农村招收铁、木匠建立的,时称宁县山河机械厂,有职工26人,隶属宁县工业机械局。有铁锤、砧子、手钳、推刨、锯子、斧头等简单工具100件,租用民房48间。当年,主要从事农具修配,很少生产成品,总产值4.89万元。1962年1月,改称正宁县农具厂,有职工35人,隶属县工业交通局。当年,产镢头3540把,锄2489把,镰497张,犁铧3032页,坒土3180页,铡刀33个,犁辕914个,菜刀239把,发电23210度。总产值17.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000元。1966年2月,县农具厂移交县农业机械公司,改称县农业机械厂,有职工16人。1969年改称县农业机械修理制造厂,有职工38人。1976年,产脱粒机157台、“三联 ”水泵300台,修理拖拉机和柴油机271台、工农2S—700型脱粒机43台,发电12.4万度,铸件104.9吨,总产值74.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776元。1980年,产3SD—5/20三联水泵80台、东风700型脱粒机30台,修理拖拉机、柴油机268台,总产值24.5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793元,亏损38174.69元。1980年末,隶属县工业交通局,有职工106人、金属切削机床及锻压设备34台,其中剪板机1台,砂轮机、锻锤、液压机、冲床、电焊机、钻床、铣床各2台,包床3台,磨床、台钻各4台,车床8台。动力设备总功率740.92千瓦。有180千伏安变压器1台,柴油机、发电机各3台,电动机68台。房屋面积5622.2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83817.61元。至1985年,累计投资71.6万元,占地17568平方米,建筑面积3723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71.6万元、净值43万元,有职工76人、专业技术人员2人,设备总数33台。当年产农用水泵30台、脱粒机30台、粉碎机200台,产值19.1万元,税金0.6万元,利润0.5万元。1995年,开发出谷物沟播机等5项新产品,当年获 “地级科技进步企业 ”。专利产品 “金牛牌 ” ZMF—4/8施肥覆膜穴播机被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推荐为穴播机首选机型,1997年10月获中国技术交易会银奖,次年获中国西部技术交易会金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北京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沟平播种机获国家专利。2BX—2/5穴播机1999年获北京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系省农机局指定生产 ISQ—240、ISQ—340型全方位深松机厂家。产品销售到西北五省区。1998年6月,改制为金牛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0月,改制为金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县汽车修理厂1976年,在县汽车队修理车间基础上成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县工业交通局,位于县城南街,专事汽车修理,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33平方米。1980年有职工26人。1984年4月,与县汽车队合并成为县汽车运输公司。
  农副食品加工业1957年建成县面粉厂,承担加工城镇居民口粮任务,并承担来料加工。1981年8月建成山河冷冻厂,主要屠宰兔于、冷冻兔肉。1983年建成县饲料公司,生产饲料。1987年,县冷冻厂利用下脚料生产的兔血粉上市试销。2002年,县面粉厂改制后设备被出售,面粉加工停止。1980年代后,私营面粉加工企业勃兴,广布县城、农村。1984年,山河乡农民冯富存等3人联合贷款1.6万元,从河南购回大型联合组装磨面机1套,办起面粉加工厂,日加工面粉0.5万千克。1989年,建成县淀粉厂。2002年,建成甘肃省陇东地区永大综合开发公司。
  主要企业县面粉厂1957年12月建成,次年改称山河综合加工厂面粉车间,隶属宁县工业机械局。位于山河中街。有小型石磨机、碾米机各1台。全年加工面粉5吨、杂粮米3吨。次年,划归宁县粮食局管理。为地方国营企业。有职工22人,建筑面积1273平方米,固定资产15.6万元,有制粉设备5台(件),碾米设备3台(件),当年生产成品粮600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9万元。1962年1月,改称正宁县面粉厂,隶属县粮食局。设厂长1人,下设生产办公室和制粉、修理2个车间,有职工24人。当年产面粉295.5吨,碾米78吨,总产值2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166元。次年改石磨为20接寸磨粉机。1968年改称县粮油管理站生产组。1970年复称县面粉厂。1980年代前,承担全县居民面粉加工任务。1980年末,有职工22人。设磨面、榨油、拉丝3个车间。当年加工面粉1447吨、食用植物油32.5吨,总产值48.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15万元。1980年底,动力设备总功率166.4千瓦。其中变压器、大型磨粉机(20接时能力 ——每接时5.3袋/日厘米)、平筛、打麦机、刷麸机、粉碎机、配电盘、升降机、齿轮油泵、筛麦机(500/毫米)、磨光机、三缸油泵、小钢磨各1台,炒锅1口,吸风机、缝口机、补偿器、拉丝机、95型榨油机、水化油罐各2台,大型碾米机3台(生产能力:4.05吨/8小时),升降管14道,动机36台,基本实现全套机械化。建筑面积1542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7462元。至1985年,累计投资40万元,占地3666平方米,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5.5万元、净值23.9万元,有职工20人,设备总数16台(套)。当年,加工面粉1217吨,产值40.1万元,实现税金0.1万元、利润0.6万元。1995年有职工48人,资产总额272.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0.8万元,工业总产值69.4万元,销售收入73.2万元,利润总额20万元。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改称县富康面粉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底,因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破产。2002年1月,公司以147万元被拍卖转让,由原企业职工购买重组,为私营企业。2004年有固定资产120万元,从业17人,销售收入180万元。后,设备出售,企业解散。
  山河冷冻厂1979年9月建设,1981年8月投产。时为山河公社兴办的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总值47.8万元,从业49人。从事肉兔、羊、牛的屠宰加工冷冻,库容50吨。1985年,投资126万元扩建改造,次年8月竣工,库容增至130吨。占地1586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36平方米,主要设备有3200大卡和7200大卡制冷机2台、汽车2辆和专用设备38台(件),固定资产净值218万元,流动资金115万元,职工100人。1981至1987年底,累计收购活兔85.39万只,生产加工冷冻兔肉正品643.4吨、副品203吨,野味222.4吨,总产值744.2万元,税金30.53万元,利润34.41万元;群众养兔收入309.4万元。1989年4月,生产的 “冷冻兔肉 ”获1988年甘肃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1990年代中期后,因市场、资源等因素停产。2005年底,在册职工128名,拖欠贷款本金339.31万元、利息412.32万元;拖欠应付款38.7万元、职工集资款19.8万元。
  县饲料公司1983年在原面粉厂榨油车间的基础上建立,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粮食局,位于县城南街。职工8人,设经理、会计、出纳、保管员各1人,下设2个销售门市部,营业员4人。当年国家投资18.2万元,购置1000型加工设备1套,建成饲料加工车间。固定资产原值68.2万元。主要生产混合饲料、食用植物油。1983至1987年,共生产销售饲料1844吨,实现利润1.22万元。1988年末,公司设正、副经理,会计、出纳、保管员各1人,下设1个加工车间、4个销售点,共有职工21人,固定资产总值28.39万元,流动资金6万元,当年生产销售各类饲料423吨,实现利润1万元。1990年有从业人员28人,生产混合饲料700吨,工业产值78.4万元,销售收入78.4万元。后企业经营不佳,于1997年停产。2001年破产后被拍卖。
  县淀粉厂1989年建成。次年,产品获 “庆阳地区优秀新产品 ”。至1991年9月生产淀粉1429吨,实现产值216.35万元、利税12.44万元,销往兰州、成都、银川、西安、武汉等13个省市。
  甘肃省陇东地区永大综合开发公司2002年4月,由内蒙古客商武杰建于永正乡。下设面粉厂、饲料加工厂、猪场各1个。生产 “益民 ”牌面粉,“永大 ”牌猪、羊、兔系列畜禽饲料和添加剂,出售长白、约克、二元、杜洛克等优良种猪。设计年生产1000吨面粉、5000吨饲料,出栏5000头种猪。2003年甩下4万元欠账后迁走。
  食品制造业主要有榨油、制糖、制醋,生产果脯,加工豆制品、挂面、粉条等。1949年底,全县有油坊34处,利用麻子、荏子、油菜子加工食用油;挂面作坊39处,加工手工挂面,除销售本地外,部分运销外省。1958年,罗川综合厂建有制糖车间,用甜萝卜生产白糖,二三年后停产。1992年,全县有工商登记的手工挂面加工户4户、冰棍制作户2户。1995年6月,建立山河凉果厂。2002年,榆林子镇习仵村农民仵万芳曾办起方便面食品加工厂,生产方便面。次年10月,建立县紫苏保健油厂。
  王录饴糖民国4年(1915),宫河王录村杨万庆、杨成儿、杨万启兄弟3人办起糖厂,以小麦、谷米(或硬糜子)为主要原料,经发酵、熬制等工序加工而成,其品种有拉板糖、荏瓣糖、豆瓣糖、芝麻滚子糖、倾锅糖等。17年(1928),该村有糖坊17家。25年(1936)有23家。因形美色鲜味甜酥脆,王录饴糖享誉陇东地区,远销陕西、宁夏等地。31年(1942),甘肃省政府训令,限制以粮食制饴糖,开糖坊须经县以上政府批准,糖坊数量一时剧减。38年(1949),全县有饴糖作坊21家。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个体糖坊停业。1981年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糖坊逐渐恢复,但规模不及以前。
  豆腐以黄豆为原料,经磨制豆浆,加入卤水凝聚裹轧而成。尤其是山河镇东关村的豆腐质实筋道,洁白粉嫩,在周边地区享有美誉。民国38年(1949),山河有豆腐坊4家。1960年代后,全部由生产队集体经营。2004年经济普查时,全县有豆腐坊43户,年营业额54万元,其中山河镇有豆腐坊34户,年营业额46万元。
  手工挂面1982年,县粮油站生产的优粉挂面生产技术有很大提高,其和面、熟化、盘条、拉丝、断切、晾晒、计量包装等,既保持民间传统技法,又有改进和发展。其 “宫桂 ”牌挂面细如龙须,性柔韧,味可口,风味独特,在庆阳地区较为著名。
  粉条历来多用扁豆、小豆加工粉条。1953年后,改用洋芋加工。1971年推广用高粱加工,因技术不成功,未普遍采用。1980年,全县有个体粉坊12家,多在农闲时节加工出售。之后,兼营、专营加工者日多,能生产宽、窄等各种规格的粉条。
  主要企业县糖业烟酒公司副食加工厂1958年12月建立,时称山河综合加工厂酿酒车间,隶属宁县工业机械局。位于山河西街。当时纯属手工作业,生产效率低。1960年购进干片机1台,自制糕点、饼干模具和烤盘等小件工具。1962年,成立地方国营正宁县副食加工厂,有职工15人,隶属县工业交通局。主要生产饼干、点心、月饼、面包、酱油、醋,供应县内居民。1966年改称县供销经理部副食加工厂,有职工5人,隶属县供销社。1969年更名县副食加工厂,隶属县商业局,有职工6人。1980年1月改称县糖业烟酒公司副食加工厂,有合面机、潜水泵、粉碎机、B50型东方红饼干机(日产量2500千克)各1台,30千瓦电动机9台。职工18人。房屋建筑面积671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81万元。1980年,总产值6万元。生产糕点31吨,醋110吨,酱油7.7吨。全员劳动生产率3333元。1995年,职工15人,资产总额50.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6.4万元。当年,工业总产值49.7万元,销售收入52.1万元,亏损5.5万元。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用剥离有效资产的方式,建起康乐副食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在建新世纪商城解决地基问题时,康乐副食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工被安置后解散。
  宫河果品厂始建于1982年,属社办集体企业。当时建厂房宿舍400平方米,设备简易,手工生产。到1985年底,共生产杏脯、咸杏、食醋、豆腐、粉条、糕点等产品3.4万千克,总产值8.5万元,利润0.72万元。1986年4月扩建改造,6月22日试产,7月1日正式投产。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生产果品、肉类罐头和蜜饯、副食4大类28个品种的产品。共计投资105.32万元(固定资产61万元、流动资金44.32万元)主要设备有制辫机、自动封口机、真空泵、高压杀菌锅、可倾双层锅、2吨锅炉、打浆机、,整形机等机械16台件。当年生产各类罐头92吨,产值41万元,利润1.2万元,税金800元,缴管理费200元。1987年底,有职工133人。建厂后,因经营管理落后,产品质量差,销路不畅,连年亏损,时停时开。1988年6月1日,镇原县乡镇企业局干部杨文海承包宫河食品厂,签订为期3年的承包合同。1992年8月停产。次年,宫河镇在厂内建起面粉厂。1994年关停。至2005年底,拖欠银行贷款本金40万元、利息17.27万元。康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11月建成。位于正周路07号。属民营股份制企业。有职工18人、设备35台件,固定资产总值160万元。以机械化方式生产 “三禾牌 ”食醋、保健醋、果醋及酱油。2006年生产销售各类食用醋1200吨。
  饮料制造业主要有酿酒,生产沙棘汁、纯净水等。清代晚期,酿造蒸馏酒技术传入正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县有烧酒坊10户。后逐渐增多。民国30年(1941)9月,甘肃省政府训令,禁止私自酿酒,全县酒坊由24户减至9户,分别是:山河镇复盛仁、大顺通、东盛和,平子镇积盛钰、同盛德,永和镇同庆和,罗川镇西盛魁、同泰祥,纪纲乡振禾业。次年,新正县政府生产科在西渠成立酿酒坊,以高粱、糜谷、麸皮等为原料,酿制白酒,供应市场。34年(1945),新宁县政府在月牛坡(今西坡月明)办有酒厂1处。新中国建立后,县内有复盛仁、大顺通、东盛和、祥盛魁等酒坊6家。1953年实行粮油统购统销后,县人民政府决定复盛仁、大顺通、东盛和3家作坊继续营业,其他限期停业。1956年,3家酒坊实现公私合营,建立生产合作小组。以此为基础,1958年12月成立山河综合厂酿酒车间。1958至1961年产酒很少,总产值计入山河综合厂。1962年,撤销山河综合厂,成立县酒厂。1966年后,全县无酒厂。1990年后,民间有个别酿酒作坊,但经营不久便歇业。2002年8月,四川客商曾祥礼投资300万元,办起真粮液酒厂。2003年,四川客商欧玉梅建办三清酒业公司。1985年成立县沙棘食品厂,生产沙棘汁饮料,为全县首家软饮料生产企业。1987年,有村办小果酒厂2个,从业10人,生产汽水、果酒7.25吨,产值8.84万元。1999年,建起灵芝纯净水厂,生产纯净水。2004年经济普查时,县内有饮料企业4家,从业92人,企业资产总额732万元,固定资产340万兀,营业收入568万兀,利润总额29万元,营业收入占全县工业的8.44%。
  主要企业县酒厂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复盛仁、大顺通、东盛和三家酿酒作坊并为酒厂,1958年12月合县后称宁县山河综合厂酿酒车间。1962年1月分县后,综合厂撤销,改称正宁县酒厂,厂址在老城西门外,有职工15人,年产白酒30吨,是当时庆阳专区仅有的两家酒厂之一。因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酿酒原料赖农民所售余粮,或进行来料兑换,1965年停办。累计生产白酒81吨。
  县沙棘食品厂1985年5月,县、村和群众集资入股,和北京食品研究所协作建起。厂址在正周公路南侧距县城1千米。同年6月投产。为全民所有制福利企业,隶属县民政局。有职工42人、管理人员6人,固定资产86.8万元。主要生产沙棘汁饮料及沙棘汁水果罐头。当年收购沙棘鲜果1.5万千克,加工沙棘原汁17吨,生产汽水34500瓶,杏、苹果、李子、蕃茄、黄花菜罐头1000听,实现产值73500元。生产的 “劝业 ”牌沙棘汁在兰州市销售较好,并曾与永登县联合办厂。1987年,10个品种注册,取得合格证书,其中沙棘果汁获省轻工业厅优良奖、庆阳地区优秀奖,全年实现产值16.41万元,销售收入5.6万元。至1990年,累计投资95.9万元。1991年1月10日,申请关闭。2001年破产。
  医药制造业新中国建立后,县域先后建有西药厂、中药厂,产量较低,生产多不持久,后均撤销。
  主要企业县西药厂1958年,县医院附设西药厂,职工6人。设备主要有小型蒸馏器1台,简易过滤装置1套。固定资产约值300元。当年产丸、散、丹20多种。主要有辣椒酊10瓶,豆蔻酊10瓶,羌酊12瓶,远志酊11瓶,升丹1000克,普鲁卡因200支,总产值1200元。按医院需要多少制多少的原则,基本自给,药品质量合格。当年参加全国文卫系统群英会,受国务院嘉奖。全员劳动生产率400元。1966年停产。1970年恢复县医院西药厂,职工6人。有真空泵1台,过滤装置1套。固定资产约值3000元。当年,国家投资5000元进行扩建,开始成批生产。年产5%葡萄糖注射液2500瓶,10%葡萄糖注射液2000瓶,氯化钠注射液500瓶,50%葡萄糖200盒,注射用水2000支,林格氏液500瓶,总产值4350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25元。药品除满足本院使用外,交县药材公司外销。1971年,并入县药材公司中药厂。1976年改为县医院制剂室,有职工3人。1980年末有职工4人。当年产甘露醇注射液270瓶,氯化纳注射液500瓶,葡萄糖氯化纳注射液2000瓶,5%葡萄糖注射液4000瓶,10%葡萄糖注射液4500瓶,氯化钙注射液600支,二花注射液1000支,氯化钾注射液、复方柴胡注射液、苯甲醇注射液各2000支,柴铵注射液8000支,胎盘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各1万支,以及甲酶合剂、颠茄合剂、欧风合剂、樟脑擦剂、硫磺洗剂、红花等,总产值13583.05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398元。1980年有电蒸馏器1套,过滤装置1套,真空泵3台,高压灭菌器1台,洗涤装置1套。固定资产约值6000元。后停产。
  县中药厂1971年,在县药材公司附设,制造中成药,职工11人,隶属县商业局。生产工具简陋,仅有3口铁锅和盆、缸及自制搓板等,全属手工操作。当年产伤风清热止咳散3.79万包、天王补心丹964瓶、猪瘟散330包,总产值19167元。1973年,产蜜丸药3.29万盒(有十全大补丸、九味羌和丸、补中益气丸、保活丸、归脾丸、天王补心丹、麻黄止喘丸、藿香正气丸、山楂丸等13种),水丸药8000盒,散剂1.66万包(有参苓白术散、避孕散等3种)及兽用药消黄散、清肺散、健脾散、猪瘟散等7种,总产值3.39万元。1974年,因原料不足、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差而停产。
  金属制造业1955年,县域办起山河铁业合作社及宫河、湫头铁业生产组。1971年,县五金厂(1979年1月改称县水电机械厂)、铸造厂相继成立,生产铁皮制品、金属箩底及铸造农具、火炉、烤箱、铁锅等。1977年1月,县制钉厂建立,生产圆钉。1985年6月,三嘉乡办起畅通电线厂,从业24人,固定资产2.5万元。当年生产黑胶皮线442千米,产值12万元,利税1.3万元;1987年生产2.5毫米、4.6毫米黑胶皮线574.7千米,产值6.52万元,利税3329元。
  此外,周家乡大璋村薛生朴家祖传铁皮灶生产技术。2002年在周家乡街道建办铁制品加工厂,生产的铁皮节能双膛灶,为手工制造,在方圆一带很有名气。
  主要企业县铸造厂1971年成立,有职工35人,隶属县工业交通局。当年产铁制小农具12959件,菜刀85件,匠作工具901件,民用斧741把,铁锅3355口,铁锨7806张,铸件13987千克,总产值80966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150元。1980年,有职工36人,产铁锅2922口,铝锅盖1388个,火炉631个,铝盆1243个,烤箱盖367个,总产值10.8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022元。1980年末,有车床、钻床、刨床、台钻、锻锤、电焊机、70千瓦汽油机、滚丝机、配电盘、空气锤、小型压铸机、50千伏安变压器各1台,铝制品压铸机1套,汽车1辆,砂轮机、柴油机、化铁炉各2台,电动机16台(总功率44.8千瓦),自动化锅模子25合,其他铸件模子30种50个,房屋建筑面积219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01946.91元。至1985年,累计投资31.7万元,占地6993平方米,建筑面积2384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9.5万元、净值24.8万元,有职工29人、专业技术人员1人,设备64台。当年产铝制品1吨、铸铁锅1万口,产值15万元,完成税金0.5万元,利润0.6万元。生产的机压铁锅,采用气功压锅工艺流程生产,结构紧密,表面光滑,性韧耐温,符合部颁标准。有直径300毫米、333毫米、366毫米、400毫米、433毫米、466毫米、500毫米、533毫米、566毫米、600毫米和大凡、二凡、大印锅等13种规格,畅销全省。1999年停产。2001年12月破产。次年10月,企业拍卖,置换全部职工身份、清偿有关债务后解散。
  县制钉厂1977年1月建立,隶属县手工业管理局。集体所有制企业。有职工10人,制钉机、拉丝机、台钻、电焊机各1台,砂轮机3台。固定资产3.5万元。当年生产圆钉6943.5千克,小铁炉1830个,总产值8.5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500元。1979年县金属制品厂并入。次年,生产圆钉107.1吨,铁皮制品22吨,钢门12合,钢窗28合,总产值20.8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788元。当年末,职工34人,有车床、钻床、刨床、切断机床、抛光机、自动压力机、锻锤、剪板机、电炉、切削机、空压机、锅炉水泵、老虎钳、100千伏安变压器、卷桶机、脱氧化皮机、串光机、压头机、麻绳机、电葫芦各1台,煤气炉、万能角度尺、摇表、配电盘、电流表、手摇葫芦各1个,台钻、拔丝机、鼓风机、制钉机各2台,电焊机3台,其他机床4台,手电钻4个,砂轮机5台,电动机20台(总功率137千瓦)。房屋建筑面积1039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27万元。至1985年,累计投资16.5万元,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2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6.5万元、净值11.5万元,有职工38人,设备总数10台。当年铁钉、木制家具产值22万元,完成税金1.2万元,利润1.6万元。1997年停产。2001年12月破产。次年10月,企业被拍卖,置换全部职工身份、清偿有关债务后解散。
  县金属制品厂1976年4月,析县综合生产合作社,成立县金属制品厂,有职工9人,隶属县手工业管理局。有小炉匠担子1副,铁匠风箱、铁匠砧子各1个,老式合绳车子4个。固定资产约700元。厂房、工人宿舍借用县房管会94平方米。1977年有职工34人。当年,产铁皮制品21.4吨,铁制小农具5508件,车马挽具10740件,总产值15.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600元。1978年,有剪板机、空气锤、车床、摇臂钻、压力机、牛头刨床、电焊机、空气压缩机各1台,房屋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9945元。当年产铁皮制品29.18吨,铁制小农具4291件,车马挽具5214件。总产值16.4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319元。次年1月,并入县制钉厂。
  塑料制品业1985年,榆林子镇塑料厂建成,占地1660平方米,建筑面积498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出管机1套,拌料机、造粒机、切粒机、脱粒机各1台,挤出机3台,固定资产总值7.03万元,流动资金8.87万元,有职工25名。当年利用废旧塑料生产直径1.5厘米~5厘米4种规格硬塑料管11吨、再生塑料条50吨,总产值10.78万元,税利3万元。此后,山河、永正、永和等地相继办有废旧塑料加工业,但规模较小。1996年5月,成立天水塑料厂正宁分厂,9月投产,生产农用薄膜。2000年5月,陇东发泡网厂在湫头西街建成投产,属个体企业。总投资50.3万元,有高效节能塑料发泡机组生产线1条,厂房5间,职工10人(管理人员、技术员各2人)。生产用于果品包装的发泡网。设计年总产量58.40吨(5256万个),总产值87.6万元,实现利税34万元。2002年,湫头西街子午岭纸箱厂建成塑膜套袋厂,生产 “惠农牌 ”塑膜套袋。当年,宫河镇农民邓小勇在宫河街办起橡胶粉加工厂,利用各种废橡胶加工橡胶粉。2003年,有个体户生产塑料手提袋。2006年,永和镇建成发泡网厂,当年投产,至年底,共生产发泡网6000万包(每包3000个),产值40多万元,上交利税4万余元。
  主要企业天水塑料厂正宁分厂1996年9月,在县农机厂院内建成投产。有固定资产300万元,职工50人,占地16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农膜机组6台(套)。年产农用薄膜1000吨~1500吨。1997至1998年,生产1000吨,产值681.07万元。产品销往本省、陕西等地。1998年4月,企业改制,由甘肃省天水塑料厂正宁分厂改为天水塑料企业集团公司正宁分公司。2004年10月,搬离正宁。
  烟草制品业1976年12月成立正宁县卷烟厂,翌年投产,1978年12月关闭。1992年,建成正宁县烟叶复烤厂,1995年11月,出售给正宁县烟草公司,2003年关闭停产。
  主要企业县卷烟厂1976年12月成立,有职工13人,隶属县工业交通局。购置设备7台,自制卷烟生产工具58件,固定资产约值300元。1977年,借用财税局房屋,利用当地所产烟叶,用自制工具手工卷制雪茄烟。当年试产雪茄烟6787条,其中上皮大号3280条,纸卷小号3507条,总产值17048.7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482.5元。1978年改属县供销社,有职工15人。有13袋卷烟机1台,压梗机1台,吹风机1台,15千瓦电动机2台,烟枪2个,自制装置工具58件,借用庆阳地区西峰卷烟厂小型切丝机1台,租用县农副公司房屋。固定资产总值24146.39元。当年产上皮大号雪茄卷烟3168条,纸卷小号雪茄卷烟23151条,总产值43900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929元。1978年12月,因产品质量差,成本高,企业亏损,撤销关闭。累计生产 “试制牌 ”大号雪茄烟6448条,小号雪茄烟26658条。
  县烟叶复烤厂1991年8月筹建,次年8月竣工,为全民所有制科级企业,隶属县经济委员会。占地5.3万平方米,烤机年复烤能力1000万千克(20万担)。有职工29人,固定资产991万元。1992年复烤烟叶47.5万千克(0.95万担),加工收入8.4万元,实现利税1.2万元。1995年11月,出售给县烟草公司,称县烟草公司复烤厂。1992至2002年,共复烤烟叶4947.5万千克(98.95万担),总值2965万元,上缴税金385万元,实现利润146万元。2003年6月,该厂关闭停产,设备拆除。
  工艺品制造业主要有香包(俗称荷包子)、手工地毯。香包生产历史最久,有 “活化石 ”之称,千百年来,都以民间个体生产,未形成商品规模。1990年,县民间工艺美术公司生产的 “五福庆寿 ”香包获 “甘肃省旅游系统优秀新产品 ”。2005年,山河镇董庄村成立户办香包加工厂,开始集约化加工。2006年,全县有户办香包加工厂10多个。手工编织地毯在县域有70多年历史。民国22年(1933),周家房村农民刘云山到平凉 “景盛福 ”地毯作坊学艺,回村后办起地毯作坊,生产2尺 ×4尺小型地毯(俗称马褥子)。1958年4月,正宁棉毛纺织厂成立,下设地毯车间,当时有栽织机架4副,年产地毯50条,约70平方米,1963年生产地毯214平方米,1964年停产。1976年成立县地毯厂,为庆阳地区地毯厂加工半成品地毯。1980年代,地毯出口形势较好,周家、五顷塬、西坡、榆林子、月明、永和等乡镇先后办起地毯加工厂,最高年份产量达1.1万平方米。1990年代后期,出口减少,地毯加工厂多数解散。2004年经济普查时,有地毯加工厂2家,从业64人,固定资产52.7万元,工业总产值34.5万元,营业收入19.8万元。
  主要企业县地毯厂1976年4月建成。位于县城东关。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手工业管理局。有职工23人,地毯架4副,手工操作的剪子、刀子配套齐全,房屋面积296平方米,固定资产约值1300元。当年织半成品地毯76.6平方米,总产值1.7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30元。1980年迁址扩建,年生产能力达5000平方米,为庆阳地区地毯厂、环县地毯厂加工半成品机拉洗地毯,同时生产各种坐垫、靠垫和少量内销地毯。当年末,有职工34人,地毯架39个,小件工具齐全,房屋面积384平方米,固定资产约值10.8万元。1980年,织半成品地毯422平方米,总产值6.7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700元。至1985年,累计投资15.7万元,占地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7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7万元、净值13.7万元,有职工148人,设备总数74台(件)。当年产值31.6万元,完成税金0.4万元,利润0.1万元,年产机拉洗半成品羊毛地毯2000平方米。2001年12月破产。次年10月,企业被拍卖,置换全部职工身份、清偿有关债务后解散。
  周家地毯厂1983年利用原综合厂旧房屋建厂,属乡办企业。木质机架生产,次年停产。1985年后季恢复生产,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6平方米。固定资产15.9万元,有铁、木质机架各7副,职工38人。主要为庆阳地区地毯厂加工半成品地毯。1986年生产4800平方米,收入6.72万元,利润8000元。1987年评为甘肃省 A级企业。1995至1997年连续被评为地级明星企业。2001年后以生产汽车坐垫、民用床垫、地毯、挂毯为主,产品有30多个品种。2002年有固定资产38万元,职工117人,年加工地毯2000平方米,产值110万元。
  其他工业化学工业县域化学工业起步较晚。1958年,在罗川建有综合厂,下设化肥车间,生产菌肥,时间不长即关闭。1972年,在罗川建有农教厂,生产防雹炮弹用药。1983年,县修配厂曾生产洗衣粉,因质量不过关而停产。1970年代前,民间曾以动物杂皮生产皮胶,到1980年代后停产。1993年,山西省人、兰州客商李淑芳在县城南街投资办起化工厂,利用本地甘草资源生产甘草酸;2001年在扩建中因资金不足停产。1997年3月,榆林子镇办起保丰复合肥厂,生产烟草肥、果树肥、复合肥。次年,永和镇建起磷肥厂,年产磷肥2000吨。2001年2月,百龙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成,生产生物菌肥;12月,宫河镇农民彭民权曾办起私营化工厂,生产洗衣粉和洗洁精,不久停产。2005年4月,榆林子镇办起长兴日用化工厂,生产洗衣粉。同年,金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工建设,利用当地烤烟秸杆及低次烟叶生产茄尼醇;在县城工业园区新办元昌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皮毛加工业县域较早兴起毛皮鞣制(俗称熟皮)业,主要从事狗、狐、猫、羊等动物原皮鞣制,制作皮衣、皮毛等。1954年,县城有定点制革(皮毛鞣制)专业生产者7户,分散在农村的个体制革手工业者16户、皮匠6户。1955年减至11户。到1970年代已不存在。1980年代,随着县内养兔业的兴起,1987年8月建成山河皮毛加工厂,生产兔皮服装,1990年代中期后停产。
  编织业县域靠近子午岭林区,历史上就有以灌木枝条编织笼筐、囤、簸箕、耱、条笆等农用工具的习惯。县内产芦苇,向来有以此编织苇席的,以永正、山河较为集中。在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上,以高粱、糜子芒加工笤帚,以麦秸编织草帽,以玉米皮编织各种坐垫。编织业尤以周家乡核桃峪村的簸箕最为出名。明弘历二年(1489),簸箕编织技术由山西曲沃移民传入核桃峪村,后成为该村传统的手工业项目。1954年,该村有131户人家从事簸箕加工,全村85%以上的成人能编簸箕。人民公社时期,村中办起簸箕厂,集体生产,按件计工。1981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恢复为个体加工。该村簸箕、笸篮等柳编制品以选料考究、做工精细闻名陇东,远销陕西、宁夏等地。
  采矿业历代,在四郎河下游及泾河边,如周家地区,有开采砂石,加工石条、石槽的传统。民国32年(1943),关中分区有煤井20眼,工人300名,日产90吨,月产量2200吨。1958年5月,在三嘉关家川、永和花园村开采煤矿,均无收效。分别在姚家川、乔坡沟、蒿集湾发现胶石膏矿、胶石膏和铁锰质土矿苗。1960年代,在子午岭林区内艾蒿店蒿集湾有采砂场,1980年代封山育林时关闭。1969年,复在永和花园村开采煤矿,无收效。1994年,实行 “全民经商 ”,县法院等单位在四川、甘肃省陇南地区开金矿6处。2004年经济普查时,全县有砂石开采加工个体户15户,从业28人,年营业额18万元。
  金属冶炼业民国31年(1942)秋,关中分区专署建办关中铁厂,后归警一旅管理,33年(1944)产铁百余吨。2003年,榆林子镇有冶炼厂,收集废旧钢铁,冶炼再生钢材,后因污染严重被取缔。2005年8月,河南省客商姚永强在五顷塬乡南邑村建起恒强铅业有限公司,生产粗铅。
  煤制品业1993年,山河镇成立煤球公司,生产蜂窝煤。2003年,永和安兴村办有煤球厂。2004年经济普查时,有煤制品企业2户,个体户2户,从业18人,有固定资产20.9万元,年营业收入27.4万元。
  其他明、清后,县林缘地区曾建有炭窑,生产木炭。1958年 “大炼钢铁 ”时,一度组织中学生进山烧木炭,1960年代后停业。明、清后,金银首饰加工较为普遍,加工者俗称银匠。1951年有银匠19户。1954年减至9户。后渐消失,现由金店加工。民国时期,制香(民间祭祀时燃用香)较为普遍,以 “树盛和 ”生产的焚香较为出名。1951年有香坊21处,1954年减为3户,1950年代后期停业。1980年代初,县修配厂曾利用废旧玻璃生产玻璃纤维。2004年4月,月明乡在县饲料公司院内曾建办玻璃制品厂(民营企业),有直线磨边机、异型磨边机及钻孔机各1台,员工8人,加工3毫米~5毫米厚的各种圆型、异型玻璃。
  主要企业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1983年4月设,初名县自来水供应站,股级,隶属县水电局。1985年8月,改称县自来水公司。1987年10月,隶属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局。2001年10月,整体移交县水务局管理,为独立核算、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保本微利的正科级企业单位。2003年11月改制为现名。有职工83名,属自收自支企业。当年总资产387万元,其中个人股49人(股)持股147万元,国家股1名(股)持股240万元。2006年,县城供水二期工程完成投资1285.57万元(工期3年)。当年底,有职工49名,总资产1672.57万元,其中个人股为49人(股),持股147万元,国家股1名(股),持股1525.57万元。全年供水产值39.1万元,工资总额37万元,上交税金6万元。
  山河皮毛加工厂始建于1987年,1989年竣工投产。属山河镇办集体企业,为山河冷冻厂的配套项目。定员150人,实际从业60人,总投资13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103.6万元,占地11867平方米,建筑面积2461平方米。设备有2吨锅炉、缝皮机、脱水机、转笼各1台,干铲机2台,取肉机、工业缝纫机各3台,工作台6个,共22台件。1990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设计年加工兔皮60万张,制裘4万平方米,产值60万元,实现利税20万元。产品依托山西省雁北外贸局阳高县皮毛厂,主要销往中国北方和国外市场。1990、1991、1995年,生产的 “雪梅牌 ”裘皮大衣获 “甘肃省优质产品 ”。1996年9月关停。至2005年底,拖欠银行贷款本金34.2万元、利息14.8万元。
  保丰复合肥厂1997年3月建成,位处榆林子镇西街。占地3300平方米,有厂房12间,职工10人。时有烘干机、搅拌机、造粒机、冷却机、选粒机各1台。当年生产 “保丰牌 ”烟草肥、果树肥、复合肥700吨。2005年7月迁至县城工业园区,改称元昌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次年4月完成设备安装、试机、投产。占地12亩,有厂房、办公用房、宿舍31间、1590平方米,固定资产80万元,职工35人。当年产各种化肥8000多吨。至2006年底,累计生产各种化肥12000吨,上交税金3万余元。
  第三节所有制类型国有工业1958年起,开始建办地方国营工业企业。时正宁、合水合并于宁县,当年宁县建成37个县办厂,其中在原正宁县域建起的国营工业企业有7户,分别是:罗川综合加工厂(下设细菌化肥厂、水泥厂、制糖厂)、山河印刷厂、山河化肥厂、罗川造纸厂、山河购销站蒿地湾山货加工厂、山河水利工具制造厂、山河棉毛纺织厂、西关被服厂。1962年,恢复正宁县,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户,分别是山河棉毛纺织厂和西关被服厂。1973年,增加到6户,分别是县农机厂、五金厂、铸造厂、面粉厂、印刷厂、副食厂。1980年,有县农机修理制造厂、县铸造厂、县面粉厂、县印刷厂、县糖业烟酒公司副食加工厂、县汽车修理厂、县砖瓦厂、县水电机械厂、县自来水供应站9户。1994年,有12户,其中地属1户为林总场木器厂,县属11户为自来水公司、面粉厂、糖业烟酒公司副食加工厂、沙棘食品厂、饲料公司、印刷厂、电力局、第一砖瓦厂、铸造厂、农机修理制造厂、复烤厂。2000年,有县自来水公司、沙棘食品厂、电力局铸造厂、天水塑料厂正宁分厂5户。2005年起,全县国有工业企业仅有县电力局,国家控股工业企业仅有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集体工业1955年12月,由5户裁缝办起县缝纫生产合作社。次年,对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办起集体企业,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安排,使手工业走上不断发展的道路。1958年,由修表、刻字、照像、理发、银炉等5户个体手工业者办起宁县山河供销站工艺门市部,隶属宁县商业局。县缝纫生产合作社改称宁县山河被服厂,隶属宁县工业机械局。1963年,发展到5户。1976年,共16户,其中县级6户:县建筑工程公司、县金属制品厂、县修配厂、被服厂、地毯厂、楦木厂。社级10户:西坡、山河、永正、榆林子、宫河、周家、罗川、永和、湫头、三嘉10个公社所办的10户工业企业(各拖拉机站开展修理业务)。1980年,有15户:县制钉厂、修配厂、被服厂、地毯厂、建筑工程公司及西坡、山河、永正、榆林子、宫河、周家、罗川、永和、湫头、三嘉公社10个综合厂。1990年,有30户:城镇集体工业企业7户:被服厂、纸箱厂、地毯厂、第二砖瓦厂、建筑公司预制厂、制钉厂、修配厂;乡(镇)办工业企业23户:山河冷冻厂、山河淀粉厂、山河皮毛厂、永正竹器加工厂、罗川黄板纸厂、宫河木器加工厂、周家地毯厂、五顷塬地毯厂、月明地毯厂、永和地毯厂、湫头地毯厂、西坡地毯厂、榆林子地毯厂、榆林子塑料厂、永和砖瓦厂、山河工业供销公司、榆林子综合厂、宫河综合厂、月明综合厂、永和综合厂、湫头综合厂、榆林子修配厂、三嘉电线厂。2000年,有4户:县烟草公司复烤厂、县地毯厂、县第二砖瓦厂、周家乡地毯厂。2003年后,再无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1980年代后,村、组一级兴办集体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为:面粉加工、碾米、榨油、制砖瓦、制作铁制小农具、制作木制小农具、采石料、采砂及家庭手工业产品。1984年,有村级工业企业7户,村民小组一级工业企业16户。1990年,有村办工业43户,从业1730人。1998年,有村办工业企业12户,从业246人,总产值400万元,上交税金23万元。2000年,有村办工业企业15户,从业645人,总产值1263万元,上交税金14万元。后均改制为私营企业。
  私营工业民国38年(1949年),正宁县约有个体手工业者619户,从业794人,分布在各个集镇和乡村,其中以木匠、铁匠较多,并有部分小炉匠、银匠和裁缝。1995年,全县有私营个体企业12户541人。次年,有私营个体企业14户674人、注册资金240万元。2000年,全县有富康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康乐副食有限责任公司、宏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金牛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华星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复兴纸箱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林福木业经销有限责任公司7户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底,全县注册企业中,有私营制造业40户,从业1289人,注册资金4473万元;私营建筑业4户,从业111人,注册资金1363万元。个体工商户中,有采矿(砂石)业2户,从业9人,注册资金18万元;有制造业176户,从业349人,注册资金418万元。
  第四节管理体制集体手工业民国38年(1949)8月,成立县工商科,管理县域手工业。1953年8月,成立县工商联合会,协管手工业。1963年8月,建立手工业联社,统一领导各行业手工业组织。其行政领导由理事会、监事会负责。理事会组织实施联社的各项工作任务,管理财产、决定机构设置及工作人员的任免。监事会除监督和检查理事会对各项工作的贯彻执行情况外,并指导下属企业监事会的工作,及处理所提出的控告、申诉和各联社下属各企业职工的工资管理问题等。理事会、监事会各委员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下属各股室具体分工:秘书人事股,负责职工的调动及任免等;组织教育股,负责职工思想、文化教育及技术学习等;业务股,负责基层社(组)的生产、供销、技术指导及产品价格的审批等;财务股,负责对基层财务的监督管理及财务人员的培训等工作;计划统计股,负责全县手工业的计划和经济统计等;供销经理部,负责购进基层社(组)所需原材料及推销产品等。1977年6月20日,国务院批转农林部、轻工业部《关于把农村手工业企业划归人民公社管理的报告》,次年起,县域农村手工业企业归属社办企业(乡镇企业)。1980年代后,统归县乡镇企业管理局领导。
  国有工业国营工业即全民所有制工业,后又称国有工业。1957年6月,县设工业交通科,管理国营工业。后由县经委管理。在管理上,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由国家投资建厂、拨付流动资金、招用工人,企业负责人按企业级别和管理权限由上级人事部门或主管机关任免,产品生产、销售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盈利上缴国家,亏损由国家弥补,企业经营决策和人、财、物管理权均集于主管部门或县人民委员会,企业和职工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特别在 “文革 ”中,以党代政、党委包揽日常行政事务,生产不讲核算,不计盈亏,分配上平均主义现象十分严重。改革开放后,落实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的方针,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行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逐步运用各项现代管理方法,生产经营趋于规范。1981年9月,国营工交、财贸企业由县经济委员会直接领导。其具体分工为:办公室管理劳动工资人事、职工教育、计划生育等工作;企业管理股管理各企业生产、设备、质量、标准计量及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技术协作股管理产品创优、新产品引进及试制等工作;商业贸易股管理商业、供销社、石油、煤炭、医药等部门的发展与协调工作;财会计划股管理工业经济的计划、统计和财务工作。各企业都设政治工作、生产、技术、供销、财务等股室。所负责工作大体分别与县经济委员会各股室对口,如生产股,负责生产进度,调整统计产量及安全等工作;技术股,负责提高产品质量、引进新技术、收集花色品种及技术信息等工作;供销股负责供应原料、购置设备及产品销售等工作;财务股负责财务收支的计划管理,产品成本的核算,职工工资的计算等。1958年起,实行计时工资制;工人月工资最高32元,最低23元。1978年,为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克服平均主义的弊端,先后实行计件工资加奖金,工人月工资最高84.63元(驾驶员7级),最低32.5元,奖金年终综合评发,最高1人可得90元,最低约50元。工人家庭有困难,评发福利费予以资助。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2.5%提取。此后,逐步改为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浮动工资、奖金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工资制。2002年,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工业企业除县电力局外,仅剩县自来水公司1家,为国家持大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由董事会管理企业,实行划片抄表收费承包浮动工资制,工人工资视企业经济效益好、差而浮、降。
  乡镇工业乡镇工业企业起步较晚。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工业逐步建立岗位责任制,推行产量、品种、质量、消耗、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占用等9项经济技术指标,加强计划、劳动、技术、产量、物资及财务6大经营管理制度。企业自主经营,能够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坚持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原则,除按规定交纳税金外,还上交给乡或村30%的利润及主管部门3%的管理费。1980年代起,县设社队企业(乡镇企业)管理局,各公社设社企干事、经委,管理社队企业。1985年,乡镇企业按责、权、利三结合原则,实行 “一包三改制 ”,即企业承包及干部招聘制、工人合同制、工资浮动制。并推行和签订定领导、定任务、定成本,包质量、包安全生产、包上交利润的 “三定三包 ”合同制。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者奖,完不成任务者罚。但乡镇企业也存在政府干预、盲目决策、盲目上项目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存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个体工业个体工业的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对生产经营和人、财、物支配具有完全的自主权,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较企业有着更直接的经济利害关系。有的企业主直接参加生产,有的还是授徒传艺的行家,多属能人干事业型。从过去的手工业户到现在的各行业的个体工业户,管理上目标性、计划性较差,多随行就市,能干则干,不能干则停,或另求新路。经营上唯利是图,有不顾及社会公众利益的现象。
  民营工业有独资民营工业、合伙民营工业两类。其经营者直接代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对企业的经营和人、财、物支配具有完全的自主权。企业规模一般较小,企业主或上层经营管理人员多数参加生产,又多是该行业的 “行家里手 ”,管理上实行 “一竿子插到底 ”,处于因人设事、能人办厂的状态。2002年,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原国有、集体企业的经营骨干成为私营企业的所有者或经营者,一些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管理上也采用国有企业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形成县域工业的主体。但企业的投资和运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顾及国家产业政策,公司制企业的内部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尚不健全,董事会和经理班子高度重合,形成内部人组织。管理分工:县中小企业管理局管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县经贸局管理限额以上和县工业园区的民营企业。
  集体所有制工业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是在手工业作坊基础上由个体手工业者自愿组合、自筹资金组建的企业。一般采取民主选举领导人,执行按劳分配与股份制相结合的制度,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经营上民主协商决定,规模小而管理机构简单,处于能人办社与民主管理相结合的状态,能较好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文革 ”后,城镇集体企业按照国有企业的模式进行管理,企业经营决策和人、财、物管理均集权于主管部门,劳动报酬改为固定工资,企业领导为上级任命。在以后组建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中,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自主支配、按劳分配、入股分红的基本经营体制不复存在,成为事实上的 “二国营”。改革开放后,推行各种形式经济责任制,使企业内部管理有所改善,但大的体制弊端依然存在。2002年企业改制后,无集体所有制企业。
  表12-4-11954—2006年正宁县全民、集体所有制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单位:户、万元、人、元/人)续表注:1.工业产值计算法:1954至1956年为1952年不变价,1957至1970年为1957年不变价,1971至1980年为1970年不变价,1981至1990年为1980年不变价,1991至2003年为1990年不变价,2004至2006年为当年价。2.1971至198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986至1994年为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3.数据来源于《甘肃省庆阳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和1986至2006年《正宁县统计年鉴》。第五节现有重点企业简介建材业山河镇王阁砖瓦厂1984年5月,由农民冯正儒、杨秉义在承包土地内自筹2万元、贷款12万元联合建成。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4平方米。有简易轮窑1座,350型砖机1套。当年产机砖250万块,产值12.5万元,利润5万元,两人各得2.5万元。1985年初,投资改造,建成18门轮窑,固定资产增至15万元,当年产机砖80万块,产值3.6万元。1986年初,杨秉义退出,由冯正儒1人经营。2006年底,资产总额530万元,年营业收入340万元,从业121人。属私营企业。
  县恒力预制有限公司1989年成立,初称山河镇房屋构件厂,位于山河镇东关,属镇办企业。1999年,改制为私营企业,改称恒力预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预制压力楼板、水泥屋架等。企业资产21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90万元,从业17人。2006年,生产楼板、屋架、水泥预制件7500立方米。
  县永兴建材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县第一砖瓦厂改制为宏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2月,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破产。次年1月,以289万元拍卖转让,由原企业6名职工购买成为私营企业,改称县永兴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各类建材。
  县恒兴建材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7月成立,位于山河镇蔡峪村。生产各类建材。有资产203万元,占地23000平方米,年产值110万元,实现利税35万元。
  印刷业县文化教育印刷有限公司2001年10月,陕西省客商尚进与县华星印刷有限公司合资兴办尚文包装印务有限公司,生产纸箱及印刷品。县华星印刷有限公司破产后,成为私营企业。2003年6月,尚进投资85万元,在县工业园区新建县文化教育印刷有限公司,占地3800平方米,固定资产59万元,从业22人,从事书写本、账表卡册、书刊、广告印刷、纸质包装盒等的生产。2003年,被甘肃省勤工俭学办公室确定为学生 “健视作业本 ”定点生产厂家。制造加工业县金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县城东街18号。1998年6月,由县农机厂改制为县金牛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年产2MF—4/8施肥覆膜穴播机400台。2001年10月,改为现名,属股份制私营企业,为全县唯一1户B级企业。注册资本211万元。下设农机制造厂、门窗锅炉厂、3个砖瓦厂。有员工23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6名。产品主要有白瓜籽加工成套设备、杏壳加工设备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系列、塑钢门窗系列、砖瓦系列、金具铁附件系列、锅炉共5个系列126个品种。2003年建成紫苏保健油厂。2005年3月,被庆阳市政府命名为重点龙头企业。次年,有职工295人,资产总额701.8万元,产值548.6万元,销售467.1万元。
  县紫苏保健油厂2003年10月,由县金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位于县工业园区。占地21600平方米,总投资1447万元,厂房设施2400平方米,安装设备107台件,有农产品预处理、剥皮、烘干及紫苏压榨、精炼、灌装、吹瓶等8个车间,有紫苏子、苹果加工生产线2条。年生产能力为紫苏油1400吨、紫苏仁2000吨、苹果圈1000吨,销售收人1858万元。并将紫苏仁开发成糖果、锅巴、糕点等系列食品,推向市场。
  县绿原果品有限公司1995年6月建厂,位于宁正路04号。时称山河凉果厂,乡镇企业。2000年扩建改造,次年改称绿原果品有限公司。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固定资产239万元,有杏果系列产品自动化生产线1套,从业108人,年设计生产果脯蜜饯1000吨、产值1710万元,创利税293万元。主要产品有 “醉杨妃 ”牌杏脯、桃条脯、蜜枣、山楂脯、杏肉、甘草杏、话梅、地溜脯、苏子饼。“醉杨妃 ”牌杏脯、桃条脯获1997年黄河流域九省区 “三新 ”产品金奖,山楂脯、杏脯系列获甘肃省消费者协会2000年 “最受消费者欢迎产品 ”。
  县林福木业经销有限责任公司1982年6月创建。位于正周路05号。占地4000平方米,现有资产300万元,员工50人。下设林福家具厂、林福教学设备厂、林福家具城。生产 “林福牌 ”各类实木家具、教学设备,有办公、卧室、客房、餐厅和教学专用等5大系列100多个品种。2006年,生产的可调式铁课桌椅被评为全市工业优秀新产品,在国家林业部举办的上海林业产品博览会上获优秀产品奖。
  县铝制品厂1990年由王军房创办。租赁县农机修造厂房屋作厂房。主要生产铝笼系列产品。1996年,省质量监督检验站监测并认证。次年,获庆阳地区名优新产品奖。2002年,申报为庆阳市消费者最受欢迎产品。产品远销陕西、宁夏等地。
  县沁园饮业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由周家乡房村刘宗堂创办于县城,原名灵芝纯净水厂。2004年,增添设备,迁县工业园区。占地3066.8平方米。有员工16人。生产 “灵芝牌 ”纯净水及 “怡尔淇牌 ”碳酸饮料。年销售收入200万元,实现利税16万元。
  县真粮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由四川客商曾祥礼投资兴办真粮液酒厂。2003年9月,改称真粮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属私营股份制企业。位于县城宁正路31号。占地10600平方米,有固态发酵白酒生产线1条,年生产能力1500吨。生产的 “曾良 ”牌白酒获中国首届西部 “云晓杯 ”、“最佳口感奖 ”,庆阳市商务局评为 “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地方品牌产品 ”和第十五届西交会 “优质产品奖 ”。2006年,从业52人,其中高级酿酒师3人、调酒工程师1人。当年总产值517.0万元,销售收入312.3万元。
  县三清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10月,由四川客商欧玉梅投资兴办,属私营企业。位于县城工业园区。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固定资产50万元。有酿造、勾兑、灌装等设备28台件。从业10人。年设计生产200吨、产值360万元。建厂后至2006年,共生产 “欧阳 ”牌白酒约200吨。
  县 “唐园池 ”纯净水厂2004年创办于县福利公司院内,生产 “唐园池牌 ”纯净水。
  县金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名县钢门钢窗厂。位于县工业园区,占地4330平方米,有员工28人、各类技术人员12人,下设门窗公司、装璜公司各1个,其中门窗公司下设2个铝合金车间、1个铁艺不锈钢制品车间,具有大型塑钢生产线1条、铝合金生产线2条,有大、中型机械设备65台(件)。门窗公司主要从事工业民用建筑的高、中档各种系列铝合金加工,塑钢门窗组装,铁艺不锈钢大门、围栏、楼梯、窗护栏加工、安装等业务。年产各类铝合金门窗1.5万平方米、塑钢1万平方米。装磺公司主要以欧式装饰工程为主,制作欧式金属建筑装饰品、家具、工艺品及铁艺半成品。
  县亿耕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2月,租借原县沙棘厂厂房建成。主要是购进微生物肥料,分装成小袋销售。时有股董5人、工人多人。当年销售50吨。次年,改称亿耕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底迁至县城工业园区,租借宏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厂房,有大型原料粉碎机1台,小型粉碎机、塑料封口机、线绳封口机、电子磅各4台,大小汽车6辆,固定资产50余万元,职工50人。采用固体发酵工艺,生产 “亿耕 ”牌生物菌肥。至2006年底,累计生产600多吨,远销至江苏、山东等省。
  县长兴日化有限公司2004年,榆林子镇习仵村农民仵万芳和河南省鹿邑县企业家王俊兴、杨国清等4人合资筹建,次年4月竣工投产。位处榆林子镇西街。第一期投资500万元。占地8316平方米,建有厂房、办公室80间1600平方米。设计年生产 “西北美 ”、“田弋 ”、“净浪 ”牌国标洗衣粉2万吨。2005年9月,获 “甘肃省商业诚信企业 ”。11月,又融资310万元,增添12泡花碱生产线1条和3条自动包装生产线,生产效率有所提高。有员工46人。当年生产洗衣粉及各种洗涤用品500吨,销售收入180万元,上交利税27万元。产品销至西宁、兰州、天水、临夏等地。
  汽车修理业县科达汽修服务中心2002年,县运输公司职工赵晓科筹资460万元创办。位于县城西关。租地6600平方米。该中心集汽车维修、养护、货物运输、事故救援、餐饮娱乐等为一体,有烤漆房、举升机、发动机综合检测仪等维修检测设备40余台(件)和事故救援车2辆,经营项目有车辆机修、烤铆、喷漆、美容护理及事故救援等10余种,下设小轿车配件门市部和餐饮娱乐部,从业30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专业技术人员13人,一般技工12人。2006年底,取得二类汽车维修企业资格,总资产498万元(固定资产300万元),年创利税30余万元。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