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抗旱与防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9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抗旱与防汛
分类号: TV872
页数: 2
页码: 419-420
摘要: 新中国建立后,正宁县政府设立农田基建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开展防灾抗灾,同时,随着各类水利设施的建成、水土流失的全面治理和各种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改善,为抗旱减灾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抗旱 防汛

内容

第三节抗旱与防汛
  抗旱县域自古到今,春旱居多,夏旱次之,秋旱最少。分区域,宫河、周家地区干旱较严重,降雨明显低于子午岭林缘地区。
  新中国建立后,县政府设立农田基建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开展防灾抗灾,同时,随着各类水利设施的建成、水土流失的全面治理和各种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改善,为抗旱减灾奠定坚实基础。每遇持续干旱,开动一切灌溉机具,动员男女老少投入抗旱斗争,抽调机关单位干部职工,配备运输车辆、水桶、水罐帮助村组突击灌溉。水利部门抽调技术人员下乡进村,保证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电力部门及时架设和维修农电线路,为抗旱提供充足的电源;农牧、农机部门负责农业技术、农耕机具的落实。财政部门拨付抗旱经费,气象部门加强对天气变化情况的预测预报。1995年7月,正宁县被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评为 “全国抗洪抗旱先进集体 ”。1998、1999年,全国旱作农业经验交流现场会均在县域选点观摩。
  防汛县域夏秋两季降水频繁,历来主要采取治理河道、修建河防护岸工程措施,防御山洪灾害。民国《甘肃通志稿》载:“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诸为霖于城(罗川)南山坡下开浚,东水归南岸,于北岸筑堤,东西长一百二十丈,宽二丈余,以护城身。”1969至1970年,实施四郎河河道裁弯取直工程,在罗川肖水改河床于南山脚下,挖填土方6.4万立方米,投劳3.06万工日,增地25亩。1970至1971年,将南山至五王庄东一段河床,改在南山脚,挖填土方13万立方米,投劳6.12万工日,增地36亩。1971至1972年,将张家坪、解家川东队、西队、刘家沟等地段的河床,改在南山脚,挖填土方48万立方米,投劳12万工日,增地300亩。1981至1982年,国家投资84.79万元,修建北沟下水工程,解决县城区排洪问题。1986年,复修四郎河肖水段护岸54米。1980年代末,肖水村在南山脚下挖出1条1000多米长的新河道,引河水进入新河道。在河北岸筑起护岸面土坝,在河床上移土压沙造田,增地60亩。2000年后,在四郎河流域罗川房河武家场、春场、杜家坪修建河防护岸工程3处,完成投资121.08万元,建护岸长1030米,增加耕地600亩,保护农田1780亩,保障2200人的生产安全。2006年9月,县水务局编制《正宁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2月,县政府批准实施。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