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畜禽产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90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畜禽产品
分类号: S817.2
页数: 4
页码: 405-408
摘要: 正宁县毛绒皮生产、肉蛋奶生产、畜产品加工等畜禽产品介绍。
关键词: 畜禽产品 产品加工

内容

第六节畜禽产品
  毛绒皮生产毛县内毛类畜产品主要有羊毛、兔毛及少量杂毛。
  羊毛是养羊业的重要产品,又是畜产品中的一项大宗出口商品。所产羊毛有绵羊毛、山羊毛。绵羊毛又分土种粗绵羊毛(滩羊毛、蒙古羊毛)、细毛及改良毛。土种绵羊毛是民间擀制白毛毡、纺毛线、栽织地毯、制毡帽毡靴和各种毛垫的原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因棉布短缺,绵羊毛还作为民间衣被原料,少部分在市场出售。解放后,土种绵羊毛除民用外,主要作粗纺原料,栽织地毯,纺织各种毛线。纯种细羊毛和改良羊所产的细毛、改良羊毛主要作为精纺原料,纺织各种尼绒、毛哔叽等高档毛料。山羊毛主要用作擀制黑沙毡、织口袋、搓绳子等,多为民间自用。羊毛产量,据统计年鉴资料记载:2001年43吨;2002年46吨;2003年51吨;2004年56吨;2005年56吨。
  兔毛来源于长毛兔,一年四季均可采集。兔毛主要交售国家,由外贸出口。畜杂毛为牛、马、骡、驴畜体上抓下来的毛。主要用来加工工业毛毡,除畜杂毛外,屠宰场和农户在宰杀猪时,采收的猪鬃也有相当数量,是传统出口商品之一。绒主要为山羊绒,是从山羊体上抓下来的细绒毛。产量较少,主要交售国家外贸出口。皮皮张的生产和加工利用起源很早。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已用家畜的皮张作衣。西周和春秋时期,对羊皮的加工利用已很普遍。县内制革皮有牛、马、骡、驴、山羊皮等。新中国建立前,制革皮产量有限,一般均为农户自己加工使用。新中国建立后,除民间自用外,市场出售转为供销系统外调,供工业厂家加工使用。21世纪后,由商贩自行购销。
  牛皮为县域最主要的制革原料。民间主要用途是硝熟后,制作各种绳索、车马挽具、皮鼓等。1980年代后,年约产牛皮9000张。
  驴皮、骡马皮新中国建立前,驴皮主要用于加工制作井绳、套绳、缰绳、毡匠弹毛用的弦、缠木杈用的筋绳。新中国建立后,大部分出售,一部分用于制革,一部分作制药原料,熬制阿胶。21世纪后,由于马类家畜饲量极少,皮张产量少。
  家兔皮1960年代初,随着皮肉兔的宰杀自食,养兔户开始剥取家兔皮,因当时无收购部门,皮张大部抛弃,仅有少数用于手套加工等。1981至1984年,随着皮肉兔基地建设的发展,年平均产家兔皮3万张,收购0.5万张至1万张。1985年产6万张,次年产15万张,1987年产50万张。除用于庆阳地区兔皮加工厂生产外,一部分销往外省、市。
  猪皮有弹性、透气性和耐磨性好,起层和松面等特点,一般用作底革、带革、面革、手套用革,产量少,大多外销。
  肉蛋奶生产肉秦汉时,随着农业的发展发达,畜牧业退于次要地位,肉食逐步以猪羊为主,农家普遍饲养1至2头,养鸡3至5只。清朝至民国时期,县内饲养的猪羊除自食外,农户以 “贱价粮食喂猪,然后运销图利,或生驱出山,转卖以资日用 ”。育肥的猪羊,主要赶运西安、三原等地出售。
  新中国建立后,肉类生产主要以猪、羊肉为主。猪、羊肉主要在逢年过节时宰杀自食,一般用盐腌制,或晾干成腊肉,供常年食用。其次老弱病残牛,交售作为菜牛宰杀,集镇有活鸡出售,供肉食馆使用。1950年代,农户年宰杀猪2000多头,宰羊1000多只,肉类总产40万千克左右。60年代,全县生猪收购饲养场地及饲料供应逐步得到解决,保证了育肥生猪的收购、外调。当时,作为生猪基地,育肥生猪多调运省会兰州及外省区。1983年,甘肃省确定正宁县为肉兔生产县。次年,省畜牧厅确定正宁县为全省肉牛基地之一,重点予以扶持。2001年,全县肉类年总产量3879吨;2002年4291吨;2003年4523吨;2004年5025吨;2005年5168吨;2006年5272吨。
  蛋县域蛋类生产以鸡蛋为主,鸭鹅蛋只有零星生产。新中国建立前,鸡蛋多为农户自产自食,少部分由农户在集市出售换取油盐及零星小商品。1949年底,鸡蛋年产量5万千克。1950年代,鸡蛋产量6.5万千克,除农民自食外,由商业部门收购。1980年代初始,全县出现养鸡热,养鸡专业户、重点户大量涌现,养鸡数量增加。鸡蛋产量成倍增加,鸡蛋年产量由1980年的10万千克增至1988年的40万千克,1985年后,市场开放,鸡蛋以市场销售为主。次年始,举办鸡蛋加工培训班,推广鸡蛋加工技术,在国营(私营)食品厂、农民个体户中,有的加工生产松花变蛋,主要供应县宾馆及城镇食堂。21世纪后,城市居民、农户用盐水腌制鸡蛋日益增加,鸡蛋消费和自食量逐年上升。2005年,全县年产量94.8万千克;2006年,全县年产量115万千克。
  奶主要有羊奶和牛奶。1960年代始,有少数农户从陕西购回奶山羊饲养,所产羊奶供老年人、儿童食用。1977年,县域羊奶产量1.5万千克,未形成商品生产。1990年代始,引入黑白花奶牛,饲养于山河镇畜牧兽医站,所产牛奶仅供县城部分居民食用。近年来,城乡居民对牛羊奶需求量不断增加,奶牛、奶羊饲养量随之增加。2005年,全县产牛、羊鲜奶21.2万千克。2006年,全县产鲜奶25.7万千克。
  畜产品加工亘古以来,民间畜禽宰杀、毛皮加工等以自给自足为主。新中国建立初,除民间零星分布一些工匠从事皮毛加工外,人口居住集中的城镇仅有少量个体手工业作坊小规模地加工民间毛毡、毛口袋、车马挽具、绳索等。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开始有计划地兴办国营畜产品加工企业。1978年后,全县加快发展商品畜牧业,围绕肉蛋皮毛兴办乡镇企业,扶持专业户、个体户、联营户兴办畜产品加工业。
  肉类加工冻兔肉加工1976年后,县内逐步兴起饲养皮肉兔热。1980年,修建库容为50吨的山河镇兔肉冷冻厂,次年正式投产,生产冻兔肉31吨,全部出口外销,产值15.1万元,获利润2.4万元。1986年,改造扩建,总投资210.5万元,库容130吨。1981至1988年,加工生产冻兔肉1429.6吨,创汇231.5万美元,为群众增加收入662.5万元。1990年代后期,养兔业发展低迷,冻兔肉生产逐步停产。
  猪、牛、羊肉加工新中国建立前至五六十年代,在县城和集镇仅有少量私营个体户从事肉食经营,自宰自销或供应饭馆、食堂,以手工操作形式生产,民间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时宰杀猪羊,以自食为主。1981年县冷冻厂正式投产后,有少量牛羊在该厂屠宰加工。1990年代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私营肉品加工厂、私人屠宰户逐渐发展起来,年可生产肉类食品5000多吨。
  羊毛加工唐代,宁州人用羊毛加工的五色毛毡曾作为皇宫的贡品。随后从宋代至元、明、清时期,棉纺织业未兴起前,民间多以羊毛为原料经手工纺织做衣被或擀制毛毡。新中国建立初,县内农户被面多为毛褐子,穿毛套裤很普遍。农业集体化时,生产队的放牧员每年由集体发给毡袄作为御寒用品。民间工匠加工的毛褐、毛围巾、毛手套、袜子、毡袄、毡靴、毛衣裤、毛缠子等产品多为民间自用,少部分在当地交换,毛缠子曾出境销售至陕西的西安、汉中及宁夏等地。1954年,县内有毡匠30户、口袋匠7户。1960年代,成立县地毯厂,年产地毯5万多条。1990年代后期,羊毛市场疲软,地毯厂随之停产。
  皮革加工新中国建立前,县内皮张、皮革多以原料销售为主。商贩在集市或农村收购转售皮货商号或西安等地皮货商。1980年代后,县内皮张加工主要是兔皮加工。山河冷冻厂年宰杀皮肉兔所产兔皮从1984年的3万张增加到1986年的50万张。1986年,建立县皮毛厂,年可加工兔皮60万张,其产品曾在西峰多次展销,皮褥子、皮衣可供出口。后停产。
  骨血羽利用1986年,山河冷冻厂利用屠宰兔的血生产兔血粉获得成功,1987年试产试销,但产量很少。后停产。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