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畜禽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8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畜禽改良
分类号: S813.2
页数: 4
页码: 402-405
摘要: 早在周、秦时期,畜禽改良即被当地人们重视,从选育、配种、家畜胎产方面总结出不少经验。后不断创新提高。
关键词: 畜禽改良 畜禽繁育

内容

第五节畜禽改良
  早在周、秦时期,畜禽改良即被当地人们重视,从选育、配种、家畜胎产方面总结出不少经验。后不断创新提高。
  家畜配种
  传统配种家畜配种在季节上群众早有掌握。当地马、驴配种在农历三月清明前后开始,所谓 “三月桃花驹,一年四季配猪兔 ”。牛则在农历五月开始,九月结束。在发情配种差上则有 “牛头、马尾、驴中间 ”之说,这是掌握母畜排卵时间比较准确的总结。在确定配种时机上,群众早有细致的观察和实践经验,多以谚语 “马吊线,牛吊串,驴拌嘴,牛羊爬胯 ”为配种时机。在季节上还有 “正月猪、腊月狗、二月猫、三月草(母)驴满崤嚎 ”等说法。 “热胎配 ”在本县也较盛行,一般在母马产后第 7到 15天进行,不作发情检查,即本交 2到3次,如遇母马营养差、瘦弱,习惯上产后熬米粥、加料或加喂青苜蓿等,促
  
  使恢复体力。热胎配,还采用连续配种(即隔 10分钟再配 1次)和双重配种(两头公畜各配 1次)方法,以提高受胎率。
  县内大家畜配种,自古至今,多为民桩户承担,群众叫 “拉桩 ”。有些民桩户世代为业,配种熟练,受到群众信赖。擅长配种者,从集会上选购优良幼公畜,加强饲管,并调教为种畜。县内民桩户的优良公畜多购自陕西,或秦川牛或关中驴,精心饲养。采用两种形式配种:一是在种畜头部系一块红布,跟会赶集或游乡串户配种。另一种是固定在家等待拉来的母畜配种。配一次者为刁配,多次配种至怀胎者为包配。一般为先配种后收费,或夏配秋收料 50千克~ 75千克。刁配者多在当时付给一定现金或饲料,但刁配不如包配受胎率高,包配受到群众欢迎。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重视民桩户,并成立民营配种小组和联营组等,继续发挥其作用。同时建立国营配种站。县上大家畜配种任务从 1950年代起一直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1955至 1960年,各公社陆续成立畜牧兽医站,公社畜牧兽医站除了承担动物门诊治疗、动物防检疫等工作外就是承担大家畜授配工作,每年全县平均授配大家畜 1.8万头(次)。
  人工授精家畜常温人工授精技术始于 1950年代中期, 1959年普及人工授精。 1960年代,大家畜人工授精技术在国营配种站巩固下来,永正、榆林子畜牧兽医站坚持家畜人工授精,多年授配家畜 3000多头(匹),配种受胎率 90%左右。 1970年代末,开始试验冷冻精液配种牛。 1980年代,推广用冷冻精液配种改良黄牛。先后建立西坡、山河、月明、永正、榆林子、宫河、三嘉、永和、湫头、罗川 10个冻配点,各冻配点都建有无菌操作室,配备液氮罐、显微镜及全套人工授精器械,共培训人工授精员 70多人。基本建成冻配黄牛改良体系,年冻大家畜 9000头(匹)。
  品种改良
  早在南北朝时期,群众就通过经济交往和集市贸易,引入陕西秦川牛改良当地牛种。因秦川牛来自东路的三原、高陵等地,故称 “东牛 ”。
  1940年代,陕甘宁边区陕北光华农场曾引入美利奴羊、卡拉库尔羊、河南奶山羊等饲喂繁殖。关中分区推行公母羊隔群放牧,集中配种,引入宁夏优良种公羊等方法,选育提高当地滩羊。在大牲畜中由政府资助购买良种公畜,提倡民桩户走乡串户配种改良牲畜,对成绩优良者予以奖励。同时提倡建立 “输种站 ”,选择好的驴种、羊种,劝令民间推行。
  黄牛改良新中国建立前,县内黄牛已用秦川牛改良。 1960年代及 70年代初期,实行牲畜大槽喂养,黄牛改良处于巩固阶段。 1960年,县上从内蒙古海拉尔引进三河牛 60头,且当时永正、榆林子两站继续搞常温人工授精,又有较优良的秦川公牛,配种改良效
  果很好,对全县牛的改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980年代,随着冻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全县共建冻配点 10个,冻配改良黄牛 3000头左右。
  马驴改良新中国建立前,马驴改良事业只在民间自发进行。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家畜改良事业,开始兴办国营配种机构。 1956年,县上从玛曲购回河曲种马 8匹,投放到基层兽医站改良本地马驴。 1959年,先后调入的种公马有苏联速步马、重挽马、卡拉巴依、卡巴金马及国内的门源马、三河马等,通过本交与人工授精,对马匹改良起到一定作用。 1970年代至 1980年代,进行庆阳驴改良繁育。 1980年代后期,由于骡、马经济效益不如牛羊,运输等役用效能下降,人们对马和驴的改良日趋放松,骡马饲养量有所下降。
  羊只改良羊的改良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始, 50多年从未间断。主要方式:蒙古羊、同羊、山羊以级进杂交为主,滩羊以本品种选育为主。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使羊的生产性能大大提高,群体经济效益显著增长。
  绵羊改良 1960年代始,县境引入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进行本交和人工授精,改良当地绵羊。 1972年,全县建绵羊改良站 53处,改良绵羊 2927只。 1971至 1980年,县上先后用人民公社投资款、省畜牧厅所拨专项补助款和群众自筹资金,从新疆、河北和本省购入新疆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和苏联美利奴羊,除多数分配给社员作自留畜饲养、纯繁细毛羊外,少部分分给乡镇兽医站作改良用。 1992至 1994年,在全县 12个乡镇设点示范实施 “绵羊冻精及冻配试验推广 ”项目,累计用细毛羊冻精授配改良母羊 1287只,情期受胎率 63.7%,产羔率 94.19%。后再未开展此项工作。
  山羊改良始于 1960年代,范围较小。此时引进的山羊品种有沙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数量较小,仅供良种站改良使用。 1978至 1982年,绒山羊改良工作进展较快,先后从辽宁盖县、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和甘肃省北县引进绒山羊 802只,改良本地山羊 2000多只,通过改良,杂种羊体重比本地同龄山羊提高 83.13%、 73.66%。 21世纪后,又从陕西杨凌等地引入肉乳兼用型山羊 ——波尔山羊,通过本交和人工授精改良奶山羊 2000多只。 2006年,县内存栏杂种奶山羊 4502只。
  猪的改良县内群众过去大多饲养八眉猪,在品种内又分为大八眉、二八眉和火猪 3个品系。很早以前,群众在每个居住集中的村落,都自发建立一二个种猪户,饲养角猪(火猪) 1至2头,为本村和邻村猪搭圈(配种)1次收费 1至2元,也有专养母猪产仔出售,
  同时积肥务农。新中国建立后,外来猪种被引入,, 1958至 1959年,由省地投资,县上从兰州、陕西等地引入苏联大白猪、约克夏猪 4头,投放到县兽医站,并试搞人工授精配种。 1960年代,良种猪主要由商业食品部门引入。 1966年,从陕西乾县和四川分别购回巴克夏猪 10头、荣昌仔猪 277头。 1973年,县、公社先后从外地渠道引入长白、约克夏、北京黑猪、新淮等品种 50头,分散到社队猪场。 21世纪后,陆续从外地引入民勤白猪(甘白)、
  甘黑、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良种猪,改良本地土种猪。
  鸡的改良新中国建立初期,从外地引入零星良种鸡,但改良效果较差。 1970年代,从子午岭农垦局引入澳州黑、芦航鸡,群众还从外地引入九斤黄、芦花鸡,使鸡种有较大改良。并推广煤油灯孵化和火炕孵化技术。 1980年代至 1990年代,县上从外地引入电动孵化机 2台,在永正畜牧兽医站繁育尼克红、海兰等良种鸡。
  兔的改良 1957年,县农副公司引进安哥拉兔 200多只,力克斯兔 60只,青紫兰 600只,饲养于县域内外,除供制兔化疫苗外,还改良了本地兔种。 1976至 1981年,先后从江苏引进长毛兔 0.87万只,分配给山河、永正、宫河、西坡等公社饲养。从 1978年起,从河北保定引入大耳白、青紫兰及克斯兔约 300只,于当年在山河建立种兔场供出口,后因兔瘟等疫病,死亡多,兔场停办。 2006年,良种兔主要有皮肉兼用型良种兔 ——獭兔,群众养兔 2.2万多只。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