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畜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84
颗粒名称: 第十章 畜牧
分类号: F326.3
页数: 19
页码: 392-410
摘要: 正宁县域畜牧业发展较早。2000年后,由于人均耕地占有量减少(绝大多数不足2亩),机械耕种量提高,农户饲养役畜锐减。但规模养殖户随之增加,畜牧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 正宁县畜牧业 畜牧业发展

内容

第十章畜牧
  县域畜牧业发展较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开始养猪。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发现有完整的猪骨骼。历代,农户大多散在养殖猪、牛、羊。民国时,县内畜牧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制定保护和发展畜牧业的政策,畜牧业发展较快。1960年代初,对大牲畜采取小槽选户饲养,建立母畜繁殖专槽,增加草料,限制使役,加强疫病防治,畜牧业大有发展。1981年后,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发展商品畜牧业,大牲畜数量上升。2000年后,由于人均耕地占有量减少(绝大多数不足2亩),机械耕种量提高,农户饲养役畜锐减。但规模养殖户随之增加,畜牧业稳步发展。
  第一节机构民国前,县域无专门管理畜牧业的机构。民国时期,畜牧业务先后由县政府第二科、建设科兼管。新中国建立初期,由正宁县人民政府建设科主管,后设专管部门。县畜牧局1986年11月设。1992年7月,与县畜牧兽医站、畜禽公司合并。1997年8月,归口县农业局管理。2002年4月撤销。
  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1956年8月设,初称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隶属县农业建设局。1958年12月,并入宁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隶属宁县农业建设局。1962年1月,复设,隶属县农业建设局。1969年3月,改称畜牧组,隶属县农林水牧服务站革命委员会。1972年4月,恢复原称,隶属县农业局。1977年2月,附设门诊部。1979年4月,附设化验室。1987年2月,改称县畜牧工作站,隶属县畜牧局;同时设县家畜检疫站,隶属县畜牧局。1992年7月,均并入县畜牧局。1995年3月,县家畜检疫站改称县动物检疫站;成立县兽医卫生兽药监督管理所,隶属县畜牧局。2002年4月,成立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科级单位,归属县农牧局。下设县畜牧工作站、畜牧兽医工作站、动物检疫站。2006年底,为 “四块牌子,一套人马 ”,共有职工49人。
  县牧工商公司1988年设,隶属县畜牧局。2006年10月,该公司全部资产有偿作价转让本单位职工经营。县畜禽公司1991年设。后自行撤销。基层机构1952年,各区、乡普遍建立5人组成的保畜委员会,行政村建立保畜小组153个。1955年6月,山河、榆林子、宫河、湫头、永和5个区建立中兽医联合诊疗所。1958年10月,中兽医联合诊疗所改称人民公社畜牧兽医工作站。1962年,成立永正、月明人民公社畜牧兽医工作站。1965年8月,设宫河良种繁殖场。同年,月明人民公社畜牧兽医工作站改称西坡公社畜牧兽医工作站。次年6月,成立周家、罗川、三嘉人民公社畜牧兽医工作站。1971年9月,设庵里种畜场,经常保持存栏猪50头、羊50只(种公羊5只)、马24匹(母马19匹)、牛10头(母牛8头)、养鸭2500只、养鱼2万条。1982年撤销。1980年,设有月明、西坡、山河、永正、榆林子、宫河、周家、罗川、永和、湫头、五顷塬、三嘉12个公社畜牧兽医工作站及庵里种畜场、宫河良种繁殖场。永正公社刘堡子大队、宫河公社彭家川大队各设畜牧兽医合作医疗站1处。2006年底,有乡镇畜牧兽医站10个,人员20人。
  第二节饲草饲料野生饲草及分布禾本科禾本科牧草是县内天然草场植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知的有75种。主要有:白羊草(白草)多年生根茎疏丛型,茎部有膝状弯曲,叶多集于基部,叶面有茸毛,丛状花序,略呈紫色,喜温湿。全县均有分布,子午岭林缘乡镇较多,开花前家畜喜食,枯黄后牛羊采食较多,也可刈割晒制干草。
  本氏针茅俗名蓑草。多年生密丛型,须根发达,叶片内卷呈针状,圆锥花序细弱、疏松,下部包于叶鞘内,外稃具长芒,整个花序在阳光下呈褐色光亮。耐旱,全县均有分布。是主要野生牧草之一,各类牲畜均喜食。
  大针茅俗名大蓑草、牛尾巴蓑草。多年生密丛型,茎直立、光滑,植株较其它针茅高大;叶片较长,内卷成线形,干枯后展开;花期比本氏针茅、短花针茅晚。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较耐寒,耐旱性稍差。羊采食少,开花前后为大牲畜所喜食。
  厚穗宾草又叫赖草。多年生根茎型,茎杆直立粗壮,单生或丛生;基部叶较多;穗状花序。分布广泛,湿润及肥沃疏松的地方较多,常成为弃耕地群落的优势种。质地较粗糙,羊在幼嫩时采食,大家畜全年可采食。花期可割制干草。
  黄菅草又称菅草。多年生根茎型,茎簇生;叶宽展,表面蓝绿色;碗穗状花序。耐盐碱,多分布在阴山或潮湿低洼的地方。各类家畜四季都采食,尤以大家畜喜采食;也可割制干草。
  小尖子隐子草又叫旋风草。多年生密丛型,须根发达深长;叶片较硬;圆锥花序,外稃先端具短尖。耐旱性强,全县均有分布。适口性好,利用期长,各类家畜均喜食。
  草地旱熟禾多年生根茎疏丛型,茎细而光滑、直立;叶长狭线型内卷;圆锥花序,成熟后呈草黄色。多生长在较潮湿的地方,春季萌发早,营养价值高,各类家畜均喜食。耐蹂踏,放牧后再生良好。
  猫尾草多年生疏丛型,须根发达,分布较浅。茎基部节间弯曲膨胀呈球状。圆锥花序,呈紧密的圆椎状。喜肥沃湿润,塬区较多。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制作干草。
  芦苇多年生,具有粗壮的匍匐根茎,圆锥花序,分布广泛。
  鹅冠草多年生,须根系;茎丛生,直立或茎部倾斜,叶长扁平光滑。穗状花序,下垂,小穗绿色,幼嫩时草质尚好,鲜草产量高,放牧或割制干草均可。全县均有分布。
  短花针茅多年生密丛型,须根发达,叶细长且内卷成筒状,茎直立,圆锥花序。芒具白色茸毛,远望呈银白色。耐旱,全县均有分布,多生长在黄土丘陵顶部和残塬陇岗。幼嫩时草质柔软,羊及大家畜喜食。果实成熟后不利羊只放牧。
  冰草多年生疏丛型,须根发达;茎直立,叶片内卷成筒状,穗状花序直立,小穗排成稠密整齐的两行,颖先端延伸成刺毛状。耐寒耐旱。幼嫩时,各类家畜均喜食,可调制干草。
  豆科豆科牧草营养价值较其他牧草高,在本县天然草场中所占比重较小,已知的有66种。主要有:达乌里胡枝子俗名枝儿条。小半灌木,主根发达,茎横卧地面上斜生;三生复叶,小叶长圆形,被白色茸毛;总状花序,花黄绿色。分布广泛,阳坡生长较多。耐旱耐瘠薄,是县内优良野生牧草之一,营养价值高,各类家畜均喜食。
  草木樨状黄芪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大,茎直立,多分枝,羽状复叶,小叶狭披针形,总状花序,花小,粉红色或白色,龙骨瓣带紫色;荚小,广卵形。耐寒耐旱耐瘠薄,全县均有分布,是本县优良野生牧草之一,各类家畜均喜食。
  小叶锦鸡儿又叫柠条。落叶小灌木,枝条灰色,托叶刺状,叶柄顶端有短刺,冬季脱落;羽状复叶,小叶卵圆形;花黄色。全县均有分布,沿川乡镇较多,耐寒旱耐瘠薄。营养价值高,幼嫩枝叶各类家畜均喜食。
  甘草又名甜草。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茎叶被茸毛。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总状花序,花蓝紫色。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成熟后呈褐色。抗旱,适应性强,全县均有分布,阳坡生长较多。枯黄后采割家畜喜食。
  野决明俗称苦豆子。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被白毛;三出复叶,小叶倒披针形;花黄色,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抗旱抗寒,全县均有分布。幼嫩时有毒,干枯后家畜喜食。狼牙刺又名白刺花、马蹄针,高2米左右,丛生,多年生小灌木,全株被白色茸毛;羽状复叶托叶刺状;总状花序,花白色;荚果圆筒状。全县均有分布。家畜可食。多花米口袋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茸毛;羽状复叶丛生;伞状花序,花紫色;荚果圆筒状。全县均有分布。小苜蓿又叫野苜蓿。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细弱,全株被软毛;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花黄色;荚果盘曲呈球状。全县均分布。家畜喜食。菊科菊科植物是本县天然草场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的有72种。主要有艾蒿、麻蒿、阿尔泰紫苑、茵陈蒿、冷蒿、供蒿、黄鼠草、刺儿菜、苦苣菜。
  藜科主要有伏地肤、地肤、藜、猪毛菜。
  蔷薇科主要有无茎萎陵菜、萎陵菜、地榆、马茹刺。
  人工种草人工种草是本县舍饲家畜的主要青绿饲草,包括多年生和一年生牧草。多年生牧草主要品种有紫花苜蓿、草木樨、沙打旺、红豆草、聚合草、串叶松香草等。一年生牧草主要是本县群众习惯种植的禾草、燕麦和近年来引入的苏丹草等。
  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亦称苜蓿。多年生草本,是全县普遍种植的当家优良豆科牧草。抗寒抗旱,适应性强,全县各地都能安全越冬和良好的生长发育。因其产量高、适口性好,各类家畜喜食,俗称 “牧草之王 ”。又是良好的蜜源植物,旱塬地每年可刈2茬~3茬,亩产鲜草2500千克~3000千克;川地亩产3400千克~4000千克;山地亩产1000千克~1500千克;荒坡地亩产500千克~1000千克。紫花苜蓿营养丰富,初花期含粗蛋白20.6%,是舍饲家畜的主要青饲料,从花前期开始,与干草混合饲喂,直到秋天再作为春补饲料(草)。紫花苜蓿在幼嫩时也是猪、兔、鸡的良好青绿饲料。
  宋代后,由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紫花苜蓿除作家畜饲草外,还为人在荒年度灾充饥用,宋代荒年即有 “饱餐苜蓿黄昏后,夜渡泾浦到宁州(今正宁、宁县境内)”的诗句,可见苜蓿在当时种植之广。清代《邠风广义》中有 “多种苜蓿,广畜四牝 ”,“唯苜蓿最善,采后复生,一岁数剪,依此饲猪,甚利甚广 ”的记载,可见当时县内用苜蓿养畜,发展畜牧业已有一定的规模。陕甘宁边区时期,苏维埃政府在整个边区普遍推广苜蓿种植,并特别强调在大路两旁种植,以供运盐脚户牲畜饲用。新正县曾于民国32至33年(1943至1944)种植苜蓿2982亩。新中国建立后,全县年种植紫花苜蓿一直在3万亩左右。2003年,从克劳沃草业集团引种美国金皇后紫花苜蓿。2006年,全县紫花苜蓿留床面积3万亩。沙打旺又叫 “直立黄芪 ”,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寒、耐瘠、耐盐碱、抗旱和抗沙害的特点。生长快,产草量高,是饲用、培植绿肥、固沙保土的优良品种,1980年代曾在县内推广种植。红豆草属豆科红豆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驴食豆。新疆等地有野生种分布,1983年从甘肃省通渭县申家山引入本县,并试种成功。本草抗旱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可与紫花苜蓿媲美,而消化率比紫花苜蓿高。1985至1990年全县留存3000多亩。草木樨为两年生豆科牧草。1957年结合水土保持引入本县。1985年在全县推广。主要有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两种。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抗盐碱力强,营养丰富,含粗蛋白质18.2%,与苜蓿接近。因含有香豆素,适口性差,一般与其他牧草混合饲喂。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产草量高,一般亩产鲜草2500千克~3000千克,阴湿地可达4000千克,是很好的水土保持和蜜源植物,既可作饲料,又可作燃料。同时也是优质的绿肥作物。1970年代,庆阳地区农技站曾在本县试验和小麦、玉米套种,以提高土壤肥力,收到良好效果。串叶松香草庆阳地区畜牧兽医站1983年从北京牧草研究所引进。县内也有零星种植。蛋白质含量14.6%,亩产草0.5万千克~1万千克,适口性好。一年生牧草主要以禾草为主,其次是部分燕麦,在青绿时刈割贮存,冬春时作为羔羊草。此外在子午岭林缘乡镇的农户,还种植一定面积的西番谷,夏秋季作为猪的青绿饲料,种子仁可食用。1983年,全国支援甘肃草种中调入的苏丹草为本县禾草增添了新品种,已在全县各乡镇推广,因产草量高,既可青饲又可青贮,很受欢迎。全县一年生牧草年平均种植约0.8万亩。农作物秸秆是构成家畜粗饲料的主要来源。可被家畜食用的主要有小麦秸(衣)、玉米秸、高粱秸、谷草、糜草、豆类秸(衣)、荞麦秸(衣)、洋芋蔓、甜菜叶等10多种。各种秸秆利用程度也不一样,利用最高的谷草、糜草为90%以上,麦草为80%左右,玉米秸秆约50%~60%。
  精饲料及其加工包括籽实饲料、糠麸饲料、饼粕饲料、糟渣类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家畜家禽口粮所必须的成分。籽实饲料又称精饲料。主要有玉米、高粱、豆类及糜谷等。1981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各类家畜集体饲养所需饲料均由生产队统一提留,提留多少以当年丰歉而定,一般标准是:每头牛驴150千克、骡马200千克、猪150千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畜所需精饲料由农户自行决定。
  糠麸饲料主要有麸皮、糜谷糠等。是大家畜农闲季节、猪架子期和鸡休产期的主要精饲料,多与其他子实精饲料混合饲喂。
  饼、粕、糟渣类饲料为食油、豆粉、豆腐和醋、酱、酒等食品加工后的副产品,是家畜良好的植物蛋白饲料,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饼、豆饼(渣)数量较大,除少量用作肥料外,大部分作为饲料。蛋白质含量高,饲喂时间主要集中在冬春时节。糟渣类饲料主要是食品加工业的残渣,营养较差,一般和其他饲料混合饲喂。
  第三节经营体制封建地主所有制经营封建社会,地主以雇工饲养、份养、牛租、伙喂等方式让农牧民进行牧业生产。其中雇工饲养、份养、牛租是县域普遍存在的经营方式。除少数自耕农拥有供自己使用的牲畜外,贫苦农民只有很少的牲畜或完全没有牲畜。1951年4月,全县完成土地改革,有266户贫苦农民分得封建地主占有的包括大牲畜、羊在内的生产资料。至此,封建地主所有制在全县范围内解体。
  农民个体所有制经营1951至1956年,为农民个体畜牧业的经营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全县范围内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实行牲畜属于农民私有、自繁自养的政策。采取 “保护和发展畜牧业 ”的方针,继续以贷款形式扶持农民购买役畜、种畜,建设牲畜棚圈。1953年,以贷款扶助添役畜150头、羊2000只,每户养猪1头、鸡5只。同年,县乡各级成立保畜委员会,村成立保畜小组,发动农民参加改善饲养管理、修补棚圈、贮备冬草、消灭兽害等群众性保畜活动。至1956年末,大牲畜存栏2.67万头,羊存栏1.63万只,猪存栏1.39万头,鸡存栏8.62万只。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营集体经营1956年,初级农业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合作社,将农民个体经营的大牲畜、羊折价变为集体的生产资料。集体经营初期,借用社员房屋、窑洞作为牲畜、羊的圈舍,以农业合作社和生产组为单位,将大牲畜合槽饲养,羊合群放牧。饲草饲料统一提留,使役由生产组长统一安排,饲牧人员的选派和调换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大牲畜、羊的饲养放牧实行定额管理。饲养管理、使役、繁殖、肥料都订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生产组和农业合作社均选有分管畜牧业的副组长和副社长。根据饲养放牧的数量和肥料任务完成的情况评工记分,饲养放牧员劳动报酬一般高于同等劳动力10%~20%。大牲畜、羊作为集体固定财产造册登记,出售后的收入记入公积金项下。羊毛、皮张等畜产品交售国家,收入现金参加当年分配。1958年后,大牲畜、羊转为公社所有,由合并后的大队统一经营,公社与大队之间,大队与生产队之间无偿 “平调 ”牲畜、羊只。同期,按照庆阳地委《社员个人生活资料的处理原则》,将社员饲养的少量大牲畜、羊收归公社所有,或折价归社所有,部分社将社员家庭养猪也收为公有。“大跃进 ”运动中,牲畜使役加重,饲养管理放松,大牲畜乏瘦、死亡较严重。羊只以放牧为主,所受损失较少,存栏仍呈上升趋势。1959至1960年,大家畜和其他各类畜禽存栏数下降幅度较大。1962年,牲畜全部下放到生产队所有。大牲畜分户喂养后,加强了责任心,对乏弱的三类畜采取灌油、灌药、加草加料等措施加强饲养管理,牲畜膘情好转,乏弱死亡减少。同期推行牲畜包产奖励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者给予奖励。在粮食分配中注意饲料的提留和储备。到1963年,全县大牲畜存栏数回升到1.76万头。1964至1965年,强调整顿、纯洁饲养放牧队伍,处理削弱集体经济问题,将分户喂养的大牲畜陆续收归集体大槽喂养。规定社员家庭自留畜数量按1962年核算单位下放时牲畜总头数的5%~7%执行,不足5%的不补,多余的折价归队,也可由社员自行处理,3年处理1次。农户的自留羊,每户不超过2只,两年处理1次。1966至1976年,大牲畜、羊仍以集体经营为主。此期集体饲养大牲畜所占比例最高的是1971年,最低的是1974年。1971年,全县养猪贯彻 “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 ”的方针,大办集体猪场;社员交售肥猪,实行奖发布票,奖售饲料、自行车、缝纫机等政策。1975、1976年,全县大办猪场,饲养量分别为8.9万口、10.7万口。但因饲料粮食跟不上去,生猪质量下降,出现僵猪,冬春死亡惨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此期,虽然生产队根据牲畜膘情繁殖率,实行奖励政策,但大牲畜总数量徘徊不前。1978年,在贯彻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中,放宽社员养自留畜、自留羊界限,社员个体经营的大牲畜、羊所占比例增加。当年,甘肃省水电局投资2万元,在榆林子公社试验舍饲养羊,人称 “站羊 ”,后在前塬地区普遍采用,并不断完善 “站羊 ”饲养管理经验。集体经营时期,山河公社松树大队社员李四福,自1956年起任饲养员长达23年,饲养的母牛为集体繁殖犊牛72头。
  表10-3-11978年前后正宁县生猪收购价格分类表(单位:元 /每500克)承包经营1981年秋,全县将原来由生产队集体经营的全部大牲畜、羊折价后,按人口承包到户。承包经营后,集体原有的牲畜折价挂账,所有权归集体。大牲畜由大槽喂养变为分户喂养,羊由大群放牧改为几户组群的小群放牧或以户为单位站养。同时,国家增加畜牧业投资,给社员划拨 “三荒地 ”,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提供良种畜禽,开展畜牧技术培训等,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1981年,宫河公社宫河大队第四生产队社员王定前交售肥猪7口,平均体重103.675千克,收入现金972.48元,国家奖售饲料粮食750千克。承包经营后,大牲畜增加较快,羊只有所下降。1986年统计,全县有畜牧专业户241户,其中养奶牛2户、养菜牛6户、养猪34户、养羊15户、养鸡7户、养兔69户、其他108户。这些专业户一部分是在承包集体畜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投资,扩大经营形式。一部分是利用贷款专门从事畜禽业生产,专业饲养,集约经营,出栏快,商品率高。多数专业户以养鸡、养兔、养羊为主。
  个体私营规模化经营1984年,永和于家庄村退伍军人樊金龙自筹资金办起家庭养鸡场,当年购回 “星杂288”770只,收入3000元。1997年,罗川乡城关村按照 “小群体、大规模 ”的发展思路,采取统一设计、标准、建造、孵化供应鸡苗、防疫、收购销售办法,不断巩固饲养规模,使全村千只以上笼架养鸡户累计达到250户,年饲养鸡10万只,销售收入110万元。2002年4月,西坡陇泰肉牛养殖公司成立,主要养殖早胜牛、秦川牛、西门达尔、夏洛莱牛等;建成500头肉牛养殖场1处,配种站及胚胎移植室1个,青贮饲料氨化池5个,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5台,采取养殖、运销、加工一体化经营方式,和 “基地+农户 ”的管理模式,发展2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00个,5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00个,年出栏肉牛2000头。同年,山河镇冯柳村村民杨光明投资40万元,建成光明兔业有限责任公司,饲养獭兔1560只,带动全村农民建成百只以上养兔场128个。2005年8月,正宁县林福木业经销有限公司投资60万元,建起占地6000平方米,集皮、肉产供销为一体的獭兔分公司。同年,山河镇东关村民赵宏超投资50万元,建成高标准现代化千头良种猪场,猪场建设引自陕西杨陵 “农高会猪产业标准化项目 ”,猪舍建设采用保温隔热、机械通风、水帘降温、暖风升温、地热供暖等技术,以保证猪舍经常处于恒温状态,防止疫病发生,实行直线型育肥。2006年底,全县累计种植各类牧草7.45万亩,建成千亩草带5处,人工牧草留床面积5.8万亩,改建青贮氨化池(窖)850个,年加工青贮饲草1.12万吨以上;建成设施规模养殖小区8个,新建肉牛冻配点7个,累计发展规模户4420户;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为31143头、47249只、43268口、596600只,肉类总产量5272吨,年畜牧业总产值8300万元。
  第四节畜禽生产役畜牛有紫牛(蒙古系)、早胜牛、秦川牛、西门达尔杂牛、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全县各乡镇均有养殖,东部林缘地带的山河、西坡、五顷塬、湫头、三嘉5个乡镇饲养量较多,每年用冻精和本交授母牛9500头,产活犊牛7000头左右。2006年底,存栏31143头,占全县大家畜31883头的97.7%。
  驴有关中驴、庆阳驴、蒙系驴。2006年,存栏806头,主要分布于川道地区。
  马有内蒙古马、新疆伊利马、河曲杂种马。2006年,存栏268匹。
  骡2006年,存栏37头,主要分布于四郎河、嘉峪河流域的山川地区。
  家畜奶牛主要有西门达尔杂牛、黑白花奶牛两大品种。山河镇农民王正新,全家5口人,2个劳动力,1984年筹办奶牛场,次年养奶牛7头,其中3头产奶,年产奶9000千克,收入6000元,净收入4000元。1986年养奶牛4头,当年产奶1.5万千克,净收入7000元。2006年,全县共存栏奶牛89头,主要分布于县城周围各养殖场户中。
  羊绵羊有新疆细毛羊、蒙古型绵羊、甘肃细毛羊、美利奴羊、小尾寒羊及引进细毛羊。山羊有黑山羊、奶山羊、波尔山羊、莎能山羊、改良杂种山羊等。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各乡村,也零星散养于其他乡村。1980年,全县饲养奶山羊130只,1986年9月为50只。全县每年可授配母羊1.5万只,产活羔羊1.2万只。2006年,全县存栏47249只、出栏23603只。
  猪有巴杂、土杂、甘肃黑猪、民勤白猪、汉普夏、杜洛克、约克、长白等,分布全县各乡镇。2006年,全县存栏43268只、出栏37011只。
  犬有当地土种犬,属北方松狮犬种。1949年底约有1万只,到1980年代约有2万只。另外,还有板凳狗,但数量很少。1980年代,从外省区引进少量狼犬、德国黑背牧羊犬及金狮犬饲养繁殖。1990年代,从外地引进德国圣伯纳、沙皮、狐狸犬等稀有品种。县公安局一度饲养警犬。2006年,全县约饲养犬7000多只。
  兔新中国建立前,零星饲养。1957年,从外地引入良种。至现在,品种有大耳白、青紫兰、新西兰、比利时、丹麦红、花巨、加利福尼亚、力克斯、安哥拉、德系长毛兔、法系长毛兔、獭兔。1976至1981年,庆阳地区外贸公司从江苏引进皮肉兔0.87万只,分配山河、永正、宫河、西坡等公社饲养。1981年,县内饲养皮肉兔10万只,当年加工出口冻兔肉24吨。次年,引进长毛兔,各公社均饲养。1983年,甘肃省家兔饲养工作会议、庆阳地区养兔工作会议分别确定正宁县为肉兔生产县、皮肉兔基地县。次年,饲养皮肉兔8.9万只,交售宰杀3万余只。1985年,饲养皮肉兔14.4万只,交售宰杀6.5万只,加工出口冻兔肉60吨。次年,皮肉兔存栏42万只,收购18.24万只;饲养长毛兔900只。至1987年,全县农民交售肉兔53万只,收入336万元。1990年代后,由于兔瘟难于防治,出口受阻,价格低迷,加之县上仅有的冷冻厂关闭停产,养兔业衰落。2006年,全县仅出栏4500只。
  家禽鸡新中国建立前,全县饲养的土种鸡,基本上是农户自繁自养。新中国建立后,引入的鸡品种主要有来航、澳洲黑、芦花、白洛克、苏州黄。1980年代,引进星杂288、希塞斯、新布罗、伊沙褐、明星、九斤黄、尼古拉、苏禽三号、罗斯、贝蒂那火鸡。1990年代,引进尼克红。21世纪后,饲养的良种鸡主要是海兰鸡。2006年,全县鸡饲养量59.66万只。
  鸭、鹅、鸽鸭主要有康贝尔鸭,鹅主要是土杂鹅,鸽主要以肉鸽和观赏鸽为主。在县域均零星饲养。
  其他蜜蜂县域主要蜂种为中华蜂(简称 “中蜂 ”)。其适应性强、稳产,能充分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抗病能力强,全县各地均饲养。1958年始,推广中蜂过箱等新法饲养技术。1958、1981年,分别引入意大利蜂、高加索蜂。2006年,全县饲养蜜蜂1173箱。
  表10-4-1若干年份正宁县畜禽存栏统计表(单位:万头、万只、箱)第五节畜禽改良早在周、秦时期,畜禽改良即被当地人们重视,从选育、配种、家畜胎产方面总结出不少经验。后不断创新提高。
  家畜配种传统配种家畜配种在季节上群众早有掌握。当地马、驴配种在农历三月清明前后开始,所谓 “三月桃花驹,一年四季配猪兔 ”。牛则在农历五月开始,九月结束。在发情配种差上则有 “牛头、马尾、驴中间 ”之说,这是掌握母畜排卵时间比较准确的总结。在确定配种时机上,群众早有细致的观察和实践经验,多以谚语 “马吊线,牛吊串,驴拌嘴,牛羊爬胯 ”为配种时机。在季节上还有 “正月猪、腊月狗、二月猫、三月草(母)驴满崤嚎 ”等说法。“热胎配 ”在本县也较盛行,一般在母马产后第7到15天进行,不作发情检查,即本交2到3次,如遇母马营养差、瘦弱,习惯上产后熬米粥、加料或加喂青苜蓿等,促使恢复体力。热胎配,还采用连续配种(即隔10分钟再配1次)和双重配种(两头公畜各配1次)方法,以提高受胎率。
  县内大家畜配种,自古至今,多为民桩户承担,群众叫 “拉桩 ”。有些民桩户世代为业,配种熟练,受到群众信赖。擅长配种者,从集会上选购优良幼公畜,加强饲管,并调教为种畜。县内民桩户的优良公畜多购自陕西,或秦川牛或关中驴,精心饲养。采用两种形式配种:一是在种畜头部系一块红布,跟会赶集或游乡串户配种。另一种是固定在家等待拉来的母畜配种。配一次者为刁配,多次配种至怀胎者为包配。一般为先配种后收费,或夏配秋收料50千克~75千克。刁配者多在当时付给一定现金或饲料,但刁配不如包配受胎率高,包配受到群众欢迎。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重视民桩户,并成立民营配种小组和联营组等,继续发挥其作用。同时建立国营配种站。县上大家畜配种任务从1950年代起一直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1955至1960年,各公社陆续成立畜牧兽医站,公社畜牧兽医站除了承担动物门诊治疗、动物防检疫等工作外就是承担大家畜授配工作,每年全县平均授配大家畜1.8万头(次)。
  人工授精家畜常温人工授精技术始于1950年代中期,1959年普及人工授精。1960年代,大家畜人工授精技术在国营配种站巩固下来,永正、榆林子畜牧兽医站坚持家畜人工授精,多年授配家畜3000多头(匹),配种受胎率90%左右。1970年代末,开始试验冷冻精液配种牛。1980年代,推广用冷冻精液配种改良黄牛。先后建立西坡、山河、月明、永正、榆林子、宫河、三嘉、永和、湫头、罗川10个冻配点,各冻配点都建有无菌操作室,配备液氮罐、显微镜及全套人工授精器械,共培训人工授精员70多人。基本建成冻配黄牛改良体系,年冻大家畜9000头(匹)。
  品种改良早在南北朝时期,群众就通过经济交往和集市贸易,引入陕西秦川牛改良当地牛种。因秦川牛来自东路的三原、高陵等地,故称 “东牛 ”。1940年代,陕甘宁边区陕北光华农场曾引入美利奴羊、卡拉库尔羊、河南奶山羊等饲喂繁殖。关中分区推行公母羊隔群放牧,集中配种,引入宁夏优良种公羊等方法,选育提高当地滩羊。在大牲畜中由政府资助购买良种公畜,提倡民桩户走乡串户配种改良牲畜,对成绩优良者予以奖励。同时提倡建立 “输种站 ”,选择好的驴种、羊种,劝令民间推行。
  黄牛改良新中国建立前,县内黄牛已用秦川牛改良。1960年代及70年代初期,实行牲畜大槽喂养,黄牛改良处于巩固阶段。1960年,县上从内蒙古海拉尔引进三河牛60头,且当时永正、榆林子两站继续搞常温人工授精,又有较优良的秦川公牛,配种改良效果很好,对全县牛的改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980年代,随着冻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全县共建冻配点10个,冻配改良黄牛3000头左右。
  马驴改良新中国建立前,马驴改良事业只在民间自发进行。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家畜改良事业,开始兴办国营配种机构。1956年,县上从玛曲购回河曲种马8匹,投放到基层兽医站改良本地马驴。1959年,先后调入的种公马有苏联速步马、重挽马、卡拉巴依、卡巴金马及国内的门源马、三河马等,通过本交与人工授精,对马匹改良起到一定作用。1970年代至1980年代,进行庆阳驴改良繁育。1980年代后期,由于骡、马经济效益不如牛羊,运输等役用效能下降,人们对马和驴的改良日趋放松,骡马饲养量有所下降。
  羊只改良羊的改良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始,50多年从未间断。主要方式:蒙古羊、同羊、山羊以级进杂交为主,滩羊以本品种选育为主。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使羊的生产性能大大提高,群体经济效益显著增长。
  绵羊改良1960年代始,县境引入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进行本交和人工授精,改良当地绵羊。1972年,全县建绵羊改良站53处,改良绵羊2927只。1971至1980年,县上先后用人民公社投资款、省畜牧厅所拨专项补助款和群众自筹资金,从新疆、河北和本省购入新疆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和苏联美利奴羊,除多数分配给社员作自留畜饲养、纯繁细毛羊外,少部分分给乡镇兽医站作改良用。1992至1994年,在全县12个乡镇设点示范实施 “绵羊冻精及冻配试验推广 ”项目,累计用细毛羊冻精授配改良母羊1287只,情期受胎率63.7%,产羔率94.19%。后再未开展此项工作。
  山羊改良始于1960年代,范围较小。此时引进的山羊品种有沙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数量较小,仅供良种站改良使用。1978至1982年,绒山羊改良工作进展较快,先后从辽宁盖县、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和甘肃省北县引进绒山羊802只,改良本地山羊2000多只,通过改良,杂种羊体重比本地同龄山羊提高83.13%、73.66%。21世纪后,又从陕西杨凌等地引入肉乳兼用型山羊 ——波尔山羊,通过本交和人工授精改良奶山羊2000多只。2006年,县内存栏杂种奶山羊4502只。
  猪的改良县内群众过去大多饲养八眉猪,在品种内又分为大八眉、二八眉和火猪3个品系。很早以前,群众在每个居住集中的村落,都自发建立一二个种猪户,饲养角猪(火猪)1至2头,为本村和邻村猪搭圈(配种)1次收费1至2元,也有专养母猪产仔出售,同时积肥务农。新中国建立后,外来猪种被引入,,1958至1959年,由省地投资,县上从兰州、陕西等地引入苏联大白猪、约克夏猪4头,投放到县兽医站,并试搞人工授精配种。1960年代,良种猪主要由商业食品部门引入。1966年,从陕西乾县和四川分别购回巴克夏猪10头、荣昌仔猪277头。1973年,县、公社先后从外地渠道引入长白、约克夏、北京黑猪、新淮等品种50头,分散到社队猪场。21世纪后,陆续从外地引入民勤白猪(甘白)、甘黑、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良种猪,改良本地土种猪。
  鸡的改良新中国建立初期,从外地引入零星良种鸡,但改良效果较差。1970年代,从子午岭农垦局引入澳州黑、芦航鸡,群众还从外地引入九斤黄、芦花鸡,使鸡种有较大改良。并推广煤油灯孵化和火炕孵化技术。1980年代至1990年代,县上从外地引入电动孵化机2台,在永正畜牧兽医站繁育尼克红、海兰等良种鸡。
  兔的改良1957年,县农副公司引进安哥拉兔200多只,力克斯兔60只,青紫兰600只,饲养于县域内外,除供制兔化疫苗外,还改良了本地兔种。1976至1981年,先后从江苏引进长毛兔0.87万只,分配给山河、永正、宫河、西坡等公社饲养。从1978年起,从河北保定引入大耳白、青紫兰及克斯兔约300只,于当年在山河建立种兔场供出口,后因兔瘟等疫病,死亡多,兔场停办。2006年,良种兔主要有皮肉兼用型良种兔 ——獭兔,群众养兔2.2万多只。
  第六节畜禽产品毛绒皮生产毛县内毛类畜产品主要有羊毛、兔毛及少量杂毛。
  羊毛是养羊业的重要产品,又是畜产品中的一项大宗出口商品。所产羊毛有绵羊毛、山羊毛。绵羊毛又分土种粗绵羊毛(滩羊毛、蒙古羊毛)、细毛及改良毛。土种绵羊毛是民间擀制白毛毡、纺毛线、栽织地毯、制毡帽毡靴和各种毛垫的原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因棉布短缺,绵羊毛还作为民间衣被原料,少部分在市场出售。解放后,土种绵羊毛除民用外,主要作粗纺原料,栽织地毯,纺织各种毛线。纯种细羊毛和改良羊所产的细毛、改良羊毛主要作为精纺原料,纺织各种尼绒、毛哔叽等高档毛料。山羊毛主要用作擀制黑沙毡、织口袋、搓绳子等,多为民间自用。羊毛产量,据统计年鉴资料记载:2001年43吨;2002年46吨;2003年51吨;2004年56吨;2005年56吨。
  兔毛来源于长毛兔,一年四季均可采集。兔毛主要交售国家,由外贸出口。畜杂毛为牛、马、骡、驴畜体上抓下来的毛。主要用来加工工业毛毡,除畜杂毛外,屠宰场和农户在宰杀猪时,采收的猪鬃也有相当数量,是传统出口商品之一。绒主要为山羊绒,是从山羊体上抓下来的细绒毛。产量较少,主要交售国家外贸出口。皮皮张的生产和加工利用起源很早。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已用家畜的皮张作衣。西周和春秋时期,对羊皮的加工利用已很普遍。县内制革皮有牛、马、骡、驴、山羊皮等。新中国建立前,制革皮产量有限,一般均为农户自己加工使用。新中国建立后,除民间自用外,市场出售转为供销系统外调,供工业厂家加工使用。21世纪后,由商贩自行购销。
  牛皮为县域最主要的制革原料。民间主要用途是硝熟后,制作各种绳索、车马挽具、皮鼓等。1980年代后,年约产牛皮9000张。
  驴皮、骡马皮新中国建立前,驴皮主要用于加工制作井绳、套绳、缰绳、毡匠弹毛用的弦、缠木杈用的筋绳。新中国建立后,大部分出售,一部分用于制革,一部分作制药原料,熬制阿胶。21世纪后,由于马类家畜饲量极少,皮张产量少。
  家兔皮1960年代初,随着皮肉兔的宰杀自食,养兔户开始剥取家兔皮,因当时无收购部门,皮张大部抛弃,仅有少数用于手套加工等。1981至1984年,随着皮肉兔基地建设的发展,年平均产家兔皮3万张,收购0.5万张至1万张。1985年产6万张,次年产15万张,1987年产50万张。除用于庆阳地区兔皮加工厂生产外,一部分销往外省、市。
  猪皮有弹性、透气性和耐磨性好,起层和松面等特点,一般用作底革、带革、面革、手套用革,产量少,大多外销。
  肉蛋奶生产肉秦汉时,随着农业的发展发达,畜牧业退于次要地位,肉食逐步以猪羊为主,农家普遍饲养1至2头,养鸡3至5只。清朝至民国时期,县内饲养的猪羊除自食外,农户以 “贱价粮食喂猪,然后运销图利,或生驱出山,转卖以资日用 ”。育肥的猪羊,主要赶运西安、三原等地出售。
  新中国建立后,肉类生产主要以猪、羊肉为主。猪、羊肉主要在逢年过节时宰杀自食,一般用盐腌制,或晾干成腊肉,供常年食用。其次老弱病残牛,交售作为菜牛宰杀,集镇有活鸡出售,供肉食馆使用。1950年代,农户年宰杀猪2000多头,宰羊1000多只,肉类总产40万千克左右。60年代,全县生猪收购饲养场地及饲料供应逐步得到解决,保证了育肥生猪的收购、外调。当时,作为生猪基地,育肥生猪多调运省会兰州及外省区。1983年,甘肃省确定正宁县为肉兔生产县。次年,省畜牧厅确定正宁县为全省肉牛基地之一,重点予以扶持。2001年,全县肉类年总产量3879吨;2002年4291吨;2003年4523吨;2004年5025吨;2005年5168吨;2006年5272吨。
  蛋县域蛋类生产以鸡蛋为主,鸭鹅蛋只有零星生产。新中国建立前,鸡蛋多为农户自产自食,少部分由农户在集市出售换取油盐及零星小商品。1949年底,鸡蛋年产量5万千克。1950年代,鸡蛋产量6.5万千克,除农民自食外,由商业部门收购。1980年代初始,全县出现养鸡热,养鸡专业户、重点户大量涌现,养鸡数量增加。鸡蛋产量成倍增加,鸡蛋年产量由1980年的10万千克增至1988年的40万千克,1985年后,市场开放,鸡蛋以市场销售为主。次年始,举办鸡蛋加工培训班,推广鸡蛋加工技术,在国营(私营)食品厂、农民个体户中,有的加工生产松花变蛋,主要供应县宾馆及城镇食堂。21世纪后,城市居民、农户用盐水腌制鸡蛋日益增加,鸡蛋消费和自食量逐年上升。2005年,全县年产量94.8万千克;2006年,全县年产量115万千克。
  奶主要有羊奶和牛奶。1960年代始,有少数农户从陕西购回奶山羊饲养,所产羊奶供老年人、儿童食用。1977年,县域羊奶产量1.5万千克,未形成商品生产。1990年代始,引入黑白花奶牛,饲养于山河镇畜牧兽医站,所产牛奶仅供县城部分居民食用。近年来,城乡居民对牛羊奶需求量不断增加,奶牛、奶羊饲养量随之增加。2005年,全县产牛、羊鲜奶21.2万千克。2006年,全县产鲜奶25.7万千克。
  畜产品加工亘古以来,民间畜禽宰杀、毛皮加工等以自给自足为主。新中国建立初,除民间零星分布一些工匠从事皮毛加工外,人口居住集中的城镇仅有少量个体手工业作坊小规模地加工民间毛毡、毛口袋、车马挽具、绳索等。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开始有计划地兴办国营畜产品加工企业。1978年后,全县加快发展商品畜牧业,围绕肉蛋皮毛兴办乡镇企业,扶持专业户、个体户、联营户兴办畜产品加工业。
  肉类加工冻兔肉加工1976年后,县内逐步兴起饲养皮肉兔热。1980年,修建库容为50吨的山河镇兔肉冷冻厂,次年正式投产,生产冻兔肉31吨,全部出口外销,产值15.1万元,获利润2.4万元。1986年,改造扩建,总投资210.5万元,库容130吨。1981至1988年,加工生产冻兔肉1429.6吨,创汇231.5万美元,为群众增加收入662.5万元。1990年代后期,养兔业发展低迷,冻兔肉生产逐步停产。
  猪、牛、羊肉加工新中国建立前至五六十年代,在县城和集镇仅有少量私营个体户从事肉食经营,自宰自销或供应饭馆、食堂,以手工操作形式生产,民间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时宰杀猪羊,以自食为主。1981年县冷冻厂正式投产后,有少量牛羊在该厂屠宰加工。1990年代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私营肉品加工厂、私人屠宰户逐渐发展起来,年可生产肉类食品5000多吨。
  羊毛加工唐代,宁州人用羊毛加工的五色毛毡曾作为皇宫的贡品。随后从宋代至元、明、清时期,棉纺织业未兴起前,民间多以羊毛为原料经手工纺织做衣被或擀制毛毡。新中国建立初,县内农户被面多为毛褐子,穿毛套裤很普遍。农业集体化时,生产队的放牧员每年由集体发给毡袄作为御寒用品。民间工匠加工的毛褐、毛围巾、毛手套、袜子、毡袄、毡靴、毛衣裤、毛缠子等产品多为民间自用,少部分在当地交换,毛缠子曾出境销售至陕西的西安、汉中及宁夏等地。1954年,县内有毡匠30户、口袋匠7户。1960年代,成立县地毯厂,年产地毯5万多条。1990年代后期,羊毛市场疲软,地毯厂随之停产。
  皮革加工新中国建立前,县内皮张、皮革多以原料销售为主。商贩在集市或农村收购转售皮货商号或西安等地皮货商。1980年代后,县内皮张加工主要是兔皮加工。山河冷冻厂年宰杀皮肉兔所产兔皮从1984年的3万张增加到1986年的50万张。1986年,建立县皮毛厂,年可加工兔皮60万张,其产品曾在西峰多次展销,皮褥子、皮衣可供出口。后停产。
  骨血羽利用1986年,山河冷冻厂利用屠宰兔的血生产兔血粉获得成功,1987年试产试销,但产量很少。后停产。
  第七节疫病防治骡马病鼻疽为马属家畜共患的恶性传染病,极个别可传染给人。主要病症是上呼吸道粘膜、肺、皮肤和其他实质器官形成特异性鼻疽结节和溃疡,出现流脓鼻症状,故民间称本病为 “流鼻 ”、“传槽 ”等。1950年代至1960年代危害严重,仅1958、1963年两次检马类家畜1500头,检出阳性84头(匹),阳性率5.6%,发病范围涉及永和、榆林子、永正、西坡、宫河5个公社。1974、1977年,各检疫1次,共检马类家畜4252头(匹),检出阳性82头,阳性率1.92%,和前两次相比,阳性率下降3.68%。1980年代,先后检疫7次,累计检疫马类家畜25398头(匹),仅1986年在罗川、榆林子检出阳性2头(病畜从陕西旬邑、乾县购入),阳性率占当年受检621头(匹)的0.32%;1988年底,经省、地验收,正宁县达到控制县标准。1990年代,再未从外地购买马类家畜,本病传入停止。
  马传染性贫血1978年选点抽查,在山河公社解家川大队检出1例,检出率0.05%。1979年普检,在山河、永正、榆林子、湫头、宫河、月明及市场共检疫马类家畜6538头(匹)检出阳性病畜11头(本县8头、外地3头),检出率0.17%,对检出本县的9头(匹)全,部扑杀处理,外地3头进行跟踪处理。1980至1988年,检疫9次(乡村检疫4次,市场检疫5次),共检疫马类家畜4194头(匹),均无阳性出现。至2006年,未见发病。牛羊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按结核分枝杆菌致病力可分为3种类型,即人型、牛羊型和禽型,三者有交叉感染现象。牛结核杆菌主要侵害牛,其次是人、猪、马、绵羊、山羊等。牛羊结核病以病牛羊逐渐消瘦,在组织器官内形成结核结节(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为特征。1980年代至90年代,全县检疫6次,共检疫奶牛608头,未发现病例。至2006年,未见发病。
  炭疽病1960年代至70年代,县内未见牛炭疽病发生。1989年11月、2002年9月,榆林子镇乐安坊与小寺头村炭疽病各发1例。至2006年,再无新疫点和病例出现。
  羊痘在县域流行较久,1970年代危害较大。1979至1980年,在永正、周家公社5个大队有387只羊发病,死亡191只,死亡率49.4%。1981至1988年,在全县用羊痘苗免疫4次,共免疫羊10.24万只,初步控制该病。1989至2000年,在全县抽样检查5次,共检查羊500只,未发现病羊。至2006年,未见发病。
  布鲁氏杆菌病牛布病在全县范围内呈零星散发,未见有大的流行和危害。1972年起,在西坡、永和、榆林子调查,共检牛153头,检出阳性9头,阳性率5.88%。此后,在全县开展全面防治,至1989年,共用羊型5号弱毒菌苗免疫5次(气雾免疫3次,注射免疫2次),累计免疫牛41175头。检疫8次(包括监测、净化、考核、检疫),累计检疫牛16576头,查出阳性病牛218头,可疑160头。先后淘汰处理阳性150头。经10多年的连续防治,感染率大幅下降,阳性率由1972年的5.88%降至1989年的0.78%。1980年,由甘肃省地方病办公室对全县布病防治工作进行考核,结果已达省定 “控制区 ”标准。2005年,对县城奶牛进行布病检测,共抽检奶牛27头,均为阴性。2006年,未见发病。
  猪病猪瘟该病在县内流行时间长,范围广,危害大。其中1970年代危害严重。1976至1980年,每年都有猪瘟流行,仅1976年就有宫河、西坡、永正、周家、榆林子、罗川、永和、湫头、山河9个公社发生猪瘟,病猪6514头,死亡率100%。1980年代,经多年连续免疫注射,发病公社由原来的9个减少到三嘉、永和、宫河、周家、榆林子6个,发病数由1976年的6514头降至1980年的1930头。1987年后,仅在与陕西相邻的永和、周家公社的2个村流行。1981至1988年,先后流行于6个乡镇34个村,据不完全统计,发病1817头,死亡1786头,死亡率98.3%。此间,共用猪瘟冻干苗免疫猪39.95万头,密度均在90%以上,有效控制了猪瘟。1990至2006年,县境春、秋两季用猪瘟冻干苗实行全覆盖强化免疫,免疫密度96%以上,再未流行猪瘟。
  鸡病白痢在县域流行久、危害大。1986至1988年,对永和、周家、山河3乡调查,累计发病16235只,死亡5919只,死亡率36.5%。1989年,对山河、永正、西坡3乡132只鸡化验诊断,检出阳性1只,感染率0.76%,发病明显减少。1990至2006年,由于县域鸡只绝大多数实行规模化养殖,鸡场采用程序化免疫,该病再未流行。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