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林木林地权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82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林木林地权属
分类号: F326.29
页数: 2
页码: 384-385
摘要: 正宁县国营与集体林权划分、集体与个人林权划分、林地确权发证、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期林地确权发证、农村林地流转等林地林木权属管理工作介绍。
关键词: 林地权属 林木权属

内容

第八节林木林地权属
  国营与集体林权划分1959年,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林业十八条》,划定国营林场和集体林区的界线。1963年4月5日,县人民委员会发文,明确国有、集体森林界线划分情况。国有林区界线是:北起宁县九龙川河水,沿月明公社杨家园子门前沟到五顷塬崾岘,下坡到西坡公园社南桥生产队的庙沟。上南桥走树疙崂沿河水到苇店子,经县委农场到乔家塬,顺路到党家塬,经赵家疙瘩,上南五顷塬公社背后梁到二道湾至小沟岭。从梁子塬经前马塬到县菜头湾大路这条线以东为国有林,线西为集体林。国有森林为县辖子午岭。林区包括月明、西坡、五顷、三嘉4个公社和2个国有林场,南北长约35千米,东西宽约15千米,总面积67.5万亩。划给公社或生产队集体所有的荒山宜林地约1.2万亩。1980年,根据山脉水系、传统习惯及子午岭林线东移的状况,又将三嘉、五顷塬、西坡、月明4个公社的9个大队、47个生产队28750亩土地、1430户农户、6722口人划归国营林区,核减公粮109960千克、购粮288720千克。划分后的区域为:东至子午岭南北古道,与陕西黄陵县接界,南接陕西旬邑县,北临本省宁县,西至刘家店子的菜头湾,经土桥子、埋马疙瘩、梁子塬、榆树坪沟口、二道湾、三道湾、赵家畔崾岘、五顷塬庄畔、细梁子、赵家疙瘩、党家塬、乔家塬、庄阁梁、苇店子、园树疙崂、南桥拐沟沟口、北五顷塬崾岘、黑风疙瘩梁,直到玉田河滩为止,全长40千米,其东为国营林区,其西为县属集体林区和农区。
  集体与个人林权划分解放初,成片森林归国家所有,零散树木随地归农户个人,在农民土地证上标明权属。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树随地走,大部分树木归集体所有。1958年,在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属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被无偿 “平调 ”,集体和个人的林木林地权属相对混乱。1960年代,对集体和个人林权进行清理时规定:划归集体的林地,凡是集中连片在百亩以上的,由所辖林地的生产大队或生产队联办林场;百亩以下、耕地内地边、地头的树木,由生产队管理;农户在庄前屋后栽植的零星树木,归个人所有。林地确权发证1984年,调查落实 “三荒地 ”30.7万亩,其中划拨自留山23.2万亩,涉及村民小组695个、农户30212户,占 “三荒地 ”总面积的75.6%;划拨责任山7.5万亩,涉及村民小组201个、农户2081户,占 “三荒地 ”总面积的24.4%。全县承包成片林8.3万亩,涉及村民小组507个、农户17937户,占成片林总面积的99.9%;承包社队林场2.1万亩,涉及村民小组133个、农户668户,占社队林场总面积的84%;承包果园1.3万亩,涉及村民小组242个、农户310户,占果园面积的42.3%;承包 “四旁 ”植树53.2万株,占99.9%,涉及村民小组691个、农户27191户。留作集体经营的有林地为5.6万亩。全县共计发放林(草)权证1.64万份,发证面积29.7万亩。
  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期林地确权发证全县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期(1992年底至次年),林地经营权基本上沿用 “林业三定 ”(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时期的政策,主要以家庭承包形式和划定自留山、责任山到户形式为主,总面积21.8万亩,涉及29508户,其中个体经营9.3万亩,建办家庭林场607个,一般确定经营年限为30年~50年左右。集体经营林地15.8万亩,其中拍卖7.5万亩、租赁5.4万亩、承包2.9万亩,确定经营年限为20年~30年或稍长一些。至2006年底,全县退耕还林发放林权证共计16270份,确权105489亩。
  农村林地流转县域从1984年 “林业三定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启动退耕还林工程,确定了以林地家庭承包和划定自留山、责任山,由农户经营、管护、抚育为主的管理方式,基本未发生林地流转等形式上的变化。后对不适宜集体统一经营的15.8万亩林地,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由农户经营管理,共签订各类经营管护合同352份。至2006年底,个体经营林地40多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7万亩。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