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森林资源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80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森林资源调查
分类号: S757.2
页数: 3
页码: 379-381
摘要: 民国29年(1940),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从延安出发,沿横山、桥山山脉,经甘泉、鄜县、合水、庆阳、宁县、正宁等县,对边区森林资源进行实地考察。1958年,甘肃省林勘队对子午岭林区森林资源进行调查。1961、1966、1972年,中央林业普查五队、林业部西北规划设计院森调五大队,先后3次调查子午岭森林资源经营和保护情况。1976年后,正宁林业总场、县林业部门先后对全县森林资源进行过多次调查活动。
关键词: 森林资源调查 正宁县林业

内容

第六节森林资源调查
  民国29年(1940),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从延安出发,沿横山、桥山山脉,经甘泉、鄜县、合水、庆阳、宁县、正宁等县,对边区森林资源进行实地考察。1958年,甘肃省林勘队对子午岭林区森林资源进行调查。1961、1966、1972年,中央林业普查五队、林业部西北规划设计院森调五大队,先后3次调查子午岭森林资源经营和保护情况。1976年后,正宁林业总场、县林业部门先后对全县森林资源进行过多次调查活动。
  森林资源一类调查1979年,正宁林业总场历时58天,设置固定样地54个,其中林分19个,疏林地3个、灌木林地9个、未成林造林地2个、荒山荒地3个、非林业用地18个。1988年又进行一类调查,历时3个月。设置固定样地47个,其中林分25个,疏林地3个、灌木林地8个、未成林造林地4个、荒山荒地7个。设置成数样点215个,其中林分113个,疏林地12个、灌木林地12个、未成林造林地15个、无林地38个、非林地25个。1991年5月,县林业局组织2个调查组,对县属农区森林资源进行一类调查。按照技术规程,非天然林区为第 Ⅲ副总体,样地间距4千米 ×8千米,每个样地面积1.2亩。调查历时2个月,共设置28个固定样地,其中林业用地样地16个、非林业用地(农田、牧地及其他用地)12个。在林业用地样地中,宜林地9个、灌木林地2个、有林地4个、未成林地1个;在非林业用地样地中,农用地9个、“四旁 ”树3个。1996年5月至7月,县林业局组织2个调查组,历时34天,对1991年开展的森林资源一类调查进行复查,所设置的28个样地均达到复位要求,样地复位率100%;复位样木52株,样木复位率100%。与1991年相比,林业用地样地增加到17个,其中1个未成林地变为有林地,使有林地样地变为5个;1个农用地弃耕为宜林地,宜林地样地变为10个。至此,17个林业用地样地中,有林地5个、灌木林地2个、宜林地为10个;11个非林业用地样地中,农用地8个、“四旁 ”树3个。2001年5月,县林业局组织调查组,历时67天,对1996年开展的森林资源一类调查进行复查,所设置的28个样地均达到复位要求;复位样木223株,样木复位率100%。与1996年相比,林业用地样地降低到15个,其中有林地样地5个,未成林地样地1个,灌木林样地2个,宜林地样地7个;非林业用地样地13个,其中农用地样地11个、“四旁 ”树样地2个。2006年5月,县林业局组织调查组,历时35天,对2001年开展的森林资源一类调查进行复查,所设置的28个样地均达到复位要求,样地复位率100%;复位样木188株,样木复位率100%。全县28个样地,有林地样地18个(其中乔木林样地4个、疏林地样地1个、灌木林地样地2个、未成林造林地样地2个、宜林荒山样地9个);非林地样地10个(其中耕地样地7个、水域样地1个、城乡居民建设用地样地2个)。地类发生变化的样地有5个,其中4136号和4169号上期为耕地,本期为未成林地,原因是退耕地造林。4117号上期为未成林地,本期为宜林荒山。样地内乔木林面积占40%,根据面积优势法确定为宜林荒山,变化原因为造林保存率不高。4167号上期为耕地,本期为乔木林(经济林),变化原因是种植结构调整。4165号上期为乔木林,本期为宜林荒山,与上期资料对比发现样木数量并未发生太大变化而且有林地面积只占30%左右,按细则要求只能按跨角林调查,地类为宜林荒山。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1976年,正宁林业总场组织二二类调查,从7月开始,次年元月结束,活立木蓄积900388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837437立方米,占林地的93.1%;疏林蓄积33475立方米,占3.7%;散生木蓄积29476立方米,占3.2%。1985年进行二类调查,从7月开始,1986年6月结束,参加24人,分6个工组。经调查,活立木总蓄积1006486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928637立方米,占林地的92.3%;疏林蓄积39848立方米,占4%;散生木蓄积37235立方米,占3.7%。1992年,县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集体森林资源进行二类调查,经1年的内外业工作,对全县12个乡镇、65个行政村、238个小班(其中有林地小班95个)进行区划调查。绘制集体森林分布图、集体林场位置图26份,建立数字统计台帐6种。经调查,全县集体林场133个,经营面积4.0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32万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08万亩,其中用材林0.08万亩、防护林0.8万亩、经济林0.2万亩;疏林地0.17万亩;灌木林地0.6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0.6万亩;宜林地0.82万亩。全县集体林、林场活立木总蓄积15841立方米,其中林木蓄积13656立方米;疏林地蓄积956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229立方米。树种组成以刺槐为主,有少量杨树、柳树、泡桐及山杨,树龄以幼龄林为主,郁闭度集中在0.4~0.5之间。1995年6月,县林业局抽调林业系统技术人员40多人,历时2年,全面调查县属农区森林资源。经调查,全县林业用地58.2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5%。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1.5万亩,其中林分面积19.91万亩,经济林面积1.59万亩;疏林地0.7万亩;灌木林地13.9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5.92万亩;苗圃地0.03万亩;宜林地16.1万亩。全县森林活立木总蓄积446685立方米。在完成内外业工作的基础上,绘制林相图、森林分布图26幅。建立各类表册、台账24本,编制完成《正宁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人工幼林调查2004年7至9月,县林业局抽调60多人,全面核查验收1999年后以退耕还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新栽的人工幼林。经调查,全县1999至2004年退耕还林共计完成人工造林29.6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65万亩、荒山造林19万亩,保存率85%。2006年,县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复对1999至2004年以退耕还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新栽的人工幼林进行全面核查验收。经调查,全县1999至2004年退耕还林共计完成人工造林33.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4万亩、荒山造林19.6万亩,保存率87.5%。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