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6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作业
分类号: S232
页数: 3
页码: 353-355
摘要: 1972至1975年,正宁县域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农业机械,总作业量由35.27万标准亩增为82.47万标准亩。农机作业围绕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由单一耕地发展到多项田间作业,由以田间作业为主扩展到场上作业、运输作业、排灌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等20多个作业项目。
关键词: 农机作业 机械化

内容

第三节作业
  1972至1975年,县域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农业机械,总作业量由35.27万标准亩增为82.47万标准亩。1976至1979年,农机大发展,总作业量由92.65万标准亩增为110.6万标准亩。1980年,开始改革农机事业,总作业量99.23万标准亩。1988年总作业量172.66万标准亩。2000年为756.07万标准亩。2006年,农机总作业量825万标准亩,其中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3.64%、63.94%、20.98%。农机作业围绕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由单一耕地发展到多项田间作业,由以田间作业为主扩展到场上作业、运输作业、排灌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等20多个作业项目。
  田间作业近代至民国时期,县内沿用传统人(畜)力农具务作农田。新中国建立后,引进、推广部分半机械化新式农具耕作。1962年后,扩大推广田间机械作业。1975年后,机耕作业持续发展,面广量大效益高。1984年开始机械施肥作业。1987年增加铺膜作业。
  机耕新中国建立前,县内农民惯用传统木、铁制畜力旧式犁耕作。1950年代初,县内除山区乡村农户仍用旧式犁外,大部分农户使用引进的新式步犁耕种。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机耕从无到有,逐步发展。1972年,全县机耕地29.86万亩。1981年,全县农业生产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机耕面积为32.92万亩。1988年,庆阳地区行政公署在县域召开夏耕现场会。全县抽调7人协助农户维修农具,改制三铧犁为二铧犁12台、窄翼犁7台;以乡统一调配机具,以村统一连片作业,以农机站包点带片,大中型拖拉机满负荷作业。组织3组6人,随机抽查12个乡(镇)、36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324块地和972个点,全县超额13%完成机深耕地16.21万亩,质量评分都在85分以上;表彰优质服务乡(镇)农机站4个、机车组25个。年末,全县机耕地24.36万亩,机耕水平56.55%。2000年,全县机耕33.77万亩,深松3万亩。2006年,全县机耕33.5万亩,深松3万亩。
  机播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沿用换代的木制二腿、三腿畜力耧播种。县内山区少数农户用人力撒种和畜力犁溜种。县内机播始于1960年代。1979年,全县机播4.07万亩,庆阳地区农机局奖励1万元,表彰超额完成机播任务的公社农机站、大队农机队、机车组和个人。1981年,全县机播2.64万亩。机械作业中,县与公社、公社与大队、大队与机车组,逐级签订综合经营目标管理责任书,组织自查和抽查,要求播深一致、下籽均匀、行直、无漏、无断条。1985年,全县机播3.92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8.9%。1988年,全县机播15.04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28.30%。2000年,全县机播39.40万亩。2006年,全县机播31.5万亩,其中小麦10万亩、玉米0.6万亩、油籽3.5万亩、其他17.4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3.94%机收民国时期,用传统木镰、铁镰人力收割田禾。新中国建立后仍普遍沿用。1980年,全县机收0.04万亩。1988年为0.63万亩。1999年,在周家乡召开全省跨区机收小麦开机仪式。此后历年,县农机局成立跨区机收领导小组,设调度点,为外来机手提供信息中介、住宿维修等服务。2006年,接待外来联合收割机198台(次),机收面积1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0.98%机耙新中国建立前,长期使用传统木钉耙、铁钉耙、柳条、枣条耱,人力或畜力耙耱耕地,解放后仍沿用。1970年代,始引进耙耱机械。1980年机耙0.5万亩。1987年为1万亩。县中试区冬小麦试验,平均亩产比畜耕地增产3.2%。1988年机耙6.6万亩。1990年为2.83万亩。
  机械镇压新中国建立前,部分农户用畜力拉石磙、石碌碡碾压麦田。新中国建立后,曾推广水泥磙压田。后多用机拉石磙、水泥磙及铁磙碾压麦田。1980年,全县机压麦田6.1万亩,1985年为1.75万亩。经试验,镇压地比未镇压地0厘米~30厘米土壤含水率提高0.76%~2.1%,越冬小麦死苗减少4.1%~10.8%,增产14.62%~17.98%,俗称 “三月的磙子,提水的桶子 ”。经深入宣传和组织机械镇压作业,1986年,全县镇压11.60万亩。2000年,全县镇压13.5万亩,2006年达到15万亩。
  机械施肥县内历来为农作物施用农家肥,普遍沿用锨扬,少数山村也用手撒。建国后,1950年代开始施用化肥,多以人力撒施70年代开始使用畜力木耧播施。80年代部分地方始用机械施肥。1985年,全县大面积推广机械深施化肥1.7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8%。1988年全县机械施肥8.2万亩。2000年为46.23万亩。2006年,机施化肥35.5万亩。
  机械平田1973年,全县机械平田693亩。1979年,机械平田50亩。2000年,为2万亩。2006年,机械平田2.02万亩。机械铺膜农户中用人力、小面积塑料薄膜覆盖瓜、菜、豆及玉米、高粱、烤烟等经济、大秋作物,出现于1980年代初。1986年,庆阳地区农机局和推广站运用敦煌县产 “PF-0.7-4型”人(畜)力铺膜机1台,到榆林子镇乐兴村,为19户农民机铺烤烟8亩、玉米29亩。经测定,机铺玉米亩产554.5千克,比未铺的增产170千克,提高单产44.20%。后,机械铺膜逐年发展。2005年,全县机械铺膜5万亩。
  场上作业农作物打碾、分粒等场上农活,历来以人(畜)力进行。机械脱粒、扬场作业始于1970年代,其后拖拉机碾压作物脱粒逐渐普及。
  脱粒打碾县内农村农作物脱粒打碾,过去采用木棒棰、连枷打和畜力石磙、石碌碡碾压脱粒,今少数条件差的农户或脱粒量小的农作物仍沿用。1975年,始有小型拖拉机进场碾压农作物脱粒,至1979年,已相当普及。1988年,全县机械脱粒15.50万标准亩。2000年为16.50万标准亩。2006年,达到3.50万标准亩。
  分粒扬场农作物果实粒皮分离,历来多用人力锨扬、风车吹,今农村仍以锨扬为主。1980年代后期,始有铁制风扇,固定于柴油机飞轮上扬场。后出现电动扬场机。
  农副产品加工县内人食用粮油、畜禽食用饲草饲料,袭用传统匠作石、木、铁制工具,靠人(畜)力加工。1950年代始,零星试验机械加工。1960年,进行农具改革。70年代发展较快,后期部分社、队基本实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80年代由集体经营转向农民个体经营,继续发展。
  粮食加工有磨子、碾子、簸箕、筛子。新中国建立前,城乡群众长期用石磨加工面粉,用石臼、石碾加工小米。磨子一直是农民居家过日子磨面用的重要工具。正宁出土最早的是西汉时的单眼磨子,后来发展成双眼。县域不产磨子石,过去都从陕西翻山越岭拉来。磨子磨面工效低,1头牲口1合磨子1晌仅磨1斗多粮食。碾子是把略呈锥形的碌碡用拨架安在碾盘的中轴上,以牲口为动力,用来脱壳、粉碎、碎石。碾子1个自然村只有一两处,一般为公用。1950年代至60年代仍沿用。从1970年代末起,面粉机逐步推广使用。现在磨子、碾子已被面粉机、脱壳机、粉碎机、碾米机所代替。簸箕、筛子仍在使用。
  食油加工新中国建立前,县内油坊全部采用 “油梁夹楔杠杆挤压法 ”来榨制食用油,建国后很长时间仍沿用。1970年代,始出现电(机)动榨油机,后机型不断更新,数量日益增多。
  饲草料粉碎历代,多用传统石磨、石碾加工精饲料;用木、铁铡加工饲草,少量饲草用刀剁。1970年代始,重点应用加工机械饲草料。1979年,全县加工粉碎饲草料0.95万标准亩。1989年为1.66万标准亩。2006年为825.17万标准亩。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