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机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6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机具
分类号: S22
页数: 5
页码: 349-353
摘要: 正宁县手工农具、机动农具、电动农具、水力农具等农业机具发展历程介绍。
关键词: 手工农具 机动农具 电动农具 水力农具

内容

第二节机具
  手工农具日用工具铁制农具有锨、镢头、锄、斧,最早使用是在春秋时期。秦汉时期,农具完全铁器化。锨分铁锨、木锨。铁锨、铁头锨用于铲粪铲土,翻地整地;木锨在宋、元时出现,县民普遍使用,用于扬场、翻起粮食。镢头有线镢、镘镢、碎(小)镢头。线镢,刃窄而长,用于挖深地或挖坚硬的地;镘镢,刃宽而稍短,用于开荒或挖熟地;碎(小)镢头,形如镘镢而小,用于挖玉米、高粱、小蒜。镰有麦镰、草镰、夹镰。麦镰除镰牙、码簧外其他均为木质,镰把稍长而轻巧,用于收割小麦等软秆作物;草镰形似麦镰而粗短,用于割草、斫柴;夹镰镰头为铁制,安木把后用于收割硬秆、带根作物。锄有大锄、麦锄、露锄。大锄锄头宽大,用于刨秋田和搂土;麦锄锄头小巧,用于麦田锄草、松土;露锄锄头有孔,用于锄菜。斧头,农家都有,用于伐木、劈柴;有的农家还打镢斧,形似斧头,比其大而重,用于劈大柴。
  耕种工具有犁、耧、耰、耙、耱。犁,商、周时,先民采用石耜、鹿角、木来等挖土播种,后逐渐改进耒耜为犁。过去,犁的辕、头、把全为本质,以枣木、梨木、杜梨木为上等材料。汉时,出现铁制犁和犁壁,以牛牵引。魏晋南北朝时,犁趋向定型。唐代使用的 “曲辕犁 ”与今犁无多大变化。明清时,民间普遍使用优质铁犁铧。民国时,有木犁、秦铧犁、小铧犁、五爪铧犁等,现县域部分川塬仍沿用。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组织城乡手工业者增制、革新犁辕、犁铧、犁壁及镢、锄、镰、锨等铁制小农具投放农村。1951年,推广引进五时(12.7厘米)、六时(15.24厘米)及七时(17.78厘米)新式步犁。1954年引进双轮双铧犁、双轮单铧犁。1955年投放新式步犁。1958至1960年,推广山地步犁。1971年引进推广16号山地步犁。1988年底,全县有各种步犁0.4万余部。耧,有麦耧、秋耧,均系三脚,前者行距窄,后者行距稍宽。耰,出现于战国时期,今人称 “骨都子”,是用七八寸长的圆木中间凿孔垂直安上把子,用于打碎田间糊基(土块)的农具,今仍使用。“人字耙 ”、“方形耙 ”和用柳树枝(后用酸枣枝)条编成的 “耢 ”,南北朝时在县内出现,用于耱平、碎土、镇压、埋种子、碎硬甲。唐时,史载 “犁一耙六 ”。明清以至民国,耱被普遍使用,而耙用之较少。新中国建立后,县内耙、耱工具有铁耙、菜耙、木丁耙和畜力柳条耱、枣条耱等。1955年,引进新式畜力钉齿耙,1985年全县有123台,1988年有147台。
  播种工具夏、商、周时,先民以手点种。汉武帝时,騪粟都尉赵过迁西北,创 “三脚耧 ”,是世界上最早的条播机。魏晋时,相继演变出 “二脚耧 ”、“一脚耧 ”。唐时,将盘中种籽以手撒扬的 “盘播 ”法,盛行县内。宋代后,用耧车点播。民国时期,川塬地用畜力三脚耧、二腿耧播种,部分山区及小块地兼有人工撒种。新中国建立后,农户多用畜力 “木耧 ”和人工盘播法播种。1954年,本县始用马拉播种机。1985年,本县试验推广 “庆丰牌2BX—3型”畜力播种机,使用效果良好,至1988年底,全县拥有360余台。
  收获工具新石器时代至周代,先民用骨镰收获作物。战国出现铁镰,其刃部用铁制,上装木柄,同时有麦镰、草镰。宋、元时出现推镰。后,历代沿用。新中国建立后,虽革新制镰工艺,但木镰、铁镰、夹镰仍沿用。1954至1960年,引进新式马拉摇臂收割机,后渐遗弃。
  运载工具有大车、架子车、独轮车、土车子、粪笼、老笼。大车用槐或椿、楸、榆等优质硬木和铁件打造而成,1头牲口驾辕,2头牲口拉梢,用于运粪土、庄稼、粮食,中农以上的家庭方用得起大车。架子车车厢、辕用硬木或铁件制成,置于可充气的橡胶轮胎上。独轮车俗叫 “一轱辘车 ”,用硬木和铁件制成,只有身强力壮的汉子才能推得动。土车子用硬木制成,用于运土垫圈、起圈出粪。粪笼用荆条编成,用于担挑东西。老笼是比粪笼大四五倍的笼筐,农家用于担挑柴草衣子等较轻的东西。
  打碾工具有碌碡、连枷、楗杈、杈、棒槌、竹扫帚。初用石磨盘或碾棒打碾,后用杵臼。后汉时,采用连枷脱粒。唐代,发明应用石碌碡。宋、元时,出现杷、平板、石磙等工具。后相继沿用。新中国建立后,多用牲口拉石碌碡滚碾或用连枷甩打脱粒。碌碡有全砂石和糜面石两种。全砂石碌碡最好,县内无产,是商贩从陕西贩运来的。糜面石碌碡宫家川、花园出产。现在均为水泥碌碡。楗杈,木制,有5个长翅,2个小木轮,是摊场、起场装运庄稼和秸秆的工具。杈有木、沙、铁杈3种。木杈在碾场时作翻挑、晾晒、抖擞用;沙杈用于起场时收笼清除碎秸秆;铁杈是挑庄稼捆子用的。连枷、棒槌都是农家用人工捶打脱粒的工具。竹扫帚是场活里的清木杈、碌碡、楗杈扫工具。因本县无竹,每年夏至前后由商贩从外地贩来。
  灌溉工具县域周代已用戽斗提灌。战国时,初用桔槔灌溉。汉代始用辘轳提水灌溉。隋唐时,发明使用水车。明、清时,桔槔、辘轳、水车同时沿用。新中国建立后,县内川区一些地方仍使用人(畜)力水车提水灌溉。植保工具手摇喷粉(雾)器1955年,引进手摇喷粉(雾)器,至1988年底,全县拥有842架。2000年,拥有10289架。到2006年底,全县拥有16475架。
  手摇拌种器1960年代开始使用,1980至1984年,全县保持辘轳使用248架。
  机动农具动力机械拖拉机1958年,始用拖拉机耕地。1969年,国家投放国产 “铁牛 —55”轮式拖拉机1台。1972年,全县大中型、小型拖拉机分别为59台、15台。1988年,分别为144台5305.5千瓦、948台9024.33千瓦。2000年,分别为193台8127.09千瓦、1395台14567.17千瓦。大中型、小型机引农具分别达到243部、2806部。全县机种、机收面积成倍增长,机种、机收时间大为缩短,前塬和山后播种、收割多大忙1月时间,耕作和收获主要依赖于机械,畜力生产已很少见。2006年底,全县大中型、小型拖拉机分别为279台、1498台。
  柴油机1950年代后期引入,至1973年全县有233台3027.47千瓦。1979年815台。1989年92台。2000年33台。至2006年底,全县有柴油机111台966.5千瓦。其中排灌用36台309千瓦,加工农副产品及其他配套75台657.5千瓦。
  汽油机1970年代引入,至1975年,全县有汽油机1台7.35千瓦。2006年,全县有汽油机362台448.9千瓦。机动喷粉(雾)器1971年,始有首台机动喷粉器。1979年19台。1989年142台。2000年331台388.97千瓦。2006年,全县有机动喷粉(雾)器462台449.00千瓦。
  发电机组1974年,本县有发电机组21台937.00千瓦。1984年,全部停用。
  机引机具耕整机具1973年,全县有配套大中型拖拉机耕整机具75台,配套比1∶1.06。1988年,有161台,配套比1∶1.12。2006年有554台,配套比1∶1.35。其中机引犁211部、深松机19部、镇压器21台、旋耕机160台、铺膜机3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台。1973年,全县有配套小型拖拉机耕整机具14台,0.50。1988年,配套比1∶有935台,配套比1∶有2589台,1.10。其中机引犁1339部、耙119台、镇压0.99。2006年,配套比1∶器168台、旋耕机24台。
  平田整地机具1973年,全县平田整地机具34台。1979年71台。1990年8台。2000年29台。2006年底2台,为推土机。
  播种机具1972年,全县有机引播种机6台。1988年,353台。2000年,1119台。2006年,1033台,分别为配大中型拖拉机谷物播种机127台,配小型拖拉机谷物播种机906台。
  收获机具1975年,全县有收割机3台,分别为大中型割晒机1台、手扶割晒机2台。1988年有19台。2000年有17台。2006年有1台。
  电动农具电动机1972年,全县有电动机84台324.72千瓦。1979年,增为784台4863.50千瓦。后随着电网扩展,乡村有机户积极配套,至1985年,各种型号电动机增至1313台5753千瓦。1988年为1192台5695千瓦。2006年底,全县有电动机2884台19663千瓦,其中排灌953台5059千瓦,农副产品加工及其他配套1931台14604千瓦。
  排灌机械1960年,始用水泵。1970年代后,川区和塬上部分地块,使用电力抽水机灌溉。1970年代,农村水利建设大发展,至1975年,全县排灌机械为243台。1985年为206台。1988年为147台。2000年为888台。2006年底,全县有排灌机械953台。
  畜牧机械新中国建立前,养畜户加工粗饲草大多沿用传统的木、铁座铡子。新中国建立后至1960年代末,开始引进饲草粉碎机。1973年全县拥有180台。1975至1977年,全县投放社、队428台。1988年,全县农机户拥有畜牧机械380台。2000年,为329台。2006年底,为455台。
  场上作业机械1966年,方使用脱粒机。1975至1977年,在全区县、社、队协作 “会战 ”生产电(机)动铁制脱粒机期间,县内场上作业机械大幅增加。1979年有540台。1988年减为43台。2000年为99台。2006年底,有脱粒机281台。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972年,全县有米面加工机械195台、榨油机10台。后,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列入地、县计划重点配套项目。至1975年,全县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41台。1979年达到760台。1981年包产到户后,实行农户个人承包经营机械,经过调整和淘汰,1985年增为845台,1988年为1109台。2000年增为1366台。2006年底为2406台,其中粮食加工机械884台、榨油机362台、其他1160台。
  水力农具水轮机1960年代,县内始引进发展水轮机。1975年有水轮机2台48.51千瓦。1979年为6台72千瓦。1985年为1台7.35千瓦,后逐渐停用。水轮泵1975年,县内有水轮泵1台6.47千瓦。1979年为25台640千瓦。1980年停用。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