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农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65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农机
分类号: S22
页数: 18
页码: 347-364
摘要: 正宁县内制造和使用农机具历史悠久。各代继续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新中国建立后,开展农具改革,机械化先进农具大量涌现,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机

内容

第八章农机
  县内制造和使用农机具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至周代,先民们用骨镰收割田禾,用石耜、鹿角、木耒松土种植,用戽斗提灌。春秋时期,使用铁制农具。战国时期,使用櫌。汉代,创制三脚耧播种,采用连枷打碾脱粒。魏晋南北朝时,步犁基本定型,并用木、铁制人字耙、方形耙和 “耢 ”耙耱松土和复土。后,各代继续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新中国建立后,开展农具改革,机械化先进农具大量涌现,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第一节机构行政机构县农业机械管理局1966年2月设。1969年6月,与县农业机械站、农业机械销售公司及农业机械厂合并为县农业机械服务站。次年11月,复称县农业机械管理局。1983年改称县农业机械管理站,隶属县农牧局。1985年6月,恢复县农业机械管理局,隶属县政府。2006年底,有职工8人。
  事业机构县农业机械站1964年9月设,辖宫河1个机耕队。调配职工16人。配拖拉机4台(DTOS-45型),拖车1辆,解放牌汽车1辆,3.5吨油罐1个,油桶44个。隶属庆阳专区农机分站。次年,职工35人。设机耕队2个,配大中型拖拉机16台。1967年,职工编制40人,实有31人。1969年初,职工31人,大中型拖拉机仍为16台;5月,将国营宫河、山河机耕队下放公社经营;6月,农业机械站并入县农业机械服务站。
  县农机具研究所1976年3月设,编制5人。1980年5月,改称县农机技术推广站。县农机技术推广站1980年5月设,职工4人。1985年3月,县农机培训班并入,隶属县农机局。1988年底,职工3人。2006年底,职工12人。县农机培训班1980年新建,职工2人,隶属县农机局。1985年3月,并入县农机技术推广站,职工3人。
  县农机学校1974年初设,至2006年底,职工5人。校址设山河镇西街。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1964年5月,全县第一个农机管理服务站在宫河公社建立。至1980年9月,月明和五顷塬农机管理服务站建立,全县12个公社农机站配齐。1988年底,全县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共占地38亩,房舍3804平方米,职工合计49人。各类修造设备共30台。2006年,月明和罗川农机管理服务站撤并,全县共有10个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职工30人。
  修造机构1958年3月,在山河镇东关征地8亩,修建县机械厂,12月改称宁县山河机械厂,次年迁山河镇西关。1962年1月改设正宁县农具修配厂,职工138人。1969年与县农业机械站并为县农机修造厂,隶属县农机局。1971年试制水锤泵。次年,先后生产气流式清选脱粒机,“东风 —600型”、“东风 —700型”、“半复式 —700型”、“工农 ZS—700型”脱粒机系列产品及扬场机。1975年,增加生产 “3—SD5/20三联水泵 ”。1980年,厂区占地30亩,建筑面积12626平方米。职工105人。固定资产86万元,流动资金66万元。拥有各类修造设备19台(件)。年工业总产值25万元,当年亏损3.82万元。1985年,与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协作,投资23万元(设备5万元,流动资金18万元),改建为白银公司正宁县汽车修理厂,职工76人。1987年,移交县经济委员会主管。1988年底,职工92人。21世纪后,改制为私营企业。
  供销机构1966年4月,成立县农业机械公司,5月设县农业机械公司销售公司,合署办公。1975年,职工14人。1984年,改并为县农业机械化服务公司,当年收归省农机公司统管1年。1987年,更名县农业机械公司,隶属县农机局。次年底,职工26人。公司占地6.5亩,建筑面积1465平方米。年销农机产品及配件100万元左右。地址设山河镇西街。下设湫头、宫河两个农机供应门市部:湫头门市部,1977年租房,职工1人,周转资金2万元,年销农机配件3.5万元;宫河门市部,职工3人,1985年6月征地1.5亩新建,周转资金4.5万元,年销农机配件7万元。1995年,收归省农机公司统管。
  第二节机具手工农具日用工具铁制农具有锨、镢头、锄、斧,最早使用是在春秋时期。秦汉时期,农具完全铁器化。锨分铁锨、木锨。铁锨、铁头锨用于铲粪铲土,翻地整地;木锨在宋、元时出现,县民普遍使用,用于扬场、翻起粮食。镢头有线镢、镘镢、碎(小)镢头。线镢,刃窄而长,用于挖深地或挖坚硬的地;镘镢,刃宽而稍短,用于开荒或挖熟地;碎(小)镢头,形如镘镢而小,用于挖玉米、高粱、小蒜。镰有麦镰、草镰、夹镰。麦镰除镰牙、码簧外其他均为木质,镰把稍长而轻巧,用于收割小麦等软秆作物;草镰形似麦镰而粗短,用于割草、斫柴;夹镰镰头为铁制,安木把后用于收割硬秆、带根作物。锄有大锄、麦锄、露锄。大锄锄头宽大,用于刨秋田和搂土;麦锄锄头小巧,用于麦田锄草、松土;露锄锄头有孔,用于锄菜。斧头,农家都有,用于伐木、劈柴;有的农家还打镢斧,形似斧头,比其大而重,用于劈大柴。
  耕种工具有犁、耧、耰、耙、耱。犁,商、周时,先民采用石耜、鹿角、木来等挖土播种,后逐渐改进耒耜为犁。过去,犁的辕、头、把全为本质,以枣木、梨木、杜梨木为上等材料。汉时,出现铁制犁和犁壁,以牛牵引。魏晋南北朝时,犁趋向定型。唐代使用的 “曲辕犁 ”与今犁无多大变化。明清时,民间普遍使用优质铁犁铧。民国时,有木犁、秦铧犁、小铧犁、五爪铧犁等,现县域部分川塬仍沿用。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组织城乡手工业者增制、革新犁辕、犁铧、犁壁及镢、锄、镰、锨等铁制小农具投放农村。1951年,推广引进五时(12.7厘米)、六时(15.24厘米)及七时(17.78厘米)新式步犁。1954年引进双轮双铧犁、双轮单铧犁。1955年投放新式步犁。1958至1960年,推广山地步犁。1971年引进推广16号山地步犁。1988年底,全县有各种步犁0.4万余部。耧,有麦耧、秋耧,均系三脚,前者行距窄,后者行距稍宽。耰,出现于战国时期,今人称 “骨都子”,是用七八寸长的圆木中间凿孔垂直安上把子,用于打碎田间糊基(土块)的农具,今仍使用。“人字耙 ”、“方形耙 ”和用柳树枝(后用酸枣枝)条编成的 “耢 ”,南北朝时在县内出现,用于耱平、碎土、镇压、埋种子、碎硬甲。唐时,史载 “犁一耙六 ”。明清以至民国,耱被普遍使用,而耙用之较少。新中国建立后,县内耙、耱工具有铁耙、菜耙、木丁耙和畜力柳条耱、枣条耱等。1955年,引进新式畜力钉齿耙,1985年全县有123台,1988年有147台。
  播种工具夏、商、周时,先民以手点种。汉武帝时,騪粟都尉赵过迁西北,创 “三脚耧 ”,是世界上最早的条播机。魏晋时,相继演变出 “二脚耧 ”、“一脚耧 ”。唐时,将盘中种籽以手撒扬的 “盘播 ”法,盛行县内。宋代后,用耧车点播。民国时期,川塬地用畜力三脚耧、二腿耧播种,部分山区及小块地兼有人工撒种。新中国建立后,农户多用畜力 “木耧 ”和人工盘播法播种。1954年,本县始用马拉播种机。1985年,本县试验推广 “庆丰牌2BX—3型”畜力播种机,使用效果良好,至1988年底,全县拥有360余台。
  收获工具新石器时代至周代,先民用骨镰收获作物。战国出现铁镰,其刃部用铁制,上装木柄,同时有麦镰、草镰。宋、元时出现推镰。后,历代沿用。新中国建立后,虽革新制镰工艺,但木镰、铁镰、夹镰仍沿用。1954至1960年,引进新式马拉摇臂收割机,后渐遗弃。
  运载工具有大车、架子车、独轮车、土车子、粪笼、老笼。大车用槐或椿、楸、榆等优质硬木和铁件打造而成,1头牲口驾辕,2头牲口拉梢,用于运粪土、庄稼、粮食,中农以上的家庭方用得起大车。架子车车厢、辕用硬木或铁件制成,置于可充气的橡胶轮胎上。独轮车俗叫 “一轱辘车 ”,用硬木和铁件制成,只有身强力壮的汉子才能推得动。土车子用硬木制成,用于运土垫圈、起圈出粪。粪笼用荆条编成,用于担挑东西。老笼是比粪笼大四五倍的笼筐,农家用于担挑柴草衣子等较轻的东西。
  打碾工具有碌碡、连枷、楗杈、杈、棒槌、竹扫帚。初用石磨盘或碾棒打碾,后用杵臼。后汉时,采用连枷脱粒。唐代,发明应用石碌碡。宋、元时,出现杷、平板、石磙等工具。后相继沿用。新中国建立后,多用牲口拉石碌碡滚碾或用连枷甩打脱粒。碌碡有全砂石和糜面石两种。全砂石碌碡最好,县内无产,是商贩从陕西贩运来的。糜面石碌碡宫家川、花园出产。现在均为水泥碌碡。楗杈,木制,有5个长翅,2个小木轮,是摊场、起场装运庄稼和秸秆的工具。杈有木、沙、铁杈3种。木杈在碾场时作翻挑、晾晒、抖擞用;沙杈用于起场时收笼清除碎秸秆;铁杈是挑庄稼捆子用的。连枷、棒槌都是农家用人工捶打脱粒的工具。竹扫帚是场活里的清木杈、碌碡、楗杈扫工具。因本县无竹,每年夏至前后由商贩从外地贩来。
  灌溉工具县域周代已用戽斗提灌。战国时,初用桔槔灌溉。汉代始用辘轳提水灌溉。隋唐时,发明使用水车。明、清时,桔槔、辘轳、水车同时沿用。新中国建立后,县内川区一些地方仍使用人(畜)力水车提水灌溉。植保工具手摇喷粉(雾)器1955年,引进手摇喷粉(雾)器,至1988年底,全县拥有842架。2000年,拥有10289架。到2006年底,全县拥有16475架。
  手摇拌种器1960年代开始使用,1980至1984年,全县保持辘轳使用248架。
  机动农具动力机械拖拉机1958年,始用拖拉机耕地。1969年,国家投放国产 “铁牛 —55”轮式拖拉机1台。1972年,全县大中型、小型拖拉机分别为59台、15台。1988年,分别为144台5305.5千瓦、948台9024.33千瓦。2000年,分别为193台8127.09千瓦、1395台14567.17千瓦。大中型、小型机引农具分别达到243部、2806部。全县机种、机收面积成倍增长,机种、机收时间大为缩短,前塬和山后播种、收割多大忙1月时间,耕作和收获主要依赖于机械,畜力生产已很少见。2006年底,全县大中型、小型拖拉机分别为279台、1498台。
  柴油机1950年代后期引入,至1973年全县有233台3027.47千瓦。1979年815台。1989年92台。2000年33台。至2006年底,全县有柴油机111台966.5千瓦。其中排灌用36台309千瓦,加工农副产品及其他配套75台657.5千瓦。
  汽油机1970年代引入,至1975年,全县有汽油机1台7.35千瓦。2006年,全县有汽油机362台448.9千瓦。机动喷粉(雾)器1971年,始有首台机动喷粉器。1979年19台。1989年142台。2000年331台388.97千瓦。2006年,全县有机动喷粉(雾)器462台449.00千瓦。
  发电机组1974年,本县有发电机组21台937.00千瓦。1984年,全部停用。
  机引机具耕整机具1973年,全县有配套大中型拖拉机耕整机具75台,配套比1∶1.06。1988年,有161台,配套比1∶1.12。2006年有554台,配套比1∶1.35。其中机引犁211部、深松机19部、镇压器21台、旋耕机160台、铺膜机3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台。1973年,全县有配套小型拖拉机耕整机具14台,0.50。1988年,配套比1∶有935台,配套比1∶有2589台,1.10。其中机引犁1339部、耙119台、镇压0.99。2006年,配套比1∶器168台、旋耕机24台。
  平田整地机具1973年,全县平田整地机具34台。1979年71台。1990年8台。2000年29台。2006年底2台,为推土机。
  播种机具1972年,全县有机引播种机6台。1988年,353台。2000年,1119台。2006年,1033台,分别为配大中型拖拉机谷物播种机127台,配小型拖拉机谷物播种机906台。
  收获机具1975年,全县有收割机3台,分别为大中型割晒机1台、手扶割晒机2台。1988年有19台。2000年有17台。2006年有1台。
  电动农具电动机1972年,全县有电动机84台324.72千瓦。1979年,增为784台4863.50千瓦。后随着电网扩展,乡村有机户积极配套,至1985年,各种型号电动机增至1313台5753千瓦。1988年为1192台5695千瓦。2006年底,全县有电动机2884台19663千瓦,其中排灌953台5059千瓦,农副产品加工及其他配套1931台14604千瓦。
  排灌机械1960年,始用水泵。1970年代后,川区和塬上部分地块,使用电力抽水机灌溉。1970年代,农村水利建设大发展,至1975年,全县排灌机械为243台。1985年为206台。1988年为147台。2000年为888台。2006年底,全县有排灌机械953台。
  畜牧机械新中国建立前,养畜户加工粗饲草大多沿用传统的木、铁座铡子。新中国建立后至1960年代末,开始引进饲草粉碎机。1973年全县拥有180台。1975至1977年,全县投放社、队428台。1988年,全县农机户拥有畜牧机械380台。2000年,为329台。2006年底,为455台。
  场上作业机械1966年,方使用脱粒机。1975至1977年,在全区县、社、队协作 “会战 ”生产电(机)动铁制脱粒机期间,县内场上作业机械大幅增加。1979年有540台。1988年减为43台。2000年为99台。2006年底,有脱粒机281台。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972年,全县有米面加工机械195台、榨油机10台。后,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列入地、县计划重点配套项目。至1975年,全县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41台。1979年达到760台。1981年包产到户后,实行农户个人承包经营机械,经过调整和淘汰,1985年增为845台,1988年为1109台。2000年增为1366台。2006年底为2406台,其中粮食加工机械884台、榨油机362台、其他1160台。
  水力农具水轮机1960年代,县内始引进发展水轮机。1975年有水轮机2台48.51千瓦。1979年为6台72千瓦。1985年为1台7.35千瓦,后逐渐停用。水轮泵1975年,县内有水轮泵1台6.47千瓦。1979年为25台640千瓦。1980年停用。
  第三节作业1972至1975年,县域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农业机械,总作业量由35.27万标准亩增为82.47万标准亩。1976至1979年,农机大发展,总作业量由92.65万标准亩增为110.6万标准亩。1980年,开始改革农机事业,总作业量99.23万标准亩。1988年总作业量172.66万标准亩。2000年为756.07万标准亩。2006年,农机总作业量825万标准亩,其中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3.64%、63.94%、20.98%。农机作业围绕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由单一耕地发展到多项田间作业,由以田间作业为主扩展到场上作业、运输作业、排灌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等20多个作业项目。
  田间作业近代至民国时期,县内沿用传统人(畜)力农具务作农田。新中国建立后,引进、推广部分半机械化新式农具耕作。1962年后,扩大推广田间机械作业。1975年后,机耕作业持续发展,面广量大效益高。1984年开始机械施肥作业。1987年增加铺膜作业。
  机耕新中国建立前,县内农民惯用传统木、铁制畜力旧式犁耕作。1950年代初,县内除山区乡村农户仍用旧式犁外,大部分农户使用引进的新式步犁耕种。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机耕从无到有,逐步发展。1972年,全县机耕地29.86万亩。1981年,全县农业生产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机耕面积为32.92万亩。1988年,庆阳地区行政公署在县域召开夏耕现场会。全县抽调7人协助农户维修农具,改制三铧犁为二铧犁12台、窄翼犁7台;以乡统一调配机具,以村统一连片作业,以农机站包点带片,大中型拖拉机满负荷作业。组织3组6人,随机抽查12个乡(镇)、36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324块地和972个点,全县超额13%完成机深耕地16.21万亩,质量评分都在85分以上;表彰优质服务乡(镇)农机站4个、机车组25个。年末,全县机耕地24.36万亩,机耕水平56.55%。2000年,全县机耕33.77万亩,深松3万亩。2006年,全县机耕33.5万亩,深松3万亩。
  机播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沿用换代的木制二腿、三腿畜力耧播种。县内山区少数农户用人力撒种和畜力犁溜种。县内机播始于1960年代。1979年,全县机播4.07万亩,庆阳地区农机局奖励1万元,表彰超额完成机播任务的公社农机站、大队农机队、机车组和个人。1981年,全县机播2.64万亩。机械作业中,县与公社、公社与大队、大队与机车组,逐级签订综合经营目标管理责任书,组织自查和抽查,要求播深一致、下籽均匀、行直、无漏、无断条。1985年,全县机播3.92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8.9%。1988年,全县机播15.04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28.30%。2000年,全县机播39.40万亩。2006年,全县机播31.5万亩,其中小麦10万亩、玉米0.6万亩、油籽3.5万亩、其他17.4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3.94%机收民国时期,用传统木镰、铁镰人力收割田禾。新中国建立后仍普遍沿用。1980年,全县机收0.04万亩。1988年为0.63万亩。1999年,在周家乡召开全省跨区机收小麦开机仪式。此后历年,县农机局成立跨区机收领导小组,设调度点,为外来机手提供信息中介、住宿维修等服务。2006年,接待外来联合收割机198台(次),机收面积1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0.98%机耙新中国建立前,长期使用传统木钉耙、铁钉耙、柳条、枣条耱,人力或畜力耙耱耕地,解放后仍沿用。1970年代,始引进耙耱机械。1980年机耙0.5万亩。1987年为1万亩。县中试区冬小麦试验,平均亩产比畜耕地增产3.2%。1988年机耙6.6万亩。1990年为2.83万亩。
  机械镇压新中国建立前,部分农户用畜力拉石磙、石碌碡碾压麦田。新中国建立后,曾推广水泥磙压田。后多用机拉石磙、水泥磙及铁磙碾压麦田。1980年,全县机压麦田6.1万亩,1985年为1.75万亩。经试验,镇压地比未镇压地0厘米~30厘米土壤含水率提高0.76%~2.1%,越冬小麦死苗减少4.1%~10.8%,增产14.62%~17.98%,俗称 “三月的磙子,提水的桶子 ”。经深入宣传和组织机械镇压作业,1986年,全县镇压11.60万亩。2000年,全县镇压13.5万亩,2006年达到15万亩。
  机械施肥县内历来为农作物施用农家肥,普遍沿用锨扬,少数山村也用手撒。建国后,1950年代开始施用化肥,多以人力撒施70年代开始使用畜力木耧播施。80年代部分地方始用机械施肥。1985年,全县大面积推广机械深施化肥1.7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8%。1988年全县机械施肥8.2万亩。2000年为46.23万亩。2006年,机施化肥35.5万亩。
  机械平田1973年,全县机械平田693亩。1979年,机械平田50亩。2000年,为2万亩。2006年,机械平田2.02万亩。机械铺膜农户中用人力、小面积塑料薄膜覆盖瓜、菜、豆及玉米、高粱、烤烟等经济、大秋作物,出现于1980年代初。1986年,庆阳地区农机局和推广站运用敦煌县产 “PF-0.7-4型”人(畜)力铺膜机1台,到榆林子镇乐兴村,为19户农民机铺烤烟8亩、玉米29亩。经测定,机铺玉米亩产554.5千克,比未铺的增产170千克,提高单产44.20%。后,机械铺膜逐年发展。2005年,全县机械铺膜5万亩。
  场上作业农作物打碾、分粒等场上农活,历来以人(畜)力进行。机械脱粒、扬场作业始于1970年代,其后拖拉机碾压作物脱粒逐渐普及。
  脱粒打碾县内农村农作物脱粒打碾,过去采用木棒棰、连枷打和畜力石磙、石碌碡碾压脱粒,今少数条件差的农户或脱粒量小的农作物仍沿用。1975年,始有小型拖拉机进场碾压农作物脱粒,至1979年,已相当普及。1988年,全县机械脱粒15.50万标准亩。2000年为16.50万标准亩。2006年,达到3.50万标准亩。
  分粒扬场农作物果实粒皮分离,历来多用人力锨扬、风车吹,今农村仍以锨扬为主。1980年代后期,始有铁制风扇,固定于柴油机飞轮上扬场。后出现电动扬场机。
  农副产品加工县内人食用粮油、畜禽食用饲草饲料,袭用传统匠作石、木、铁制工具,靠人(畜)力加工。1950年代始,零星试验机械加工。1960年,进行农具改革。70年代发展较快,后期部分社、队基本实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80年代由集体经营转向农民个体经营,继续发展。
  粮食加工有磨子、碾子、簸箕、筛子。新中国建立前,城乡群众长期用石磨加工面粉,用石臼、石碾加工小米。磨子一直是农民居家过日子磨面用的重要工具。正宁出土最早的是西汉时的单眼磨子,后来发展成双眼。县域不产磨子石,过去都从陕西翻山越岭拉来。磨子磨面工效低,1头牲口1合磨子1晌仅磨1斗多粮食。碾子是把略呈锥形的碌碡用拨架安在碾盘的中轴上,以牲口为动力,用来脱壳、粉碎、碎石。碾子1个自然村只有一两处,一般为公用。1950年代至60年代仍沿用。从1970年代末起,面粉机逐步推广使用。现在磨子、碾子已被面粉机、脱壳机、粉碎机、碾米机所代替。簸箕、筛子仍在使用。
  食油加工新中国建立前,县内油坊全部采用 “油梁夹楔杠杆挤压法 ”来榨制食用油,建国后很长时间仍沿用。1970年代,始出现电(机)动榨油机,后机型不断更新,数量日益增多。
  饲草料粉碎历代,多用传统石磨、石碾加工精饲料;用木、铁铡加工饲草,少量饲草用刀剁。1970年代始,重点应用加工机械饲草料。1979年,全县加工粉碎饲草料0.95万标准亩。1989年为1.66万标准亩。2006年为825.17万标准亩。
  第四节经营县内传统的石、木、铜、铁制人力手工工具和畜力旧式农具,一般以农户自置、自有、自用为主。部分匠工制作的农具通过市场交换,与农户互通有无。新中国建立初,部分小型农具由各乡(镇)供销合作社经营。1950年代后期,国营农机经营机构逐步建立,大中型农具始由国家统一经营,小型农具仍由基层供销社经营。60年代,县、社农机机构相继建立,一部分拖拉机起初曾下放给重点公社经营,后又下放给县农业机械站经营。1970年代初,国营农机站相继下放公社经营。1980至1985年,改革农村经营体制,农业机械经营主体逐步由集体转向农户个体或联营体,形成全民、集体、个体3种所有制并存、多种经营以农民经营为主的格局。90年代后至今,农机经营以农户为主,乡镇农机站为补充。1988年,全县农机经营总收入494.81万元,其中乡站21.32万元;纯收入138.22万元,其中乡站7.36万元。2006年底,全县农机经营总收入6192.00万元,纯收入2007.88万元,其中乡站总收入22.36万元,纯收入6.59万元。
  农机经营形式先后有7种:1.国有国营:1972年,全县国营林场和农牧场经营大中型拖拉机1台、小型拖拉机1台。2.国有社营:1969年5月,县农业机械站下属2个国营机耕队随拖拉机下放社营。3.国有县营:1
  964年9月,成立县农业机械站,形成以县为单位经营农业机械的格局。4.集体(公社、大队)经营:1969至1972年,全县2个国营县属农机站拖拉机以折价净值下放公社经营16台,成立公社农机站8个,由人民公社直接领导,职工亦工亦农。1975年,全县公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8台。1979年,全县大队经营大中型拖拉机88台、小型4台,后折价归户或变价外流。1980年后,公社经营农机一度出现作业无对象、副业无出路、收入无来源、报酬无保障现象,大中型、小型拖拉机分别减为29台、2台,后逐步折价转农户经营。5.承包经营:1
  981年后,社、队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经营的农业机械变为联合承包或个人承包形式经营,使农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县内社、队经营的大中型拖拉机143台、小型拖拉机528台,实行 “定额管理,盈奖亏罚 ”、“定额上交,收支包干 ”、“专业承包,盈利分成 ”及以 “大包干 ”为主的经营责任制。1983年,全县社、队、国营林场的39台大中型拖拉机、50台小型拖拉机均实行承包制经营。6.联合经营:1985年,全县联营拖拉机103台(大中型34台、小型69台)、畜牧机械28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构25台。7.个体经营:1980年代,农户经营农机步伐加快。1988年底,户营大中型拖拉机136台、小型948台,畜牧机械378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103台。1988年底,全县有农机专业户451个,纯收入139.26万元,其中纯收入5千元至1万元的12户。之后,全县出现一些拥有多台农业机械的农机大户,2003年有7户,2006年有10户。
  第五节维修新中国建立初期,当地手工业者多承修铁、木制小农具。1955年,国营拖拉机站采用故障修理制,由机务人员分工自修。1958年,建立县农机修造厂,专司修造农机具。1963年,县农机修造厂全面推行总成部件换修制。1973年,该厂建立农机修理、旧件修复和配件生产3条工作线。1988年,该厂有职工92人,其中厂级干部4人、管理人员14人、生产工人74人。占地18607平方米,建筑面积622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87.8万元,年工业总产值69.7万元,企业盈余2.4万元,上缴利税1.7万元。2006年,县城农机维修业均由私人经营。
  维修网点1980年后,县内农机维修网点结构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合作的多种维修方式。县农机修造厂部分并转,部分维修转向。县内农机具密集和经济较为发达的乡村,开始出现新型农机维修联合户和个体户。至1986年,全县有民办农机维修户修理人员20人。由于农村联营和个体农机维修网点的增多,农机修理送县农机厂者有所减少,一些小型拖拉机、内燃机维修多在基层维修点进行。全县逐步加强对农村维修点的开业条件、修理工的考核发证、营业证照审批及修理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建设和法规管理。1988年底,全县乡村维修网点发展到37个,从业79人,其中考核发证的27人。至2006年,全县有乡村维修网点52个,从业54人,其中二级修理点8个,从业8人;其他修理点44个,从业46人。
  机具修理大中型拖拉机修理1958年前,县内拖拉机在站由驾驶员和其他机务技术人员按计划自修。1958年县农机修造厂建立后,县内农用拖拉机按修理间距规定,进行预防小修和大修。1973年,全县送厂预防修理大中型拖拉机28台(次);1979年,达到102台(次)。1980年后,农机修理由计划送厂修理为主转为以乡(镇)村维修点修理为主。精密件和大件修理多求助于地、县专业修理厂协作。1982至1984年,全县社队修理网点累计修理大中型拖拉机24台(次)。1985至1988年,全县乡村农机修理户修理大中型拖拉机累计329台(次),其中大修22台(次)。1990年代后,农机修理以乡村农机户修理为主。2000年,全县修理大中型拖拉机197台(次)。2006年,修理200余台(次)。
  小型拖拉机修理1973年,全县送厂修理小型拖拉机39台(次)。1979年,修理242台(次)。次年后,转为农村独户、联户修理为主,多为有机户自修或请帮工协助。1985年,全县修理户和有机户修理小型拖拉机475台(次)。1988年底,全县修理518台(次)。2000年为1407台(次)。2006年为1700余台(次)。
  内燃机修理柴(汽)油内燃机修理,1973年全县为106台(次)。随着机械的增加,1975年修理内燃机137台(次)。1979年上升为281台(次)。1981年,农机具承包经营后,内燃机修理一度下降。1983年为28台(次)。1988年,全县修理内燃机72台,2000年为22台。2006年为191台。
  农用汽车修理1979年,县农机厂承修农用汽车2辆(次)。次年底,农户自购经营农用汽车不断增加。1985年全县修理农用汽车7辆(次)。1988年为8辆。2000年为30辆。2006年为1496辆。
  农机具修理农机具修理起始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后多无记载。1975年全县修理20台(次),1976至1978年逐年上升,1979年为1745台(次)。在农民自营机具迅速发展的情况下,1982年全县修理各种农机具1984台(次)。1988年为1142台(次),2000年增至9779台(次)。2006年为9699台(次)。
  第六节供销供销体制1955至1965年,农机具购销量较小,其业务直接由甘肃省供销社兼营。1966年后,县农机公司接收县内代营农机供销业务,实行独立核算,统负盈亏。人、财、物由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管理,省、地农机公司进行业务监督和指导。1969年3月,省农机公司撤并后,地、县农机公司实行块块管理。1972年10月,全区农机计划、调拨、财务、物价、基本建设和人员编制由当地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省属西安农机供应站,对县农机系统仅为业务上的购销买卖关系。次年1月,省农机公司成立后,地、县农机公司仍为块块管理,与省公司(站)为业务关系。1977年1月起,全省实行按行政区划组织农机借供销,省、地统一核算,省承担地、县农机公司的业务指导工作。1978年1月,全省农机供销企业实行省、地、县三级核算,实际经营中出现的盈亏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业务上执行中央和省上统一规定,计划、统计、物价、会计工作,仍执行现行管理办法。1984年,省农机公司对地、县农机公司财务、物资、计划实行统管,指标包干,统负盈亏,以条条管理为主。1985年,省对地、县农机公司在商流、财务、贷款计划、统计报表、物价、统配物资调拨、调剂平衡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农机供销系统又变成以块管理为主,条块相结合的经营体制。1988年,县农机公司贯彻放宽、搞活、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 “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 ”,择优选购,就近进货,以县农机、计划、财政部门管理为主,省上实行业务指导、监督的经营体制。
  商品流转1954至1962年,省供销社、农业厅曾投放本县部分农机具。1966年,县农机公司从省农机公司购进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引犁、拖内配件等。次年,县农机公司从新建的省农机公司西安农机供应站购进农机具。1970年后,农机购销品种扩大为农机修理、检测设备及拆装工具、碾场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及配套柴汽油机、电动机、力车底盘、马车、力车外胎及配件、三角带、拖车内外胎及拉丝机、磨粉机、碾米机、榨油机。1971年增购大中型推土铲、小拖车、地产 “295”柴油机、电动机。排灌机械及配套20马力以上柴汽油机移交县水电部门经营。1974年,购进平地机、开沟器、林业机械、推土机及装置、液压悬挂装置及油桶等。1975年后,国家重点扶持社、队发展各种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平地机械、排灌机械、县、社、队3级修造网材料、机电设备、量刃具、工具增购地产 “108”收割机、脱粒机及粉碎机。1979年,农机具投放由县主管部门直接掌握,按计划批供,重点投放。1980年后,机械由集体购置转向农民个人筹资购置,大中型机具变为适宜家庭经营的小型机具,县公司将各种机具敞开供应,用户自由选购,扩大市场调节,大中型农机具出现滞销现象。1988年底,县农机公司总销售120万元,库存41万元。
  供销经营1955年后,农机商品由县供销社兼营,按进货价加实际运杂费,加低税率调拨或销售。1958年7月后,县农机物资供应机构按事业编制、企业核算,后逐步转为企业经营。1966年后,县农机公司执行省农机公司下发的《关于农机产品调拨、销售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即进货价加合理运杂费,再加省定间接费率作价销售。企业独立核算,由省上统负盈亏。1973年12月,贯彻国家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稳定市场,稳定物价 ”方针,农业生产资料实行 “低价薄利 ”,以近补远,抽盈补亏,综合平衡的原则,农机产品执行全省统一销售价格,根据经营单位至西安二级站的交通距离,划本县为三价区,并把农机商品分为5大类。1974年5月,农机产品由5类改为3类;7月,庆阳地区计划委员会把正宁县定为二类收费区。1976年起,为缓解原材料紧缺,实行修旧利废,对气缸盖、套、体等47个品种,实行交旧领新制度。1977年,对农机商品统购包销,省、地统一核算。地区公司负责组织货源、计划分配、地产管理、代省储备、收旧利废、余缺调剂、经营三级农机修造网机电设备,以及全区计划、统计、财务、物价和仓储管理。县公司掌握供需规律,应时作好农机供应。1978至1983年,农机供销实行省、地、县三级核算。地、县盈亏均纳入同级财政预算。1984年5月,取消全省统一销售价格,采取 “合理计费,保本经营,不计利税 ”的原则,实行地区差价和按质论价,以国家定价为主要形式。根据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合理流动,庆阳地区调为2个价区,县域为二价区。当年,地、县财务、物资计划由省统管,实行 “统一计划,分级核算,统负盈亏,指标包干 ”办法,省对地、地对县、县对基层核定销售额,全部流动资金周转数、进货计划比例及盈亏总额,作为硬性考核指标,还规定6项参考指标,并层层签订合同,实行减亏(增盈)分成,超亏(减盈)不补的经济责任制。1985年,县农机公司财务和决算审批权又下放当地管理。1986年2月,庆阳地区农机公司根据全区县(市)经理会议要求,对部分农机具销价作出调整。1988年,地、县农机公司深化企业改革,实行承包经营,加之国家继续发放农机贷款,部分农业机械涨价,“民办 ”农机不断发展,农机购、销量继续增长,当年县农机公司盈余1.10万元。
  第七节监理县域在国营和集体经营农机时期,通过各级机务管理组织对农机安全作业进行管理,对拖拉机和驾驶员进行检验、考核和核发牌证,未设单独农机监理组织。1972年,县农机部门建立乡村便道、田间地头及场院农机事故调查处理和统计报告制度。1977年9月,县农机管理部门按规定开始核发拖拉机、柴油机运行证和驾驶员操作证;对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发放安全检查证、袖章和旗帜,进行路查。1979年11月,县农机、交通管理部门明确分工:链式拖拉机安全工作由农机部门管理,轮式拖拉机及驾驶员的核发牌证,年度检、审验、考证和路查由交通部门负责。1981年10月,国家农机部颁发《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督管理规章》后,农机安全管理有法可依。1984年8月,成立县农机监理站;9月,执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拖拉机管理和经营运输业的规定》,县农机监理部门负责检查、办理报户(过户)、发牌证手续,并按规定对驾驶人员进行考试、考核、年度审验、安全监理等工作;11月,全县农机监理工作移交县农机部门管理。安全监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交通监理部门为主,农机监理部门配合。80年代,形成以农机管理部门(县拖拉机管理站)为主、交通部门协作,和以公安部门委托农机监理部门为主,交通部门配合相结合的安全监理网络。农机监理部门在每年集中检、审验后,在主要路段、道口、集镇、工地及居民集中区,检查过往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并采取张贴标语、办黑板报、挂横幅,出动安全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安全生产宣传。1985年,庆阳地区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本县检查违章率为48%。1988年1至3月,县农机监理站除在拖拉机较密集的周家、宫河、榆林子、永正、山河及永和6个乡(镇)的10个行政村选配农机安全员10人,互通情况外,又划片设立5个点,出勤路查542天,人均87天,检查拖拉机857台(次),纠正违章117台,检查驾驶员935人(次),纠正违章95人,经济罚款645元,记证处分2人,吊扣驾驶证70人,吊销驾驶证15人,拖拉机及驾驶员违章率比上年下降2.4%和4.9%。同时,办理报户建档拖拉机58台,配合改装大中型拖拉机气刹85台,小四轮拖拉机气(油)刹117台,协助举办农机人员学习班12期870人,组织驾驶员交通管理条例考试857人,并办专栏、展图片、贴警语、发材料,使全县农机事故由上年4起、死亡2人、重伤2人均降为零,使拖拉机技术完好率、出勤率保持95%以上。90年代后,农用三轮车广泛应用,拖拉机运输作业日益减少,检验率和驾驶员审验率有所下降。2004年底,驾驶员审验率、拖拉机检验率、发生农机事故次数分别为72.73%、67.29%、1起。2006年底,则分别为78.9%、60.5%、0起。
  监理机构1980年5月,设县拖拉机管理站。1984年8月,改为县农机监理站,职工5人,为股级事业单位,隶属县农机局。1988年,职工6人。1993年,经县编委会批准升为副科级,隶属县农机局。到2006年底,职工8人。
  第八节管理农机队伍建设农业机械化职工队伍,在1950年代至60年代,试办国营农机站和农业机械推广阶段,以县人事部门调配为主,兼专业分配和自我培养。70年代大办农村集体农机,在相应充实国家职工的同时,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亦工亦农农机人员大量增加。80年代以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转向以农民联户、独户 “民办 ”为主。
  农机人员1964年9月,县农业机械站成立,调配职工16人。次年,职工35人。1967年职工编制40人,实有31人。1969年初,职工31人。1976年3月设立县农机具研究所,编制5人。1966年2月成立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到1988年底,职工8人。1980年5月,县农机具研究所改为县农机技术推广站,职工4人。1980年建县农机培训班,职工2人,1985年3月,并入县农机技术推广站,职工3人。1980年5月,设县拖拉机管理站。1984年8月改为县农机监理站,职工5人。2006年底,全县共有农机人员4003人,其中管理人员63人,驾驶人员2918人,修理人员60人,其他962人。
  技术教育1950、1960年代,农机生产和管理人员技术教育培养,多以师带徒,以老带新和随机传授技术为主要形式;每年夏、秋农机作业大忙前集中学习业务;年终冬训例会,以会短训。1980年代初,建立县培训班。
  乡(社)自训197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机械的迅增和对乡村农机技术人员的过猛需求,县内具备条件的公社农机站,在县统一安排和协助下,承担部分农机手的季节性技术培训任务。1988年全县乡站培训农机手263人,其中新训72人。
  机校培训县农机培训班(后为农机校)自1980年建立后,便承担全县农机驾驶、农具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1988年培训171人(新训159人)。1998年培训1674人(新训85人)。2006年培训1043人(次)。
  继续教育培训2002年始,庆阳市农机局联合市人事局对全市农机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本县2002年参加8人,2003年为8人,2004年为8人,2006年为11人。
  机务管理1972年10月,各农机站机务负责人在上级农机主管部门和本单位组织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农机具的使用、保养、修理、安全生产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各种机型的生产任务、作业定额和油、物料消耗定额、修理、保养计划及油、物料需用计划;定期分析机具技术状态,参加高号保养、审批零配件的更换等。机车组驾驶员在机车长的领导下,按照机务规章和操作规程要求,搞好机车组机具的使用、维护和保管工作,不断提高机具完好率、出勤率和班次时间利用率,节约油、物料,降低成本,延长机具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修理工负责本站拖拉机的高号保养、故障排除和各种农具的修理工作,向机车组人员传授技术,共同提高机具使用、维修水平。
  油物料保管人员负责本站各种机具设备所需油料、零件和材料的管理工作。1977至1985年,成立县普查领导小组,多次开展农用拖拉机、柴油机 “两机 ”普查。小型拖拉机完好率上升到80%以上。1980年代后,随着民办农机业的兴起,机务管理逐渐转向群众自营自管。
  油料管理1955至1983年,农用主燃油和副燃油的计划分配、供应管理,以县石油经营部门为主,农机管理部门提供年度用油计划、农机具拥有量及出勤技术状态情况。1984至1988年,全县农用柴油由县农机管理部门负责计划指标分配,石油经营部门负责调存和供应。双方相互联系,紧密协作,共同管理农用柴油计划申请、分配、购储和供应工作。1988年后,油料供应全面放开,可直接向县石油公司购买。
  分配供应1962年7月,对人民公社自有拖拉机使用轻柴油按当地牌价扣减24%,重柴油扣减3.5%的优惠价格供应。1965年1月,取消汽、柴油计划分配用油部分的优惠价格,执行零售对象零售价格,批零率为:汽油12%、柴油12%。1972至1975年,由县农机主管部门申请、石油部门按计划分配,供应量与分配指标基本一致,平均农机动力每千瓦供油74.09千克~45.74千克。1976至1979年,计划分配继续增加,但由于拖拉机的增加,平均农机动力每千瓦供油量由41.79千克降至30.18千克,减少27%。1980年7月,县燃料公司将农机供油指标分到县农机局,县农机局按实际情况分到各公社农机管理站,统一发给油折。同时,农用柴油优待价改为先按牌价供应,季(月)后给予定额补贴,取消对全民所有制农机的补贴。1981年11月,庆阳地区节约石油领导小组、农机局、燃料公司《关于当前节约石油工作几个问题的安排意见》规定,“从1982年元月起,油料计划申请编报、分配、节约和供应证件,由燃料部门统一和地、县农机局对口以农机局为主加强系统管理 ”。从1984年起,农用柴油计划指标实行戴帽下达,即在计划部门下达的年度计划总指标内,专列 “农用柴油 ”指标。到1988年,为了扩大供油面,地、县石油公司在县城设油库1个,在湫头乡设石油经营管理站1个,在山河、榆林子镇设石油加油站2个。县农机局在永和、周家及宫河3个乡(镇)设代供点各1个,油料人员3人,盛油容量50吨,年供柴油118吨。
  油耗节约1965年,全区平均亩耗油0.79千克,县域在定额以下。1979年,全县及国营林场亩耗油0.7千克。次年,庆阳地区农机局在县域部分公社农机站建有油料净化点(每点补助1万元),采取三级沉淀五级过滤办法,净化油料。嗣后,农机进入农户,分散经营,大部采用大油桶沉淀法,给机车加油亦用滤网漏斗过滤,部分随购随用,不注意净化。1985年,县农机推广站引进江苏配装 “S195型”柴油机的拖拉机 “HXY型节油限效器 ”20台,经在小型拖拉机不同行进速度、负荷和路面试验、测定,平均节油率12.01%,减烟率77%,功率提高9%左右,废气排放量减少75.7%~81.1%。此项节能新技术后在全县12个乡镇推广使用。3年为小型拖拉机安装600台(占应装63.3%),累计节油338吨,每台拖拉机每年延长工作1680小时,节约维修费93.48元。
  财务管理经济核算1972、1973年,国营农机站下放公社经营,农机作业平均标准亩成本分别为0.94元、0.95元。1975年,全县农机作业盈余0.43万元。次年后,公社、大队、生产队经营农业机械实行3级核算,机车组普遍开展单机核算。1980至1982年,农机作业标准亩成本为0.66元~0.74元。1983至1984年,贯彻改革、开放政策,农机作业收费调高,部分有机户与用机户自由议价。1988年,全县农机经营总收入、纯收入分别为494.81万元、138.22万元。1998年分别为3007.75万元、1054.8万元。2006年分别为6192万元、2007.88万元。
  固定资产农机生产和建设初期,省财政列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发展。1964年10月,省拨4项费用3.6万元给县农业机械站。1975年,地筹县农机厂技术措施费1.5万元。次年,省投县农机厂4万元,地筹14.7万元。1985年,白银有色金属公司与县农机厂协作,投资设备费5万元。2006年底,县农机局固定资产原值35万元。
  事业费1971年后,国家将扶持发展农机事业专项资金改为拨付农机事业费。1972年后,农机事业费使用由用款单位提出年度使用计划,报县、地农机、财政部门综合平衡下达,按项拨付使用。1984年,县农机管理部门行政费用由县财政局拨付,占用农机事业费指标。正常支付由使用单位掌握报销,数额较大的项目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使用。1985年,全县结算支付农机事业费6.08万元。1990年为15.02万元。2006年为74.05万元。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