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业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6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业技术
分类号: F323.3
页数: 8
页码: 326-333
摘要: 正宁县农业技术发展历程及主要农作物介绍。
关键词: 正宁县农业 农业技术

内容

第四节农业技术
  耕作制度轮作制形式冬小麦为本县主要粮食作物,由此形成以冬小麦为主的农业轮作制。主要形式有:小麦、糜子一年两熟制,多见于低暖川、塬区;小麦、糜子或黑豆、高粱两年三熟制,分布于高原沟壑区塬地和川地;小麦连种3年~4年,末年复种谷子、高粱、玉米;马铃薯、胡麻、豌豆、蔓豆等属间作作物;小麦连种3年~4年,末年复种荞麦带油菜和苜,油菜、苜蓿(5年~10年)、糜、谷、马铃薯、胡麻、豌豆、蛮豆等,和其他主要农作物,逐年轮作倒茬。民间流传有 “倒茬如上粪 ”、“茬口不顺,不如不种 ”的农谚。在西瓜、豌豆、扁豆、油菜茬地里种小麦,在苜蓿地里种油菜、谷子,均有 “如上粪 ”的效果。不种逆茬地,如荞麦地茬不种高粱,高粱不重种等。1956年,大量推广高产作物玉米。1958年,大量压缩豌豆、扁豆、蛮豆等低产豆科作物以及紫花苜蓿面积。1962年6月,庆阳地区农建局与地区科协联合召开轮作倒茬学术讨论会,拟定轮作方式是:高原沟壑区冬小麦连作3年~4年(末年复种);秋作物2年~3年(末年复种)。丘陵沟壑区,应以黑麦或小麦2年、秋作物4年、油料1年的方式轮作。多雨潮湿的子午岭浅山区,以小麦3年~4年、糜子1年~2年、芸芥或茴香1年、玉米2年~3年、油料1年方式轮作;在深山区以玉米连作6年、糜子2年、豆类或油料1年方式轮作。这些轮作形式的推广在当时起到调节地力,提高产量的作用。1980年代后,随着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在本县出现麦、油、豆及麦、糜子、玉米的轮作。即小麦收后复种油菜,翌年油菜收后复种黄豆;比传统的麦油糜轮作高产,黄豆比糜子平均亩产值高54.59元。还有在小麦收后复种糜子或荞麦,翌年种地膜玉米提早成熟,又是回茬小麦的良好前茬。如此实现两年三熟,成为新的轮作方式。1989年,开始在收割后的麦田移栽荏,至次年,累计栽培6549亩,平均亩产93千克,比原来净增33千克,总增产油料51.5万千克,新增总纯收益82.3万元。
  土壤耕作制全年种植一季正茬麦,麦收后实行夏季半休闲,伏耕晒垄,耙地耱地,尽量接纳雨水,保持土壤墒情,做到秋雨春用;大秋作物茬地,入冬前秋耕灭茬,纳雨保墒。
  新中国建立初期,耕作制仍以传统为主,夏田小麦强调伏耕,有 “头伏耕地一碗油,二伏耕地半碗油,三伏耕地没有油 ”的农谚。对秋耕不大重视,后山地区大部分不秋耕,粗耕现象十分严重。伏耕2至3次,方式是先浅、后深、再浅,每次耕过遇雨后,又耙地1次。部分群众用耧抄地,以消除地面板结层,有利保墒。大部分地区秋耕、春耕各1次。春耕宜浅,耕后必耙。早春播种的作物,耕后即下种;初夏播种的作物春耕两次,细耙保墒。1972年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多年的耕作栽培技术试验,总结推广旱原 “四墒 ”土壤耕作法,即伏天和秋季多耕深耕,蓄水保墒;冬季镇压耙耱,借冻聚墒;早春顶凌耙耱,保墒;播后适时耙耱,碎土提墒。此法最大限度地接纳雨水,保存土中水,有效调节土壤水分,做到 “伏雨春用,春旱冬抗 ”,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水分。
  栽培技术播种播种期分春播、夏播、秋播3种类型。春播作物种类较多,有糜子、谷子、玉米、高粱、薯类、豆类、胡麻、芸芥、荏及烟、麻、瓜、菜等。春播时期较长,自惊蛰到立夏,即3月上旬至5月上旬。开春最早播种的作物有豌豆、胡麻、荏,有 “豌豆种在九里头,天时好坏打几斗 ”之农谚。次为春大麦,在惊蛰后播种。大秋作物中的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和烟、麻、瓜菜均在4月中、下旬播种。最迟播种的作物是糜子,多在立夏前播种。夏播作物有复种的小糜子、小谷子、黄豆及荞麦。
  夏播作物除荞麦外,其他小秋作物都突出 “早 ”字,抢时早播,时限以7月5日(小暑)以前为最宜。油菜最适播种期是8月中下旬,和传统的老种法相比,时间大为推迟。秋播作物主要是冬小麦,播种时期自9月上旬(山塬区)至10月上旬(川区),高寒山塬地最早,川道区最晚,历有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塬面种中间 ”的谚语。不同年份麦田播种时,都要借墒抢时。
  播种方法传统的播种方法有耧播、犁沟溜籽、挖窝点播、撒播4种。豆类、薯类、玉米一般多用犁沟溜籽,也有挖窝,集中施肥进行点播的。小秋作物糜子、荞麦多用撒播。冬小麦主要用耧播。农民十分重视播种,总结出 “紧握耧,慢到头,脚踏胡基手摇耧,盯着籽眼定稀稠 ”的歌诀。解放后,随着新式农机具的推广和使用,各种大中型拖拉机发展迅速,特别是手扶拖拉机配七行播种机播种,进度快,质量好,小麦机播面积逐年扩大,塬面、川道平地多以机条播为主。糜谷、油菜、胡麻也开始部分采用机播。1970年代,玉米、高粱多采用划行定距,挖窝点种。即在播种前确定合理密度,先纵横划行,后在交叉处挖窝点种。此法改变了过去犁沟溜籽、深浅不一、行株距不等、施肥分散的弊端,解决了出苗不齐、缺苗断垄的问题。在播种工序上,总结出 “刨开干土,挖在湿土,增施口肥,搅拌均匀,梅花点籽,深浅一致,提脚轻踩,细土覆盖 ”的八句播种法。80年代初,又引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广泛用于粮、菜、烟、瓜种植。目前,全县玉米种植采用地膜撮苗种植。
  播种量由于历史上长期土壤瘠薄,广种薄收,粗放管理,使农作物形成传统的稀播习惯,所谓 “稠好看,稀吃饭 ”。解放前各类作物,均以农家品种为主。冬小麦农家品种的千粒重多在20克~25克,改良品种的千粒重多在30克~40克。解放后,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良种的普及,栽培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各类农作物的播种量和留苗密度均有增加。冬小麦推行机播,合理密植,旱塬地每亩下籽量由原来的6千克~9千克,增加到11千克~14千克,亩成穗30万~40万穗。玉米每亩播量由1.5千克增至2.5千克~3.0千克,每亩留苗由1500株增至3000株。高粱每亩播种量由1千克增至2千克,每亩留苗由2000多株增至5000株左右。
  种植形式农作物以纯种为主,间作套种为辅。冬小麦、烤烟、糜、谷为纯种。间作套种主要形式有;麦与葱、麦与辣椒、麦与玉米、玉米与黄豆、玉米与白瓜、玉米与洋芋等。另外还有混种,如小麦收获后,复种荞麦,同时套种油菜和苜蓿,秋收荞麦,翌年夏收油菜,秋割苜蓿。
  田间管理中耕锄草过去高粱、玉米、麻子、黑豆等最多锄2次,糜子、燕麦,芸芥、苦荞各锄1次。新中国建立后,中耕锄草由粗糙变细致,趋于科学化。冬小麦地锄草1至2次,普遍松土、锄草,并打破地表板结层,减少水分蒸发。大秋作物玉米、高粱、谷子,普遍锄3至4次,马铃薯3次,其他作物1次。玉米、高粱、谷子等秋作物,中耕锄草结合间苗、定苗和施肥同时进行,比较精细。多于出苗30天后(三叶期)锄第1次,这次是粗锄、浅锄,破除地表板结,也叫 “放风 ”。10日后(五叶期)锄2次,细锄破苗;再10日后(七至八叶期)锄3次,细锄深刨,定苗追肥,壅土于根基,一般在麦收前完成。麦收后锄第4次,主要是打杈,防止分蘖,追肥,并拔除杂草。
  追肥1950至1960年代,部分麦田冬施暖肥(俗称盖苗肥)以农家肥和壮土为主。1970年代起,麦田普遍撒施硝铵、尿素,作追肥。1974年始,推广麦田早春耧施化肥。经数年多点测定,亩施硝铵10千克~12.5千克,耧施比撒施每千克化肥可增产小麦6.28千克~8.0千克。耧施化肥成为旱塬、地小麦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秋田普遍追肥,玉米、高粱拔节追施化肥、精肥,追施后随即覆土,防止养分损失。1980年代后,部分作物还进行叶面耧施化肥喷肥,主要喷施磷酸二氢钾。收获各类作物历来均以人工用镰刀收获为主。1970年代后期,小麦开始用机械收获,上场晒干,即摞成垛,防止霉变。1980年代后,机械收割小麦面积逐年扩大。秋作物除玉米掰棒子(果穗)外,其他多用人工整株收获,运到场上剪穗子或整株脱粒,边打边晒,尽快入仓。
  增产措施 “三田 ”建设详见第二十八章《国土资源管理》第三节《土地开发与保护》《土地整理》目。
  低产土壤改良县内沟壑纵横,林木稀少,黄土结构疏松,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肥力衰退,形成大面积低产土壤。1981年,在各公社化验土样,全县面积最大的黄绵土和黑垆土,肥力属全国土壤分级的5级或6级,即最低级。按甘肃省中低产田划分标准衡量,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58.54%。1970年代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进行低产土壤改造。各地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单项措施与综合措施相结合,利用与改良相结合等多种措施,使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 “三跑 ”田,逐渐成为保水、保土、保肥的 “三保 ”田。195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全县2次开展土壤普查,为土壤改良利用提供了依据。改良低产土壤的主要措施: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料,塬地施肥量由每亩2500千克增至4000千克,山地达到2000千克;扩大豆科作物和绿肥牧草的种植面积,实行生物肥田;推广小麦高茬收割,麦草覆盖,玉米根茬还田;增加化肥投入,实行配方施肥,根据不同作物,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十一五 ”(2006—2010)期间,县域列为甘肃省测土施肥县;改造中低产田,“九五 ”(1996—2000)和 “十五 ”(2001—2005)期间,全县改造中低产田20多万亩,耕层土壤有机质为0.9%~1.27%,较改造前基数值增加0.07%~0.26%,速效磷为5.3PPM~10.4PPM,增加0.56PPM~4.0PPM。
  肥料施用农家肥长期以来,由于燃料缺乏,尤其是山区有烧畜粪取暖的习俗,造成肥料短缺,施肥水平低,亩施农家肥只有1000千克~2000千克。为解决肥源不足问题,各级政府对积肥工作十分重视。1950年代,大抓社员家庭积肥,提倡户户设厕所、修猪圈,把集体牲畜积肥作为任务,划到饲养室,责任到人。社员积肥,经社员大会讨论,按人评定出向集体投交基本肥料的任务,按质论价,付给合理报酬,超交者受奖,完不成任务者适当处罚。1960年代,组织积肥专业队,千方百计扩大肥源,增加肥料。如拾野粪、掏涝池、扫路土、秸杆还田等,靠近集镇的生产队,还和机关学校联系,固定专人压厕所,组织肥料下乡。1970年代,化肥增加,但乡村农家肥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源,群众始终很重视积肥。采取一改(改烧畜粪为烧柴)、二搜(搜城镇人粪尿、垃圾)、三积(积路土、垃圾土、老城堡墙土)、四换(换旧炕土、旧炉灶土、旧烟囱土、旧房墙土)、五挖(挖涝池泥、厕所底子、猪圈底子、羊圈底子、牲畜圈底子)、六沤(用麦草、衣子、玉米杆、高粱杆、青草,掺和畜粪尿沤制肥料)、及人造5406菌肥等措施积肥。1980年代初,基本消灭甜种(不施肥)现象,杜绝烧粪取暖陋习,亩施肥3000千克左右,有的达到5000千克以上。21世纪后,多使用化肥、生物菌肥,农家肥使用量逐年减少。
  化肥1953年开始施用,最先使用氮素化肥硫酸铵。1963年,增施硝酸铵。1970年代,普遍应用磷素化肥。80年代,化肥品种增多,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钾、氯化胺、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铵、硫酸二氢钾、微量元素等。特别是高效化肥、复合肥的推广,增产效果明显。
  绿肥利用方式有3种:一是水浇地麦田套种草木樨、毛苕子等,当年翻压种麦;二是麦后复种绿肥,翻压种麦;三是复种绿肥翻压种大秋作物。
  植物保护农业合作化前,农民无力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种在人收在天,有了灾害干瞪眼 ”。农业合作化后,人民政府组织农民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植物保护。每遇旱情,即对尚未播种的秋田地及时耙耱保墒。苗株出土遇大旱,组织农民担水点浇。对麦地春、冬普遍镇压保墒,利用现有水利设施灌溉。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地头普遍修筑防霜楼,发烟防霜,后来一般采取发烟防霜法。1973年,用化学烟幕在周家、宫河、永正、榆林子公社各防霜试验1万亩。次年,县农业部门帮助社队购买油渣,组织生产队用锯沫、麦衣配制发烟剂。
  为预防冰雹,1972年,县气象站给生产队共配发土炮筒子80个,建土炮弹作坊5个,共制土炮弹2万发。并根据全县历年冰雹袭击的一般路线,设防雹点6处,发现雹云,即迎云头发炮阻止。次年,建消雹点23个,配备空炸炮70门、炮弹3500发;设气象哨肖10个,配备观测员30人;设宫河三中、罗川二中、湫头四中3个雨情点。1980年后停办。除气候灾害外,危害农作物的还有病、虫、鸟、兽、草等。
  全县因病虫害的发生,每年损失产量在10%20%。解放前,农民群众主要采用农业措施,实行合理轮作、深翻深埋、铲除杂草、消灭虫卵和人工捕捉害虫等办法,防治病虫草害。解放后,从1953年开始,使用手摇式喷雾器,喷洒 “六六六 ”农药,小面积防治作物病虫害,并重点推广药剂拌种,预防粮食作物病虫。1960年代始,大面积用化学农药,防治各类病虫害。1963年,首次用飞机播撒农药,防治小麦条锈病。次年,冬小麦条锈病发生后,各地普遍采取田间药剂防治、及时调整品种布局、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等综合防治措施,连续20年控制了条锈病的发生流行,使小麦糜花病、小麦黑穗病和马铃薯疫病基本得到控制。1970年代后,由麦蚜传播的黄矮病每年均有发生,间歇流行,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为此,农技推广部门深入研究麦蚜、黄矮病的发生规律,及时预测预报,提出防治措施。尤其是用千分之二至三的 “3911”乳剂拌种,使种子幼苗带毒,黄矮病的发生和流行被有效控制。1980年代,全县大面积推广辛硫磷、甲基异硫磷等新农药拌种,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经试验,拌种每亩增产33.5千克,增产率34.7%;为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开展茎尖培养无病毒植株和繁殖脱毒种薯新技术研究,有效控制该病害。1981年,引进化学除草剂2.4DJ酯,在麦田进行示范推广,除草效果在70%左右。
  病害农作物病害有10余种,易发且面积大,危害严重。
  冬小麦红矮病是由叶跳蝉传播的一种病害。感病麦苗叶片变紫红色,严重者不能拔节,或拔节不抽穗,或抽穗不结实。株形不正,高低参差不齐,群众称为 “钢茬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1980年全县大发生。冬小麦黄矮病是由蚜虫传播的一种病害。感病麦苗叶片变黄,不抽穗,或子实秕瘦。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山后地区发病严重。小麦条绣病俗称黄疸病,危害严重,1985年全县大发生,以致造成县内无种子。小麦全蚀病1970年代发生的一种由土壤传播的病害。病株基节变成黑灰色,根部腐枯,抽穗后干枯,俗称 “白穗 ”。玉米黑穗病1970年代后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穗部,病株果穗变成一包黑丝状粉,颗粒无收。1980、1981年发生较为严重。小麦腥黑穗病感病麦穗子粒全部变成黑粉,有腥臭味,故名腥黑穗病。玉米黑粉病普遍发生。玉米全株均可受害,受害部成瘤状包,成熟后成为一包黑粉。高粱黑粉病均有发生,主要危害高粱穗部,病穗呈一棒状黑粉包。谷子白发病均有发生。危害穗部,病穗成一束卷曲的黄白色细丝,似头发,故名白发病。马铃薯环腐病普遍发生,病薯成褐色环斑面而腐烂,不易贮藏。虫害农作物害虫有10种,分别隶属12目、66科、183属。蛴螬是金龟的幼虫,均危害农作物的根部、茎部、种子。成虫危害农作物、果树、林木叶片和嫩芽。金针虫有钩金虫和细胸金针虫,潜伏地下,常与蛴螬混合发生。危害作物根部和茎基部,轻者植株长势差,重者整株枯死,缺苗断垄,造成减产。蝼蛄有华北蝼蛄、非洲蝼蛄,以川区为多,危害农作物根部和茎基部,常使作物成片绝苗。地老虎以小地老虎为优势种,幼虫危害各种秋作物的茎部,使之缺苗,甚至翻耕改种。根蛆又名萝卜蝇,危害油菜、白菜、萝卜的根部。危害严重的油菜不能越冬,常常造成翻耕改种。受害严重的白菜和萝卜腐烂不能食用。
  麦蚜又名油汗。是传播小麦黄矮病的主要媒介。主要有二叉蚜、长管蚜、缢管蚜等多种,每年春、秋出现两次高峰期。1970年5月,山河公社城关八队500亩小麦普遍受害,平均每株麦苗上有蚜虫400个~500个,多者上千,西坡、周家、罗川亦有发生。
  叶跳蝉是传播小麦红矮病的主要媒介。有稻叶蝉、斑叶蝉和黑叶蝉。冬小麦播种出苗后,叶跳蝉迁入麦田,通过口器吸食传播病毒。麦茎虫幼虫似蛆,蛀入麦苗茎内危害,造成枯心苗,又名 “小麦钻心虫 ”。1978年冯柳有150亩小麦,被害率20%,严重者有40亩达50%以上。
  粘虫为暴食害虫,幼虫危害谷子、高粱、玉米、糜子、胡麻等。成虫在倒伏的麦田内产卵孵化,大量繁殖,造成严重危害。1953、1964、1975、1983、1984、1997年曾大发生。
  粟灰螟主要危害谷子、玉米、高粱、糜子等,危害率5%~10%。
  菜青虫又名菜白蝶,幼虫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以甘蓝(包心菜)受害最重,常见有数十条幼虫食害1株,叶肉被吃光,只留叶脉的残状,一年可发生4代~5代,无固定时间,防治困难。
  鸟害有麻雀、乌鸦、野鸽、野鸡等。麻雀主要危害小麦、谷子、高粱,成群啄食穗粒,危害严重。乌鸦多集中于子午岭地区,主要危害玉米幼苗,造成缺苗,成熟时期,啄食穗粒。野鸽危害大豆、小麦、玉米、高粱、胡麻等作物。野鸡1950年代全县各地均有,1980年代多见于子午岭等沿山地区,主要危害小麦、玉米、糜子、谷子、荞麦。
  兽害有鼠、獾、野猪害。鼠有5科10种。其中鼠兔科有鸣声鼠,食害豆科作物的幼苗;松鼠科有黄鼠、松鼠、岩林鼠,食害作物籽实;鼠科有小家鼠、褐家鼠,食害粮食,小林姬鼠、鼹鼠,食害作物根茎;食鼠科有中华鼢鼠,食害作物根茎;跳鼠科有跳鼠,危害籽实。全县以中华鼢鼠(又称 “瞎瞎 ”)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危害最严重。獾和野猪多分布于子午岭地区,是山区农作物之大害。
  草害麦田草害主要有荠荠菜、蓠子草(麦拉拉)、刺蓟、播娘蒿(米蒿蒿)、野燕麦等。其中野燕麦苗期酷似小麦苗,不易区别而难剔除,因其子实较小麦成熟早,繁殖系数高,收麦前落地,播种小麦后,又发芽生长,与小麦争水争肥,是冬小麦的大害。秋田草害谷田有狗尾草(谷莠子),玉米、高粱田有田旋花、刺儿菜等为害。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