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作物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6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作物生产
分类号: F323
页数: 7
页码: 320-326
摘要: 正宁县种植区划、农作物面积与产量介绍。
关键词: 正宁县农作物 农作物生产

内容

第三节农作物生产
  种植区划1983年10月,县农业区划办公室编制完成的《正宁县农作物种植区划》,分本县种植区划为以下3个区。
  西部塬川温暖粮经区位于县域西南部(含榆林子、宫河、周家、罗川4个乡镇),总耕地20.1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5万亩),塬、地占57.8%,山地占35.4%,川地占6.9%。农业人口69646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2.9%。大家畜0.31万头,猪2.03万头,羊2.07万只。海拔883米~1300米,≥10℃积温2928℃至3289℃,年均气温9℃至10℃,年均降水570毫米,80%的保证降水量470毫米,无霜期170天,光、热充足,气候温暖较湿润,土壤以覆盖黑垆土为主,其次为黄绵土、潮土和部分红粘土,土壤结构良好,肥力较高。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糜子、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烟叶、大葱、大麻、瓜、菜及部分喜温药材。气温较高,易发伏旱,而高粱较之其他作物表现耐旱、高产、稳产,为高粱最适宜种植地区。人均占有耕地2.88亩,人均产粮比全县平均水平280.5千克高7.5千克,人均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37.00元低0.80元,人均口粮比全县平均水平190.5千克高10.5千克。
  中部塬山温和粮油区位于县域中南部(含永和、山河、永正3个乡镇),总耕地14.7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46万亩),塬地占54.6%,山地占43.3%,川台地占21%。农业人口52309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2.3%。大家畜0.69万头,猪1.5万头,羊2.33万只。海拔1300米~1450米,≥10℃积温2768℃至2889℃,年均气温8.3℃至8.5℃,年均降水600毫米,80%的保证降水量500毫米,无霜期160天,光、热充足,气候温和半湿润,土壤以覆盖黑垆土为主,其次为黄绵土及少量红粘土,土壤结构较好、较肥。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糜谷、洋芋、大豆等,其中玉米在本区较为适宜;经济作物有油菜、麻、荏、小茴香、烟叶、瓜菜及药材等。人均占有耕地2.82亩,低于全县水平,人均产粮比全县平均水平280.5千克高11千克,人均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37.00元高3.00元,人均口粮比全县平均水平190.5千克高13千克。
  东部沿山温凉粮经区位于县域东部子午岭林缘区(含月明、西坡、五顷塬、湫头、三嘉5个乡),耕地以山地为主,塬面川台窄小,山大沟深,高低不平,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总耕地15.69万亩,山地占70.3%,地占25.6%,川台地占4.1%。农业人口4028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4.8%。大家畜0.80万头,猪0.96万头,羊3.38万只。海拔1450米~1700米,≥10℃积温2608℃至2705℃,年均气温8℃至8.3℃,降水650毫米,80%的保证降水量557毫米,无霜期150天,光、热较充足,气候温凉湿润。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其次为覆盖黑垆土及红粘土,土壤结构为山坡地较差且瘠薄,塬面、川台、森林土壤结构良好,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1.12%。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糜谷、豆类,少量川台地可种高粱;经济作物以小麻籽、荏、小茴香、药材为主,洋芋是一大优势。人均占有耕地3.89亩,高于全县水平,人均产粮比全县平均水平280.5千克低29千克,人均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37.00元低3.50元,人均口粮比全县平均水平190.5千克低12.7千克。
  农作物面积与产量粮食作物小麦县内栽培的小麦为冬小麦,产区集中在宫河、永和两条塬上,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0%~70%。1949年,全县冬小麦播种25.8万亩,总产量1488万千克,平均亩产57.7千克。1954年,全县冬小麦平均亩产首次达到71千克。次年因遭受冻害,麦苗大面积死亡减产,平均亩产仅48.5千克。1958年 “大跃进 ”中,冬小麦种植面积减为24.68万亩,全年小麦总产量1039万千克。1965年,全县冬小麦单产升为92.5千克,总产21996.5万千克。19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全县冬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左右,但产量徘徊不前。1975年种植22.64万亩,亩产162千克,总产36676.8万千克。1984年,全县种植小麦23.68万亩,平均单产158.5千克,总产37532.8万千克。1990年至2006年,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由20万亩降到10万亩左右,但小麦单产稳中有升。2006年,种植10.43万亩,总产2274.4万千克。
  玉米广泛种植县内中南部川、地和东部子午岭林缘地区。1958年,面积扩大到5.58万亩,平均亩产131千克,总产730.98万千克。1971年,永正公社东风大队推广杂交玉米800亩,其中40亩双杂交种亩产419千克,创当地高产记录。1974和1975年,全县玉米面积分别降至7.34万亩、7.66万亩,但亩产增加较多。1980年代,玉米种植面积下降,1985年为5.60万亩,亩产442千克,总产2475.2万千克。1990年至2006年,全县种植玉米一般稳定在每年6万亩左右。2006年,种植5.58万亩,总产2778.8万千克。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用粮。
  高粱主要种植县内川塬地。1949年,全县高粱种植5.28万亩,亩产60.5千克,总产319.44万千克。1950年初至1954年,年种植5万亩左右,亩产在62千克~78.5千克间。1955至1961年种植面积下降,1961年降为2.66万亩。1963年后,面积又回升到4.40万亩,此后面积基本稳定,多数年份亩产在100千克左右。1971年,罗川公社城关大队示范的14亩晋杂5号高粱亩产500千克。罗丰队4分4厘地种植的忻杂7号高粱亩产747.5千克。1976年,全县种植7.38万亩。1984年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1996年为0.64万亩。但亩产上升很快。2006年种植1.45万亩,总产717.8万千克。主要用作酿酒原料和饲料。
  糜子全县各地均有种植,多为夏播复种。1949年,全县糜子种植4.69万亩,亩产34千克,总产159.46万千克。1988年前,每年种植面积多在1万亩~3万亩间,仅1968年全县种植6.28万亩。1989年后,每年的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1997年全县种植7.73万亩,亩产达120千克。2000年后,由于种植结构调整,糜子种植面积有所减少,2006年,全县种植1.82万亩,总产223.9万千克。
  谷子1949年,全县谷子种植3.53万亩,亩产61.5千克,总产217.1万千克。1953年,达到4.67万亩,亩产平均80千克,总产373.6万千克。1965年起,种植面积开始下降,1966年降至0.72万亩,1985年降至0.11万亩,总产112.2万千克。1995年,全县种植0.46万亩。1999年,种植0.98万亩,总产43.8万千克。2006年,种植0.41万亩,总产41.4万千克。℃马铃薯全县均有种植,一般亩产1000千克左右,折合粮食200千克,既可作食粮,也可当蔬菜,还能加工成淀粉,制成粉丝、粉条等。1949年全县种植0.27万亩,亩产100千克,总产27万千克。1958年,种植面积1.18万亩;1960年,扩大到4.94万亩,总产2692.3万千克。1961年后,面积逐年下降,1965年降到0.59万亩,亩产153千克;1966至1969年,面积回升,稳定在0.95万亩~1.10万亩间。1971年,宫河公社宫河大队第五队2亩山地杂交马铃薯,亩产1250千克,折粮241千克,比当地品种增产95%。1985年,全县种植0.61万亩,亩产209.5千克。1987年,种植突破万亩,后逐年增加,到2001年,全县种植2.26万亩。后随着地膜马铃薯的推广种植,面积扩大,效益倍增,每年种植近3万亩,随产随销,供应咸阳、西安等城市。2006年,种植2.56万亩,总产729.6万千克。
  表7-3-1若干年份全县农作物面积、产量表(单位:万亩、吨)表7-3-2若干年份全县秋田面积、产量表(单位:万亩、吨)经济作物油料油菜县内主要油料作物。老黄油菜为本县地方品种,产量较低。1980年代初,县科委引进74—1、上党油菜、陇油2号、奥罗、洛82—2—1等品种,在技术上采用适期条播、麦后纯种、合理密植、增施肥料、防治病虫等措施,产量得到很大提高。
  荏(紫苏)县内主要油料作物。以前主要在月明、西坡、湫头、五顷塬、三嘉等地分布,以正茬荏为主。1980年代后,大力推广麦后移栽荏新技术,荏籽生产实现由山后向前塬、正茬向回茬、回茬向免耕移栽、低产向高产的转变,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亩产100千克左右,为上好保健油料。21世纪后用于出口,产量逐年增加。
  胡麻县内早些年零星种植。今因产量低,很少种植。
  烤烟详见本章第六节《烟草》。
  瓜类西瓜全县均有分布。1955年前,为农户自种自食,品种单一,产量低,品质差。1955年合作化后,生产队种植面积较大,亩产1000千克。1985年后,县上引进中育1号、中育3号、中育6号、P2、郑杂5号、新红宝等优良品种11个,产量、品质有很大提高。本县西瓜有 “早、优、大 ”3个特点:一是周家乡车家沟西瓜上市早;二是永和镇樊湾村西瓜个大、瓤沙、味甜;三是三嘉乡西瓜生产规模大,年种植在5000亩以上,由于个大、含糖量高、产瓜较晚,深受西安等城市消费者的欢迎。1990年代后,引进美蜜黑霸王、农友大宝、元帅、特大景丰宝、小蓝等早熟棚栽西瓜,效益倍增。2006年,山河镇秦家店村1亩美蜜黑霸王礼品西瓜收入1万多元。
  甜瓜俗称梨瓜子,主要在川台地、山地种植。地方品种以庆阳脆瓜最优。其次有花皮甜瓜、灯笼红、芝麻籽、白兔娃等。1980年代引入甘黄金良种,成熟早,品质好,已在川道地广泛种植。
  蔬菜过去,蔬菜栽培较分散,农民房前屋后、家庭院内多种,产品多自产自食;由于受气候影响,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产量低,冬春淡季供需矛盾突出。1978年后,县域川区形成较稳定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先后选派科技人员,赴北京、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和兰州、天水、平凉等地,考察学习蔬菜生产技术,引进许多新品种。1981年,开始试验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1983年,示范推广地膜覆盖,普遍增产,使春夏蔬菜提早1月上市,晚秋蔬菜推迟收获,延长了供应日期。2000年后,县上在川区发展塑料大棚蔬菜,县内常年有鲜菜供应。山河镇解家川马铃薯和宫河镇彭姚川的大葱成为县域知名商品蔬菜。特别是宫河镇彭姚川的大葱,葱白质地细密,柔嫩洁白,层多肉肥,辛辣芳香,营养丰富,不易抽苔和分蘖,耐储藏运输,延长供应,可鲜食生食,炒汤飘而不沉,远销省内外。宫河镇年种植约1.2万亩,总产900万千克,产值约1200万元,农民种植大葱年人均收入500余元。
  棉花清同治十三年(1874)前后开始种植。陕甘宁边区时期也曾种植。1949年,种植1400亩,总产14.70吨。次年,宫河、永正、罗川、永和初步试验种棉1913亩。其中宫河753亩、永正165亩、罗川13亩。1951年,种植4400亩,亩产10千克左右,总产44吨。1956年前,每年种植面积都在千亩以上。后,历年种植面积均在500亩以下。由于产量太低,1977年后,全县停止种植。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