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58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农业
分类号: F303.2
页数: 32
页码: 315-346
摘要: 正宁县域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耕地条件较好,适宜发展农业。早在秦代,农业生产就大有发展。但历代封建地主阶级兼并土地,贪官豪绅横行欺诈,农业生产凋敝。民国21年(193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开展土地革命,耕者有其田,后又实行减租减息、组织变工互助和土地改革,农业有了较快发展。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注重农业生产,农业得到一定发展,但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制约,粮食生产受到影响,农民温饱难以解决。进入21世纪,苹果栽植开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关键词: 正宁县农业 农业发展

内容

第七章农业
  县域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耕地条件较好,适宜发展农业。早在秦代,农业生产就大有发展。但历代封建地主阶级兼并土地,贪官豪绅横行欺诈,农业生产凋敝。民国21年(193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开展土地革命,耕者有其田,后又实行减租减息、组织变工互助和土地改革,农业有了较快发展。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注重农业生产,农业得到一定发展,但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制约,粮食生产受到影响,农民温饱难以解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实施科学种田,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生产的粮食主要有:小麦、大麦、高粱、玉米、糜子、谷子、荞麦、豆类,水稻、棉花过去少量种植。油料作物以荏、油菜为主。1990年代,烟叶种植一度成为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苹果栽植开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第一节机构行政机构民国38年(1949)8月,县人民政府设建设科兼管农业。1956年5月,设专管部门。
  县农牧局1956年5月,设县农业科。1962年1月,改称县农业建设局。1966年5月 “文革 ”发生后瘫痪。1969年3月,设县农林水牧服务站革命委员会。次年11月,改称县农业局革命领导小组。1974年3月,改称县农林局。1977年1月,改称县农业局。1983年12月,改称县农牧局。1986年11月,改称县农业局。2002年4月,撤销县农业局、畜牧局,组建县农牧局,内设业务、文秘、计财3个股。2006年底,有职工20人。
  县农业办公室1974年3月设。1983年12月撤销。1991年4月,设县农业委员会,与县老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1997年8月撤销。次年8月恢复。2002年4月,改称县农业办公室,归口县政府办公室管理。2006年底,有职工6人。
  县农业区划办公室1980年2月设,1997年8月撤销。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999年9月设,隶属县农业委员会。2002年5月,和县农业办公室合署办公。次年9月分设,归口县财政局管理。2006年底,有职工20人。事业机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955年5月设,初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后撤销。1972年4月恢复。1988年1月,改为现称,隶属县农牧局。2006年底,有职工29人。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1955年,成立永正、永和区站。至1958年,撤销永正区站,相继建成山河、榆林子、宫河、湫头、永和5个区站。1962年,撤销区站。次年,建立公社站。1966年,撤销公社站。1971年后逐步恢复社站,基本上是1社1站,每站2至3人。1980年代后,改称乡(镇)农技推广站。
  县种子管理站1963年设,初称县种子工作站,后撤销。1972年4月恢复。1979年4月,改称县种子公司。2006年底,有职工11人,隶属县农牧局。宫河良种场1965年8月成立,隶属县农牧局。2006年底,有职工6人。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980年3月设,隶属县农牧局。2006年底,有职工11人。县蚕桑工作站1980年3月设,隶属县林业局。1987年2月,与县果树工作站合并为县果树蚕桑站。1992年1月,机构恢复,划归县农业局,编制8人。2004年3月,并入县蔬菜生产工作站,编制8人。
  县烟叶生产管理局1981年,成立县 “三烟 ”(卷烟、烤烟、晒烟)办公室。1984年,改称县烤烟生产工作站。1993年3月,成立县烟叶生产办公室,为科级单位,编制4人。次年8月,改称县烟叶生产管理局,为科级行政单位。1997年8月,归口县农业局管理。1998年,定为科级事业单位,编制12人。2006年底,有职工10人,并辖县烟草研究所。
  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1984年设,隶属县农牧局。2006年底,有职工17人。县烟草研究所1994年3月设,隶属县科委,人员编制3人;8月,归属县烟叶生产管理局。2006年底,有职工3人。县蔬菜生产工作站1994年8月设,初称县蔬菜公司,副科级单位,隶属县农牧局。1998年7月改为现称。2004年3月,县蚕桑工作站并入。2006年底,有职工16人。县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2003年4月设,隶属县农牧局,编制3人。
  第二节经营体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秦时,“废井田,开阡陌,使黔首自实田 ”。汉袭秦制。三国时期,曹魏在土地制度方面仍实行秦汉以来的封建地主私有制,所不同的是曹操吸取两汉在边境屯田的经验,广泛推行屯田制度。晋太康元年(280),颁布限制豪强兼并土地、奖励垦荒、安置流民的户调措施。北魏政权建立后,颁布 “均田令 ”,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缓和了阶级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唐初,推行屯田制,争取大量劳动力从事开垦,扩大农垦区域;推行均田制,使大量农民成为国家直接管理下的纳税人,发展了经济。宋代,主要实行 “不立田制 ”和 “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仁宗时,全国土地一半以上被豪强官僚所兼并,加上中小地主自有的土地,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出现地主占有的土地超过国有土地和自耕农半自耕农占有土地的总和。元朝,土地制度主要有4种形式:国有土地制、领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明朝,土地主要有官田和民田之分。官田属于封建国家所有,民田属于封建地主和自耕农私有。清朝,土地所有制形式基本仿效明代。
  民国时期,县内土地绝大部分被地主阶级占有,广大农民多数靠租种地主土地,或做长工、打短工为生。如宫河镇南庄村大地主王宝珊(商号 “祥盛魁 ”)拥有数百顷良田(其中陕西泾阳有水地300多亩),该村方圆十四五个村庄都有他家的佃户,在陇东、兰州、河西、宁夏、陕西等地有商号10多处。秦家店甸里村大地主李治德,全家3口人,拥有四郎河沿岸半条川的土地,沿川农户多是他家的佃户。此外,山河王阁的杨俊财,罗川萧水的安养性,都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主要的生产资料。民国后期,官府对于土地的管理,随着各镇、保 “地亩册子 ”的普及而不断加强,加上战乱、差役、灾害,农民不堪重负。
  农民土地所有制老区土地改革民国21年(1932)4月,谢子长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寺村塬成立 “寺村塬革命委员会 ”,没收西城村土豪刘西坤、于家庄土豪赵元亨、琴宅村土豪赵秉义的粮食、牛羊,处决赵元亨及走狗巩德科。7月,中共陕西省委派李艮到游击队巡视工作,李艮要求在20天内完成五顷塬、平均分配土地任务。但就在李艮部署土改的同时,国民党驻山河的军队已进占寺村塬周围的村庄要道,完成对游击队的包围。由于大敌当前,游击队被迫转移,群众不敢要地,五顷土改失败。次年冬至23年(1934)春,陕甘边区第三路游击队政委张仲良带领游击队到湫头一带,领导五顷塬、孟家河、龙咀子等村的贫苦农民,没收分配赵老八、郭进发、郭全儿、赵秉义等地主的土地198亩。当时,分配土地的原则是 “谁租种,归谁有 ”,指片划界,不丈量,并宣布废除所有租债契约。24年(1935)11月,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在新正县三嘉塬举办土改工作训练班,部署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区域普遍开展土地革命。训练班结束后,关中特委负责人唐洪澄带领工作组,先后在新正县三区阳坡头乡南岭村、一区湫头乡进行土改试点。接着,关中特委组织3个工作组,其中两个工作组在新正县二区(三嘉塬)、一区八乡(石家湾子)进行土地分配工作,到次年春国民党东北军进攻关中特区时结束,前后共4个月。县土地委员会向当地群众颁发土地证,并在地头插牌子,分别注明户主、亩数及地畔四至,从法律上肯定新的土地所有权。26年(1937),新正县大部分实行土地革命的地区,根据各自情况,分别制定相应的减租办法。新正县通过四六减租。34年(1945),新正县规定租额不得超过收获物的10%。35年至次年(1946至1947),因受战争影响,新正县基本未搞土改工作。
  新区土地改革1950年8月起,永和、山河、永正、罗川、宫河等地区先后进行两期土地改革。为确保其顺利进行,全县先后成立县级土改法庭和区分庭各1个,先后受理不法分子破坏土改及地权、债务纠纷案件68起。经审判,先后被判处死刑的恶霸地主7人,判处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徒刑者8人,判处7个月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者8人,判处5年~20年徒刑者2人,交群众监督管制劳动10人。1951年11月至次年底,全县分期分批颁发土地证和房窑所有证。全县两期土改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7-2-1土改前后正宁县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单位:户、人、亩)土地集体所有制互助组1950年,在三嘉、湫(头、西坡3个已进行土地改革的老区,发动群众,试办互助组727个,参加农户2066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2.8%。至次年底,建起常年互助组176个,季节互助组785个,临时互助组249个,参加农户13926户,占全县总户数的50%。1952年冬,互助组整顿,全县共有互助组2827个,参加农户10997户,占全县总户数的68.1%。其中常年互助组573个,季节性互助组2254个。次年底,常年互助组参加农户数占到全县总户数的60%以上。
  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春,先在同家疙瘩、王录、乐安坊、苟仁等地试点,后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建立五四、苟仁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民48户。年底,全县共办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2个,入社279户,占总农户的1.72%。至次年底,全县办起初级农业社365个,入社13425户,占总农户16700户的82.4%。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社员除留3%~5%的土地种菜之外,其余均由社经营,折股分红;耕畜私养公用,评工记分;大型农具由社租用,中型折价入社,小型自用;社员所得以劳动日为基础计算分配,一般地股占40%,劳动日占60%,夏、秋两次分配,年终决算;公粮按土地等级计算到户,由社员负担。1956年春,合作化运动始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土地、牲畜、农具折价入社。8月底,全县17个初级社转为高级社。年底,高级社达到365个,入社15405户,占总农户的94.2%。至此,全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人民公社1958年9月,全县在很短时间内将高级社合并,陆续建起红光(宫河乡)、东风(榆林子乡)、卫星(山河乡)、红旗(永和乡)、跃进(湫头乡)、红星(南庄子乡)6个人民公社,入社16328户。由于公社实行一切公有制,致使出现 “一平二调 ”(即在人民公社内部搞贫富拉平,平均分配;公社对生产队的劳动力、财产以及社员个人的财物均可以无偿调用,及在公社积累的名目下大搞义务劳动等)风、高指标浮夸风、强迫命令风、铺张浪费风,公社公有制的经济形式面临严峻考验。1962年上半年,全县在调整社队规模时,划公社为19个,划大队为293个,划生产队为647个。生产队土地、牲畜、农具、劳力实行 “四固定 ”,并推行包工、包产、包投资,超产奖励的 “三包一奖 ”管理制度。实行评工记分制度和男女同工同酬原则。适当扩大自留地,允许发展一些家庭副业。使全县的农业生产有所转机,群众生活有所改善。1962年,全县有包山户136户,包山地36308亩。包地形式有3种:包工包产超产奖励、包工包产超产归己和 “疙瘩包 ”交任务。采取第二、第三种办法的占大部分。冯柳公社佑苏大队社员白世英一家13口人,采取包工包产法承包34亩麦,每亩单产40千克,包工6.5个劳动日,共包产1360千克,包工221个劳动日。
  当年除向队交清包产任务外,净收入260千克。烟村队11户33口人,采取 “疙瘩包 ”法包山地85亩,向队交回3000千克任务后,收入2000千克,每人平均收入60.5千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县域在坚持集体生产资料所有制,服从国家统一计划,由生产队集体领导的前提下,推行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次年,先在生产队推行小段包工,后在山区和部分困难队实行包产到户。11月底,全县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12个;建立作业组的生产队103个;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生产队558个,建立包山组707个、包山户512户、单项专业承包组249个、专业户512户。至年底,小段包工户、包产到户户分别占全县3.24万户的2.9%、64.7%。1981年4月,全县695个生产队中,搞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队168个,占24%;搞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35个,占5%;搞包产到劳和口粮田的生产队各2个,分别占0.3%。此外,有177个生产队建包山户1265个。6至10月,新增包产到户生产队157个。至此,全县推行各种生产责任制的生产队累计达到541个,占77.84%。1982年10月,全县111个生产大队、695个生产队全部实行将土地按农户实有人口发包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次年春,全县665个生产队按人口承包土地,30个生产队按人、劳比例承包土地,共承包耕地42.366万亩,生产队集体留用公用地23947亩,留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35%。1984年,全县小范围内进行土地小调整。当年,全县粮食总产63420吨,是上年44710吨的1.42倍。1992年12月至次年元月,1998年11月至次年5月,全县先后小范围调整土地两次。1999年,随着《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被依法确定下来。据2004年9月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的调查统计,县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有出租、转包、互换、入股4种。
  第三节农作物生产种植区划1983年10月,县农业区划办公室编制完成的《正宁县农作物种植区划》,分本县种植区划为以下3个区。
  西部塬川温暖粮经区位于县域西南部(含榆林子、宫河、周家、罗川4个乡镇),总耕地20.1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5万亩),塬、地占57.8%,山地占35.4%,川地占6.9%。农业人口69646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2.9%。大家畜0.31万头,猪2.03万头,羊2.07万只。海拔883米~1300米,≥10℃积温2928℃至3289℃,年均气温9℃至10℃,年均降水570毫米,80%的保证降水量470毫米,无霜期170天,光、热充足,气候温暖较湿润,土壤以覆盖黑垆土为主,其次为黄绵土、潮土和部分红粘土,土壤结构良好,肥力较高。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糜子、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烟叶、大葱、大麻、瓜、菜及部分喜温药材。气温较高,易发伏旱,而高粱较之其他作物表现耐旱、高产、稳产,为高粱最适宜种植地区。人均占有耕地2.88亩,人均产粮比全县平均水平280.5千克高7.5千克,人均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37.00元低0.80元,人均口粮比全县平均水平190.5千克高10.5千克。
  中部塬山温和粮油区位于县域中南部(含永和、山河、永正3个乡镇),总耕地14.7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46万亩),塬地占54.6%,山地占43.3%,川台地占21%。农业人口52309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2.3%。大家畜0.69万头,猪1.5万头,羊2.33万只。海拔1300米~1450米,≥10℃积温2768℃至2889℃,年均气温8.3℃至8.5℃,年均降水600毫米,80%的保证降水量500毫米,无霜期160天,光、热充足,气候温和半湿润,土壤以覆盖黑垆土为主,其次为黄绵土及少量红粘土,土壤结构较好、较肥。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糜谷、洋芋、大豆等,其中玉米在本区较为适宜;经济作物有油菜、麻、荏、小茴香、烟叶、瓜菜及药材等。人均占有耕地2.82亩,低于全县水平,人均产粮比全县平均水平280.5千克高11千克,人均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37.00元高3.00元,人均口粮比全县平均水平190.5千克高13千克。
  东部沿山温凉粮经区位于县域东部子午岭林缘区(含月明、西坡、五顷塬、湫头、三嘉5个乡),耕地以山地为主,塬面川台窄小,山大沟深,高低不平,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总耕地15.69万亩,山地占70.3%,地占25.6%,川台地占4.1%。农业人口4028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4.8%。大家畜0.80万头,猪0.96万头,羊3.38万只。海拔1450米~1700米,≥10℃积温2608℃至2705℃,年均气温8℃至8.3℃,降水650毫米,80%的保证降水量557毫米,无霜期150天,光、热较充足,气候温凉湿润。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其次为覆盖黑垆土及红粘土,土壤结构为山坡地较差且瘠薄,塬面、川台、森林土壤结构良好,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1.12%。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糜谷、豆类,少量川台地可种高粱;经济作物以小麻籽、荏、小茴香、药材为主,洋芋是一大优势。人均占有耕地3.89亩,高于全县水平,人均产粮比全县平均水平280.5千克低29千克,人均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37.00元低3.50元,人均口粮比全县平均水平190.5千克低12.7千克。
  农作物面积与产量粮食作物小麦县内栽培的小麦为冬小麦,产区集中在宫河、永和两条塬上,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0%~70%。1949年,全县冬小麦播种25.8万亩,总产量1488万千克,平均亩产57.7千克。1954年,全县冬小麦平均亩产首次达到71千克。次年因遭受冻害,麦苗大面积死亡减产,平均亩产仅48.5千克。1958年 “大跃进 ”中,冬小麦种植面积减为24.68万亩,全年小麦总产量1039万千克。1965年,全县冬小麦单产升为92.5千克,总产21996.5万千克。19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全县冬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左右,但产量徘徊不前。1975年种植22.64万亩,亩产162千克,总产36676.8万千克。1984年,全县种植小麦23.68万亩,平均单产158.5千克,总产37532.8万千克。1990年至2006年,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由20万亩降到10万亩左右,但小麦单产稳中有升。2006年,种植10.43万亩,总产2274.4万千克。
  玉米广泛种植县内中南部川、地和东部子午岭林缘地区。1958年,面积扩大到5.58万亩,平均亩产131千克,总产730.98万千克。1971年,永正公社东风大队推广杂交玉米800亩,其中40亩双杂交种亩产419千克,创当地高产记录。1974和1975年,全县玉米面积分别降至7.34万亩、7.66万亩,但亩产增加较多。1980年代,玉米种植面积下降,1985年为5.60万亩,亩产442千克,总产2475.2万千克。1990年至2006年,全县种植玉米一般稳定在每年6万亩左右。2006年,种植5.58万亩,总产2778.8万千克。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用粮。
  高粱主要种植县内川塬地。1949年,全县高粱种植5.28万亩,亩产60.5千克,总产319.44万千克。1950年初至1954年,年种植5万亩左右,亩产在62千克~78.5千克间。1955至1961年种植面积下降,1961年降为2.66万亩。1963年后,面积又回升到4.40万亩,此后面积基本稳定,多数年份亩产在100千克左右。1971年,罗川公社城关大队示范的14亩晋杂5号高粱亩产500千克。罗丰队4分4厘地种植的忻杂7号高粱亩产747.5千克。1976年,全县种植7.38万亩。1984年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1996年为0.64万亩。但亩产上升很快。2006年种植1.45万亩,总产717.8万千克。主要用作酿酒原料和饲料。
  糜子全县各地均有种植,多为夏播复种。1949年,全县糜子种植4.69万亩,亩产34千克,总产159.46万千克。1988年前,每年种植面积多在1万亩~3万亩间,仅1968年全县种植6.28万亩。1989年后,每年的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1997年全县种植7.73万亩,亩产达120千克。2000年后,由于种植结构调整,糜子种植面积有所减少,2006年,全县种植1.82万亩,总产223.9万千克。
  谷子1949年,全县谷子种植3.53万亩,亩产61.5千克,总产217.1万千克。1953年,达到4.67万亩,亩产平均80千克,总产373.6万千克。1965年起,种植面积开始下降,1966年降至0.72万亩,1985年降至0.11万亩,总产112.2万千克。1995年,全县种植0.46万亩。1999年,种植0.98万亩,总产43.8万千克。2006年,种植0.41万亩,总产41.4万千克。℃马铃薯全县均有种植,一般亩产1000千克左右,折合粮食200千克,既可作食粮,也可当蔬菜,还能加工成淀粉,制成粉丝、粉条等。1949年全县种植0.27万亩,亩产100千克,总产27万千克。1958年,种植面积1.18万亩;1960年,扩大到4.94万亩,总产2692.3万千克。1961年后,面积逐年下降,1965年降到0.59万亩,亩产153千克;1966至1969年,面积回升,稳定在0.95万亩~1.10万亩间。1971年,宫河公社宫河大队第五队2亩山地杂交马铃薯,亩产1250千克,折粮241千克,比当地品种增产95%。1985年,全县种植0.61万亩,亩产209.5千克。1987年,种植突破万亩,后逐年增加,到2001年,全县种植2.26万亩。后随着地膜马铃薯的推广种植,面积扩大,效益倍增,每年种植近3万亩,随产随销,供应咸阳、西安等城市。2006年,种植2.56万亩,总产729.6万千克。
  表7-3-1若干年份全县农作物面积、产量表(单位:万亩、吨)表7-3-2若干年份全县秋田面积、产量表(单位:万亩、吨)经济作物油料油菜县内主要油料作物。老黄油菜为本县地方品种,产量较低。1980年代初,县科委引进74—1、上党油菜、陇油2号、奥罗、洛82—2—1等品种,在技术上采用适期条播、麦后纯种、合理密植、增施肥料、防治病虫等措施,产量得到很大提高。
  荏(紫苏)县内主要油料作物。以前主要在月明、西坡、湫头、五顷塬、三嘉等地分布,以正茬荏为主。1980年代后,大力推广麦后移栽荏新技术,荏籽生产实现由山后向前塬、正茬向回茬、回茬向免耕移栽、低产向高产的转变,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亩产100千克左右,为上好保健油料。21世纪后用于出口,产量逐年增加。
  胡麻县内早些年零星种植。今因产量低,很少种植。
  烤烟详见本章第六节《烟草》。
  瓜类西瓜全县均有分布。1955年前,为农户自种自食,品种单一,产量低,品质差。1955年合作化后,生产队种植面积较大,亩产1000千克。1985年后,县上引进中育1号、中育3号、中育6号、P2、郑杂5号、新红宝等优良品种11个,产量、品质有很大提高。本县西瓜有 “早、优、大 ”3个特点:一是周家乡车家沟西瓜上市早;二是永和镇樊湾村西瓜个大、瓤沙、味甜;三是三嘉乡西瓜生产规模大,年种植在5000亩以上,由于个大、含糖量高、产瓜较晚,深受西安等城市消费者的欢迎。1990年代后,引进美蜜黑霸王、农友大宝、元帅、特大景丰宝、小蓝等早熟棚栽西瓜,效益倍增。2006年,山河镇秦家店村1亩美蜜黑霸王礼品西瓜收入1万多元。
  甜瓜俗称梨瓜子,主要在川台地、山地种植。地方品种以庆阳脆瓜最优。其次有花皮甜瓜、灯笼红、芝麻籽、白兔娃等。1980年代引入甘黄金良种,成熟早,品质好,已在川道地广泛种植。
  蔬菜过去,蔬菜栽培较分散,农民房前屋后、家庭院内多种,产品多自产自食;由于受气候影响,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产量低,冬春淡季供需矛盾突出。1978年后,县域川区形成较稳定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先后选派科技人员,赴北京、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和兰州、天水、平凉等地,考察学习蔬菜生产技术,引进许多新品种。1981年,开始试验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1983年,示范推广地膜覆盖,普遍增产,使春夏蔬菜提早1月上市,晚秋蔬菜推迟收获,延长了供应日期。2000年后,县上在川区发展塑料大棚蔬菜,县内常年有鲜菜供应。山河镇解家川马铃薯和宫河镇彭姚川的大葱成为县域知名商品蔬菜。特别是宫河镇彭姚川的大葱,葱白质地细密,柔嫩洁白,层多肉肥,辛辣芳香,营养丰富,不易抽苔和分蘖,耐储藏运输,延长供应,可鲜食生食,炒汤飘而不沉,远销省内外。宫河镇年种植约1.2万亩,总产900万千克,产值约1200万元,农民种植大葱年人均收入500余元。
  棉花清同治十三年(1874)前后开始种植。陕甘宁边区时期也曾种植。1949年,种植1400亩,总产14.70吨。次年,宫河、永正、罗川、永和初步试验种棉1913亩。其中宫河753亩、永正165亩、罗川13亩。1951年,种植4400亩,亩产10千克左右,总产44吨。1956年前,每年种植面积都在千亩以上。后,历年种植面积均在500亩以下。由于产量太低,1977年后,全县停止种植。
  表7-3-3若干年份正宁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统计表(单位:万亩、吨)第四节农业技术耕作制度轮作制形式冬小麦为本县主要粮食作物,由此形成以冬小麦为主的农业轮作制。主要形式有:小麦、糜子一年两熟制,多见于低暖川、塬区;小麦、糜子或黑豆、高粱两年三熟制,分布于高原沟壑区塬地和川地;小麦连种3年~4年,末年复种谷子、高粱、玉米;马铃薯、胡麻、豌豆、蔓豆等属间作作物;小麦连种3年~4年,末年复种荞麦带油菜和苜,油菜、苜蓿(5年~10年)、糜、谷、马铃薯、胡麻、豌豆、蛮豆等,和其他主要农作物,逐年轮作倒茬。民间流传有 “倒茬如上粪 ”、“茬口不顺,不如不种 ”的农谚。在西瓜、豌豆、扁豆、油菜茬地里种小麦,在苜蓿地里种油菜、谷子,均有 “如上粪 ”的效果。不种逆茬地,如荞麦地茬不种高粱,高粱不重种等。1956年,大量推广高产作物玉米。1958年,大量压缩豌豆、扁豆、蛮豆等低产豆科作物以及紫花苜蓿面积。1962年6月,庆阳地区农建局与地区科协联合召开轮作倒茬学术讨论会,拟定轮作方式是:高原沟壑区冬小麦连作3年~4年(末年复种);秋作物2年~3年(末年复种)。丘陵沟壑区,应以黑麦或小麦2年、秋作物4年、油料1年的方式轮作。多雨潮湿的子午岭浅山区,以小麦3年~4年、糜子1年~2年、芸芥或茴香1年、玉米2年~3年、油料1年方式轮作;在深山区以玉米连作6年、糜子2年、豆类或油料1年方式轮作。这些轮作形式的推广在当时起到调节地力,提高产量的作用。1980年代后,随着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在本县出现麦、油、豆及麦、糜子、玉米的轮作。即小麦收后复种油菜,翌年油菜收后复种黄豆;比传统的麦油糜轮作高产,黄豆比糜子平均亩产值高54.59元。还有在小麦收后复种糜子或荞麦,翌年种地膜玉米提早成熟,又是回茬小麦的良好前茬。如此实现两年三熟,成为新的轮作方式。1989年,开始在收割后的麦田移栽荏,至次年,累计栽培6549亩,平均亩产93千克,比原来净增33千克,总增产油料51.5万千克,新增总纯收益82.3万元。
  土壤耕作制全年种植一季正茬麦,麦收后实行夏季半休闲,伏耕晒垄,耙地耱地,尽量接纳雨水,保持土壤墒情,做到秋雨春用;大秋作物茬地,入冬前秋耕灭茬,纳雨保墒。
  新中国建立初期,耕作制仍以传统为主,夏田小麦强调伏耕,有 “头伏耕地一碗油,二伏耕地半碗油,三伏耕地没有油 ”的农谚。对秋耕不大重视,后山地区大部分不秋耕,粗耕现象十分严重。伏耕2至3次,方式是先浅、后深、再浅,每次耕过遇雨后,又耙地1次。部分群众用耧抄地,以消除地面板结层,有利保墒。大部分地区秋耕、春耕各1次。春耕宜浅,耕后必耙。早春播种的作物,耕后即下种;初夏播种的作物春耕两次,细耙保墒。1972年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多年的耕作栽培技术试验,总结推广旱原 “四墒 ”土壤耕作法,即伏天和秋季多耕深耕,蓄水保墒;冬季镇压耙耱,借冻聚墒;早春顶凌耙耱,保墒;播后适时耙耱,碎土提墒。此法最大限度地接纳雨水,保存土中水,有效调节土壤水分,做到 “伏雨春用,春旱冬抗 ”,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水分。
  栽培技术播种播种期分春播、夏播、秋播3种类型。春播作物种类较多,有糜子、谷子、玉米、高粱、薯类、豆类、胡麻、芸芥、荏及烟、麻、瓜、菜等。春播时期较长,自惊蛰到立夏,即3月上旬至5月上旬。开春最早播种的作物有豌豆、胡麻、荏,有 “豌豆种在九里头,天时好坏打几斗 ”之农谚。次为春大麦,在惊蛰后播种。大秋作物中的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和烟、麻、瓜菜均在4月中、下旬播种。最迟播种的作物是糜子,多在立夏前播种。夏播作物有复种的小糜子、小谷子、黄豆及荞麦。
  夏播作物除荞麦外,其他小秋作物都突出 “早 ”字,抢时早播,时限以7月5日(小暑)以前为最宜。油菜最适播种期是8月中下旬,和传统的老种法相比,时间大为推迟。秋播作物主要是冬小麦,播种时期自9月上旬(山塬区)至10月上旬(川区),高寒山塬地最早,川道区最晚,历有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塬面种中间 ”的谚语。不同年份麦田播种时,都要借墒抢时。
  播种方法传统的播种方法有耧播、犁沟溜籽、挖窝点播、撒播4种。豆类、薯类、玉米一般多用犁沟溜籽,也有挖窝,集中施肥进行点播的。小秋作物糜子、荞麦多用撒播。冬小麦主要用耧播。农民十分重视播种,总结出 “紧握耧,慢到头,脚踏胡基手摇耧,盯着籽眼定稀稠 ”的歌诀。解放后,随着新式农机具的推广和使用,各种大中型拖拉机发展迅速,特别是手扶拖拉机配七行播种机播种,进度快,质量好,小麦机播面积逐年扩大,塬面、川道平地多以机条播为主。糜谷、油菜、胡麻也开始部分采用机播。1970年代,玉米、高粱多采用划行定距,挖窝点种。即在播种前确定合理密度,先纵横划行,后在交叉处挖窝点种。此法改变了过去犁沟溜籽、深浅不一、行株距不等、施肥分散的弊端,解决了出苗不齐、缺苗断垄的问题。在播种工序上,总结出 “刨开干土,挖在湿土,增施口肥,搅拌均匀,梅花点籽,深浅一致,提脚轻踩,细土覆盖 ”的八句播种法。80年代初,又引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广泛用于粮、菜、烟、瓜种植。目前,全县玉米种植采用地膜撮苗种植。
  播种量由于历史上长期土壤瘠薄,广种薄收,粗放管理,使农作物形成传统的稀播习惯,所谓 “稠好看,稀吃饭 ”。解放前各类作物,均以农家品种为主。冬小麦农家品种的千粒重多在20克~25克,改良品种的千粒重多在30克~40克。解放后,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良种的普及,栽培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各类农作物的播种量和留苗密度均有增加。冬小麦推行机播,合理密植,旱塬地每亩下籽量由原来的6千克~9千克,增加到11千克~14千克,亩成穗30万~40万穗。玉米每亩播量由1.5千克增至2.5千克~3.0千克,每亩留苗由1500株增至3000株。高粱每亩播种量由1千克增至2千克,每亩留苗由2000多株增至5000株左右。
  种植形式农作物以纯种为主,间作套种为辅。冬小麦、烤烟、糜、谷为纯种。间作套种主要形式有;麦与葱、麦与辣椒、麦与玉米、玉米与黄豆、玉米与白瓜、玉米与洋芋等。另外还有混种,如小麦收获后,复种荞麦,同时套种油菜和苜蓿,秋收荞麦,翌年夏收油菜,秋割苜蓿。
  田间管理中耕锄草过去高粱、玉米、麻子、黑豆等最多锄2次,糜子、燕麦,芸芥、苦荞各锄1次。新中国建立后,中耕锄草由粗糙变细致,趋于科学化。冬小麦地锄草1至2次,普遍松土、锄草,并打破地表板结层,减少水分蒸发。大秋作物玉米、高粱、谷子,普遍锄3至4次,马铃薯3次,其他作物1次。玉米、高粱、谷子等秋作物,中耕锄草结合间苗、定苗和施肥同时进行,比较精细。多于出苗30天后(三叶期)锄第1次,这次是粗锄、浅锄,破除地表板结,也叫 “放风 ”。10日后(五叶期)锄2次,细锄破苗;再10日后(七至八叶期)锄3次,细锄深刨,定苗追肥,壅土于根基,一般在麦收前完成。麦收后锄第4次,主要是打杈,防止分蘖,追肥,并拔除杂草。
  追肥1950至1960年代,部分麦田冬施暖肥(俗称盖苗肥)以农家肥和壮土为主。1970年代起,麦田普遍撒施硝铵、尿素,作追肥。1974年始,推广麦田早春耧施化肥。经数年多点测定,亩施硝铵10千克~12.5千克,耧施比撒施每千克化肥可增产小麦6.28千克~8.0千克。耧施化肥成为旱塬、地小麦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秋田普遍追肥,玉米、高粱拔节追施化肥、精肥,追施后随即覆土,防止养分损失。1980年代后,部分作物还进行叶面耧施化肥喷肥,主要喷施磷酸二氢钾。收获各类作物历来均以人工用镰刀收获为主。1970年代后期,小麦开始用机械收获,上场晒干,即摞成垛,防止霉变。1980年代后,机械收割小麦面积逐年扩大。秋作物除玉米掰棒子(果穗)外,其他多用人工整株收获,运到场上剪穗子或整株脱粒,边打边晒,尽快入仓。
  增产措施 “三田 ”建设详见第二十八章《国土资源管理》第三节《土地开发与保护》《土地整理》目。
  低产土壤改良县内沟壑纵横,林木稀少,黄土结构疏松,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肥力衰退,形成大面积低产土壤。1981年,在各公社化验土样,全县面积最大的黄绵土和黑垆土,肥力属全国土壤分级的5级或6级,即最低级。按甘肃省中低产田划分标准衡量,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58.54%。1970年代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进行低产土壤改造。各地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单项措施与综合措施相结合,利用与改良相结合等多种措施,使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 “三跑 ”田,逐渐成为保水、保土、保肥的 “三保 ”田。195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全县2次开展土壤普查,为土壤改良利用提供了依据。改良低产土壤的主要措施: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料,塬地施肥量由每亩2500千克增至4000千克,山地达到2000千克;扩大豆科作物和绿肥牧草的种植面积,实行生物肥田;推广小麦高茬收割,麦草覆盖,玉米根茬还田;增加化肥投入,实行配方施肥,根据不同作物,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十一五 ”(2006—2010)期间,县域列为甘肃省测土施肥县;改造中低产田,“九五 ”(1996—2000)和 “十五 ”(2001—2005)期间,全县改造中低产田20多万亩,耕层土壤有机质为0.9%~1.27%,较改造前基数值增加0.07%~0.26%,速效磷为5.3PPM~10.4PPM,增加0.56PPM~4.0PPM。
  肥料施用农家肥长期以来,由于燃料缺乏,尤其是山区有烧畜粪取暖的习俗,造成肥料短缺,施肥水平低,亩施农家肥只有1000千克~2000千克。为解决肥源不足问题,各级政府对积肥工作十分重视。1950年代,大抓社员家庭积肥,提倡户户设厕所、修猪圈,把集体牲畜积肥作为任务,划到饲养室,责任到人。社员积肥,经社员大会讨论,按人评定出向集体投交基本肥料的任务,按质论价,付给合理报酬,超交者受奖,完不成任务者适当处罚。1960年代,组织积肥专业队,千方百计扩大肥源,增加肥料。如拾野粪、掏涝池、扫路土、秸杆还田等,靠近集镇的生产队,还和机关学校联系,固定专人压厕所,组织肥料下乡。1970年代,化肥增加,但乡村农家肥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源,群众始终很重视积肥。采取一改(改烧畜粪为烧柴)、二搜(搜城镇人粪尿、垃圾)、三积(积路土、垃圾土、老城堡墙土)、四换(换旧炕土、旧炉灶土、旧烟囱土、旧房墙土)、五挖(挖涝池泥、厕所底子、猪圈底子、羊圈底子、牲畜圈底子)、六沤(用麦草、衣子、玉米杆、高粱杆、青草,掺和畜粪尿沤制肥料)、及人造5406菌肥等措施积肥。1980年代初,基本消灭甜种(不施肥)现象,杜绝烧粪取暖陋习,亩施肥3000千克左右,有的达到5000千克以上。21世纪后,多使用化肥、生物菌肥,农家肥使用量逐年减少。
  化肥1953年开始施用,最先使用氮素化肥硫酸铵。1963年,增施硝酸铵。1970年代,普遍应用磷素化肥。80年代,化肥品种增多,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钾、氯化胺、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铵、硫酸二氢钾、微量元素等。特别是高效化肥、复合肥的推广,增产效果明显。
  绿肥利用方式有3种:一是水浇地麦田套种草木樨、毛苕子等,当年翻压种麦;二是麦后复种绿肥,翻压种麦;三是复种绿肥翻压种大秋作物。
  植物保护农业合作化前,农民无力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种在人收在天,有了灾害干瞪眼 ”。农业合作化后,人民政府组织农民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植物保护。每遇旱情,即对尚未播种的秋田地及时耙耱保墒。苗株出土遇大旱,组织农民担水点浇。对麦地春、冬普遍镇压保墒,利用现有水利设施灌溉。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地头普遍修筑防霜楼,发烟防霜,后来一般采取发烟防霜法。1973年,用化学烟幕在周家、宫河、永正、榆林子公社各防霜试验1万亩。次年,县农业部门帮助社队购买油渣,组织生产队用锯沫、麦衣配制发烟剂。
  为预防冰雹,1972年,县气象站给生产队共配发土炮筒子80个,建土炮弹作坊5个,共制土炮弹2万发。并根据全县历年冰雹袭击的一般路线,设防雹点6处,发现雹云,即迎云头发炮阻止。次年,建消雹点23个,配备空炸炮70门、炮弹3500发;设气象哨肖10个,配备观测员30人;设宫河三中、罗川二中、湫头四中3个雨情点。1980年后停办。除气候灾害外,危害农作物的还有病、虫、鸟、兽、草等。
  全县因病虫害的发生,每年损失产量在10%20%。解放前,农民群众主要采用农业措施,实行合理轮作、深翻深埋、铲除杂草、消灭虫卵和人工捕捉害虫等办法,防治病虫草害。解放后,从1953年开始,使用手摇式喷雾器,喷洒 “六六六 ”农药,小面积防治作物病虫害,并重点推广药剂拌种,预防粮食作物病虫。1960年代始,大面积用化学农药,防治各类病虫害。1963年,首次用飞机播撒农药,防治小麦条锈病。次年,冬小麦条锈病发生后,各地普遍采取田间药剂防治、及时调整品种布局、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等综合防治措施,连续20年控制了条锈病的发生流行,使小麦糜花病、小麦黑穗病和马铃薯疫病基本得到控制。1970年代后,由麦蚜传播的黄矮病每年均有发生,间歇流行,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为此,农技推广部门深入研究麦蚜、黄矮病的发生规律,及时预测预报,提出防治措施。尤其是用千分之二至三的 “3911”乳剂拌种,使种子幼苗带毒,黄矮病的发生和流行被有效控制。1980年代,全县大面积推广辛硫磷、甲基异硫磷等新农药拌种,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经试验,拌种每亩增产33.5千克,增产率34.7%;为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开展茎尖培养无病毒植株和繁殖脱毒种薯新技术研究,有效控制该病害。1981年,引进化学除草剂2.4DJ酯,在麦田进行示范推广,除草效果在70%左右。
  病害农作物病害有10余种,易发且面积大,危害严重。
  冬小麦红矮病是由叶跳蝉传播的一种病害。感病麦苗叶片变紫红色,严重者不能拔节,或拔节不抽穗,或抽穗不结实。株形不正,高低参差不齐,群众称为 “钢茬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1980年全县大发生。冬小麦黄矮病是由蚜虫传播的一种病害。感病麦苗叶片变黄,不抽穗,或子实秕瘦。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山后地区发病严重。小麦条绣病俗称黄疸病,危害严重,1985年全县大发生,以致造成县内无种子。小麦全蚀病1970年代发生的一种由土壤传播的病害。病株基节变成黑灰色,根部腐枯,抽穗后干枯,俗称 “白穗 ”。玉米黑穗病1970年代后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穗部,病株果穗变成一包黑丝状粉,颗粒无收。1980、1981年发生较为严重。小麦腥黑穗病感病麦穗子粒全部变成黑粉,有腥臭味,故名腥黑穗病。玉米黑粉病普遍发生。玉米全株均可受害,受害部成瘤状包,成熟后成为一包黑粉。高粱黑粉病均有发生,主要危害高粱穗部,病穗呈一棒状黑粉包。谷子白发病均有发生。危害穗部,病穗成一束卷曲的黄白色细丝,似头发,故名白发病。马铃薯环腐病普遍发生,病薯成褐色环斑面而腐烂,不易贮藏。虫害农作物害虫有10种,分别隶属12目、66科、183属。蛴螬是金龟的幼虫,均危害农作物的根部、茎部、种子。成虫危害农作物、果树、林木叶片和嫩芽。金针虫有钩金虫和细胸金针虫,潜伏地下,常与蛴螬混合发生。危害作物根部和茎基部,轻者植株长势差,重者整株枯死,缺苗断垄,造成减产。蝼蛄有华北蝼蛄、非洲蝼蛄,以川区为多,危害农作物根部和茎基部,常使作物成片绝苗。地老虎以小地老虎为优势种,幼虫危害各种秋作物的茎部,使之缺苗,甚至翻耕改种。根蛆又名萝卜蝇,危害油菜、白菜、萝卜的根部。危害严重的油菜不能越冬,常常造成翻耕改种。受害严重的白菜和萝卜腐烂不能食用。
  麦蚜又名油汗。是传播小麦黄矮病的主要媒介。主要有二叉蚜、长管蚜、缢管蚜等多种,每年春、秋出现两次高峰期。1970年5月,山河公社城关八队500亩小麦普遍受害,平均每株麦苗上有蚜虫400个~500个,多者上千,西坡、周家、罗川亦有发生。
  叶跳蝉是传播小麦红矮病的主要媒介。有稻叶蝉、斑叶蝉和黑叶蝉。冬小麦播种出苗后,叶跳蝉迁入麦田,通过口器吸食传播病毒。麦茎虫幼虫似蛆,蛀入麦苗茎内危害,造成枯心苗,又名 “小麦钻心虫 ”。1978年冯柳有150亩小麦,被害率20%,严重者有40亩达50%以上。
  粘虫为暴食害虫,幼虫危害谷子、高粱、玉米、糜子、胡麻等。成虫在倒伏的麦田内产卵孵化,大量繁殖,造成严重危害。1953、1964、1975、1983、1984、1997年曾大发生。
  粟灰螟主要危害谷子、玉米、高粱、糜子等,危害率5%~10%。
  菜青虫又名菜白蝶,幼虫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以甘蓝(包心菜)受害最重,常见有数十条幼虫食害1株,叶肉被吃光,只留叶脉的残状,一年可发生4代~5代,无固定时间,防治困难。
  鸟害有麻雀、乌鸦、野鸽、野鸡等。麻雀主要危害小麦、谷子、高粱,成群啄食穗粒,危害严重。乌鸦多集中于子午岭地区,主要危害玉米幼苗,造成缺苗,成熟时期,啄食穗粒。野鸽危害大豆、小麦、玉米、高粱、胡麻等作物。野鸡1950年代全县各地均有,1980年代多见于子午岭等沿山地区,主要危害小麦、玉米、糜子、谷子、荞麦。
  兽害有鼠、獾、野猪害。鼠有5科10种。其中鼠兔科有鸣声鼠,食害豆科作物的幼苗;松鼠科有黄鼠、松鼠、岩林鼠,食害作物籽实;鼠科有小家鼠、褐家鼠,食害粮食,小林姬鼠、鼹鼠,食害作物根茎;食鼠科有中华鼢鼠,食害作物根茎;跳鼠科有跳鼠,危害籽实。全县以中华鼢鼠(又称 “瞎瞎 ”)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危害最严重。獾和野猪多分布于子午岭地区,是山区农作物之大害。
  草害麦田草害主要有荠荠菜、蓠子草(麦拉拉)、刺蓟、播娘蒿(米蒿蒿)、野燕麦等。其中野燕麦苗期酷似小麦苗,不易区别而难剔除,因其子实较小麦成熟早,繁殖系数高,收麦前落地,播种小麦后,又发芽生长,与小麦争水争肥,是冬小麦的大害。秋田草害谷田有狗尾草(谷莠子),玉米、高粱田有田旋花、刺儿菜等为害。
  第五节农作物品种粮食作物冬小麦共104个品种:先后有白齐麦、三月黄、饿死牛、白露仁、菜黄麦、瞎八斗、红齐麦、红蚂蚱、红曹麦、红二齐、白大头、五籽麦、兰花麦、白箭头、白三条子、老芒麦、连麸白、白麦、红键条、河南红、无芒河南红、环县红半芒、白半芒、倒挂钩、白瓜麦、白芒蚂蚱、正宁802、红大头、蚂蚱麦、白秃子、白马莲、白鱼儿麦、红秃子、大红齐、红箭头、红芒麦、老春麦、老芒麦、红芒春麦、红露仁、早洋麦等;引进济南2号、庆选15号、庆选27号、西峰9号、西峰16号、西峰8号、西峰17号、西峰18号、西峰19号、西峰20号、西峰21号、西峰22号、西峰23号、西峰24号、庆丰1号、昌乐5号、泰山1号、中11—7、上选2号、65—1—2、陇东4号、甘麦4号、罗川9号、晋农3号、晋农134、碧玛1号、碧玛4号、蓝天1号、蓝天4号、蓝天5号、蓝天7号、庆农2号、庆农4号、庆农5号、庆农6号、清农4号、丰抗7号、丰抗8号、丰抗13号、丰抗15号、京华3号、长武131、长武134、长武7125、冬丰1号、陇鉴46、陇原932、陇原934、陇原935、陇原936、陇原937、京农134、陕旱8675、陕优225、陕优229、中优9507、小偃4号、小偃6号、秦麦4号、天选15号、山东91—7、济南20号、苏引10号。
  玉米共48个品种:本地先后有火玉米、黄马牙、英粒子、白齐玉米;引进美国马齿玉米、SC704、白单4号、庆单1号、庆单3号、庆单4号、庆单7号、庆单12号、庆单32号、庆单37号、庆单39号、新双9号、中单2号、中单4号、中单12号、中单14号、长单7号、辽东白、京早2号、京早7号、陕单9号、忻黄单9号、维尔156、金皇后、农大60、户单1号、户单4号、掖单13号、丹玉6号、沈单7号、豫玉22号、酒单2号、酒单3号、酒单4号、川龙单2号、冀承单3号、屯玉2号、屯玉6号、屯玉10号、屯玉12号、9907、爆裂玉米、小玉米、甜玉米。
  糜子共28个品种:本地先后有黄小糜、黄大糜、黄二汉、黄粘糜、红大糜、红粘糜、60天红小糜、60天黄小糜、60天黄粘糜、60天白粘糜、60天白硬糜、60天黑粘糜、60天红硬糜、60天红粘糜、麻小糜、紫杆黄软糜、黑软糜、红二汉、黑糜子、黑粘糜、黄硬糜等;引进陇糜1号、陇糜2号、陇糜3号、陇糜4号、陇糜5号、陇糜6号、丰收红。
  谷子共29个品种:本地先后有老黄谷、黄酒谷(五爪龙)、白饭谷、红齐谷、黑齐谷、狼尾谷、马缰绳、等身齐、把子谷等;引进黄毛谷、毛谷子、黄小谷、红酒谷、白酒谷、竹叶青、菠菜根、刀把齐、白沙谷、老来变、小白谷、红金谷、美国狼尾谷、大凉谷、陇谷3号、陇谷4号、陇谷5号、陇谷6号、大寨谷、晋谷14号。
  高粱共20个品种:本地有红把二齐、红二齐、碎老汉、扫帚高粱、多头高粱、红高粱(米儿高粱)等;引进云丈三、晋杂4号、晋杂5号、晋杂12号、忻杂7号、忻杂10号、原杂10号、原杂12号、抗4、冀杂、晋中405、抗7、抗4、宝杂8407号。
  水稻共3个引进品种:高脚黄、千斤小稻、公交12号。
  大麦共3个地方品种:春大麦、冬大麦、啤沙大麦。
  荞麦共9个品种:本地有普荞、新疆荞麦、苦荞麦、黑荞麦,引进榆荞1号、榆荞2号、榆荞4号、日本北海道、四倍体。
  黑麦共2个地方品种:洋麦、德国白粒。
  豆类共73个品种。
  大豆共35个品种:本地黄豆(白豆)、青豆、羊眼豆、黑豆、赖豆、麦黑豆、绿滚豆、一窝蜂等;引进八月炸、晋豆1号、晋豆5号、晋豆18号、晋豆20号、丰收5号、丰收11号、丰收12号、丰收22号、绥农8号、密荚王、9628、铁丰18、铁丰24、铁丰27、太空2001、太空2002、太空2003、太空2004、吉林30号、吉林31号、经选1号、美国窄叶豆、东农41、东农42、长农4号、汾豆8号。
  菜豆共11个品种:本地菜豆角、特优特架豆王、玉满架、新73—8、青峰、绿龙、美国无架豆、日本无筋豆、无筋绿、四季地豆王、泰国架豆王。
  豇豆共6个品种:本地豇豆、红豆(柴豆角);引进紫豇802、紫豇828、长豇22号、紫豇28号。
  豌豆共5个品种:本地麻豌豆、白豌豆、无筋豌豆、建设豌豆;引进西安豌豆。
  马牙豌豆1个品种:本地马牙豌豆(草豌豆)。
  蚕豆1个品种:引进蚕豆(大豆)。
  小豆共10个品种:本地麻小豆、白小豆、蔓豆(蛮豆子)、绿小豆、红小豆等;引进中绿一号、秦绿4号、冀红2号、冀红5号、天津红。
  赤豆1个品种:本地赤豆。
  绿豆1个品种:本地绿豆。
  刀豆1个品种:本地刀豆。
  洋刀豆1个品种:引进洋刀豆。
  薯类分洋芋、红薯2类20种品种。
  洋芋共19个品种:本地蓝花洋芋、白洋芋、深眼窝、紫洋芋等;引进四斤黄、三层楼、渭会2号、胜利1号、波友1号、马兰洋芋、白沙杂、60天洋芋、红洋芋、陇薯1号、陇薯2号、中心2号、台湾早红、克星6号、克星7号。红薯1个品种:引进徐薯18号。
  经济作物油料共8种52个品种。油菜共14个品种:本地老油菜;引进复种油菜、74—1、上党、青油5号、菜油3号、胜利1号、关油3号、马提维、奥罗、延油1号、延油2号、陇油2号、洛82—2—1。
  胡麻共16个品种:本地胡麻;引进油麻两用胡麻、天亚2号、天亚4号、天亚5号、天亚6号、定亚1号、定亚2号、定亚10号、定亚12号、定亚15号、多籽胡麻、蒙选198、雁农1号、大头胡麻、陇亚7号。
  荏共4个品种:本地白荏、黑荏、苏利那、南韩荏籽。
  葵花共7个品种:本地百籽葵、白葵花、白籽百籽葵、黑葵花、黑百籽葵;引进米脂葵、G101。
  落花生共5个品种:海花1号、海花3号、红花2号、鲁花7号、早熟花生等。大麻共2个品种:当地大麻子、小麻子。蓖麻共2个品种:当地蓖麻、塔穗蓖麻。芝麻共2个品种:当地白芝麻、黑芝麻。烟叶共4种约25个品种,详见本章第六节《烟草》。棉花共3个品种:引进新早4号、冀棉6号、短季抗虫棉。蔬菜共8类242个品种。根菜类分萝卜、胡萝卜、菊芋(洋姜)、芜菁、甘露子(地溜溜)、甜菜(糖萝卜)6种27个品种。
  萝卜共14个品种,分冬、夏两类。冬萝卜7个品种:本地冬萝卜、气死贼;引进大青皮、翘头青、满堂红、露头青、德日2号。夏萝卜7个品种:本地水萝卜;引进小五樱水萝卜、花叶夏萝卜、精选水萝卜、501水萝卜、特级五寸参王、红樱萝卜等。
  胡萝卜共9个品种:本地黄萝卜、红萝卜;引进米可丰、一支腊、齐头红、五寸参、六寸参、八寸参、日本新黑田五寸等。还有菊芋(洋姜)、芜菁、草食蚕(地溜溜)、甜菜(糖萝卜)各1种、1个品种:菊芋、芜菁、甘露子、甜菜。叶菜类有菠菜、法国菠菜、大白菜、小白菜、芹菜、芜荽、雪里蕻、甘蓝、苘蒿、苜蓿10种45个品种。菠菜共2个品种:本地菠菜;引进贵宾菠菜。法国菠菜1个品种:引进法国菠菜。大白菜共18个品种:本地大白菜;引进江苏大白、河南大白、黄立兰白菜、山东4号、山东5号、山东6号、山东7号、新鲁白1号、丰抗80、特选丰抗80、90—3、小杂56、特选北京小杂56、四季王、五轮大白菜、春秋54、天津青麻叶。小白菜共4个品种:本地小白菜;引进四季黄秧小白菜、卷心小白菜、黄金小白菜。芹菜共5个品种:本地旱地芹菜;引进津南实芹、玻璃脆等,引进美国西芹、文图拉。芜荽共2个品种:本地芜荽、引进大叶香菜。雪里蕻1个品种:引进雪里蕻。甘蓝共10个品种:本地莲花白(包包菜);引进黑平头、金旱生、晚丰、京丰、秋丰、8389、冬宝甘蓝、庆丰、中甘11号等。
  茼蒿1个品种:引进茼蒿。
  苜蓿1个品种:本地紫花苜蓿。
  葱蒜类大蒜、葱、洋葱、韭菜4种19个品种。
  大蒜共4个品种:本地白蒜;引进红蒜、陕西大蒜、蒜苗等。
  葱共10个品种:本地鸡腿葱、三叶齐、龙葱(红葱);引进章丘大葱、掖辐1号、掖辐2号、梧桐葱、赤水孤葱、铁杆王、中华巨葱。
  洋葱共2个品种:引进紫红皮葱头、高桩洋葱。
  韭菜共4个品种:本地马蔺韭菜、线韭菜;引进791雪韭、汉中冬韭。
  茄果类共7种96个品种。
  茄共23个品种:本地茄子;引进兰竹长茄、紫长茄、紫圆茄、快圆茄、特大紫长茄、西安绿茄、兰杂2号、兰杂3号、兰杂5号、六叶茄、六苏卵茄、罐罐茄、牛心茄、黑圆茄、线茄子、紫罐茄、紫红罐茄王、五叶紫长茄、三月紫长2号茄、黑衣天使、黑马长、紫茄王等。
  辣椒共37个品种:本地红辣子、灯笼红、线辣子、甜椒;引进索眉辣椒、羊角辣椒、北京早熟辣椒、猪大肠、超大牛角王、特大牛角王、抗病特大牛角王、特大牛角椒、特大羊角椒、大羊角、银川羊角、银川牛角、特大甜种王、天鹰椒原种、7寸红、8寸红、尖椒22号、陇丰2号、全天候、卫星椒王、851、8819线辣子、湘研6号、湘研7号、佳木斯长辣椒、北京2号、兰椒1号、陆科3号、陇椒1号、陇椒2号、衣大40号、朝天椒、小尖椒等。
  西红柿共32个品种:本地西红柿;引进北京早熟、灯笼红、牛心番茄、大果皇后、陇番3号、陇番5号、陇番7号、早丰、早魁、秦粉2号、西粉3号、中杂4号、中杂9号、双抗2号、强丰、百果强丰、强力米寿、毛粉802、白粉802精品、红樱339、中蔬4号、中蔬6号、绿红冠、红玛瑙、L402、美国大红、佳粉15、鲜明、樱桃番茄、早年、修女西红柿等。
  笋菜、球茎甘蓝、黄花菜(金针菜)、花椰菜(菜花)各1个品种:本地笋菜,球茎甘蓝、黄花菜;引进菜花。瓜菜类有西葫芦、黄瓜、丝瓜、番瓜、黑籽南瓜5种32个品种。西葫芦共6个品种:本地西葫芦;引进花叶西葫芦、银青1代、早青1代、1串铃、阿兰1代等。
  黄瓜共21个品种:本地白黄瓜、绿黄瓜;引进夏丰1号、津杂2号、津杂6号、大叶3、正宗白叶3、白条端阳地、津研2号、津研4号、津研7号、津春3号、长春密刺、新京密刺、京春3号、新泰密刺、山东密刺、甘丰8号、甘丰11号、大棚2号、仙圣1号。
  丝瓜1个品种:引进丝瓜。
  番瓜共3个品种:本地黑皮番瓜、红皮番瓜、花棱番瓜等。
  黑籽南瓜1个品种:引进云南黑籽南瓜(作大棚黄瓜嫁接砧木用)。
  野菜类共9种9个品种:小蒜、苦苣菜、荠菜、黄花苔、地蕉蕉、马齿苋、灰条菜、野韭菜、地肤。
  调味类共4种4个品种:本地香苜蓿(香豆子)、小茴香、花椒;引进生姜。
  菌菜类共10种10个品种:本地黑木耳、羊肚菌、地软软、蘑菇;引进平菇、香菇、金针菇、洋蘑菇、白羚菇、茶树菇。
  瓜类有西瓜、甜瓜2种89个品种。
  西瓜共49个品种:本地白皮白瓤白籽西瓜、花皮红瓤黑籽西瓜、黑皮黄瓤红籽西瓜、黑皮红瓤黑籽西瓜;引进早花、74—5—1、蜜梅、兰州 P2、特大新 P2、郑杂3号、郑杂5号、特大郑杂5号、玉金香、新红宝、齐圆、中育1号、中育3号、中育5号、中育6号、新红宝、嘉油1号、金钟冠龙、西农8号、金城8号、新澄1代、抗病霸王、特抗病、金钟冠龙、重茬巨星、太空瓜祖、祖母绿、胜利者、冠军宝王、阔野、旱霸、特大新5号、齐红、特大景丰宝、美蜜黑霸王、小兰、宝冠、丰乐8号、丰源8号、黑美人、金秀、嘉年华、京欣1号、京欣2号、京欣3号。
  甜瓜共40个品种:本地灯笼红、芝麻粒、花皮甜瓜、庆阳脆瓜、白兔娃;引进华南108、盛开花、白沙蜜、超甜白沙蜜、龙甜1号、齐甜1号、齐甜2号、日本甜宝、红城脆、红城2号、红城5号、红城6号、金满地、抗重茬黄冠甜瓜、糖王、五龙白、金辉王、高糖富玉、哈罗甜瓜、伊丽莎白、甜露、八里香、特大八里香、铁蛋瓜、黄河蜜、哈蜜瓜、白兰瓜、大洋果、天蜜、秋蜜、蜜世界、玉露、甘露、新世纪、大利。
  第六节烟草品种晒烟习称 “旱烟 ”。品种主要有小烟叶、罗川烟叶、猪耳朵、鸡腿子、高杆黄、缩脖子。
  白毛烟1974年从合水引进,一种卷烟用料。未形成种植规模。
  晾烟品种为 “白肋21”(白莉桐乡烟)。未形成种植规模。
  烤烟从1965年开始,在罗川公社城关生产队试种烤烟。先后种植有大削撬、小削撬、大柳叶、黄苗、庆胜2号、螺丝头、乔庄多叶、中烟14、中烟15、双抗70、高杆黄、大黄金、红花铁杆、白花铁杆等10多个品种。1980年代,县内通过试种,筛选出的当家优良品种有红花大金元、NC89、G140。其中 NC89、红花大金元两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县烤烟种植总面积的98%左右。
  种植晒烟种植主要种植于罗川,种植历史悠久。传说唐玄宗太子李亨因 “安史之乱 ”逃难今庆阳市,后称唐肃宗。局势安定后,唐肃宗回驾长安,途经罗川城。当时其爱妃张良娣突患肚痛症,御医百般调治不见效果,品吸一锅罗川晒烟后康复。唐肃宗遂将罗川晒烟(后又称唐台烟)定为贡品。罗川晒烟以颜色金黄、气味浓香、绵软顺口、养精提神名扬后世。晒烟种植,后发展到全县,年种植约300亩,而罗川地区种植约200亩,亩产烟叶50千克左右。民国时期,罗川几乎家家挂满烟串,户户都有烟盒子,用以招待客人。吸食的人更多更普遍,吸烟者随身带有旱烟锅和烟包,甚至许多老年妇女也吸食旱烟。
  新中国建立后,罗川晒烟在县内大量种植,形成商品。1951年,县乡供销合作社开始收购。1950年代,全县年均种植500亩左右,亩产50千克。1953至1959年,共向国家交售1500担。1965年,烤烟引进试种后,晒烟仍继续种植。1969至1974年,年均种晒烟400亩;1975至1978年,年均种晒烟100亩。1981年,种植晒烟150亩,产烟叶1500担(1担约50千克)。后,基本以罗川村为中心种植,每年不过100亩。
  烤烟种植1965年,在罗川公社城关生产队试种烤烟,因经验不足,效益低,种植面积小。1975年,在周家房村、下冯、周家等村试栽300余亩。次年,县税务局干部在13个重点大队蹲点指导,落实种植面积,全县种植4200亩。1981年,正宁县被庆阳地区列为烤烟生产重点县。成立县烤烟生产办公室,帮助社队抓烤烟生产。当年种植烤烟6310亩,总产6200担,收购值86万元,烤烟生产初具规模。次年,在周家乡试种地膜覆盖烤烟585亩,亩产185千克,对比亩均增产62千克,对比亩均增收152元。当年全县种植烤烟1.03万亩。1983烤烟叶至1984年,年均种植烤烟1.46万亩。地膜覆盖技术广泛应用于烤烟种植。1985年,全县种植1.2万亩。当年,正宁县被甘肃省政府列为全省烤烟生产基地县。1986至1989年,种植烤烟8万亩,年均2万亩。1990年,种植3.47万亩。1994年,种植6.4万亩。次年,全县种植7.8万亩,出现宫河、榆林子、周家3个万亩乡镇。1997年,种植10.4万亩,超出计划4.4万亩,致烟叶压库严重。次年,根据市场需求,实行按计划种植、按合同收购,当年计划种植2.39万亩,实际种植4.28万亩。1999年,种植7.41万亩。次年,种植7.08万亩。2001年种植7.85万亩。次年种植7.3万亩。2003年种植10万亩。次年种植9.58万亩。2005年种植11.43万亩。2006年种植12万亩,成为甘肃省最大的烤烟生产县,实施庆阳市优质烤烟测土方施肥项目,在永正乡纪村建成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
  生产技术管理种植技术培训新中国建立前,种烟技术一般以互相学习,师傅带徒弟,父子相传等方法进行交流和传播。1970年代,农民种烟开始由农业技术人员指导。1981年,县上从河南省请来烟草技术员51人,将他们分配到各乡村,为当地培养烤烟技术人员。1982年,又聘请河南技术员35人,1983年聘请21人。3年为全县培养烤烟生产技术员400多人,基本上满足了生产需要。同时,县上编印下发《烟草栽培技术》书籍11600多册,发到烟农手中。1986年,县烟草公司成立后,组织和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1985至1991年,县上先后派出人员到河南、山东、陕西、云南等地参观学习。在各个生产环节上,县、乡、村、组都组织技术人员和烟农到示范点上观摩学习,现场操作,现场练兵。同时,组织依靠科技种烤烟致富的典型农户,在乡村巡回演讲,送科技上门。县广播站还开辟 “科普之窗 ”节目,配合各个生产环节,讲解烟叶种植知识,及时传播各种信息。烟草部门编写各类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技术规程,印制图表卡片,发放到烟农手中,使烟农在短期内能够掌握一整套生产技术。1996年,是15级标准向40级标准过渡的第1年。县烟草公司分阶段、分层次,从栽培、烘烤、分级扎把、收购标准等方面举办技术员、烟农、管烟干部培训班。并采取召开现场会,办专栏、技术讲座,印发学习资料等形式开展培训。每户烟农至少有1人较好地掌握了40级生产规范要求。1998年后,按照生产季节,分期分批对技术员和烟农进行培训。
  田间管理技术应用清代和民国时期,农民种晒烟一般在惊蛰后整地起垄,3月初 “土旺”前后育苗。育苗时将烟籽装入布袋,浸泡水中,待其充分吸收水分后再用水冲洗,以取掉烟籽表皮上的角质和胶质,然后装入瓦盆,置于火炕上用棉被捂盖七八天。在催芽的同时,即在背风向阳的平地上打畦,每畦约1米见方,施农家精肥一担。然后将已发芽露白的烟种掺和细土撒入畦内,喷水后再用谷草覆盖,一连浇水3天,待幼芽长出根须后停浇。有些农户因种植数量少,直接在垄上用石锤子压出小窝,然后采取以上办法在小窝上育苗。农历4月,待烟苗长出8个真叶时,即可在大田移栽。回茬烟一般在农历5月麦收后,再在麦茬地中移栽,比正茬烟迟栽20多天。不论回茬或正茬,亩栽烟均在1700至2000株之间。移栽前,每亩施基肥(农家肥)3000千克。进入旺长期再追施1至2次肥料。大田管理主要是中耕锄草和平顶打杈。烟苗还苗期浅锄1次,旺长期深锄1次。待生长40天后,顶部分出蕊蕾,即摘去,俗称平顶。平顶一般选在晴天中午进行。平顶1周后,叶柄部分长出腋芽,对腋芽每隔一两天摘去1次,俗称打杈。打杈作业要不断进行,有多少打多少,直到烟叶成熟。农历8月秋分前后,晒烟进入成熟期。成熟的烟叶主脉发黄,侧脉发白,叶尖下垂,叶片茸毛脱落,出现皱褶和黄斑,这时就从底叶开始选择熟叶分期采摘。采摘时间多选在晴天正午,忌采露水烟和潮湿雨淋烟。新采的烟叶在地头堆放数小时,待失水变软后运回,用草绳系绑,悬挂向阳处晾晒,干后收藏待用。
  新中国建立初期,烟叶种植技术仍沿用历代传统种植方法,只是品种更加多样化,田间操作较过去更为细致。1960年代,逐渐增加化肥投入。1990年,进一步推广科学栽培方法,调整布局,合理倒茬;全面实行新法育苗和移栽;科学配方,定量施肥;疏密得当,合理栽植。
  田间管理技术改革育苗技术种植烤烟初期,其育苗方法基本与晒烟相同。1983年试验塑料薄膜覆盖育苗技术成功。1990年,纸钵育苗开始在全县推广。纸钵育苗需先用腐熟发酵的厩肥、适量化肥与细土配制成营养土,把营养土装入直径约7厘米、高10厘米的纸筒内,并种入烟籽,然后将纸筒排放入育苗畦内,浇足水后即可。采用这种方法育出的烟苗茁壮,在大田移载时一筒一窝,极易成活,还苗快。同时,采用营养块育苗技术。
  栽培技术1982年前,烟叶种植普遍采用平面栽植技术,亩产量一般只有50千克左右。1982年,采用起垄和地膜覆盖技术后,产量和质量同步提高。烤烟移栽前,需先施肥、整地、起垄。垄为单行直线,高15厘米~20厘米,面宽60厘米,呈拱形。行距为1米。在垄上覆盖好地膜,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开始移栽。栽时,先按预定的株距挖穴打孔,浇水后将烟苗移入,在烟苗周围覆盖细土一层,使苗直立。此年县上投资3.75万元,扶持农户用地膜覆盖烤烟30亩。亩产烟叶275千克,比不覆盖地块产量增加3倍。所产烟叶经化验,主要理化指标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烟叶商品率由1981年的90%上升到98%。1980年代中后期,此项新技术普遍推广。
  施肥技术烤烟大田施用的肥料分有机和无机两种。有机肥料主要有厩肥、饼肥和草木灰等。厩肥中尤以猪粪效果最好。1980年代施肥技术主要是合理配制和施用氮、磷、钾3种化学肥料,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充分发挥肥料的效能,调节烟株的养分供应。经多次多点试验,土壤氮、磷、钾的配制比例一般以1∶3为宜。1988年开始施用中国烟草总公
  2∶司配制加工和进口挪威的烟草专用肥,对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90年代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改变过去基肥和追肥并用的习惯,采用以基肥为主,追肥稀释喷洒技术,使肥力得到充分发挥。
  生长期田间管理技术还苗期烟苗移栽后的5至7天内为还苗期。烟苗刚移栽后,由于根部吸收机能暂时减弱,会出现烟苗萎弱欲倒现象,也会因病虫害袭击造成死苗。因此,要适时喷浇还苗水,保持田间水分充足。喷水一般在早晚逐株逐行点喷,不搞大水漫灌。同时,挖土抓虫,作好查苗补苗,对病、弱苗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伸根期从烟苗成活到团棵为伸根期。一般在25至30天内,是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做好追肥、中耕、除草等工作。对地膜覆盖的烟田主要在行间松土锄草,发现病苗应早连根拔去,以免传染给其他好苗。
  旺长期从团棵到现蕾为旺长期,约30至40天。这一阶段,烟茎每天可增长3至4厘米,两天后即可长出1片新叶。叶片面积和干物质积累也迅速增加。烟株对水肥的需求量大增。县烟草公司组织技术人员通过现场考察,总结出旺长期六条田间管理措施:一是浇好旺长水,多采用挖穴根浇,节约用水,以水调肥。二是注意雨季排水,防止土壤板结。三是及时处理早花,促进弱苗正常生长。四是抓好中耕锄草,以利保墒降温。五是继续做好病虫害防治。六是现蕾后要及时打顶抹叉,促进成熟。
  成熟期现蕾后7至10天进入成熟期。成熟期要继续打顶抹杈,出现一个打一个。打顶的最佳时期是每株中心花刚开放时,立即从主茎顶部连同花叶一齐摘去。一般留叶16至18片为好,最多不能超过20片。成熟期还要防止返青。此时烟田水分要适中,追肥应停止。雨季要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病虫害防治技术自种植烤烟以来,每年都有病虫害发生,程度不同地造成一些损失。据多年调查,病害主要有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炭疽病、气候性斑点病、赤星病、脉斑病、黑胫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烟青虫、烟蚜、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1970年代发生病虫害时,主要以撒草木灰防治为主,辅以农药喷洒。80年代,多数烟农通过学习和实践,摸索出一套防治病虫害的经验,主要是选种抗病烟品种,进行合理倒茬轮作,配以药物喷治,土壤消毒等。防治虫害的农药主要有 “乐果 ”、“敌百虫 ”、“敌敌畏 ”、“辛硫磷 ”、“久效磷 ”、“敌杀死 ”等;防治病害的主要有 “波尔多液 ”、“退菌特 ”、“代森锰锌 ”等。1997年,总结出8项科技硬措施:良种率100%;营养钵育苗90%以上;早育苗、早整地、早移栽;按配方施肥,专用肥每亩20千克以上;科学栽培,合理密植90%以上;平顶打杈合格率85%以上;病虫害防治95%以上;成熟采收率96%以上。1998年后,烟叶种植继续按照过去的技术措施进行。烟农已全面掌握栽培方法,田间作业更加扎实细致。在种植技术上全面掌握育苗、移栽、大田管理、成熟采收、烘烤5个技术环节,逐项落实生产措施。
  晾晒与烘烤晒烟晾晒1960年代前,种植的烟叶均为晒烟。晒烟需要晾晒。在采收后,将烟叶叠放在潮湿处,利用烟叶本身的湿度和叠放所产生的温度,使烟叶发生生化反应,绿色消褪,黄色显现,烟叶内部的化学成份向着有利于吸食的方向转化(习称 “出水 ”)。然后用绳子把烟叶串结起来,晒干或晾干,即可吸食、销售。
  烤烟烘烤1970年代,县上为解决烟叶的烘烤问题,组织种烤烟社队赴镇原县考察、学习烘烤技术和烤炉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回来后效法修建烤炉,进行烟叶烘烤。1975年8月,县上组织有关人员,到合水县九顷湾、丑家川两个大队学习烟炉修建、烘烤等技术,为种烟社队的烟叶烘烤奠定基础。此间,修建的烤炉均为火管加热烘烤、气流上升式自然通风烤炉。这类烤炉设有地面加热系统,利用加热的火管表面散热提高烤炉温度。烤炉下设进风洞,上设排气窗,利用自然通风气流排湿。由于烤炉的气流流向和通风路线与热气流上升的规律相一致,因此,热气上升顺畅,通风阻力小,烤炉升温、排湿快。到1978年,全县培养烤烟烘烤技术骨干50人。
  烟叶烘烤经历凋萎、变黄、干燥3个阶段。操作过程分为变黄、定色、干筋3个时期。3个时期的温度、湿度和烘烤时间,各有不同的具体要求。1985年,烘烤的烟叶,上、中等比例达到74%,经西北烟草质量监测站化验分析,烤烟总糖量20.45%,还原糖15.96%,总氮1.48%,烟碱1.9%,施木克值2.5,蛋白质8.17%,糖碱比为10∶67∶1,达到国家标准。1992年,全面推广和改建长天窗、热风洞、大棚距标准式烤炉。标准式烤炉与气流上升式自然通风烤炉相比,具有升温灵活、排湿顺畅、保温保湿、炉内平面温度均匀、节省燃料、便于操作等优点,显著提高了烟叶质量。同年,引进远红外线涂料烘烤技术。到1993年,烟叶烘烤全部实行 “三段式 ”或 “双低 ”烘烤技术。1994至1997年,设点试验推广,取得明显效果。每烘烤1炉烟叶缩短烘烤时间9.6小时,节约燃煤10.5%,上、中等烟比例提高12.4%,每千克干烟增值0.49元。1998年后,热风循环烤烟炉和蜂窝煤式烤烟炉也在县域逐步推广。
  收购晒烟收购新中国建立前,晒烟由农民自产自销,自行贩运。建国后,晒烟由各级供销社收购调运,少部分供应当地市场,大部分调出供应外地城乡。1961年起,国家对晒烟实行奖励交售政策,规定每交售50千克晒烟奖售粮食7.5千克。1969年,取消奖售粮食政策。次年起,实行奖售化肥政策,即每交售50千克烟叶,奖励化肥10千克。1980年代初,随着市场开放,供销社晒烟收购量大减。1985年后,县烟草公司主要收购烤烟,晒烟收购停止。
  晒烟价格先后经过自由议价、国家定价、放开价格3个阶段。民国时期,晒烟价格每千克一般售银币0.40至0.60元。1950年后,国家将晒烟列入计划收购产品,收购价由国家制定,各基层供销社按照等级定价开展收购业务。1953年,国家第一次调整晒烟收购价格,每千克标准价:一级0.48元,二级0.44元,三级0.38元。1956年,根据中央关于烟草收购价格稍作提升的指示,每千克晒烟价格提价后:一级0.54元,二级0.50元,三级0.42元,平均提价幅度12.2%。1963年,国家又一次调整提升晒烟价格:每千克一级由0.54元提至1.00元,二级由0.50元提至0.90元,三级由0.42元提至0.80元,平均提价幅度40%。1965年,国家首次调整降低晒烟收购价格,同时将晒烟由原来的3个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每千克价格一级由1.00元降为0.80元,二级由0.90元降为0.77元,三级由0.80元降为0.70元,四级定价0.60元,五级定价0.46元。降价后,晒烟生产和收购出现大面积滑坡。1974年,提高收购价格,提价幅度定为40%,并把原来的5个收购等级调整为4个等级。提价后,每千克收购价一级1.24元,二级1.04元,三级0.82元,四级0.62元。城乡收购差价保持每千克0.02元。1985年,国家放开晒烟价格,实行议价购销。当年,每千克收购平均价1.04元,零售价1.57元。自由市场售价每千克4元。1986年,每千克晒烟市场销售价4元~6元。到2000年底,每千克晒烟平均售价8元~12元,罗川晒烟零售价24元~36元。
  烤烟收购1985年前,烤烟生产由甘肃省工业厅管理,收购调运由县供销部门负责,种子供应由县税务部门负责。1986年,县烟草公司成立,烤烟的收购、管理、销售、调运由烟草部门统一管理。1981至1985年,烤烟总产11.98万担(1担为50千克),农民收入2015.66万元,国家增税806.26万元。1986至1989年,收购总量23.25万担,年均5.81万担。收购总值3448.46万元,年均862.16万元。实现税金1371.79万元,年均342.94万元。1988年烤烟收购中,分级扎把不认真,混等混级严重;烟内掺杂使假;水分含量严重超标;打包不准,包型不规则,给储存和销售造成极大困难。1991年,县烟草公司继续执行国家收购标准,大抓收购队伍建设,规范收购秩序。收购烟叶15.88万担,比上年增加4.48万担。收购总值2021.53万元,比上年增加507.36万元。加上扶持费235.9万元,农民收入2257.43万元,比上年增加614.40万元。实现税金808.61万元,比上年增加202.94万元。次年,全县试点40级标准收购。全年收购烟叶10.89万担。收购总值1440.75万元。加上扶持费208.03万元,农民收入1648.78万元。实现税金576.30万元。1993年,工商和公安部门大力配合,维护收购秩序;金融、财政部门通力配合筹集收购资金,烟叶收购工作顺利进行,全年收购烟叶15.61万担。收购总值2516万元。实现税金822万元。次年,在收购中实行实物样品公开,验收等级公开,价格公开,收购标准公开,计量公开和接受群众监督的收购办法。各收购站设立举报箱,成立廉政小组。全年收购烟叶20.07万担。收购总值3874.37万元。加上价外补贴524.89万元,农民收入4399.26万元。实现税金1363.76万元,比1993年增加541.26万元。相当于1986至1989年4年税收的总和。1995年,对收购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验级眼光,统一收购纪律。全县收购烟叶20.37万担。收购总值4647.97万元。加上价外补贴1962.57万元,农民收入6610.54万元。人均收入350元。实现税金2049.26万元。1996年,推行 “质量卡 ”制度,建立质量跟踪监督体系,解决历年收购中存在的掺杂使假问题;收购实行 “一证一卡,约时定点,轮流交售 ”制度,坚持40级收购标准。收购人员一律持证上岗,接受群众监督。加强专卖管理。当年收购烟叶29.19万担。收购总值6710.97万元,加上价外补贴3303.08万元,烟农收入10000万元,实现税金3105.57万元。1997年,烤烟种植面积居高不下,烟叶销售不畅。烟草公司收购烟叶14.61万担,比1996年减少14.58万担。收购总值664.57万元。加上价外补贴488.47万元,农民收入1153.04万元,比1996年减少8852万元,下降88%。实现税金357.44万元,比1996年减少2748.13万元。1998年,收购烟叶11.05万担。由于国家适当调整上中等烟叶价格,收购总值达2109.88万元。加上价外补贴370.64万元,农民收入2390.52万元。实现税金626.16万元。1999年,全面推行收购预检制度。各收购站(点)将全体技术人员统筹安排,分片包干,定时间,定烟户,逐村逐户指导烟农分级扎把,做到等级不纯不出户,霉变烟叶不出户,技术指导不到位不出户。收购烟叶18.15万担,收购总值4982.38万元,实现税金996.48万元。
  烤烟除县烟草公司收购外,民间尚有 “烟贩子 ”非法收购外调。
  表7-6-12000-2006年正宁县烤烟收购统计表(单位:担、万元)烤烟价格1959年,甘肃省物价委员会参照河南、山东省的烤烟收购价格和省内粮油比价,制定下达庆阳地区烤烟收购价格,标准品(中等)每千克0.96元。1963年,收购实行3个部位10个等级制,并适当提高收购价格。3个部位分别是中下部黄叶,上部黄叶和青黄叶。中下部黄叶共分4级,每千克收购价:一级2.04元,二级1.76元,三级1.32元,四级0.84元;上部黄叶分3级:每千克收购价:一级2.03元,二级1.44元,三级0.84元;青黄叶分3级,每千克收购价:一级1.64元,二级0.94元,三级0.50元。为充分利用原料,便于购销经营,1965年在烤烟收购中增加级外烟和碎烟两个等级,收购价定为每千克0.38元。1978年,烤烟收购执行国家标准价格。当年10级制每0.5千克收购价格:中黄一级1.18元,中黄二级0.86元,中黄三级0.65元,中黄四级0.46元;上黄一级0.97元,上黄二级0.
  71元,上黄三级0.42元;青黄一级0.72元,青黄二级0.46元,青黄三级0.30元。比1963年价格略有下降。1982年,烤烟收购执行国家15级标准价格,每0.5千克收购价:中一2.18元,中二1.58元,中三1.19元,中四0.87元,中五0.67元,中六0.46元;上一1.84元,上二1.08元,上三0.80元,上四0.61元,上五0.42元;青一0.73元,青二0.50元,青三0.30元,末级0.15元。1983年起,国家加强烤烟收购的计划管理,规定超计划和无计划收购的烤烟,价格一律下浮20%。按浮动价格收购的烟叶调拨供应价格不变,差价部分用于改进烤烟生产技术和添置收购储存设备。随着烟草工业的发展和高中档卷烟需求量的增加,为鼓励烟农种植优良品种,提高烟叶质量,体现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1985、1993、1995年,国家分3次统一调整烤烟质量差价和收购价格,原则是在价格总体水平基本不动的情况下,调高上、中等烤烟等级差价,降低下等和青烟价格。2006年,烤烟收购执行国家中准级(X2F级)四价区价格,每50千克收购价:上等(11个级别)最高价中桔一750元,最低价下桔一530元;中等(19个级别)最高价中柠三530元,最低价光滑一190元;下等(10个级别)最高价上柠四135元,最低价青黄一80元;低等(2个级别)最高价上杂三80元,最低价青黄二60元。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