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与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5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人口与民族
分类号: C924.25;C952
页数: 20
页码: 285-304
摘要: 10多万年前,四郎河谷两岸的台地上,就有远古居民繁衍生活。距今约 5千年的上古时期,黄帝部族曾在县东桥山一带聚居生息。古代,境域为多民族杂居区域。因边防、战乱、年馑、商旅等,县内人口流动较大,历史上出现多次人口迁徙,人口数量时增时减,最后在县域形成汉族为主,回族次之,满、藏、东乡、苗族为辅的民族构成格局。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数量逐渐增长。 19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各民族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新中国建立后,县域先后成立过 2个回族自治乡,现有的五顷塬回族自治乡是庆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乡。
关键词: 正宁县人口 正宁县民族

内容

第一节人口与民族
  人口迁徙与历代民族夏末至商代,戎、狄、周族部落居于县境。西周,义渠戎居县境。秦昭王三十七年(前270),秦国灭义渠戎。秦代,征发关中秦人入驻县境,修直道,屯田戍边。汉前元十一年(前169),募关中民12万,迁至北地郡,且耕且守,以御匈奴。元狩三年(前120),迁匈奴降众4万余人于北地郡居住;次年(前119)冬,迁关东贫民72.5万人于北地等郡。建武六年(30),匈奴1万余人附北地郡太守冯异;二十四年(48),南匈奴四五万人降汉,分置北地等郡;二十六年(50),朝廷发给路费和粮食,使北地等8郡民众内迁。永和四年(87),北匈奴20万人及胜兵8000人,避鲜卑人袭击,来降于北地等郡。永初二年(108),滇零羌人据北地郡称帝。后,东汉王朝与西羌在北地郡鏖战近20年。永建五年(130),又迁来 “减罪一等 ”的 “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 ”戍守。永和六年(141)夏,巩唐羌、罕种羌等复据北地郡。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羯、氐、羌、鲜卑、敕勒、吐谷浑族入居县境。隋唐,突厥、吐蕃、党项羌族先后入居县境。宋代,吐蕃、党项羌族入居县境。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四月,朝廷募陕西民众入粟实边。金初,女真族入居县境。元初,蒙古族入居县境,原居陇西羌浑部落一族燕氏,转迁今周家乡燕家村居住,繁衍至今。中亚、西亚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 “回回人 ”俘虏和居民迁入县域,成为回族的最早来源。明代,朝廷向县境移民多次。清顺治七年(1650),全县仅有1300多人。同治元年至六年(1862至1867),回民反清武装多次往返本县,和清军作战,致十室九空。据宫家川《宫氏家谱》载:同治元年宫家老庄有35户,沟圈村有32户,宫家川有42户,共计百户有余,到同治八年(1869)仅留36户。光绪十九年(1894),陕西镇安县马进芳父子2人逃荒定居今五顷塬龙咀子,成为近代县域最早的回族居民。民国10年(1921)前后,今五顷塬乡陆续迁居回族30余户。18年(1929),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灾民乞讨,到解家川落户25家。32年至33年(1943至1944),新正县安置因黄河决口的移难民1198户4081人,分别是陕西省518户1720人、甘肃省293户1084人、河南省314户1069人、山东省49户163人、湖北省21户38人、河北省2户5人、四川1户2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1930年代,新正县湫头区一乡(三道湾)和九乡(龙咀子),共有回民120余户、300多口人。
  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接收外地移民190户600余人,安置在月明、三嘉、湫头等地。次年,宁县移民21户83人迁居三嘉区刘家店子;外地移民212户1193人,安置在刘家店子,湫头的孟家河、龙咀子;泾源县回民183户1017人,安置在湫头区的龙咀子、孟家河乡,后又将原住龙咀子乡15户68人安置在赵家渠、王家坬等地;陕西旬阳、镇安县,湖北郧西县及山东等省移民,迁来17户57人。1957年,上年移居龙咀子、孟家河乡的168户949人,因水土不服返迁泾源县;对流入县域的安徽灾民集中到县,遣送回原籍,对其他灾民,动员回家;陕西省镇安县25户,栒邑、耀县各5户,洛安、宁陕、柞县各1户,河南、江苏、安徽、平凉各1户移民迁居孟家河,共47户193人(回民31户,汉民16户);湖北郧西县12户,陕西镇安县111户,武功县3户,平凉10户,当地3户移居龙咀子乡。1958年,遣返平凉灾民76人,陕西省镇安等县47户193人。同年,县人外流4311口人。1961年,外流1213口人。1963年,遣返、就地安置420人(男324人,女96人)。1966年,遣返来县外流人口78人。1968年10月清查,永正公社胡子峪小队共有72户,其中从河南、陕西逃荒来居9户。1969年,从陕西省旬邑县迁居三嘉公社107户520人,占全社总户数的10%。此外,1968年8月至1970年2月,从兰州、上海、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地迁入居民、知识青年179户1080人。1974年4月,湫头公社安置外流当地时间较长的34户111人;同年,全县遣返外流人口85人。1977年,遣返来县外流人口137人。1979年,遣返来县外流人口56人。1980年,遣返来县外流人口54人。2006年底,西坡乡东西新庄、高渠、湾子等村集居有汉族 “山东客 ”472户1655人。1981至2006年,因升学、工作调动和分配等,全县人口流动统计情况如下表。
  表6-1-11981—2006年正宁县人口流动情况表(单位:人)各民族人口1950年8月,全县有14000户83884人(男44000人,女39884人)。其中有回民170户620口人(男380人,女240人)。1951年5月,经调查,回民分布区为二区一乡和八乡,计207户466人(男281人,女185人)。1983年,全县有汉族166832人,回族2097人,壮族8人,藏、满、羌族各1人。1990年,有汉族197008人,回族2371人,藏、东乡族各3人,满族2人。2000年,有汉族203695人,回族2149人,蒙古族70人,彝族20人,维吾尔族10人,满族9人,藏、苗、朝鲜族各6人,壮、布依族各5人,独龙族3人,东乡族2人,哈尼、傣、佤、塔吉克族各1人。2006年底,有汉族235891人、回族2406人、满族6人、藏族5人、东乡族3人、苗族1人。回族581户2406人均聚居于五顷塬回族乡。
  人口出生与死亡新中国建立前,县域经济落后,因瘟疫、疾病、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人口死亡率有时高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缓慢。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及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口出生率逐年提高,死亡率逐渐下降,人口平均寿命延长。1972年起,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1955至1985年,出生103746人,人口平均出生率26.60‰;死亡32890人,人口平均死亡率8.43‰;自然增加70856人,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18.17‰表6-1-21986—2006年正宁县人口出生、死亡情况统计表(单位:人、‰)人口数量及分布
  四郎河川区和南北两塬一带,人口分布密集,且两塬人口多于川区,北塬人口多于南塬。明代前,县内地域荒凉,人烟稀少,人口数量时增时减,人口密度时密时疏。乡村农户多居住在沟畔、川道等依山傍水地带,分布零散。民国时期,居民以户族为群体,依附靠拢,遂成大村。新中国建立后,人口数量及分布均呈上升趋势,偏远山区单庄独户陆续搬回村庄,参加集体劳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居民开始向大道、公路、塬面地带移动。1990年代,人口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公路两旁和乡间小路附近,且居住相对集中,各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镇密村疏,塬密川疏。
  隋大业五年(609),北地郡属定安、罗川、襄乐、彭原4县人口47127户24364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0.1人。唐武德元年(618),宁州定安、罗川、襄乐、彭原4县人口10327户4409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5.7人。太极元年(712),宁州定安、彭原、真宁、襄乐、丰义、定平6县人口30228户91984人。天宝元年(742),宁州定安、彭原、真宁、襄乐、丰义、定平6县人口37121户22483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6人。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宁州定安、彭原、真宁、襄乐、彭阳5县人口17981户62934人;元丰元年(1078—1085),宁州彭原郡定安、定平、襄乐、真宁4县人口37374户111375人;崇宁元年(1102),宁州定安、襄乐、真宁3县人口37558户12204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9.4人。金泰和七年(1207),宁州定平、定安、襄乐、真宁4县人口34757户20715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人。明嘉靖初,真宁县人口2483户10025人。嘉靖三十六年(1557),真宁县人口723户6295人。清顺治七年(1650),真宁县人口从原来2482户7772人减至262户1349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人口7204户23974人;二十八年(1763),人口7531户112717人(男大39509人、男小21047人,女大32631人、女小19530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全县人口4395户1497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7人。宣统元年(1909),全县人口1132户1834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88人。
  民国14年(1925),全县人口4304户11997人。17年(1928),4304户11997人。次年,因遭受特大旱灾,人口大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1人。22年(1933),新正县4585户21415人。24年(1935),正宁县7161户46747人。次年,新正县人口35078人。26年(1937),正宁县5306户34529人(男19149人,女1538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19人。新正县4893户33073人。次年,正宁县人口39200人,新正县5193户33372人(男18040人,女15332人)。30年(1941)正宁县7216户43641人(男24320人,女19321人)。是年2月,新正县5592户35181人,后因国民党军侵占部分地区,人口减为16468人(男9420人,女7048人)。31年(1942),新正县3609户16986人(男8898人,女8088人)。次年10月,新正县人口33372人。33年(1944)12月,正宁县7419户46658人(男25858人,女20800人)。是年1月底,新正县4901户21432人。35年(1946),新正县4112户19100人。36年(1947),县8178户52049人(男28398人,女23651人)。是年2月,新正县被国民党胡宗南军 “合围 ”,约668户4100余人外迁;11月,有3434户15843人。37年(1948)3月,新正县人口21432人。次年12月底,正宁县人口8.68万人。
  表6-1-31949—1985年正宁县人口数量及分布表(单位:万户、万人、人 /平方公里)表6-1-41986—2006年正宁县人口数量及分布表(单位:户、人、人 /平方公里)表6-1-5正宁县第3次至第5次人口普查各区域人口分布表(单位:户、人)人口管理登记管理西周设司民之官,执掌登记境内男女、老幼、贵贱和出生死亡人数。春秋战国以编户分疆域。秦代,实行郡县分级管理户籍人口。汉因秦制,按行政区编制登记户籍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征派租、赋、徭役等。隋、唐实行租庸调制,掌管人口数量,逐级编查户口,一年一记账,三年填造户籍,按人口年龄分为黄、中、丁、老四级。宋代核查登记官户、主户和客户。元代分民户、冶金户、打捕户、匠户、军户和站户,人分四等。明代设里甲制,编户为甲,编甲为里,分里编造,对居民丁口与产业情况逐级编制 “黄册 ”,每年审定一次。洪武三年(1370),清理户口,颁行户帖。分民户、匠户两类,登记籍贯、住地、各人姓名、年岁、家庭财产,一式两份,一份存县衙,一份呈户部。清初,户籍管理较前完备。县内重编里甲,各里甲人口登记,按民、军、商、造 “四民 ”著籍。康熙时,实行丁口增减册,着重编审丁口。乾隆四十年(1775)后,实行循环册,列土著、寄籍、流寓及男女老幼等项,正式统计户口。光绪十五年(1889),清查保甲、门牌,核点户口;二十一年(1895),督办保甲法,推行牌甲之令,清理城乡户口;二十七年(1901),遭奇灾,编审之制荒废。宣统元年(1909),实行 “国籍法 ”,县衙派员逐村先户后口,依填造户口格式,查核登记人口。
  民国初,军阀混战,户政管理松弛。20年(1931)执行 “户籍法 ”,并设户籍事务员,专管户籍,重整户籍管理,推行保甲制。23年(1934)11月,推行 “编查保甲户口条例 ”,大规模地编查户口。33年(1944),凡16岁以上,县内居民办理 “国民身份证 ”,按捺双手指纹,附贴相片,加盖钢印。37年(1948)10月,再次换发 “国民身份证 ”。革命根据地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加强民主建设和发展生产,推动抗战,数次调查人口。
  新中国建立后,人口管理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县计划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统计局等部门分工负责。统计部门主管人员统计、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起统计监督作用;公安部门主管常住人口登记、户籍管理、年度人口的实数报告;民政部门负责流动人口的收容管理;计划生育部门负责计划生育指导,控制人口增长。各乡镇均有相应的人口管理机构或专职干部。1953年第1次人口普查后,人口数字被准确掌握,户口登记步入正轨。按照户口管理的具体规定,乡镇文书、乡镇派出所共同进行户籍登记,有生死登记、迁移证转办和户口册保管。乡镇每年年初上报上年年底数字,县公安局汇总上报。
  人口普查新中国建立后共进行5次。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7月1日0时为普查登记标准时间。全县总户数16066户,总人口90362人(男46681人,女43681人)。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7月1日0时为普查登记标准时间。全县总户数21104户,总人口114662人(男61905人,女52757人)。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0时为普查登记标准时间。全县总户数33463户,总人口168933人(男87907人,女81026人)。
  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为普查登记标准时间。全县总户数43584户,人口199387人(男103814人,女95573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普查登记标准时间。全县总户数51671户,总人口205996人(男106317人,女99679人)。但《庆阳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载:正宁县总户数51585户,人口206019人,其中男106282人,女99737人。略有差异。
  人口构成文化构成新中国建立前,贫苦农民子弟读书者甚少,只有少数富家子弟接受文化学习,全县文化人寥寥无几,文盲和半文盲占人口的90%以上。民国26年(1937),县普通人口中,受教育者男4600人、女42人,未受教育者男18400人、女22960人,不明者男400人、女300人。38年(1949),县有留学生1人、大学毕业生4人、肄业大专生10人、成年文盲16028人、失学儿童3469人、失学失业青年19人。新中国建立后,重视文化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入学儿童逐年增加。并通过办冬学、夜校、扫盲班、速成识字班和职工业余学校等形式,扫除文盲,成年文、半文盲人口下降。1990年代,受市场经济冲击,教育乱收费较严重,一度使学生辍学率上升。2005年,全面实施 “两免一补 ”(免学杂费,免教课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学生辍学率下降,入学率上升,学龄儿童接受文化教育者明显增多。,表6-1-6若干年份正宁县人口文化构成对比表(单位:人)表6-1-7若干年份正宁县各种文化程度人数分布表(单位:人)职业构成新中国建立前,县民世代以农为业,纯事工商者无几。迫于生产和生活所需,少数人在务农之余兼营他业。有的开铺子 “坐生意 ”;有的摆摊子 “跑生意 ”;有的往返趸买趸卖 “贩货物 ”;有的从事驮运 “当脚户 ”;有的兼习各种小手工技艺,成为铁、木、银、焊、窑、皮、毡、绳、鞋、口袋、簸箕、纸活、砖瓦、瓦盆等匠;有的成为染、酒、粉、醋、豆腐等手工作坊 “把式 ”;有的从事行艺、当差、当兵、拉长工、打短工等,从政、教、医者极少。民国33年(1944),正宁县农业户5907户40233人,自耕农占53.39%.半自耕农占26.74%,佃农占19.87%。37年(1948),农业人口22811人(男14448人,女8363人);手工业244人(男208人,女36人);商业502人(男447人,女55人);公务405人(男404人,女1人);自由职业164人(男162人,女2人);人事服务34人(男26人,女8人);矿业1人(男);交通运输业4人(男);其他6人(男);无业8695人(男2366人,女6329人)。
  表6-1-8民国36年(1947)正宁县现住人口职业分布一览表(单位:人)新中国建立后,各业俱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事各行业者逐渐增多,但全县绝大多数人仍事农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域人口职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工业、商业、服务业转移,纯务农者比例逐年下降。2004年正宁县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表明:当年末,全县第二产业从业4799人,第三产业从业8466人,个体户从业6555人。第二产业中,工业从业2156人,其中制造业1869人,电力、自来水和供应业等287人;个体经营户工业从业1100人,其中制造业870人,自来水和供应业等230人;建筑业从业2643人,其中房屋及土木工程建筑业2604人,建筑装饰等39人,个体经营户建筑业从业876人。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从业452人,个体经营户交通运输业从业846人;批发业从业134人,零售业从业181人,其他从业16人,个体经营户批发业从业273人,零售业从业4519人;住宿业从业81人,个体经营户住宿业从业83人,餐饮业从业1181人;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从业7473人,个体经营户从业7343人;集贸市场从业3832人,其中农产品销售经营人员1089人、百货零售经营人员1758人,约涉及行业33种。
  表6-1-91980—2006年正宁县城镇非农业人口变化情况一览表(单位:万人)性别构成县域人口性别比例,一直是男性比例偏高。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有人口112717人,其中男60556人,女52161人,男占总人口的53.72%,女占总人口的46.28%,男女性别比116.09∶100.00。新中国建立前,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溺、弃新生女婴较普遍,加之战火连绵,医疗卫生条件差,妇科病多发,人口死亡率高,致男女比例失调。新中国建立后,提倡男女平等,重视妇幼保健工作,保护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禁止残害、遗弃新生女婴,男女性别比例趋向正常。
  表6-1-10民国时期正宁县人口性别构成表(单位:人、%)表6-1-11正宁县5次人口普查人口性别构成表(单位:人、%)年龄构成人口年龄结构随人口数的增减而不断变化。1950年代至70年代,县域人口总量速增。70年代后控制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发展失衡,依据国际上人口年龄构成标准,县域人口年龄由1953年的年轻型向2000年的成年型过渡,人口平均寿命延长。21世纪初,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事实。
  表6-1-12正宁县5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动态表(单位:人、%)表6-1-13正宁县第3次至第5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年龄段构成表(单位:人)婚姻构成表6-1-14民国36年(1947)正宁县居住人口婚姻状况统计表(单位:人)表6-1-151982年正宁县人口按年龄分组婚姻状况统计表(单位:人)表6-1-162000年正宁县分乡镇15岁及以上人口婚姻状况统计表(单位:人)姓氏构成明代前,居本县的汉族大姓有高、石、杨、周、彭、范、赵、郭、唐、袁、巩姓等。明代,本县汉族张、王、李、刘等姓多由山西迁来。今县居民中的大姓多系明代移民之后。原少数民族后裔,如颉、员、勾、刁等姓氏多融合为汉族,而周、王、刘、杨、毛、蔡、霍、鲁、卫、康、雍、曹、滕、毕、原、旬、晋、魏、应、韩、贾、凡、蒋、邢、茅、胙、祭、唐、燕、吴、郭等姓均属周先祖公刘之后裔。经统计,2006年底,本县姓氏主要有:安、艾、白、班、罢、拜、曹、陈、崔、常、褚、程、柴、车、晁、丑、叱干、储、邓、党、代、杜、丁、董、豆、段、第、都、狄、窦、冯、范、樊、傅、房、方、高、宫、巩、葛、苟、耿、谷、国、桂、顾、何、侯、贺、胡、黄、韩、惠、虎、郝、花、和、衡、宏、哈、赫、姬、贾、江、焦、巨、姜、计、景、洁、蒋、华、金、界、吉、蹇、康、库、寇、扣、路、梁、雷、荔、禄、罗、蔺、吕、来、鲁、林、寥、芦、柳、黎、陆、连、卢、兰、茏、门、穆、苗、蒙、慕、孟、毛、米、闵、梅、买、牛、宁、聂、年、南、能、倪、彭、潘、庞、裴、蒲、乔、邱、秦、强、齐、屈、全、权、欠、祁、奇、仇、任、仁、史、师、苏、宋、孙、生、桑、尚、邵、硕、粟、商、申、盛、石、田、天、唐、同、陶、桃、腾、谭、铁、仝、王、位、文、吴、魏、武、仵、温、万、尉、汪、韦、乌、闻、徐、薛、解、先、许、谢、席、肖、相、邢、辛、夏、习、熊、咸、孝、洗、向、姚、燕、尤、阎、于、岳、余、宇文、鱼、尹、叶、雍、殷、禹、益、袁、阎、周、郑、朱、左、钟、祝、藏、湛、曾、走、早、邹、智、祖225姓。其中单姓224个、复姓1个。王、张、李、赵、刘、彭、高等大姓遍布全县,居住较为集中。
  王姓宫河镇街区、山河镇东关村王姓,明初从山西迁来;宫河镇王录村王姓,系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从山西迁至宁州新庄里于乐坪,后徙居真宁;周家乡西庄村王姓,系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
  赵姓永和镇于家庄赵姓,明洪武年间(1368—1398)由山西迁来。
  杨姓永正乡南住村杨姓,明洪武十五年(1382)由山西大同迁来,后分居榆林子乐兴、永和罗川、宫河戴家店等地;周家乡核桃峪村杨姓,系明弘治二年(1489)由山西曲沃迁来;宫河康家沟杨姓系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铁潦池迁至泾川,后徙居真宁。
  刘姓居周家乡房村,明洪武初年由陕西泾阳木刘村迁来。
  彭姓宫河镇彭姓,明初由山西迁来,初居彭家咀头,后分居于彭家川、雷村、麻子沟、山羊头等处;榆林子镇彭姓,祖籍江西,明初因其族人彭璋任庆阳知府,娶罗川康氏之女,始落户真宁,初居榆林子崾岘,后徙居乐安坊等地。
  高姓永和高家台高姓,明宣德年间(1426—1435)由山西迁来后分居湫头王郎坡一带。樊姓永正樊湾子樊姓,明洪武五年(1372)由山西迁来,后分居肖水、龙庵、瓦窑沟圈等地。张姓宫河长口子张姓,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山西赵县迁来,后分居榆林子咀头等地。
  薛姓周家乡大璋薛姓,明中期由山西迁来。
  袁姓永和镇寺村塬袁姓,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初居寺村塬咀头,后徙居南坡头等地。党姓五顷塬乡党家塬党姓,明初由山西迁居真宁。曹姓宫河镇曹姓,明初由山西迁居真宁。李姓周家乡李姓,明初由山西九江府迁入,其分支遍居周家的冯家、李家咀。姚姓宫河镇姚姓,明洪武三年(1370)由山西洪洞县迁至邠州红崖子河,洪武八年(1375)由红崖子河徙居本县纪村堡,其中一支定居宫河镇姚家川。宫姓周家乡宫家老庄宫姓,明永乐年间(1403—1424)由山西迁来,后一支分居燕家堡,又由燕家堡徙居宫家川。
  邓姓宫河镇邓姓,明正德初年由陕西三原洪水川下丁良村迁来,初居今邓家川,后分居雷村、山羊头、榆林子镇邓家老庄,又由榆林子分居甘柏树和王阁等地。
  表6-1-172006年正宁县主要姓氏分布一览表(单位:人)家谱文化县域家谱文化由来已久,始年不详,盛行于明、清时期。“文革 ”期间,部分家谱被迫烧毁。1990年代中期,修谱之风再度兴起。家谱编竣后,同宗族人聚集一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今县内存有新修永和镇花园村巩氏家谱、于家庄赵氏家谱、寺村王氏家谱,永正乡路里村李氏家谱、西堡住村王氏家谱,宫河镇宫河村王氏家谱、纪村堡西园子姚氏家谱、南庄村曹氏家谱,周家下冯村李氏家谱、西庄村王氏家谱、核桃峪村杨氏家谱,西坡乡杨畔村杨氏家谱、高渠村白氏家谱、高渠村樊氏家谱等。
  附:巩氏家谱简介《巩氏家谱》为今永和花园村巩氏所存。该谱自清康熙年间至1985年共编修4次:其一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其二为乾隆三年(1738),其三为嘉庆十二年(1807),其四为1985年。该谱奉巩祚(生、卒年并缺)为始祖。前3次所修家谱分上下2卷3册(“文革”中遗失1册),前置序8篇,上卷分例义、世系、家传、外传,下卷分墓志墓表(内附碑文行状)、寿文诔词(内附寿诗挽诗)、敕命奏疏(内附赠诗呈文)、遗文家训(内附茔址遗事)、续卷。新修家谱为1册,前置序1篇,分家传、外传、巩崇文传、烟村巩氏惨痛家史记、先考事略。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