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界址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03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界址变迁
分类号: K294.2
页数: 2
页码: 184-185
摘要: 清代前,县域至界随朝代递更多有变动,但由于资料所限,难以明辨。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经栒邑、正宁两县协商,将原属栒邑县的四沟梁、桥子沟、前马塬南沟、狼牙洼地,划归正宁县一区(三嘉)。
关键词: 正宁县界址 界址变迁

内容

清代前,县域至界随朝代递更多有变动,但由于资料所限,难以明辨。
  清乾隆《正宁县志》载:正宁县 “广一百三十里,袤一百五十里,东至宜君县界一百一十里,西至宁州 (今宁县)界三十里,南至三水县 (今陕西省旬邑县)界十里,北至宁州界三十五里。东界雕岭关、子午岭、刘家店、西渠里、桥山。西界宫河镇 (宁州境)山阳头。南界焦家山南石碑凹。北界陵堡陪冢,在平子镇北。东到宜君县二百五十里,西到长武县九十里,南到三水县九十里、淳化县一百八十里、同官县 (今陕西铜川市)三百里,西南到邠州 (今陕西省彬县)八十里,东北到中部县(今陕西省黄陵县)三百二十里,西北到宁州九十里,到安化 (今庆城县)二百四十里”。
  民国24年 (1935)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在正宁县南塬 、成立新正县革命委员会 (正栒邠革命委员会),辖甘肃省正宁县及陕西省栒邑、邠县各一部分地区,划分为湫头、三嘉、长舌头、湫坡头、长乐、底庙6个区。10月,又以底庙区为中心,成立永红县苏维埃政府。至次年12月,新正县辖6区39乡,有人口35078人。26年(1937)3月,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新正县与国民党正宁县举行划定辖区界线谈判。谈判中,新正县让出长乐区、西五畔、西王阁。最后划定的界线为:南以杨家畔、解家川、半川、上南坡头以东,北以西五畔起沿沟边以西为两县分界。此后,新正县便固定为4个区,25个乡,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3.4万多人。4月,永红县撤销,复置为新正县第六区(底庙区),辖3个乡、12个行政村,面积65平方公里,有人口1.1万人。29年 (1940)9月,新正县又新成立马栏区,辖石底子、转角、金盆、马栏、田家洞5个乡。32年(1943)10月,原属陕西省宜君县的双龙区、上畛子区又划归新正县,成立中心区。37年(1948)4月,新正县在陕西县新民、北极建立2个区政府;7月,移交县县政府。次年6月,陕西省的职田镇、湫坡头、底庙划归原建制,原宁县宫河镇和米桥乡的第一保、第二保 (均为飞地)划归新正县,原正宁县平子镇划归新宁县,原新宁县瓦窑沟圈、西坡、芦子坪、南堡子4乡划归新正县。7月27日,正宁县解放。8月,新正县更名正宁县。正宁县时辖7个区、46个乡、165个行政村、439个自然村、8.68万口人。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经栒邑、正宁两县协商,将原属栒邑县的四沟梁、桥子沟、前马塬南沟、狼牙洼地,划归正宁县一区(三嘉)。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