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毅公神道碑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5020230002982
作品名称: 王端毅公神道碑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30000001/084
起始页: 0032.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S951.3+3
主题词: 石碑

作品简介

存文錄後無年月 碑高一丈一尺五寸廣四尺九寸三十一行行九十四字李東 陽撰文王鏊正書幷篆額額佚在三原縣 大明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致仕贈特進光祿大夫 左柱國太師謚端毅王公神道碑銘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 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知制誥同知經筵事國史總裁 長沙李東陽撰榮祿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戶部尚書武英殿 大學士知制誥同知經筵事國史總裁吳郡王鏊書幷篆自古 凡治朝盛世必有恢弘博大之臣布列廊廟陳昌言著偉績顯于 天下播在史册以傳不朽然不可遽得求什一于千百得焉亦足 矣自我英宗皇帝旁求賢哲其所敷遺閱憲宗孝宗數十年時則 有王端毅公固其人哉公諱恕字宗貫陜西三原人也正統戊辰 舉進士爲翰林庶吉士授大理寺左評事景泰間遷左寺副條刑 罰不中六事上之朝擢知揚州屢辯疑獄歲饑發廪不俟報且給 醫葯多所全活作資政書院敎群子弟科不乏人天順間遷江西 右布政使揚人爲立石頌德廣賊寇贛州公率兵剿平之遷河南 左布政使成化間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撫治南陽諸府南陽豪 爭鑛殺人公獲其魁餘悉解散以內艱去會襄陽盜起復會兵搗 其巢走之及劉千斤輩作亂公亦會王師勦平之大帥欲縱兵搜 山公不可因下令曰擅殺者斬復榜示流民諭使復業民爲建生 祠繪像事之乞終制不許尋奉勅巡撫河南遷左副都御史歲旱 蝗上疏請崇儉去奢以囘天意入朝言時政六事遷南京刑部左 侍郞丁外艱服闋改刑部巡治漕河盛言弭災數事未幾而蠲租 之詔下矣改南京戶部再改左副都御史巡撫雲南進右都御史 以地切交趾言禦夷方略劾鎭與中官諸不法事沒其所得金寶 輸之京師勳臣世帥亦爲歛戢所役官軍土民皆還部業使人至 夷方無敢索賂執家假驛傳般私貨者皆自雇役於是聲震遠邇 改南京都察院參贊留務兼督巡江尋陞南京兵部尚書考選官 屬不受請託爲同事所忌命以兵部尚書兼左副都御史巡撫蘇 松諸府會江南地震乞歸不許言內外官收納過重請爲禁革光 祿寺歲供白粲概及庖人賤工請爲分別派買物料織造線幣及 貢獻禽鳥花木請爲省節又請免常州夏稅六萬餘石以羡米還 之又以補諸府戶鹽鈔六百萬貫又以水旱災請免秋糧數十萬 草半之以官田賦重減耗米十餘萬發廪賑饑民令減價糴穀又 周行賑貸以戶計者幾二百萬以口計者有加焉有中官以買書 收藥爲名搜括遍江南千戶王臣爲之助惡公累疏言之上乃命 械繫中官梟臣於市而中官亦誣奏公及知府孫仁仁就逮公又 力拯之得免又請罷內降官數人又以京師地震乞辭位不許尋 復改南京兵部尚書仍參留務聞秦晋饑言便宜十事聞林俊張 黻之謫乞還其官因請罷永昌寺役加太子少保言政令必信不 宜數改語尤激旋落太子少保以尚書致仕孝宗在東宮已聞公 名旣登極首降勅召之改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階榮祿大夫臺 諫劾巡撫及藩郡官奉旨黜革公以爲不得其職連疏乞休皆不 許南臺薦公入內閣旨朕用蹇義王直王翱故事委恕吏部若有 謀議亦無不聽乃己弘治初從耕耤田預九推禮視學命下公請 釋奠用幣爵用三獻分獻官致拜詔止許分行拜禮公又爭之乃 於孔子前加幣用太牢改獻爲奠至日分奠鄒國亞聖公侍經筵 偶議不合辭即乞休上曰君臣之間恩同父子各陳所見何嫌何 疑可視事如故乃起就職屬有疾上命醫診視遣中官賜酒米諸 物南京給事中周紘御史張昺奉命點軍爲留司所奏出補外公 論捄之未得命臺諫交奏以爲老臣言當聽紘昺乃得南京別任 徽王奏乞陞鈞州爲府晋王乞爲世子設典膳皆論止之知州劉 概與御史湯鼐言涉狂誕當道欲坐以死御史李興多杖罪人至 死亦坐重辟公皆論捄乃從末減山西叛賊王良等旣伏誅有議 除其黨千餘輩公以爲脅從宜免議始定又請老詔大風雨雪免 朝又免午朝復以慧見自劾求退不許進階光祿大夫勳柱國封 三代有旨令中官會選御醫公執不可壽王冠充副使都御史秦 紘以總督兩廣軍務奏安遠侯柳景不法坐致仕公極言紘當用 乃起爲南京戶部尚書太醫院判劉文泰者奏公不當令人作傳 議者以爲有所受公具自劾乃下文泰獄降御醫公又乞休盖自 蘇松以來前後疏十餘上乃賜允命給驛還鄉有司月給米二石 歲給夫隸二人賜寶鏹三千貫居十有三年今天子登極詔賜牢 醴遣行人存問于家復加米及夫隸數倍于昔且賜璽書有嘉猷 入告語公復上疏言數事正德戊辰四月二十日卒于正寢壽九 十有三矣訃聞上震悼輟視朝一日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 師賜謚曰端毅遣官諭祭者九令有司給棺槨治葬事公墓在西 園尚書府君墓次公所自卜地也元配蓋氏繼室張氏皆累贈一 品夫人文氏封一品夫人貳室張氏公有丈夫子六人曰承祚爲 義官承祐南京前軍都督府經歷早卒承祿義官承祥順天府通 判承口亦爲義官承裕舉進士累官吏科都給事中孫十三人紞 綬基節埜輅輶璟潛璿簡輦輿綬節皆縣學生曾孫七人安民友 賢安邦安國安遠鶴齡松齡女三人其壻曰縣學生仇灂進士宋 廷佐孫女九人壻曰李璇秦憲段懷忠李邦本董廷珪李應霑張 元卿郝奎聘而未娶者曰秦淵曾孫女二人公平生好學博涉經 籍至老不倦所著有漕河通志介菴奏議石渠意見典籍格言歷 代諫議錄行于世承裕予禮部所舉士因奉狀來請銘是惡可不 銘銘曰巖巖華嶽雄鎭秦封靈秀攸萃爲人中雄端居廟堂進 退百辟高舉長口直言正色奮翼而起排雲厲空紛彼羽族瞠其 下風羣疑糾紛中有定括南山可移三軍可奪用我則出舍我則 還外若可撓其中浩然秉彝在躬弗矢弗梏其所餘者以還造物 柱車守閭世豈無才持以大用匪違則乖滔滔江流中有口柱頹 波狂瀾不見其處功名始終自古謂難我所自立其成則天國史 有書鄉賢有祀公明不隳公墓在此 按此碑無年月而公卒於正德戊辰李東陽王鏊皆武宗朝大 學士與結銜合故次於正德之末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