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君遺愛碑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5020230002905
作品名称: 郭君遺愛碑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30000001/082
起始页: 0092.pdf
责任者: 常視遠 撰文
李琇 正書
養安處 篆額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S951.3
主题词: 石碑

作品简介

存文錄後至正十五年 未見原石照拓本錄文常視遠撰文李琇正書養安處篆額額 題郭儒林遺愛記六字在郿縣倉內 郭儒林遺愛記承事郞奉元路澄城縣尹兼管本縣諸軍奧魯 勸農事常視遠撰忠勇校尉陜西等處行中書省豐備總庫提 領養安處篆額陜西行省除奉元路郿縣典史李琇書伏聞 官得人則百事舉而黎庶安非其人則百事廢而黎庶擾今聖朝 於路府州縣之長遴選賢能得與是選者百口一二累口詔旨示 於四方口命御史詳考其六事備不備以憑黜陟口稱是職者尤 難其人郿奉元路之屬縣人物繁夥公務倍於隣邑口口辛卯十 有二月郭鈞尹郿下車之初謂農桑爲民之急務故督於勤課四 民飽煖設立學校口通經之士而敎養之口鄉村之中樂於爲善 感他郡之人口其姓者四家來爲郿邑之氓時有害政蠧民者與 不率敎者刑之於市曹故得以訟簡壯者各勉焉得盡力於田畝 化愚民以修孝弟禮遜之風漸興盜賊因自而息縱別境之徒潛 來攘口公設以方術必獲刑之兩遇亢陽遍禱於神甘霖霈作百 穀皆登易爲豐歲家家得以安飽口常平倉粟四千餘斛挑口口 時適興元金翔以及江漢群盜竊弄干戈申給關隘丁壯每遇運 粟軍儲公第分九等均派於民禁委吏與臺之徒而不敢高下其 手中無苞苴之行前後輸粟數萬餘石而民了無一語以陳其偏 負仍引斜谷之水溉田千有餘畝使縣民永被其澤遣壯士晝夜 守把巡護以警不虞内外得以安謐嗚呼公之來也督農桑感時 雨民不凍餒設學校興禮遜息民詞可不謂之能乎禁強暴均賦 役常平有法引水溉田以潤斯民不可謂不能也公之歸也解印 之日促車而行惠及於民民請文爲久思之計不賢者能如是乎 余曰官得其人而百事舉良因此夫至正十有四年秋九月蒙秦 省以國調遣之急選前豐備總庫提領養安處來口是邑尤長於 治民言行與公相孚冬十月王德義尹代其公簿王申福典史李 琇口口口儒飾吏下及吏口大小熙和凡事咸贊成之視他邑之 政鮮有及焉公名鈞字平叔朝邑人由儒口口口職轉陞儒林口 選爲前尹鄉之耆艾劉思明等慕公之恩懷公之政請文刋諸石 以傳之不朽故爲缺書至正十有五年歲次乙未正月日劉思 明等立石石工張文通張敏中刋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常視遠
责任者
李琇
责任者
養安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