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忠武廟碑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5020230002900
作品名称: 重修忠武廟碑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30000001/082
起始页: 0084.pdf
责任者: 符思銓 撰文并行書
王孝禮 篆額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S951.3
主题词: 石碑

作品简介

存文錄後至正九年 碑高八尺八寸廣三尺二十一行行三十七字符思銓撰文并 行書王孝禮篆額額題重修忠武王廟之碑八字篆書在宜川 縣 重修忠武王廟記奉元路武功縣儒學敎諭符思銓撰并書 宜川縣治之東南有鳳凰山其山坱圠之中故有忠武王廟在焉 厥廟歷年永久殿宇荒涼監縣進義公來監是邑下車之初歷拜 諸廟越明口口通人和周視于茲見其堂宇頹夷雉堞圯毀廊厦 摧崩榱題口殘雨風空穿行者愁歎士民口口公退而深念將欲 作新爰筮蓍龜蓍龜協從謀及同僚僉可其議於是各輸俸金鳩 木僝工率口僚屬不避寒暑酒斷酒度酒陶酒斵旣構旣削旣聖 旣雘有殿有廊有厦有廊殖殖其庭有覺口楹增其舊制百廢俱 興而其前之頹夷者煥然一新民之愁嘆者靡不闓懌原其功也 經始于口春之月落成於季夏之日凡其趨事者林林繼繼顒顒 娛娛若非監縣公之德化之所及大尹口公簿宰符公仙尉尚公 繼以尉公幕賓張公同寅之所濟何能若是哉是以興作甫半載 而口口口空者凡伍拾餘楹其中揭之以忠武王之正殿厥右挾 之以子孫蠶官以暨土地廣禪侯威佑眞君之堂左以天地水三 官延及太師潭閻而偕以惠泉龍王之靈祠及乎南北行廊以序 列焉厥後洎之以夫人之宮而口對聳以井碑二亭次及舞庭神 門至於方丈庖庫更衣之所莫不畢具廟旣成而落之以屬愚口 記義不容辭是以忘其不敏而錄其實効以塞雅命然而不觀全 史何以究歷代之事績不口口傳何以考渾王之勳烈而其是廟 也自前代而歷于茲已有年矣而其廟貌口然銘碑聳口口炳可 觀故於王之始末此不復贅噫是功也上不負聖天子追崇之美 意下可慰郡民祈禱之精誠抑愈可覽渾王之威靈雖千萬世而 不泯也監縣公暨諸公之精誠亦千萬世而不朽也是知渾王功 業之著非王之欲自著乃一時群公爲之著也猗歟盛哉旹至正 九驥歲在屠維赤奮若之孟秋吉日建進義副尉延安路宜川 縣達魯花赤兼管本縣諸軍奧魯勸農事哈剌脫因重修從仕 郞延安路宜川縣尹兼管本縣諸軍奧魯勸農事王孝禮篆額立 石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人物

符思銓
责任者
王孝禮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