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改時務報爲官報進呈御覽並頒行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4020230002481
专题名称: 請改時務報爲官報進呈御覽並頒行疏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30000001/109
起始页: 0083.pdf
专题类型: 公文

专题描述

竊臣聞爲政之道貴通不貴塞貴新不貴陳而欲求新則報館爲 急務矣昔日本維新之始遣伊籐博文等遊歷歐美討論變法次 第及歸則首請設官報局於東京報章一依西例而伊籐自著筆 記乃至舉西人一切富强之原皆歸功於報館臣竊查泰西各國 報館之多美國至一萬八千餘種英德各一萬三千餘種法國九 千餘種俄國五千餘種日本二千餘種大抵報館愈多者其民愈 智其國愈富且强其中如英之泰晤士報美之地球報法之巴黎 時報俄之森彼得報日本之東京每日報皆國家所設立號爲官 報風行天下泰晤士報每日印行至七千萬張他報稱是各國上 自君主中及士大夫下逮婦女傭匠無人不閱報無日不閱報而 其國家政府或舉行新政遇有疑難輙旁採報館之言以取決焉 其重之也如此臣竊考之報館之益蓋有四端首列論說指陳時 事常足以匡政府所不逮備朝廷之採擇其善一也臚陳各省利 弊民隱得以上達其善二也繙譯萬國近事藉鑒敵情知己知彼 其善三也或每日一出或間日一出或旬日一出所載皆新近之 事其善四也故德相俾士麥之言曰與其閱奏疏不如閱報奏疏 多拘忌而報皆徵實也與其閱書不如閱報書乃陳迹而報皆新 事也此報館與民智國運相關之大原也竊見一月以來屢奉明 詔力舉新政雷厲風行天下想望臣惟唐虞有明目達聰之典三 代有謗木諫鼓之條自古創業定難之君必賴廣聰兼納之益况 今萬國交通時局大異變法之始條理至繁雖皇上聖明天亶然 欲坐一室而知四海舍閱報無由中外諸臣半屬守舊不諳外務 無以奉行新政欲變化而誘導之亦舍閱報無由至於各省學堂 造就之爲他日用者尤必以周知四國爲當務之急又不待言矣 惟中國前次一統閉關不講外事故只有邸鈔奉揚綸音記載奏 牘而其他未之及乙未以後始有官書局彙報然未能悉用西國 體例多所忌諱無有論說所譯西報率多删節平淡無奇似不足 以啓沃聖聰發揚耳目且視各國官報規模相去遠甚非所以崇 國體廣民志也臣竊見廣東舉人梁啓超嘗在上海設一時務報 局一依西報體例議論明達繙譯詳博其中論說皆按切時勢參 酌中外切實可行所譯西報詳言兵制學校農礦工商各政條理 粲然前後迭經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山西巡撫胡 聘之湖南巡撫陳寳箴浙江巡撫廖壽豐安徽巡撫鄧華熙江蘇 學政龍湛霖貴州學政嚴修江西布政使翁曾桂等通札各屬及 書院諸生悉行閱看或令自行購買或由善後局撥欵購送兩年 以來民間風氣大開通達時務之才漸漸間出惟時務報之功爲 最多此天下之公言也聞自去歲九月該舉人應陳寳箴之聘爲 湖南學堂總教習未遑兼顧局中辦事人辦理不善致經費不繼 主筆告退將就廢歇良可惋惜臣恭讀邸鈔該舉人旣蒙皇上破 格召見並著辦理譯書局事務准其往來京滬臣以爲譯書譯報 事本一貫其關繫之重二者不容偏倚其措辦之力一身似可兼 任擬請明降諭旨將上海時務報改爲時務官報責成該舉人督 同向來主筆人等實力辦理無得諉卸苟且塞責其中論說繙覽 譯各件仍照舊核實毋得瞻顧忌諱每出報一本皆先進呈御然 後印行仍請旨飭各省督撫通札所屬文武實缺候補各員一律 購閱依張之洞所定原例其報費先由各善後局墊出令各員隨 後歸還其京官以及各學堂諸生亦皆須購閱以增聞見其官報 局則移設京都以上海爲分局皆歸併譯書局中相輔而行梁啓 超仍飭往來京滬總持其事至各省民間設立之報館言論或有 可觀體例有未盡善且閒有議論悖謬紀載不實者皆令先送官 報局責令梁啓超悉心稽覈撮其精善進呈以備乙覽其有非違 不實並令糾禁其官報局開辦及稽覈各報詳細章程即令該舉 人妥擬呈總理衙門代奏察行似此廣收觀聽於新政裨補良非 淺鮮至上海時務報創辦之始本由諸官紳捐資而成旣因辦理 失人漸慮不支今若改爲官局似應量撥官欵以資經費查上海 道洋務局開銷人浮於事其坐領薪水無事可辦之員甚多此項 糜費每歲不下數萬而大率爲位置冗員應酬情面之用與其浪 費以養閒曹不如量移以辦新政擬請飭下兩江督臣札令該道 裁減洋務閒員撙節糜費每月提撥五百兩爲京師時務官報局 之用可否之處出自聖裁如蒙採擇乞立下明詔風示海內俾知 皇上之聖猶且好察邇言周知四國拳拳以閱報爲重則天下官 吏士民莫不濯磨於新學勸厲於實用矣臣爲廣開風氣起見是 否有當伏乞皇上聖鑒見光緖二十四年五月諭摺彙存又按是疏旣上卽日奉上諭御史宋伯魯奏請 上海時務報改爲官報一摺著管理大學堂大臣孫家鼐酌核妥議奏明辦理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