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變通科舉以育人材而强國勢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4020230002478
专题名称: 請變通科舉以育人材而强國勢疏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30000001/109
起始页: 0072.pdf
专题类型: 公文

专题描述

竊聞立政之要首在於得人得人之方莫善於選舉古者鄕舉里 選論秀書升其立法爲最公其得人亦爲至盛後世古義不行改 試詞章詩賦旣不可得才矣宋明以來改用經義固將使天下人 士誦習聖經發明聖道其制未爲失也積久弊生流風頽靡漸而 揣摩語氣漸而敷衍詞章漸而創爲破承開講八股之體漸而發 以截搭枯窘割裂之題甚至嚴定連上犯下之例又以代聖立言 忌用子史後世之書拘縛體格沿襲墨調能者爲孝廉爲進士不 能者或潦倒以終身天下學人但知讀書爲弋取功名之具奚暇 講求義理研說經濟哉至於殿廷考試本無重試帖楷法之明文 而日久弊生遂成風氣展轉相師牢不可破若或不工雖曾史之 學行管葛之才具亦將沈鬱幽滯無由陟淸要而敭臺閣於是天 下人士窮老盡氣敝精殫神不讀子史後世之書不講經濟時務 之學專力無用之途以僥倖於科第夫天下之大四萬萬人之衆 豈無豪傑之士知其所學之非哉然舍此則無以自見遂不得不 抑志俯首以從事於無用之途耳夫盡四萬萬人而出於無用此 士氣所以屈抑人才所以彫弊中國所以削弱而國家所以莫與 任事者也然一統之世承平無事馴擾士氣歌舞太平猶或不至 大害也若夫萬國並立才智相角競新政以强國競新學以智民 稍一不逮弱亡立見而我國人士猶令其錮聰明於八股楷法以 之任內政辦外交事猶縛手足而與蒙獲角力蔽耳目而與婁曠 鬭巧也雖欲不弱烏可得哉西人講求新學振興工藝旣以之强 國而智民矣中土人士英秀聰慧豈不能求學習藝以爭勝於西 人哉但窘於八股楷法之途絕無暇日餘力以及他學乃至蔽聰 塞明下無以振開風氣上無以毗佐國家禦侮無人乃見淩弱皇 上亦何忍自窘其英秀聰慧之民而甘受西人之淩弱哉故今日 欲拒外侮宜求人才欲求人才宜變科舉擬請酌時觀變變通鄕 㑹試之制頭場試以論說三篇首論古今政治得失及天下郡國 利病次論外國形勢與其政治得失興敗强弱之故三論中外交 涉之宜二場試以四書五經題文使之講明義理闡發聖道不用 八股體格不拘篇幅長短三塲試以策問考以古今中外之掌故 列邦政治之異同與夫一切時務之急要必能博綜中外通達時 機乃能中式如此則旣求實學必得異才若難驟於改革則仍以 今日三塲之舊而釐定四書文之體務令闡發大道緯以子史精 義證以中外掌故不入語氣不拘篇幅不得仍用破題開講八股 之體不得爲連上犯下之禁違者以違式論二場詳考以經義三 場專策以時務至於生童歲科試則以經古爲正場試以經濟六 科之一務使通達內外乃可入學然後試以四書文仍以發明義 理爲主不得用八股體格若夫朝考殿試臨軒重典尤當博稽中 外援据古今切實對揚條陳得失除去忌禁使得縱論事宜改用 謄錄使勿𢾾敷塗楷法舊習旣去新學自興中國之大何患無才哉 然皇上去歲亦詔令策問時務矣而有司奉行不力故人士觀望 不變不神請特下明詔布告天下改變科舉釐正文體使天下學 子士人咸曉然於皇上變法之意利祿之路萬衆爭趨數年之間 必有通達政治總貫中外能發新學能知新藝以備皇上緩急之 用者人才成敗國勢强弱即在此轉移之間耳論者謂數百年成 法何可輕變試思總署之設鐵路電綫郵政銀行礦務銀元機器 諸局諸學堂之設何一非變法乎且武科弓矢已變而爲槍礮矣 况文科關繫尤鉅耶伏讀康熙二年聖祖仁皇帝詔曰八股文章 實於政事無涉自今以後將浮飾之八股文章永行停止惟於爲 國爲民之策論中出題考試欽此仰見聖訓煌煌超越今古惜廷 臣狃於故習未能實力遵行丁未㑹試後仍蹈故轍以至今日然 在當日國勢猶之可也今非其時矣伏願皇上仍以聖祖之心爲 心毅然獨奮乾斷飭部議行儻有意存阻撓力主廢格者立予懲 處其於育人才而强國勢必非小補臣愚昧之見是否有當伏乞 皇上聖鑒訓示施行焚餘草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