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駁豫撫李鶴年奏强盜案內例無看守衣服罪名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4020230002447
专题名称: 議駁豫撫李鶴年奏强盜案內例無看守衣服罪名疏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30000001/108
起始页: 0091.pdf
专题类型: 公文

专题描述

光緖九年 四月署刑部尚書任內薛允升 奏爲遵旨會同議奏事光緖九年四月初十日奉上諭河南王樹 汶一案業經刑部奏結茲據李鶴年奏强盜案內例無看守衣服 專條請飭妥議罪名等語著都察院堂官會同刑部詳晰妥議具 奏欽此臣等伏查例載盜劫之案依强盜已行但得財者不分首 從皆斬律俱擬斬立決把風接贓等犯雖未分贓亦係同惡相濟 照爲首一律問擬不得以情有可原量爲末減倘地方官另設名 目曲意開脫照諱盜例參處又例載共謀爲强盜夥犯臨時不行 而行者仍爲强盜其不行之犯但事後分贓者杖一百流二千里 贓重仍從重論不分贓者杖一百如因患病及別故不行事後分 贓者發新疆給官兵爲奴不分贓者杖一百徒三年又洋盜案内 被脅在船爲匪服役並未隨行上盜者杖一百徒三年各等語詳 覈例文凡辦理盜案事前分別同謀不同謀事後分別分贓不分 贓而又在臨時分別上盜不上盜同治九年嚴定新例而不上盜 之犯究未聞槪予駢誅此則一定不易之法也此案王樹汶被胡 廣得脅令服役在曠野看守衣服胡廣得搶人之語該犯臨時聽 聞與事前共謀者逈異旣未上盜亦未分贓不得謂之從自不得 謂之盜即例內所謂別故不行不分贓之犯刑部定案時因該犯 被脅較共謀爲盜別故不行者有間是以比照洋盜案內爲匪服 役並未隨行上盜之例問擬滿徒兩例比較罪名實無出入李鶴 年奏稱王樹汶一犯看守衣服時年已十八與十五歲以下無知 被誘者不同更與良民被擄上船爲洋盜服役江洋大海脫身無 路者逈異等語查江洋雖與陸路有別而被脅服役則同被脅條 下年未及歲者且准收贖王樹汶惟年已十八是以仍擬滿徒諭 旨不准減免亦正爲此又奏稱例無看守衣服專條擬以把風接 贓與首盜皆斬之罪似不得謂非遵例文等語該省辦理此案之 失以始終將王樹汶頂替胡體洝爲最重今乃拘守定例自文其 過又謂胡體洝之有無於王樹汶罪名無關出入不知王樹汶之 寃抑由於劉學汰之教供而劉學汰之教供由於胡體洝之賄脫 原審荒謬覆審彌縫全係於此何得謂與罪名無關查把風接贓 均在盜所刑部奏結此案時業經將何謂把風何謂接贓詳細聲 敍程孤堆王牢天堅供在外把風時並無王樹汶在内以不把風 之人而仍科以把風之罪非鍜鍊周內而何又奏稱若謂該犯年 紀尚小程孤堆與之同歲程孤堆王牢天皆已駢誅而該犯僅科 徒罪等語不知程孤堆等先經糾約入夥又供稱在外把風同惡 相濟是以援例擬斬若令程孤堆等與王樹汶同係被脅僅止看 守衣服並未上盜刑部亦即照擬滿徒若令王樹汶果與同謀一 併上盜所看之衣物或係盜贓則刑部亦未能曲爲末減今該撫 乃以王樹汶與程孤堆同歲爲疑豈同歲即當同罪乎此固不辨 而自明者也撿查上年十二月間河南具題商城縣劉瀛階家被 劫一案內夏老五一犯共謀爲盜半途不行同數人在山坳看守 行李事後分受贓物原題引畏懼不行例擬流到部李鶴年由臬 司洊任疆圻於刑律當所諳熟夏老五在山坳與王樹汶在曠野 相同何獨於王樹汶則曰與江洋大海脫身無路者迥異乎夏老 五看守行李並未逃避與王樹汶看守衣服情形相同何獨於王 樹汶則曰甘心爲盜同惡相濟乎未上盜而分贓之夏老五則知 其應問流罪未上盜而並未分贓之王樹汶則曰宜問死罪輕重 倒置矛盾顯然然則拘守例文乎抑負氣强辨乎諒難逃聖明洞 鑒矣李鶴年在豫日久吏治不修捕務廢弛以致差役賄縱大盜 遠颺盜風之熾未始不因於此今忽於去官候代之日輒以刑部 平反一案爲足長盜風一若王樹汶生而天下即多盜王樹汶死 而河南即無盜其將誰欺至於治盜新例本極周密但使中外問 刑衙門虛心體察成例成案確可遵循如地方官有變本加厲任 意開脫者法司自能遇案糾駁何至無所措手臣等詳細斟酌看 守衣服之犯仍應以上盜不上盜分別科斷不必別立專條致多 窒礙亦不必因此將盜案分別首從致啓紛歧該撫所陳應請毋 庸置議是否有當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 見法部律學館刷印薛趙二大司寇遺稿吉 同鈞曰層層翻駁直窮到底而筆力天矯不 羣是從昌黎諱辨柳州桐葉封弟辨得來者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