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鄭工捐輸新例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4020230002443
专题名称: 請開鄭工捐輸新例疏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30000001/108
起始页: 0070.pdf
专题类型: 公文

专题描述

光緖十三年九月大學士管戶部任內 閻敬銘 竊准軍機處交出御史周天霖奏豫省河工急宜堵築東省河工 急宜疏濬請開鄭工捐例一摺於光緖十三年九月十三日軍機 大臣面奉諭旨御史周天霖奏請開河工捐輸以應急需一摺著 戶部議奏欽此又御史李士琨奏河工需欵請由各省開捐實職 官階以廣招徠而濟要公一摺於九月十五日軍機大臣面奉諭 旨御史李士琨奏河工需欵甚鉅請飭各省設局開捐一摺著戶 部歸入周天霖摺一併議奏欽此欽遵到部查御史周天霖原奏 內稱本年八月初七日河南武陟縣之小楊村沁河漫決一百四 十餘丈是月十三日鄭州下汛之石家橋黃河漫決三百丈現已 奪溜南趨實爲近年罕見之災必須於春汛以前趕緊設法堵築 以期早日合龍此豫省河工之刻不容緩者也臣以爲豫省堵合 口門賑恤災民固爲當急之先務而東省疏通河道培築隄岸亦 不可緩之時宜再四籌思非仍准開捐不可前於光緖十年曾以 海防需餉浩繁奏准暫開海防事例比照籌餉例核減二成此次 係屬河工擬請比照海防再減二成仍以實銀報捐官職名爲鄭 工新例並准於各直省設立分局以廣招徠被水災區賑欵亦不 敷分布擬請仿照山東賑捐辦理祇准捐虛銜封典專備賑撫之 需又御史李士琨原奏內稱河南鄭州河決黃水爲災目前拯救 賑恤爲先日後河工籌欵宜裕道光年間曾因河工廣開捐例此 次工欵浩大似無妨援案辦理現在海防捐例現銀上庫捐輸踴 躍莫若各省設局以廣招徠欲捐輸之濟用莫若統解部庫以待 動撥各等語臣等伏查本年八月二十日恭奉諭旨此次河南鄭 州黃河漫口所有搶辦河工及辦理災賑各事宜需欵甚鉅亟應 豫籌的欵以濟要需著戶部悉心酌核妥議具奏欽此當經臣部 奏明籌欵情形並請變通捐例在案臣等正在籌議間據該御史 等先後奏陳開辦河工捐輸並請比照海防例收捐數再行覈減 與臣部前奏意見相同擬請准如所奏開辦即名爲鄭工新例將 現行之海防事例應暫請停止一切捐項應由臣部銀庫上兌並 照初開海防事例辦法各直省藩庫准其一律收捐隨時發給實 收分次造册按月將副實收隨册造送臣部以憑覈辦至設立分 局之處流弊甚多前開海防例原不准行該御史等所請應毋庸 議所有鄭工新例收捐條欵擬仿照海防事例辦理惟報捐銀數 一層查海防開例將及三年京外捐銀千餘萬兩近日收數漸減 弩末勢成若新例仍以八成收捐恐捐生觀望不前於籌欵仍無 實濟現在河工需餉甚殷不得不照海防例量爲酌減以廣招徠 除專歸部收之免保舉免考試加級紀錄捐復補監銀兩捐輸贖 罪並京外收捐翎枝等項仍照舊辦理毋庸減成又職銜封典升 銜頂戴貢監等項另議核減五成外其餘實官雙月三班分發指 省並分缺先分缺間本班儘先各花樣以及應行收捐各項條欵 均照籌餉例及常例銀數核減四成統令以六成實銀上兌並擬 另立鄭工新例遇缺先花樣一項惟班次較優銀數未便統隨各 項議減擬照籌餉例分缺先銀數祇減二成以八成實銀上兌請 予限一年部庫以奉旨之日起外省以接到部文之日起扣去封 印日期限滿即行停止俾示限制如蒙俞允再由臣部會同吏兵 二部妥議條欵具奏俟奉旨後即行開辦伏思豫省黃流汛濫罹 此奇災朝廷沛浩蕩之恩不惜帑金拯斯民之飢溺臣部先後遵 旨提撥庫存銀兩及截留京餉五百餘萬以濟要工而庫欵空虛 亦亟應早爲籌計此次議開鄭工新例准令各直省收捐固以濟 河工之用亦欲廣集鉅資藉以彌補京餉之不足在各省督撫臣 當思京師根本重地八旗待餉殷繁督飭藩司將收捐事宜認眞 經理所收捐輸正項銀兩專欵存儲聽候臣部隨時提用並令月 月將捐銀數目報部一次以憑稽考旣不准擅行動用亦不得奏 請截留倘不遵照此次奏章仍敢挪動捐欵即由臣部指名參革 並將該省督撫奏請議處至御史周天霖奏請仿照山東辦理賑 捐一節自係爲拯救災黎起見擬一併照准應令豫省查照另議 減成新章收捐職銜封典升銜頂戴貢監等項由該省按月分次 將所收報捐員名銀數詳細造册同副實收咨送臣部隨時核辦 繕照頒發所收正項銀兩准其動用藉供賑濟之資務期實收實 用一洗向來積弊且豫省此次被災較重必須廣籌撫䘏之需方 敷周轉除現有賑務之省分仍令照舊開辦賑捐外其向來勸捐 協助直東等省賑欵者仍應廣爲勸募集成鉅欵均令改協河南 急賑一切請獎事宜並照此次減成新章辦理由各該省造册送 由河南巡撫彙總挨次報部以歸一律再查福建洋藥茶捐廣東 海防經費陜西廉俸抵捐所捐各項雖無實職官階究與新章不 無窒礙仍應令暫停請獎一俟鄭工新例停止再由各督撫報部 核辦恭候命下應由臣部行知各省曉諭捐生一體遵照見光緖朝東華 續錄又按此疏入後得旨如所議行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