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請釐剔官吏經徵錢糧積弊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4020230002440
专题名称: 奏請釐剔官吏經徵錢糧積弊疏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30000001/108
起始页: 0035.pdf
专题类型: 公文

专题描述

光緖十一年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任內 閻敬銘 竊聞古制賦稅者計其歲入以供郊廟社稷百神之祀天子奉養 百官有司祿食車馬兵甲士徒徵調之用故曰正供成周創制重 以要會簿書而國用通於三十年深慮無九年三年之蓄財賦闕 供豈細故哉我朝承平舊制惟恃正供所入以備度支經費旣有 定欵錢糧尤鮮未完虧空少而弊以淸故國用足而民不困軍興 以來田賦闕徵不得已別爲籌餉關稅之外又抽釐金引課之外 復增鹽價他如牙帖捐輸之類重重加收百姓困窮疲於供億及 至軍務平定終難減裁良由吏治不修政刑不飭勇丁徧於寰區 員役浮於常設坐致物力耗竭而用欵日多即使錢糧絲毫無虧 猶苦不給況乎賦法刓敝官吏侵虧條令廢弛而弗行文告紛繁 而鮮實部庫未嘗有一年之蓄各省並不能給終歲之需民間瘠 苦已如彼帑項匱乏又如此臣等職司度支昕夕深懼方今河患 未平邊防未撤出欵更增於昔時入欵不多於曩日臣等勉思補 救別無良圖惟有極力整頓錢糧而已我朝深仁厚澤優恤黎民 現在閭閻生計艱難臣等斷不敢爲剝瘠搜枯之計所謂整頓錢 糧亦惟嚴杜官吏中飽而已查口捻之平垂二十年正雜錢糧期 可漸復原額臣部考覈正雜賦稅額徵總數歲計三千四百餘萬 兩近年實徵僅二千三四百萬兩有奇每年少徵銀在一千萬兩 以外各省漕項倉銀額徵總數歲計二百五十餘萬兩近年實徵 僅一百四五十萬兩有奇每年少徵銀在一百萬兩以外賦稅虧 額之多如此財旣不在國又不在民大率爲貪官污吏所侵蝕錢 糧積弊日累月深約而言之其弊有五一曰報荒不實查天下戶 口之數中國最爲繁昌雖多無業之民鮮有無民之業即兵燹之 後荒地實多然生聚日繁則必逐漸墾闢乃歲不加益甲年除荒 銀數如此乙丙等年除荒銀數亦如此在百姓或報升科而州縣 猶指爲荒地視喫荒之多寡爲缺分之肥瘠奏銷册内又可除去 荒缺銀數巧避考成於是已荒之地不可復熟此報荒不實之弊 也一曰報災不確查水旱爲災間有之事乃揑災官吏利其可以 侵蝕謂之例災或無歲不然或輪年開報覈計奏銷册内因災蠲 緩總數彼年開報若干此年亦必開報若干幾成一定之例上司 以報災爲故事數月之後督撫始奏請蠲免緩徵其實州縣已勒 限嚴追完繳至於奏摺内更不聲明蠲緩銀糧數目率請恩施復 將謄黃壓擱間有張貼語本渾括究竟某莊某圖蠲緩若干民間 槪無由知蠲免者立入私蠹緩徵者逾時又請豁除復慮發覺其 貪私事閱多年並不照例題豁即或具題到部每與奏銷册内完 欠數目不符一經駁查則以頭緖拉雜爲詞或以劃除另辦爲說 此報災不確之弊也一曰揑完作欠查兩稅逾限不完民則杖笞 紳則褫革定例綦嚴縱有無力輸將之小戶與夫抗納不交之劣 紳其實並不多見在民間已輸之欵州縣必揑作未完者無非希 冀他日恩詔豁免以遂其侵吞之私當錢糧開徵佐貳教職旣不 敢按簿監收民欠細數州縣又未嘗出示該管道府大都仰其供 給串根紅簿終未調查州縣詭計變幻甚有私造徵册者雖未完 例有考成而處分可以抵銷不過報捐數百金即降調數級毫無 妨礙而盈千累萬之民欠實已婪入貪囊甚或一面造送奏銷一 面奏請豁免永無帶徵未完之處分益可自便其私圖此揑完作 欠之弊也一曰徵存不解查已徵錢糧例限三日批解及查各省 報部考成奏銷交代各册顯列徵存未解字樣上司並不登時督 提歷年旣多積至數萬數十萬數百萬不等此等名目顯係挪移 侵蝕該州縣恃上司不行提揭參將徵存銀兩或任意揮霍或厚 自封殖迨至離任敗露上司復代爲彌縫後任被其抑勒私議通 融彌補將無作有揑作徵存此缺挪於彼缺後任加於前任愈積 愈深愈虧愈大此徵存不解之弊也一曰交代宕延查官員交代 例有定限各省遲延不結不報二參積累多年臣部疊催則請分 別新案舊案另行起限始謂新案不便越次造報請將舊案先行 淸釐繼而舊案未淸新案又積遂再請將新案作爲舊案屢易名 目百端支吾應送册結並不送部偶或送部亦多逾二參定期文 內聲稱皆因册結舛錯往返駁詰以致稽遲避重就輕各省一律 良由州縣虧空該管上司設法囘護深恐屬員挾制不敢照例開 參反爲更調優缺令其陸續彌補必俟屢任屢虧其人已故已革 始揭出一二虧空查鈔僅有空名庫欵早同虛擲此習已成錮疾 臣部文牘山積莫可如何此交代宕延之弊也在貪官侵蝕錢糧 不揑爲荒地則揑爲災區不揑爲災區則揑爲民欠加以徵存未 解交代宕延不顧憲章諸弊叢集臣部嘗覈計近年賦稅短徵之 多以安徽及江蘇之江寧爲最蘇州江西次之河南又次之查安 徽地丁額徵起運銀一百四十餘萬兩内除荒田未徵該年緩徵 及民欠未完銀八十餘萬兩所收不及五分江蘇江寧藩司所屬 地丁額徵起運銀九十三萬餘兩內除荒田未徵該年緩徵及民 欠未完銀四十餘萬兩止完銀五十二萬餘兩所收不及六分蘇 州藩司所屬地丁額徵起運銀一百四十七萬餘兩内除豁免緩 徵及民欠未完銀四十餘萬兩止完銀一百餘萬兩所收不及七 分江西省地丁額徵起運銀一百八十餘萬兩内除該年緩徵及 民欠未完銀五十餘萬兩止完銀一百二十八萬餘兩所收僅及 七分河南省地丁額徵起運銀一百四十餘萬兩除荒地未徵豁 免緩徵及民欠未完銀五十二萬餘兩止完銀八十九萬兩所收 不及八分其他各省除四川係一年全數完解外餘均虧缺一分 二分不等臣部粗舉光緖九年虧缺省分如是溯考上三年虧缺 省分大致亦皆如是虧缺地丁正銀如是虧缺耗羡蘆項漕項等 賦亦大率如是至於雜稅則任聽州縣意爲多少當稅則任聽州 縣虧欠不完該上司槪不照應解之數催齊近年各省所欠當雜 各稅總計百數十萬兩所收又不及三分且已收銀內尚有徵存 未解交代虧空之欵賦稅多闕國用何由而足敬維我朝政治寬 仁勤恤民隱雖大兵大役從未加賦於民溯查雍正年間部庫積 存六千餘萬乾隆年間部庫積存七千餘萬皆我世宗憲皇帝高 宗純皇帝淸釐財賦故收效若是當時地丁錢糧牽匀計算每年 所欠不過六十萬而近歲欠數每年輒至千萬以今較昔判若天 淵雖每年尚有續完所欠總不下六七百萬欲求有濟亟當整頓 正供臣等若一一遵制刻繩尚恐窒礙難行無補於事惟有申明 近年奏定例章未能實行者再爲我皇太后皇上切實陳之一荒 地逐年考覈分別勸懲也查定例勸課農桑責在有司不實心者 以溺職論臣部同治十二年二月具奏整頓正供令各省認眞考 覈荒地未墾田畝趕緊勸墾開徵不准藉詞短欠州縣徵解足數 者破格甄叙督催不力者從嚴參處又光緖元年六月具奏浙江 荒產查明成熟分數開單奏報並令江蘇等省一律照辦將荒熟 田地確切查明造册開單奏咨立案覈成熟之分數定牧令之考 成倘有指熟作荒與原報成數不符者奏參重懲光緖五年十月 議覆翰林院侍讀王先謙條陳令各省限三個月內將荒熟田地 開單報部光緖六年奏請籌備餉需令各省將有無荒地徵收是 否足額專摺奏明其有淸出隱匿墾有成效者奏請優叙因循廢 弛者立予嚴參條奏已煩迄今仍無成績古之察諸侯也土地荒 蕪則有讓今之上司絕不以此課牧令田賦混淆久矣官多不知 民事不思設法授田一任百姓私相侵占土客紛爭豪强包庇飭 令淸理官吏丁役又刁難網利民或不服思逞官反代爲含混姦 僞者喫荒揑荒更無論矣查光緖四五年大祲之後荒田無數惟 山西解州設法授田百計定民三年升科輸納省於往昔地丁掃 數全完良由備體民隱一錢不擾固非易民而治也應令直省司 道府州各立查荒專條勸督州縣遵照定例及近年通行戶部章 程逐年節次切實辦理督撫年終必奏明該省荒地已未墾復若 干頃畝有無升科銀糧若干分縣開單隨以勸懲毋令正供賦稅 終成廢棄此其一也一災區免緩銀糧數目初報必須聲明也臣 部光緖十年議覆御史程鼎芬疏內奏定蠲緩章程五條報災之 初不必由省委員令該管道府州履勘會同該州縣將某村某圖 某里某甲被災分數畝數及應免應緩銀兩若干總數申報督撫 藩司據詳入奏聲明應免應緩總共畝數銀數再令造册具題勘 定成災之日一面即由道府直隸州即日先出停徵告示内註明 某村某圖某里某甲應免應緩銀米若干所有錢糧自某月日停 徵如有停徵之前先期全輸在官俱准流抵下年正賦現在各省 是否照辦臣部無由而知而請蠲請緩奏報仍無銀數糧數並有 題本報册亦無銀糧數目者此非細故也請言其詳州縣報災專 以不肯即時報出銀數糧數爲始終作弊之秘訣一切侵蝕皆於 此早留地步至屆奏銷考成不足之數槪入免緩始有大畧數目 此如無底之橐任意藏納無可定數奏銷逾限之由此亦一端滑 吏劣幕錮疾難改臣部今雖奏令即報銀糧數目州縣必以即時 難查巧惑上司或謂臣部爲此瑣屑不要之具文此未知官之情 僞也州縣每一都圖里甲各有分造徵册册内銀數糧數散總分 明開册照錄即累百盈千頃刻畢事何難即報今再爲簡便之法 州縣報災之初花戶畝數令其隨後册報惟每一村莊都圖里甲 免緩銀數糧數必令隨稟一一分註該處總數初案報定道府州 出示一村一莊亦各分示該村莊免緩銀糧總數督撫彙總具奏 通省災案亦即可覈定銀糧定數或稍愈於事後之蒙混無考應 請旨飭下各省督撫如別有良法亦即奏請施行總期實惠及民 免緩不虛又其一也一官報民欠必與民間覈對也查例載徵收 錢糧各條今多不復遵行强令照辦一不得人更易滋弊惟例載 民欠錢糧州縣官歲令里書將所管各戶完欠細數開送查對出 示本里是定例杜絕揑完作欠之弊實屬嚴密如果認眞覈對何 難摘發奸欺奈久廢不行漏巵中飽此爲尤甚現在御史劉恩溥 有刋散民間徵信册之奏臣部已議准照行擬定章程頒發册式 另摺奏明辦理果能認眞舉行不惟於稽查民欠有益大可杜絕 一切弊端但慮有名無實則雖法良意美終屬空文茲再切實聲 明各省上司勿憚煩瑣確實覈對民欠又其一也一徵存未解各 目宜嚴行禁止也光緖十年十二月初四日臣部奏參陜西巡撫 葉伯英摺内議令各省凡交代之際將已徵未解及扣缺裁減之 項無論何欵凡係應行解司之項統由前任官掃數解司即交卸 之日尾欵趕解不及移交後任後任官於接任之日登時批解各 淸各任槪不准率報存庫如册內仍有開報徵存未解其責專在 結報之後任官應由該藩司詳請將接收之員照起解錢糧設法 延挨顯有虧挪情弊例革職查辦如藩司有心徇隱不行查參即 由督撫照徇庇例將該藩司參奏儻督撫藩司均不參辦臣部查 出即將督撫藩司一併照徇庇例從嚴奏請議處復於上年十二 月初八日會奏籌餉摺内嚴行提催截至光緖十年十二月底止 令各省督撫查明歷年交代案内應解徵存未解銀兩限於光緖 十一年五月一律解淸其未完及欠解各員於六月初旬奏參革 職查辦治罪若該省不照奏定限期奏參或率請展緩即由戶部 將督撫藩司鹽糧道均照徇庇例嚴參至光緖十一年正月起如 有徵存未解即照十二月初四日奏案參處惟各省尚未能一律 辦理嗣後各項册内均不准再有徵存未解名目如違定將上司 參處此在各上司於各官一年徵收正雜錢糧催提掃數速解自 不至有徵存未解名目一年無虧乃可望一任無虧又其一也一 交代宜遵限辦結也查官員交代初參二參例限四個月完結逾 限參處又例載交代欵册隨結依限呈詳由司覈轉咨部如限内 祇送總結不送欵册即以交代遲延查參又例載二參限期及各 州縣到任卸任日期隨案咨部覈扣並由吏部將補署各缺知照 考覈儻二參已逾該管上司延不結報即由戶部奏參將二參逾 限之州縣革職該管上司照徇庇例議處復查光緖十一年八月 臣部奏交代逾二參限期該省送册仍稱舛錯遲誤者扣去初次 駁查程途日期覈計仍屬逾限槪照交代逾限未淸例奏參並將 該管上司一併照徇庇例參處又查上年會奏籌餉案內將八月 間奏案再四聲明臣部於交代一事不啻連章累牘奈各省仍多 不照行州縣到任日期不肯按月接報臣部無從查攷册結到部 多已逾限無不曲爲遲延飾詞茲再援引交代例案請旨飭下各 直省遵依奏章辦理但得各省交代皆能依限舉凡錢糧各事如 前四端之弊可漸袪除實於一切政事有益非僅可裕庫儲儻仍 前玩泄臣部惟有指參督撫藩司糧道以徇庇之咎非好刻覈實 亦勢逼處此又其一也五者之外復有當稅一項斷無商欠之理 本年七月臣部奏定如有欠完責令該州縣照數賠補不准列欠 各項雜稅應令一併照應徵之數實力催齊以上各事必責成該 上司先振起州縣精力使之專心民事又體恤州縣財力使之省 減攤捐耗費守定例章有犯必參庶握其要如仍前因循辦理毫 不得力惟督撫藩司是問即以此定其功過但能中收年歲錢糧 或可少有起色以救一時之急逐歲增復日久錢糧復額凡釐金 諸不得已之舉即可議減議裁抑臣等更有請者方今用欵太鉅 例外釐捐所入取於民者誠不爲少民爲邦本古訓昭然欲恤民 艱莫如節用臣等識見寡陋以爲國家元氣在民故於錢糧先杜 中飽之官吏藉爲支應目前之計仍當將近二十年來例外新增 中外一切支欵漸爲釐正裁節庶庫儲可望充積苟不能然空言 何益惟整頓錢糧本係臣部專責未敢因節用尚鮮實效置正供 入欵於不言相應請旨飭下各直省督撫藩司認眞釐剔官吏錢 糧積弊守法不移期有成效可觀將來裁減釐金裕儲度支與民 休息之政當基於此矣 見淸史本傳曁道咸同光四朝奏議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