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地理名称: 隆德
唯一号: 280033020230000648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30000001/116
起始页: 0056.pdf
层级分类: 县(区、旗、县级市)
隶属: 固原市
经纬度: 北纬35°21'一35°47'、东经105°48'一106°15'

介绍

隆德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介于北纬35°21'一35°47'、东经105°48'一106°15'之间。居于银川、西安、兰州三省会(首府)城市之中,312国道纵贯东西,青兰高速穿境而过。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襟带秦凉,拥卫西辅,有“关陇锁钥”之称。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全县幅员面积991平方公里 。截至2020年11月,隆德县辖3镇10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隆德县常住人口为109451人,县政府驻城关镇。截至2022年2月,隆德书法、绘画、剪纸、泥塑、篆刻等民间民俗文化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目录100多个项目中,涉及到隆德的达50多个,其中杨氏泥塑、高台马社火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2],民间绘画、剪纸等11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民国十四年(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隆德翻越六盘山,写下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境内有六盘天池、伏羲崖、清凉世界、红崖老巷子等景区。先后荣获“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5]“中国文化先进县” [6]“中国书法之乡” ]等殊荣。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地名

固原市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