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學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1020230000151
机构名称: 北洋大學堂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30000001/110
起始页: 0069.pdf
地址: 天津

机构描述

北洋大学,原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系天津大学前身,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曾用名有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学堂、北洋大学校、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由国家定名为天津大学。 1895年10月2日,由光绪皇帝批准、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的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成立,1896年正式更名为北洋学堂。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自创办之始,就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初创就是西学。从学制来看,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预科,学制各为四年,一名合格人才要经过八年培养: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分级设学之始。从专业设置来看,头等学堂分设律例、工程、矿冶和机械四学科。既有社会科学学科,又有自然科学学科,表明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一诞生起,就与国家经济、政治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北洋学堂的创办,为中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