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1020230000137
机构名称: 翰林院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30000001/096
起始页: 0004.pdf
起始时间: 唐朝

机构描述

翰林院是历史上的一个官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它既非正式官署,也非正常设署,而且不入品级,无俸禄。翰林院的前身是唐代供职于宫中的文学之士,由唐玄宗置。 初称“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 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他们负责的工作包括陪侍皇帝游宴娱乐,起草机密诏制,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在清朝,虽然翰林院被视为一个清水衙门,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重要的部门,与科举接轨。翰林官的待遇虽然清苦,但地位清高,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总的来说,翰林院在历史上的角色是重要的,它不仅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也是为皇室和朝廷服务的重要机构。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