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陕西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川川東道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1020220002507
机构名称:
四川川東道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20000001/046
起始页:
010.pdf
地址:
四川省
机构描述
川东道乃明代驻扎于巴县、达州、涪州的道台的普通称谓,清代专指驻扎于巴县的分巡兵备道。但见诸官书文札、史乘著述的,极不一律,如“分守上下川东道”、“分巡上下川东道”、“抚治道”、“川东兵备道”、“川东兵备副使”、“重夔兵备道”等,在1891年重庆开埠通商后,川东道还被称为“重庆海关道”。 川东道乃明代驻扎于巴县、达州、涪州的道台的普通称谓,明代分巡道:四川上东道(驻重庆)、下东道(驻达州)。分守道:上下川东道(驻涪州) 清代专指驻扎于巴县的分巡兵备道。但见诸官书文札、史乘著述的,极不一律,如“分守上下川东道”、“分巡上下川东道”、“抚治道”、“川东兵备道”、“川东兵备副使”、“重夔兵备道”等,在1891年重庆开埠通商后,川东道还被称为“重庆海关道”。其名称之繁杂,大致因明代有守道、巡道、兵备道之分的缘故。这些道名又来源不同。统治者之所以设道治理,目的在于方便对地方的弹压和控制,或为防止地方权力过大,或由于地方疆域过大而鞭长莫及,正所谓“直省幅员辽阔,两司鞭长莫及。初设左右布政、参政,按察副使、参议、佥事等官,分治各道”。川东道之设亦然。 (1)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康熙八年(1669年)置,治所在重庆府(今重庆市)。辖重庆府、夔州府(今奉节)、绥定府(今达州)三府,忠、酉阳两直隶州,石砫直隶厅;即今重庆全市(城口县除外)及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除外)等地。后废。 (2)清末置,治巴县(今重庆市城区)。属四川省。辖巴县、江津、长寿、永川、荣昌、綦江、南川、铜梁、大足、璧山、涪陵、合川、江北、定远、奉节、巫山、云阳、万县、开县、大宁、达县、新宁、渠县、大竹、东乡、太平、城口、忠县、酆都、垫江、梁山、酉阳、石砫、秀山、黔江、彭水等县。1914年6月改名东川道。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礼聘名绅宋伯鲁领衔续修陕西通志.1934年陕西省通志馆修成《续修陕西通志稿》224卷,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亲自为续修通志撰写序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