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朝邑縣辦賑諸紳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古籍
唯一号: 280020020230000827
颗粒名称: 致朝邑縣辦賑諸紳書
分类号: I210.3
页数: 6
页码: 三十五-三十七
摘要: 《致朝邑县办赈诸绅书》,由阎敬铭所著,收录于《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一百十四册。
关键词: 致朝邑县办赈诸绅书 论著

内容

閻敬銘
  協中季珊梅卿力齋丙山仁兄大人閣下十六日勇至具級盡心
  賑務百凡妥貼附近數百里傳言皆以吾邑賑事爲各處未有此
  言想非諛也救荒萬無善法惟有隨時隨地我盡我之心力萬不
  使人人皆稱意亦不能使人人皆濟惟虛心延訪有人言其病者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至無可如何力所做不到之事只好聽之氣
  數而已數月來人言聖人處此亦無長法鄙意謂聖人決不爲我
  輩今日之事此在平時餘一餘三食時用禮故梁惠移粟孟子笑
  之如今日數省賢才竭力智以赴之者又梁惠之所不爲然舍此
  亦無他法費盡氣力無一愜心之事此其失在數年前也弟於十
  一年爲湯邑侯作示數十條勸人積穀碧翁又申示邑人無一不
  笑幸石公得大憲明示始畧有備亦大費力方謂行之數年或可
  救時不謂天災猝至遇此大劫此乃人心不盡之害弟意年豐之
  後必以積義倉爲第一之要務祈仁兄便中思得善法或徧問親
  友良策皆筆之於書以爲後圖不知可否弟此番至晉爲平生未
  歷之苦辛無事不難最苦者少誠心盡心之人無非作弊生事之
  輩人心如此天災故罰及之河東人死已足有五成處處殺活人
  食之奇案百出耳不忍聞弟一無補救罪戾深重之至日則繞屋
  傍徨夜則通夕長嘆近日氣喘已甚深慮病深莫治如何如何望
  仁兄勿似弟之褊躁耐心忍性以救里人必有濟也諸事條布於
  左一轉運萬分艱難故弟去秋言南米之運以騾車夫三者並行
  所謂不得於彼或得於此然三者皆有難處現在河東由周口
  運糧已費盡十分心力始到千二三百石聞陜糧亦到不多此事
  亦萬無長策也一吾邑現定議至咸陽買糧即決計如此速行
  緣周口之糧較之稍賤而運道太難祈勿爲周口之行一春麥
  種雖止百五十石究之有勝於無儘所有散之可也一改平糶
  爲散糧益見人窮財盡無法可設即遵示散之爲妥一大慶關
  事係彼村人來求故轉達非有所關於焦公吾輩亦願人人普濟
  但力有不能無論焦公及弟所言力所能爲者行所不能者聽之
  可也若其賬目不清糧粒不少亦不可以含糊恐啟僕役鄉人作
  弊之源若其始終不報局亦可度外置之不必深求但稟明石公
  如來示所云則盡妥矣一臘月致丁宮保書曽言雷乙垣王月
  初令其多捐速寄尚未接囘隨後再爲函催一燕永烈在重慶何
  處是何字號祈將石公去冬稟抄來一份當即飛函宮保妥辦
  一大荔富紳王寳箴在運否即爲打聽此事求太尊與弟一公
  文派定捐銀若干如其吝捐即由弟派員押送同州盡捐云云方
  可舉行一碧川先生留倉用錢千串此惠至大弟意亦欲留此
  爲他日義倉之用庶永戴賢侯之惠此情求石公便復致書碧公
  弟暇再致書尊意極是拜頌之至一去冬兩月與山東往來文
  函不下數十件始求得庫欵五萬甚矣求人之難也不得已又函
  求其官捐
  東省不
  能民捐
  言明山陜兩省分支各半時得來信現僅捐五
  六千金極其量不過萬餘兩處分支各半僅數千耳亦救一人算
  一人之計細大不捐而已焦翁五萬之說係誤言者將來同州亦
  不必去周口買糧俟捐有成數即速撥銀一半解同州聽用此可
  稟明太尊隨後再爲函陳一切一吾邑侯之賢山陜兩省無不聞
  之即非此時斷不能聽其去况此時乎弟即飛函中丞方伯爲
  民請命若其不允當再三陳情切求諸仁兄再四跪求石公不爲
  作官權作陰德萬禱之至此乃第一要事諸仁兄即至太尊處陳
  情一切倘皆不俯請弟即親身叩求亦所甘心但此間刻難分身
  萬求諸仁兄萬萬即赴太尊一行至要至要一舍姪年少趙渡
  雖敗然村巷中非其長親即其父執及伯叔諸兄團長者固無所
  不長者也豈可以少加長乎去秋弟只令其出錢監放東街貧户
  及敝族貧人未敢令其爲團長望諸仁兄准其辭團之差仍令司
  東街放賑之事此君子愛人以德之義弟無德已極貽譏鄉里多
  矣身尚未死豈可令子弟以少加長重其過乎萬求俯允並求轉
  稟石公萬懇萬懇每日寫信各處不下八九封眞告才力不及矣
  深悔去秋九月不以病辭此差也率筆書此奉呈勿謂不恭即請
  大安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人物

閻敬銘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