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古籍
唯一号: 280020020230000681
颗粒名称: 穀屬
分类号: S542
页数: 11
页码: 二-七
摘要: 本章主要详细记录了陕西省丰富的物产信息。
关键词: 作物 陕西省

内容

黍黍可爲酒許慎說文黍者暑也待暑而生暑後而成汜勝之書程瑶田
  曰唐蘇恭誤解陶弘景稷黍相似之說遂於黍中求稷陳藏器
  因謂黍如稷黑色而孟詵寇宗奭亦踵蘇恭之謬所見不同均
  之誤以形狀言黍穗聚以稷散葉細長而尖實有白紅黑數
  種長安訪册案程瑶田云唐以前則以粟爲稷唐以後則以
  黍爲稷舊志據馬志之辨證謂黍即糜與九穀考符合
  稷即高梁又有蜀黍蘆穄荻粱等名蓋高大如蘆荻故俗有諸
  名種始自蜀故謂之蜀黍本草綱目程瑤田曰稷北方謂之高梁高
  大似蘆月令鄭注首種爲稷管子書曰高梁爲稷郭璞爾雅注釋粟爲稷孔穎達於曲禮稷曰明粢釋曰稷粟也韋昭注國語
  曰稷粱也陶弘景云黍稷相似諸君之論誤稷也而兼誤粱其
  究且貽誤於黍九穀考高粱有白黑兩種白穗圓上尖宜飯黑穗
  芒散下垂宜釀酒岐地黑種多亦較優岐山訪册土人呼爲稻黍高
  八九尺粒紅黑大如椒可炊飯釀酒農家多用以飼畜穗可作
  箒咸陽訪册
  粱粱即粟也許慎說文云粟之爲言續也續於穀也古者以粟
  爲黍稷粱秫之總稱而今之粟在古但呼爲粱後人乃專以粱
  之細者名粟本草綱目程瑤田曰說文釋禾粟之有稾者也其實粟
  也其米粱也一名嘉穀言色曰黃茂鄭氏注太宰職九穀中無
  粟此言九穀以粟爲主則是粱即粟矣九穀考有赤白黃各種群
  芳譜北人謂之小米粟未取皮曰粟穀商南縣志穀有竹葉青黃瓜蔞霸王鞭及紅酒穀白酒穀長安訪册穀草秣馬宜岐山訪冊
  稻說文稻稌也程瑤田曰稻稌大名也種於水田者爲稻非水
  田種者曰稉稉早熟稻晚熟稉米硬稻米軟九穀考有粳糯二種
  粳供飯食糯則釀酒製飴糖南鄭縣續志最佳者名冷水稻色光潤
  粒白熟早者名小白稻粒大熟遲者名飯稻皆粳之屬也糯稻
  分有芒無芒二種可釀酒亦可和棗蒸糕長安訪冊香稻出豐渠黃
  池二地煮粥稠粘淸香撲鼻西鄉訪册
  麥說文麥金也金旺而生火旺而死農桑輯要稱爲宿麥孫思
  邈云麥養心氣陳藏器云小麥受四時氣足兼有溫寒麵熱麩
  冷九穀考北方麥書花陽物也食之體健南方麥夜花陰物也食
  之損人經韻樓集春種者曰春麥秋種者俗謂老麥鄉間用老麥莖
  作草帽即詩家所詠白接籬用最廣米脂縣志麥有老白紫紅螞蚱藍花等名惟魯家莊至青化以北所產之麥實堅顆圓色紫性
  勁掛麵非他處可比岐山訪冊蕃麥苗稍高實類小麥而大性硬造
  酒佳漢中府續志案本草綱目云收麥以蠶沙和之避蠧或
  云立秋前以蒼耳剉碎同晒亦不蛙此預防麥粒出虫之
  法也又植物辭典云黑穗菌飛落他穗或落人士壤有傳染性
  麥穗生此病顆粒全無俗名灰包預防之法以易地易種爲要
  且易種又可增加收量固不僅免除黑穗病而已太平御覽載
  貯麥法云麥之爲蝶由濕也萬物之變皆有化止麥之化區之
  以灰法於伏天曬極乾覆以石灰則不生虫窖麥法必日曝極乾及熱埋之
  大麥廣韻來小麥也牟大麥也二者皆稱宿麥九穀考大麥後小
  麥而種先小麥而熟穗大芒長粒有粗殻可釀酒造糖舂去殻
  名麥仁煮食佳但性寒不宜多餐咸陽訪冊
  青稞麥似小麥而大色青作麵脆硬食多脹人關中一種青
  稞粒小色青用以飼馬陳承別說青稞介小麥大麥之間亦早熟興平訪册穬麥殼厚而粗硬別錄麥蘖附見穬麥下而大麥無之則生蘖
  當以穬爲良本草綱目程瑤田曰玉篇云穬大麥也考崔實言種大
  小麥以白露節爲始惟穬麥早晚無常是大小麥外復有穬麥
  非謂大麥名穬也九穀考
  蕎麥高一二尺赤莖綠葉白花繁密結實纍纍有三稜老則色
  黑性最畏霜本草綱目群芳譜苦蕎似甜蕎而無稜甜蕎麵白宜山
  地有春蕎秋蕎二種春蕎花紅秋蕎花白麵作餅餌梗與葉燒
  灰可作驗寧羗𦍑訪册秋禾中之最晚者立秋後種之則爲晚蕎結實
  較早蕎繁密經霜則粒秕色黃不若早蕎肥黑磨麵壓漏成條
  滑如細粉謂之河漏以供常食咸陽訪册
  燕麥一名雀麥燕雀所食故名本草綱目燕麥穗極細子亦細小舂
  去皮作麵蒸食及作餅食皆可救荒救荒本草一名莜麥可作炒麵酥糖之用白河縣志有老小二種粒細長似菰米宜山地山陽訪冊
  玉蜀黍一名玉麥一名包穀高六七尺雄花生於頂端雌花生
  於葉腋其實密列成行裹以巨苞端有紫毛如絲粒供食用及
  釀酒澱粉詞源有黃白二種又有一葉一包者名洋包穀質美味
  甜產亦最多寧羗訪册案植物詞與玉蜀黍係北雅美利加原產今秦地遍種
  沙米邊外名黍喇棘莖如麻葉類艾而稍圓有刺高尺許生子
  成房粒細如黍舊志係野生其實爲末和麥麵食之最佳價倍於
  米晋商多販載之楡林志根葉類蒿生沙中其子研末入麵黏而
  不斷米脂縣志
  〓音網米一名守田一名守氣苗似小麥而小四月熟可作飯本草
  拾遺神木縣生味甘寒舊志
  西米莖葉枝幹類紅蓼穗紅大如馬纓粟殼黑色米白人炒熟入米糖内曰麻糖米脂縣志
  荑稗荑米之在太倉莊子稗子亦可食又有烏禾生野中如稗荒
  年可代糧別錄陶注稗有二種一黄白色一紫黑色紫黑者似芑北
  人呼爲烏木本草拾遺商州有之商州志
  大豆夏至前後下種苗高二三尺葉團有尖秋開小白花成叢
  結莢長寸餘豆有黑白黃褐青斑數色本草綱目可作腐可取油
  商南縣志性甘溫無毒能寬中下氣消水腫興平鄉土志黑豆粒小而扁瘦
  含油質較多儲存可以備荒飼畜糞田最宜採訪冊
  赤小豆一名赤豆關西河北多食之本草衍義枝葉顆粒均似綠
  色微青半赤色者赤名小豆可入藥米脂縣志
  綠豆苗高尺許葉小而有毛秋開小花莢如赤豆莢有官綠油
  綠摘綠拔綠生芽爲菜中佳品本草綱目能掛粉煮食消腫除熱解諸毒十本鄉興志
  豌豆一名胡豆種出西胡蔓生有鬚葉對生花淡紫色莢長寸
  許子圓又有野豌豆粒小不堪食惟苗可茹本草綱目圓者名豌豆
  扁者名蓽豆今縣俗呼扁者曰扁豆京師則曰扁豌豆出回鶻
  國又名回回豆米脂縣志有菜白麻三種菜豌豆可食角寧羗訪冊春
  種者名春豌豆府谷訪册豌豆爲畜料並能爲粉以麵色黄謂之黄
  粉食之佳興平鄉土志
  扁豆一名板豆又名賓豆高尺許花粉紅莢小扁磨麵食耐飢
  又可和米炊粥及作涼粉探訪冊
  豇豆三四月種之一種蔓長一種蔓短其豆紅色居多莢必雙
  生嫩時充菜老則收子可菜可果可穀乃豆中上品本草綱目一種
  俗名打豇結莢較短子可作食不能作蔬長安訪冊鹹平無毒理中益氣補腎健胃興平鄉土志
  蠶豆豆莢狀如老蠶故名八月下種冬生嫩苗可茹葉面綠背
  白二月開花紫白色本草綱目此種蝗所弗食豆之最益於民者農政
  全書一名胡豆可作飯并可作醬寧羗訪册
  藊豆一名沿籬豆二月下種蔓生葉圓有尖花如蛾形莢有長
  有團或如虎爪猪耳或如鎌刀嫩時可充蔬子有黑白赤斑四
  色本草綱目蛾眉豆猪牙豆門扇豆皆藊豆之屬白藊豆和糖食之
  稱佳品採訪册
  四季豆莢似刀豆較長而略圓滿長安訪冊
  刀豆以莢形命名也蔓生葉如豇豆而稍長結莢扁平嫩時煮
  食醬食蜜煎皆佳老則收子淡紅色煮食尤美本草網目莢短而闊
  形如刀故名長安訪册脂麻一名胡麻又名油麻張騫自大宛得來故名莖方花白亦
  有帶紫豐者節節結角長寸許有四稜六稜七稜八稜不同子
  有白赤黑三色其一莖獨上者角纒而子少開枝四散者角繁
  而子多本草綱目味甘寒榨油香美漢中府續志黑者入藥名巨勝商南縣志
  亞麻一名璧風胡麻苗葉俱青花白八月上旬菜其實圖經本草今
  縣俗名胡麻其實亦可榨油但不及脂麻之隹米脂縣志
  麻子早春種爲春麻子小而有毒晚春種爲秋麻子入藥佳壓
  油以油物本草拾遺月令秋食麻與犬鄭氏注周官稱爲九穀之
  一九穀考麻有兩種無實者爲枲俗名花麻可漚有實者爲苴俗
  名小麻可榨油米脂縣志
  稔味與脂麻畧同粒可取油漢中府續志
  薏苡仁一名薏珠子二三月宿根自生其米白如糯米可作粥或屑麵食亦可同米釀酒一種彀硬者其米少可作念珠根白
  而味甘本草綱目鎭安山陽有之舊志
  荏子蓺之荏菽大雅荏即白蘇二三月下種或宿子在地自生莖
  方葉圓而有尖四圍有鉅齒面背皆白收子打油燃燈或熬之
  以油器物本草綱目生山中結子可榨爲油華陰縣志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大麥
相关专题
青稞麥
相关专题
穬麥
相关专题
蕎麥
相关专题
燕麥
相关专题
玉蜀黍
相关专题
沙米
相关专题
西米
相关专题
荑稗
相关专题
大豆
相关专题
赤小豆
相关专题
綠豆
相关专题
豌豆
相关专题
扁豆
相关专题
豇豆
相关专题
蠶豆
相关专题
藊豆
相关专题
四季豆
相关专题
刀豆
相关专题
脂麻
相关专题
亞麻
相关专题
麻子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荏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