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古籍
唯一号: 280020020230000631
颗粒名称: 輿地
分类号: I209.9
页数: 9
页码: 十八-二二
摘要: 本章主要收录了陕西地区舆地类古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历史事件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 地方文学史 舆地文学

内容

洛陽名園記一卷宋華州李廌撰
  武功縣志三卷明武功縣康海撰
  是志僅七篇曰地理曰建置曰祠祀曰田賦曰官師曰人物曰
  選舉凡山川城郭古蹟宅墓皆括於地理官署學校津梁市集
  則歸於建置祠廟寺觀則總以祠祀戶口物產則附於田賦藝
  文則用吳郡志例散附各條之下以除冗濫官師則善惡並著
  以寓勸懲鄕國之史莫良於此非溢美也志刻於正德已卯萬
  歷間再經刋行旋復散佚乾隆二十六年武功知縣瑪星阿得鈔本於孫景烈因爲重刋其圈點細批皆出景烈之手顧嫌疣
  贅又王士禎稱武功志載璇璣圖而此本無之考海孫呂賜嘗
  刻璇璣圖讀法前有題識云余錄先太史縣志眞本悉依原編
  惟蘇氏詩未錄非敢輕有變置故附數語錄本之末述先太史
  之意冀來者之鑒余志也然則此本乃呂賜所刋除矣遺文軼
  事志乘中原可兼收士禎以具錄是圖爲此書之佳處固非定
  論呂賜必刋而去之亦於義無取也四庫提要
  朝邑縣志二卷明朝邑縣韓邦靖撰
  是書成於正德己卯上卷四篇曰總志曰風俗曰物產曰田賦
  下卷三篇曰名宦曰人物曰雜記上卷僅七頁下卷僅十七頁
  古今志乘之簡無有過於是書者而宏綱細目包括畧備蓋他
  志多誇飾風土而此志能提其要故文省而事不漏也然叙次點綴若有餘閒寬然無局促束縛之迹自明以來關中輿記惟
  康海武功縣志與此志最爲有名論者謂武功志體例謹嚴源
  出漢書此志筆墨疏宕源出史記然後來志乘多以康氏爲宗
  而此志莫能繼軌蓋所謂不可無一不容有二者也前有邦靖
  自序又有康海序末有呂稱後序及朝邑知縣陵川王道跋並
  文格高潔與志適相配云四庫提要
  陜西通志一百卷淸陜西總督劉於義等監修
  陜西舊通志爲康熙中巡撫賈漢復所修當時稱其簡當而閱
  時旣久因革損益頗不相同雍正七年纂輯通志陜西督撫以
  其事屬之糧儲道沈靑崖因據漢復舊本參以明代馬馮二家
  之書斟酌增删釐成百卷分爲三十二類雍正十二年於義等
  始表上之陜西省治本漢唐舊都故紀載較多如三輔黃圖長安志皆前人所稱善本而卷帙旣繁異同亦夥至其隸轄支郡
  若綏葭鳳興之類則又地近邊隅志乘荒畧不免沿習傳訛是
  編訂古證今詳畧悉當視他志之撦撏附會者較爲勝之書中
  間有案語以參考同異亦均典核可取云四庫提要
  續朝邑志八卷明朝邑縣王學謨撰
  此志成於萬歷甲申繼邦靖之志故以續名然名爲續邦靖書
  而邦靖所錄此志仍錄蓋病邦靖之畧而欲以詳贍勝之特以
  邦靖名重不敢訟言相攻故諱曰續耳自序謂匠意綴詞稍稍
  自異其大旨可見觀所序錄視冗濫之輿記尚爲有法然筆力
  去邦靖遠矣四庫存目
  西瀆大河志五卷明華州張光孝撰
  是編志大河源委與決塞修濬之宜旁及祀典雜事藝文猶屬志書之體乃復摭入天河星象龍馬卦畫繪圖列說附會支離
  是與水官何涉乎四庫存目
  華山經一卷淸華州東蔭商撰
  陜西通志輯要六卷淸華州王沂撰
  陜西通志修於雍正之年各府志修於乾隆之年其他州縣類
  多無志魯泉先生所爲輯要一篇備往昭來絜綱提目輯分野
  所以驗天文也輯沿革所以明建置也輯疆里所以稽地理也
  輯學校所以端教化也輯戶口所以重生聚也輯田賦所以愼
  筦納也輯風俗所以正人心也輯關津所以便行旅也輯山川
  所以彰淸淑也輯古蹟所以覽勝槪也輯祠墓所以昭敬典也
  輯官師所以紀功德也輯人物所以崇坊表也輯列女所以敦
  氣節也輯仙釋逸流所以表畸異也訂訛去僞遠迹近徵或本舊編而節錄之或集聞見而拾補之井然燦然閱二載而稿始
  就詳無贅詞直無蔓語不矜遺迹不溺塵習雖古良史又何加
  焉顏伯燾序
  河套圖考一卷淸楡林縣楊江撰
  河以套名主形勝也河流自西而東至靈州西界之橫城折而
  北謂之出套北折而東復折而南至府谷之黃甫川入內地紆
  迴二千餘里環抱河以南之地故名曰河套按河套塞外地也
  在唐虞爲荒服夏商爲渠搜至周城朔方玁狁尚據套内自秦
  收河南地築長城界分中外長城在陜西者皆環河套之北歷
  漢晉隋唐以迄宋元套内皆爲中國有且防邊要地也迨明棄
  東勝正統間僅守河套至天順六年毛里孩遂渡河入套矣厥
  後議收議復事變不常而疆索如故故套中歷代郡縣尚有能指其墟者淸修一統志河套爲鄂爾多斯七旗地延綏鎭舊志
  有河套圖考一卷散佚無存楡林在套之南境李芸渠太守新
  修府志於河套未之考及楡邑孝廉楊君芍坡邦之賢者也證
  古考今纂成河套圖考一帙備將來之採輯詎羣推績學而遽
  召修文乃弟薇坡付之剞劂以廣流傳郵序於予予與芍坡締
  交二十餘載其嘉言美行不可殫述是編考據詳確文獻足徵
  即是以覘其學術洵無愧於儒林焉芍坡別有先後天圖說左
  傳易讀詩抄試帖各著將以次鋟板是芍坡沒而著述不與之
  俱沒豈僅河套一考也哉何炳勳序
  漆沮通考一卷淸鳳翔縣鄭士範撰
  余續武功縣志而知前續志者恃有孫酉峯先生有邰聞見錄
  之存鳳翔鄭冶亭先生似續關學文皆見道亦武功孫酉峯也其漆沮通考舊雨集兩種亦有邰聞見錄也先生於故里山川
  考以耳聞證以目見擇尤確者錄而存之可謂愼矣舊雨集記
  師長友朋軼事而忠義之士鳳翔爲多其立言也意存忠厚詞
  無溢美詳人所畧隱寓勸懲雖與交一端而先生當時獲上治
  民事親誠身之有道者胥於是乎著矣余宰先生之鄕者三年
  因修志而訪得先生二稿讀書不遺儀禮飲冠諸節旣讀而習
  旣習而行與夫月課扃門晨往夜歸訪禮耆老興行講約以及
  淫祀繁費歸塾歸防團練懼擾不用豪强闤闠出丁募勇協操
  諸事懵然不計勞怨不知非笑沾沾爲鳳人計常變者無非私
  淑先生集中所云云也今春移宰蒲城張君善志以梓成先生
  二稿見贈皆先生同里周君之力周刻先生著作者凡四此兩
  種者考核觀感之力於鳳尤親切也張世英序漢水考淸沔縣彭齡撰
  齡字夢九貢生官盩厔縣訓導
  天山山脈志四卷中俄國界志四卷新疆八卷新疆兵要志四
  卷游新記十卷淸盩厔縣劉崐玉撰
  崐玉字退谷
  新疆建置志四卷伊江行記一卷淸醴泉縣宋伯魯撰
  河套圖志六卷淸富平縣張鵬一撰
  鵬一字扶萬光緖丁酉舉人
  以上輿地類凡十九部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