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古籍
唯一号: 280020020230000614
颗粒名称: 書類
分类号: I209.9
页数: 10
页码: 九-十四
摘要: 本章主要收录了陕西地区书类古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历史事件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 地方文学史 书类文学

内容

尚書說要五卷明高陵縣呂柟撰
  是編乃其與門人論書之說詮次成帙與蔡傳間有出入如以
  舜典在璇璣玉衡爲北斗以武成非錯簡之類改從古說異乎
  蔡傳者也以洪範爲洛書以伊訓元祀十有二月證三代不改月之類沿襲誤解仍同乎蔡傳者也大抵推尋文句雖間有闡
  發亦皆以私意揣摩如謂堯典仲夏稱日永仲冬不稱宵永爲
  扶陽抑陰之義以書序不悅爲不悅仕進是果經意乎其言禹
  貢水土之序及五服之遠近亦皆臆度之詞無典據也四庫存目
  尚書質疑八卷淸鄠縣王心敬撰
  是書用趙孟頫吳澄之說分今文古文爲二不爲無據惟是康
  誥等三篇據書語則在武王時受封據左傳則在成王時受封
  先儒皆疑不能明今徑升大誥之前紊亂舊第殊失謹嚴之義
  伏書顧命一篇孔氏古文分出康王之誥見史記周本紀馬融
  舊本亦見於經典釋文今以爲後人妄分於考證亦疏至於沿
  豐坊僞本之說改堯典爲帝典自謂根據大學不知無以處孟
  子又以二典非虞史所作出夫子筆削曰若稽古帝堯出孔子增加尤爲臆說矣四庫存目
  書經要義六卷淸朝邑縣王建常撰
  建常字仲復號復齋廩生
  從來立政治之準開道統之傳者其惟堯舜乎孔子删書斷自
  唐虞首列二典猶易之乾坤也堯之治歷明時舜之璇璣玉衡
  其天道乎禹之九州山川其地道乎周之洪範九疇乃人道也
  精一執中生知安行之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
  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建中建極以堯舜之德爲德以堯舜之
  治爲治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者也太甲成王
  修之則吉夏桀商受背之則凶然辭奧義深曉其旨者蓋亦寡
  矣文公朱子命蔡氏作書集傳欲使學者知二帝三王之治不
  外於道二帝三王之道不外於心更欲知三王之心法治道不外於二帝之心法治道故必由文以曉義由義以推心則道與
  治可得而言矣奈何後之學者不求二帝之心法治道而拘文
  牽義其於二帝之正傳眇不可得而安望其於三王之心法治
  道得其淵源之所自也哉即如置閏之法未有的傳而不驗者
  恆多九州山川顯然非今日之輿圖謂禹當日未親履其地洪
  範九疇不得其精義乃疑聖人則之爲非是紛紛辯論相沿已
  久仲復王先生閉戶潛修肆力於諸子百家之書博覽乎往古
  近今之事凡有所得必書以記之是書則晚年補集成稿慄得
  是稿於已卯冬次其前後搜其缺畧同聯伯賈生效則李生鈔
  錄脫稿始得成編先生於歷法必別其孰是孰非而以湯若望
  爲的示人以知所宗也於禹貢九州必明指之曰某州即今某
  某處某縣即今某某處今日之江河所經所注即在某某處與當日之書傳不同蓋以滄桑之變無常而非大禹之錯訛也至
  若洪範統言九疇之體用分詳九疇之精義列自然之次序極
  當然之徵應是皆天然不易之理而非聖人有安排布置之勞
  也及言欽言敬言誠言性言天言禮樂政刑鬼神兆民有疑似
  者必詳辨之錯誤者必釐正之理之未足者反覆言之而不厭
  其煩傳之已明者約畧舉之而不嫌其疎凡以發前人之所末
  發可以補蔡傳之不足而爲文公朱子之功臣也歟孔子而後
  得堯舜之心傳者惟孟子一人耳其曰欲爲君盡君道欲爲臣
  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又曰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又
  曰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於王前藉非有以熟察乎此而身
  體力行之豈能言之親切而不爽哉又曰伊尹耕於有莘之野
  而樂堯舜之道焉然則孟子蓋伊傅周召之輩而爲孔門之高弟也願學孔子豈虛語哉是書也前有孟子之闡發繼有朱蔡
  之傳註後有先生之要義不亦炳如日月也乎張慄序
  書經要義二卷淸華陰縣張慄撰
  慄字誠齋雍正乙酉舉人官崇陽知縣
  禹貢山水攷淸澄城縣路一麟撰
  一麟字振公康熙庚戌恩貢候銓同知
  禹貢通釋十三卷淸洋縣童顏舒撰
  顏舒字霽山道光甲午舉人官長安敎諭
  霽山先生因禹貢一書言治水言財賦言土宜言邊防言物產
  言交通尤重疆域形勢乃發凡起例始總考中分疏終問答都
  爲十三卷名曰通釋在昔周書立政曰以陟禹之跡方行天下
  至於海表可知夏時土宇版章統一廣漠商周繼之漸墜厥緖後王德薄浸削要荒閉玉門捐珠崖棄雍州割燕雲亡遼瀋劃
  租埠封域之內日蹙百里金甌闕如古今同慨即開國若秦漢
  唐元明拓地屯師聊固吾圉核其戎馬馳驟之境皆當日楯橇
  之所躬巡士大夫囿於時代之見聞記載謳歌侈陳威德反謂
  章亥之步蔑以加此識者病焉先生宏識遐覽以經證經上溯
  有夏之幅員遺趾確有足據俾讀是書者知寸地尺天之勿失
  舊物而立言行遠亦必研討本源萬不可執一孔之謬論貽誤
  於家國憂世之深昭然若揭矣先生又有葑議灙源詩集將與
  並傳於世勿疑也柴守愚序
  立政臆解一卷尚書微一卷淸咸陽縣劉光蕡撰
  光蕡字煥堂光緖乙亥舉人
  癸卯夏初次男瑞䮏隨侍至甘讀湘鄕周氏所譯憲法精理卒業請曰此西人新出之精理吾古亦有之乎曰有之尚書二十
  八篇闡此無餘蘊矣而立政一篇尤重用法謂爲憲法之鼻祖
  可也西國所謂憲法即中國所謂洪範所以知人安民平治天
  下之道也道出於天行於人被於民天無形聲可接民之聰明
  明威即天也故克知灼見以任人博采庶言以爲法王則罔兼
  罔知勿間勿誤人法相維而世久安長治矣自天子至於庶人
  各守其範故立政篇終飭司宼之執法胥天下而範之於道西
  國憲法之精義不盡於此哉䮏遂取立政讀之隨筆箋記呈余
  評閱塗改者十七而留者十三名曰立政臆解因書其緣起如
  此嗚呼吾中國憲法堯舜禹皋創之湯文武周公承之孔孟修
  之明明備於尚書桀紂幽厲不能亡者經祖龍虐焰銷蝕沈晦
  遂至湮埋二千餘年之久今爲西人所迫道始大明乃求憲法於西國是棄祖父膏腴之業而不耕而甘行乞於市以求延殘
  喘也豈非大可痛心之事哉自序
  咸陽劉古愚先生著書十餘種風行海內久已膾炙人口曩讀
  其煙霞草堂孝經本義立政臆解愛不釋手壬午春旅省濫竽
  陜西文獻徵輯處出先生所著尚書微一册校勘讀之其辭奧
  其旨遠洪範梓材曁康誥召誥考證皆詳而金縢一篇引逸周
  書武王有疾以位讓周公事謂周公之禱爲天下之民非爲武
  王一身云云批郤導窽尤足發前人所未發自范氏儒林文苑
  劃分兩途學者幾於鄭馬無文章崔蔡無經解如風牛馬之不
  相及今得先生共爐而冶其羽翼經傳嘉惠士林寧待問耶校
  勘訖綴數語於簡端以示景仰段維序
  禹貢甘肅諸水今釋一卷淸隴州馬承基撰承基字不卿光緖乙酉拔貢
  尚書異字商榷二卷淸長安縣張延功撰
  以上書類凡十部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