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古籍
唯一号: 280020020230000511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294.1
页数: 5
页码: 一—三
摘要: 本章节主要讲述了《续修狭西通志稿卷一百六十五》中陕西省殷商时期的碑文和器物。
关键词: 地方志 通志稿 陕西省

内容

百乳方鼎
  佚
  按此鼎清光緒初年出於寳雞連耳高七寸五分徑六寸五分
  四口有龍文通體百乳腹有文爲析子孫父辛
  犀耳卣
  佚
  按此卣亦光緒初年出於寳雞連盖高一尺七寸兩耳犀首腹
  有文爲立戈父乙
  饕餮尊
  佚
  按此尊清光緒初年岐山人掘土得之高一尺五寸身饕餮紋
  中有八乳口内四字上
  三字爲父辛子下一字筆畫作發是否
  寶字存以俟攷
  蕉葉方罍
  佚
  按此器高一尺徑一尺一寸兩邊有環蕉葉花紋腹有文爲子
  執戈四殞尊丁已丁父癸清光緖中出於鳳翔
  析子孫彝
  佚
  按此器高五寸圍一尺六寸雙耳文在腹爲析子簠亦淸光緒
  中出於鳳翔
  按以上五器出土後均由古商購得私運東南善價而沽未悉
  現存何處本省所見惟拓片耳
  微子敦
  佚
  按此敦銘二十八字與窗鼎同詳前不贅惟愙齊䟦謂不知出
  土年月殆爲商人所蒙敦與鼎同時出於鳳翔商人居奇出售
  分先後耳
  郿縣鼎
  佚
  按此鼎出處不可稽見於徐傅兼溫經堂詩鈔云昔宰郿塢購
  有古鼎高二尺餘圍圓等身唇盖銘詞各二十八字陽文古篆
  多不可識末似商王二字盖商物也雨蕉大令久假不歸作憶
  鼎索鼎詩寄之又題云周雨蕉大令秦中寄還古鼎作詩誌喜
  兼柬謝之云云攷徐傳兼名燮鈞道光中陜西即用知縣嗜古
  若渴虢季子白盤卽其物色所得與此鼎均携歸武進原籍今
  存亡不可知三詩皆莊雅可誦
  父丁彝
  按此器高五寸九分深四寸五分口徑七寸五分腹徑七寸耳
  長四寸五分闊一寸六分腹有文曰父丁同治末年長安斗門
  鎭張村人掘土得之
  子播穀豈
  佚
  按此器高一尺一寸三分深七寸五分口徑七寸二分腹徑七
  寸中有文作子播穀形光緒初年出寶雞縣鬭雞臺
  父甲觸
  佚
  按此器高一尺一寸口四寸五分腰有饕餮花紋唇内文爲
  父甲上有西字光緒初年出長安縣斗門鎭
  父己彝
  佚
  十夫以丙曰小以齒門以妙拜尚理思善用止父巳
  釋文甲寅子商小子賣析子孫五朋相琥若商用作父己
  寳彝
  右岐山武敬亭藏器十三姪謙樞自西安寄臨本命謙柄重摹
  存之
  王氏韻花齋金彙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作品

百乳方鼎
相关作品
犀耳卣
相关作品
饕餮尊
相关作品
蕉葉方罍
相关作品
析子孫彝
相关作品
微子敦
相关作品
郿縣鼎
相关作品
父丁彝
相关作品
子播穀豈
相关作品
父甲觸
相关作品
父己彝
相关作品
寳彝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