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古籍
唯一号: 280020020230000381
颗粒名称: 金石四
分类号: K877.2
页数: 62
页码: 一-三十一
摘要: 金石是指古代的金属器物和石雕,是考古学和历史研究中重要的文物资源。本章主要记录了陕西省金石石刻的相关记载。
关键词: 金石文 金石

内容


  秦始皇詔版存
  陶齋吉金錄釋文
  廿六年皇帝盡幷
  兼天下諸侯黔
  首大安立號爲
  乃詔丞
  疑者皆
  之二世詔版存
  陶齋吉金錄釋文
  元年制詔丞相斯
  去疾法度量盡
  始皇帝爲之皆有
  刻辭焉今襲號
  而刻辭不稱
  始皇帝其於久遠
  也如後嗣爲之者
  不稱成功盛德
  刻此詔故刻左
  使毋疑秦權存
  陶齋吉金錄釋文
  廿六年皇帝
  盡幷兼天下
  諸侯黔首大
  安立號爲
  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
  量則不壹歉
  之秦權二存
  釋文同上秦權三
  薜氏鐘鼎款識
  廿六年皇帝盡
  幷兼天下諸侯
  黔首大安立號
  爲皇帝乃詔丞
  相狀綰法度量
  則不壹歉疑者
  皆明壹之
  元年制詔丞相
  斯去疾法度量
  盡始皇帝爲之皆有刻辭焉令襲
  號而刻辝不稱始
  皇帝其于久遠也
  如後嗣爲之者不
  稱成功盛德刻
  此詔故刻左使
  毋疑
  按秦權有銅有鐵銅質最多大小不一有重至八九百兩者有
  輕僅數兩者其形有圓有方有十六稜者有大環形者其刻辭
  同始皇詔版亦有並刻二世詔版辭於後者殆二世時所鑄不
  敢廢先皇之詔並將其詔同刻耳
  平陽斤佚攷古云按秦本紀始皇二十六年平六國號皇帝一法度衡石
  丈尺丞相綰者王綰也二世元年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
  爲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于久遠也如後嗣爲
  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言請具
  刻書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始定金石刻而卒止刻
  石據權之文云故刻左則史記石字當爲左也丞相去疾者徐
  廣曰姓馮又古器物銘云世所謂秦權至多銘文悉同歐陽集
  古錄載秘閣校理文同家有二銘其一乃銅環上有銘循環刻
  之不知爲何器余嘗攷之亦權也按班固漢書律歷志五權之
  制圍而環之今之肉倍好者周旋無端周而復始無窮已也孟
  康注以爲錘之形如環也然古權亦有如今稱錘相似者蓋形
  制不一齊從其便耳薛氏鐘鼎款識按此器刻辭與前同亦秦權也末有平陽斤三字者殆以此權
  準斤耳平陽秦故都史記秦本記寧公二年徙居平陽其地在
  今岐山西四十六里
  秦量存
  按秦量有椭圓有方其辭與始皇詔版同不贅述
  平陽封宮銅器佚
  右秦平陽封宮銅器銘四字有雷回文銘在其旁或以爲漢宮
  舉契未可遽定蓋殘銅也向藏湘鄕金比部家據陳秋堂搨本
  摹入案此秦平陽封宮之器也史記秦本紀云武公元年代彭
  戲氏至於華山下居平陽封宮正義曰宮在岐州平陽城内考武公元年乃春秋魯桓公之十五年此銘是秦篆非古文當是
  始皇以後所作阮氏積古齋款識
  辟邪鏡佚
  辟邪鏡佚海濤鏡佚
  右皆梁山坊土人掘得者蓋秦宮物也其二鏡篆類飛鴻瓦背
  鑄辟邪二爪深目炯俱極生獰非漢以前人不辦也一鏡作波
  濤洶湧之狀蟠螭紐篆勢如玉筯猶見詛楚遺意乾州志嶧山刻石存
  石高八尺八寸廣四尺三寸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後刻鄭文寳
  訃正書明季地震碑已中斷今在碑林
  秦相李斯書繹山碑跡妙時古殊爲世重故散騎常侍徐公鉉
  酷躭玉箸垂五十年時無其比晚節獲繹山碑摹本師其筆力
  自謂得思於天人之際因是廣求己之舊跡焚擲略盡文寳受
  學徐門粗堅企及之志太平興國五年春再舉進士不中東適
  齊魯客鄒邑登繹山求訪秦碑邈然無睹逮於旬浹怊悵於榛
  蕪之下惜其神踪將墜於世今以徐所授摸本刻石於長安故
  都國子學庶博雅君子見先儒之指歸鄭文寳記
  嶧山碑靑社本斷裂多矣余得之習禮檢討嘗見陳思孝論嶧
  山翻本次第云長安第一紹興第二浦江鄭氏第三應天府學
  第四靑社第五蜀中第六鄒縣第七然余於蜀中本未之見也東里續集
  唐封演謂魏太武登山排倒此碑有縣宰取舊文勒於石其後
  徐鉉得摹本鄭文寳刻於長安自此刻者甚衆評者謂長安第
  一鄒縣最下而杜甫詩又云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
  眞據此數說則嶧山舊石亡在開元之前其翻本或以石或以
  木矣則未知鉉所錄者縣令所刻石抑即肥失眞之本也而鉉
  自謂得想於天人之際何也余所藏二本一爲鄭文寳本正臨
  自鉉者僅存形似無復神情其一本則至元間翻刻據䟦元祐
  中縣令張文仲又刻之矣此又當居文寳本之下原文二段後
  段乃二世詔文都玄敬謂宜在石之傍文寳誤錄爲一而至元
  刻䟦以爲皆二世頌始皇語尤可笑趙氏石墨鐫燕
  此碑自皇帝以下乃二世詔文在始皇刻石之旁余見泰山碑如此鄭文寳不見秦刻其所刻乃徐氏摹本故牽聯誤書然此
  碑非文寳之傳則後世不復再見文寳可謂有功字學者而宋
  史列傳不言其能書殆以政事而揜之耳都氏金薤琳瑯
  十二字瓦
  文曰維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十二字此宋芝山趙晋齋
  得於長安市中者諸君斷爲秦瓦錢氏履園叢話
  蘭池宮當
  此瓦晉齋得之咸陽攷漢書地理志渭城有蘭池宮又史記始
  皇本紀始皇微行咸陽與武士夜出逢盜蘭池正義引括地志
  蘭池陂即古之蘭池在咸陽縣界據此則始皇因池以爲宮即
  以名宮也錢氏履園叢話
  長生無極右長生無極自咸陽以南濱渭而東直抵驪山北麓廢堡陒垣
  間往往得之故土人目爲阿房宮瓦其文大率與首三瓦相同
  而長作常極作〓者則不多見程氏秦漢瓦當文字
  衛
  此瓦敬齋獻之皆有之俱得自漢城長安志云又有作楚字者
  秦作六國宮室用其號以別之也彜齋謂漢百官表有衛尉掌
  宮門衛屯兵當爲衛尉寺幷宮内周垣下區廬瓦也錢氏履園叢話
  按此瓦有七八種之別字體形式大小精粗亦不一致謂六國
  宮室之瓦何獨衛字獨多其爲衛尉義無疑
  槖泉宮瓦
  按槖泉宮秦孝公所改作即祈年宮故趾也地理志謂在雍今
  隸鳳翔府繆篆整齊絕非後人所能及羽陽千歲
  按右瓦於宋元祐間出寳雞縣見澠水燕譚錄乃秦武王羽陽
  宮瓦也其摹本在仁和趙氏家道光中寳雞出五六枚近不多
  見矣
  羽陽萬歲
  按右瓦當亦羽陽宮瓦現藏長安謝氏
  漢
  承安宮鼎佚
  阮氏積古齋釋文
  承安宮銅鼎容一斤重十四斤甘露二年安長丞福椽祿守令史宣夕世造第五右承安宮鼎銘三十一字據程秋堂手搨本摹入案甘露二年
  漢宣帝卽位之二十二年承安宮名三輔黃圖及長安志皆無
  之漢宮名不傳者多矣漢書百官公卿表云衛尉掌宮門衛屯
  兵屬官有公車司馬衛士旅賁三令丞長樂建章甘泉皆掌其
  宮師古云各隨所掌之以名官此云安長丞以所掌承安宮
  爲官名也積古齋鐘鼎款識
  孝成鼎佚
  蓋
  薛民鐘鼎款識釋文
  長安厨孝成廟銅三斗鼎蓋一合第一按孝成帝乃孝元之子西漢第九帝也是鼎雖孝成廟器乃造
  于孝哀即位之年其銘又有曰建平三年十月工王褒造蓋孝哀即位改號建平而孝哀又嗣服孝成也薛氏鐘鼎款識
  汾陰侯鼎佚
  汾陰
  侯
  薛氏鐘鼎款識釋文
  右鼎得於鄠縣民家井中鼎小似古陪鼎以蓋脚薰燒者也刻
  其側曰汾陰侯汾陰侯蓋漢御史大夫周昌也以高帝六年封
  汾陰侯昌卒謚悼侯其子開方嗣謚哀侯未知此昌之鼎歟開
  方之鼎歟劉原父作贊曰昌以直聞刺主桀紂權擁趙孤見奪
  母后勢有不行非智之陋兄弟競爽是宜有後薛氏鐘鼎款識好時鼎佚
  薜氏鐘鼎欵識釋文好時供厨銅鼎容九升重九斤一兩山
  長樂飼官二斤十一斤四百三十五
  太官中丞今第八百六十
  今好時供厨金一斗鼎蓋重二斤十兩第百卅
  是鼎乃好時供厨之器而形制則漢物也又其銘長樂飼官則
  知漢物明矣蓋長樂漢宮也昔櫟里子葬於渭南其治時語人
  曰吾墓後百歲當有天子宮夾其左右後漢興而長樂宮乃在
  其墓東則長樂飼官乃漢官名置官以祠神於古實不廢也按呂氏考古錄云此鼎有銘十五字在腹二十二字在蓋器文云
  好時供厨鼎蓋文云好時第百三十又曰長樂第四百三十五
  大官第八百六十好時在雍東秦以來郊上帝長樂建章未央
  皆在長安口中官在湃三輔黃圖云大官從帝行幸移用其器
  而次第不一皆刻以紀之備淆錯也黼薛氏鐘鼎款識
  隃糜陶陵鼎存蓋
  阮氏積古齋釋文
  隃糜陶陵共厨
  銅斗鼎蓋幷重十一
  斤器
  阮氏積古齋釋文
  隃糜陶陵共厨銅鼎一合
  容斗幷共鼎斗斤第重十斤
  右漢陶陵鼎蓋銘大字十五字小字四器銘大字十七小字六
  按漢書地理志隃糜湃二縣名屬右扶風後漢書耿弇傳建武
  四年封耿弇爲隃糜侯續漢書郡國志作淪糜元得此鼎因思焦山祗有周鼎若以漢鼎配之經史引徵可增詩事爰以官牘
  達之鎭江府丹徒縣付焦山寺僧守之並加册於櫝繪圖搨款
  鈐印紀之以詩時嘉慶七年季秋月也阮氏積古齋款識
  上林鼎
  上林供官銅鼎
  具蓋重八斤十二
  兩工史楡造監
  工黃佐李負芻長安鼎美陽鼎
  美陽高宗
  宮共廟銅
  一斗三升鼎
  蓋重二斤
  五兩
  名吉長楊鼎器
  盩厔鼎盩屋鼎雲陽鼎
  雲陽一斗九斤三兩
  尚五十六
  今安陵一斗六斤三兩
  元年四月受雲陽
  厨弟五十六甲按上林爲秦別苑長楊爲秦行宮漢因而增廣修治之皆在盩
  屋鄠縣境盩厔美陽雲陽長安皆漢縣長安盩屋今依舊美陽
  在今扶風縣北崇正鎭雲陽在今淳化縣西北秦始皇使蒙恬
  開直道自九原至雲陽即其地蓋當時近山有鑛之縣皆鑄器
  以供上用此均尋常用品故銘第云容若干重若干耳
  平陽鼎
  蓋
  按平陽故城在今岐山縣之西四十里此亦其地供上尋常用
  耳
  藍田鼎按此鼎新出土從前金石家皆未著錄道光十九年二月鞏秦
  階道諸城劉先生喜海獲于長安市上出以見示並拓此本以
  積古齋卷中所載陶陵好時諸鼎例之其爲漢物無疑高準建
  初尺五寸六分口徑六寸六分重五十四兩容小米五十八兩
  藍田縣志
  陳倉鼎一
  按右鼎高二尺餘徑一尺四寸有蓋淸宣統末年寳雞縣東韓崖掘土得之惜被農器微損現存村中
  陳倉鼎二
  按此鼎高連耳一尺一寸口徑八寸爲長安狄氏藏器以年荒
  欲售番銀五餅而不得余廉其値而購之雖腹底破裂補痕
  蜒而二千年故物置之案頭殊覺古意盎然樹善自記薛氏鐘鼎欵識釋文
  谷口銅甬
  容十升
  始元四年
  南方
  左馮翊造
  谷口銅甬容十斗
  重廿斤甘露元年
  十月計掾章平
  左馮翊府
  北方暨南
  右古器物銘云谷口銅甬舊藏劉原父家一器而再刻銘始歐
  陽公集古錄金石遺文自三代以來法書皆備獨無西漢文字
  求之累年不獲會原父守長安長安秦漢故都多古物奇器原
  父好奇博識皆求而藏之最後得斯器及行鐙博山香鑪模其遺文以遺歐陽公於是西漢之書始傳於世矣蓋收藏古物寔
  始於原父而集古錄前代遺文亦自歐陽公發之後來學者稍
  稍知搜抉奇古皆二公之力也薛氏鐘鼎款識
  按此器前銘始元四年後銘甘露元年前云容十升後又云容
  十斗相隔二十餘年大小亦懸殊鐫於一器殊不可解
  杜陵壺佚
  阮氏積古齋釋文
  杜陵東園銅壺容三斗
  重十二斤永始元年併工
  長造護昌守嗇夫宗掾
  通主守左丞博守令並省右杜陵壺銘三十八字平湖令漢陽路墨莊〓所藏器據朱右
  甫手搨本摹入杜陵西漢宣帝陵也永始元年成帝之十七年
  也阮氏積古齋
  梁山鋗佚
  薛氏鐘鼎款識釋文博古云有銘在脣曰梁山鋗重十斤元康元年造外復有一扶
  字按漢孝宣帝卽位之十年乃改元康元年是器乃此年造也
  其扶字乃號耳如好畤鼎用小字是也梁山銅者紀其貢金之
  地梁山于漢初爲孝王之封梁山依山鼓鑄爲國之富故在孝
  王時有罍直千金戒後世寳之則梁山之銅有自來矣其後梁之子孫分其國爲三則在孝宣時爲不替貢金之職耳薛氏鐘鼎款識
  按元康爲漢中宗年號梁山在韓城縣西接郃陽界詩大雅奕
  奕梁山是也
  長安鋗佚
  長安共厨銅三斗鋗卅枚第廿重十五斤八兩
  元延元年十月造阮氏積古齋釋文
  右漢元延鋗銘二十五字據舊藏本摹入按元延元年西漢成
  帝之二十一年說文云鋗小盆也漢書李廣傳註云鋗卽銚也今俗呼銅銚阮氏積古齋
  蓮勺爐佚
  薛氏鐘鼎款識釋文
  按劉原父先秦古器記云右一器上爲山下爲槃世俗謂之博
  山爐然按其刻曰蓮勺宮銅一斗鼎非博山者蓮勺則宣帝居
  民間時嘗困處也至今櫟陽界去長安七十餘里疑漢于其地
  亦有離宮刻文云五鳳三年己丑工渭城徐安守屬定昌造又
  按歐陽公集古錄云林華觀行鐙銘一蓮勺宮博山爐下盤銘
  一皆漢五鳳年造林華觀漢書不載宣帝本紀云困于蓮勺卣中注縣也亦不云宮蓋秦漢離宮別舘不可勝數非因事見之
  則史家不能備載也余所集錄古文自周穆王以來莫不有之
  而獨無前漢時字求之久而不獲每以爲恨嘉祐中友人劉原
  父出爲永興守長安秦漢故都多古物奇器埋沒於荒基故塚
  往往爲耕夫牧䜿得之遂漫傳於人間而原父雅喜藏古器所
  獲頗多而以余方集古文故每以銘刻見遺予旣得此二銘其
  後又得谷口銅甬乃甘露中造由是始有前漢時字以補余之
  所闕而大償其素願也薛氏鐘鼎款識
  黃山宮鐙佚漢鐙嘉慶九年甲子三月三日從海鹽家文魚徵君購得其値
  番銀八餅鑿款在下盤之上曰黃山第三漢書地里志右扶風
  槐里縣有黃山宮孝惠二年起三輔黃圖卷三黃山宮在興平
  縣三十里武帝微行西至黃山宮此蓋是離宮器也吾家所藏
  漢器以此爲最先矣黃字从艾从曰四字積畫爲之西京妙蹟
  古趣天成己巳之春翁覃溪閣學爲余題鐘鼎款識册於此鐙
  云叔未此册余獨鑒賞此黃山鐙是以專用此爲題作詩系於
  册後蓋亦如歐陽公之林華宮行鐙銘也張氏淸儀閣古器物文
  奉山宮鐙佚漢鐙鑿款在側嘉慶廿一年丙子閏六月廿日宋芝山以此幷
  大泉五十泉笵背有富人大萬文者託吳近龍表兄帶致値番
  銀共廿二餅此是武林馬君愛林得於關中當是西漢時物而
  奉山宮不見于三輔黃圖蓋離宮別觀往籍所遺者多矣造九
  十十者九十器之第十器也張氏淸儀閣古器物文
  甘泉內者燈佚
  甘泉内者
  内者元康二年三月河東安邑守者宣王軒造重廿五斤十一兩右銘藏京兆陳氏云甘泉內者下槃又云內者元康二年三月
  河東安邑守者宣王軒造重廿五斤十一兩攷古云甘泉上林
  皆水衡所掌內者猶今丞少府之屬掌中布張諸衣奄人職也
  薛氏鐘鼎款識
  林華觀行鐙佚林華觀漢書不載曰五鳳二年乃前漢時物也字畫極佳乃劉原父得之于長安模其銘文遺歐陽公者說在蓮勺鑪篇薛氏鐘鼎
  款識
  甘泉上林宮行鐙佚
  河東爲甘泉上林宮
  造行鐙重六斤十兩
  五鳳二年王回夫山
  工誼作第一曾口
  右銘藏京兆呂氏惟承槃存銘二十有一字薛氏鐘鼎款識
  按此銘曾下一字不能識薛氏釋文亦缺惟共三十一字薛氏
  作二十一字當係筆誤
  池陽宮行鐙佚鐙文曰池陽宮行鐙重二觔六兩甘露四年工虞德造守屬陽
  徵邑丞聖佐博臨篆書不四行凡二十有九言在槃側案池陽
  宮地理志池陽隸左馮翊徵亦隸左馮翊師古曰徵音澂卽今
  之澄城此文作徵知漢書古本當亦作澂師古說可証也守屬
  見蓮勺宮博山爐工丞佐各著其名薛尚功云凡漢器必謹其
  歲月與夫造器之官是也云重二觔六兩準以今之庫平得十
  六兩予得漢錢二品有文曰重四兩弟一弟九者皆重一兩七錢三分因証之建昭雁足鐙三觔八兩今重廿有四兩陶陵鼎
  八觔一兩今重五十七兩八分皆不甚相差大率漢權一兩今
  權得四錢二三分而己鐙之足有柄以慮尺度之通高一寸八
  分柄長四寸七分槃圍徑三寸九分高八分弱足一寸三分三
  足各相距三寸七分道光壬寅春日小珊姜少尉持此燈索攷
  因附數語東武劉喜海涇陽縣志
  按此鐙與前西弗生甗皆道光時出土爲姜少尉所收藏携之
  南旋今未詳所在矣
  館陶鐙存
  嘉慶廿五年庚辰二月十三日以番銀一餅得於蘇州舊肆鑿
  款在側口口口口約四五字寸八分高三寸六分重一斤八兩館陶家館陶長公主嫖孝文女竇后所生后遺詔以東宮金錢
  財物賜長公主嫖此是西漢初器也文中靑綠塡積尚未洗剔
  家字末筆甚長張氏淸儀閣
  建昭雁足鐙佚建昭三年考工輔
  爲内者造銅雁足
  重三斤八兩護建
  佐博嗇夫福掾光
  主右丞宮令相省
  中宮内者第五故家
  阮氏積古齋釋文
  乙己秋陜西按察使王述菴札來以所得雁足鐙款文拓本見
  寄或云此鐙即揚州馬氏所藏厲樊榭詩中所詠也予按其文
  與樊榭所詠馬半槎藏迥不相同其非一器無疑且以証予曩
  辨樊榭之誤所益爲不少矣翁氏兩漢金石記
  右建昭雁足鐙銘五十九字靑浦王述菴少司寇所藏器據搨本摹入案建昭三年西漢元帝即位之十三年漢書百官公卿
  表少府屬官有考工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爲考工臣
  瓚曰冬官爲考工主作器械也内者内者令也右丞宮令守宮
  令之丞也皆屬少府護建佐官名漢表無考轉博福光主相皆
  人名外戚恩澤侯表陽平侯蔡義本始四年薨無後此陽平家
  當是大將軍王鳳鳳于永光二年嗣封陽平侯銘云陽朔元年
  賜陽朔元年成帝即位之九年鳳于陽朔三年薨此鐙本宮禁
  之物成帝以賜鳳今陽平家以下十三字乃鳳所刻畫者刻也
  一至三者當時所賜不止一器故備記之阮氏積古齋
  首山宮鐙佚
  攷古云京兆李氏銘云蒲反首山宮銅雁足八寸蓋重六斤永始四年二月工賈慶造攷古云漢宣帝時器地里志蒲反有首
  山祠其宮卽祠宮也薜氏鐘鼎款識
  館陶釜佚
  薛氏款識釋文
  河東所造三年
  銅慶釜重十二
  家第二
  右器物銘云長信賜館陶家按漢書外戚傳文帝竇皇后女則
  封館陶長主又百官公卿表長信詹事掌皇太后宮景帝中六
  年更名長信少府居長樂則曰長樂少府此則景帝時官名長信則竇太后居是宮無疑也銘雖無年月然知其爲竇太后賜
  館陶公亦無疑也薛氏鐘鼎款識
  長安銅尺佚
  銅尺一今藏嘉定矍木夫通守家銅質堅貞靑綠可愛上有文
  云長安銅尺三十枚第廿元延二年八月十八日造計十有八
  字篆法精密的是漢人與曲阜孔氏所藏慮傂銅尺相等惟此
  尺作陽文疊起較慮傂尺短六分按慮傂尺造於後漢章帝建
  初六年距前漢成帝元延二年不過九十二年已長距不同之
  如此漢書地理志長安縣高帝五年置屬京兆府爲領縣第一今文云長安銅尺卅枚當是在長安鑄者卅枚此爲第廿未必
  鑄三十枚以頒郡縣也錢氏履園叢話
  建初銅尺存
  按此尺紫銅爲之以黃銅細絲嵌篆文十三字曰慮傂銅尺建
  初六年八月十五日造字徑四分方整古雅的係漢物尺寬六
  分厚一分半長當今官裁尺七寸四分與曲阜孔氏所藏相同
  其說詳王氏金石萃編不復贅現藏長安劉氏
  銅盤存
  右盤徑二尺餘銘云五鳳二年造今存蒲城張氏蒲城採訪員呈
  銅鐏存按此鐏俗名漢圓壺高八寸餘口徑九寸底徑一尺耳八分環
  一寸餘重一斤三兩色黑綠相雜桑落村王朗軒僑寓天水掘
  地得之今存蒲城王氏
  新莽銅權二種佚
  阮氏積古齋釋文
  律石衡蘭
  奉口口容六升
  始建國元年
  正月癸酉
  朔日制律石
  始建元年
  正月癸酉
  朔曰制
  右新莽銅權二器上一器二十二字摩滅者二字下一器可釋
  者十三字皆據陳仲魚摹本編入案薛氏款識漢注水匜銘云
  律斤衡蘭注水容一斗始建國元年正月癸酉朔曰制與此權
  蓋一時所制薛氏云漢新室當孺子嬰初始元年戊辰十二月
  改爲建國此言元年正月則是明年己巳歲制此器也考漢書
  王莽傳云以十二月朔癸酉爲始建國元年正月之朔莽以十
  二月爲歲首則此銘正月朔即初始元年之十二月朔也律石衡蘭注水匜作律斤衡蘭石與斤皆權也律石衡當是官名蘭
  當是人名莽傳載莽策羣司之辭有曰包煒象平考量以銓此
  即命鑄權量之辭也新莽尚有量銘見翁氏兩漢金石記未得
  拓本故不載阮氏積古齋
  瓦罇二存
  案罇高一尺餘口徑三寸餘淸光緖中於隴州城南五里之談
  家溝出土一有硃紅字跡但糢糊難識其一有延熹六年四字
  尚明顯餘字不晰現存村中
  編纂渭南武樹善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人物

武樹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