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古籍
唯一号: 280020020230000368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877.2
页数: 4
页码: 四-五
摘要: 金石是指古代的金属器物和石雕,是考古学和历史研究中重要的文物资源。本章主要记录了陕西省夏朝时期金石石刻的相关记载。
关键词: 金石文 金石

内容

嶓冡禹碑存
  南條之水江爲幹惟漢與江並稱嶓冡其源也漢之源不容一
  葦江之源僅可濫觴至於奔放肆大則勢亦不甚相讓故書岷
  嶓旣藝又日江漢朝宗於海昔禹治水績用攸成則勒石以記其盛是以岣嶁有碑誌南條也崆峒有碣誌北海也嶓冡有石
  誌漢源也神禹故績除九鼎象奸惟此三山可考他不常見崆
  峒失傳已久岣嶁雖遠猶及見焉嶓冡近在咫尺竟無一二好
  古之士搨而藏之寧非憾事邑侯李公棣生博雅嗜古稔知嶓
  冡有神禹石刻求而不悉所在心常懊懊嗣乃訪之土人云嶓
  冡山徑窄而奇險由山脚攀附而上約十里至山腰洞中有石
  突出圓滑似牛背鄉人謂之石牛上鐫古文光怪陸離不可辨
  識水從尾下瀉出細纔如盞其聲鏘鏘然似鳴筑天將雨則聲
  大似鳴角風猝動則牛腹狂吼似轟雷四面飛流激射又似濆
  瀑頂上時有雲氣非甚晴不畢露至者心常惴惕雖甚好之有
  不能致者焉先生憮然曰歐陽文忠公云凡物皆聚於所好予
  之所好得非葉公之好龍與今知所以致之矣爰擇好遊之士携小奚奴負鍬鍾挈酒榼以從之凡三往返乃致而得之後以
  原搨勒之貞珉䜿之學宮以餉後進庶可與岣嶁崆峒並垂不
  朽囑榛爲䟦書其大畧如此至繙繹音義則俟諸博雅君子古
  褒州李志榛敬䟦
  按陜西禹跡有三一在西安碑林係康熙中毛㑹建以岣嶁碑
  摹勒者一爲耀州摩崖高廣各五尺字徑五寸磨泐及半僅餘
  四十字以岣嶁相較大異而小同聞係明人某摹寫岣嶁而鐫
  於崖者至嶓冡禹跡在山腰深洞中漢源出其下人跡罕到故
  四千年無發明者字徑九寸僅得八字其餘是否磨滅不敢臆
  斷瞪目不識一字而夭矯奇偉狀若雲中之龍絕非後人所能
  譌作攷崆峒有禹碣衡山有禹碑淳化閣帖有禹篆其他㑹稽
  大酉亦有禹跡留遺且輿地志云江西紫霄峯下石室中有禹刻篆文七十餘字止鴻濛漾余乃檋六字可識汪師韓韓門綴
  筆云今岣嶁碑亦屬摹本其眞者在一山洞内須人仰臥搨之
  而知之者少觀此與嶓冡石刻頗相類葢禹隨山刋木足跡所
  至刻石紀事亦屬恒情故其跡著於名山者甚夥惟刋於明顯
  者早就剝蝕其幽邃而或鐫於貞珉乃能歷久不泐况嶓冡導
  漾岷嶓旣藝乃禹親歷之區勒銘固宜有何疑之可言卽岣嶁
  碑亦南宋發現歐趙諸家皆未著錄今則到處摹刻豈後數百
  年竟無不發之閟邪春秋之法見聞異詞亦各登載矧煌煌禹
  跡距可以前無記載而疑之用特揭出以廣異聞併論及西安
  耀州兩刻以明棄取之嚴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