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古籍
唯一号: 280020020230000222
颗粒名称: 延安府
分类号: K294.1
页数: 11
页码: 二十五-三十
摘要: 续修陜西省通志稿一百二十六讲述了陕西省延安府历史上建筑物和庙宇的修缮与重建。这些庙宇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当地社区的重要场所,吸引着人们前来祭祀、学习和欣赏其建筑艺术。通过这些修缮与重建工作,人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遗址,并让它们永久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关键词: 地方志 陕西省

内容

膚施
  先農壇在東郊嘉慶三年知府洪蕙捐修
  府文廟在府治北關舊衛城故址縣文廟在府治東關舊縣城地
  址崇聖名宦鄉賢附祀如制
  文昌閣在鳳凰山頂層樓一座范文正所建名曰鎭西光緖中知
  府宮爾鐸重修興平知縣王權有記志不載
  府城隍廟在府治西北鳳凰山下嘉慶五年知府洪蕙重修縣城
  隍廟在府治東關太和山下
  東嶽廟在府治水門外嘉嶺山上相傳范文正駐軍遺址也
  韓范祠在城東關祀韓忠獻范文正知縣范光遇重修
  五賢祠在城西山之阿祀宋周程張朱五賢
  節孝祠在府治東關同治中被兵毀移府城內
  昭忠祠在府治忠烈祠內嘉慶中奉飭立
  梓潼廟在府治中街今改爲三帝廟
  淸凉山寺在城東尸毘舊迹層巒叠巘琳宮璘珣府之勝境也嘉
  慶元年知府洪蕙捐廉率官紳重葺
  梵王宮在萬壽山伽藍殿在萬佛洞旁均洪蕙重修 以上探訪册
  宜川
  文廟在縣治西雍正三年知縣王志深重修
  魁星樓在城內南街乾隆五十四年建
  火神廟在縣南門外乾隆十五年知縣吳炳復葺
  七星閣在北街學巷乾隆中建
  土地廟在縣治大門左乾隆中吳令炳重修
  盤古廟舊在城東南盤古山上後徙郭家莊在縣東南一百里
  大禹廟在縣北一百里壺口山坡上又北門村亦有禹廟
  關帝廟在縣北門內橫州知州劉子誠有碑記
  記云昔壯繆自言
  曰日在天之上心
  在人之中此言本之管仲帝深於春秋隱然以陽宗普照自予
  且頳顏秉火德以翊炎漢則衷日心人其靈奇盛著也宜哉且
  臨難語云我死當有精氣上薄霄漢控於天帝左右將神隨天
  帝縹緲下鍳人世順逆忠邪此其凛凛生氣古今摩霄是以無
  人無地無時無思不服如七十子服孔子也武宗末年李午以
  妖術陷洛川移師攻宜勢張甚賊攻城急見紅面巨人當門遂
  胆落而逸廟碑書之可按也案當教匪回匪攻城甚急時神往
  往顯其威靈以保良民而寒賊胆漢中乾州諸志屢屢記之劉
  記所謂神隨天帝下鍳人世順逆者確然不易一二時髦
  或援破除迷信并文宣關幾之祀亦欲廢之無乃過歟
  渾忠武王城祠在城外東南五里鳳翅山明一統志城唐封咸寧
  郡王宋元豐中追封忠武王宜邑唐時屬丹州咸寧郡城封地屢
  著靈異廟有聖惠泉旱禱輒應又三塚村王墓旁亦有祠
  二賢祠在縣治南門萬歷初建祀宋胡安定張橫渠兩先賢知縣
  賈明孝記云
  縣故有二賢祠祀雲巖令張橫渠丹州推官胡安定
  報德報功意無盡也後愚民改繪儒釋道三聖像於
  中堂而移二賢於大門之內隘不容膝余蒞是邦令民奉三聖
  像於別所而復二賢故位且倣文廟制更木主一時寮屬士民
  紛有異議故爲記以辨之案邑志云雍正初年前令某以祠
  基易民地建節孝祠二賢祠遂廢嗚呼前賢過化之地雖無專
  祀猶當特建乃遺址廢撤等於弁髦宜
  邑豈少一片土而倒置若此可慨也
  張子祠在縣北八十里雲巖鎭乾隆五十二年邑令路學宏訓導
  趙知愚仝里紳建
  靖邊
  文廟在新治西山下光緖五年知縣彭曾楫二十三年知縣丁錫
  奎增築牆垣並大門
  武廟在新治北街道光七年都司寇文靖協商民同修寧條梁武
  廟在中街正殿七楹廊廡樂樓完整局面宏偉乾隆迄今歷修爲
  全境極勝祠廟
  文昌廟在新治西北街光緖二十四年知縣丁錫奎移建樓於南
  城門顚中祀文昌上層祀魁星
  城隍廟在城東北隅光緖中知縣彭曾楫修
  龍王廟在西北街光緖二十四年知縣丁錫奎移文昌於門以
  其地祀之
  文正公廟在舊治明靖邊道馬中錫奉巡撫黃公黼檄令營將
  劉銳監修而馬自撰記
  記云范公一代奇才也嘗讀其與夏國書
  不類宋人文字其雄詞邁氣眞可與樂毅
  報燕惠王李斯上秦皇帝書爭雄長其文如是宜其見諸事爲
  者炳炳轟烈與文相稱也然在慶歷間擁强兵據重鎭僅足支
  吾元昊卒不能持靈武而踐賀蘭者何哉意者筆墨之辭易工
  而殳矛之功難立也抑別有其說歟故嘗考之河外之事一种
  世衡辦之有餘矣尚煩仲淹哉觀其棗龜之謀甫入而天都野
  利之首即授夏人固已奪之氣矣奈何當國者方事懷來而种
  亦尋卒其績弗竟咎將誰任乎兵法云軍不由中
  御宋盡反之其何以底績耶此古今之通弊也
  甘泉
  社稷壇在縣北郭
  先農壇在南門外乾隆中知縣汪永聰玉星燭相繼修
  城隍廟在北街乾隆十九年知縣馮士鑄移建街西
  龍王廟在南門外嵯峨山乾隆十三年增修
  馬神廟一在城內驛巷一在大堂東馬廐乾隆四十年知縣玉星
  燭捐修
  延長
  文廟在治東乾隆八年知縣張酉改修圜牆及前石坊先是邑紳
  薛柱斗建道貫古今二石坊并置銅香鼎
  關帝廟在街中鼓樓前
  城隍廟在西街南城下干谷驛亦建廟
  髑髏廟在城東七十里髑髏山相傳古時戰場在此後人收瘞白
  骨成堆因立廟祀之
  范文正公祠在干谷驛
  明延綏巡撫余子俊范文正公祠詩文武
  才名重古今祠瞻荒驛柏森森聞風曾破
  羗戎胆向日常存憂樂心故鼎有烟香篆續斷碑
  無字雨苔侵枝頭鳥語春聲好似共人間頌德音
  郝公祠在城內祀知縣郝鴻猷當流寇一字王嘯聚延水關所過
  殘破公預謀守禦行壘肅然賊懼遁城得完延人祀之
  安塞
  文廟在縣治南乾隆二十七年知縣狄啟冬移建同治六年各祠
  宇俱燹光緖中署縣李聰余紹僑羅伯齡均修
  關帝廟在縣治北同治十二年防軍統領任正時補葺光緖十八
  年知縣余紹僑增修
  文昌宮在縣城南光緖五年重葺
  城隍廟在縣城西隅道光同治光緖中屢修今被水冲
  龍神廟在縣城南門外碟子谷口同治六年光緖十八年補修
  火神廟在縣城東光緖二十四年創修
  魁星閣在縣城北天澤山嶺光緖二十四年邑人郭永淸募修
  順惠王廟在縣西五十里祀宋將李顯忠宣統元年補葺
  安定
  文廟在東門內乾隆十二年知縣高士超二十四年知縣李鳳起
  四十八年知縣趙宜喜均修道光十二年知縣唐廷鈺重修二十
  五年訓導米毓璋又捐修名宦鄉賢等祠
  文昌祠在文筆山上道光壬寅知縣康象書匾並碑記
  城隍廟在大街乾隆十四年知縣高士超重修
  德政祠故在治內祀知縣王滙張鼎新後移入名宦祠
  龍王廟在縣東三里樹木陰翳爲禱雨之地邑令廖均曾修又拱
  極門外有小龍王廟旱禱亦應
  二郞廟在錦屏山頂舊志明英宗北狩夢一金甲神護行幄帝問
  之對曰臣宋將李顯忠也見居保安因勅封順惠王命安定致祭
  子二郞三郞具有廟在保安
  延川
  文廟在縣治西雍正中重修知縣王度並修鄉賢節義祠
  關帝廟在縣治中街三代祠在後殿
  定邊
  節義祠在李公祠後光緖八年知縣盧應昌建正殿三楹大門一
  楹祀同治中失城殉難之中衛都司傅國珍左哨把總王生貴右
  哨把總白魁民人姜含英張趙氏等數十人詳邑志
  李公祠在縣城南街光緖元年知縣李世英建殿廡門房十楹祀
  邑令李公廷獻公甘肅寧州人同治八年任斯邑回匪攻城臘月
  二十日晚被陷公率民團堵禦力竭遇害蒙恩矜恤加道銜給雲
  騎尉世襲准在殉節地方建專祠其同殉者有典史毛福昌四川
  人亦竭力禦賊爲國捐軀并准優䘏
  保安
  文廟在縣治南淸初知縣張嗣賢建大成殿櫺星坊及兩廡
  城隍廟在縣治東淸初知縣孫廷錫張嗣賢先後重建生員武帝
  寵等十四人修兩廡及土地祠
  太白廟在縣西南太白山上禱雨有應
  關帝廟在城南門外天壽寺後康熙三十一年增修一在城東
  編纂興平馮光裕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