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古籍
唯一号: 280020020230000176
颗粒名称: 鳳翔府
分类号: K294.1
页数: 24
页码: 二十八-三十九
摘要: 续修陜西省通志稿一百二十五讲述了陕西省凤翔府历史上建筑物和庙宇的修缮与重建。这些庙宇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当地社区的重要场所,吸引着人们前来祭祀、学习和欣赏其建筑艺术。通过这些修缮与重建工作,人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遗址,并让它们永久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关键词: 地方志 陕西省

内容

鳳翔
  文廟在南街同治回亂後累修葺廟內有大柏四株傳爲蘇軾植
  崇聖祠在大成殿後雍正元年改啟聖祠爲崇聖祠時重修
  府城隍廟在城西隅縣城隍廟在東郭乾隆嘉慶中曾修
  三公祠在東郭祀周公太公召公內附祀諸葛亮張載
  秦穆公祠在府治東墓所三良祠祀於墓所
  曹植三良詩功名不
  可爲忠義我所安秦
  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殘生時等榮樂旣沒同憂患誰云捐軀易
  殺身誠獨難攬涕登君墓臨穴仰天嘆長夜何冥冥一往不復
  還黃鳥爲悲鳴
  哀哉傷肺肝
  張橫渠祠在東街淸初重修李因篤有記詳學校
  朱子張橫渠贊
  早悅孫吳晚逃
  佛老勇撤皋比一變至道精思力
  踐妙契疾書訂頑之訓示我廣居
  蘇公祠在東門外東湖祀宋蘇文忠公詳古蹟
  任公祠在城東十五里祀知府任晟
  汪公祠祀明學院汪公喬年祭時設主蘇公祠
  張默齋先生祠在府治東明成化中巡撫阮勤爲純儒張傑建
  案
  傑
  號默齋從薛文淸公瑄遊躬行寳踐其學愈邃與蘭州叚容思
  秦州周小泉往返論學當時仰之若山斗及至明末張羅山崛
  起交江右鄒南杲顧涇陽洞見明體歸仁之旨少
  墟書多雞山序之時稱東馮西張云關學宗傳
  岐山
  文廟在學署西乾隆中知縣任懋華王世爵孟玫郭履恒俱重修
  同治十年知縣孔繁準捐廉重葺十二年知縣洪敬夫又修
  文昌祠在正街乾隆四十年知縣平世增修咸豐七年知縣沈功
  枚重葺
  啟聖祠在文廟後道光中重修邑翰林宋金鑑有記詳邑志
  關帝廟在署北乾隆三十一年知縣孟玫於殿後修啟聖祠
  倉帝廟在縣西南徐家堡東乾隆二十九年知縣平世增重修
  禹王廟在縣東北十三里道光八年知縣徐通久光緖六年知縣
  胡昇猷均重修廟有古鐘北山黑雲密布必冰雹土人擊鐘卽時
  雲散屢試屢驗
  周太王廟在縣東北五十里岐陽故地合祀王季文王同治初燬
  十一年知縣洪敬夫光緖二年鄉民均修
  元公廟在縣西北十五里即卷阿也有古楸見王士正秦蜀驛程
  道光六年知縣陳堯書同治十一年知縣洪敬夫光緖五年知縣
  胡昇猷先後修
  李因篤謁周公廟詩上祀元公最上頭當年制作
  本宸猷有邰一氣蕃禾黍零雨千村散馬牛爼豆
  欣有湯沐邑榱題直壓帝王州歌
  豳吹籥吾儕事七月天淸大火流
  姜嫄祠在周公殿後后稷祠又在後郊媒祠在東近世均屢修
  召公祠在召亭村光緖二十五年九月十五日陜西護撫端万前
  陜甘總督陶模陜西學政葉爾愷據邑主事段維等稟請於邑之
  召亭村建周名臣召奭專祠並其孫召虎附祀列入祀典由地方
  官春秋致祭以重名禋疏奏奉旨允准知縣崔騏遠禀報落成又
  援案請頒給匾額建祠欵項嗣令由地方富紳捐籌懇免造册報
  銷
  案召公祠有召伯甘棠邑紳武敬亭繪刋
  祠碑郿王步瀛觀察及邑令某均有跋
  諸葛武侯祠在縣南五十里五丈原上嘉慶四年知縣杜堮道光
  九年知縣陳堯書光緖十年知縣胡昇猷均續修
  唐溫廷筠武侯
  廟詩鐵馬雲騅
  久絕塵柳陰高壓漢營春天睛殺氣騰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
  上國臥龍空悟主中原逐鹿不因人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
  周是
  老臣
  玉皇閣在淸化鎭光緖九年知縣胡昇猷重修 以上訪册
  扶風
  文廟在東街乾隆二十一年知縣唐宣文五十九年知縣王霔嘉
  慶二十一年知縣宋世犖歷修
  鄉賢祠在戟門右嘉慶中宋令世犖云純孝如五代之魯康祚著
  述如唐之馬樞均應例入語載邑志
  文昌廟在文廟東乾隆三十四年知縣劉思問改建地舊爲楊公
  祠今仍建楊公祠並忠孝祠焉嘉慶二十年宋令世犖又建文昌
  啟聖祠於後祔曹大家祠於前殿西前設立義學於大門樓建魁
  星閣
  關帝廟近文昌祠乾隆中知縣陳朝棟熊家振先後修
  城隍廟在東街乾嘉中屢修
  太白廟在縣東街乾隆三十五年知縣邱佐建
  三馬祠在飛鳳山舊祀馬援後增融超
  案通志三馬祠一在絳帳
  鎭一在伏波村一在茂陵
  山與
  此異
  伏波祠在東關坡上乾隆二十一年知縣唐宣文建
  宋公祠一在縣北街爲明知縣宋端建一在縣東門爲明知縣宋
  之傑建
  雙烈祠在文廟左乾隆二十三年知縣唐宣文建
  寳雞
  文廟在治西乾隆二十一年知縣董霦重修光緖十六年知縣黃
  肇宏又建禮門義路二坊
  崇聖宮在大成殿後乾隆四年邑令喬光烈捐買民地創修邑令
  董霦續修
  陳寳祠在縣東十五里乾隆四年邑令喬光烈修
  神農廟二一在東關即先農壇一在縣南五里乾隆二十九年邑
  令許起鳳重修四十九年邑令鄧夢琴續修
  文王廟在磻溪釣臺漢書地理志虢有周文武祠
  太公廟在磻溪
  案新唐書禮樂志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
  以留侯張良配仲春仲秋上戊祭制如文宣以古
  名將十人爲十哲配上元元年尊太公爲武成王後罷中祀建
  中三年禮儀使顏眞卿奏治武成廟請如月令春秋釋奠列古
  今名將六十四人配享圖形焉後以關播言去亞聖十哲之號
  惟享武成王及留侯以時享於磻溪明嘉靖中巡察御史方新
  更修葺焉
  吳公祠在益門鎭祀宋少師涪王諡武安吳公玠俗號大王廟
  陳公祠在縣署東祀邑令陳肇昌後爲把總廨
  魁宿二一在學宮東一在城上東南隅乾隆四年邑令喬光烈建
  觀音堂在縣西南五十里乾隆中邑令喬光烈又建亭三楹顏曰
  停雲
  九天聖母宮在縣西南二十里戬祉山舊有湫洞乾隆五十年夏
  知縣鄧夢琴禱兩有應倡捐建廟
  汧陽
  文廟在儒學側道光八年知縣鍾錫瑞修正殿兩廡
  崇聖祠道光十四年知縣羅曰壁重修並修名宦鄉賢祠
  文昌廟在後街嘉慶八年知縣王延壁重修生員蒲天經捐地一
  段九分五釐以作祝貲又議敘主簿羅穩亦捐地詳邑志
  關帝廟在中街道光十四年知縣羅曰壁重修並修魁星樓
  城隍廟在北街嘉慶十八年知縣王廷璧葺補
  三賢祠舊建三義廟側明天啟元年知縣夏之時移城內後街南
  王令履亨踵成之高攀龍有記道光十一年圯毀知縣羅曰壁增
  建正殿兩廂並附設義學二於內
  高攀龍三賢祠記汧陽三賢祠
  者曰燕公伋從夫子於適周問
  禮之時者也曰郭公欽肥遯於王莽居攝之世者也曰段公秀
  實死節於朱泚之亂者也舊祀鄉賢邑侯夏公始創三賢祠特
  祀之請記於馮仲好先生仲好一曰謂余曰三賢世相去也品
  相別也假令生同時聚同堂其志同乎同而後可同祀也余曰
  同曰有說乎余曰天地大矣惟人與之同者其才同也故曰三
  才才者何也生也生者何也心也故人之得其本心者同於天
  地失其本心者同於禽獸雖有賢哲語之同於天地也必駭雖
  有庸愚語之同於禽獸也必憤是烏知不同天地必同禽獸其
  間不能一髮也夫以陳亢終身依聖人不識聖人夫子問禮之
  時名未著於天下而燕公首得聖人宗之視亢等慣憒何如乎
  楊雄號稱大儒不免死於莽大夫視郭公冥鴻威鳳翔翔雲霄
  何如乎李懷光千里赴難破賊解圍不甘佞臣之讒甘爲亂賊
  視段司農一笏何如乎此本心之辨也三賢者不同品同於不
  失其本心心同則才同才同則與天地不朽同同列一祠而爼
  豆之夫奚疑仲好曰善
  即以記三賢祠可矣
  節孝祠在後街嘉慶二十三年主簿羅穩捐地基知縣郭階平修
  建道光中知縣羅曰壁採訪四十人奉旨旌表入之並重修
  劉猛將軍廟道光十八年知縣羅曰壁奉文建巡撫湯給額藩司
  牛製發祭文知府豫手書匾額籌歲修本錢二百五十貫生息
  段太尉祠在縣西四十里草碧鎭前街祀唐忠烈公秀實祠內名
  人題詠甚多嘉慶二十二年知縣郭階平捐修捲棚立石碑
  姜嫄廟在縣北街
  隴州
  文廟在城內南道巷歷世修葺
  文昌廟建在州南城上魁星樓亦峙於南城上
  城隍廟在城內東街
  吳嶽廟在城內西街
  西鎭廟在州南七十里吳山之麓乾隆十三年六月祭西鎭御頒
  祭文
  文曰惟神雄峙二關高標五嶺尊侔華嶽秀聳西陲朕祗承
  神祐考禮時巡爰遣耑官用申殷薦神其鑒焉案秦中大山
  華山爲西嶽吳山爲西鎭均列祀典自淸初至光宣每逢即位
  或慶典或削平巨冠必遣專官往祀王士正曾奉命將事見秦
  蜀驛程光緖三十一年二月初六日陜西巡撫夏時進禮部祠
  祭司案呈恭照慈禧皇太后七旬萬壽欽奉恩詔致祭歷代帝
  王陵寢及先師孔子五岳四瀆單開西安左翼副都統恩祭西
  嶽華山於華陰西鎭吳山於隴州黃帝軒轅陵於中部周文武
  成康陵於咸陽漢高陵於涇陽文帝陵於咸寧宣帝陵於長安
  魏孝文帝陵於富平唐高祖陵於三原太宗陵於醴泉憲宗陵
  於蒲城宣宗陵於涇陽白帛十五端沈速香十
  五包紫降香十五枝祭文十五道敬謹辦理
  昭忠祠在城內南道巷近世奉文創建
  苟公祠在州治東即舊志安祐侯廟有禱輒應淸初重修
  龍眼寺在州東十五里山出二泉如龍眼故名每旱禱甘澍立降
  郿縣
  文廟在縣治西歷有修葺
  魁星祠舊在城西北隅後移南城
  蘇子卿祠在縣東四十里湯谷西溝
  武侯廟舊在五丈原因地屬岐山後改建城西
  淸初縣令王轂武
  侯廟集句詩鐵馬
  雲騅久絕塵 温飛卿 稱吳稱魏已紛紛 會南豊 半生艱苦思興漢 元吳
  濘一段淸眞盡屬君 陸澠䝉 自願勤勞甘百戰 楊巨源 莫將成敗論
  三分 吳漳 晴窗寫罷出師表 陳眾
  仲目斷西南日暮雲 元吳惟善
  橫渠祠一在縣西門內一在縣東五十里橫渠鎭
  司馬光哀張子
  厚先生詩先生
  負材氣弱冠遊窮邊麻衣揖鉅公决策期萬全謂言叛羗輩坐
  可執爾鞭意趨少參差萬金莫留連元文禮愷重修有記詳邑
  志
  太白山湫神廟在縣東南四十里太白山上自唐天寳八載封山
  神爲神應公歷代崇封禱雨常應故祀事特盛至元祈封爲三王
  曰普濟王曰惠民王曰靈應王此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所由昉
  也以有三池故封三王
  俗呼大爺池二爺池三
  爺池見趙嘉肇遊記
  然考之古籍無可
  依據淸乾隆五年總督尹繼善奏入陜西祀典三十九年巡撫畢
  沅又奏加封詳前長安太白廟
  案太白山綿亘最長惟郿縣爲就
  近故山湫神廟均在郿歷代封祀
  亦於此又趙嘉肇太白游記云漢以前太白爲武功山自邑遷
  渭北始專屬郿其興雲降雨澤利生民歷代靈迹甚著唐宋以
  來若李靑蓮杜子美有詩陸魯望有叙柳柳州有碑蘇東坡有
  奏議淸太白山人李雪木柏有記故淸自康熈四十六年知府
  朱琦立代天澤物匾畢中丞沅旱禱甚應奏封號曰福應
  王並新保安宮新開山各神廟載在方策昭昭可考也
  麟遊
  文廟在縣東郭歷世重修
  關帝廟在縣什字街西
  介子推祠在縣南八十里
  甄公祠在縣西門外祀邑人甄儀
  虎公祠在縣西門外祀邑人虎臣
  齊王廟在縣北門外山上祀唐崔子玉以有惠政在民也每有旱
  蝗官吏禱於廟甘澍立霈蝗亦斃故自明迄今代有修葺
  仁壽宮在縣西五里隋時建常獲白麟於宮內因以名縣唐改九
  城宮貞觀六年立魏徵撰九成宮醴泉銘歐陽詢正書遒勁之中
  不失婉潤詳金石
  乾州
  文廟在東南街乾隆四十年知州郭愈博重葺道光二十九年知
  州常瀚又募修並崇聖祠更修戟門花墻及照壁
  文昌閣在狄公祠東乾隆中鄉紳吳玉修道光二十九年知州常
  瀚同治八年學政王時敏先後募欵修
  關帝廟在南門外順治初流寇將陷城恍惚見神立城上駭散
  民獲安全崇殿宇光緖初重修
  呂祖祠在南門外光緖元年知州汪兆侗建
  劉猛將軍廟在東街道光十九年知州李希曾建
  節義祠在東街光緖二年知州夏與賢重修
  渾忠武王祠在南門內洪武二十七年州同史孟通上請建春秋
  方官致祭
  楊文憲公祠在治東明成化四年知州許琪建祀元楊奐東門外
  有通儒坊亦爲奐立
  案奐生之時其母夢日光射身奐故名奐因
  講學鄠之紫陽閣號紫陽爲金元間大儒博
  極羣書志希洛閩以耶律文正薦官河南兼訪吏兼課税長與
  趙閑閑元遺山友善工詩古文辭名儒姚燧郝經均從問道著
  還山遺稿等書近人張
  扶萬收入關隴叢書
  宋公祠在西街宋巷祀明尚書宋欽及子知府廷佐
  黎公祠在太白廟東祀明大司馬黎公玉田
  謝公祠在常平倉左祀知州謝嵩齡乾隆二十七年知州陳大呂
  奉文建內有康熙御書賜詩碑
  詰云至德紹千古皇威靜四
  方蒼生今息戰無事覺時長
  竇氏雙烈女祠在東街舊在州北四十里竇村後移東門外詳前
  志今移此
  案雙烈事歷朝旌表已見各志惟土人云雙烈殉身之
  處芳草常曲土色恒赤人咸異之不知伍胥之濤八月
  常白萇弘之血千載猶碧曹娥殉父出水猶抱先雄覔親其屍
  不腐至孝奇烈特著靈異布在方策往往而然不足異也王繄
  有雙節篇姊云寧死義不辱吞聲一躍投厓谷妹即奮身相追
  随一雙白璧塡溝凟甘心寧顧千金軀石壁巉巖血糢糊天雲
  黯淡日月昏神鬼悲號猿鳥呼古來節義重羅敷二
  女分明烈丈夫至今死節懸厓處遺恨年年百草枯
  武功
  文廟道光五年邑人重修光緖十四年知縣張世英重修
  文昌廟在學門內東同治八年知縣湯銘新續葺於正殿前築臺
  敬一亭址
  龍神祠在漆東與東門相望同治十二年知縣陳爾茀創買地縱
  六丈六尺五寸橫二丈二尺五寸建正殿廊廡大門光緖十四年
  知縣張世英並魁星忠孝節義蘇武張載康海六祠同修捐錢三
  百五十千權子母爲祭物經久費其有裔者各頒胙
  后稷祠明時重修布政使興平閻鐸作碑記咸豐中增修式廓於
  舊其西崖半道光初邑人建呂仙洞舊俗祠與姜嫄城隍諸廟歲
  設添油會三遠近男女塡溢城郭甚暄閙焉惟呂仙以求方治病
  無日無之光緖十四年知縣張世英勸以油數輪穀儲以備荒易
  曾名爲積粟捐錢一百四十千權子母歲以倡輸俾會得久遠焉
  城隍廟道光十九年邑人重修
  關帝廟道光八年邑人重修光緖十四年知縣張世英重修
  劉猛將軍廟在北關唐太宗祠北橫六丈二尺五寸縱四丈三尺
  道光二十七年邑人重修
  蘇子卿祠在西原大道旁歷世重修墓在守節鄉而韓城蘇山亦
  有子卿墓並祠攷漢書本傳作杜陵人豈宦達後遷之耶武功乃
  其原籍祠之固宜至墓之在武在韓前志已詳辨莫能定矣
  永壽
  文廟在新縣治東乾隆三十九年重修
  文昌閣在南關乾隆五十八年知縣蔣基改建
  關帝廟在南堡門內乾隆四十六年重修殿門用黃瓦
  火神廟在城內東北乾隆五十六年知縣蔣基新建
  劉猛將軍廟在城隍廟右光緖六年知縣張培之重修
  呂公祠在縣東北隅祀宋永壽令呂大防乾隆五十七年知縣蔣
  基倡健並纂呂公渠志一卷呂祠又附祀多人詳邑志
  張公祠在呂祠後祀淸知縣張焜
  節烈祠在城隍廟西同治十二年知縣何從廉建
  馬神廟舊在南堡山頭乾隆四十三年知縣葉廷選拓修後移縣
  大門內右
  邠州
  文廟在城內西街嘉慶以來代有修葺書缺有間莫能詳也
  文昌廟在東嶽廟西
  東嶽廟在城內南面山根下
  后稷祠在隘巷相傳棄生於此後封稷官
  姜嫄公劉祠在南門外
  太王祠在東門外
  范文正公祠在城內北街爲文正故居西湖眉壽堂遺跡在是焉
  三水
  文廟在東門內乾隆中知縣郭履恒嘉慶十七年知縣張雲龍道
  光中知縣王曰丙咸豐間知縣楊國鈞先後修同治兵燹半毀九
  年知縣姜桐崗增修廟宇一新
  文昌廟舊在文廟戟門外東院道光十三年王令曰丙卜地東門
  內創建
  關帝廟道光六年知縣牟雯率紳民捐貲廓建
  倉聖祠在城隍廟左咸豐二年邑人申典贍創建
  龍王廟在文昌廟右道光中知縣唐淑世移修
  忠義祠在文昌廟左同治元年邑回潛通白吉原逆回倡亂鄭令
  統帶民勇往勦焚賊老巢逆衆奔竄賊大股至民勇勢力不敵有
  力竭陣亡者有被執不屈罵遭賊戕者慘不可言三年奉禮部咨
  設局探訪奉旨於各地修祠建坊春秋二仲祭文昌畢分祭之
  節孝祠在文廟西道光十三年知縣汪曰丙創建咸豐十一年邑
  人申典贍捐貲重葺
  昭忠祠在考院東同治七年陜西巡撫劉奉旨勅建
  長武
  文廟在城內縣署西南乾隆中知縣陳所抱建宣統初知縣趙亮
  沈錫榮重修大成殿及兩廡明倫堂
  娥皇廟在城西北以禱雨常應故民祀之
  公劉廟在縣東門外後重建昭仁寺內
  東嶽廟在縣治東有漢時古柏見古蹟
  太白廟在南門外旱禱即應同治六年正月七日逆回攻城蒙神
  保護無恙邑令轉詳上憲奏請頒金天炳烈匾懸挂用答神休
  少保鄂公文介閻公合祠在西關乾隆中西安巡撫陞任四川總
  督鄂公以邑民貧甚奏請准附近邑協助臺資量減差徭民被實
  惠建祠報之閻文介公在戶部尚書任內酌減浮支釐定差徭一
  洗積弊又念邑當孔道土瘠民貧提撥藩庫公欵銀一萬六千兩
  發商生息津貼差徭至今民人戴德亦列牌位於鄂公祠
  牛公祠距相公鎭百步前令張運魁籌四百金建祠宣統二年沈
  令錫榮踵成之又購田二十餘畝以爲祠費均詳古蹟
  淳化
  文廟在治西北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
  城隍廟在治北乾隆四十六年知縣萬廷樹捐俸重修
  關帝廟在治西南乾隆十八年把總朱富榮重修
  東嶽廟在北門外乾隆四十一年知縣萬廷樹捐俸修
  四公生祠在治西南康熙八年縣紳爲總督山陜莫公陜西巡撫
  白公布政使阿公按察使穆公建以四公大有造於淳化故祀之
  事跡詳邑志
  趙公生祠在治西北祀知縣趙賓文公祠在治西南祀知縣文秉
  濂朱公祠在治北祀知縣朱廷鉉
  六烈祠在治東康熙中知縣張如錦爲羅氏一門五烈萬氏十三
  歲烈女捐俸建自有碑記
  祠者何祠六烈女也六女者何杜氏田
  氏皆羅婦同日遭寇變投井死杜養女
  二田女一皆從死所謂一門五烈也其一萬氏女先三年遭寇
  變以賊污其手絕食而死所謂十三齡奇女子也亦同里也余
  蒞過羅門見署曰五烈肅然起敬及葺邑志徵軼事又得萬氏
  一烈蓋不禁愾歎久之昔夫子修春秋錄一伯姬歐陽公作五
  代史五十餘年僅得一李氏今以一小邑一旦得六奇矣六人
  中杜二女皆厮養萬之女方十三歲則更奇矣以今視昔與所
  記斷臂赴火何異所慮歲月綿邈芳跡漸湮赫赫英靈能無怨
  恫非所以厲風俗垂不朽也於是度城西隙地蠲俸鳩工設木
  主其中題曰六烈俾邑人以時享祀而共瞻仰焉余旣載諸志
  竊附春秋五代史之義而錄之於石甘泉一勺水鈎弋夫人之
  所憑依也試掬以獻里老
  爭相語六女始不亡云
  薄太后廟在縣東四十里康熙七年重修
  霍光廟在縣西南五里地名車塢
  郭子儀廟在縣南八里齊池村
  編纂興平馮光裕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陕西志的修订工作从清雍正年间开始,至乾隆年间基本完成,并在嘉庆年间得以出版。这部志书涵盖了陕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然而,在乾隆至清末这二百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可能导致了文献上的损失或流失。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陕西志的具体修订过程和相关人物的介绍等方面资料的确较为匮乏。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个时期陕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地方志书籍,虽然它们的资料性和权威性相对较低,但为研究陕西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少的线索和启示。同时,近年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文献已经得到了数字化整理,并得以更方便地被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所利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