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榷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古籍
唯一号: 280020020220000409
颗粒名称: 徽榷一
分类号: F810.42
页数: 37
页码: 一-二十
摘要: 本文介绍陕西省所辖各地清朝时期所征收商品税情况。
关键词: 陕西省 税收

内容

關稅
  潼關兼收大慶關龍駒寨二處稅課額稅銀一萬七千九百七十
  四兩有奇 光緒朝績會典
  案潼關額稅有司徴銀七千餘兩康熙十九年遺部員多敦禮
  督徵得稅銀四萬餘兩二十一年題准停差部員交地方官分
  管雍正八年陝撫題報該關商稅並三原縣歸併銀兩向歸潼
  商道徵收共徵銀一萬七千九百七十四兩有奇即自雍正十
  一年爲始作爲定額如徵不足額即在經徵名下追賠同治初
  曰囘侵亂停徵數年迭請展限復舊光緒十四年陝撫奏定以
  五千四百兩暫作定額收有盈餘儘徵儘解
  商筏稅
  西安府額解商稅銀二千五百五十兩零咸陽縣額解筏稅銀入
  百四十六兩一錢一分八釐同州府額解商稅銀一千六百七十
  兩零商州額解商稅銀一千五百七十七兩一錢一分鳳翔府額
  解商稅銀八百一十六兩二錢一分隴州額解商稅銀五百三十
  六兩二錢六分漢中府額解商稅銀五百兩零延安府額解商稅
  銀三百四十兩榆林府額解商稅銀一千九百六十兩靖邊縣額
  解商稅銀八百五十兩神木廳額解商稅銀六百兩蒲城縣額解
  坐賈銀二百六十四兩四錢
  又有略陽縣收過境稅錢一千餘串向不批解留作地方津貼
  案乾隆四十六年靖邊神木二廳縣添設稅局以榆林府額徵
  商畜稅額三千三百十五兩節年徵解不足之故也惟咸陽縣
  筏稅則有今昔情形之不同考路閏生周侶俊墓誌南山故產
  木山行十里許松梓蓊鬱緣陵被岡亘乎秦嶺而南數百里不
  斷名曰老林三省教匪之亂依林爲巢人莫敢入木益蕃賊平
  操斧斤入者恣其蕲伐名曰供箱木自黑水谷出入渭浮河經
  豫晉越山左達淮徐供數省梁棟其利不貲而費亦頗鉅一處
  所多者數千人少不下數百皆衣食於供箱者木踰山度㵎動
  賴人力遇山水陡漲木辄漂失比年以來老林空矣探木者必
  於嶺南道愈遠費愈繁而售者反稀業此者每利不償害甚者
  蕩產云云閏生先生生當嘉慶道光年間所云如此則財政說
  明書咸陽多年無木筏過境其言信而有徵矣
  課程
  案大清律課者稅也程者額也前志歸入田賦項下今考陝西
  課程銀兩係鋪戶出辦惟葭州係各渡水手完納與民賦無涉
  茲特別爲提出列入徵榷門遵光緖朝續會典例也所有各屬
  徵收和數悉著於篇
  續會典陝西課程銀一千八百六十三兩四錢二分
  雅子翻咸寧
  西安府屬長安縣課程銀二十兩九錢二分遇閏加銀一兩七錢四分三釐
  咸寧縣銀三十七兩六錢五分遇閏加銀三兩一錢三分七釐五毫
  咸陽縣銀二十一兩四錢二分六釐遇閏加銀一兩七錢八分三釐三毫
  興平縣銀三十四兩五錢遇閏加銀二兩八錢七分五釐
  臨潼縣銀三十八兩四錢四分遇閏加銀三兩二錢三釐三毫
  高陵縣銀二十六兩二錢八分遇閏加銀二兩一錢九分
  鄠縣銀十九兩九錢三分遇閏加銀一兩六錢六分八釐
  藍田縣銀八兩五錢二分遇閏加銀七錢一分
  涇陽縣銀二十二兩一錢六分遇閏加銀一兩八錢四分六釐八毫
  三原縣銀三十四兩二錢七分遇閏加銀二兩八錢五分五釐八毫
  盩屋縣銀三十一兩八錢六分遇閏加銀二兩六錢五分五釐
  渭南縣銀九十六兩一錢遇閏加銀八兩八釐三毫
  富平縣銀五十五兩三錢七分遇閏加銀四兩六錢一分四釐一毫
  醴泉縣銀十一兩三錢二分遇閏加銀九錢四分三釐三毫
  同官縣銀二十二兩八錢七分遇閏加銀一兩九錢五釐八毫
  耀州銀一十一兩六分遇閏加銀九錢二分一釐六毫
  同州府屬
  大荔縣課程銀四十兩八錢七分遇閏加銀三兩四錢五釐八毫
  朝邑縣銀二百八兩六錢二分遇閏加銀一十七兩三兩八分五釐
  郃陽縣銀二十兩三錢九分
  澄城縣銀二十五兩四錢三分遇閏加銀二兩一錢一分九釐二毫
  韓城縣銀一百一十二兩九錢四分遇閏加銀二兩一錢一分九釐一毫
  華州銀四十三兩六錢五分
  華陰縣銀四十五兩八釐七亳
  蒲城縣銀七十二兩七錢一分
  白水縣銀一十二兩七錢二分二釐
  鳳翔府屬
  鳳翔縣課程銀十二兩三錢七分二釐
  岐山縣銀二十兩五分六釐
  寶雞縣銀二十八兩二錢二分
  扶風縣銀十九兩五錢九分三釐郿縣銀十二兩八錢三分二釐
  麟遊縣銀二十一兩九錢二分八釐
  洴陽縣銀八兩六分五釐
  隴州銀十兩七錢一釐
  乾州課程銀一十六兩六錢九分
  永壽縣銀五兩四錢七分加耗銀八錢二分一釐
  邠州課程銀四十三兩六分
  淳化縣銀一十六兩二錢六分遇閏加銀一兩三錢五分五釐
  三水縣銀一十六兩三錢
  商州課程銀二十四兩一錢五分八釐
  鎭安縣銀七錢五分
  雒南縣銀四兩四錢四分
  山陽縣銀七錢四分
  商南縣銀三錢七分
  漢中府属
  南鄭縣課程銀十三兩三錢八分八釐遇閏加銀一兩一錢一分五釐六毫零
  褒城縣銀四兩二錢一分八釐遇閏加銀三錢五分一釐五毫
  城固縣銀十三兩九分二釐遇閏加銀一兩九分一釐
  洋縣銀二十三兩七錢四分三釐遇閏加銀一兩九錢七分八釐五毫零
  西鄕縣銀五兩三錢九分七釐遇閏加銀四錢四分九釐九毫零
  鳳縣銀十四兩五錢七分四釐遇閏加銀一兩二錢一分四釐四毫零
  寧羌州銀二兩三錢遇閏加銀一錢八分九釐一毫零
  沔縣銀五兩九錢九分遇閏加銀四錢九分九釐一毫零
  畧陽縣銀六兩七錢三分八釐遇閏加銀五錢六分一釐五毫
  劉壩廳銀六兩七錢遇閏加銀五錢五分八釐三毫零
  興安府屬
  安康縣課程銀一十五兩一錢八分五釐
  平利縣銀四兩紫陽縣銀四兩二錢
  洵陽縣銀七兩五錢遇閏加銀六錢二分五釐
  石泉縣銀九兩二分
  漢陰廳銀一十兩三錢三分九釐
  白河縣銀三兩六錢六分一釐
  鄜州課程銀二十八兩九錢四分四釐九毫五絲遇閏加銀二兩五錢七分五釐五絲
  宜君縣銀十四兩二錢八分九釐九毫遇閏加銀一兩一錢九分八毫
  洛川縣銀二十二兩八錢八分五釐遇閏加銀一兩九錢七釐
  中部縣課程銀一十兩六錢四分綏德州課程銀十二兩六錢一分六釐
  米脂縣銀五兩三錢一分一釐
  淸潤縣銀四兩六分九毫一絲
  吳堡縣銀一兩三錢二分六釐
  延安府屬
  膚施縣課程銀三兩七錢四分九釐零
  宜川縣銀一十七兩八錢六分一釐零遇閏加銀一兩四錢八分八釐零
  保安縣銀五兩一分四釐
  安定縣銀三兩七錢七分六釐三毫
  延長縣銀五兩八錢一分遇閏加銀四錢一分
  延川縣銀六兩八錢三分六麓九毫零遇閏加銀五錢六分九釐七毫零
  榆林府屬
  葭州課程銀一十三兩七錢五分九釐七毫六絲遇閏加銀一兩一錢四分六釐四絲
  府谷縣銀一兩一錢九分一釐遇閏加銀九分九釐地稅
  西安府屬
  長安縣地稅銀七十九兩六錢八分九釐
  咸寧縣銀一百三十九兩九錢一分三釐
  咸陽縣銀一百四十三兩三錢九分七釐
  興平縣銀二百二十八兩一錢三分二釐
  臨潼縣銀一百六十一兩四錢
  高陵縣銀一百五兩
  鄠縣銀七十二兩六分
  藍田縣銀二百二十七兩四分入釐
  涇陽縣銀二百八十八兩三分六鳌
  三原縣銀二百一十二兩四錢三分三釐
  盩厔縣銀一百九十一兩九錢三分
  渭南縣銀一百一十五兩三錢五分九釐
  富平縣銀一百三十六兩八分六釐
  醴泉縣銀七十一兩六錢四分
  同官縣銀十六兩七錢三分一釐
  耀州銀八兩五錢八分
  寧陝銀七兩全八兩不等
  孝義廳銀十八九兩不等儘收儘解
  同州府屬
  大荔縣地稅銀七十四兩七錢二分
  朝邑縣銀二百二十九兩五錢五分八釐
  郃陽縣銀一百五十七兩五錢六分澄城縣銀六十九兩八錢三分
  韓城縣銀二百七十三兩九錢一分六釐
  華州銀五十七兩一錢二分
  華陰縣銀六十一兩八錢一分六釐
  蒲城縣銀一百三十六兩五錢
  白水縣銀十五兩九錢一分五釐
  潼關廳銀四十八兩二錢八分
  鳳翔府屬
  鳳翔縣地稅銀二十六兩七錢五分三釐一毫
  岐山縣銀六十九兩二錢
  寶雞縣銀十三兩九錢五分
  扶風縣銀二十八兩七錢八分
  郿縣銀二百二兩六錢二釐
  麟遊縣銀三十三兩一錢二分
  汧陽縣銀四十六兩七錢七分
  隴州銀一百一十兩
  商州地稅銀四十五兩
  雒南縣銀一百五十二兩
  商南縣縣志歲約收五百園
  鎭安縣銀三兩一錢
  乾州地稅銀四十二兩
  武功縣銀四十一兩八錢八分
  永壽縣無定額邠州地稅銀三十一兩九分
  三水縣銀四兩三錢八分
  淳化縣銀五兩二錢一分七釐
  長武縣銀五兩一錢一分五釐
  漢中府屬
  佛坪廳地稅銀二十五兩一錢五分七釐
  南鄭縣銀百九兩一錢三分七釐
  城固縣銀九十九兩一錢二分三釐
  洋縣銀一百六十五兩五錢五分二釐
  褒城縣銀五十六兩二錢六分二釐
  沔縣銀一十九兩二錢三分六釐
  西鄕縣銀九十五兩七錢四分二釐
  畧陽縣銀二十六兩八錢四分五釐
  鳳縣銀一十三兩三分寧羌州銀一十五兩九錢九分
  留壩廳銀四兩五錢六分
  興安府屬
  磚坪廳地稅銀九十一兩有奇
  平利縣銀十四兩零
  鎮坪分縣銀二兩二錢三分二釐
  石泉縣銀十一兩五錢二分
  餘縣無定額儘徽儘解
  鄜州地稅銀八兩
  宜君縣銀七兩六錢八分
  洛川縣銀四十九兩六分五釐
  中部縣無定額延安府屬
  膚施縣無定額甘泉縣地稅銀一兩三錢八分四釐盈餘銀三錢七分四釐
  宜川縣銀八兩六錢六分七鼇
  延川縣銀一十二兩六錢
  延長縣銀八兩六錢六分六釐七毫
  安塞縣銀四兩九錢二分六釐
  保安縣銀八兩一釐
  安定縣銀六兩五錢一毫
  靖邊縣銀兩一錢四分
  定邊縣無定額
  綏德州地稅民額解銀七兩一錢七分屯額解銀二兩八分五釐
  米脂縣銀二兩
  淸㵎縣銀十五兩
  吳堡縣無定額
  榆林府屬縣無定額
  案賦役全書
  榆林府屬
  屯衛房地稅銀一千二百六兩三錢七分一釐
  西安府屯衛地稅銀七百二十八兩九分五釐
  長安縣地稅銀一十五兩五分一釐
  三原縣地稅銀二兩七錢六分
  鄠縣地稅銀三十兩七錢五分
  興平縣地稅銀入兩七錢六分七釐咸陽縣地稅銀一十兩五錢
  高陵縣地稅銀十二兩九錢一分二釐
  渭南縣地稅銀三兩八錢四分三釐
  藍田縣地稅銀一百二兩四錢二分三釐
  同州府屬
  屯衛地稅銀入十五兩四錢一分三釐
  華州地稅銀二兩二錢五分
  潼關廳地稅銀六十五兩三錢一分六釐
  案契稅每兩三分宣統元年九月奉到部章買稅抽收九分典
  契六分凡各屬向來附加之欸均須一律删除陝省仿照釐金
  比較章程以最旺之年作爲比額盈者獎叙有差絀者論如法
  典契向未征稅亦嚴定比較二年淸理財政局調查全陝契稅
  歲入確數西安府孝義廳歲徵銀三十八兩九錢三分六釐寧
  陝廳銀一千九十六兩八錢八分咸寧縣銀九百六十一兩五
  錢三分八釐長安縣銀二百六十一兩八錢六分八釐
  咸陽縣銀一百七十九兩九錢三分興平縣銀一百五十六兩八錢一
  分三釐臨潼縣銀九百八十七兩一分六釐高陵縣銀一百五
  十兩鄒縣銀一百六十二兩五錢七分藍田縣銀一百二十五
  兩三錢九分三釐泮陽縣銀五百四兩二錢五分三原縣銀三
  百一十兩鳌屋縣銀四百兩渭南縣銀一千二百一十一兩五
  錢六分四釐富平縣銀三百兩醴泉縣銀一百一十一兩七錢
  同官縣銀三兩同州府潼關廳歲徽銀一十四兩七錢九分華
  州銀六百八兩六錢九分五釐大荔縣銀五百兩七錢一分二
  釐朝邑縣銀三百八十八兩五錢韓城縣銀五百六十八兩七
  錢二分二梵白水縣銀三百七十六兩華陰縣銀六百八兩九
  錢七分蒲城縣銀六百兩鳳翔府隴州歲徵銀一百六十四兩
  鳳翔縣銀二百兩岐山縣銀六百兩寶雞縣銀二百兩
  扶風縣銀一十四兩六錢郿縣銀一百三十六兩八分
  汧陽縣銀一百兩
  興安府磚坪廳歲徵銀二千二百一十七兩三錢八分漢陰廳
  銀二千九百二十七兩一錢五分六鼇安康縣銀五千四百七
  十二兩七錢二分七釐平利縣銀三千五百一兩六錢六分
  六釐附鎭坪縣丞代徵銀五百一十八兩五錢九分九釐洵陽
  縣銀三千二百兩四錢二分八釐白河縣銀一千九百三十九
  兩五錢九分一釐紫陽縣銀二千九十七兩一錢四分二釐石
  泉縣銀一千七百六十七兩六錢六分四釐漢中府佛坪廳歲
  徵銀六十兩定遠廳銀二千八百六十兩留壩廳銀二百六兩
  七錢三分寧羌州銀三千一百三十一兩三錢八分七釐南鄭
  縣銀三千九百八十三兩褒城縣銀二百七兩九錢一分城固
  縣銀八千三百六十五兩八錢五分洋縣銀三千五百兩西鄉
  縣銀四千三百三十兩鳳縣銀一百三十四兩六錢七分沔縣
  銀一千二百六十兩畧陽縣銀九十一兩二錢六分延安府膚
  施縣歲徵銀五兩八錢二分安塞縣銀三十二兩二錢保安縣
  銀一十六兩延長縣銀二十兩定邊縣銀一十七兩九錢六分
  檢林府葭州歲徵銀一十四兩五錢榆林縣銀一百一十兩神
  木縣銀五十六兩府谷縣銀二百八十四兩三錢商州歲徵銀
  二千五百兩雒南縣銀一千四百兩鎭安縣銀四千兩山陽縣
  銀二千四百兩商南縣銀二百五十九兩三錢八分乾州歲徵
  銀二百五十八兩七錢五分三釐武功縣銀四百八十六兩六
  錢一分四釐永壽縣銀一十六兩四錢邠州歲徵銀一百六兩
  二錢五分一釐三水縣銀二十六兩三錢五分四釐淳化縣銀
  九兩九錢一分九釐長武縣銀一十四兩八錢九分綏德州歲
  徵銀七十六兩三錢米脂縣銀二十五兩清潤縣銀九十兩吳
  堡縣銀二十三兩七錢二分二釐鄜州歲徵銀八十四兩一錢
  六分洛川縣銀八十七兩二錢九分中部縣銀九兩三錢九分
  一釐宜君縣銀五十一兩六錢以上十二屬統計歲入銀七萬
  六千三百二兩五錢一釐内除預算案備解銀一萬五千九百
  二十兩又除奉部文加增銀五萬兩收解兩抵應餘銀一萬三
  百八十二兩五錢一釐儘數撥歸新定公費抵欸再各屬每年
  稅契人數本係八萬二千三百二兩五錢一釐因經收庫欸之
  庫官庫書毫無津貼逐於上項稅契欸内提安康二千兩洵陽
  南鄭城固西郷各一千兩共六千兩作爲津貼庫官庫書之需
  嗣後催解各屬契稅之欸仍按照入萬二千三百二兩五錢一
  釐之數也當稅
  會典陝西當稅銀七千四百一十兩
  案例當舖每座年納稅銀五兩而衙署之規費書役之需索數
  實倍於正稅據光緒朝陝省入欸表最多之年收六百八十五
  兩少則五百五十五兩自十四年奉部章預交二十年當稅每
  座預交銀一百兩二十三年又奉部章按十倍加收其預交一
  十年當稅各座每年補徵銀四十五兩續開各座按照新章每
  座完稅銀五十兩每年約收銀八千兩雖稅則十倍於前而明
  今一切陋規裁革殆盡尙不至於阻撓也
  西安府屬
  長安縣當稅銀一百九十兩
  咸寧縣銀六百四十兩
  咸陽縣銀一百兩
  興平縣銀八十五兩
  臨潼縣銀三百五十五兩
  高陵縣銀五十兩
  鄠縣銀一百四十五兩
  藍田縣銀七十五兩涇陽縣銀一百九十五兩
  三原縣銀二百九十五兩
  鳌厔縣銀一百四十五兩
  渭南縣銀二百九十兩
  富平縣銀五百六十五兩
  醴泉縣銀一百五十五兩
  同官縣銀一十兩
  耀州銀一十兩
  同州府屬
  大荔縣當稅銀一百三十五兩
  朝邑縣銀一百二十五兩
  郃陽縣銀九十五兩
  澄城縣銀一百五十兩
  韓城縣銀三百五十一兩
  華州銀七十五兩
  華陰縣銀一百一十五兩
  蒲城縣銀二白五十兩
  白水縣銀五十五兩
  潼關廳銀一十兩
  鳳翔府屬
  鳳翔縣當稅銀九十兩
  岐山縣銀六十兩
  寶雞縣銀九十五兩
  扶風縣銀入十兩
  郿縣銀五十五兩
  汧陽縣銀二十五兩
  隴州銀五十兩
  乾州當稅銀二十五兩
  邠州當稅銀二十五兩漢中府屬
  南鄭縣當稅銀四十兩
  城固縣銀五十兩
  洋縣銀四十兩
  沔縣銀一十兩
  褒城縣銀二十五兩
  西鄕縣銀五兩
  興安府屬
  安康縣當稅銀一十兩
  鄜州當稅銀八十兩
  洛川縣銀一百兩
  延安府屬
  宜川縣當稅銀一十五兩
  延川縣銀四十兩
  延長縣銀四十兩
  安塞縣銀二十兩
  安定縣銀三十兩
  定邊縣銀三十兩
  綏德州當稅銀五十兩
  米脂縣銀五十兩
  清㵎縣銀五兩
  吳堡縣銀二十兩
  榆林府屬
  榆林縣當稅銀一百五十五兩
  神木縣銀六十五兩
  府谷縣銀一百八十兩
  葭州銀八十五兩
  懷遠縣銀五十五兩
  案前志陝省當舖六百座據財政說明書西同鳳商延榆綏九
  府州原報續報當舗一百六十座即以蒲城而論乾隆末當舖
  四十四座咸豐時增至六十餘座光緒乙巳李令體仁修縣志
  時當舖儘五座其餘州縣遠不逮昔可想見矣蓋古今寇亂之
  起惟當舖損失最鉅亦最先也至陝省當舖減息則有特別原
  因嘉慶時藩司徐炘攝撫篆疾典商病民謂他省質物者月出
  息不過二分秦獨三分貧民何以城之飭有司勸論衆商令減
  息衆商不可徐公申勸之僅減冬三月息爲二分他月仍售有
  渭南縣南原坳底村賀士英者聞之慨然日此非官力所能强
  也吾質庫三十處散布於渭南臨潼藍田咸寧長安數百里之
  間在省垣者八吾若減則衆商皆減矣乃改爲終年二分榜於
  通衢於是遠近質物者争赴賀氏質庫不數月西同鳳乾邠五
  郡四十餘州縣質庫凡八百餘悉改爲將年二分歲省貧民息
  四十餘萬緡諺云賀家開典爲窮漢至今猶口碑載道云牙稅
  戶部則例陝西省額設牙帖三千三百四十四張
  案戶部則例注
  咸寧縣每張徵銀一錢至二兩五錢
  咸陽縣三錢至二兩一錢五分
  長安縣五錢至三兩三錢七分
  鳌厔縣五分至六錢
  臨潼縣一錢至四錢
  渭南縣三錢至八錢
  富平縣四分至六錢三分入釐
  高陵縣一錢入分至四錢五分
  涇陽縣三錢至四兩
  醴泉縣八錢
  興平縣五分至四兩
  同官縣五錢至一兩
  三原縣三錢至六錢
  鄠縣三錢至五錢
  藍田縣五十四名每名各徵銀不等共銀十二兩六分
  耀州六錢至一兩
  安塞縣一錢七分
  保安縣一錢八分
  宜川縣五錢
  延長延川二縣五錢四分
  甘泉縣一錢八分七釐有奇
  安定縣二錢七分
  膚施縣六錢
  鳳翔縣一兩至四兩
  寶雞縣一兩五錢至二兩
  麟遊縣四錢五分至五錢四分五釐不等郿縣三分至三錢
  汧陽縣牙行二名每名一兩
  隴州三兩七錢八分至五兩二錢二分
  南鄭縣六錢至一兩二錢
  城固縣一兩八錢至六兩
  西鄕縣六錢至八錢
  褒城縣一兩至二兩六錢
  畧陽縣一兩沔縣一兩
  洋縣五錢至一兩
  寧羌州三錢八分三釐
  葭州米脂縣淸㵎縣宜君華陰榆林神木等縣五錢
  府谷縣四錢
  大茘縣四錢至二兩四錢
  郃陽縣三錢五分至四錢
  白水縣一兩
  澄城縣三錢三分
  潼關廳額徵銀七錢五分
  蒲城縣三錢至二兩四錢
  韓城縣一錢二分至五錢四分
  三水縣朝邑縣三錢華州鎭安縣六錢
  邠州五錢至二兩
  淳化縣三錢至五錢
  長武縣八錢至一兩二錢
  乾州二錢至一兩八分
  武功縣一錢至四錢
  永壽縣六錢至一兩二錢
  商州一兩八分至一兩二錢一分
  雒南縣七錢
  鄜州一兩一錢至一兩三錢洛川縣七分至二錢五分
  中部縣四錢八分
  綏德州五錢又每年額徵開荒舖雜稅二兩四錢
  興安府五錢至一兩
  紫陽縣一兩二錢
  石泉縣六錢至一兩
  洵陽縣五錢至一兩四錢
  白河縣一錢二分
  漢陰廳九錢至一兩八錢
  財政說明書牙稅科則上則上等牙帖每張满年納銀四兩至
  二兩上則中等每張納銀一兩八九錢至一兩一二錢上則下
  等每張納銀八九錢中則上等稅則視上等下則中則中等每
  張納稅銀六七錢中則下等每張納稅銀四五錢下則上等視
  中則下等下則中等每張納稅銀三四錢下則下等每張納稅
  銀一二錢此三等九則之大概情形也其中惟郿縣酒行下則
  上等帖納稅銀六兩下則中等帖納稅銀四兩下則下等納稅
  銀二兩隴州酒行中則下等納稅銀八兩其稅則較重蓋燒鍋
  有禁自昔已然而加徵煙酒糖稅又疊奉明文此酒行帖稅較
  重之原因也
  續會典牙帖銀一千七百六十四兩七錢九分有奇
  案光緒朝陝省入欸表牙稅最多二千二百九十二兩二錢七
  分五釐少一千四百二十二兩三錢一分九釐財政說明書原
  額牙稅銀二千三百四十一兩二錢八分内除咸寧縣民欠銀
  三十八兩一錢八分成陽縣民欠銀八兩渭南縣民欠銀七錢
  醴泉縣民欠銀二十八兩二錢宜川縣歇業免徵銀一兩實徵
  銀二千二百六十五兩二錢
  西安府屬
  長安縣牙稅銀四十六兩六錢一分
  咸寧縣銀八十五兩九錢
  咸陽縣銀三十二兩五分四釐
  興平縣銀二十五兩一錢
  臨潼縣銀四十五兩九錢九分一釐
  高陵縣銀二十二兩八錢七分鄠縣銀四十一兩一錢
  藍田縣銀十二兩六分
  三原縣銀四十五兩
  鳌厔縣銀三十二兩三錢九分五釐
  渭南縣銀六十一兩四錢
  富平縣銀五十二兩六錢一釐
  醴泉縣銀五十四兩四錢
  同官縣銀十九兩五錢
  耀州銀八兩
  同州府屬
  大荔縣牙稅銀入十七兩一錢
  朝邑縣銀七十五兩九錢
  郃陽縣銀四十四兩三錢
  韓城縣銀四十一兩
  華州銀四十八兩
  華陰縣銀二十四兩五錢
  蒲城縣銀三十七兩三錢
  白水縣銀十二兩
  潼關廳銀七錢五分
  鳳翔府屬
  鳳翔縣牙稅銀三十六兩
  岐山縣銀三十兩
  寶雞縣銀九十八兩
  扶風縣銀二十六兩二錢
  郿縣銀八兩
  麟遊縣銀二兩五錢
  汧陽縣銀二兩
  隴州銀十八兩
  邠州牙稅銀十六兩七錢五分
  淳化縣銀十兩二錢
  三水縣銀一十七兩七錢乾州牙帖一百二十張稅銀四十七兩七錢六分
  永壽縣銀二十三兩
  武功縣牙稅原額銀二十九兩一錢在城等鎭經減五兩六錢
  楊陵鎭減一兩二錢光緒十一年復增三兩三錢共徵解銀二
  十五兩六錢
  商州牙稅銀五兩二錢七分
  鎭安縣銀一兩二錢
  雒南縣銀三兩五錢
  山陽縣銀一兩五錢
  案商南縣志牙稅歲額收銀六十兩
  漢中府屬
  定遠廳牙稅銀六錢
  南鄭縣牙稅銀四十一兩四錢上則牙人三十二名每名銀一兩二錢下則牙人五名每名銀六錢
  褒城縣牙稅銀一十七兩九錢牙帖四張
  城固縣牙稅銀一十七兩六錢牙帖二十四張分六等納稅
  洋縣牙稅銀一十六兩六錢牙帖二十張每戶完稅銀一兩至八錢五錢不等西鄕縣銀七兩四錢
  寧羌州牙稅銀二兩三錢牙帖六張
  沔縣銀四兩客陽縣銀四兩
  興安府屬
  安康縣牙稅銀二十七兩七錢
  平利縣銀三兩四錢六分六釐
  洵陽縣銀五兩七錢
  白河縣銀五兩六分
  紫陽縣銀四兩八錢
  石泉縣銀五兩六錢
  漢陰廳銀七兩
  鄜州牙稅銀三兩六遇閏加銀三錢
  宜君縣銀二兩
  中部縣銀一兩四錢四分
  洛川縣銀二兩七錢
  延安府屬
  膚施縣牙稅銀一兩八錢
  安塞縣銀一兩八錢
  甘泉縣銀七錢五分
  安定縣銀一兩八錢
  宜川縣銀二兩
  延川縣銀一兩八錢
  延長縣通縣領帖三張分鹽斗屠三行鹽行無著斗屠二行
  分在城交口干谷驛三處歲納稅銀一兩八分
  定邊縣銀二兩四錢靖邊縣無定顴
  綏德州牙稅銀三兩五錢
  米脂縣銀二兩
  淸㵎縣銀二兩內按花行一名步行一名牙行一名每名徽銀五錢
  榆林府屬
  榆林縣牙稅銀六兩五錢牙行一十三名每名徵銀五錢
  神木縣牙稅銀七兩牙行十四名每名徵銀五錢
  府谷縣牙稅銀二兩牙行五名每名徵銀四錢
  葭州牙稅銀一兩五錢牙行三名每名徵銀五錢
  牲畜稅
  戶部則例陝省每年額徵牲畜稅銀九千三百二十七兩九錢二
  分一釐有奇
  案光緒朝歲入表最多七千四百零六兩六錢六分二釐少則
  六千三百六十二兩七錢五分九釐西安府畜稅銀五百八兩零滿稅銀二百四十兩零城內騾馬市稅銀向
  歸滿營徽收後改西安府故有兩稅之分
  長安縣畜稅銀四十一兩四分
  咸寧縣銀五十二兩三錢二分六釐
  咸陽縣銀六十五兩八錢八分一釐
  興平縣銀三百三十三兩二錢七分
  臨潼縣銀一百一十五兩五錢三分
  高陵縣銀二十二兩八錢
  鄠縣銀一百二十兩一錢五分
  藍田縣銀六十一兩九錢八分
  汧陽縣銀四百二十一兩九錢五分
  三原縣銀二百三兩八錢五分
  鳌厔縣銀六十三兩七錢五分
  渭南縣銀四百五十七兩八錢三分
  富平縣銀八十一兩八錢四分
  醴泉縣銀五十八兩六錢五分
  同官縣銀二十八兩七錢一分
  耀州銀十二兩四錢八分
  寧陝廳銀七兩二分
  孝義廳銀十一兩四錢
  同州府屬
  大荔縣音稅銀八十二兩
  朝邑縣銀一百三兩
  郃陽縣銀一百二十四兩八錢
  澄城縣銀三十八兩八錢八分
  韓城縣銀三百五十一兩華州銀一百二十兩
  華陰縣銀九十八兩二錢
  蒲城縣銀二百三十八兩白
  水縣銀三十二兩九錢
  潼關廳銀九百八十五兩八錢四分九釐
  鳳翔府房壕租銀三十二兩九錢畜稅銀一千二百四十九兩一錢三分
  岐山縣畜稅銀一百一十兩四錢
  寶雞縣銀四百三十八兩
  扶風縣銀一百兩
  郿縣銀四十一兩九錢一分
  麟遊縣銀四兩四錢九分七釐
  汧陽縣銀十三兩二錢九分
  隴州銀二十八兩一錢七分
  乾州畜稅銀八十一兩一錢二分
  武功縣銀一百四十六兩七分
  永壽縣銀十四兩七錢六分
  邠州畜稅銀六十兩九錢
  三水縣銀一十九兩八錢七分
  淳化縣銀二十六兩一錢三分
  長武縣銀二十二兩八錢商州畜稅銀二十五兩一分
  鎭安縣銀三兩七錢二釐
  雒南縣銀七兩二錢六分
  山陽縣銀四兩一錢一鳌
  商南縣銀一十三兩五錢
  漢中府屬
  南鄭縣畜稅銀三百九十六兩四錢三分八釐
  城固縣銀三百三兩九錢六分
  洋縣銀一百八十兩二錢四分
  褒城縣銀四十九兩二分
  沔縣銀四十一兩七分
  西鄉縣銀三十八兩
  鳳縣銀六兩八錢九分四釐
  畧陽縣銀三十三兩一錢五分
  寧羌州銀一十人兩七錢五分九釐
  定遠廳銀六兩六錢三分
  佛坪廳銀七兩一錢
  留壩㕔銀無定額
  興安府畜稅銀一百五十三兩零
  安康縣銀十四兩零
  平利縣銀十三兩零
  鎭坪分縣銀三兩二錢
  白河縣銀十五兩零
  洵陽縣銀十七兩五錢五分
  紫陽縣銀八兩零
  石泉縣銀十兩五錢九分
  漢陰廳銀一十三兩五錢九分磚坪廳銀七兩一錢
  鄜州畜稅銀二十六兩二錢八分
  宜君縣銀六兩二錢四分
  中部縣銀四兩二錢九分三釐
  洛川縣銀五兩六錢七分
  綏德州畜稅銀三十六兩五錢
  米脂縣銀十二兩六錢六分
  清㵎縣銀二十六兩六錢一分
  吳堡縣銀五兩二錢
  延安府畜稅銀二百兩
  安塞縣銀三十二兩
  宜川縣銀二十一兩二錢八分二釐
  延長縣銀一十三兩二錢七分六釐
  延川縣銀八兩四錢
  甘泉縣銀一兩六錢八分
  保安縣銀入兩七釐
  安定縣銀九兩一錢八分
  靖邊縣銀二十九兩五錢八分
  定邊縣銀二十五兩二錢
  榆林府畜稅銀九十七兩五錢四分八釐
  榆林縣銀二十九兩八錢
  神木縣銀八十四兩一錢一分
  葭州銀四十九兩七錢九分
  府谷縣銀二十六兩七錢五分懷遠縣銀二十三兩五錢二分
  案畜稅係屬民間買賣本極零星設卡徵收需索則病商疏漏
  則病課故各屬多趨於包收雖經歷年加意整頓而解司之欸
  殊未多增則以政崇寬大而中飽之積習爬梳極難也
  磨課
  續會典磨課銀九十一兩九錢
  鳳翔縣額徵磨課銀十九兩二錢五分五釐
  岐山縣銀一兩八錢七釐遇閏加銀一錢五分一釐
  隴州四十一兩二錢遇閏加銀三兩九分
  郿縣銀六錢遇閏加銀五分二釐
  汧陽縣銀一兩五錢六分五釐遇閏加銀一千三分四毫零
  麟遊縣銀七兩八錢四分
  咸寧縣碾課銀四兩三錢一分七五耗銀三兩二錢三分二釐五毫
  磨課銀二十四兩二錢二分三釐七五耗銀十八兩一錢六分七釐二毫五絲
  礬稅同官縣礬稅銀二兩四錢
  鐵課
  光緒朝陝省入欸表鐵課銀七十兩
  案財政說明書鎭安縣自光緒二十四年淸查後現僅黃龍寨
  鐵洞溝二處每年納稅銀十六兩畧陽縣於道光二十二年開
  探蕭家河娘娘壩二處鐵礦每年解稅銀十兩定遠廳志雜稅
  徵鐵課銀三十兩按年批解寧陝廳鐵廠三座每年稅銀三十
  兩孝義廳鐵廠六座酌定每年納三七官票錢七十二串雒南
  縣年納稅銀二百四兩八分惟同官之礬稅及定遠畧陽之鐵
  課係解藩司歸入奏銷案內餘皆逕解勸業道作補助經費
  附錄藥味折價案續會典藥味折債等銀一百一十二兩五
  錢七分與商雜稅並列西安同州各志則歸入地丁項下報
  解性質截然不同然各屬額徽細數猶有可考不可久而無徽
  也今考長安縣藥味額徵銀七錢八分八釐咸寧縣銀八錢一分
  咸陽縣銀一兩九錢七分一釐興平縣銀七錢三分一釐醴
  泉縣銀九錢臨潼縣銀九錢渭南縣銀一兩藍田縣銀九錢盩
  厔咸銀一兩二錢五分三釐鄠縣銀八錢一分五釐富平縣銀
  一縣一錢七分高陵縣銀二錢五分涇陽縣銀五錢七分五釐
  三縣縣銀七錢二分耀州銀五錢三分六釐同官縣銀二錢九
  分兩釐大荔縣銀一雨六分二釐郃陽縣銀二錢五分二釐澄
  城原銀一兩一錢三分四釐韓城縣銀二兩五錢蒲城縣銀一
  兩九錢七分七釐華州銀二兩二錢二分一釐華陰縣銀一錢
  七縣六釐白水縣銀九錢八分九釐岐山縣銀二兩郿縣銀二
  兩汧陽縣銀一兩五錢八分五釐隴州銀一兩乾州銀一錢一
  分分釐武功縣銀一錢三分五釐永壽縣銀二錢八釐邠州銀
  五济八分四釐淳化縣銀二錢二分六釐曼武縣銀二錢六分
  一七商州銀四錢二分雒南縣銀一錢九分七釐商南縣銀五
  分錢釐鄜州銀三兩七錢一分五釐宜君縣銀九兩七錢一分
  九釐洛川縣銀二兩九錢七分四蓬南鄭縣銀三兩二錢五分
  留壩廳銀二兩一錢三分褒城縣銀四雨八錢沔縣銀三兩六
  分釐釐城固縣銀三兩二錢五分洋縣銀三兩五錢一分九釐
  西鄉縣銀九兩一錢一分二釐鳳縣銀二兩九錢四釐畧陽縣
  銀九兩一錢九分一釐寧羗州銀三兩一錢三分七釐安康縣
  銀鄉兩七錢二釐漢陰廳銀二兩九錢一分二釐洵陽縣銀二
  兩五錢八分一釐石泉縣銀二兩七錢一釐平利縣銀二兩五
  錢七分八釐紫陽縣银二兩六錢八分五釐白河縣銀二兩三
  錢三分一釐甘泉縣銀二錢七分六釐延川縣銀三兩三錢二
  分二釐葭州銀一兩三錢三分九釐此各屬額徵藥味折價之
  大略也附錄於雜稅之末以備考察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礼聘名绅宋伯鲁领衔续修陕西通志.1934年陕西省通志馆修成《续修陕西通志稿》224卷,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亲自为续修通志撰写序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