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洪年鉴2011》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3433
颗粒名称: 政府工作报告
分类号: D630.1
页数: 8
页码: 11-18
摘要: 2011年2月15日,中共景洪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岩温才在景洪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 岩温才 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

一一在景洪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2011年2月15日)
  中共景洪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岩温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景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主要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全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5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 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考验,用实干砥砺斗志,靠发展鼓舞士气,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过去的5年,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5年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预计2010年,完成全市生产总值88.12亿元,为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长11.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99亿元,为2005年的6.4倍,年均增长45%;地方财政支出22.33亿元,为2005年的5.3倍,年均增长39.5%;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 末的30.3:25.1:44.6调整为25:32.3:42.7,实现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新格局;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十五”末的30%提高到35.6%,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农”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农业总产值达35.29亿元,为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7.2%。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43万亩、12.9万吨左右;粮、胶、茶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石斛、沉香、竹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咖啡、坚果、水果等后续产业稳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施了曼飞龙等5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勐宋水库建设工程,黄草岭水库开工建设,山区"五小”水利建设改善,改造建设沟渠128.6千米,新增农田灌溉面积3.64万亩,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0.5万亩,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81万亩,解决了3.2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化程度由"十五”末的41.6%提高到49.7%。强农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发放各类政策性补贴金额3.14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累计投入资金10.31亿元,实施200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建成了一批体现时代特色的示范村。山区综合开发、农村电网改造、卫生改厕、沼气等工程深入实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工业经济提档升级。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26.65亿元,为2005年的4倍,年均增长2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64亿元,年均增长35.4%。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电力、食品、建材、傣药、冶金工业等产业得到培育壮大,传统优势工业得到改造提升,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
  商贸旅游日趋兴旺。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活动深入开展,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27亿元,为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19.7%。商贸服务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金融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双百、社区等市场工程建设,新建、改扩建市场6处,城乡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深入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和转型升级,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9.39万人次,为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2%;旅游业总收入53.67亿元,为2005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6%。
  (二)过去的5年,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5年2011年1月18日,中共景洪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岩温才在景洪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摄影许永杰)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争取国家、省扩大内需项目43项,资金4.15亿元。同时,积极采取引项目、扩投资等措施,实施了滨江果园避寒度假山庄、告庄西双景、普洱茶文化博览园、新老大桥左右岸护堤景观、南阿河整治、勐宋水库、黄草岭水库、楠景项目、校安工程、华新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交通、能源、信息建设实现新突破,西双版纳机场第三期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思小、景勐、景大、小磨(景洪段)等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绕城高速、景哈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完成通乡油路122千米,实施通达工程450千米,乡村道路大为改善,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869千米;景洪电站投产发电,景洪至墨江等一批骨干电网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橄榄坝电站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小黑江流域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全面启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覆盖范围和用户不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2亿元,比"十五”期间净增176.52亿元。
  城乡建设亮点纷呈。按照新一轮总体规划要求,积极实施"3510”工程,城镇化战略得到巩固提升。以打造"世界宜居城市"为目标,以城市"五创”为载体,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沧江新区开发建设,城市框架拉大,建设步伐全面加快。旧城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3.15亿元,完成城区道路绿化、美化、亮化等改造工程,城区特色化改造成效显著,滨江公园、泼水广场、傣江南、傣油金湾等一批城市公共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改造人行道8.5万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率达45.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15.5平方米;城市建设与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城市品质大幅提升,荣获"国家级园林城市”称号。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旅游小镇建设全面提速,城镇化率达44.2%。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11.3万亩,人工造林2.1万亩,退耕还林3.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4.46%,提高了3.4个百分点。落实严格的森林保护责任制,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行新、改、扩建项目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土地矿产资源管理,清理整顿22个小矿山、小企业。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对机场周边11个小胶厂进行搬迁重组,全面完成州人民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创建,建设生态村78个,勐罕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9个乡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生态乡镇。
  (三)过去的5年,是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5年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顺利完成,累计农村流转土地44万亩,林地确权到户面积137.67万亩。农村综合改革、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成效显著。新一轮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财税、粮食、教育、文化、广电等事业单位的改革有效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相继成立了城投、土投、水投、教投、交投等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融资公司。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取消479项行政审批事项。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下岗离岗失业人员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对外开放不断提高。以构建"大开放、大流通”格局为目标,口岸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提升。2010年对外经济贸易总额达17149万美元,为2005年的3.9倍,年均增长31.1%。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得到加强, 全方位宣传"雨林景洪•柔情傣乡”城市名片,分别在央视 《欢乐中国行》和《魅力西部》栏目中展示景洪风采;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相结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基诺族•跨越发展30年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广交会”、"昆交会”、"珠洽会”等各类重大节会活动和“泼水节”推介景洪,成功举办第十八届西南经济区市长联席会,促进了景洪与西南经济区文化、教育、商务、旅游等交流与合作。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引进世纪金源、大连万达、云南白药集团、云投集团等大企业到景洪开发投资;与省城投开展战略合作,实现景洪城投调整升级。"十一五”期间,签订招商引资投资合作协议38项,协议引进资金414.9亿元,实际到位国内资金85.8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49.64万美元。
  (四)过去的5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两基”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实验教学普及县”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率先在全州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工作,中、高考总成绩名列全州前茅,高考上线率大幅提升,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教育工作先进县(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38%,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年;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造中小学危房18.18万平方米;启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加快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农村贫困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62.1万人次;累计完成教育投入12.2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9倍。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提高到50%。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创作了《盛世欢歌》、《柔情傣乡》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基诺大鼓舞》荣获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铜奖;基层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224块篮球场、111个村文化室、86个农家书屋;实施390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设,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6%;积极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不断加强,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省甲级卫生城市通过省级复检,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竣工使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98.7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13个百分点。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少生快富"工程加快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二轮修志工作进展顺利,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宗教、人防、气象、外事侨务、保密、档案、史志、便民、红十字、残联、老龄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现了由基本解决温饱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23元,为2005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5036元,为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长15.3%o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住宅使用面积由17平方米增加到26平方米;完成450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12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保障性住房16.5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646.29万元,解决1900户住房困难问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农民16.5万人,参保率达95.8%,享有各类社会保险人数39万人次。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904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9229人。社会救助体系得到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工作扎实有效,对2000名残疾人实施救助。扶贫攻坚成效明显,累计投入扶贫资金8641万元,解决15460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7个克木人村扶贫工程。
  (五)过去的5年,是民主法制日益增强、和谐稳定局面更加巩固的5年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强化社会管理,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和法律"七进"活动,依法治市进程全面推进。加强"平安景洪”建设,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市”;争创全国"长安杯”活动深入开展,采取屯警街面、军警联合、重点巡防等新形式,"六联"机制逐步完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多发性犯罪,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扎实开展,禁毒工作成效显著。开展市级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活动,充分利用市委书记、市长大接访等问政平台,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面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311个单位及村镇荣获国家、省级、州级、市级文明单位称号。重视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部队、民兵正规化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发展。
  (六)过去的5年,是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升的5年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重大决策咨询、听证、新闻发布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电子政务加快推广,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制度不断完善,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清理废止16件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政府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强化便民服务、审计监督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卓有成效,机关作风得到改
  进。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重大事项主动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622件,办复率均达100%,满意度不断提高。
  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迎难而上求突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2%,地方财政支出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5%,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增长21.7%,旅游业总收入增长4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4%。
  各位代表,5年的攻坚克难,5年的砥砺奋进,我们取得了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5年的生动实践,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始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切合全市实际的跨越式发展新路子;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研判形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努力抢抓发展机遇;三是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五是必须始终坚持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用发展的成果造福人民;六是必须始终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不断增强政府的执行能力。
  这些成就与经验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景军警部队、公安政法干警、中央省属驻景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景洪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仍较缓慢;城乡基础薄弱,城市建设与管理有待加强,资源、环境与人口压力日益增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维护社会稳定责任重大;发展环境还不优,政府工作水平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以百倍的努力,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也是景洪跨越发展、奋力崛起实施富民强市的重要机遇期。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建设战略和省委、省政府确定景洪为"重点发展县市"时机,我们将立足新起点,顺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以更大的作为,推动景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十二五”新辉煌。
  根据市委四届九次全会要求,全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核心,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抓手,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以深化改革和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两强一堡”建设为契机,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按照州委"六大战略”和"两个率先"、"两个为主”、"两个定位”的要求,围绕到2020年景洪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前10强,建成旅游度假、居住、购物天堂的总体目标,加速"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城乡一体化、教育现代化、生态文明化、社会和谐化”进程,争当"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示范区、西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努力建设更加富裕、民主、文明、和谐、魅力新景洪。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
  一一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达到39000元,增速不低于12%;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33.3:45.7;地方财政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支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累计完成689亿元,力争达到8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经济贸易总额、旅游业总收入各年均增长15%。
  一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均增长14%,保持在全省先进行列,农垦职工群众户(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力争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力争进入全省中上水平;财政一般预算用于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占三分之二以上,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难有所帮;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
  一一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确保到2015年率先建成生态市,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森林覆盖率达到84.8%,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兴边睦邻”的目标。力争全市所有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实现"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目标。
  一一城市建设和管理上一个大台阶。充分发挥城市核心磁场作用,按照"两片一带”的空间布局和"双六十”发展目标,加快实施城市"3510”工程,继续开展城市其他"四创”活动,制定和启动切实可行的景洪城区无汽(柴)油车方案,全面推进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今后5年,我们将以建设"富裕景洪、宜居景洪、人文景洪”为重点,着力加快景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程。
  一一以产业发达、社会富足、充满活力为目标,努力建设"富裕景洪”。紧紧抓住国家未来10年投资4万亿元水利建设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兴水强滇"战略机遇,加快以防洪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继续开展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地改良,大力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提升改造橡胶、茶叶、咖啡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生物、旅游、物流、能源、矿冶、建材、林产品加工等产业,抓好天然橡胶、普洱茶、生态食品、小耳猪、傣药南药、竹业等六大产业基地建设。通过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62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人达27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00元。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生物产业,培育新型工业体系。抢抓“桥头堡”建设大好机遇,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引进一批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景洪。强力推进交通、能源等重点项目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清洁能源,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进泛亚铁路中线玉溪至磨憨(景洪段)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内公路通行等级,加快构筑连通内外、覆盖全市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以建设"一个中心、两大基地、五大市场”为目标,坚持市场化导向、信息化提升、品牌化带动,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3亿元,对外经济贸易总额达3.4亿美元。
  一一以生态良好、资源节约、人民幸福为目标,努力建设"宜居景洪”。以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加快推进生态恢复、保护和城市绿化,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胶园生态修复工程、地质灾害避让综合治理工程,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让生态成为景洪最核心的优势和最亮丽的名片。全面加快城市建设,以"宜居、宜商、宜业、宜学、宜游"为目标,全力做好民族建筑文化传承和保护,建章立制控制建筑高层,彰显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充分利用云南省旅游产业综合改革的优惠政策,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打造一批高端旅游服务产品,加速旅游产业从观光型到休闲度假、康体疗养、商务会议、娱乐购物型的转变,培育旅游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南传上座部佛教论坛中心"、"东南亚国家电影中心"、"冬季体育训练中心”建设,加快筹划"越冬节",提升特色乡村风情游,到2015年,实现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08亿元。加强城市交通、给排水、环卫、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文化娱乐、体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增强城市的要素、人口集聚水平和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制订切实可行的景洪城区大植物园、无汽(柴)油车方案,分别在绕城路以外设置换乘点,建立补偿机制,解决历史车辆问题。到2020年前建成低碳城市,以此实现景洪发展的大跨越、大转型、大升级。
  一一以文化繁荣、社会文明、公平正义为目标,努力建设"人文景洪”。不断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大力挖掘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重视和加强学前教育,不断强化基础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以上。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保健等服务体系。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的指导方针,实施人才强市,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作用,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全市人民文明素质和文明创建水平。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塑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健全完善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积极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三、2011年的工作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2011年当作"机遇年"、"挑战年”,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务实创新、狠抓落实,为"十二五"时期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开好头、迈好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增长15%,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增长11%,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为实现以上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10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三农"工作,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投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黄草岭水库和病险水库加固修复,继续抓好勐宋水库配套建设和南阿河整治工程,推进山区"五小”水利建设,完成"兴地睦边”农田整治2.2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地2.4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3万亩,总产量在12.9万吨以上。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解决98个村寨和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大橡胶、茶叶、咖啡等支柱产业提升改造,积极培育沉香、龙竹、坚果、石斛及做大雨林木耳、食用菌、红魔芋和林下养殖等特色经济产业,狠抓蔬菜基地建设,发展果蔬产业,做大畜牧水产业,大力实施冬季农业开发15万亩,实现农业总产值38.47亿元。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投入2000万元,继续实施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成700个村庄200个农场生产队规划编制,村寨(生产队)规划覆盖率达到60%以上;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全面推进新农村、新农场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完成10个行政村道路路面硬化76.8千米。抓好农村基层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00名、种养能手培训1万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万人次以上。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更多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省级重点扶持行列。积极创新机制,争取实施2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完成2个村易地搬迁,确保760户3400人脱贫。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扩大农民增收空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740元。强化农民负担管理,严厉打击坑农、害农事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上实现新的突破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31.%亿元。加快工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培育壮大电力、建材、矿冶、绿特食品加工、傣医药产业和林产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支持矿产业向专、精、深方向延伸。继续协调支持5万吨乙醇燃料、勐象竹业竹浆纸加工等一批工业项目建设。督促华新景洪水泥生产线项目加快工程进度,力争年内投产。协调抓好橄榄坝电站、小黑江回龙山电站、S)宋水库坝后电站开发建设。发挥商会协会优势,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力争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3.3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7%以上。
  (三)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增添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的突破
  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配套改革任务,完善管理体制。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抓好以林地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为主的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深化供销社"二次创业”,扎实推进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工作。巩固和完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支出管理。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放开投资领域,用政府的投资撬动大量的社会和企业投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垦改革,做到改革、稳定、生产"三不误”。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走出去”与"引进来”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强口岸通道建设,提升通关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边境贸易稳中有升,力争对外经济贸易总额达1.9亿美元。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按照"引大引强、强强联合、强弱互补、互利共赢”的工作思路,加强与滇东、滇中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重大节会活动,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着力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进一步扩大消费。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继续实施和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家店服务质量,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的各项政策,稳定和促进大宗商品消费;加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抑制物价上涨过快,不断扩大市场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增长15%的目标。
  (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在增强发展能力上实现新的突破
  紧紧把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桥头堡”建设和旅游"二次创业”机遇以及国家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和融资力度,整合地方财力,强力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抓好50项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00亿元。加快黄草岭水库工程、普洱茶文化博览园、滨江果园避寒度假山庄项目、告庄西双景、城市水源引水工程、嘎洒国际“傣”温泉项目、龙舟广场、勐罕多功能码头、勐罕至关累沿江公路、澜沧江沿江观光步行道等一批续建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23亿元以上;积极做好流沙河综合治理、城区新饮用水源项目、景哈大桥、大连万达集团投资项目、行政中心建设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同时,主动配合省、州有关部门推进泛亚铁路中线玉溪至磨憨(景洪段)和小磨另半幅高速公路(景洪段)前期建设工作。加强与国家、省、州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力度,加大对民生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项目的投人力度。
  (五)加快旅游转型升级,在推进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第五次旅游产业大会精神,强化旅游发展理念,加速旅游产品由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影视、文化等多样性产品转变。加大野象谷、傣族园、曼听公园等景区景点提升改造,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功能。重点打造嘎洒喜来登酒店、世纪金源大酒店、楠景新城、三达山生态郊野公园等一批高端休闲旅游项目建设,树立精品旅游品牌。加快景洪旅游市场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对接,逐步形成全方位、大开放的大旅游格局。加强旅游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严厉打击损害游客利益和影响景洪旅游形象的违法行为。借承办5个棒垒球国际重要赛事的影响力,拓展旅游市场和提升景洪知名度,力争实现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5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2亿元以上。
  围绕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目标,在抓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做好城市专项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拓展中心城市功能,统筹规划,提升景洪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力、经济辐射力、文化影响力和要素集聚力,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嘎洒、勐养、勐罕、大渡岗区域集中,尽快形成带动全市、辐射周边的景洪城市群,不断拓展城市空间。加大畅通城市建设力度,以绕城高速、北环路、流沙河景兰大桥等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区景兰大道、宣慰大道江北段二期项目等市政道路改造建设,加快启动低碳城市的城外客运、货运站点规划编制工作,提升和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切实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逐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继续实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特色化改造,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3%以上,绿地率40%。启动城市灯光改造,大力推广使用LED节能灯,减少光热,降低能耗。加强城市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探索城市管理和经营新模式。加快推进勐罕旅游名镇、嘎洒旅游小镇、大渡岗茶园旅游小镇和初龙、勐养、普文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扶持提升其他乡镇城镇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多样的小城镇网络,使全市城镇化水平达44.5%以上。
  (六)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上实现新的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立州"战略,坚定不移地树立"保护第一”思想,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新增公益林建设1万亩,改造中低产林2万亩。大力开展市、乡、村三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完成2个以上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申报工作。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面源污染。加快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2%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各类破坏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好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森林覆盖率达84.5%。深入开展"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扎实推进公路沿线、江河两岸、城镇面山等重点地区的绿化美化,重视农村水源林恢复工作,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启动胶园生态修复工程,逐步将海拔950米以上的胶园退让还林,实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运用环保技术、节能工艺、绿色材料,弘扬生态文化,倡导低碳生活,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加大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推动重点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七)加快财源培植步伐,在增强保障能力上实现新的突破
  加大财源培植力度,深入挖掘财政增收潜力,强化财政管理,努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的导向支持作用,巩固扩大现有财源,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内需和转贷资金支持,新上一批效益好、贡献大的财源建设项目,挖掘培植新型财源。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加大税务稽查力度,核实税负,堵塞漏洞,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15亿元,增长18%。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建设方向,实行部门综合预算,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对重点项目、"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审计监督,增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各项资金管理。加大与金融行业的合作,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积极引导金融行业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规模,提高服务效率,实现地方经济与金融业共赢发展。
  (八)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在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上实现新的突破
  重视和加强科技创新。努力争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继续实施"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建30个村级科技活动室。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鼓励发展专业技术协会。加强科研合作,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扶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科普工作。
  实施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强化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鼓励支持民办教育,重视幼儿教育,发展壮大职业教育,加强与周边国家专业技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完成22万平方米的校舍安全工程和危房改造项目任务,建设3所乡镇公办幼儿园。有序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解决教师短缺问题。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积极发展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如期完成3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5项重点任务,积极做好农垦医疗机构改革和市人民医院提升改造工作,启动实施西双版纳州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综合楼和市卫生监督业务楼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服务设施。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扬全国道德模范精神,重视城乡居民公德教育,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进”工作,积极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搜集整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开发”工程,鼓励民营资金投资文化产业。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新建50块乡村篮球场,新建10个农家书屋,提高群众文化知识和丰富农村文艺活动,促进农村繁荣稳定。不断包装提升"泼水节”、"嘎汤帕节”、"特懋克节"等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举办好民族服饰研讨和展演活动,打响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和阵地建设,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加快社区办公用房建设步伐,抓好城区周边5个村寨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社区试点工作;积极构建"一居一特”新模式,促进社区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九)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实现新的突破
  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加强创业培训I,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就业政策,做好就业服务,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860人,再就业800人。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监察执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加强救灾救济、医疗救助和五保供养工作,巩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成果,重视和处理好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扩大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及失地农民保障覆盖面。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加大保险费征缴力度,及时足额兑付各项保险金。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积极支持老年人开展各种健康活动,改善老年大学办学条件,新建50个农村老年人活动场所。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妥善安排好困难弱势群体生产生活。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在建4.2万平方米廉租房建设任务,新开工建设2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和9000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确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在26平方米以上。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完成在建228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统一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更加重视安全生产,深入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加大集中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加强对交通、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坚决问责和惩处安全事故涉及的失职、渎职行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机制,重点加强地震监测、防洪体系等设施建设,启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长安杯"创建活动。启动"六五"普法工作,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共廉洁执法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执法公信度。坚持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度,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着力处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移民安置等问题,形成依法有序表达合理诉求的良好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销售"黑彩”及各类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和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切实保障人民安全。强化禁毒防艾工作措施,严厉开展"扫黄打非”,净化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宁。依法保障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做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和行为道德规范。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上实现新的突破
  激烈的竞争态势,繁重的发展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强化公仆意识,把"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的建设水平。
  建设依法行政、行为规范的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依规办事水平,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管和制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认真负责地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主动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监督,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努力建设让人民信赖的政府。
  建设心系群众、情系基层的责任政府。坚持把为百姓谋福祉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树立亲民、为民、爱民之风,在群众最盼望的地方安民心,在群众最急迫的地方见真情,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下工夫,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细心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坚决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让人民拥护的政府。
  建设治政从严、科学决策的阳光政府。深入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制度上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咨询制度及决策责任制度,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审慎决策,使各项政策、决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强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强化审计监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切实加强自身修养,端正人格品行,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树立为政清廉的公仆形象,努力建设让人民放心的政府。
  建设求真务实、勤政高效的效能政府。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真抓实干,做到调查研究在一线、靠前指挥在一线、埋头苦干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流程,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切实落实"一站式”服务,加强政府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工作高效运转。进一步加大政务督查力度,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强化行政问责,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失职渎职者,将严肃追究责任,绝不姑息,绝不手软。进一步强化诚信建设,整治信用环境,坚决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有诺必践、一诺千金,树立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赋予新的使命,新的目标孕育新的希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有力的措施、务实的作风,奋力把"十二五”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谱写景洪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知识出处

景洪年鉴2011

《景洪年鉴2011》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景洪年鉴(2011)》主要记述2010年景洪市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介绍各行业的新成绩、新变化和新发展。本刊设有特载、专文、大事记、概况、政治、群团、军事、法制、经济管理、财税、金融保险、农林水电、农垦、工交邮电、城建环保、商贸旅游、外事口岸管理、教育科技、文卫体、社会生活、人物、史志特刊、附录等23个部类。

阅读

相关人物

岩温才
责任者
岩温才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景洪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