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发展和改革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洪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2222
颗粒名称: 景洪市发展和改革局
分类号: F127.74
页数: 2
页码: 232-233
摘要: 2008年,景洪市发展和改革局行政编制23人,事业编制2人,局机关现有人数25人,其中公务员23人,工勤人员2人。机构内部设置办公室、国民经济综合股(加挂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牌子)、固定资产投资股、农村经济发展股、社会发展股、价格股、招商股、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办公室8个股室。下属机构景洪市物价检查所,实有人数6人。
关键词: 地方经济 景洪市 经济管理

内容

【概述】2008年,景洪市发展和改革局行政编制23人,事业编制2人,局机关现有人数25人,其中公务员23人,工勤人员2人。机构内部设置办公室、国民经济综合股(加挂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牌子)、固定资产投资股、农村经济发展股、社会发展股、价格股、招商股、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办公室8个股室。下属机构景洪市物价检查所,实有人数6人。
  【经济综述】2008年,景洪生产总值
  完成62.8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75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6.94亿元,同比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9.11亿元,同比增长11.5%;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9:25:46调整为26.7:27:46.3,产业结构实现"三一二"型向"三二一"型的转变,结构更趋合理。
  【农村经济】2008年,景洪市共计发放综合直补、退耕还林、粮食直补3649.23万元,21万人次受益。农业产值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20.7%;林业产值完成17.07亿元,同比下降4,4%;牧业产值完成1.91亿元,同比增长4.7%;渔业产值完成0.49亿元,同比增长14.2%;农业服务业完成0.5亿元,同比增长2.9%。实施4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73个自然村3.4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1004口,改灶1006户,改造建设53.5千米行政村道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解决9个无电村用电问题,实施27个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培训农村劳动力1.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297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15个村委会顺利通过省、州"四通、五有、三达到"指标验收,扶持克木人发展建设项目全面启动。
  【工业经济】2008年景洪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5.44亿元,同比增长41.7%。2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85亿元,占全市工业89.8%,同比增长57.1%,实现工业增加值7.74亿元,同比增长50.6%;实现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主营业务收人10.3亿元,同比增长19%。发电量、水泥产量大幅增加,同比分别增长461.4%、29.2%;非公经济发展迅速,非公有制企业达到1.54万户,吸纳从业人员4.87万人,上缴税金2.6亿元,实现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18.6%,涉及矿产资源、房地产、生物资源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市场流通等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2008年,景洪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5亿元,达到45.9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全州总量的
  州、市有关部门领导对嘎洒机场周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调研(市发改局提供)67.4%。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6.51亿元,同比下降7.8%;房地产开发完成12.89亿元,同比增长88.1%;农村投资完成6.51亿元,同比增长43.3%。全市29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5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2.6%。曼飞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景洪农场八分场至景哈乡公路建设、教师进修学校综合楼、中化景洪胶厂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景洪市通达工程等7个项目顺利竣工;勐宋水库、宣慰大道改建、江南污水处理二期及排水管网工程、江南滨江片区改造、供水源引水工程、普洱茶文化博览园、机场扩建曼喃村搬迁安置等20个项目基本完成进度要求;橄榄坝大桥、市看守所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居民生活】2008年景洪市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58元,比上年同期净增1396元,同比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3611元,比上年同期净增508元,同比增长16.4%。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和改善农村消费,农家店覆盖全市10个乡镇5个辖区农场,覆盖率10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市区零售额同比增长23.2%,市以下零售额同比增长8.2%;物价继续走高,但涨幅有所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6%,高出年初预期调控目标1.6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2008年景洪市财源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全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完成4.57亿元,同比增长66.5%;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0.56亿元,同比增长47.1%。呈现出三个亮点:一是地税部门调整矿产资源选矿比后,矿产资源税增长近36%;二是加大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清算,土地增值税比上年同期增长75.8%;三是国税加大征管力度,税收同比增长37.7%。
  【金融运行】2008年,景洪市辖区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均有不同程度增力口。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6.76亿元,同比增长15.9%;各项贷款余额76.43亿元,同比增长25.2%。存贷款的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经济贸易】2008年景洪市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完成9632万美元,同比增长48%。其中:边境小额贸易同比增长97,6%;一般贸易同比增长87%。通过强化协调服务,促进全市内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在16届昆交会上完成场内外成交额826.2万美元,占全州成交额的31%;积极开展境外替代种植,全年新增替代种植面积7.2万亩;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国内资金14.01亿元,完成州下达任务的128%;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49.28万美元,完成州下达任务的10倍。
  【旅游业绩】2008年景洪市旅游业"二次创业”实施,旅游业克服持续自然灾害、全球经济放缓、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制约,国内外游客稳步增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30万人次,同比增长6.9%;完成旅游总收入30.87亿元,同比增长17.9%。
  【社会事业】2008年景洪市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投入科技三项费285万元,实施项目32项,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培养学科学带头人1903名,2008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6,5%;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改善办学条件。"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建立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杜绝因贫辍学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推进,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1.17万人,参合率95.5%,居全州第一;综合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保障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繁荣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全市广播电视光缆、微波联网,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逐年提高;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全年累计纳入城市低保对象16,85万人次,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2418.4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生活救助范围逐步扩大,全年累计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1.08万人次,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552.8万元;高度重视救灾、救济工作,全年共筹集各种救灾资金475.91万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绿色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3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第二批"生态示范乡镇"。
  (马宁罗小勇)

知识出处

景洪年鉴 2009

《景洪年鉴 2009》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景洪年鉴》是景洪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史志办公室承办的综合性大型信息资料年刊。《景洪年鉴(2009)》主要记述2008年景洪市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介绍各行业的新成绩、新变化和新发展。本刊设有特载、专文、大事记、概况、政治、群团、军事、法制、经济管理、财税、金融、农林水电、农垦、工交邮电、城建环保、商贸旅游、外事口岸管理、教育科技、文卫体、社会生活、人物、史志特刊、史海钩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刊、景洪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刊、附录等26个部类。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宁
责任者
罗小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景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