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开创景洪市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洪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1557
颗粒名称: 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开创景洪市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分类号: D630.1
页数: 5
页码: 58-62
摘要: 2009年3月25日,中共景洪市委副书记赵庆东,在景洪市委农村工作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关键词: 赵庆东 景洪市委农村工作三级干部会议 讲话

内容

在景洪市委农村工作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3月25日)
  中共景洪市委副书记赵庆东
  同志们:
  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三级干部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回顾去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核心目标,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全市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刚才,陈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做好2009年农村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团结奋进、攻坚克难,2008年全市"三农" 工作取得好成绩
  2008年,是我市"三农"工作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成功战胜严重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认真实施"六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保持稳定。
  (一)农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一是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去年,我市在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情况下,仍然实现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达26.4亿元,比上年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3611元,增长16.4%。二是坚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严格落实中央、省、州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各类惠农补贴1.21亿元,受益农民达20万人次。三是坚持以增加投入促进农民增收。去年共投入支农资金1.69亿元,比上年增长52.3%;通过"以奖代补"、"一事一议”政策补助资金2127万元,在225个自然村中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310个;投入8697万元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灌溉面积3.63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全面启动了扶持克木人发展工作。四是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确保农民增收。针对茶业价格低迷,橡胶白粉病严重等问题,市委、市政府组建了橡胶、茶叶增产增收工作队,及时开展橡胶防病减灾、提质增效工作;对茶叶企业进行贴息贷款扶持,调整茶叶加工产品结构,确保了农民持续增收。
  (二)农民培训工程稳步推进,农民素质不断提高。2008年,共举办政策法规、橡胶和茶叶种植管理、科学养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各种技术培训710期,受训人员10万人次,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能力明显增强。科普工作取得新突破,共完善配套了7个乡镇66个村委会的科技活动室,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5%。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完善了5个乡镇文化站的改扩建,农村的文艺队、篮球队、老年协会等组织不断增多,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力度加大,各类矛盾纠纷和不安全隐患进一步消除,"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禁毒防艾”、"平安创建"工作成绩显著,农村社会稳定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有所突破。继续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落实教育"两免一补"和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补助费3668万元,使3.86万名学生受益;落实粮食补贴2417.5万元,为去年的2.4倍;落实橡胶补贴96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1.2万人,参合率提高到95.5%;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启动"少生快富”工程,累计发放计划生育政策性奖勐2255万元,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不断加强农村低保工作,积极做好救灾救济工作。继续推进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核心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新建20个农家店。改造建设了11个乡镇卫生院和42个村卫生室。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解决了4623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27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发放小额信贷600万元,农村民生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坚持把农村"五通"工程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捆绑投入农村基础建设,农村交通、水利、饮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通路工程共投入资金875万元,完成行政村道路改造53.5千米;通水工程共投入资金1926万元,解决了73个自然村3.4万人的饮水问题;通电工程共投入资金320万元,解决了9个无电村514户群众的用电问题;通广播电视工程,完成17个村中频分配网建设和8个光缆联网建设,广播收听、电视收视综合覆盖率达96%;通电话工程,建设完成移动"信息富民镇"1个,"信息富民村委会"4个,"信息富民小组”86个。同时,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共完成村寨规划50个(含生态村规划),建设试点村40个(市级12个)。州、市通过投入补助资金400万元,撬动民间资金1504万元,群众投入劳力6.3万人次,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积极性高涨。
  (五)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基础得到巩固。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程,完成7000万亩公益林建设和1.5万亩退耕还林的荒山造林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千米;兑现退耕还林资金947万元,补助造林资金150万元,兑现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127万元。完成新建农村沼气池1004口,节柴改灶1006户,配套进行改厩、改厕、改厨350户。建设完成生态村40个,投入资金105万元,提供各种绿化苗木6.2万余株,绿化、美化村庄40个。集体林权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共投入资金1346万多元,确权到户土地面积230万亩,筹集资金149万元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投资3150万元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800亩。乡镇机构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地方公益林区划工作稳步实施,农村各项改革取得新成果。坚决打击毁林开荒、乱砍滥伐、非法采矿等违法犯罪活动,严格控制橡胶种植面积无序扩大,完成思小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恢复工程,5个乡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生态乡镇。
  (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引领农民发展的能力有所提高。认真实施和开展"云岭先锋"工程、"三级联创"、"边疆党建长廊"等工作,有力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认真做好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共举办村"两委”干部实践培训班两期,培训村干部200余人。有951名致富能手被列为党员发展的培养对象,1164名党员被列为致富能手的培养对象,364名党员优秀致富能手被列为村、组干部的培养对象。在16个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中建立了"农村党员书屋”,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对160名贫困党员进行了走访慰问,确定了181名困难党员为省州市关爱对象,每人每月补助50元。积极做好党内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工作,全年结成帮扶对子196个。认真做好村、组干部待遇落实工作,对村"两委""一肩挑”的村干部每月增加100元补助,村民小组干部的补助提高到每月100元。继续抓好集体经济扶持工作,共扶持种植橡胶3902亩、茶叶2418亩。2008年,全市抽调新农村建设指导员101人,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三农”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发展模式粗放,综合效益差,抵御市场和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弱,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二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尤其是乡村公路、安全饮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更为突出。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明显不足,"五难”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个别地方还很突出。四是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毁林种胶、乱砍滥伐、非法采矿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五是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急需提高,群众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仍然比较落后,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不高,一些村寨仍然存在赌博、非理性消费等不良现象。六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明显,发展不平衡,山区综合开发、扶贫攻坚任务繁重。七是部分干部作风不实,对“三农”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深、措施不力。这些问题表明,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只有坚持不懈地巩固和加强农业这个基础,才能谋划和推动好全市发展的大局。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做好2009年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扩散,中央的宏观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仍然有利于加快推进"三农"工作。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中央连续出台6个加强"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省委、州委、市委全会相继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充分说明各级将更加关心支持"三农”工作发展,对"三农”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因此,我们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些,更加积极主动地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2009年全市"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的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关键,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抓手,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尤其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千方百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千方百计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和发展"三级联动”、"三个依靠”、"六大工程"的长效工作机制,突破重点、带动全局、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全市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通过努力,力争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增长7%和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对农村的投入持续增长,农业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各项改革稳妥推进,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一)大力抓好农民增收工程,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省委、州委也提出了力争到2012年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的目标,形势紧迫,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精心谋划,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农民增收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1.加快实施六个重点产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我市的产业发展规划,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做强茶、胶支柱产业,提升粮食、畜禽水产主导产业,培育傣药南药、乡村旅游新兴产业,加大实施"六大产业"工作力度。一是提升茶、胶支柱产业。2009年,全市民营橡胶面积巩固在108万亩,改造提升低产胶园,通过加强科技管理,提高单产,规模经营,在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力争干胶总产量比上年增长20%;民营茶叶种植面积保持在20万亩,改造提升低产茶园,力争干毛茶总产量增长10%以上,80%的茶园生产基地通过无公害认证。二是巩固粮食果蔬产业。切实把粮食生产工作作为战略性任务抓好落实,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坚决保护好基本农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认真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推广超级杂交稻1.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7万亩,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1万吨以上。充分挖掘冬季农业开发和短期经济作物的潜力,冬季农业开发要完成15万亩,粮食作物间套种3万亩,果蔬种植面积6万亩,力争产量增长3%,产值增长7%。特别是要尽快建立1万亩稳定的蔬菜基地,带动5万亩反季节蔬菜生产。三是大力做好畜禽水产主导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强化服务、发展大户与专业合作组织等为抓手,加快畜牧、水产业发展,重点扶持特禽和生猪、大牲畜养殖大户,加大茶花鸡、冬瓜猪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广罗非鱼标准化养殖,抓好其他优良畜禽水产品种的试点示范,增加食品类消费品的生产和供给,减轻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力争肉蛋产量和水产品产量都增长8%以上。四是积极发展傣药南药、乡村旅游新兴产业。充分培植和开发傣药南药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抓好石斛、沉香、甜叶菊和红魔芋的试验示范种植。大力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加强与生产企业合作,创建产销对路的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从发展民间工艺、农产品加工、"农家乐"人手,做好乡村旅游文章,拓宽增收渠道,增加非农收入,使乡村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5%以上。
  2.充分利用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努力拓宽农业外部增收渠道。今年,中央和省、州农村工作会议对"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并广泛宣传,牢固树立落实政策也是政绩的观念,积极营造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央、省、州将大幅度地增加对"三农"的投人,继续加大对农业方面的补贴力度,农业、财政等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额度,力争使农民的政策性收入增加50元以上。各乡镇、街道、涉农部门要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手中,充分发挥支农惠农政策的增收效应。
  3.大力扶持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以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促进农民增收。要把规范、建设、扶持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推进农产品基地、品牌、企业认证,作为当前我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一是要确定10家质量、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基地和产品上给予认证,帮助打造和宣传品牌。二是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外地知名农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我市优势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引导、政策扶持、政府服务、农民参与,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一体化利益机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来抓,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要新建立3~5个专业合作社,使全市规范的专业合作社达40个以上。每新建一个专业合作社,市级财政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补助。四是要规范、完善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培养壮大经纪人队伍。要完成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培训15期2。00人次以上。五是确定一批农民产业大户,完成100个农民产业大户的扶持。六是确定一批市级知名品牌产品,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认证,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知名农产品品牌10个。七是确定一批知名经纪人名录,做好农村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及时提供各种市场供求信息的作用,做到市场需求与农产品生产及时对接,减少农民的损失。八是确定一批具有景洪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并设立标志牌。九是确认一批民俗文化古村名录,进一步保护、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打造具有浓郁民风民俗特色、民族建筑风格、民族传统文化的村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二)大力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努力创新农村义务教育和科技培训体制机制。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是以基础教育为重点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各乡镇、街道及教育部门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做好农村初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要落实劳动基地,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三分之二以上的返乡学生都能拿到农科员证书。二是坚持走集中办学之路。农村义务教育要优化校点布局,原则上农村小学教育要最大限度地集中到中心小学。这项工作由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乡镇长负总责,会后,要立即深入开展调研,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拿出集中办学、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配置、学生管理等"一揽子"方案提交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会研究后,于4月20日前报市委、市政府,力争下学期开学全面启动集中办学工作。三是今年的新型农民培训由市农业局牵头,市科技局、各乡镇及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完成新型农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以上。四是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健全技术服务和信息网络体系,按照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和长短结合、实际实用的要求,把引出去看、请进来教、沉下去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科技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做到科技培训与当地实际、农产品需求市场相对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加快培育发展农村科技示范户,真正促进"科技入户,措施到田”。
  (三)大力抓好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工程,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要紧紧抓住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一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力度,提高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鼓勐和组织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做好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和教师周转房建设。二是要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提高参合面和筹资水平,对低保户、五保对象、计划生育家庭个人缴纳的参合资金给予全额补助;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药品监督,加大农村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力度,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实施"少生快富"工程,继续落实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三是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农村低保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认真做好困难户、贫困户、残疾户救济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落实好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完成1300户农村民居改造,继续对全市5.35万农户农村民居实施投保。四是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工作。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加大乡镇文化服务站改扩建力度,重点抓好农家书屋、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和村寨篮球场建设,成立11个乡镇、街道体育站,完成建设篮球场50个;认真抓好农村电影"2131"工程,加大送戏下乡力度,进一步缓解农民"看戏看电影难";加强农村文艺、体育队伍建设,鼓勐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体育活动,逐步实现每个自然村有一支群众文艺队、每个村委会有一支群众体育队。五是建立健全市场、流通和信息等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继续实施"乡村流通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落实好"家电下乡"和"农机具下乡"政策,对购买家电、农机具的农民给予补贴;继续推进和完善"数字乡村"和"信息富民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保险事业发展范围。
  (四)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把农村道路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交通不便仍然是制约我市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交通已成为贫困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动一切力量,重点抓好自然村"村村通"道路建设工程,今年完成建设"村村通”公路677千米,完成通乡油路74.5千米。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以交通建设为带动,把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作为重点,打好农业发展基石。二是抓好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产业发展规划。我市农业发展仍处于落后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田质量不高,经营规模小,制约了产业做大做强。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整合土地、集约经营、规模发展的路子,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中低产田改造要以产业发展规划为要求、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从大字上做文章,从规模上下功夫,实现农田连片经营,推动机械化、产业化发展。可以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坝区乡镇入手,抓一些示范点、示范区工作。三是继续做好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工程。今年将安排11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70万元,解决42个自然村1.0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做好4个无电村的通电工程及农网改造工程;投入250万元,新建农村沼气池1000口,节柴改灶600户;投人591万元,解决266个山区村小组1.3万户6.3万人看电视难和30个自然村的通广播问题。四是切实抓好山区综合开发推进工作。市农委办要加大协调力度,全面整合资金和项目,加快景讷乡的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山区开发的新路子。同时,其他乡镇、街道今年重点要做好山区综合开发规划,规划要落实到项目,重点做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项目要落实到村,产业项目要落实到户、落实到具体的地块。要注重发展规模产业,也要注重发展特色、生态的小产业组合,还要注重在城镇建设生态农产品专业市场,搭建起山区农产品与消费市场间的桥梁。同时,我市还将继续做好山区扶贫工作,重点解决1600名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20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五是抓好试点村和生态村建设。认真落实好新农村建设七项制度,总结试点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路子,今年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村40个(其中:州级31个,市级9个),生态村建设20个。市级试点村的建设资金从"以奖代补"资金中安排,每个试点村投入不少于10万元。继续实施好人口较少民族4个村的整村推进发展项目,投入870万元继续抓好扶持"克木人” 发展项目工作。
  (五)大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不断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把坚决制止毁林开垦、管好"一区两林"、加大流域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作为实施农村生态工程的重中之重,把责任落实到分管部门、执法部门和基层。一是要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以退耕还林、水土保持、荒山治理、低产林改造、公益林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绿化造林活动。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和治理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自觉承担起保护生态的责任和义务。今年要完成6万亩公益林建设,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千米。二是要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完善征占用林地审核和监督管理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管护措施。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遏制毁林开荒、违法占用山体林地的行为。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和村庄绿化,同步推进道路沿线、江河两岸、湖泊水库周围和乡村面山的绿化美化。开展多种形式绿色创建活动,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三是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补换发工作,必须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主体改革,积极推进配套改革,真正建立起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地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健全地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森林管护体系。今年要重点做好景讷乡、嘎洒镇土地规范流转试点工作。
  (六)大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努力把村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深入开展"三级联创"、"云岭先锋"工程和“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等活动。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探索"村村联建”和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与村党总支挂钩帮建等模式。一是抓好以行政村党总支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的力度,提高"三力"水平,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加大对村党支部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其提高办实事、做好事的能力。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和村规民约的重要作用。二是构建"书记抓、抓书记”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以抓党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组织部门要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创新选拔机制,把"一好双强"(政治素质好、带头富致能力强、化解矛盾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工作负责、对农民有感情、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热爱农村、有知识、有见识的年轻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三是继续大规模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每年把乡镇干部、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轮训一遍,把党报配送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继续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启动选派大学生"村官”工作。认真抓好"三培双带"工作,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四是落实好省、州、市关于适当提高村干部待遇的政策措施,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帮助农村有困难的党员,尤其是老党员、老先进、老模范解决实际困难。五是全面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村账乡管",完善和落实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三、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确保全市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面对今年全市"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三农”工作成效作为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标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一)加强领导力量。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农村工作责任制,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经常研究、经常部署、经常检查,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完善市乡两级农村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工作,指定负责同志专门联系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确保"三农”工作的快速高效运转、体制顺畅。
  (二)强化统筹协调。"三农”工作做得好不好、抓得实不实、有没有成效,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是否真正担负起了农村工作的这一重大责任。要充分发挥农村工作委员会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作用,系统思考研究农民增收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各涉农部门、尤其是掌握资源配置的部门,要结合部门实际,在统筹中找准定位、明确职责、相互配合,自觉服从统筹大局,主动将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强化服务意识,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支持"三农”工作,使全市上下共同形成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加大整合力度。要以规划为龙头,大力整合涉农项目,支持整乡、整村地推进农村重点工作;大力整合涉农资金,支持农村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大力整合行政村活动场所、培训等资源,使其形成综合效应;大力整合涉及农村基层干部的各种补贴,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立即研究整合行政村活动场所、培训等资源和整合涉及农村基层干部各种补贴的方案,尽快研究整合明年涉农项目和涉农资金的方案,分别于4月15日和7月15日前报市委、市政府。从今年起,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的要求,未经整合的项目不得实施,未经整合的资金财政不得拨付。
  (四)改进工作方法。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广泛而深刻,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和传统习惯,善于运用市场的办法,以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强化服务的方式推动农村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带头到条件差、困难大的偏远贫困地方,深入调查研究,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事,要按工作标准和时限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真正做到定一件、干一件,抓一件、成一件。要突出工作重点,今年要特别突出抓好以行政村党总支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以义务教育为重点的新型农民培训、以自然村村村通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产业发展规划。这"四件事",市上将由相关领导负责,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由党政主要领导负直接责任,必须认真抓好落实。要统筹兼顾农村体制改革工作,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做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各项工作。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确定的工作任务,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三农”工作,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知识出处

景洪年鉴 2009

《景洪年鉴 2009》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景洪年鉴》是景洪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史志办公室承办的综合性大型信息资料年刊。《景洪年鉴(2009)》主要记述2008年景洪市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介绍各行业的新成绩、新变化和新发展。本刊设有特载、专文、大事记、概况、政治、群团、军事、法制、经济管理、财税、金融、农林水电、农垦、工交邮电、城建环保、商贸旅游、外事口岸管理、教育科技、文卫体、社会生活、人物、史志特刊、史海钩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刊、景洪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刊、附录等26个部类。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庆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