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洪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洪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1548
颗粒名称: 关于景洪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其他题名: 在景洪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2009年3月4日)
分类号: F123.1
页数: 4
页码: 30-33
摘要: 本节主要关于景洪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键词: 国民经济报告 景洪市

内容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景洪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请市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努力克服橡胶白粉病、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认真贯彻中央、省、州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各项工作在战胜困难和挑战中取得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两高、两多"良好态势,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质量高;项目开工多;人民群众得实惠多。主要宏观指标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任务,全面实现和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2.8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计划增幅0.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亿元,同比增长14.4%,高于计划增幅14.4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14%;地方财政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66.5%,高于计
  划增幅52.5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48%;地方财政支出10.56亿元,同比增长47.1%,高于计划增幅34.1个百分点;对外经济贸易总额9632万美元,同比增长48%,高于计划增幅36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亿元,同比增长20.2%,高于计划增幅0.2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00.2%;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30万人次, 同比增长6.9%,完成年计划的99%;旅游总收入30.87亿元,同比增长17.9%, 高于计划增幅5.9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0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58元,同比增长13.7%,高于计划增幅6.7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06.3%;农民人均纯收入3611元,同比增长16.4%,高于计划增幅8.4个百
  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07.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全市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重大转变。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0亿元,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分别实现增加值16.75亿元、16.94亿元和29.11亿元,分别增长1.5%、19.1%和11.5%。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9:25:46调整为26.7:27:46.3,首次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三一二"型向"三二一"型的重大转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2和0.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共计发放综合直补、退耕还林、粮食直补3649.23万元,21万人次受益。预计农业产值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20.7%, 林业产值完成17.07亿元,同比下降4.4%,牧业产值完成1.91亿元,同比增长4.7%,渔业产值完成0.49亿元,同比增长14.2%,农业服务完成0.5亿元,同比增长2.9%,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年共争取各级财政资金1.69亿元,市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实施4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73个自然村3.4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1004口,改灶1006户,改造建设53.5千米行政村道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解决9个无电村用电问题,实施27个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加快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培训农村劳动力1.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297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15个村委会顺利通过省、州"四通、五有、三达到”指标验收,扶持克木人发展建设项目全面启动。
  (三)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实力逐步增强。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44亿元,同比增长41.7%,2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8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89.8%,同比增长57.1%,实现工业增加值7.74亿元,同比增长50.6%,实现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9%。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景洪电站两台机组投产发电,发电量同比增长461.4%,铁矿石生产完成产值2.8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8.9%,有力地拉动了全市工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发电量、水泥产量大幅增加,同比分别增长461.4%、29.2%,非公经济发展迅速,非公有制企业达到1.54万户,吸纳从业人员4.87万人,上缴税金2.6亿元,实现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18.6%,涉及矿产资源、房地产、生物资源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市场流通等方面,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力量;安全生产机制不断完善,与相关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状签订率达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再创佳绩,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固定资产投资走出了一直以来低迷的运动态势,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5亿元大关,占全州总量的67.4%,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6.51亿元,同比下降7.8%,自主投资有了突破性发展,上亿元建设项目共12项,新开工8项,完成投资8.2亿元,占地方城镇投资的37.3%;房地产开发完成12.89亿元,同比增长88.1%,投资热潮依然未减;农村投资完成6.51亿元,同比增长43.3%。
  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正在形式。全市29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景洪农场至景哈乡公路建设、教师进修学校综合楼工程、景洪胶厂建设、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景洪市通达工程等7个项目顺利竣工;勐宋水库、宣慰大道改建、江南污水处理二期及排水管网工程、江南滨江片区改造、供水源饮水工程、普洱茶文化博览园、机场扩建曼喃村搬迁安置等20个项目基本完成进度要求;橄榄坝大桥、市看守所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五)居民生活不断改善,消费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国家增资政策的落实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收入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58元,比上年同期净增1396元,同比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11元,比上年同期净增508元,同比增长16.4%,
  城乡市场消费活跃,增长速度加快。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断扩大和改善农村消费,农家店覆盖全市10个乡镇5个辖区农场,覆盖率达到100%,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市区零售额同比增长23.2%,市以下零售额同比增长8.2%,物价水平继续呈走高态势,但涨幅有所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6%,高出年预期调控目标1.6个百分点;农业生
  产资料价格指数持续高位运行,同比上涨9.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加重了农民生活负担。
  (六)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金融运行稳定有升。由于政策性因素调整为地方财政增长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强化非税收入的征管,特别是土地出让管理政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财源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全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预计完成4.57亿元,同比增长66.5%,地方财政支出预计完成10.56亿元,同比增长47.1%,呈现出三个亮点:一是地税部门调整矿产资源选矿比后,矿产资源税增长近36%;二是加大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清算,土地增值税比上年同期增长75.8%;三是国税加大征管力度,税收同比增长37.7%。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6.76亿元,同比增长15.9%;各项贷款余额76.43亿元,同比增长25.2%,存贷款的快速增长,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七)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旅游业效益明显增强。在国家利好政策促动下,锰矿进口和猛铁出口大量增长,对外经济贸易增势强劲,对外经济贸易总额预计完成9632万美元, 同比增长48%,其中:边境小额贸易同比增长97.6%;一般贸易同比增长87%,通过强化协调服务,有力促进全市内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在16届昆交会上完成场内外成交额826.2万美元,占全州成交额的31%;积极开展境外替代种植,全年新增替代种植面积7.2万亩;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国内资金14.01亿元,完成州下达任务的128%;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49.28万美元,完成州下达任务的10倍。
  随着旅游业“二次创业”方案的实施,以及入冬以来凸显的避寒优势,旅游业克服了持续自然灾害、全球经济放缓、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制约,国内外旅客稳步增长,走出了年初以来发展缓慢的困境。预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30万人次, 同比增长6.9%;完成旅游总收入30.87亿元,同比增长17.9%。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全年投入科技三项费285万元,实施项目32项,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培养学科学带头人1903名,2008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5%;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始终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建立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杜绝因贫辍学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推进,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1.17万人,参加率达95.5%,居全州第一;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综合整治工作,保障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繁荣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全市广播电视光缆、微波联网,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逐年提高;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全年累计纳入城市低保对象16.85万人次,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2418.4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生活救助范围逐步扩大,全年累计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1.08万人次,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552.8万元;高度重视救灾、救济工作,全年共筹集各种救灾资金475.91万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绿色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3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第二批"生态示范乡镇,
  总体上看,2008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良好。但在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财政增收来源渠道少,收支矛盾突出,基本建设资金需求量大,筹措建设资金任务艰巨;二是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业企业效益普遍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企业少且规模小;三是受橡胶和茶叶价格的影响,农业产值下降,农民增收困难;四是物价持续高位运行,对人民生活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涨幅较大,增大了农业生产成本。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全年计划目标,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9年,我市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重大机遇。去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急剧恶化,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企业经营、外贸出口、财政增收、就业创业、民生保障等面临诸多困难。在看到挑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蕴涵的机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措施,创造了难得的“四低”机遇,即材料价格低、用工价格低、贷款利息低、建设成本低。加之海内外流动性资本过剩,这为我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吸引国内外投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机遇。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按照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总要求,建议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市生产总值达71亿元,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第二产业增长25%,第三产业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1.9%;地方财政支出增长2.9%;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增长12%;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六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一是着力抓好粮胶茶三大支柱产业的提升发展,增强其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规划建设山区综合开发,力争粮食产量达到11万吨以上;二是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下大力气抓好以通路为重点的"五通"及水利设施建设,力争完成677千米村村通公路,解决1.0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勐龙土地开发整理、勐宋水库建设进度,力争黄草岭水库年内开工建设;三是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势头,尤其要重点抓好农民增收千元项目,确保农民增收千元目标的实现;四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整合捆绑各类资金,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积极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完成新农村试点村建设40个,认真抓好新农村建设非试点"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措施的落实;五是抓好科技项目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六是继续整顿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稳定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
  (二)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特色产业新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为我们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重大机遇,要坚定不移地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一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物制药、竹浆纸等新产业,走精深加工发展路子,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二是扶持好现有工业企业。针对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重点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充投融资渠道,想方设法为工业发展筹措更多资金;三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放宽市场准入政策、保障工业发展用地和改善生产环境等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落实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四是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工业。进一步提升电力、矿业等主导产业,抓住有利时机延伸橡胶、木材加工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在加快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力争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8%。
  (三)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掀起基础设施建设新高潮。牢牢把握中央扩大投资重点领域和基本方向,坚持大手笔高水平规划,选准选好项目,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争取国家支持。以交通、水利、旅游、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5%以上。一是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千方百计抢占项目实施、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先机。加强项目组织和申报工作,对照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不断组织、策划、储备、包装、申报、推介城乡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中央、省、州支持。强化项目推进工作,已决策实施的未开工项目,要全力做好前期工作,对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的项目要抓紧落实。对已开工项目要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全速推进工程进度;二是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力争财政偿债准备金达到8000万元以上。千方百计合理引导社会投资,敞开吸纳市外更多资金投入到推动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整合提升各类投融资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等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实施49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13.14亿元,本年计划投资17.22亿元。计划年内新开工景洪江心大沙坝湿地康体中心、嘎洒旅游小镇、市看守所等31个重点项目;加快公路、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人民群众关心的勐泐大桥、橄榄坝大桥年内开工建设,力争景洪至勐罕公路年内完成前期工作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力争曼听公园提升改造项目、北环路网项目、民航路延长线改扩建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抓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争取市医院住院部大楼、市检察院技术用房、乡镇文化站、敬老院等建设项目年内完工,景洪市实验高级中学、实验小学、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特殊教育学校、救助管理站等项目年内开工。
  (四)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按照 "招大商、选优商”的思路,紧紧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度假天堂、居住天堂、购物天堂的目标进行招商,大力吸引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进入景洪,实现“共赢"的目标,以积极的姿态、宽广的视野、有力的举措,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一是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以西双版纳机场改扩建、昆曼高速公路通车为契机,依托景洪港、240边境贸易通道,加快形成大交通、大流通的格局,把景洪建成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和水路通道,形成最具开放活力的沿边对外开放城市;二是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管理机构。把素质高、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同志抽调到招商引资队伍中来,并适时选派招商引资人员到发达地区培训,学习外地先进的招商经验和理念,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和工作机制;三是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奖励政策,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者。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强化监督检查,维护投资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切实做好招商项目基础工作。把国家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与实际结合起来,围绕优势和特色,吃透、吃准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找准切入点,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加强与各个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指挥部协调配合,把各个指挥部的大项目、好项目包装对外发布;五是注重服务,努力提高招商水平。把围绕客商的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对有意向投资的客商,认真细致做好接待服务,对重点招商项目采取专人负责、专门推荐、专人跟踪,吸引更多的外地客商到景洪投资兴业。
  (五)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和旅游经济,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围绕市委提出的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深入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精神,认真实施好"引水入城,打通两条路,护好两个湖,架好两座桥,做好两道门,提升五个园,改造两个区,画好一个圈”工程。通过"拉大框架、完善功能、塑造特色、提升品位",以"一轴两片"为重点,努力构建功能完备、分区明确,集江、湖、城于一体的宜居城市。一是充分展示民族文化内涵,打造魅力景洪城。加快城市生态建设,把热、傣、水、边的城市人文特点充分展现出来;二是加快构建景洪城市发展新格局。以更大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大的手笔,逐步实现市委提出的城市建设"双六十”目标。积极谋划和推进新一轮市域空间布局,从三个层次谋划和构建景洪城市发展新格局:以主城区为主线,打造中心商务区。以澜沧江为轴线,打造勐罕、景哈旅游观光区。以曼龙枫片区为核心,打造嘎洒休闲度假经济区;三是全面启动并尽早完成一批城市道路改造、绿化、美化、亮化、特色化改造工程。做好宣慰大道、勐泐大道、勐龙路等城市道路改造及景德东西路、民航路、江北片区等路段门头广告特色化改造治理。做好沧江新区、中心北片区、北环路、机场老路、宣慰大道江北段等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旧城改造工作,按照统一规划、逐步实施的思路,把周边地块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的区域;四是结合景洪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围绕热带雨林这篇文章,做优、做特景洪城市绿化工作。
  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一是做好传统观光旅游转型升级为休闲度假、康体疗养、娱
  乐购物旅游天堂的相关工作;二是加快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建设一批高端休闲度假酒店,重点抓好沧江新区范围内的护堤景观、江南片区夜景照明和傣族园、曼听公园等景区的改造,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着力推进旅游小镇及旅游特色乡村建设。以发展一批特色精品旅游小镇及乡村旅游为切入点,重点抓好大渡岗、勐罕及嘎洒旅游小镇项目和建设好一批特色旅游村;四是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风情走廊。以基诺山乡、勐罕镇、勐龙镇为重点,开辟特色乡村风情游走廊,塑造乡村旅游新形象;五是继续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力度。推进无障碍旅游, 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和旅游经营者建立完善公平、合理、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六是继续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进一步做好旅游宣传促销,组织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做好2009年第18届西南经济区市长联席会的承办工作。
  (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取得和谐景洪新成效。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同步,花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解决好群众受教育、就医、就业、特困群体救助等问题,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全市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工程,高起点、高标准、有计划地抓好校舍扩容、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重点抓好市实验高级中学、实验小学项目。继续抓好"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和"控辍保学”工作,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扩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公共服务、成果交易、融资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建设,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三是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广电事业。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活动。加快推进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四是加大医疗卫生改革力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市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五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就业援助制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努力帮助中低收入群众实现"住有所居”;六是大力推进"创模”和生态建设,切实加强治污减排。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推进绿色创建系列活动,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继续开展整治企业违法排污专项行动,确保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各位代表,做好2009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景洪年鉴 2009

《景洪年鉴 2009》

出版者:云南民族出版社

《景洪年鉴》是景洪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史志办公室承办的综合性大型信息资料年刊。《景洪年鉴(2009)》主要记述2008年景洪市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介绍各行业的新成绩、新变化和新发展。本刊设有特载、专文、大事记、概况、政治、群团、军事、法制、经济管理、财税、金融、农林水电、农垦、工交邮电、城建环保、商贸旅游、外事口岸管理、教育科技、文卫体、社会生活、人物、史志特刊、史海钩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刊、景洪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刊、附录等26个部类。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源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景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