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勐海县年鉴》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1048
颗粒名称: 交通•运输
分类号: F512.3
页数: 9
页码: 247—255
摘要: 1996~2000年,交通局完成国道214线县城过境路2千米,黎明农工商公司过境路1千米共3千米的改建工程,投资190万元。景洪至勐混二级公路县境内段50.7343千米于1999年11月开工建设,勐海县负责征地拆迁及补偿,至2000年底,已补偿征地拆迁费126.8万元。县乡公路完成海往公路勐海至勐阿段31.21千米、巴达公路勐遮至下曼来段9.078千米,共40.288千米沥青公路改建工程,共投资2187万元。完成勐冈公路18千米四级砂石公路改建,投资28万元。建布朗山边贸路15千米,投资150万元。完成勐往、勐宋、勐海、布朗山、巴达、西定、格朗和、勐满等乡卫生路及县城景管路建设,共建沥青公路7千米,水泥路1.5千米,投资500万元。新、改建乡村、蔗区、自然村公路600余千米,建中、小型桥34座739.6延米,共投资1340万元,群众投工140余万工日,拖拉机3万余台次,折合资金3000余万元。援外工程完成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至景栋公路勐拉至贺勐段四级公路标准上限砂石公路20千米,投资587万元。新、改建布朗山、海往、格朗和、南本、勐冈等公路道班房11幢1625.52平方米,投资109万元。共计完成新修、改建公路672千米,总投资8800万元。到2000年末,全县有公路2940千米,其中国道171千米,县乡公路369.019千米(其中边境、边贸路88.5千米),乡村公路737.9千米,专用公路134.15千米,蔗区、自然村公路1528千米,14个乡镇102个村公所通了车,868个自然村有865个通了公路。
关键词: 年鉴 勐海县 交通运输

内容

【概述】1996~2000年,交通局完成国道214线县城过境路2千米,黎明农工商公司过境路1千米共3千米的改建工程,投资190万元。景洪至勐混二级公路县境内段50.7343千米于1999年11月开工建设,勐海县负责征地拆迁及补偿,至2000年底,已补偿征地拆迁费126.8万元。县乡公路完成海往公路勐海至勐阿段31.21千米、巴达公路勐遮至下曼来段9.078千米,共40.288千米沥青公路改建工程,共投资2187万元。完成勐冈公路18千米四级砂石公路改建,投资28万元。建布朗山边贸路15千米,投资150万元。完成勐往、勐宋、勐海、布朗山、巴达、西定、格朗和、勐满等乡卫生路及县城景管路建设,共建沥青公路7千米,水泥路1.5千米,投资500万元。新、改建乡村、蔗区、自然村公路600余千米,建中、小型桥34座739.6延米,共投资1340万元,群众投工140余万工日,拖拉机3万余台次,折合资金3000余万元。援外工程完成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至景栋公路勐拉至贺勐段四级公路标准上限砂石公路20千米,投资587万元。新、改建布朗山、海往、格朗和、南本、勐冈等公路道班房11幢1625.52平方米,投资109万元。共计完成新修、改建公路672千米,总投资8800万元。
  到2000年末,全县有公路2940千米,其中国道171千米,县乡公路369.019千米(其中边境、边贸路88.5千米),乡村公路737.9千米,专用公路134.15千米,蔗区、自然村公路1528千米,14个乡镇102个村公所通了车,868个自然村有865个通了公路。
  "九五"期间,投资889万元,完成勐混运管分站、打洛口岸交通运输管理站、勐海客运大楼共3170平方米的建设。
  到2000年末,全县拥有各型汽车1900余辆,其中大小型货车1006辆 (其中个体户695辆),大小型客车843辆(其中个体户296辆,机关企事业单
  位57辆),各型拖拉机16400余台,人力、机动三轮车400余辆,摩托车15000多辆。
  1996~2000年,道路运输业经营资格审验共审验大小型货车2736辆次,大小型客车917辆次,大小型营运拖拉机39045台次,运输服务业51户次,车辆维修业388户次。
  "九五"期间共征收:汽车养路费2987万元,比"八五”1875.4万元增1111.6万元;拖拉机养路费916.5万元,比"八五”391.9万元增524.6万元;客货运附加费1108万元,比"八五”322万元增786万元;运输管理费554.6万元,比"八五"196.5万元增358万元。
  "九五"期间共完成客运量255.43万人,客运周转量19562.59万人千米,货运量706.25万吨,货运周转量69995万吨千米。打洛口岸出入境汽车246743辆次。
  【机构设置及变更】1996年7月1日,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勐海县地方公路路政管理大队"(后改称路政管理所),为交通事业单位,隶属县交通局,其经费先由交通局用养路费核拨,2000年1月起,列入财政拨款。
  1998年5月7日,县委批准撤销县交通农机局,成立县交通局,农机部分归口农业局管理。
  1998年8月6日,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勐海县交通工程公司",为集体公路桥梁施工企业,隶属县交通局。
  【成立国道214线景洪至勐海段公路改建工程协调领导小组】 国道214线景洪至勐海段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报告经省交通厅批复,立项建设。为确保公路建设工程顺利进行,县人民政府于1998年9月30日成立了 "国道214线景洪至勐海段公路改建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县长岩比任组长,副县长段升庆、岩温、县委副书记杨仕兴、交通局局长李家忠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设在交通局),办公室主任由李家忠兼任。
  【路产路权界定】 根据《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中央、省交通、土地主管部门和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的部署,为保护公路路产、路权不受侵占,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从1998年10月起,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国(省)道、县乡公路路产、路权界定工作。10月20日,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副县长岩温为组长的"勐海县路产、路权界定、公路用地地籍调查、登记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此项工作。由县交通局、土地局具体组织实施。1999年3月3日召开勐海县公路路产、路权界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乡镇主管交通、土地的领导、土地管理员、县属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会上传达学习了关于开展公路路产路权界定工作的有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操作方法,会后分别成立了省管公路,县乡公路两个界定小组,分别开展工作。
  在界定中,对公路用地、公路设施用地、保护用地按规定标准进行调查、丈量、造册登记、绘制用地平面图,与公路沿线村公所、村委会签订用地协议,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用地手续。经过3个月紧张、细致的工作,完成了县境内国、省道、县乡公路路产路权界定工作。11月21日,勐海县路产、路权界定工作通过由省交通厅、土地管理局、公路局组成的检查验收组验收。
  此次路产、路权界定工作,共界定省管公路2条167.648千米,界定公路用地2宗4607.93亩,公路保护用地2宗5672.23亩,公路设施用地44宗1676.44亩,与30个村公所,103个村委会签订了用地协议,清理了30处违章建筑。界定县乡公路9条263.23千米,公路用地9宗7838.24亩,公路保护用地9宗7870.02亩,公路设施用地25宗481.41亩,与66个村公所、164个村委会签定了用地协议,清理了13处违章建筑,投入资金23万元。【亚洲银石4x4汽车拉力赛】 由中国
  汽车联合会与马来西亚汽车联合会共
  同举办的亚洲银石4x4汽车拉力赛—千禧之旅于2000年8月12日在勐海县勐宋公路、南本公路进行。
  为保证拉力赛顺利进行,7月27日,副县长聂曲带领公安、交警、交通、文体等单位领导对勐宋、南本两路赛段进行路况调查,制订了安全措施,对水毁路段提出整治方案,州、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由交通局组织公路养护人员、机械突击抢修因水毁山体滑坡的南本公路二个路段,全面整修勐宋、南本两路路面,勐宋乡政府发动群众清除路肩、边坡杂草。
  8月12日晨7时40分,车手们经打洛口岸进入中国境内,经短暂结集准备,前往赛段—勐海县勐宋公路曼鲁村(起点),经勐宋公路、至南本公路K0与国道214线交岔口(终点),全长22千米,沿途有上万名观众观看。11时40分,比赛正式开始,经过紧张、刺激的较量,来自泰国的105号赛车、奥大利亚110号赛车、新西兰101号赛车分获拉力赛前三名。此次拉力赛共有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32辆赛车64名车手参加。
  【建盖客运大楼】1992年5月31日,勐海县客运服务站客运大楼经省交通厅批准列项建设,经过几年的考察、论证,由省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可行性研究、设计、预算,经批准于1997年12月12日正式动工。建筑面积2406.04平方米,为砖混框架结构七层楼房,建筑高度30米,为勐海县最高的楼房建筑,是集客运、售票、商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多功能楼,为面向社会开放的三级客运站,由省、州、县共同投资建设。2000年2月竣工,总造价626.86万元。5月26日,在省交通厅运管局主持下,各有关部门参加进行竣工验收,评为合格工程。客运大楼竣工投入使用,进行微机售票管理,进一步改善了勐海县客运条件,旅客乘车环境。
  【打洛口岸交通运输管理站办公大楼建成】 云南省打洛口岸交通运输管理站办公大楼经省交通厅批准于1996年3月动工,省、州、县共同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297.63平方米,建筑面积678.85平方米,为一幢三层楼房,同时建设职工宿舍456平方米,总投资
  237万元,于1997年11月竣工,12月11日,通过省交通厅验收。
  打洛交通运输管理站出入境办证
  【布朗山公路严重水毁】1998年5月24日,布朗山突降暴雨,山洪、泥石流将布朗山公路K31~ K36一段公路严重水毁;K32+600处一道长19.5米的1米拱涵全毁,路基冲断8米,沿河路基冲毁20余处,长300余米,有效路基仅剩2.5~4米,路面被泥石流覆盖100多米,交通中断了3天,经济损失20多万元,经交通局、布朗山乡政府组织民工、施工队,云南振思铁合金公司布朗山料场出动装载机共同抢修,于5月27日修通便道、过水路面,临时通车。
  【全县交通工作会议】1998年12月17日,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1996年以来全县交通工作成绩、经验。参加会议的有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及县属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各乡镇主管交通的领导,部分村公所村长、交通系统各单位、各公路养护道班班长(承包人)共140余人,会上,县委书记胡志寿、县长岩比作了重要讲话,交通局局长李家忠作了工作报告,勐阿糖厂、勐海乡政府等单位发言,交流了蔗区公路、乡村公路建设的成绩和经验。表彰了26个先进集体,54名先进个人。
  【交通工程公司成立】1998年8月6日,县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成立勐海县交通工程公司,交通工程公司为县内集体企业,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四级公路桥梁施工企业,隶属县交通局,徐云龙担任经理。交通工程公司自1994年组建后,曾参加了勐海县城过境路、景管路、景洪至小勐养公路、勐阿油路、缅甸掸邦东部四特区勐拉至贺勐公路、勐遮油路、勐冈公路,
  西定、巴达、勐海乡、勐满乡等卫生路建设。至2000年止,有职工23人,
  拥有固定资产300余万元,取得 "四级施工资质证”和"四级测绘资格证",原在县交通局内办公,2000年6月迁至桥头新村4号新址,占地2000平方米。
  【公路建设实行"双合同"制】
  根据云南省交通厅党组《关于在建设工程中建立并实行"双合同制”》的通知,县交通局在1998年11月动工的勐遮至下曼来油路、勐冈公路的建设中开始实行"双合同"。“双合同”为《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廉政合同》,其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秩序和减少基建工程中违法违纪行为,促进领导廉洁自律。《廉政合同》具体规定了工程发包、承包双方的廉政权利、责任、义务及相应的奖惩措施。
  【格朗和乡建成3条乡村公路】 格朗和乡经过3年的努力,建成了格嘎、格混、格南3条乡村公路,形成了以格朗和为中心的乡村公路网。改善了交通环境、条件。
  格嘎公路:由格朗和乡帕真公路 K2起,经曼麻榜至景洪市嘎洒镇种植场接上至嘎洒公路,长14千米,至嘎洒31千米。1995年格朗和乡政府为打通格朗和至景洪交通,方便该乡农副土特产品销往景洪而修建,新修帕真路至种植场路14千米,由乡政府水利员测量,发动群众“民工建勤”修路,历时3年,于1998年底修通毛路,路基宽6米,建涵洞54道351延米,共开挖路基土石方20万余方,耗工7万余工日。州、县共补助资金、炸药计14万余元,因无路面,旱季可通行车辆。
  格混公路:由格朗和乡帕沙路K3起,沿南嘎浪河至勐混乡广冈,接上贺开公路,长12千米。1997年,为解决格朗和乡帕沙村公所在南嘎浪河两岸甘蔗经勐混运往景真糖厂运输问题,由景真糖厂农务科孔发望负责测量、技术指导修建此路。景真糖厂出资8万元,帕沙村公所贷款8万元,州政府补助3万元、县交通局补助炸药款2万元,共计21万元,由四台推土机推路基,宽7米,建石拱桥1座,跨径5米,长8米,宽4.5米,涵洞16道112米,1999年冬完工通车。
  格南公路:由格朗和乡卫生所门口起,经曼科松至南糯山止,全长16千米,未修公路前有人行小路,乡村干部、学生、群众来往乡政府、村公所步行或乘车绕道县城,行程60余千米,需时2~3小时。多年来,乡村干部、群众要求修建此路。1999年,南糯山村公所集资10万元、县交通局先后补助炸药2吨,由格朗和乡政府测量,组织施工,用四台推土机推路基,年底完成路基工程,宽5米。因缺资金未建涵洞、路面。旱季可通行小车、拖拉机,小车由格朗和至南糯山仅需40分钟。
  【纳丙扶贫桥建成通车】 勐阿乡纳丙村公所纳丙村是插花贫困村,是中国人民银行勐海县支行扶贫点,纳丙扶贫桥位于纳丙村外南丙河上,该村因南丙河阻隔,使两岸群众生产、生活、交通往来困难,影响脱贫致富,原有独木桥,过桥十分危险,群众迫切要求建永久性桥。1996年4月11日,县人大、政府、政协、计经委、交通、县人行及勐阿乡政府等部门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到纳丙村调研,决定由人行牵头,交通局负责设计、预算上报建设计划。9月3日,县人民银行、勐阿乡政府及交通局领导、工程技术员在勐阿乡政府开会审查设计、预算。决定集资建桥。设计为石拱桥1孔跨径16米,长29.2米,宽3.5米+2x0.25米路缘石加护栏,预算16.2万元,由沪西县三河乡建筑公司七队承建。同月开工,1997年4月23日竣工通车,造价18.7万元,其中勐海支行出资87185元,乡村集资(包括大米、木料)75900元,县交通局补助41815元。
  【民族团结桥建成通车】 民族团结桥位于格朗和乡南糯山村公所巴拉寨上游1.2千米巴拉、曼恩路K0+500处,地处勐海乡曼尾村境内,跨越流沙河,距昆洛公路K753处500米,以前没有桥梁,80年代后期,巴拉、曼恩村发展甘蔗,旱季架设木便桥通行,雨季水毁,交通中断。为适应甘蔗运输需要,1995年由巴拉寨牵头,受益的小巴拉、小曼恩、曼尾等村傣、哈伲、拉祜等各族群众集资,在县委、县政府、勐海乡、格朗和乡、勐阿糖厂、景直糖厂的支持下,建设永久性桥。由县交通局设计和组织施工,设计为石拱桥,单孔跨径25米,宽4.5米+2xO.25米路缘石,长40.3米,由沪西县三河乡建筑公司七队承建,1996年1月2日开工,5月30日竣工,11月17日进行竣工验收、通车典礼,原州人
  大主任唐家寿,县委书记艾罕炳为通车典礼剪彩。投资23万元,其中群众集资10万元,景真糖厂出资5万元,勐阿糖厂出资3万元,勐海、格朗和两乡政府各补助2万元,县政府补助1万元。因由各族群众集资,各单位出资建桥,命名为"民族团结桥”,县人民政府立功德碑以示纪念。
  【勐海乡曼短水白塔桥建成通车】 勐海乡曼短村公所水白塔桥历史上是勐海经曼短到勐宋的人行木桥,曼短村通公路后,行人、骑自行车者往来县城、曼短或到白塔缅寺拜佛仍过此桥,因年久失修过桥危险。1998年1月,县交通局、勐海乡政府、曼短村公所就修此桥达成协议,由勐海乡政府、曼短村公所集资,县政府给予补助建设永久性公路桥,村公所负责改建桥两端公路,由县交通局负责设计、组织施工和技术监督,设计为石拱桥,跨径3孔x13米,宽5米加护栏,水泥混凝土桥面,长48.5米,由弥渡县五华集团九建司承建,1998年1月21日动工,5月10日竣工验收。因桥位于水白塔缅寺旁,命名为水白塔桥,造价47万元,其中曼短村公所集资30万元,县政府补助5万元,州、县交通局补助5万元,勐海乡补助6万元,勐阿糖厂补助1万元,1998年5月10日,曼短村公所在桥旁举行1998年傣历新年活动,近万名各族群众在桥旁和缅寺附近以赶摆、赕佛、放高升、跳舞等各种文娱活动热烈庆祝水白塔桥建成通车,水白塔桥建成,缩短了曼短村公所至县城距离,方便了桥两岸群众交通往来和农副产品运输。
  【勐阿乡南朗河村攀枝花桥建成通车】 勐阿乡南朗河村攀枝花桥位于南朗河村外,南朗河上,因桥位有一古攀枝花树而得名,是通往南朗河村公所山区3个贫困村民小组的桥,南朗河村的水田、旱地、茶园分布在河两岸,架有木便桥通行拖拉机、小车,因多年失修成为危桥,车辆不能通行,行人过桥危险,群众迫切要求建桥。县交通局于1997年勐对桥进行测设,设计为钢混平桥,跨径4孔x8米,长33米,宽3.5米+2x0.25米路缘石加护栏,同年8月27日,州长岩庄到勐阿乡
  调研,同意建设此桥,由县交通局向省、州交通主管部门报建桥计划,1998年1月15日,县交通局、勐阿乡政府、南朗河村公所签订建桥协议,投资22.5万元,由村公所集资10万元,提供木材锯材24.5立方米,圆木20立方米,折款1.4万元,报省补助11.1万元,建桥工程由弥渡县五华集团九建司一队承建,于1月20日开工,5月10日竣工。5月12日,由副县长谭晓建主持,州、县交通部门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勐阿乡政府、南朗河村公所领导参加进行竣工验收,评为合格工程,交付使用。
  【巴达、布朗山、西定3个乡建成卫生路】 巴达乡卫生路:1997年5月,由巴达乡政府发包,县交通工程公司测设、承建,同月开工,全长1千米,其中主线由巴达公路五道班门口起至边境检查站止,长700米,路基宽6.5米,路面宽5.7米,支线至乡政府办公楼止长300米,附属建设乡政府及招待室停车场、农贸市场,总面积7700平方米,沥青路面,造价49万元,其中:省补助5万元、州县补助和乡自筹37万元,县交通局补助7万元。同年12月竣工。
  布朗山卫生路:1998年6月,省委布朗山村建工作队向省交通厅争取到卫生路建设资金25万元,由地方道路管理站测设、承建,由布朗山公路 K52(勐昂村路口)起至乡政府门口止,全长600米,设计为路基宽9米,路面宽8米,沥青路面4693平方米,附属农贸市场1个,6月25日动工,12月勐竣工。12月14日,县委副书记杨仕兴、副县长段升庆、省委工作队长王智、县交通局工程技术人员、布朗山乡政府领导组成验收组进行验收,评为优良工程,造价45万元,其中省补助25万元,州补助10万元,县补助10万元。
  勐阿乡勐康大桥西定卫生路:由西定乡政府门口起至乡财政所门口止,长850米,由县交通局测量设计,路基宽6.5米,路面宽5.7米,沥青路面,县交通工程公司承建,1999年6月动工,2000年2月完工。6月5日,在县长岩比主持下竣工验收,评为合格工程,造价57万元,其中西定乡政府筹资39万元。
  【巴达公路勐遮至下曼来段油路改建工程竣工】199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改建巴达公路勐遮至下曼来段为沥青路面。5月,省、州交通主管部门下达建设计划,按经济干线建设补助标准补助,由县交通局测设,长9.078千米,路基宽6.5米,路面宽5.7米,由县地方道路管理站、县交通工程公司、州交通工程公司、弥渡县第六建筑公司十七队等4个施工单位承建,第一次实行"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廉政合同"双合同制,在县公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县交通局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勐海公路管理段负责施工监理,于11月6日动工,6月20日完工,共完成路基土方22374立方米,路缘石18156米,挡土墙2404立方米,石砌水沟2705立方米,最大纵坡7%有1处,最小平曲线半径30米有1处,总投资527.9万元,其中省补助150万元,地方自筹337万元。建设中,勐遮乡公路沿线的勐遮、曼根、曼央龙、曼勐养等行政村群众积极支持建设,无偿采备运送砂砾石每户二手扶拖拉机,共运4313车,加快了工程进度。1999年7月15日通过州交通局竣工验收,评为优良工程。
  【勐冈公路改建工程竣工】勐冈公路为勐海县唯一未按等级公路标准改建未通客运班车的公路。1998年5月6日,州长岩庄到勐冈乡调研后召开会议决定,由省、州、县投资150万元 (省、州100万元、县50万元)按四级公路标准改建,由县交通局测量设计,路线由佛双公路K18景真茶叶勐制所起,沿用黎明三分场三队公路、勐邦水库公路经曼冷、黎明三队、水库、勐邦至勐冈乡政府止,全长18千米,路经农场、勐遮、勐冈两乡,路基宽:坝区6.5米,山区4.5米,路面宽3.5米,砂石路面,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有7处,最大纵坡8%有2处长708米,由县地方道路管理站、交通工程公司承建。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副县长段升庆为组长,交通局局长李家忠、勐冈乡乡长杨广才、勐遮乡副乡长岩很
  为副组长的勐冈公路改建工程领导小组(后兼负责勐遮油路改建工程),在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县交通局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管理,于1998年10月26日开工,1999年7月勐完工,共完成路基土石方12.9万立方米,砂石路面6.58万平方米,涵洞59道263.7延米,处理加固危桥南哈河桥、勐邦桥两座,支砌防护工程1000立方米,总投资204.8万元。
  在施工中,按“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方针,勐冈乡调集全乡民工,按行政村分段完成Kll ~ K18共7千米路基土方3.37万立方米,每天上路人数1500余人,最多时达2700余人,勐遮乡以资代劳,集资4万元,加快了工程建设。1999年7月15日通过州交通局竣工验收,评为合格工程,至此,勐海县所有县乡公路全部按四级公路标准改建完毕。
  【勐海乡建成两条乡村四级公路】勐海乡曼搞、曼派两个村公所在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勐阿糖厂支持下,1997~1999年发动群众集资投劳按四级公路标准建成曼搞、曼派两条乡村公路。
  曼搞公路:起于海往公路K6,至村公所止,长8千米。曼搞村公所是甘蔗生产大村,年产甘蔗3万余吨,有大小拖拉机、汽车400多台(辆)。1986年,县工交局用粮、棉、布“以工代赈"按四级公路标准,民工建勤建成公路路基、涵洞,未铺路面,雨季泥泞路烂,旱季坑塘遍布,行车困难,影响甘蔗运输。1997年9月,县糖业办公室、勐阿糖厂用糖料基地建设资金20万元修建K0〜KI1千米四级公路标准上限蔗区示范路,由县地方道路管理站测设、施工,路基宽7米,路面宽6.2米,砂石路面。同年11月,在示范路带动下,村公所发动群众整修路基,县交通局补助4万元开采石料,群众自运石料铺筑路面,任务到村到户,群众积极出动,共6140个工日,拖拉机6000余台次,耗油4吨,运砂石料4000余立方米,铺路面7千米2.45万平方米,挖排水沟1400米,1998年2月完工,使当年甘蔗运输通畅。
  曼派公路:起于海往公路K10,经大新寨至曼派止,长7.2千米。1998年10月,由县交通局派技术员测量指导,村公所发动民工改建,新建3千米,改建4.2千米,1999年6月竣工,路基6.5米,完成路基土石方16.5万立方
  米,建涵洞13道84.5延米,挡土墙364.5立方米,群众共投工20000多工0,拖拉机1000多台次,共投资46万元,其中州、县补助27万元,勐阿糖厂投资15万元,村自筹4万元,在施工中资金一时不能就位,村支书岩糯用私款垫支2万元,使工程顺利进行。
  两条公路改建完工后,即开通中巴车,方便了群众交通往来,进一步促进两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布朗山乡建成两座扶贫桥】2000年6月2日,在县委副书记杨仕兴、副县长杨文明主持下,县计经委、交通局、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统计局、布朗山乡政府、地方道路管理站等部门参加对布朗山曼囡、曼纳两座扶贫桥进行竣工验收,评为优良工程。
  曼囱扶贫桥:位于曼囱村寨脚,跨越南坎河,是通往曼班一、二、三、邦登等4个村的主要桥梁,曼囱村田地大部在河对岸,长期以来,由于河水阻隔,旱季车辆涉水过河,行人过独木桥,雨季无法过河,交通中断,影响群众生产、生活。1999年,省州交通部门将曼囱桥列入扶贫建设计划,设计为石拱桥1孔跨径16米,长30米,宽3.5米+2x0.25米路缘石加护栏。11月8日动工,2000年3月竣工,造价19.04万元,其中省补助10万元,县乡补助4万元,群众自筹粮食、木材、投工折款5.04万元。
  曼纳桥:位于曼纳村寨脚,跨越南桔河,是曼桑公路岔进曼纳村的桥梁。曼纳是勐海县委扶贫温饱示范村,大部分田地分布在河两岸,属热区河谷,可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木、作物。为发展曼纳村经济,1999年11月,县委决定建设曼纳扶贫桥,设计为石拱桥,属中型桥,跨径20米+2x2.5米,宽4.5米+2x0.25米路缘石,2000年1月8日开工,4月16日完工,附属建设曼桑公路涵洞2道,进村公路100米,涵洞2道及村内石砌水沟60米,厕所1幢,总造价23.3万元(不含木材),其中群众筹集大米折款0.3万元,木材100立方米,州交通局补助1万元,其余由扶贫温饱示范工程及扶贫攻坚资金拨款。两项工程由县交通局设计、工程质量监督,沪西县三河乡建筑公司承建。
  【客车发生特大交通事故】1998年12月27日凌晨5时30分,挂靠县汽车运输公司个体户云K00138号豪华卧铺大客车载23人(其中1小孩),由昆明返回勐海途中,在国道213线K2658+280处(思茅郊外)因路面潮湿,驾驶员 (持B证)技术生疏,操作失误,在转右弯过程中,车辆侧滑冲出公路右侧路肩侧翻滚下72.9米深山坡下,造成当场死亡8人,重伤1人,轻伤14人,车辆严重损坏的特大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73万余元。
  县交通局于8时40分接报,立即向副县长段升庆汇报,段副县长随即到运输公司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施救措施,组织了现场施救及事故处理小组,中午11时30分,第一批人员出发赶赴事故现场,晚上9时,县委、县政府会议研究,决定由段副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率有关部门人员赶赴思茅。当晚11时出发,28日凌晨5时到达思茅,加强了施救及善后工作的领导。事故发生后,省交通厅副厅长吴子润及时电话指示思茅汽车运输经贸公司协助施救,处理事故,思茅地委、行署、思茅市委、市政府、地区公安局、市公安局、地区、市交通局、运政管理部门及地区医院、三0三医院等单位积极组织人员援助施救,使施救工作顺利进行。
  【景洪至勐混二级公路开工建设】 国道214线景洪至打洛公路、景洪至勐混段建设工程,由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进行可行性研究,按交通部颁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标准测设。省交通厅于1999年2月25日批复同意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月6~9日,在省交通厅副总工程师李友轩主持下,厅专家组,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州政府、景洪市、勐海县政府领导、州、县(市)交通局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对公路建设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进行审查并通过验收,9月6日,省交通厅批复公路改建概算为7.32亿元。云南省计划委员会1999年9月30日批复同意建设,建设工程于11月26日开工。州人民政府成立以州长岩庄为组长、副州长刘德强、州政府副秘书长刀金海、州交通局局长汤成城、州公路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李庆鸿为副组长的"国道214线景洪至勐混段建设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勐海县政府成立以县长岩比、副县长段升庆、县委副书记杨仕兴、交通局局长李家忠为副组长的协调领导小组。在州协调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以李庆鸿为指挥长、杨晓春为常务副指挥长的公路建设指挥部,负责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景洪至勐混段二级公路由西双版纳机场路K4+000起,经景洪市嘎洒镇升坡过南糯山向阳寨垭口后下至流沙河边沿左岸上至勐海曼兴进入勐海坝过佛双路K1、曼金迈、曼丹迈后升坡过水井梁子垭口降坡进入勐混坝子至打洛路K15+200接上打洛公路,全长62.82千米,县境内段长50.73千米,同时建设沿南海河至象山新街进城通道一级公路850米。由省交通厅和西双版纳州按省60%,州40%的比例共同投资建设。
  建设工程分10个合同段,公开在国内招标,评审后经省交通厅批准,分别由云南鸿发道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省一、二、三公路桥梁公司、云南省铁路总公司,广州市公路工程公司、林业部昆明工程承包公司、铁道部第五工程局、中国云南公路桥梁总公司等10家建筑公司中标承建,工期为两年半,计划2002年建成通车。
  【景洪至勐混二级公路征地拆迁工作】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国道214线景洪至勐混段建设征地拆迁工作,于1999年8月8日成立了征地拆迁小组,抽调县交通局4人,林业局2人,土地局1人进行具体工作,在公路沿线的格朗和、勐海、象山、勐混等乡镇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配合下,首先到公路沿线的行政村(办事处)、自然村召开会议,宣传建设二级公路的重要意义,征地拆迁的性质、任务及办法,使乡村干部、群众做到心中有数,支持国家建设,然后在乡、村干部、群众的配合下,按公路测量桩号逐村、逐户进行需征用土地的丈量、登记,与所涉及的自然村、单位签订征地面积认可合同,景混二级公路在县境内占用土地共长50.7343千米,经过4个乡镇7个村公所(办事处)40个自然村、6个单位,共占用水田895.09亩、旱地379.87亩、菜地29.02亩,鱼塘26.45亩,甘蔗旱地238.87亩,甘蔗下田24.29亩,橡胶林地167.87亩(橡胶幼苗1500株),茶地429.67亩,宅基地4160.76平方米,其他土地4.12亩,临时瓦房116.49平方米,吊脚楼2302.87平方米,砖木结构房屋3150.56平方米,砖混结构房屋253.42平方米,土木结构房屋15.91平方米,围墙313.18平方米,果树2638棵,杉松苗7097株,竹林11502棵,杉松(中、幼株)3380棵,国有林25.49亩,集体林533.44亩,水池135立方米,电杆25基,自来水管道400米,照明线路700米,电
  视闭路线200米。
  12月勐,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央、省有关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房地产管理,建设用地管理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征地拆迁补偿办法及标准,各项补偿(赔)费,经征地领导小组核实后,县财政拨款由县土地管理局分期分批支付。建筑物拆迁费一次补偿到位,各项补(赔)偿费原则上在7年内付完,该补偿标准只限景洪至勐混二级公路勐海段路线的补偿,不作为其他征地补偿标准的依据。
  12月27日,县人民政府发布了 《关于修建国道214线景洪至勐混段公路改建工程征地拆迁的通告》,通告内容为:一、公路沿线征地拆迁涉及的各单位、集体、个人,要以大局为重,积极支持国家建设,不得无理妨碍施工单位进场施工;二、两公里石头山政府决定征用取土,在该段的坟地及接到通知拆迁的民房,请于2000年元月10日前搬迁,否则依法拆除;三、搬迁事宜请尽快与勐海县公路路政管理所联系。以后县人民政府根据资金情况逐步拨款进行补(赔)偿,至2000年11月止,已补偿126.8万元。
  【省计委、省交通厅批复同意建设西双版纳旅游西环线】1997年2月,省政府西双版纳第二次旅游现场办公会议决定建设西双版纳旅游东西两条环线,西环线起于景洪市大勐龙允大公路检查站,经曼播、南罕、勐海县勐囱、布朗山乡政府沿布朗山公路至打洛公路K32岔口,全长90千米,其中新建46千米,改建44千米。在此之前,1996年5月原州长刀爱民到布朗山检查工作时,决定修建布朗山至大勐龙公路,6月25~27日,县交通局接州交通局指示,派交通股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会同布朗山乡领导对布朗山至大勐龙公路进行踏勘,并提交了踏勘报告,提出线路走向方案。1997年7月22日,西双版纳州公路设计分院一队(景洪)、二队(勐海)分别从大勐龙方向和布朗山方向按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测量设计和工程可行性研究。1999年,州交通局向省计委、交通厅报送了工程可行性报告及设计资料。2000年1月11日,省交通厅副厅长杨九皋率厅专家组及州交通局局长汤成城、县长岩比、县委副书记杨仕兴等到布朗山对工程可行性报告及设计进行现场审查。1月28日,经省计划委员会、交通厅批复,项目列入1999年扩大内需建设计划,经审查,同意报告提出的推荐方案,主要技术指标:
  1.计算行车速度20千米/小时
  2.路基宽度6.5米、4.5米3.路面宽度5.5米、3.5米4.最小半径15米
  5.最大纵坡9%
  6.设计车辆荷载:汽一20级,挂 —100吨
  为集中资金,加快施工进度,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本着先通后畅原则,先实施K0至47(大勐龙允大公路检查站至布朗山乡政府),待该路基完工后,视资金情况再改建K47至K90和沥青路面铺筑。
  【西双版纳旅游西环线施工图设计通过省交通厅验收】 省交通厅西双版纳旅游西环线设计验收组于2000年11月16一19日到景洪对旅游西环线设计进行验收,旅游西环线由西双版纳公路设计分院负责测量、设计,西环线起于打洛公路K32,沿用布朗山公路,经布朗山、勐囡,进入景洪市大勐龙镇的陆拉办事处,经曼播,接上大勐龙勐宋公路至大勐龙止,全长90千米,按四级公路标准测设,为沥青路面。验收组分为路线、路基、构造物3个组,先对设计资料进行审阅,然后到大勐龙、布朗山进行现场检查,11月19日进行会议审议,经审议,认为旅游西环线设计走向合理,基本上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设计深度和质量不够,需继续完善,同意验收。验收会议由省交通厅基建处处长谢凤禹、副处长桂永明主持。
  【布朗山边贸公路改线工程建成通车】
  1992年,由西双版纳州内几家经营边贸的商行修建布朗山至缅甸境内矿区的公路,进口锰矿石、木材,此路经矿区与景洪市大勐龙镇勐宋至矿区公路相接,因系便道,坡陡、路窄,无桥涵、路面,行车困难,载重少。1996年云南振思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为运输矿石,投资300余万元,进行改建,由思茅公路管理总段技工学校负责按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标准下限测设,由布朗山边境工作站起,经曼诺、中缅边境至缅境矿区,全长32千米,县境内段长15千米,路基宽4.5~6.5米,最大纵坡10%,最小平曲线半径15米,建小桥涵洞60道,由勐海公路管理段等单位承建,于1997年3月完工通车。因无路面,晴通雨阻。此路建成,进一步促进勐海县边贸事业的
  发展,每个矿季(10月至次年6月)进口矿石5~7万吨,2000年达7万吨。
  【国道214线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过境路大修工程竣工】 国道214线黎明农工商公司过境路长1千米,长期以来形成街道,进行集市贸易,致使街人拥挤,垃圾遍地,边沟、涵洞堵塞,路面经常积水,遭受严重损坏,坑塘遍布,虽经黎明公司多次整治、疏通边沟,但收效甚微,成为214线勐遮至勐满瓶颈。1997年8月20日,副县长曹志良在勐遮乡政府主持召开黎明过境路大修协调会,参加会议的有州农垦分局、黎明农工商公司、景洪公路管理总段、勐海公路管理段、县计经委、交通局、勐遮乡政府等单位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会议审查了勐海公路管理段提出的修复工程设计、预算,决定集资进行大修,大修工程从黎明中学门口起至勐遮交警中队门口止,长900米。黎明公司门口至修配厂门口一段为集市路段,长400米,设计为路面宽12米,两侧设下水道,其余500米路基宽7米,路面6.2米,设路缘石和石砌边沟,投资90万元,勐海公路管理段承担45万元,县政府补助22.5万元,黎明公司出资22.5万元。由勐海公路管理段施工。工程于9月勐动工,1998年勐完工。
  【召开2000年公路养护工作会议】2000年9月15日,县交通局召开公路养护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交通系统各单位及县有关部门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各公路养护道班班长、承包人,共60余人,会上总结了3年来县乡公路养护工作的成绩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布置在新的历史时期养护工作任务。县委副书记杨仕兴、人大副主任吴凤仙、副县长聂曲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会上表彰了3个养护先进道班,10个先进道班工人。
  【布朗山乡曼桑村公所曼丙村公路建成通车】 布朗山乡曼桑村公所曼丙村与打洛镇曼卡接壤,地处南览河峡谷,距黎明六分场20余千米,黎明六分场至曼卡在80年代即通公路,曼卡至曼丙12千米,山势陡峻,气候炎热,修建公路十分困难。1997年勐,在曼丙村扶贫的西双版纳州农科所、布朗山乡政府的带领下,修建曼卡至曼丙公路,县交通局给予炸药补助,历时3年于2000年5月勐修通简易公路,5月9日举行通车典礼。曼丙公路修通,解
  决了曼丙村群众至打洛交通困难问题,为发展该村经济、脱贫致富起到重大作用。
  【植树绿化公路】2000年6月13日,巴达乡曼但村公所团总支组织全村团员、青年到巴达公路棵松至乡政府段进行义务种行道树,绿化公路,有112名团员和青年参加植树,共植树560株。
  【勐宋乡南本公路发生严重山体滑坡】1999年10月30日,勐宋地区连续降大雨,使勐宋乡南本公路K2+250~+550处一段山体滑坡,滑坡面长100余米,整段路基及路基上边坡下滑40多米,滑坡体达10余万立方米,经济损失20余万元,交通中断。行人在滑坡体上踩出小路后,经过往拖拉机驾驶员加宽,通行手扶拖拉机,2000年7月底,为迎接亚洲银石4x4汽车拉力赛在南本公路举行,在州、县政府重视下,拨出专款在拖拉机路上扩宽,加铺简易路面,临时通行,目前滑坡体尚未稳定。
  【打洛公路严重水毁】1995~1998年,打洛镇公路因暴雨严重水毁。1995年8月,打洛公路K68+800下曼掌河桥桥头路基被洪水冲毁10余米,交通中断,修复时设1.5米管涵二道,以增加排洪能力,回填路基,重铺路面。1996年7月29日,打洛地区又降暴雨,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打洛公路水毁坍方300余处,土石方3万立方米,乡村公路被毁8条。1998年8月30日,暴雨、洪水再次将打洛公路K68+800下曼掌河桥(跨径5米)及两道园管涵冲毁,交通中断,过往车辆绕道曼厂至独树成林边境路通行。同日,还冲毁K55+960处1.5米石拱涵1道,勐海公路管理段架设战备钢架桥临时通行,此次水毁经济损失达75万元,1998年底修复重建,下曼掌河桥改为跨径8米,长10米钢混平桥。
  【县地方公路路政管理所成立】1996年7月1日,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勐海县地方公路路政管理大队",编制5人,其职责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路政管理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云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护公路路产路权完整,保障公路安全、完好、畅通,1997年5月正式挂牌办公,6月25日更名为"勐海县地方公路路政管理所7王海力任所长,为事业单位,隶属县交通局,办公地点在象山新街72号,配有公路路政巡逻车1辆。其经费1999年前由交通局用养路费核拨,2000年1月起进入县财政预算由财政拨人员及办公经费,业务费由交通局补助。
  1997年5月至2000年底,共查处路政案件157件,收回公路用地4646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60处,追回路产损失55920元。1999年完成了县乡公路路产路权界定工作。2000年具体负责国道214线景洪至勐混段县境段征地拆迁及补偿工作。1997年被省交通厅定为"精神文明窗口示范单位"。
  【道班房建设】 勐海县县乡公路道班房建于80年代末、90年代勐,格朗和、勐往、布朗山等路道班房为砖木结构小瓦顶平房,经10多年的使用,被白蚁损坏及地震损坏,大多数成为危房,为了道班工人生活安全,解除后顾之忧,1996~2000年,县交通局先后投资43万元,将布朗山公路1~4道班房、勐往公路5~7道班房、格朗和公路1、3道班房进行大修,改建为钢混平房,共1200多平方米,并打了围墙。1997年投资14.6万元新建了南本公路道班141.32平方米,2000年投资60万元新建勐冈公路道班房三幢379.01平方米及绿化工程。解决了所有道班饮水及大部分道班的用电问题,进一步改善了道班工人生活环境和条件。
  【公路治理整顿】 为迎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1998年9月25日,省交通厅发出 《公路治理、整顿方案》的通知,对全省重点旅游线路的违章建筑、违法占道经营及脏、乱、差进行治理,景洪至打洛线属整理整顿范围,县政府成立了治理整顿领导小组,开展治理整顿工作,通过调查、说服、教育,拆除了公路沿线违章建筑10处200平方米,取缔了所有占道经营摊点,使县城、勐混、打洛城镇街道、公路而貌一新。
  【全国干线公路检查组到勐海县检查】2000年10月28日,由交通部组织的有交通部及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交通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一行8人,由省交通厅副厅长杨九皋任组长组成的全国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质量检查组到勐海县境检查,县长岩比及州、县交通部门领导参加检查,检查了景洪
  至打洛公路,并在打洛公路K46〜K47实地抽查了2千米公路日常养护情况;检查了曼广迈公路管理站的站容站貌,内业各项管理图表、资料,通过检查,检查组认为西双版纳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突出重点,管理制度配套,养护计划符合实际,养护经费已全部投入养护工作,路产档案齐全,路容美观、清洁,受查路段路面平整,无影响行车的明显病害,路容路貌整齐,线型顺适流畅,公路标志显目,标线清晰,体现了西双版纳“平、齐、绿、实、美”的公路特色,展现了云南低等级公路的良好形象。
  【县汽车运输公司继续进行整顿改革】
  勐海县汽车运输公司在1994年实行 "国有民营"改革后,赔还了200万元债务,使国有资产不再流失,减少了亏损。此后,公司领导班子"以改代管”,放松了生产经营、挂靠车辆的领导,各自买车个体经营,没有进一步落实改革方案提出的各项措施,公司濒临倒闭。1997年3月,县交通农机局决定再次对运输公司进行整顿、深化改革,组建运输公司整顿领导小组,由局长马孝福任组长,总支书记杨增林、副局长李家忠带队进驻运输公司,协助公司进行整顿、改革。首先对运输公司现状进行解剖,对党、政、工领导班子,客车运输、汽车修理、职工生活,各种组织机构的工作、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深入职工群众中倾听对整顿改革的意见,然后召开几次职工大会,以企业“求生存、求发展”为主题进行讨论,对干部、职工动员,强调公司的生存问题只有靠公司全体职工自身努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通过教育,使职工深受启发,树立了 “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心,在提高思想的基础上制定了整改措施:1.调整领导班子;2.恢复党支部组织生活,在整改中发挥党支部的主导作用,党员的积极模范带头作用;3.改选工会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使新改选的工会、职代会积极参与整改和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关心贫困、生病职工的生活;4.调整挂靠车辆和停薪留职职工管理费,1994年时所定管理费偏低,已执行3年,根据市场经济变化,职工工资增加的实际,对收取的各型客车,停薪留职职工的管理费适当增加,保证了公司正常经费的收支,离退休职工社会保险养老统筹
  金的缴纳,稳定了职工思想情绪;5.县交通局将公司修理车间定为全县客车定点修理厂和进行客车安全定期例保检查点,使公司的经济有一个固定的增长点;6.关闭了长期亏损的交通商店。
  1998年底,在两年整顿的基础上,经多方协调、论证,在县交通局主持下,各有关单位、人员参加研究决定,经县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在县汽车运输公司的基础上,成立"勐海县汽车运输有限责任(集团)公司",将全县参加营运的客车纳入集团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排班、统一结算,由勐海客运服务站统一售票,参加集团公司的有微型客车97辆,中巴车54辆、大巴车11辆、出租轿车14辆、座位大客车6辆、卧铺大客车25辆,共207辆,营运线路有昆明、思茅、景洪、双江、孟连、澜沧、勐腊及县内各乡镇,共102个班次。
  通过整改,3年来,公司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1999年底有职工72人,修理车间2个,昆明发车点由2个增至4个,统一由公司办理在昆客运业务,保证了长途客车的正常运行。
  2.公司经济收入增加,由1997年以前每年不足20万元增加到72万元,实现利润10余万元,1998年收入75万元,1999年收入84.6万元,实现利润5.2万元,2000年收入64.4万元,4年来均扭亏为盈。
  3.积极开展了挂靠车辆的各项服务,为职工排忧解难,扭转了只收钱不服务的倾象,做到对在县内抛锚、肇事车辆及时施救,在外地抛锚肇事车辆接报后立即派员前往处理。
  4.关心困难职工,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入学经济困难的问题,补报了儿年来未报销的职工医药费,给退休职工发放菜篮子补贴,旅游开放地区补贴,为女职工进行妇检,办了安康保险,安排了下岗女职工3人,男职工6人回公司上班和3个困难职工子女当临时工,使职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使他们认识到公司的兴衰与他们是休戚相关的。
  5.对公司的房屋、职工宿舍危房全面进行修缮,安装了太阳能洗澡设施。
  【道路运输业经营资格审验】1996~2000年,县交通运政管理所在县交通局领导下,按照省、州交通主管部门布置,坚持一年一度的道路运输业经营资格审验,2000年在经营资格审核中换发新的"道路经营资格许可证”。在审验中,严格审查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和经营行为,对未按规定按时缴纳交通税费的经营者经教育、处理补征税费后给予审验,对不办理"道路运输业经营许可证",无牌、无证的违法经营者予以取缔。在审验中为方便经营者正常经营,维护正常运输秩序,在加强宣传、监督的同时,上门服务,同时开展路检路查,打击、取缔违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保障旅客、货主、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交通安全。对车辆维修业不定期上门检查其经营行为,对未按维修操作规程和超越维修范围越级修理,修理质量差及无证修理,乱收费等现象,给予警告、处罚、责令整改,并加强营运车辆二级维修管理,提高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培育、建立了统一、
  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
  1996~2000年间,共审验参加营业运输车辆大小型货车2736辆次,大小型客车917辆次,人力机动三轮车1224辆次,大小型拖拉机39045台次,运输服务业51户次,车辆维修业388户次,占应审数92.6%,其中运输服务业、车辆维修业达100%。
  【县城车辆维修中心建成开业】 为治理整顿县城交通秩序,取缔占道维修车辆,保护环境卫生,规范城区车辆维修市场,县政府决定在县机械厂内建立汽车维修中心。1998年12月,在县交通局协调领导下,由机械厂贷款70万元,自筹20万元,利用机械厂空置厂房和土地5000多平方米,建盖车辆维修厂房1400多平方米,共建12个摊位,于1999年7月建成开业,至2000年11月,全部摊位均出租给维修户开展车辆维修业务,有效地规范了城区车辆维修市场,便于加强管理和
  质量、技术监督。
  【打洛口岸交通运输管理】1996~2000年,打洛口岸交通运输管理站按照中央、省有关出入境汽车管理的法律法规,开展出入境汽车运输管理工作,做到着装整齐、文明管理、文明执勤、文明服务,使出人境车辆管理走向正常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在1999年“,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期间,车辆旅客流量大增,管理站增加管理人员,简化办证手续,办证时间由5分钟办一证缩短到1分钟,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出入境车辆快速、正常运行。世博会期间,共发放出人境运输许可证2500份,行车路单47681份,出入境标志47861份。1996~2000年共计出入境车辆249928车次,办理行车路单249928份,发放出境汽车标志牌87041份。1999年被州交通局评为 “9迎世博先进单位。”
  (段天庆)
  勐海县1996~2000年客运货运量统计表
  单位:万人,万人千米,万吨,万吨千米
  1996~2000年桥梁建设完成一览表

知识出处

勐海县年鉴

《勐海县年鉴》

《勐海县年鉴》是勐海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地方年鉴,其宗旨是通过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和反映勐海县1991年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基本面貌和发展情况。为各级领导科学化决策和考核部门工作实绩,为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勐海、建设勐海,提供较全面、系统的最新信息资料,同时也为各有关部门及单位开设一个宣传自我的园地或窗口。本年鉴全面系统地记载1996~2000年勐海县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全书分设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军事、法制、农业•林业•水利水电、乡镇企业、工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旅游•边贸、城建•环保、商业•贸易、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管理、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会、驻县单位、附录等22个部类,各部类下设分目,分目下设条目记述具体事物。

阅读

相关地名

勐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