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勐海县年鉴》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0907
颗粒名称: 统战
分类号: D613
页数: 3
页码: 120—122
摘要: 1996~2000年,县委统战部当好党委、政府统战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积极发挥统战工作联系广的特点和优势,为勐海县的经济繁荣、民族团结作出了一定贡献。勐海县委统战部有行政编制6人,事业编制1人,下设台湾工作办公室和台湾事务办公室。1996年度,统战部被评为云南省委统一战线先进集体。1996~2000年,全县共有佛寺263座、佛塔97座、佛迹21处,共有僧侣3334人,其中沙弥9人,祜巴4人,比丘346人,小沙弥2966人,外国僧人9人。在校僧人1465人,文化程度为初中123人,小学1342人。全县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布朗族人口约13万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46.4%,分布在全县十四个乡(镇)。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851人,有清真寺4所,伊斯兰教教职员8人。两种教派的信教群众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弘扬民族优秀文化。5年间,统战部召开各种座谈会31次。开展非党知识分子和"三胞" 普查。解救我国边民在泰国打工时,因无身份证被抓捕的打工者7人。为台胞寻找到亲人1人,接待探亲访友、旅游观光112人,用车子接送120多次,代办飞机票30多次。
关键词: 勐海年鉴 政治 统战

内容

[概述]1996~2000年,县委统战部当好党委、政府统战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积极发挥统战工作联系广的特点和优势,为勐海县的经济繁荣、民族团结作出了一定贡献。
  勐海县委统战部有行政编制6人,事业编制1人,下设台湾工作办公室和台湾事务办公室。1996年度,统战部被评为云南省委统一战线先进集体。
  1996~2000年,全县共有佛寺263座、佛塔97座、佛迹21处,共有僧侣3334人,其中沙弥9人,祜巴4人,比丘346人,小沙弥2966人,外国僧人9人。在校僧人1465人,文化程度为初中123人,小学1342人。全县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布朗族人口约13万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46.4%,分布在全县十四个乡(镇)。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851人,有清真寺4所,伊斯兰教教职员8人。两种教派的信教群众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5年间,统战部召开各种座谈会31次。开展非党知识分子和"三胞"普查。解救我国边民在泰国打工时,因无身份证被抓捕的打工者7人。为台胞寻找到亲人1人,接待探亲访友、旅游观光112人,用车子接送120多次,代办飞机票30多次。
  【召开宗教工作会议】1996年、1997年,统战部组织召开宗教工作会议,会议在信教群众较多的勐海、象山镇、勐混、勐遮、勐宋,勐阿、打洛等乡(镇)召开。主要有乡(镇)主管宗教工作的领导和各村公所(办事处),村长(主任)、支部书记、学校领导、宗教管理小组、安章、比丘以及宗教界人士参加的宗教工作会议,主要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
  【协调宗教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根据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的规定,统战部与有关部门协商制定了《勐海县贯彻民族教育条例的实施办法》,即7~12岁适龄儿童必须进入学校接受教育,高小毕业后方可入寺当小沙弥(小和尚),如果适龄儿童和家长,监护人执意送儿子当小沙弥,佛寺的长老、安章又予接纳的,要依法对责任人进行处理的规定。县委统战部协助配合有关乡(镇)贯彻执行上述的规定,做了大量协调工作。
  [协调处理回民信教群众内部矛盾]
  1998年7月~1999年12月,协调处理象山镇回民在教长的"辞"或“聘"的问题上,回民内部产生的严重的意见分歧。从教长到该地任教长不到3年时间,就围绕其3年合同期届满,是辞聘或是续聘一事,一方要辞聘,另一方要续聘,持两种不同意见的回民群众,互不相让,相互指责,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7月~8月24日止,40多天的时间里,双方信教群众上访县委、县政府、统战部、民宗局等30多次,150多人。持两种不同观点的信教群众间的矛盾,越演越烈,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事件发生后,县委统战部根据有关规定和按照县委的指示,积极做持两种不同意见的回民信教群众政治思想工作和教长思想工作。专题召开有关大小会议20次,其中县委、政府领导参加4次,与会人员达730人次。经多方工作,使这次纠纷得到圆满地解决。
  【开展宗教活动场所登记】1997年3月~6月,勐海县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工作。并成立勐海县宗教活动场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副县长格三,成员由统战部、宣传部、民宗局、政府办、财政局、土地局、城建局及人大、政协、佛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采取的方法和步骤:(1)调查摸底,制定计划,以会代训,提高认识;(2)组织力量,宣传贯彻;(3)依照条件,认真核查;(4)按照程序严格审批。
  [依法取缔非法宗教组织活动] 勐海县民族众多,风俗各异,但在宗教信仰上是比较统一的。历史上只有南传上座部佛教和伊斯兰教。这两个教在教规教义及宗教事务活动等方面,是比较规范和正常的,未发生过违反党和国家宗教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与现行社会制度相冲突之事。基督教,在勐海历史上无活动史,该教于1992年传入本地,是由禄劝、景东等地的盲流人员组织传教的。从出现基督教活动不到3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两起非法传教活动:一是1994年在勐阿乡南朗河村公所6个村寨进行的非法传教活动;二是1995年4月在初往乡曼糯大寨、上寨和中寨发生的非法传教活动。在这两起非法传教活动中,这些传教人员竭力宣扬到2000年地球要爆炸,人类要灭亡,鼓动群众有钱要赶快花,有肉要赶紧吃,要仁慈积德,不要参军参战,只要信奉基督教,粮食不种自会长,病疼不用吃药打针自会好,并动员信徒捐款,胡说什么“谁捐得多谁就能早日人天堂”等邪说。部分愚昧的群众有的变卖水牛、黄牛,仅勐往乡曼糯村就卖耕牛45头把钱交给传教人,等待升天。大人不做活,娃娃不上学,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相互对抗,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治安,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因不耕田,不种地,种下的农作物无人管,第二年年初就有36户群众缺粮、缺钱。由于以上原因,1996年7月10日,经县五套班子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研究决定,取缔县内进行非法传教的所谓基督教组织。
  [召开迎香港、澳门回归座谈会】1997年6月27日,勐海县委统战部在政府招待所组织召开喜迎香港回归祖国座谈会。台办主任胡志兴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五套班子领导,"三胞“眷属,各族各界人士代表等60人。1999年9月29日,勐海县委统战部在政府招待所组织召开庆国庆迎澳门回归祖国座谈会,副部长岩龙主持会议,部长岩尼洛通报了统战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努力方向。县委副书记杨仕兴和县长岩比讲话。参加会议的有县五套班子领导,民族上层人士代表,非党知识分子代表,"三胞”眷属等各族各界人士。
  【协商推荐县政协第十届委员]1998年1~3月,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统战部协商推荐政协勐海县第十届委员会委员165名。第十届委员代表面广,思想素质和文化知识结构比前届高,参政议政意识和协调能力强。经第九届政协常务委员第十五次会议协商确定,县政协第十届委员165名,为23个界别。少数民族95名,占57.57%,其中:傣族28名,占16.96%;哈尼族19名,占11.51%; 拉枯族18名,占10.9%;布朗族10名,占6.06%;其他民族20名,占12.12%;妇女委员29名,占17.57%。
  【增补县政协委员】1996年1〜2月,政协初海县九届委员于1993年换届以后,有些届别、单位的委员工作变动,统战部及时协商推荐增补了9名委员。1997年1~2月,协商推荐有代表性、参政议政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的各族各界人士为州政协八届委员会委员39人。向县入大推荐州人大统一战线方面的代表候选人6人。
  【挂钩扶贫】统战部扶贫点在勐海县布朗山乡曼桑村公所曼木村,山高路远,贫穷落后,是典型的"三不通"贫困村寨之一。(1)1998年5月,在统战部的多方努力下,投资2万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110个工日,兴建长2.5公里的自来水工程,解决了群众多年来想做却未能做到的事。(2)统战部动员本部、工商联及会员向曼木村开展献爱心活动,共捐款7000多元,有两位会员捐20把锄头和铁铲。并为曼木村学校购买瓦片修缮校舍,使学生得以正常上课。(3)五年来,统战部带领曼木村群众新开挖水田55亩,茶叶地33亩,水沟6条全长6000米,测量并开挖一段3公里长的简易公路,送寒衣500多件。(4)1998年起,上海市工商联每年给统战部扶贫点教师补助200元以资鼓励。
  [考察学习】1996年7月24~25日,统战部组织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州委统战部组织的勐海县打洛口岸边境贸易考察活动,通过考察提高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工作的意识,并就打洛口岸的建设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12月,统战部、工商联一行7入,应邀到孟连、澜沧、思茅等地考察、学习。
  【非党知识分子普查]1996年8~10月,县委统战部组织开展对全县的非党知识分子进行普查,普查结果:全县非党知识分子共有2397人,男性932人,女性1465人。其中大专以上385人,中专1615人,事业单位有职称无文凭的有377人;少数民族1314人,占总人数的54.8%,汉族1083人,占45.2%。
  【"三胞"普查】1997年9~10月,根据州委统战部和州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三胞”及眷属情况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勐海实际,对“台胞”眷属进行全面普查工作。勐海县共有“台胞"眷属2920人。在外华侨3503人,其中分布在缅甸2116人,泰国925人,越南5人,老挝8人,马来西亚4人,下落不明344人。
  [对台工作] 勐海县有台胞500余人,主要分布在台湾三市十五个县。有台属100余户,主要分布在勐海县的西定、勐混、象山等十一个乡(镇),有通信联系的约80户。勐海县在台人员大部分是1950~1951年和1958~1959年到缅甸后迁往台湾的,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或在工厂打工。经商的富裕户极少。1996~2000年,台属来信来访10起30人次,回乡探亲、旅游、投资的台胞112入次。1996年勐海县台办接待台胞,其中有44人是台湾高等院校学术研究考察团,他们分别到勐海茶厂、景真八角亭、巴拉寨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和经济发展情况。年底,勐海县台办根据云台文件《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纠正了勐海县景真糖厂与台湾章华县人洪锦荣先生合资的"竹地板厂”,广告牌上写“中外”合资,台办发现后及时找景真糖厂领导,指出正确使用涉台用语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并给予纠正。1996~2000年,台办抽专人代办飞机票30多人次,使台胞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帮助台胞寻找亲人]2000年7月3日,原缅甸藉台胞仪宾勇先生及夫人、女儿一家三人到勐海县委统战部请求帮助,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仪先生口述,他家原住缅甸勐马曼朗村,他于1954年跟随国民党部队去台湾后,未通过书信,现仪先生只记得父母、哥哥的名字。根据仪先生的口述,统战部派人去寻找,与有关部门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仪先生哥哥的三个儿子。仪先生的父母、哥哥、姐妹都己不在人世。仪先生感慨万千,说:"你们与我从未相识,却给予如此大的帮助,这种事以前是不相信的,通过这次探亲访友,我感受到大陆政府对老百姓的关怀,原来大陆的父母官并不象传说中那样没有人情味。"
  【参加"村建"工作]1996年1~8月,勐海县委统战部长岩尼洛参加县组织的第二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岩部长自愿选择贫困山区巴达乡章朗村。在"村建”工作中按照"村建”工作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吃苦耐劳,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多年来想做未能做到的事,并帮助章朗村对今后经济建设发展方向作了规划。筹资为章朗村建盖了卫生室,为巴达乡曼佤小学校购置了课桌,深得农民的好评,并被评为全州优秀工作队员。1997年,岩叫竜参加第三批"村建"工作队,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县政府授予岩叫竜优秀工作队员。
  (查培)

知识出处

勐海县年鉴

《勐海县年鉴》

《勐海县年鉴》是勐海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地方年鉴,其宗旨是通过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和反映勐海县1991年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基本面貌和发展情况。为各级领导科学化决策和考核部门工作实绩,为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勐海、建设勐海,提供较全面、系统的最新信息资料,同时也为各有关部门及单位开设一个宣传自我的园地或窗口。本年鉴全面系统地记载1996~2000年勐海县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全书分设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军事、法制、农业•林业•水利水电、乡镇企业、工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旅游•边贸、城建•环保、商业•贸易、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管理、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会、驻县单位、附录等22个部类,各部类下设分目,分目下设条目记述具体事物。

阅读

相关地名

勐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