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勐海年鉴1991-1995》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0086
颗粒名称: 气象
分类号: P462
页数: 3
页码: 131-133
摘要: 1991年至1995年,气象局围绕气象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服务这个中心,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地面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农业气象、人工降雨等业务。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密切监视天气演变,严肃对待每项观测数据,保证获取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气象记录,为有关单位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
关键词: 勐海县 气象

内容

【概况】1991年至1995年,气象局围绕气象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服务这个中心,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地面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农业气象、人工降雨等业务。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密切监视天气演变,严肃对待每项观测数据,保证获取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气象记录,为有关单位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五年共接待中小学生参观、普及气象知识1500多人次。1991至1995年年平均气温18.5℃,比多年均值偏高0.2℃;年平均雨量1374.3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24.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68.7小时,比历年均值多出17.2小时。气候特点为:温湿条件好,光照丰富。但气候变率增大,干旱、低温、冰雹、雷暴、洪涝、连阴雨等气象灾害交替出现,危害严重。从总的气候条件看,对农、牧业生产是利大于弊,特别是对大春作物生长有利。天气预报人员努力学与业务知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预报服务水平,开发岀长、中、短期预报及农事关键期等专题服务产品,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1年准确预报出7月15日,16日及8月中、上旬的大雨暴雨天气过程,减少洪涝造成的损失。1993年成功预报雨季开始期,使全县水稻提前15天播种。1993年12月27—29日,勐海县出现极端最低气温-2.8七的中等强度的低温霜冻,给农作物特别是甘蔗造成较大危害。霜冻过后,县政府要求对1—2月低温情况作出预报。经过认真分析,预报结果是:1-2月会有霜,但不会出现1993年12月份的低温霜冻,最低气温0-1℃,最多-1.0℃,建议中海拔低湿地方的甘蔗先砍、高的地方后砍。由于驻县一兄弟气象站作出的1月份有严重的低温霜冻,最低气温将出现 -5.0℃的预报(如该项报准确,勐海县所有甘蔗必须突击抢收,而榨机无法在短期内将甘蔗榨完,造成的损失最巨大的)。政府要求再作一次预报,气象局根据翔实数据坚持原来的预报。实况1月份有霜5天,极端最低气温1.4℃,2月极端最低气温2.6℃,预报完全正确,避免了7万多亩甘蔗突击砍收造成的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许多农民因担心3月还有霜,该种的农作物不敢下种。县气象局及时作出3月份无霜,气温比常年偏高的预报,并建议该种的农作物尽快下种。实况3月无霜,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由于气象局预报准确及时,受到政府的肯定。1995年9月20日,勣海县城出现85.3毫米的暴雨天气后,驻县的一个兄弟气象站又向政府发布未来2天还有2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的预报。县气象局根据县政府的指示,组织人员认真分析,作出未来只有小到中雨的预报。实况21日和22日分别只有小到中雨和小雨天气,预报与实况吻合,再次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在预报服务的同时,气象局专门为农业局、糖厂、林业、部队、交通局、学校、水库、电站、自来水厂、建筑公司等单位提供预报咨询服务118次。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每年作出《今冬明春天气预报》、《雨季开始期预报》、《春插期天气预报》、《6-8月汛期天气预报》及《三秋天气预报》等专题预报,为县委、政府及有关单位领导指挥生产提供决策服务。农业气象除做好常规观测之外,有针对的不定期发布《农业气象情报》。1991年8月,针对稻瘦蚊危害较严重的情况,气象人员通过调查,写出《稻瘦蚊危害情况调査反映》的材料,受到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把此虫害列为重点虫害进行防治。从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气象灾害的预防角度出发,气象局组织人员先后编写《勣海旱涝灾害及其预防》、《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关系》、《对水稻播种节令不宜过早的意见》、《水稻与气候》、《茶树与气候》等专题服务材料,其中《对水稻播种节令不宜过早的意见》由政府行文发各乡镇及农业部门,利用科技,使粮食稳产高产。1995年雨季前夕,协助州人降办完成在勐海的人工降雨作业,获得圆满成功。1995年10月24日,根据县人民政府《将人工降雨工作归口气象局管理》精神,勧海县防风抗旱办公室将人工降雨发射架、枪弹等移交给气象局,实现人工降雨机构的归口管理。
  【水灾】1991年4月23日雨季开始,比常年提早近一个月,这在助海气象史上是少见的。同年6-87月,降雨844.4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多17.3%,其中8月8日一天降雨量达132.0毫米,为1959年以来一日最大降雨量,多雨酿成灾,期间全县水旱稻受灾约30400亩,其中成灾绝收约1700多亩;甘蔗受灾3300多亩成灾200亩;渔塘被淹300多亩;河提多处决口,冲毁渡槽2座,闸坝3座,总造价约100多万元;公路多处塌方,交通严重受阻。
  1993年10月29日17—22时5小时降雨54.4毫米,洪水大,加之河道阻塞,县城南海河沿岸居民受淹77户,经济损失5.5万余元。
  1994年6月22日至7月27日,县内局部地区先后出现五次暴雨天气,间有多次中到大雨天气过程。致使7个乡镇78个自然村的部份房屋、农作物、水利设施、桥涵、公路等遭受洪水袭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5万元。
  1995年6月2—9日,降雨系统频繁,基本上日日皆雨,特别是8日、9日连续两天分别降雨86.0毫米,51.3毫米。初宋、勐往、勐阿、勐海乡洪灾严重,造成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1995年9月19日,县内普降中雨和暴雨;19日勐遮降雨147.6毫米,勣混降雨134.0毫米,勐往降雨145.0毫米,降雨强度之大,在勧海县是少有的,致使流沙河水猛涨,超过警界线31厘米,20日在勐海县城降85.3毫米,21日又降17.5毫米,22日流沙河水流量达130立方米/秒。3公里至7公里,鱼塘被淹,庄稼被毁,公路塌方,交通中断,水利设施多处受破坏,直接经济损失230万元。
  【旱情】1992年8月11—20日,连续14天,烈日高照,时有晴空万里,该旬雨量仅0.3毫米,出现插花性干旱,为勐海县历史上绝无仅有。
  1994年1月至3月上旬,勐海降雨仅0.3毫米,冬春连旱,对小春作物的生长及茶叶萌发、甘蔗的出苗十分不利。勐往乡油菜因无水灌溉,单产从上年43千克下降到10千克。
  【火灾】1991年2—3月,勐海相对湿度仅65%,风高物燥,勐海布朗山曼囱村公所、勐阿那丙阿克希腊新寨,布朗山伐木区发生大火,火灾面219.53公顷,受害78.62公顷,幼林死亡5.24万株。
  【冰雹】1992年4月6日,县内局部地区出现少见的冰雹,气象站站址一带冰雹最大直径20毫米,气象站以西2公里处最大直径35毫米。本次冰雹殃及勣海乡的回龙卡、曼拉闷,勐遮乡的曼洪么等20个自然村,925户,5470人。冰雹由勣遮乡的曼洪么到助海的曼懂一线过本站。有的冰雹如鸭蛋大,曼拉闷岩扁测到一最大冰雹达3千克,次日10时还未化完,直径尚有10—20毫米。此次冰雹,房屋瓦片、牲畜、果木、蔬菜等受灾,损失50多万元。
  1993年5月12日,勐往降雹最大直径11毫米,110亩烤烟不同程度受损。1993年9月17日,初宋大曼吕出现少有的秋季冰雹,同时伴有短时暴雨。冰雹最大直径15毫米,造成15个自然村285户,1642亩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水稻948亩,损失粮食12万千克。
  1994年10月2日,勐海乡曼拉闷、曼孩两寨出现冰雹,成熟谷子被打掉,造成经济损失3.44万元。同年12月6日,勐海县城出现冰雹,受灾轻微。冰雹多发生在春秋两季。在12月出现冰雹,在勐海气象史上还是首次。
  【泥石流】1991年9月7日,勐海茶厂布朗山万亩茶园2号地发生泥石流,冲埋承包户2家,死亡2人,伤3人。同年10月中旬,县气象局帮助茶厂在布朗山万亩茶园基地建立简易气象观测点。
  1994年7月12日打洛某地山洪暴发引起泥石流,1人死亡。
  【雷暴】1994年1月6日,因受髙空西边槽和回流冷空气共同影响,勣宋蚌囱寨子出现强雷暴,击死2人,重伤3人,轻伤15人。在一月发生如此严重的雷灾事件,在初海气象史上是少见的;同年5月23日、7月20日,县自来水厂两次受雷暴袭击,击坏变压器两台。同年10月10日,雷暴击死象山镇景龙四队一村民,布朗山章家老寨击死黄牛2头,四队击死黄牛10头。
  【风灾】1994年5月15日、5月27日,大风两次袭击巴达乡曼佤、曼皮4个村寨,70户人家房屋被毁。
  【霜寒阴雨】1991年1—2月,勐海霜日多达22天,致使全县甘蔗受冻8000多亩,其中受害最重的勐海乡曼短甘蔗苗死亡。
  1993年8月阴雨寡照,月日照时数仅61.9小时,只有常年平均的一半,水稻正常的抽穂扬花受到严重影响。同年11月27-29日,受冷空气和髙空偏北气流强烈辐射降温,连续三天极端最低气温均在-2.0℃以下,分别为-2.7℃、-2.8℃、-2.3℃,严重的低温霜冻使全县农作物和部份大牲畜遭受严重冻害,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甘蔗部份死亡,多数糖分下降。这次冻害程度仅次于1993年底至1994年初,为勐海气象史上之少有。
  1994年12月19日至22日,勐海出现4天连阴雨天气,这在勐海气象史上仅1970年出现过。
  1995年9月20日至25日,先是受冷风与切变影响,后又遭南下冷空气袭击,造成连续6天的连阴雨天气,过程雨量107.6毫米。这次连阴雨给大春作物的收晒带来了困难。
  【自身建设】1991年5月29日,省气象局根据勐海县的实际,划定勐海县气象局为六类艰苦站。
  1993年3月,由气象局洪盘如任主编编印出《勣海县气象学会文集》,该文集共收集11篇论文,共18000字。1993年4月1日,为解决经费严重紧缺的困难,县气象局从气象业务人员中抽调6人,成立气象局托儿所。该所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13平方米,有小床位26张,包括桌椅、饮食配套设施,共计固定资产1.5万元,流动资金5000元。
  1995年5月7日,为更好地全面完成目标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使单位管理逐步规范化,气象局制定《初海县气象局综合管理制度》,本制度自7月1日起实行。
  1995年10月23日,《勐海县气象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出台,本规定自11月1日起施行,原规定同时作废。
  1995年12月27日,为改善职工办公和生活条件,县气象局要求建盖办公楼及宿舍建设指标,得到勐海县计划经济贸易局批准。办公楼及宿舍总建筑面积458.1平方米,由省气象局投资20万元,勐海县政府匹配资金13万元(实际到位10万元)。
  在汛期优质月活动中,气象局预报组被西双版纳州气象局评为先进集体,测报先进个人代家良,优秀预报员:洪盘如,优秀观测员:代家良。

知识出处

勐海年鉴1991-1995

《勐海年鉴1991-1995》

出版者:思茅地址印刷厂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军事、法制、农林水电、乡镇企业、邮政电信、经济管理、社会、驻县单位等类目,记载了1991-1995年勐海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勐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