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勐海年鉴1991-1995》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0079
颗粒名称: 水利
分类号: TV74
页数: 3
页码: 118-120
摘要: 1991—1995年,勐海县水利建设主要建成中型水库一座,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四座,坝塘一座,中小型水闸8座。水库总库容由1990年的7667.83万立方米,增加到13577.53万立方米,净增5909.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由1990年的19.733万亩,到1995年达到23.4万亩,净增3.667万亩;旱劳保收面积增加0.44万亩,达到15.88万亩;新建人畜饮水工程34件,解决2.22万人、1.3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五年内中小型水利工程兴修维修共完成土石方256.26万立方米,砌石方15.22万立方米,混凝土方4.78万立方米,完成总投资3339.75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资金2743.68万元,单位和乡村自筹资金499.31万元,专项贷款资金97.76万元。群众投劳105.8万工日。
关键词: 勐海县 水利工程

内容

【概况】1991—1995年,勐海县水利建设主要建成中型水库一座,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四座,坝塘一座,中小型水闸8座。水库总库容由1990年的7667.83万立方米,增加到13577.53万立方米,净增5909.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由1990年的19.733万亩,到1995年达到23.4万亩,净增3.667万亩;旱劳保收面积增加0.44万亩,达到15.88万亩;新建人畜饮水工程34件,解决2.22万人、1.3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五年内中小型水利工程兴修维修共完成土石方256.26万立方米,砌石方15.22万立方米,混凝土方4.78万立方米,完成总投资3339.75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资金2743.68万元,单位和乡村自筹资金499.31万元,专项贷款资金97.76万元。群众投劳105.8万工日。
  【兴建纳达勐水库】纳达勐水库位于勐混坝子东南面广别老寨下边的南溪河上。坝址以上径流面积61.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5761.5万立方米,设计坝高48.5米,总库容4943.2万立方米(建成后实际为5226.3万立方米),灌溉勐混坝子,勐遮曼恩、助海坝子约7.5万亩农田。是勐海县90年代初期建成的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的综合利用水库,是西双版纳州“八五”期间建成的最大的中型骨干水利工程。
  该工程最早动工于1958年7月18日。由于历史的原因,1960年5月下马停工,1970年5月再次上马,1971年4月再次停工。1976年后,省、州、县水利部门对修建纳达勐水库工程开始从基础工作抓起,设立了专用水文站,观测水文资料历时6年;80年代初又修筑了工程建设专用公路,解决交通通讯问题;重新选定坝址进行地质钻探,摸清坝址地质基础情况,详测坝址地形图。经过十余年的准备,勐海县人民政府委托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帮助规划设计。1988年7月,勐海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纳达勐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1989年7月18日,省计委批准纳达勐水库由预备项目转为正式建设项目,同意水库规模为494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7.5万亩,建设总投资1905.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70%,即1334万元,其余30%共571万元,由州县自筹解决。建设过程中由于人工、材料费上涨,工程量增加等原因,1994年省计委在年度计划中又调增追加投资406万元,实际批准概算投资为2311万元。工程包括坝高48.5米的粘土心墙碾压堆石坝;全长382.76米,洞身长233.5米,内径2.0米的输水泄洪隧道洞,最大泄流量37.0立方米/秒;长243米,落差56.33米,最大下泄流量9.5立方米/秒的溢洪道;全长56公里的东西干沟。1989年9月21日,勐海县纳达勐水库工程指挥部与省水利水电厅签订《纳达勐水库工程建设投资包干合同》。
  输水泄洪隧洞工程经公开招标,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九建筑公司第一井巷工程公司中标承建。工程于1990年4月1日动工,1991年5月基本建成。输水隧洞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又未及时采纳驻工地设计代表的意见,致使建成的输水泄洪隧洞虽经灌溉修补,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省计委、省水电厅曾下令停止施工,停止拨款。经两次回填灌溉处理后,省水电厅最终决定由原设计单位负责提出在有压段内用钢板衬砌加固方案处理。原0.2米钢筋混凝土圆洞改为1.8米钢衬圆洞,加衬的钢管管壁厚10毫米和12毫米。由云南省水利机械厂承担制作安装,省地矿局820队承担灌溉回填施工。加衬处理工程于1993年11月开始,次年2月25日完成。隧洞工程决算总投资414.99万元。1997年3月29日,经州级初验评定为合格工程交付使用。
  1992年1月下旬,省水电厅在同意隧洞钢管加衬处理方案,并经省计委批准后,同意大坝截流继续施工。1992年1月30日,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召开办公室会议研究大坝施工截流准备情况,并决定调整充实水库工程指挥机构,抽调得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施工监理。拦河大坝为粘土心墙碾压式堆石坝,工程由云南省机械化施工公司联合金沙江林业公司承建,省地矿局820队承担大坝基础帷幕灌浆。基础帷幕灌浆钻灌总进尺6536.67米,总钻孔192个,总灌段长3736.11米,坝基及岸坡清理土方89116立方米,石方15579立方米;坝体三料回填422772立方米,干砌块石护坡6154立方米。拦河坝工程于1991年4月10日动工,1992年2月1日截流,1994年4月5日完工,决算投资1125.8万元。经1994年11月19日州级初验评定为优良工程。
  溢洪道总长243米,落差56.33米,最大进流量9.5立方米/秒,由云南省机械化公司承建。1991年7月开工,1992年12月19日完工,完成土石方开挖46620立方米,回填716立方米,浆砌石2208立方米,混凝土方269立方米。决算投资47.08万元。经1993年2月19日州级初验评定为合格工程交付使用。
  东西干沟设计长56公里,局部三面光衬砌。东干沟设计长26公里,引水流量3.5立方米/秒,仅完成三面光8.58公里,倒虹吸管130米,渡槽两座130米。西干沟设计长30公里,引水流量4.1立方米/秒,仅完成三面光渠道14.17公里,土渠1.92公里,渡槽4座总长190米。工程于1990年11月中旬开工,1992年2月完工。由保山市辛街建筑公司、石屏县亚房子建筑公司、弥渡县八建司、五建司、祥云县刘厂建筑公司、泸西县三河乡建筑公司分别承建。完成主要工程量有土石方开挖36.19万立方米,土方回填2.23万立方米,浆砌石方1.77万立方米,混凝土方10010立方米,决算投资605.87万元。经1997年3月27日州级初验评为合格工程。
  纳达勐水库从1988年9月动工,到1994年5月28日全面竣工,历时七年有余,完成开挖土方126.1万立方米,回填土石方44.94万立方米(其中,石方26.8万立方米),混凝土方3.33万立方米,砌石方2.75万立方米。批准总投资2311.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22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537万元,今已足额就位;州县地方财政自筹资金574万元,到位486万元,占84.67%,单位自筹200万元。(主要是景洪市、勐海县、景洪农场电力部门),已到位199万元,占99.5%。该工程于1995年4月26日经云南省审计厅审计,并以云审意投[1995]115号文审计通过,并于1996年6月30日关帐,与各地施工队的工程决算全部结束。纳达勐水库工程实际完成总投资2472.00万元,实际就位资金2222.00万元。
  水库建成后,拦蓄南开河洪水,缓解了下游洪涝灾害;保证了勐混坝子、勐遮和勐海坝子约7.5万亩农田栽插用水;并为流沙河下游五座梯级电站枯季发电,提供了充足的水能资源。1995年后坝址下游又建成装机1.26万千瓦的水库配套电站,对缓解勐海县和景洪市枯季发电照明作出明显的贡献。3300亩水面是发展渔业水产养殖的良好场所,年收入53.0万元。纳达勐水库建成达到了预期的效益。
  【兴建南咪细宰水库】南咪细宰水库位于勐遮北边南果河上游的南鲁河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跨流域蓄引水工程。库区集水面积7.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00万立方米,坝髙27.7米,总库容588.8万立方米,灌溉1.2万亩,是勐海县滇西南第一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期间建成的重点水利工程。
  1990年8月,勐海县滇西南第一期农业综合项目批准后,县水电局即时抽调主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设计,同年12月动工。工程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持实施。土坝、溢洪道由祥云县刘厂建筑队承包施工,输水涵洞和灌区渠道由弥渡县第八建筑公司二队承包施工。1993年3月全部工程竣工受益。完成土石方开挖回填39.24万立方米,支砌石方1.47万立方米,砼3654立方米,总投资318.54万元,其中财政农发资金283.49万元(水库枢纽工程218.84万元全部为财政有偿农发资金),专项农贷资金35.0万元。大坝为粘土均质土坝,由左右两坝组成,左坝高27.7米,右坝高24.4米,输水涵洞置于右坝右侧坝下,昆产有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输水涵管#70cm,总长136米,最大泄流量3.4立方米/秒;溢洪道位于左坝左岸坝肩,全长185.2米,最大泄流量6.0立方米/秒;灌溉渠道包括主干沟和左右干渠三条总长16.8公里。水库建成后,使历来干旱缺水的勐
  遮坝子北边曼洪村公所1.2万亩水田改变了靠天等雨栽插局面。是勐海县第一期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效益显著的主要工程。
  【三公里水坝坝改闸】三公里引水灌溉工程位于勣海坝子西面,佛双公路三公里旁的流沙河上。坝址以上径流面积1018.35平方公里,控制灌溉面积1.7万亩,是助海县1958年在流沙河上建成的第一座大中型引水灌溉工程。建成的滚水坝坝高4.3米,三孔两墩,总过水净宽27米,设计泄洪流量150立方米/秒,东西干沟和中沟总长32.23公里,引水流量分别为0.8立方米/秒和1.2立方米/秒,完成土石方开挖回填17.25万立方米,支砌石方2530立方米,群众投劳16.34万工日,国家投资9.19万元,自筹0.21万元。建成的滚水坝因无闸门控制,工程管理极为困难,灌溉排洪矛盾重重,每遇大雨暴雨,上游曼恩、、曼拉、景真一带近六千余亩农田时时受淹。1993年,滇西南第二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后,县委、县政府即时成立了领导小组,把三公里水坝坝改闸工程列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中水利措施的重点项目进行改建,在有限的420万计划投资内,安排180万元投资(国家123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农行专项贷款37万元),并责成县水电局负责组织实施。经县水电局反复研究,对原设计作适当修改,改为三孔两墩,每孔净宽8米,总过水净宽24米,安装三套宽8米x高4.5米弧型闸门,QTQ—2x16吨启闭机控制启闭。主要工程量有土方开挖11000立方米,土石方回填4850立方米,浆砌石方2401立方米,混凝土1800立方米,土石方回填0.84万立方米,支砌石方2700立方米,混凝土1776立方米,钢筋制安89.2吨,金属闸门及启闭设备总重40吨,概算总投资236.6万元,州级审批投资230.5万元。工程由县水电局招标,石屏县亚房子建筑公司承包土建部分施工,云南省水利机械厂承包闸门设计生产安装。工程于1994年10月中旬开工,1995年5月下旬闸门安装完毕,6月中旬正式投入运行,1996年1月底竣工验收。完成土石方开挖1.67万立方米,钢筋制安54.3吨,闸门设备总重40吨,建盖启门机房145.0平方米,管理所住房150平方米,决算总投资235.3万元,即:财政农发资金153万元(其中财政有偿资金88.5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缺口资金62.29万元(含因省上贷款政策调整变动尚未就位的农行贷款33万元)。施工期间,省、州、县各级领导多次现场检査指导督促。县财政局千方百计保证建设资金就位,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勘海乡、象山镇政府积极动员群众,完成群众自筹资金任务。工程的建成,彻底根除了水闸上游6千余亩农田洪涝灾害,解决了三公里水坝工程管理三十八年来一直无法解决的启闭控制困难。
  【巴达山区农业开发】为杜绝毁林开荒,固定耕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单产,1993年10月18日,州、县人民政府在巴达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确定巴达乡为全省山区农业开发乡之一,主要是新建小(二)型水库两座,小坝塘五座,总库容172万立方米,新修整修小水沟91条,改善灌溉面积700亩,增加灌溉面积3570亩,解决8个村寨984户,3510人2888头人畜饮水困难。开发区三年,每年投资6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30万元,州县财政资金30万元)。工程于1993年11月开始实施,经三年努力,建成小(二)型水库两座(即贺松茶王水库H=18.5米,W=30.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63.54万元。章朗水库H=20.5米,W=19.8万立方米,国家投资57.89万元),新挖小水沟56条,修复旧沟16条,为曼来、章朗、曼勒、曼迈、帕司新寨、曼帕代、曼仮新寨七个村赛954户4358人2635头牲畜解决饮水困难,建盖砖验结构水管站住房182平方米,新修台田台地2250亩。新增灌溉面积1600亩,改善灌溉面积880亩。完成土方开挖回填53.44万立方米,石方开挖支砌1.58万立方米,混凝土方534立方米,群众投劳10.8万工日。完成投资200.29万元。
  【新建曼贺龙水闸】曼贺龙水闸位于勐遮坝子东面景真八角亭下边约800米的流沙河上。四孔三墩,每孔安装宽4.5米x高2.0米平板定轮钢闸门控制,手动葫芦启闭,最大泄流量118立方米/秒,灌溉3850亩。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设计组织实施,泸西县三河乡建筑公司承包土建施工,西双版纳农机厂承担闸门生产安装。1990年12月动工,1991年5月建成受益,完成土石方开挖回填2.17万立方米,支砌石方1929立方米,校方618立方米,总投资31.02万元(其中国家财政21.02万元,农贷资金10.0万元)。曼贺龙水闸是勐海县滇西南第一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建成期间效益显著的工程之一。
  【南海河治理】南海河是流经勣海县城的唯一河流,它源于格朗和乡帕宫无名山,河道长9.5公里,下游段2公里左右流经勐海县城,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由于上游群众开垦种植,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勐助海茶厂至佛双公路南海河桥近800米一段,沿岸居民有的在岸边开垦种菜,有的在岸边打桩植树填土,扩宽地皮,蚕食侵占河道,使本来就很狭窄弯曲的河道更加阻塞不畅,没法排泄洪水。1993年10月29日,一场暴雨使沿河路老干局片居民进水77户,室内水深0.5—0.98米,直接经济损失达6万余元。群众苦不堪言,反映十分强烈,要求政府尽快根治。1994年1月,县人民政府将根治南海河列入议事日程,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责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挤出10万元农发资金,水利部门向省防洪办争取专项补助资金13万元,并指派专人负责实施。疏浚治理主要是裁弯改直,清除障碍,扩宽理顺河床,保证泄洪流量断面畅通无阻。疏浚治理总长600米,完成开挖土石方6750立方米,浆石护岩石方1650立方米,由县建筑公司和保山辛街建筑公司分段承包施工。1994年2月初动工,同年6月初竣工。疏浚治理护岸后的南海河河底宽5米,两岸浆砌毛块石护岩边坡1:0.25,上口宽6米,墙高2.0米,河床纵坡1/500,能排泄洪水25个流量。经过疏浚治理,消除了沿河居民水患。
  【水费征收和管理】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云南省水利工程供水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勐海县实际,县人民政府责成县物价局,县财政局,县水电局联文制定《关于下发勐海县水利工程供水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的通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于1992年4月4日下发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用水单位执行。
  《勐海县水利工程供水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分总则,水费征收标准,收费办法、水费使用和管理,附则等5款17条。办法规定:凡属水利工程供水的都应实行有偿供水。农业、工业和其他一切用水单位或个体用水户,均应按规定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交付水费。水费收人主要用于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扩大再生产。
  农业用水:稻田每亩每年征收谷子12千克或按议价折币征收。菜地、饲料地、西瓜地、苗圃、鱼塘等每亩每年收费15元,烤烟、甘蔗等经济作物每亩每年收费10工业用水:橡胶生产加工每生产一吨干胶收水费15元(提水10元),砖瓦生产每烧一万块收水费5元,烤酒用水每立方米收费0.05元,城镇生活用水每立方米收水费0.04元(包括打井取水),建筑业用水每立方米收水费0.30元,蔗糖生产加工每压榨一吨甘蔗原料收水费1.50
  水费征收按分级管理的原则执行,工程属那一级管理,就由那一级水利管理部门征收。贫困地区和灾害严重减产的农用水费可酌情减免,但应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并由乡(镇)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一切使用水利工程供水的单位和用水户,都要按水费征收标准交付水费或水费粮。无故拖欠或拒付的,自通知之日起,一天以外不交的,每超过一天加收3%的滞纳罚金,经多次催交无效的,水管单位有权限制或停止供水。
  不执行征收水费的乡(镇),其所属工程维修管护费用,由该乡(镇)自负。
  水费的使用和管理执行“以水养水”的原则。总收人中提留3.5%作为工程维修管理费用。非农业供水的水费收入,扣出供水成本后,其盈余部分的一半,留给工程管理单位使用,按60%、20%、15%和5%的比例,分别建立事业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和后备基金。其余的一半按下列比例上交:即县管水利工程,分别向县(市)、地(州)、省水利管理部门上交70%、20%和10%。上交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费,只能用于国家管理的水利工程的大修和更新改造经费项目的补助支出,不得用于机关本身的支出。
  本办法自1992年起执行,1989年勣海县人民政府签发的《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和征收水费规定的通知》同时废止。

知识出处

勐海年鉴1991-1995

《勐海年鉴1991-1995》

出版者:思茅地址印刷厂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军事、法制、农林水电、乡镇企业、邮政电信、经济管理、社会、驻县单位等类目,记载了1991-1995年勐海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勐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