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勐海年鉴1991-1995》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0050
颗粒名称: 妇女联合会
分类号: D442.874
页数: 3
页码: 85-87
摘要: 1991—1995年县妇联人员编制5人,有挂靠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事业编制驾驶员1人。14个乡(镇)设妇女联合会,102个村公所、办事处设妇女干部,县级机关154个工会组织设有兼管妇女工作的女工委员,有43个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女职工委员会。
关键词: 勐海县 妇女联合会

内容

【概况】1991—1995年县妇联人员编制5人,有挂靠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事业编制驾驶员1人。14个乡(镇)设妇女联合会,102个村公所、办事处设妇女干部,县级机关154个工会组织设有兼管妇女工作的女工委员,有43个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女职工委员会。
  【提高妇女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为提高全县妇女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县、乡妇联结合各个时期的时事政治,深入到广大妇女、干部和群众中利用各种会议和节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妇女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国情、县情,争做“四有”“四自”新女性的教育,特别是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机关职工中开展的“三基本”教育,使广大妇女接受了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教育,从而使她们增强了对祖国、对本职工作的热爱。5年间,共对妇女干部进行各种业务培训73期,2675人次。1993年向上级妇联和当地组织部门推荐妇女人才19名。
  【落实报酬建立健全基层妇女组织】1991年县妇联对全县102个村公所、办事处的妇女干部进行了充实、调整,并根据县委关于“各村公所、办事处、团支部书记、妇女干部的经济待遇按每月每人20元给予补助”的决定进行了落实,检查村公所妇女干部的报酬(除一个乡外)已全部兑现。对村委会妇女组长的报酬实行固定报酬和误时补助两种,实行固定报酬的有320个自然村,同时还规定了乡(镇)每年从财政中列支500元作为妇联的活动经费。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基层妇女干部报酬和妇联业务活动经费得不到落实的困难。【加强妇联组织的自身建设】1994-1995年,从加强妇联组织自身建设入手,积极探索、借鉴、制定出了有关的工作管理制度和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学习制度,定出了《勐海县七届妇联常务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勐海县妇联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结合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抽调了县乡(镇)妇联干部深入到14个乡(镇)43个行政村中按“五个好”的标准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县妇联还起草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组织作用》的意见。据统计第一批村建工作中全县共发展党员335人,其中女党员57人。发展团员1360人,其中女团员558人。
  【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993年3月8日,县妇联召开首次有县属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县十届人大女代表,九届政协女委员,州县妇联执委共38人参加的座谈会。还由妇联牵头与县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一起举办“勣海县妇女巧手制作展”。内容有钩织刺绣、手工制作、剪纸等。有22个单位,124人送展,参展作品共175件,还选送了以傣、哈尼为主的民族妇女手工艺品展32件(黑古陶6件)送往省妇联“长岭巾帼手工精品展”,其中4件获省妇联鼓励奖。1995年举行了庆“三•八”迎“九五”、庆“三•八”迎“四大”为主题的文艺联欢晚会,参加演出的单位有20个,25个节目。配合县文化体育局、县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联合举办母子(女)接力赛体育活动,共有35个单位,65个家庭参加。在县属机关单位中开展了做“四有”“四自”女性,展开各行业妇女风貌的演讲活动,在妇女中开展向英雄徐洪刚学习,组织4856个妇女为烈军属、五保户、孤寡老人做好事。共挑水63挑,送柴火20410千克,送大米605千克,积肥52680千克,修路3500米,捐款2012元,捐赠各种生活用品469件。组织从未出过山门的农家妇女到景洪等地旅游,使她们增长了见识,激发了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情怀。
  【少儿工作】1991年,县妇联先后组织广大妇女干部学习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云南省儿童事业发展“八五”计划和十年发展规划》、《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由妇联牵头联合教育、卫生等8家单位在全县开展了家庭“优生、优育、优教”知识的学习和宣传,订购了《实用家庭教育向导》140本、《家庭优生、优育、优教知识》上下册各100册,《九十年代儿童发展纲要》、《云南省儿童事业发展“八五”计划和十年发展规划》、《未成年人保障法》共120本,购买、加印《云南省家教试题竞赛初试题》614份,《实用家庭向导练习题及答案》40份,A、B卷试题各200份发至14个乡(镇)和县属机关44个单位,在县城举办了模拟家庭口试竞赛,共6个单位参加,并分别获得了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纪念奖3个,推荐一个代表到州上参加复赛,获得第二名。同时县妇联还获得西双版纳州优秀组织奖和省级基层活动组织奖,全国乡村基层组织奖。结合“三优”知识的宣传在广大农村妇女中进行食用碘盐的宣传。
  1991—1992年,县乡二级妇联组织配合教委精心组织“六•一”儿童节活动,共举办科学育儿培训班一期,4324人次,“三优”知识培训班7期376人次,为儿童捐款捐物6470元,为争取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妇女参与发展的合作项目的援助,1994年初县妇联抽调由专职妇女干部,计生专干等80多人,用8天时间对我县的6个乡(镇)25个行政村179个自然村,11197个农户的儿童“三优”、妇女文盲、妇女掌握实用技术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査,完成了《中国勧海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妇女参与发展项目的行动计划》建议书,配合县人民政府项目计划办公室到贫困山区调査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摄制了反映我县贫困山区落后面貌的录像片《贫穷落后的勧海山区》。
  1995年,成立了有10个部门组成的初海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妇联。为推进“春蕾计划”的实施,在省妇联的关怀下,1994年8月,在县民族小学办起了我县第一个女童班,受到资助的女童共48名,学校对女童班除正常教学文化知识外,还开设了劳动技术课。
  【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中,县妇联抓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学习和宣传,县、乡(镇)都相继成立了宣传活动领导小组,从抓培训人手,举办了法律知识骨干培训班110期,9136人,在全县的592个自然村中开展了宣传活动,受教育人数达44785人,配合宣传订购了21幅宣传法律知识的彩色挂图,10幅反映拐卖妇女儿童的录像带《盼归》,共订购《妇女权益保障法》4944本,做到每个村公所、居委会、办事处妇女干部人手一册。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开展法律咨询。用傣、哈尼等民族语言进行宣传。共采写电视新闻16条,编写了反映妇女外流、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材料,制成文图并茂的宣传栏在城区展出。针对全县妇女外流较为突出的现象,向县委、政府写出情况反映材料。1991年以来,共配合公安、民政部门到山东、安徽、江苏、广东等地解救回19名被拐卖妇女,其中7人属跨国拐卖。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工作,组织基层妇女干部向广大妇女群众宣传男女平等,对在哈尼族.中传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生“双胞胎”、“缺嘴”婴儿受歧视的现象和结婚不登记,非婚生育,丈夫去世后妇女得不到应有的继承权等侵害妇女儿童的违法现象进行认真严肃的批评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并配合司法、民政部门一起为结婚不登记的夫妇补办了结婚手续。同时县乡(镇)妇联组织还从关心妇女疾苦、反映妇女心声出发,在为妇女排忧解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95年2月初宋乡一农村妇女到县妇联反映,要求救救她因患骨炎引起脓毒败血症的12岁女儿时,当县妇联了解情况后及时与团县委一起发出了“爱心献女童”的倡仪,得到了机关、厂矿、干部职工的热心帮助,先后有22个单位,464人,共捐款2562.8元,及时送到患者家中,使孩子的病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991-1995年,县、乡(镇)妇联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827件,其中来信797件、来访30件,已处理663件,未处理164件,妇联组织自己处理的273件,配合有关部门处理的346件,转有关部门处理31件。在来信来访中离婚118件,第三者插足36件,重婚9件,通奸6件,强奸6件,婚姻家庭纠纷208件,计划生育11件,外流妇女211件。
  【开展“双学双比”活动】1989年成立了由15个有关部门组成的勐海县“双学双比”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全县14个乡(镇)也相应地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在全县农村妇女中开展了“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活动。
  首先,抓了扫除妇女文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1991—1995年,配合教委动员全县6773名15—40岁的文盲妇女参加扫盲,共办培训班770期,4576名妇女脱盲。其次是在巩固1990年前参赛户的基础上,继续发动妇女参赛,使宣传面达到90%以上,全县共有11238户、165出人参赛,参赛的项目主要有种植水稻、茶叶、甘蔗、烤烟、橡胶,油菜和养猪、养鸡、食品加工等。同时以抓好技术培训为中心,提高妇女的科技水平,增强了参赛力,采取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出发,结合当地实际,采取赛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51期,8560人,掌握3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妇女37338人。通过“双学双化”活动的开展,把一大批农村妇女锻炼成为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技术骨干和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巾帼建功”活动是妇联组织在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1991—1995年,县妇联在县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女中开展“巾帼建功”活动,教育广大妇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在这两个活动中,共表彰了557名女能手,5个“双学双比”活动先进协调组织(其中州级表彰2个),“三八”红旗手62名,“三八”红旗集体5个,优秀妇女干部52名,重视支持妇女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党政领导5个。
  【迎接第四次世妇会的召开】1994年是筹备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高潮年,在此期间,县妇联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组织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在街头进行宣传,共张贴标语口号378条,办黑板报12期,印制大幅横标12幅,订购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提高妇女地位内罗华前瞻性战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360份和印发2000份宣传材料,购买100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知识手册》配合宣传,举办了“碧浪杯”、“健康杯”知识竞赛。
  °1993年10月,按省妇联的要求完成了《布朗族妇女发展状况丛书》的撰稿、送审工作(此书为全国妇联为迎接世妇会在北京召开而编写的中国妇女四十年运动丛书中的一部份),为州妇联《西双版纳女性天地》画册的出版,动员妇女捐款4705元。
  【兴办经济实体】根据全国妇联第六届章程规定:“各级妇联可因地制宜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兴办经济实体”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1993年县妇联承包了国有荒山150亩,种植水稻。初往、勐宋、勐阿、打洛、初混、勐海乡的妇联也相继开展了服务性的活动,有4个乡成立了妇女儿童基金会。这对解决妇女后顾之忧,提高妇女自身素质,拓宽妇女活动经费来源,促进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知识出处

勐海年鉴1991-1995

《勐海年鉴1991-1995》

出版者:思茅地址印刷厂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军事、法制、农林水电、乡镇企业、邮政电信、经济管理、社会、驻县单位等类目,记载了1991-1995年勐海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阅读